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1
非常厚實的一本書,接近500頁,這是我看專業(yè)書籍感覺最有趣,也最喜歡的一本書,沒有之一!
一向喜文不喜理科的我,第一次發(fā)現,數理化,怎么可以這么有趣?竟然也可以以章節(jié)小說的方式寫就,作者以屈原的《天問》拉開本書序幕,一開口就讓人胸腔激昂,一路讀下來,直呼過癮,讓人欲罷不能!明明是枯燥的數理化科學歷史進程的呀,怎么讀著讀著竟然是一派江湖俠義氣息!稍不留神,以為客串去了金庸的武俠小說里面了呢!
本書,你可以定義為科學歷史的發(fā)展,從無到有,歷代為全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們成功的來龍去脈。從久遠的歷史走到近期的發(fā)明史,作者非常細致的做了排列,更是在介紹每一個重大發(fā)明的時候,更是周到的嵌入了科學家的成長故事,并進一步的去陳述作者觀點:所有的成就不是偶發(fā)的,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事物面前,要學會反向思維!這樣哲理性的內容,在本書中比比皆是,跟著作者的思路,你可以一邊領略偉大科學家們的精彩故事,可以一邊學習非常專業(yè)的數理化知識原理,更可以跟著作者的哲學指導進行更深一刻的思考!總之,這是一本處處讓人驚喜的書,因為你可以隨時有收獲!
我們有幸活在這個文明的時代,對于現代能使用的一切,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卻從來沒有思考過,這一切的出現,是積攢了多少前人的智慧才能擁有的!此時此刻,對于那些為全人類幸福生活做出巨大貢獻的偉人,佩服、感激,感動,很多的情緒一并涌上心頭!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又將是怎樣的光景?無法想象;蛟S有些人說,世界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有一些東西是必然要出現的.?墒牵@個必然的中間可是夾雜著更多的時間,或許必然的到來時,我們根本無福享受得到!
畢竟生命是如此的短暫!好吧,作為普通人的我,愿意在他們?yōu)槲覄?chuàng)造的這個時代里,有義務去過好每一天,活好每一天!這才是不負他們所努力!
每天中午的30分鐘閱讀時間,讓我無限流連在本書中,忽然感覺自己的知識面倍長!原來牛頓晚年是走進了孤獨的上帝觀中,原來諾貝爾獎是爆炸大王留給人類的巨大財富!原來。好多的知識面,有興趣的朋友,你們自己去書里找答案吧!
原本我是想快速的看完,然后把書拿回去給閨女看,但內容太精彩,竟然舍不得錯過每一個章節(jié)!精彩的書,推薦給你們!
想起這本書,緣于那天和大女的聊天,她說:“媽媽,這本書確實如你所說,好看!薄霸趺春每捶?”“在此之前,我非常不喜歡數學,總是感覺有很多難關在我面前,但是這本書卻讓我發(fā)現,數學原來真的很有趣。這里面有很多數學歷史,那些數學家,真是個個都是天才。但里面有很多專業(yè)的數學知識點,我還看不懂,都略過了”
“那沒事,一本書里面能有一個觀點啟發(fā)到你,那這本書就是好書了。”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2
我不禁在心里嘆道:那一片黑暗曾令多少科學家為它們傾注了多少心血!
