經(jīng)典謎語故事(精選30個)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jīng)典的謎語吧,謎面是燈謎的主要部分,是猜謎時以隱語的形式表達(dá)描繪形象、性質(zhì)、功能等特征,供人們猜射的說明文字。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謎語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jīng)典謎語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
古代有一個皇帝十分龐愛一個妃子,這個妃子姓李,常常利用皇帝對他的寵愛為所欲為。凡朝中要想升官的`官員,都會走她的門路,這在宮里也已經(jīng)不是陌生事了。
有一天,宮里設(shè)宴,觀看伶人演出。劇中有兩人對白,甲問:“我們國家有何喜事?”乙答:“你未聽說有鳳凰出來飛翔吧?”甲又問:“聽說過,但不知詳情?”乙說:“鳳凰飛翔有四種情況,它的預(yù)兆也不相同。向上飛是預(yù)兆風(fēng)調(diào)雨順,向下飛是預(yù)兆天下太平,向外飛是預(yù)兆四方來朝,向里飛是預(yù)兆加官進(jìn)祿。”皇帝聽后,知道這話里有話,是在挖苦他,但由于這表面上只是伶人的表演臺詞,也就不好發(fā)怒。
你能說出伶人乙話里的另一層含義嗎?
謎底:“向里飛”,實際上是指官僚們“向李妃”。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
有一天,梁山伯到祝家莊去探望他的同窗好友祝英臺。一路上花紅柳綠,風(fēng)景如畫。梁山伯欣賞著美景,不覺走到了一個三岔路口。
這一下,梁山伯不知該走哪條路才好。忽然,他發(fā)現(xiàn)不遠(yuǎn)處有一位老伯正靠在路口的一塊大石頭下休息。于是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伯作揖問道:“老人家,請問往祝家莊怎么走?”老伯一看,是個書生,也不答話,卻繞到大石頭后面,伸出頭來,看著梁山伯直笑。然后老伯拍拍身上的土,朝著梁山伯剛才過來的路走了。
這下可把梁山伯給弄蒙了。這位老伯既不指路,也不答話,卻繞到石頭后面,伸出頭來,看著我直笑,真可氣。但梁山伯又一想,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把剛才的情景又仔細(xì)地琢磨了一遍,不覺脫口而出:“原來如此!”
于是他按照老伯給他指引的方向,向祝家莊走去。
你能猜出梁山伯走的是哪條路嗎?
謎底:原來,老伯設(shè)了個謎讓梁山伯猜,謎底就是梁山伯要打聽的.路。老人繞到石頭后面,伸出頭來,意思是“石頭”的“石”字,再“出頭”,不就是“右”嗎?所以梁山伯選擇了右邊的那條道,直奔祝家莊而去。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3
相傳唐伯虎為救南昌才女崔素玉來到寧王府。寧王手下的一幫人靠著寧王的淫威權(quán)勢,成天無惡不做,魚肉百姓,唐伯虎對此很痛恨。
一天,有個名叫李自然的人帶了他的把兄弟李日芳到陽春書院來找唐伯虎。這兩個家伙先扯了半天閑話,然后才從袖筒里摸出一把白面扇說:“久聞大名,今日有勞大筆,畫張扇面吧!碧撇⒈鞠肓R走這這兩個混帳東西,可一想自己身在寧王府,不便得罪他們,只得強(qiáng)忍著和他們敷衍一番。
只見唐伯虎調(diào)好丹青,落筆畫了家庭中的一枝丹桂。這時,李自然冒充斯文趕緊奉承:“唐先生真神筆也,我輩好像聞到了扇面上的`桂花香!币慌岳钊辗家舱f:“真的好香哪!”唐伯虎一看兩人丑態(tài),靈機(jī)一動,心想,待我借畫來罵罵這幫無恥之徒。于是提筆在桂花旁又畫上了兩只張牙舞爪的青殼蟹。畫畢,拂袖而去。
請你想一想,唐伯虎這幅扇面畫上隱藏著一句什么話?
