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行政管理論文>管理科學論文>“張剛大篷車”及其踐行的理念

“張剛大篷車”及其踐行的理念

時間:2022-08-03 00:02:26 管理科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張剛大篷車”及其踐行的理念

  “張剛大篷車”及其踐行的理念

  張剛工作室這些年來是如何深入社區(qū)服務居民百姓的?在落實中央和山東省委宣傳部“走轉改”活動的過程中,“張剛大篷車”及齊魯晚報有哪些經驗和做法?

  辦給百姓的報紙才有根,融入百姓的記者才有家

  張剛同志從2000年進報社以來,一直堅持在新聞一線采訪,長年致力于社區(qū)新聞報道。剛開始的時候他也是有抵觸情緒的,感覺跑的是小胡同,接觸的是老大媽,寫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怕跑不出成績,但齊魯晚報編委會經常鼓勵他:報紙是辦給百姓的報紙,不到百姓身邊,怎么能知道百姓的所需所求?只有撲下身子,踏踏實實和百姓打成一片,才能了解基層了解社會,才能更好地為百姓服務。報紙是百姓的報紙,才有根;記者只有融入到百姓中去,才有家。

  讓年輕記者深入基層,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早在2001年,齊魯晚報就開通了山東省首個以記者名字命名的新聞專欄“張剛在您身邊”,在編委會的支持與鼓勵下,后來提升為“張剛工作室”。在工作室這個平臺上,張剛帶領幾位年輕記者深入社區(qū)搞調查、推出“張剛幫您辦”等欄目,受到百姓的喜愛和歡迎。因為深入社區(qū)業(yè)績突出,受到中央領導的批示和肯定。

  但如何更進一步提升層次,做得更好呢?張剛同志也有過困惑,也有過突破和嘗試,后來他到經濟新聞中心做了半年記者,又到總編室進行了半年的鍛煉,做得也比較成功,但是編委會一致認為,應該讓記者到最合適的崗位上去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張剛的特點就是親民,平易近人,能夠踏踏實實地往下跑,能夠沉在基層和市民打成一片,應該讓他在社區(qū)這個廣闊的天地里施展才能。這樣,張剛同志堅持把根扎在基層,把心交給百姓,最終成長為全國有名的胡同記者。

  編委會研究認為,新聞工作者僅有深入是不夠的,我們辦報的最終目的,是要從深入到融入,達到報紙和百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狀態(tài)。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區(qū)里居民的需求每天都在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及時了解這些變化,不能僅僅為了新聞而寫新聞,需要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必須根據百姓需求展開各種服務活動。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在2010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際,齊魯晚報再次對張剛工作室進行升級,推出了“張剛大篷車”這一新聞欄目。在張剛這個全國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的典型帶動下,一批年輕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社區(qū),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區(qū)服務活動。

  百站活動,凝結著百姓的期待和需求

  齊魯晚報作為一張晚報都市類報紙,要做可讀有用的新聞,要在服務上做文章,“張剛大篷車”就是為居民服務的一個良好載體。“張剛大篷車”百期活動,凝結著齊魯晚報人對社區(qū)百姓的深情厚誼,也凝結著齊魯晚報人的理想和追求。

  “張剛大篷車”每期活動,都結合當時百姓最關注的新聞展開,也結合百姓的呼聲需求去展開,把熱點新聞和為民服務完美地結合到一起。

  繼“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特別行動之后,“張剛大篷車”又推出了進社區(qū)免費發(fā)放節(jié)水龍頭、為特困母親圓夢等大型活動。在2010年6月27日,“張剛大篷車”聯(lián)合山東世紀金榜書業(yè)有限公司,成功組織了20名特困中考學子參觀上海世博園。在2011年又組織20名貧困學子體驗高鐵游學北大,組織保潔員子女夏令營,在社會中引起強烈反響。每年一屆的“張剛大篷車”貧困孩子特別行動,將長期堅持下去。

  借助胡錦濤在濟南視察時打柔力球這一契機,在2010年、2011年國慶七天長假中,“張剛大篷車”組織濟南市柔力球大賽,并聯(lián)系商家,為參賽隊伍頒發(fā)了30000元的現(xiàn)金大獎,大賽每年要組織二十支隊伍上千人參加!皬垊偞笈褴嚒敝鲗У娜崃η虼筚愐矊猿峙e辦下去,爭取成為“十一”長假里濟南全民健身的一個有影響力的賽事。