洞庭湖邊,屈原的一首《天問》如一聲炸雷,轟開了自然科學這厚重云層的一角。從此,便開始了人類對自然真理的無限摸索與追逐。
從阿基米德巧借科學的力量一次次擊退敵軍,到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再到法拉第、赫茲、麥克斯韋為人類最主要的通訊方式——電磁波,開墾了肥沃的田地,最終有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這兩個分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微電子革命和核能源的學說?v觀科學史,人類從最初的迷信愚昧到現在的勇于探索,從石器社會到現在的信息社會,科學給我們帶來了多少的進步與方便。瓦特的蒸汽機,愛迪生的電燈,約翰馮諾依曼的電腦曾那樣有力地將人類的社會推進到另一個嶄新的時期,人類的智慧決定著人類的'進化道路向何方走去。
毫不否認,在科學發(fā)展的道路上確實有著各種因素不斷地干擾科學的前進。羅馬帝國的血腥與屠刀一度使當時眾多杰出的科學家、數學家例如阿基米德等死于野蠻的士兵手中那把閃光的大刀下,中世紀歐洲宗教的烈火讓多少天文學家例如哥白尼、伽利略等被燒死在高高的火堆上,新時代人們的質疑與嘲笑又淹沒了多少本該早日出現的科研成果。世界也許是不公的,但借用一句話“是非功過皆由后人評說”,我相信你現在做到的成果,哪怕現在沒有人理解,但總有一天,你的發(fā)現會改變世界,就如開普勒說的,“大事告成,書已寫出,甚至可能要等一個世紀才有讀者,這我就管不著了。”
未來的路還要靠我們去創(chuàng)造,在前面的也許是坎坷,也許是挫折,但人類不會倒下,只要人還有一顆探索與好奇的心,人就不會放棄追求那個最終的真相!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3
記得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杠桿,我將翹起地球!”或許是這句話給我的吸引力,這個暑假我便走進了《數理化通俗演義》這本書,一個個科學故事,把我深深吸引了。
“宇宙是什么?”“無理數的發(fā)現”一個又一個奧妙的問題,在這本書中揭開了謎底。在書中我見識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他們舉世矚目的成就世代相傳。其中瓦特發(fā)明蒸汽機的事讓我刻骨銘心:瓦特從小學徒出身,既能吃苦,又很頑強。當他決心要造出一臺新式蒸汽機時,他告別妻兒,一卷行李來到地下室制造蒸汽機,一次次不成功的實驗,使他負債如山,但他沒有放棄,苦修必有果,功到自然成,瓦特用了整整20個年頭,終于完成了這個劃時代的發(fā)明——新式蒸汽機。我被瓦塔的這種執(zhí)著的精神感動了,想想自己,平時遇到難題,總是沒有耐心,就去問媽媽,而往往在媽媽讀題的那一刻,我什么都明白了,我要向瓦特學習,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無法阻止他研究科學的信念。這種迎難而上的精神,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嗎?
“赤身裸體長街狂奔,一對好友海邊爭論!北戎嘏c浮力的發(fā)現,這一章更是吸引我。國王讓阿基米德分辨皇冠是否摻了假,阿基米德閉門謝客、反復琢磨,即便家里有了灰塵,他也不許別人擦桌子,而是在上面畫圖形。一天他要洗澡,他先拿泥皂在身上花了老半天,夫人見狀把他推入水池,他大喊道:“別浸濕了我的圖形!”可這不進水池不要緊,一進可不得了,水浸出了好多,他忙起身,他剛起身水又縮了回去,他一出一入,水一落一漲。忽然,他赤身跑到大街上,高喊道:“優(yōu)勒加!優(yōu)勒加(發(fā)現了)!”夫人見狀嘴里嘀咕說:“神經病,瘋了!瘋了!”
這時我想起了自己到科技館玩時,我看到上面有一個用釘子搭橋的游戲,我饒有興趣,便做了起來。一個一個的釘子,我連接起來,老愛斷,再試一試,哦!還是擺不成,我生氣的跺跺腳,并且急得抓耳撓腮,把釘子重重的一扔,這時,我腦海里閃現出“堅持,堅持”這四個字,我又開始反復琢磨,小孩子們的吵鬧聲好像瞬間消失了,優(yōu)美的歌聲好像關閉了……我把兩端放了好多釘子之后,又把釘子一個一個尾對尾,頭對頭的吸在一起,一座釘橋呈現在我眼前,我高興的`手舞足蹈,激動的高喊:“媽媽,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噓”媽媽把手放在嘴前做著安靜的動作,我克制住自己,不過還是左蹦右跳的,不停的抱著媽媽,我終于有了成功滋味的感受,算的上和阿基米德是個知己了。