謎底:橫行鄉(xiāng)(香)里。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4
從前,有個吝嗇的財主家里要辦喜事,于是發(fā)了很多請?zhí)o達(dá)官貴人和有錢勢的'親朋好友。令財主為難的是,他還有一個親戚在附近,按道理是必須請的,不請別人也會說閑話。但這個親戚比較窮酸,若是請他來了,他必定送不起大禮,反而還要和其他客人一樣吃喝,算起來自己還要賠。最后,老財主想了一個主意,他給窮親戚發(fā)了一張請?zhí)執(zhí)蠈懥诉@樣幾句話:“若是來,便是貪吃;若是不來,便是不賞臉!
那個窮親戚看了請貼之后在盒子中裝了一文錢,并寫了一張回貼。老財主看到回貼后十分難堪。
你知道回貼上寫的是什么嗎?
謎底:回帖是:若是收,便是貪財;若是不收,便是看不起。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5
從前有個姓王的雕刻老人,年近八旬僅有一女兒。膝下女兒已長大成人,他想為女兒招個聰明能干的丈夫,一方面了卻自己的心愿,另一方面想把自己的雕刻手藝傳給女婿。
這一年正月十五,老人邀請村里的親朋好友來家里聚會,當(dāng)著眾人把一只玉雕的玲瓏小盒放在盤子里。他指著精雕細(xì)刻的玉雕盒說:“這是一則字謎,誰能準(zhǔn)確猜中的話,我就把我的女兒嫁給他!
眾人看著這精致的.小盒,都稱贊這老人的手藝高超。這時,人群中走出來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他左手把盤子放在地上,右手托著玉雕盒舉過頭頂轉(zhuǎn)身就走。
老人連忙叫住這位青年,說:“好,你猜中了,按照我事先說的辦!你就是我的女婿了!
眾賓客都露出驚訝的目光。
你能猜出這個謎底嗎?
謎底:“拿”字。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6
孔夫子周游列國,一日來到燕國。進(jìn)城門不多遠(yuǎn),見一少年攔住馬車說:“我叫項橐,聽說孔老先生很有學(xué)問,特攔路求教。” 孔夫子笑著說:“小孩兒,你遇到什么難題啦?” 項橐立起問道:“什么水沒有魚?什么火沒有煙?什么樹沒有葉?什么花沒有枝?”
孔夫子聽后說:“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魚;不管柴草燈燭,什么火都有煙,至于植物,沒有葉不能成樹,沒有枝難于開花。” 項橐晃著腦袋直喊:“不對!”接著說出四物。 孔夫子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拜你為師!” 你知道項橐說的是哪四物嗎?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7
從前有位商賈,常年在外做生意。一年除夕,商賈回家與家人團(tuán)聚。他想考考三個兒子的學(xué)問和才智,便喚他們圍火而坐,叫老伴托出一盤瓜子,然后命每個兒子賦詩文一句,要求句中有人,有事,有數(shù),并按句中數(shù)字酬賞瓜子。
長子搶先吟道:“甘羅十二為丞相。”父親點點頭,要老伴數(shù)十二粒瓜子給兒子。 次子脫口而出:“太公八十遇文王!”商賈微微一笑,又叫老伴數(shù)八十粒瓜子給次子。 幼子天資聰慧,多讀古書,他眼珠轉(zhuǎn)了轉(zhuǎn),轉(zhuǎn)身將全盤瓜子捧入懷中,然后高聲吟哦一句。商賈一聽,高興地說:“一個比一個強(qiáng)。好,好!” 你知道幼子吟哦了一句什么?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8
從前有位七品縣令,大年初一上街看春聯(lián),忽見一戶人家門上貼的春聯(lián)與眾不同,只見那:上聯(lián):數(shù)一道二門戶 下聯(lián):驚天動地人家 橫額:先斬后奏 縣官心想:此戶如此氣魄,定是朝廷大官,于是趕緊備了一份厚禮,叩門拜訪。 縣官問主人:“貴府哪位大人在京都奉職?”
