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的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F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父母課堂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父母課堂的讀后感1
兒子上小學了,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們訂閱了《父母課堂》。自從收到第一本開始,書里的內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
“關注”及時準確地根據社會熱點進行評論,引人深思;“名人家教”、“教子隨筆”為我們帶來了成功的經驗,受益匪淺;“家校頻道”指導家長如何做好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家校配合了解孩子;“海外視窗”、“美文共賞”更是開闊了眼界,取長補短;“父母忌語”、“孩子心聲”讓父母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愛護孩子;“教子良方”和“專家講堂”,使得家長學習了理論知識又能結和其他家長的實踐經驗,正確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
《家長課堂》的兩期連載文章“弱在哪里補哪里”,對我的觸動很大。文章中的父親將女兒從幼兒到成人,從調皮淘氣的小丫頭到15歲獨立出國留學的優(yōu)秀少年的成長歷程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通過文章的字字句句,列舉的點點滴滴事例,無一處不包含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關愛,對孩子成長的良苦用心。讀完文章讓我在對女孩的優(yōu)異成績由衷贊嘆之余,更多的是對那個父親的敬佩和自愧不如,兒子剛上一年級,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和這個女孩當初一樣,開始我急燥心煩,看過文章后也能靜下心來想想如何幫兒子適應學習和學校生活。兒子的口算剛開始的時候也有點跟不上,按老師的要求回家后每天必做口算練習,并且記錄時間,我還隨機根據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和兒子練習口算。比如要吃飯了,我問他一共幾個人吃飯,需要幾雙筷子,他回答后,我只給他一部分,然后問他夠不夠,還差幾雙,回答正確我會親親他的小臉,兒子也很高興地去擺筷子了。還有語文拼音和英語,我們也會進行隨時的.口頭練習和交流。比起文章中的父親,我的付出和用心還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能象那個父親一樣堅持不懈,對于兒子的學習和今后的成長也會有所幫助。
文章“找準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也給我了一些啟發(fā)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中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于別人的地方,根據孩子的特點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照文章中的提示,我也分析了下兒子的情況,首先他是比較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的孩子,因此他在學習的時候就盡量給他安靜的環(huán)境;另外兒子比較喜歡唱歌,并且都是他自己邊聽邊學的,幾遍就學會了,感覺他屬于聽覺偏好。因此我就利用他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時間(單程20分鐘),在車里放英語、古詩或故事的錄音,他很喜歡聽。剛剛過去的寒假里我們常聽《三十六計的故事》,每個故事至少七八分鐘,現在兒子已經可以繪聲繪色地模仿講出好幾個小故事呢。
《父母課堂》帶給我的感悟還有很多很多,也有更多教子方面的知識需要去學習,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yōu)秀,讓《父母課堂》陪伴著我和兒子一起成長。
父母課堂的讀后感2
《父母課堂》是一本及時的書,幫我解決了很多教子過程中的問題。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是教師出身,讀過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書,也經常涉獵育兒書籍,所以自認為對于孩子的教育能夠應對自如。其實,我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如隨著女兒青春期的到來,她會提出很多奇怪的問題,而且總是問個不停。又如:在這個網絡社會中,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絡。再如:對孩子要求總是很嚴格,喜歡訓孩子,因此與女兒經常會起沖突。如此種種,我想找到一個老師來請教,正好女兒拿回了《父母必讀》。
這本由國家關工委領導出任主編的雜志,欄目周全,分類詳細,并且針對性強。