科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進的路;科學就像一座高峰,等待你一步步攀登。讓我們也多一份恒心,多一份毅力,多一份智慧,相信我們會在科學的道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坐標。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4
上回咱們說到西方科學家伽利略通過實驗推倒了大科學家亞里士多德的經典理論,闡述了凡事都要通過思考與實踐得出結論的偉大道理。同樣是打破原則,通過觀察與思考得出結論的故事,在咱們東方的中國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話說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九月十五日是當時在圣上面前輔佐,深得圣上信賴的戴法興的生辰,當天晚上戴法興的府邸可謂是紅燈高挑、車馬不絕,一輪皎潔的明月正高掛天空。
宴席開始,戴法興挽著一名青年學者的手入了客廳,你猜這青年學者是誰,正是后來為計算圓周率貢獻極大的中國古代科學家——祖沖之。這祖沖之啊,是皇帝專設的“華林學省”中的一員,學問高深?芍^在長安是有極高的名譽,連戴法興都以他能來赴宴為榮。
一會兒,主賓落座,歌飄舞起。酒過三巡,突然,一個仆人慌忙進來,對著戴法興的耳旁悄悄說:“老爺,不好了,有人宣傳說今天有月食!”雖然說的'聲音不大,但旁邊的文武百官都聽到了,各個酒杯落案,呆若木雞。
戴夫人嚇得扇了那個仆人一巴掌,訓斥她不懂禮節(jié),在老爺生辰之日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當戴法興怒氣沖沖地質問赴宴之人是誰在戴法興的府邸外貼了今夜有月食的告示,只見祖沖之不緊不慢地站了起來,稱是他自己過來赴宴,順路貼的。
原來,古人多講迷信,不懂月食、日食之理,以為這是一種兇兆。
看見祖沖之那樣鎮(zhèn)定自若、不慌不忙,戴法興差點沒氣個半死,但是祖沖之是自己請的,且官吏不低,戴法興本想忍住,但是今日可是自己生辰,怎可說出如此不吉利的話,戴法興終于坐不住了,說出了肉中帶刺的話來:“文遠(祖沖之的字),圣人且畏天命,你我俗夫凡人,怎敢妄言天機?你就不怕傷天降罪嗎?”
豈不知,祖沖之正是選中了這次戴法興的生辰之日,前來赴宴,一舉宣講月食、日食,好破除迷信。
原來,地行軌道與月行軌道不在一個平面,兩者有個夾角,所以每月一次望日,三星(指太陽、月亮、地球)只能大致一線,地不能遮月。只有當兩個平面重合而正好是望日時,三星才完全一線,才會有食。
這時,有的賓客紛紛點頭。他們知道,祖沖之工于數學,有通天文,觀察運算極為精細,這一道理十有八九是對的。
果不其然,過了一會兒,那皎潔的月亮被一團黑乎乎的黑影給吞沒了。
這個故事里迷信邪說的戴法興以及戴夫人確實可笑,卻反襯出祖沖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美好品質。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5
想起這本書,緣于那天和大女的聊天,她說:“媽媽,這本書確實如你所說,好看!
在此之前,我非常不喜歡數學,總是感覺有很多難關在我面前,但是這本書卻讓我發(fā)現,數學原來真的很有趣。這里面有很多數學歷史,那些數學家,真是個個都是天才。但里面有很多專業(yè)的數學知識點,我還看不懂,我都略過了?墒,我覺得一本書里面能有一個觀點啟發(fā)到你,那這本書就是好書了。
不知道是女兒遺傳了我的不開竅呢,還是所有的女生,數學邏輯思維都晚成的原因。總之,閨女在數學上面,學習起來相對文科,還是要吃力的。在為她尋找最好的學習辦法之際,我發(fā)現她連最基本的學習習慣都不能持續(xù)的`進行,就是數學的預習和復習。這,除了是不良習慣,更多的,也是因為興趣所至吧,沒有興趣的事情,總是難以堅持下去的。但作為重點科目,就算沒有興趣,也是要重點去關注。期待她能夠找到自己的弱處,端正好學習的態(tài)度,早日找到數學的樂趣!