主人一聽,莫名其妙,自稱兄弟三人皆是窮苦小民。 縣官一愣,忙問:“那門口貼的對聯(lián)?! 主人答道:“啊,原來如此!彼又忉屨f:“要說那幅對聯(lián),倒是一點不假!庇谑菍⒆约喝值艿'職業(yè)陳述了番?h官聽后,方知自己拍錯馬屁,只好丟下禮物,掃興而去。 你能猜出這平民三兄弟各是什么職業(yè)嗎?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9
從前有位花花公子名叫金志鵬,從小好吃懶做,嫖賭逍遙。父親死后,惡性不改,很快就把遺產(chǎn)花了個一干二凈,成了個窮少爺。 一年除夕,這窮少年過年連夜米也沒有。于是他自嘲地寫了副對子:“行節(jié)儉事,過淡泊年”,貼于門口。
是夜,舅父買了兩斤肉,背了十斤米過來,見門前春聯(lián),感慨成端,便對外甥說:“你這對聯(lián)的頭上,還應(yīng)各加一個字!”說完揮筆寫了一副門聯(lián)。 窮少年一看,羞愧不已,從此改邪歸正,自力謀生,成了個回頭浪子。你知道那好心舅父在對聯(lián)頭上各加了一個什么字嗎?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0
相傳某年元宵,汴市百城書店門口謎燈上懸有一“爾”字,射《三字經(jīng)》句二。謎條注明:“中者以狐腿皮裘一件相贈。”
有位常猜謎的老學(xué)究見后笑著說:“此乃店老板之‘看家虎’也,恐無人能射! 有位研究謎道多年的落魄舉人說:“不見得!闭f罷返身而去。那舉人回到收屋,連續(xù)三夜對燈苦思,不時查對《三字經(jīng)》仍不得其解。你能猜出這謎底嗎?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1
杭州吳山,有一術(shù)士在大街上擺攤,出售秘法三條:一是持家必發(fā);二是飲酒不醉;三是生虱斷根。秘法之“秘”,用厚紙密封,鄭重其事地擺著,每包標(biāo)價銅錢三百。買者拿回家中拆開一看,里面寫著六個大字。個個哭笑不得,大呼上當(dāng)。 你能猜出是六個什么字嗎?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2
從前有位連試落第的秀才,生活十分清苦。一日,一位少時同窗完婚,托人悄來四句詩:“自西走到東連停,娥眉月上掛三星,三人同騎無角牛,口上三劃一點青!辈家滦悴乓娛恰耙恍姆钫垺彼淖,忙說:“盛情難卻,非去不可”。于是到鄰居錢子敬家去借驢。
錢子敬見秀才來借驢,取過筆墨,在紙上寫道:“正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三十!睂懏厰R筆,給了秀才。 秀才一愣,接過紙條一看,拱手稱謝,說:“多蒙相助,明早我就來!闭f罷高高興興地出了錢家大門。你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嗎?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3
從前有一老翁,臨終前留下遺書,分別交給五歲幼兒和女婿。遺書中說:六十老兒生一子言非是我子也家產(chǎn)田園盡付與女婿外人不得爭執(zhí)。數(shù)載后,其子成年,要與姐夫分家。
二人爭執(zhí)不休,只好去衙門打官司。女婿申辯道: 岳丈大人遺書上寫!六十老兒生一子,人言: 非是我子也! 家產(chǎn)田園盡付與女婿,外人不得爭執(zhí)。 縣令收下遺書,下令暫時退堂,明日再斷。次日一升堂,縣令即說: 遺產(chǎn)應(yīng)歸兒子繼承! 說罷,將兩份由他標(biāo)點了的遺書發(fā)還老翁兒子和女婿。那女婿一看,啞口無言,只好從命。你猜,那縣令在老遺書上怎樣標(biāo)點的?(謎底:六十老兒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產(chǎn)田園盡付與,女婿外人,不得爭執(zhí)。)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4