首先,它的開卷很像《讀者》。以一篇具有哲理思考的短文來開卷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打開最近一期的開卷,是畢淑敏的《孝心無價》。曾經在哪里讀過這篇文章,但是這一次讀感覺特別強烈。它根于人的親情和倫理道義,述說為人子應該做的。對父母的孝心是無條件的和必須的,不允許有任何的理由。這樣的文章對于父母和子女的教育都是很到位的。
刊物的每個欄目都能介紹優(yōu)良的教子經驗,從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很細微處,告訴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情。我最近特別關注“親子加油站”中的“走進青春期”,很多困惑在這里得到了答案。我可以冷靜理智的對待孩子的青春期,并且引領女兒順利走入青春期,與她共同經歷特殊時期的一些問題!陡改刚n堂》教我智慧地幫助女兒處理新鮮事兒、麻煩事。如女兒回來告訴我說:有男生跟她開玩笑說男生女生如何如何,甚至有男生口吐穢語,讓女兒很生氣。我沒有把這件事當做一個道德問題看待,以青春期問題看待更有道理。于是我先安撫女兒,不要理這些男生,這是青春期現象,他們想要明白一些成長期的問題,或者對性別問題懷有興趣,所以才那樣說的。幸好女兒是一個大度的孩子,經常與男生玩耍,有些男孩性格。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與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班主任老師也覺得奇怪,說真沒發(fā)現這些男生會這樣,希望以后保持聯絡。老師也及時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告訴那個男同學要正確對待男女同學之間的說話方式。終于,我們的努力得到了效果。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學習和借鑒。
另外,我特別喜歡封二的“藝術殿堂”欄目,它刊登的都是著名的經典畫作,很具有審美情趣。“家庭心理健康測試”我也很愛做,結果發(fā)現我還是個比較稱職的家長,心里高興極了。
不過呢,也有地方需要商榷,比如上期的封面上,所登照片有欠恰當。媽媽與女兒的耳朵戴了耳釘和耳環(huán)。按照校規(guī),學生不允許打耳孔的。恐怕這是編者的一個失誤吧。因為小學生一般心都比較仔細,善于發(fā)現,正確的引導他們吧,是開啟他們成功殿堂的大門!
父母課堂的讀后感3
家庭教育從經驗走向科學,從感性到理性,從有對錯到基本正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變化過程中,家長充當著尤其重要的角色,怎樣正確引導孩子,掌控孩子是我們每個家長都要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
所謂“掌控”不是要牢牢地握住孩子不放,一副“我是家長,你必須要按我說的做”的姿態(tài),而是在現實生活中讓孩子變得更有抗挫力,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力,就要家長教會孩子對自己行為及結果的把控。
有些孩子通過自己做決定來學習掌控中心,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獨立,最終具有抗挫力,那些明白了自己能掌控人生的孩子勇于承擔責任,不會把問題和失敗怪罪于別人,會從自身尋找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從而更加優(yōu)秀,而不會一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找各種理由,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懦弱,見不得風雨,像溫室的花朵一樣離開別人的呵護將無法生存。
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力需要父母放棄對孩子的嚴格控制,始終給他們指導,關注和支持,讓孩子有機會去鍛煉自己的控制力,在規(guī)則之內給孩子最大的自由,既保證孩子的身心舒展,又保證他的行為有度。我們家長通常每天念叨最多的是“快點做作業(yè),別磨磨蹭蹭的;做不完別出去玩,做完了再練習畫畫,寫字,鋼琴,卷子等等,估計孩子都能倒背如流了,我們也說煩了,可最終孩子是否做到了呢?即使迫于我們的壓力之下做到了,而效果又如何呢?往往總是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兩敗俱傷,不歡而散。面對這種情況,本文中介紹的方法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文中介紹的‘梯子技巧’給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幫助。讓孩子自己畫出”決策樹”,然后在樹的枝條上寫出不同的決策帶來的不同結果,慢慢地孩子懂得正確決策的.重要性和錯誤決策帶來的后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我驚喜地發(fā)現放學后即使樓下有小朋友的召喚,他也能控制住寫完作業(yè)才出去。