說到樂趣,我是在初中的時候發(fā)生的,當年,初中開始學習代數和幾何,平常數學成績靠抓瞎得分的我,竟然被作為數學老師的班主任委以重任——學習委員。至此,竟然無意造就了我在數學科目上的拔高。在經歷幾次考了班級第一的數學成績后,我竟然因此喜歡上了數學,淺嘗甜頭后,更是進一步喜歡上將題目用幾種方式解答出來的成就感。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6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杠桿,我將翹起地球!”無數科學家努力執(zhí)著、巧抓機遇、獻身科學,人類一次次開啟了成功的大門。
成功需要獻身精神。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洞庭湖邊,屈原的一首《天問》更是有力的批駁了神學。中世紀歐洲宗教的烈火讓哥白尼、伽利略等天文學家被活活燒死在高高的火堆上;羅馬帝國的血腥與屠刀以及對上帝的癡迷,一度使當時眾多杰出的科學家、數學家隕落;阿基米德等死于野蠻的士兵手中那把閃光的大刀下。
成功需要執(zhí)著。
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愛迪生為了制作燈泡,大約經過五萬次的試驗,寫成試驗筆記一百五十多本,方才達到目的;諾貝爾為了制造炸藥,經常頭破血流;開普勒花了16年,才撰寫出了《星表》。
成功需要把握機遇。倫琴因為紙板上的微光而發(fā)現了X光;牛頓因為蘋果發(fā)現了地心引力。
未來的路還要靠我們去創(chuàng)造,在前面的也許是坎坷,也許是挫折,但人類不會倒下,只要人還有一顆探索與好奇的心,人就不會放棄追求那個最終的真相,還是柯南說得好: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7
《數理化通俗演義》是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覺得其中含有不少科普知識,特來推薦給大家。
在這本書中,作者并沒有對自然科學進行長篇大論,一篇文章連著一篇文章的令人頭暈目眩。作者反而以章回小說這種有趣的方式進行寫作,通過一個個章回,喚起了讀者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不同于其他無趣的教科書,這本書的每個“章回”都有自己獨特的題目。比如說“老少婦孺齊上陣,一面鏡子退千軍”?纯催@名字,大家肯定會產生閱讀的興趣——這是一面什么樣的鏡子呢。原來,這個章回講述的內容是凹面鏡的妙用。
并且,這本書涉獵到的內容也是甚廣。從洞庭湖旁屈原的一首《天問》展開了人類對世界的探索,一直到了最后二十世紀的胚胎發(fā)育學。其中間寫到的內容更是數不勝數,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奠定了經典力學,赫茲等人發(fā)現的電磁波帶給了后世人們方便的通訊。一篇篇文章,將大量的知識講述給了我們。通過這本書,我們能夠輕松的記住這些知識,從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覺得這本書告訴我們的道理——科學家需要有創(chuàng)造精神、犧牲精神和刻苦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內容,比背會書中的知識還要重要。
誠然,很多偉大的科學家都遭到了不應有的待遇——布魯諾因為《日心說》被宗教燒死在廣場上,伽利略也被宗教所迫害。但是,真理是不能夠被暴力所撲滅的。盡管經歷了一次次的悲難,可真理仍然為大眾所知。如今,誰不知道地球是圍繞著太陽轉,宗教的神學說也因此破滅了。這些偉大的科學家所具有的犧牲精神當真令人敬佩。
或許,我們并不會遇到這些情況,我們也不需要具有犧牲精神。但是在我們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刻苦精神。嘗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題目,沒準能夠有新的發(fā)現。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在學習中不畏困苦,我們也定能夠取得成功。連孫悟空當年不都在海上漂了好幾年呢。擁有了這幾種精神,成功離我們也就只有一墻之隔了吧。
讀這本書,如同聽一首小歌,悠長而令人回味并深思。讓我們都靜下心來,一起聽聽歌吧。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8
《數理化通俗演義》講述了古今中外數理化科學家們的故事。是國內唯一以章回小說形式演繹世界科學歷程。全書共71回,出了十八版。這本書作者梁衡為了青年人苦讀書時有一層"糖衣"而作的。
其中令我感觸頗深的有第十回"割圓不盡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傳名"。本章講述的`是祖沖之在得罪當朝權臣戴法興后到了南徐州,閑居在家,決定使用《九章算術》中的割圓術來進行運算,但是古代沒有阿拉伯數字進行運算,祖沖之削了兩天的竹子,一切準備停當后,便在地上畫了一個直徑為一丈的圓,開始計算,不消幾天,手指頭都被磨破,這天他和他兒子祖暅割到第四次,圓周已被分為96份,已經達到了劉徽的3.14但在這時,風吹散了算式他又重新算了起,最終,他們將大圓割到24756份,精確到3.14159261。這在當時,世界上已經遙遙領先,直到一千年后才有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超過了他。