  有愛心更有責任和擔當,在2011年9月,針對城市里孩子生活體驗少的特點,“張剛大篷車”帶領15名孩子深入濟南市長清區(qū)孝里鎮(zhèn)嵐峪村,吃住在農家,進田間下地頭,展開農村生活體驗,讓他們親身感受“粒粒皆辛苦”。

  濟南市濟陽縣市民郭承杰愛人患了白血病,到“張剛大篷車”救助衣物發(fā)放現(xiàn)場來求助,大篷車發(fā)動社會愛心人士捐款,給他捐了15萬元,成功幫他解決了難題,挽救了一個家庭。

  在中宣部等五部門要求新聞戰(zhàn)線開展“走轉改”活動之后,“張剛大篷車”從主動服務提升到共建服務,并開出濟南,開到全省。

  “走轉改”,走出精品和特色

  在“走轉改”活動中,齊魯晚報特別注重發(fā)揮張剛的典型帶動作用,以張剛工作室和“張剛大篷車”為抓手,讓記者全面深入工礦企業(yè)、深入田間地頭、深入基層百姓,要通過走基層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問題,實實在在地為百姓解決困難,這樣才能真正將“走轉改”落到實處。

  國慶期間,齊魯晚報啟動“聽民聲,探民情,本報記者走基層之假日行動”和“蹲點觀潮”活動,記者分赴學校、醫(yī)院、廉租房社區(qū)、養(yǎng)老院、工廠等基層,推出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鮮活新聞。既有人物報道,也有事件報道,既有現(xiàn)象調查,也有動態(tài)新聞。

  齊魯晚報是市民報,開展“走轉改”活動就要牢牢抓住這個特點,突出民生特色,設計好活動載體,打造特色欄目,讓讀者參與到新聞報道和選題策劃中,讓基層和群眾成為新聞的主體。齊魯晚報相繼開設了《凡人歌》、《我新聞》、《夜新聞》等系列欄目。每個欄目定位不同,但關注的都是基層群體,反映他們生活中的苦與樂,謳歌平凡人的不平凡!斗踩烁琛烽_篇以“向您傳遞那些平凡人帶來的溫暖和力量,讓我們一起譜寫、傾聽凡人歌”為主題,并推出第一篇報道《兩環(huán)衛(wèi)工撿到3.7萬還失主》,之后陸續(xù)報道基層很多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跡,關注他們的閃光點,在社會上起到了很好的道德引領作用。《我新聞》以“你在哪里,新聞就在哪里”為開篇語,該欄目稿件全部出自讀者之手,編輯每期由一名讀者與我們報社的編輯共同擔任。另外,齊魯晚報還開設《剪子巷》、《尉偉道來》、《幫辦》等欄目!都糇酉铩肪湍骋辉掝}把市民百姓的話摘錄到報紙上,直接反映群眾聲音!段緜サ纴怼穭t以記者過硬的現(xiàn)場作風和平易近人的報道文風,受到群眾的喜歡。

  豐富“走轉改”活動載體,建立長效機制

  此次“張剛大篷車”百期座談會,也是齊魯晚報如何辦得更好的研討會,齊魯晚報的讀者群體以市民百姓為主,新聞報道上更關注民生社會新聞。由于報紙定位和工作特點,記者編輯經常與基層百姓打交道,但限于自身水平等多種因素,仍然存在著作風不扎實、文風不清新等的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淺、偏、短。

  所謂淺就是跑得淺,想得淺,追求淺。這與齊魯晚報目前的狀況有一定關系,比如,人少版多、隊伍年輕、工作節(jié)奏快,寫稿做版有時求量不求質,考慮問題不夠全面,新聞報道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不夠等。

  所謂偏就是線索偏,話題偏,眼界窄的問題。偏于依賴現(xiàn)有信息來源,輕主動發(fā)現(xiàn)新聞;偏于放大拉長,輕于做短做精;偏于發(fā)現(xiàn)問題,輕解決問題;偏于負面報道,輕于正面引導;偏于情緒表達,輕于理性客觀;偏于刺激火爆,輕于溫情感動;偏于個人喜好,輕于讀者感受。