從前有位七品縣令,大年初一上街看春聯(lián),忽見一戶人家門上貼的春聯(lián)與眾不同,只見那:上聯(lián):數(shù)一道二門戶;下聯(lián):驚天動地人家;橫額:先斬后奏 縣官心想:此戶如此氣魄,定是朝廷大官,于是趕緊備了一份厚禮,叩門拜訪?h官問主人: 貴府哪位大人在京都奉職? 主人一聽,莫名其妙,自稱兄弟三人皆是窮苦小民?h官一愣,忙問: 那門口貼的對聯(lián)? 主人答道: 啊,原來如此。
他接著解釋說: 要說那幅對聯(lián),倒是一點不假。 于是將自己三兄弟的職業(yè)陳述了番?h官聽后,方知自己拍錯馬屁,只好丟下禮物,掃興而去。你能猜出這平民三兄弟各是什么職業(yè)嗎?(謎底:三兄弟是賣燒餅的.,燒餅要一個一個數(shù)給顧客,故曰 數(shù)一道二 二弟是做爆竹的,放起炮來 驚天動地 老大是個屠夫,殺豬不用衙門核準(zhǔn),所以叫 先斬后奏 。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5
紀(jì)曉嵐是《閱微草堂筆記》的作者,素以機(jī)巧狡黠著稱。他與兩淮鹽運史盧雅雨是兒女親家,盧雅雨揮霍無度,虧空了大量公款,朝廷準(zhǔn)備抄他的家產(chǎn)嚴(yán)辦。紀(jì)曉嵐當(dāng)時做侍讀學(xué)士,經(jīng)常出入乾隆的內(nèi)廷,知道了這件事。他決定把這一情況通知盧雅雨,但是又怕走漏風(fēng)聲,吃罪不起,最后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將一小撮茶葉裝在一個信封里,然后用面糊加鹽封好,派人送到盧府。
盧雅雨接到這封內(nèi)外都沒有寫一個字的古怪信后,很快便領(lǐng)悟了其中的奧秘,把余財迅速安頓他處。到了查抄的時候,所存資財寥寥無幾。和珅派人偵得紀(jì)曉嵐曾送信給盧雅雨的'事,報告了乾隆。乾隆責(zé)備紀(jì)曉嵐,紀(jì)曉嵐力辯信中實無一字,經(jīng)乾隆再三追問,紀(jì)曉嵐才招認(rèn)這封信實際上是一個隱著六個字的啞謎。請你猜一猜,這六個字是什么?(謎底:鹽案虧空查抄)。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6
從前,有戶官宦人家,非常刁惡。過年時,為了炫耀他家的權(quán)勢,就在朱漆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 父進(jìn)士子進(jìn)士父子皆進(jìn)士 ,下聯(lián)是: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這事讓一個窮秀才知道了。一天,他趁夜深人靜,拿筆在上聯(lián)同樣的'三個字上各描了一筆,在下聯(lián)里相同的三個詞上各添了三筆。
經(jīng)過這樣一改,原來對聯(lián)的意思就完全顛倒了。次日清晨,這家官老爺一出門,看見改過的對聯(lián),當(dāng)時就氣得昏倒在臺階上。請你想一想,窮秀才必了哪幾個字?怎樣改的?(謎底:父進(jìn)土子進(jìn)土父子皆進(jìn)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7
這一天,唐伯虎閑暇無事,到郊外散步。他踏上田埂,只見一位老農(nóng)夫挑著一擔(dān)泥迎面走來,唐伯虎想讓路,又很為難。原來田埂不寬,兩邊都是水田,兩人僵持不下。
于是老農(nóng)開口說: 我出個對子你來答,答得上,我讓路;答不上你讓路。 唐伯虎筆著點了點頭。老農(nóng)開口道: 一擔(dān)重泥攔子路 。唐伯虎一聽,愣了半天,一時答不上來,只得脫鞋下水,為老農(nóng)讓路。原來,這是一個隱字對。不知你能不能猜得出老農(nóng)這個隱字對的意思?(謎底: 重泥 隱 仲尼 (孔夫子),子路是他的學(xué)生。老農(nóng)以老師自居,既討了便宜,又難住了他。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8
新春游藝會上,許多人圍著看一幅畫。畫面是:一輪紅日正掛西山之巔,座座青山,峰峰相連,沐浴在落日的余輝之中,顯得很有氣魄。在畫的旁邊寫著: 此畫打詩一句,猜中者,將些畫相贈。 圍觀的人一邊嘖嘖稱贊,一邊默默尋思。