祖沖之不但擁有超人的數學天賦,還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圓周率的精確不僅在數學上有作用,還對天文,地理等其它學科有幫助。我們都要好好學習祖沖之堅持不懈的精神!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9
暑假看完數理化通俗演義后,我對數學,物理和化學這三門科目完全改變了看法,要知道,這三門科目是多么的無趣,枯燥,但里面的故事翻起了我對他們的興趣。
這本書無論讀者的長幼,職業(yè)的不同,都可以從科學的歷史中領會到科學精神。
居里夫人史書中唯一介紹的女性,原名: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出生于波蘭,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居里夫人對數特別她迷,只要是想讀書,就獨自一人坐在桌旁,即使旁邊聲音再吵,也不會影響到她絲毫。有一次,有幾個孩子好奇,便在她左右兩旁搭起椅子,上面再搭一個,但他卻渾然不知,直到她看完這本書,一起身,椅子就到了一地,這時,一旁的哥哥姐姐正等著嘲笑她,可她卻像個大人一樣撿起書,看了他們一眼,說了聲,真無聊。
24歲的瑪麗剛來巴黎時住在當醫(yī)生的姐姐家,這里每天病人連連。于是她搬了出去,為了省煤,冬天就不生火,瑪麗冷的不得不跑到旁邊的`圖書館去,直到晚上圖書館關門了,她才回到自己冰冷的閣樓。
憑借她頑強的一生,共獲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她將獎金全部捐給科研事業(yè)和戰(zhàn)爭中的法國,還把獎牌給六歲的小女兒當玩具。
······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知識,也對數理化起了興趣。
也許我們并不是從事科學這項工作,雖然有些知識和方法對我們沒有直接的幫助,但是他們的這種犧牲,才換來了我們現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精神讓我永遠都無法忘懷。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10
章回體裁的文學作品想必大家看過很多,如蔡東藩的《歷朝歷代通俗演義》、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可以說是“前無古人”。這本書就是梁衡著的《數理化通俗演義》。
俗話說得好“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數理化的書大多都很枯燥乏味。霍金在寫《時間簡史》時出版商對他說:“你的書里多一條數學公式,你就會失去一部分讀者。”梁衡寫的《數理化通俗演義》為枯燥乏味的數理化知識包上了一層“薄薄的糖衣”。還讓我們了解了每個公式、定侓后血與火、淚與汗的故事。知識、人物故事和方法是貫穿整本書的'三條線,使這本書充滿了趣味。當我們再去學習那些公式、定侓時,不僅有了興趣,還有了感情。
作為四年級的我雖然對書中許多公式、定理還不理解,但是我通過這些故事讓我看到了眾多科學家的三種精神:犧牲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刻苦精神。眾多科學家都是無私的,研究一開始就已經準備好把這一生奉獻給科學。犧牲精神是開普勒出版了書后所說的:“大功告成,書已寫出,甚至可能要等一個世紀后才有讀者,這我就管不著了!币彩菒垡蛩拱l(fā)現廣義相對論后說的:“我死不死無關緊要,廣義相對論已經問世了,這才是真正重要的!痹僬f創(chuàng)造精神,科學家大多都先繼承前人的知識,一般人到這個地步就結束了,而牛頓、科赫、達爾文等人經過“繼承”之后去追求,發(fā)現了前人沒有發(fā)現的東西。第三種刻苦精神。它是達爾文考察生物,五年環(huán)球櫛風沐雨,也是瓦特改進蒸汽機,二十年含辛茹苦,也是居里夫人在破舊木棚中研究將近四年終于發(fā)現鐳。
科學的每一小點的進步,都有一批科學家的奉獻與對未知的瘋狂追求。他們的故事激勵我也要勇敢地去探索世界。我說了這么多,你對《數理化通俗演義》心動了嗎?趕快去圖書館找來看看吧!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11
我媽媽推薦給我一本書,他名叫《數理化通俗演義》當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我立刻就對他沒了興趣,數理化那里面一定是一堆數字符號等等,有那么好看的科幻小說,才不看這些呢,如果萬一是本好書,不看了可惜,在一天晚上就試探性翻看了幾頁,驚訝的發(fā)現,這并不是無聊的助理公式,而是一各個故事,在故事的內容中,寫明了一些數理。
原來是這樣一本有趣的又有用的科幻小說!我立刻沉浸書海里,一張一張地翻看著,最喜歡的兩個故事,分別是阿基米德和伽利略的。
關于阿基米德的故事開頭是這樣的,阿基米德和好友埃拉托色泥,走在一片海灘上,這兩個人都很有學問,于是他們討論了如果把整個宇宙都用沙子覆蓋起來需要多少顆?和整個地球的'直徑多長,幾天后阿基米德算出要用多少粒沙子才能把宇宙給覆蓋(那時的宇宙不是無限大的)埃拉托色泥折算出了地球的直徑,和現在精妙一汽,算出的直徑誤差,只不過300里!