  所謂短就是見識短,落筆短。對社會認知不全,對社情民意沒有深入了解,做報道有時貌似新聞卻并無新聞,自認為是新聞,讀者不認為是新聞。

  我們搞好“走轉改”活動,就要結合都市報的特點,對記者編輯身上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走基層、深入實際,實際上是向人民大眾學習、向社會學習、向生活學習的過程,也是新聞工作者服務大眾、服務社會、服務讀者的過程。結合“走轉改”活動,提高對活動意義的認識,聯(lián)系自身實際,才能真正解決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為使“走轉改”活動深入開展,不走過場,下一步齊魯晚報將通過加大設立社區(qū)聯(lián)系點、輪流下站、考核引導等多種規(guī)章制度,鼓勵大家沉下心來做新聞,放下架子蹲基層,敞開心扉與群眾交朋友。

  現(xiàn)在,我們又在濟南市各區(qū)縣設立“張剛大篷車記者流動站”,在100個社區(qū)成立“張剛大篷車社區(qū)共建聯(lián)系點”,將進一步提升活動內容與形式。同時,還要將“張剛大篷車”這種新聞服務經驗,向全省十七個地市推廣。

  “張剛大篷車社區(qū)共建聯(lián)系點”在省城濟南無影潭社區(qū)揭牌后,齊魯晚報從總部到地方,每個部門都確定了基層聯(lián)系點,從編委會領導到部門主任,再到編輯記者,每個人都要走下去,聽實話、辦實事。同時,每個部門的聯(lián)系點和具體計劃都在內刊《兩報人》上公示,接受監(jiān)督并納入相關考核中。

  走基層是齊魯晚報隊伍建設、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新記者的入職培訓到記者的業(yè)務鍛煉,從中層干部的掛職交流到編委會領導考核,走基層必不可少。

  每年,齊魯晚報入職的新記者分配到各記者站駐站工作,時間為3個月。今年9月份,齊魯晚報組織2011屆17名新記者深入濟南、青島、臨沂、泰安等地,對長途汽車站、高速公路收費站、日照港等一線基層深入采訪,撰寫了一批反映基層一線工人工作狀態(tài)的稿件,同時也提高了新記者的業(yè)務素質,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扎實的工作作風。

  齊魯晚報總部記者定期分批到各記者站鍛煉。每月,總部都有記者下站工作,時間都在3個月以上,有的長達一年。目前,齊魯晚報時政新聞中心、經濟新聞中心、機動新聞中心、濟南新聞中心等部門共有55名記者下站鍛煉。

  齊魯晚報中層干部定期到基層交流,時間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有的常年在基層工作。目前,齊魯晚報在各記者站基本上有2到3名中層干部駐站工作。他們經常和記者一起深入基層進行新聞采訪報道。

  齊魯晚報還在新聞考核評價體系上向調查周期長、采訪比較艱苦的報道傾斜。每個部門主任可以就記者在“走轉改”活動所寫的較好的新聞稿件,報分管領導,經總編輯認定給予較高獎勵。

  為鼓勵記者多去基層采訪,多寫現(xiàn)場稿件,多寫反映基層群眾工作生活的稿件,齊魯晚報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新聞大賽,鼓勵記者轉作風、改文風。齊魯晚報“每月短消息大賽”要求的標準,就是“導語鮮活,敘事直截了當,文字簡潔明快,體裁新穎有特色,800字以內”,評獎標準中對基層采訪和記者作風、文風進行了明確的要求,大大鼓舞了記者去基層采訪、去現(xiàn)場采訪的熱情,在一線中發(fā)掘了不少好新聞。

  目前,齊魯晚報從總部到地方,每個部門均已確定基層聯(lián)系點,從編委會成員、部門主任到編輯記者,人人都要深入聯(lián)系點聽民生、訪民情,為群眾服務。從新聞策劃到部門管理、人才培養(yǎng)等,全面建立起符合齊魯晚報特色的“走轉改”機制。

【“張剛大篷車”及其踐行的理念】相關文章:

踐行課改理念的思品課堂08-13

華德福教育理念及其啟示論文06-08

試論現(xiàn)代司法理念的內涵及其深化08-12

踐行全納教育理念 提高思品課堂實效04-27

踐行依法治國理念搞好調研和檢委會工作08-12

踐行環(huán)保理念落實垃圾分類主題的征文范文(通用6篇)06-23

踐行環(huán)保理念落實垃圾分類主題征文范文(通用16篇)06-25

我與科普大篷車征文10-08

我與科普大篷車征文10篇11-04

踐行黨章征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