這時,有個上了點年紀(jì)的`男同志說: 我猜此畫所射之詩,是李商隱的《樂游園》中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突然有個小青年擠到前面說: 并不十分貼:一則,人家讓你打一句詩,而你說了兩句;二則,并非畫中之意,剛才說的兩句詩調(diào)子未免有些低沉。 那個上點年紀(jì)的人說: 看來你已胸有成竹了? 小青年興致勃勃地高聲朗誦了一句 主謎人笑著說: 猜中了! 便把這幅畫贈給了這個小青年。這句詩是什么?請你想一想。(謎底:滿目青山夕照明。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19
一年春天,一位土財主望成龍,慕名請蒲松齡教家館。不到三個月,蒲松齡拱手告辭說: 令郎學(xué)有成就,老夫要另謀去處。 財主一聽十分高興,忙設(shè)宴為先生餞行。
酒過三巡,財主笑問: 吾兒的文章如何? 蒲松齡回答: 高山響鼓,聞聲百里。 財主大悅,捋須又問: 吾兒在易、禮、詩諸方面必通了吧? 蒲松齡詼諧一笑,接應(yīng): 八竅已通七竅,八竅已通七竅。 說罷說聲 多謝 。便挑起書箱啟程了。蒲松齡前腳剛走,財主后腳趕到衙門,將這喜訊告訴當(dāng)師爺?shù)陌,要其為侄兒報名參加科舉考試,先撈個 秀才 當(dāng)當(dāng)。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0
曹雪芹不只是個文學(xué)巨匠,相傳他還是個烹調(diào)好手。一天,他邀好友敦敏和于叔度到家里作客,笑呵呵地問兩人道:“你們二位喜歡吃什么菜?”
敦敏張口說:“你就來個‘身體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渾身是蜂窩,生熟均可嘗!’”
曹雪芹說聲知道了,轉(zhuǎn)身又問于叔度:“你想吃什么?”于叔度慢條斯理地說:“聽說你做的‘有頭沒有頸,有氣冷冰冰,有翅不能飛,沒腳千里行!苁悄檬帧W鲆槐P嘗嘗,如何?”
曹雪芹頻頻點頭說:“好,好! 我去做來!”
工夫不大,兩盤佳肴端上桌來。那真是香味四溢,令人垂涎。于是,三人圍坐桌前,暢飲起來。
請猜猜敦、于兩人各要的是什么菜?
謎底:前者是藕,后者是魚。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1
清康熙帝喜好游山玩水,吟詩作賦。一次巡游杭州,在去靈隱寺途中,康熙帝對陪游的大學(xué)士高江村說:“愛卿乃飽學(xué)之士,朕制四句詩謎,你猜猜看。”說罷吟哦:
“半邊有毛半邊光,半邊味美半邊香。 半邊吃的山上草,半邊還在水里藏!
高江村苦苦思索,未能開竅。橋邊一位洗衣村姑噗哧一笑,說:“老先生,這有何難!苯又莱隽酥i底。
康熙見村姑如此聰慧,朝高江村嘲笑道:“愛卿,看來你還得回翰林院再苦守三年寒窗,方能賽過這位婦人兒的學(xué)問!”
高學(xué)士面紅耳赤,連連稱是。幸好后來在靈隱寺因題匾一事為康熙解了窘,才免了折回翰林院去。
您能猜出那詩謎的.謎底嗎?
謎底:“鮮”字。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2
秋高氣爽的一天,曹操帶著兒子曹丕、曹植,策馬郊游,觀賞丹楓金菊。曹操抬頭看藍(lán)空,見燕、雁紛紛往南飛,感嘆不已。他忽然心血來潮,想以鳥雀為題,出個字謎考考兩個兒子的'才學(xué)。
能詩善文的曹操,捋須沉吟了一會,旋即揮手指天,吟子四句:
一對候鳥秋空飛,公的瘦來母的肥。
一年四季來一次,月月見人啼三啼。
弱冠之年的曹丕,苦思冥想良久,也不了。文思聰敏,才高八斗的小曹植,只琢磨了片刻,便破了此謎。
曹操聽后大喜,從此對他十分寵愛,并一度欲立曹植為太子。
您能猜出這四句詩暗含一個什么字嗎?
謎底“八”字。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3
相傳,孔子周游列國時,一天在路上看見一位老婦人身上有一樣?xùn)|西,便對弟子們說:“我想借這東西一用,不知誰能不講明此物,而用一個比方把它借來。”
弟子子路說:“這容易,我去借!