接著國王叫阿基米得去驗證一個皇冠是否是真的,阿基米德再洗澡的時候偶然想到:越多的東西進入水中水里出的水越多,如果這個皇冠饞了其他的金屬,那么出的水就應該比真金出的水要更多,自從阿基米德驗算出皇冠真假,皇帝就對他百依百順。
后來另一個國家進攻這個王國,阿基米德也出了很多的方法防御敵人,比如用鏡子燒帆船。可是最后當這個城市被攻破了,一個不識相的士兵一件把阿基米德這位有學問的人給殺害。
殺了阿基米德的這個軍官可真是糊涂呀,如果把他留著,那么更多的發(fā)現也會想出來,現在的文明技術就會比以前的更多!人類世界出了一道科學的天才,卻被人類自己用一股堅固的墻給堵死了。
伽利略的故事是從比薩斜塔實驗開始的,他成功推翻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從此火了起來,但也得罪了許多科學家,這個人的命運比阿基米德還要悲慘,一直有很多人在排斥,遭到了教皇的審判。這個人非常偉大,但命運卻十分苛刻,真的很可惜呀。
在古代,宗教信仰和諸如此類的東西都遭到限制,多追求真理的人都被殘忍的殺害了,這是人們古代最不好的一點,如果這些人才出現在現在的社會,那么科技不知道要上幾層樓呢?
這本非常好看,充分勞逸結合,一個故事的形式講數理,數里的那些無聊,都被戲劇性的故事給掩蓋了過去。絲毫感覺不到學習的一些不好因素,就像看武俠小說一樣,也沒感覺這里面在學知識,但當看完了一遍,回想一下,學到的知識就都匆匆地出現在了我的腦海里,還順便讓我們了解古代的一些知識,古代的一些人物,古代的一些想法。看完這本書感覺自己收獲了不少。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12
最近,我用課余時間閱讀了《數理化通俗演義》。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了解到很多科學知識,也認識了很多科學史中的重量級人物,他們?yōu)槿祟惪茖W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我很欽佩的兩位科學家是伽利略·伽利雷和艾薩克·牛頓。
伽利略·伽利雷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工程師。他在比薩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通過對重力、自由落體、速度和加速度的深入研究,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經典理論,驚動了整個羅馬。在天文學上,伽利略發(fā)明了天文望遠鏡,對金星、木星和黑子進行了觀測和分析。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勇敢的對哥白尼的日心說表示了支持,同時反駁了托勒密的地心說。他發(fā)表了《關于兩個主要世界體系的對話》,對當時教會的地位造成了沖擊,并因此慘遭教會軟禁。伽利略還是一名發(fā)明家,他發(fā)明了溫度計和軍事羅盤,改進瞭望遠鏡,使人類的目光延伸至宇宙的更深處。因為伽利略對科學的卓越貢獻,他被譽為“現代科學之父”。
在眾多科學家中,艾薩克·牛頓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他喜歡動腦,小時候心靈手巧,愛動手做機械之類的小東西。他在劍橋大學讀了三年書后回家,總是思考各種古怪的問題。他可以從別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中思考并發(fā)現許多科學道理。一個蘋果的'墜落就讓牛頓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隨便玩?zhèn)三棱鏡就發(fā)現光的色散原理,還總結出了著名的“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為近代物理學打下了基礎。因此,人們把牛頓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