培養(yǎng)抗挫力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盡在掌控之中。對孩子來說明白哪些事情無法掌控同樣重要,否則他們就會不斷碰壁,盲目自信,有可能讓孩子走進一個死胡同。所以作為父母就要及時的正確疏導,給他們關愛和擁抱,提醒他們生活雖然殘酷,至少父母會一直陪伴左右,給他們依靠。我給孩子講了偉大的數學天才約翰·納什的故事,他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讓孩子感到非常的震撼。曾經年輕有為的數學家由于壓力太大,精神抑郁,最后被送往精神病醫(yī)院接受殘酷的治療,地獄般的醫(yī)院生活并沒有完全治好他的病,當所有人都以為他要隕落的時候,納什依靠自己頑強的意志最終戰(zhàn)勝病魔,重返數學科研領域,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幫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就是無法掌控的,無論對大人孩子都是如此,但有一樣東西我們能真正掌控,那就是自己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當面臨這些時,最好的做法就是無需糾結,保存精力,繼續(xù)前進。
當孩子開始對自己的決定和行為負責時,就學會了坦然面對生活,當面對逆境失敗或壓力時,他們會更快地恢復信心,重整旗鼓,最終也能更有力地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
父母課堂的讀后感4
印象最深的是柴心潔訪談錄《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引導孩子增強自控能力》,柴老師以她個人的經歷和經驗給了我們很多實用的方法,如給孩子時間概念,教孩子寫生活日記,與孩子訂立約定,讓孩子把握自己的剩余時間等等生活習慣的細節(jié),很多都是我在平常中忽略了的東西,柴老師給了我很好的啟發(fā)。而《引導孩子增強自控能力》一文提到的一些現象則與很我兒子很像,故覺得很實用。記得9月剛開學,孩子很不適應寫作業(yè),放學回家就想到玩,提醒他寫作業(yè)時就向像打仗般,要說條件的,而且寫拼音寫得不好要改正,他就很不情愿,連眼淚都要掉出來,百般磨磨蹭蹭幾乎每天作業(yè)時間達2-3個小時。后來實行了約定:存“獎”字,周末可以玩游戲或看動畫片。如能在吃飯前完成筆頭作業(yè)就能獲得一個“獎”字,書包收拾的整齊也能獲“獎”,作業(yè)姿勢正確也能獲“獎”字等等,從細節(jié)中去完善和鼓勵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堅持了一個月后,孩子能回家主動完成作業(yè)了,在學校也能完成部分作業(yè),能主動讓我檢查和自覺重寫不好的字,回家作業(yè)的學習習慣基本養(yǎng)成。
接下來面對的是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閱讀是最好的老師,讓書本陪著孩子長大是我的想法,也與《父母課堂》里的教育觀念不謀而合。利用周末,我會和孩子一起整理書柜,有時一起去圖書館借書,每天堅持講故事,凡是孩子經常出沒的地方都會有圖書。我兒子對書本會有所選擇,他往往喜歡科普類的書籍,對童話故事類,特別是結局不好的故事有些拒絕,針對如此,晚上講故事時有就所選擇的安插一些不同類型的童話,讓孩子接觸不同的世界。由此可見孩子的心靈還是很幼小的,希望通過故事能給他有所啟發(fā)吧。閱讀是為寫作作準備的,于是我嘗試讓孩子去說“文章”,一年級的孩子認字不多,寫是不可能的,于是我讓孩子對一些生活的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說出來,媽媽來當他的助手,把他的想法寫下來,于是洋洋灑灑的`小文章就出來了,孩子還蠻有興趣的說要寫成信,寄給幼兒園的好朋友,于是我們開始寄出了孩子的第一封、第二封的信!陡改刚n堂》告訴我孩子的成長,父母的引導和陪伴很重要,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
《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這是9月《父母課堂》里面一篇很動人很美的文章,作者以第二人稱的敘述角度,飽含深情的娓娓敘述了對孩子的關愛“孩子,你幸福嗎?你快樂嗎?你心懷感激嗎?”,文中字里行間融匯了母親對孩子的理解、關懷和濃濃的愛意,但又不失對孩子的適時教育與要求,也讓孩子明白到學會珍惜身邊擁有的一切。此文觸動了我,是的,做父母的要學會告訴孩子,自己對他的付出,要讓孩子懂得生活中我們不應該只是索取,還要學會付出,學會感恩,還要學會欣賞自己,因為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的。
孩子教育的路還很長,我們都是“新生”,讓《父母課堂》陪伴我們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吧!
【父母課堂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父母課堂學習心得09-07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05-28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01-04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10-19
(精選)父母課堂心得體會12-15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07-27
父母課堂讀后感12-29
《父母課堂》讀后感07-19
父母課堂讀后感范文09-30
父母課堂讀后感【推薦】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