子路說完便走向老婦,在她跟前跪下,文縐縐地說道:
“吾有徘徊之山,百劃生其上,有枝而無葉,萬獸集其里,故請借羅網(wǎng)以捕之。”
老婦聽了,馬上把東西取下來借給了他。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孔子讓弟子借的.是何物嗎?
謎底:“梳子”!拔嵊信腔仓健笔侵改軗u擺的頭;“百劃生其上,有枝而無葉”是指頭發(fā);“萬獸集其里,羅網(wǎng)以捕之”是指要借梳捉虱。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4
從前,有個姓史的花花公子,村民咒罵他是“史霸王”。
一日,這惡少又?jǐn)r路調(diào)戲一位村姑,農(nóng)夫王大江正挑柴路過,大聲斥罵道:“你這小霸王,竟敢在路上為非作歹,欺侮人家的'女孩子!”史霸王見是個村野鄙夫,扯出斧頭向王大江劈去,農(nóng)夫頓時倒在血泊中。
王大江的父母聞訊趕來,請村上一位老學(xué)究寫一張狀紙,告到八字衙門。不料那縣太爺受賄,收到史老財主的厚禮。
升堂之后,他見狀紙開頭寫的是“史霸王依仗父勢,用斧子傷人。"便將其中一字改了筆,使那殺人兇犯罪行大減,免于死刑。
你能猜出貪官改了哪個字嗎?
謎底:將“用”字改為“甩”字。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5
唐伯虎的畫很有名,人們愿意出很高的價錢來買他的畫。于是,他就在西湖邊上開了一個畫廊。
這一天,畫廊里又掛出了一幅畫,畫面上是一個人牽了一只狗,在西湖邊散步。人們圍著畫紛紛贊嘆:“真是千金難買的`好畫!”唐伯虎聽到贊揚聲,心里不禁暗暗得意,馬上宣布:“這是一幅字謎畫,誰要是能猜出答案,這幅畫就白送給他?墒钦l要是猜錯了,罰10兩銀子!”大家一聽,都皺起眉頭苦苦思考起來。
忽然,有一個年輕人跑上前,一下子趴在地上,大家正感到奇怪呢,唐伯虎卻大笑起來,然后說:“你已經(jīng)答對了!辈旬嬋∠聛,送給了年輕人。
請問,唐伯虎出的字謎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謎底:“伏”字。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6
從前有位教書先生,自命不凡,一貫瞧不起平民百姓。
一天,他去拜訪遠(yuǎn)鄉(xiāng)的.員外。丫環(huán)開門見是個老夫子,便有禮貌地問:“請問先生高姓? 找我家老爺有何貴干?”
先生傲氣十足,故意賣弄地吟道:“老夫本姓‘十字路口,嫦娥路邊走’!甭斆鞯难经h(huán)立即明白過來,笑了笑說:“啊,先生姓胡。”
丫環(huán)心想,你存心要難倒我,我也要難倒你。于是她笑著說:“也請先生猜一猜我姓什么,猜對了就讓你進(jìn)去見我家老爺,猜不對就別想進(jìn)門。你聽著,一點一畫,二點又一畫,目字少一畫,上字無下畫,己字畫三畫!蹦闹老壬肓死习胩,也未能猜出丫環(huán)出的謎,羞得無地自容,只好慚愧地溜走了。
請您猜猜丫環(huán)姓啥?
謎底:姓“龍”(龍)。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7
從前有個老船翁,名叫張海,幫人運點小貨為生。張海深感自己沒有文化的苦,除白天駕船外,晚上還把自己學(xué)到的一點文化知識教給兒子,有時還為兒子買些詩書自學(xué)。
有一天,父子運貨到了一個集鎮(zhèn),兒子在街上看到朝廷考狀元的榜文,回船向張海要求赴考。張海恨透了封建仕大夫的'殘忍,不讓兒子去。在兒子的苦苦哀求下,張海沒辦法,于是指著鄰近的一條船對兒子說:“你去那里給我借一樣?xùn)|西來。拿錯了就別去考,拿對了你就去吧!”兒子滿口答應(yīng)。張海叫兒子拿出紙筆來,順手寫了這樣一首詩:“憶當(dāng)年,生在深山,青枝綠葉,嘆而今,來到人間,青少黃多。經(jīng)過幾多風(fēng)波,受盡幾番折磨。莫提起啊,莫提起!若提起,無非點點淚滴江河!”寫畢,兒子很快到鄰近船上借來父親要的東西,父親無奈,只得依允兒子上京赴考了。
你知道張海要兒子到鄰近船上借什么東西嗎?
謎底:借“船篙”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8
孔融小時候,一次跟著他父親到洛陽,去拜會名望很高的李元禮。當(dāng)時,李家來訪的客人多極了,非得說自己是李元禮的親戚,門童才給通報,否則就不讓進(jìn)去?兹谝彩沁@樣說了之后才進(jìn)到里邊的。
進(jìn)去以后,李元禮感覺很奇怪,問道:“你跟我有什么親戚關(guān)系?”
孔融答道:“您的祖先是李耳,人稱老子,我的祖先是仲尼,人稱孔子,孔子曾經(jīng)向老子請教過學(xué)問上的事,是師生關(guān)系。我和您都是他們的后代,所以,可算是老世交了!
李元禮和許多客人聽了都很驚奇,覺得一個十歲的小孩能說出這樣的話,真夠聰明的。
過了一會兒,又有一位客人來了,別人就把孔融剛才說的`話講給他聽。這位客人撇撇嘴說:“小時候聰明伶俐,大了不一定就有出息。”
孔融馬上接著說了一句話,說得那客人面紅耳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聰明的讀者,你猜孔融說的是一句什么話?
謎底:孔融說:“我想您小時候一定非常聰明伶俐吧!”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29
相傳在明朝正德年間,粵州城西有一家小酒店,雖是陳缸佳釀、酒味醇厚,無奈因為店面不起眼,生意一直清淡。
有一年的八月,有一位名叫倫文敘的才子,乘船到粵州府參加科舉考試,路過這家小酒店,他打了二兩酒,喝完后贊不絕口地說:“入口醇正甘冽,下肚綿柔回甜,馀香悠悠,果然是好酒!”
倫文敘贊罷,但見老板愁眉苦臉,直說生意不好,經(jīng)常乏人問津。
倫文敘聽罷笑笑說:“老板無須發(fā)愁,我有辦法使生意興隆起來!”說罷,要酒店老板取來文房四寶,寫了一首詩,貼在店門口: 一輪明月掛天邊,淑女才子并蒂蓮;碧波池畔酉時會,細(xì)讀詩書不用言!嗜酒者以文人墨客居多,路過一看,便紛紛進(jìn)店喝酒,生意果然興隆起來了。
原來這首詩隱含著四個字,請問:這四個字是什么呢?
謎底:有、好、酒、賣。
經(jīng)典謎語故事 30
相傳,有一次歐陽修到江邊一家客店飲酒,要了兩盤菜。店主嘴巧話甜,熱情招待。
歐陽修吃完后,店主說道:“小店初開,酒薄菜差,如不合口味,請多指點,以便我們今后改進(jìn)!
歐陽修笑道:“酒尚可。這菜嘛……”說到此,笑面不答,要店主拿來筆墨,并在墻上題寫了4句打油詩:
大雨嘩嘩飄濕墻,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guān)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zhàn)場。
店主一看,大惑不解?嗨剂艘灰,才明白詩中之意。
第二天,當(dāng)歐陽修再次來該店飲酒時,店主忙端來4樣調(diào)料,說:“昨日菜中是不是少了這些?”
歐陽修一看,笑道:“對,就少這4樣調(diào)味料!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這菜中少哪4樣調(diào)味料嗎?
謎底:這是一則歇后語謎,謎面與謎底均以諧音相扣,意為菜中少“鹽(檐)”、“蒜(算)”、“姜(鱷)”、“醬(將)”4樣調(diào)味料。
【經(jīng)典謎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故事的謎語06-13
【實用】經(jīng)典謎語故事07-02
古代經(jīng)典謎語故事12-03
簡單有趣的謎語故事07-01
故事的謎語[錦集15篇]06-14
謎語人謎語大全07-03
店小二聰明巧破字謎的謎語故事10-12
謎語大全及謎底 水果謎語03-16
筷子的謎語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