讀完《數理化通俗演義》,通過了解一個又一個科學偉人的事跡,我發(fā)現這些科學家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善于觀察和思考,能突破前人的理論框架,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去發(fā)現并論證新的理論。他們比常人想得更多,看得更遠,即使經歷失敗也不氣餒,而是總結經驗教訓,反復不斷的學習與研究。他們的一生都在不斷的學習,即便獲得成功也不驕傲自滿,而是繼續(xù)從事更多的研究,從而為人類科學的發(fā)展奠下了一塊塊理論基石。他們這種堅持不懈學習與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舉起思想的火把,登上前人筑好的階梯,去攀登科學的高峰。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13
當我看到這個名字時,我就覺得我發(fā)現了一片新大陸。果然不出乎我的意料,讓我對理科愛上加愛。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科學家和劃時代的重要事件。就拿其中一些來說,牛頓通過蘋果和月亮引發(fā)萬有引力的思考;瓦特通過被蒸汽掀起的壺蓋改進了蒸汽機;戴維通過對化學的'熱愛發(fā)現了新元素……和一些耳熟能詳的科學家,第谷,哈雷,富蘭克林等等。
與其說,這是一本關于數理化的書,還不如說,這是一本科學發(fā)展的歷史書。古時候的人們迷信,希望能通過一些他們所能認為寄托思想的一些事情比如去教堂禱告之類的。而有些頑固之人也會以上帝的名義來束縛百姓的思想。就讓科學在那時變成了邪術,不少科學家也因此丟了性命。
因為一些傳統(tǒng)的觀念,許多科學被誤解。同時許多事例也在提醒著我們,真理往往是實踐發(fā)現的,伽利略通過實踐發(fā)現了亞里士多德的錯誤;維薩留斯通過實踐搞清了真正的人體結構……
阿基米德被不懂科學的士兵砍下頭顱,伽利略被判冤罪300年,開普勒因貧病一身無錢糊口病死他鄉(xiāng)……都在告訴我們對科學,對真理應當重視起來。而《數理化的通俗演義》這本書更是向讀者更好地展現出了數理化的“”進化”過程。更是喚醒了年輕讀者的數理化的興趣,也許有人會因此改變人生的方向,揚起科學的風帆,更重要的`是無論讀者年齡的長幼職業(yè)的差異,都可以從科學的發(fā)展史,從科學家的成長史中汲取科學的營養(yǎng)領悟和體會科學精神。
其實每一個公式,每一條定理后面都隱藏著一段血與火,淚與汗的歷史,這里面有慷慨的悲歌,有勝利的喜悅,要論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一步自然科學史絕不比一部社會科學史遜色,當我們循著這些科學家的足跡再走一遍時,我們就會發(fā)現那些公式定理是多么珍貴,多么可愛,這時在學習它不但有了興趣,而且有了感情。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書心得個人感悟2
《數理化通俗演義》是我們這學期的必讀書,這本書其實媽媽暑假時就已經從圖書館借回家,但我一看題目有“數理化”三個字就沒有讀下去的興趣,認為一定是一本枯燥無味、晦澀難懂的書。直到這學期老師要求我們讀這本書,我才開始拿起書架上被冷落許久的書,才讀了開篇第一回,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數理化通俗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是梁衡,他非常有創(chuàng)意,用古代章回小說的形式來寫這本書,讓原本枯燥的數理化知識變得妙趣橫生,就像在讀《三國演義》。比如講阿基米德的杠桿原理時,他沒有直接介紹杠桿原理的定理,而是先寫敘拉古和羅馬的戰(zhàn)爭,阿基米德制造了新式武器——拋石機和阿基米德之爪,幫助敘拉古以弱勝強打敗了羅馬。這兩樣武器都是因為用了杠桿原理,威力大增。拋石機能把石頭拋到一千多米的地方,阿基米德之爪能把敵人的戰(zhàn)船抓走,羅馬人損兵折將,還以為遇上了怪物。讀到這里,我不禁對杠桿原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暢想自己在戰(zhàn)場上如何用杠桿原理設計更加厲害的武器,秒殺敵人。
這本書還告訴我們,科學家都是敢于質疑的,比如哥白尼對托勒密的地心說產生了懷疑,才有了太陽是宇宙中心的理論;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落體運動的懷疑,才發(fā)現了同一高度不同重量下落速度相同的規(guī)律。科學家也是善于實踐的,祖沖之經歷無數個日夜奮戰(zhàn),圖形遍地,算籌成堆,才算出了最新的圓周率?茖W家還要不怕失敗,堅持不懈,才能最終成功,居里夫人經過三年零九個月的艱苦勞動才提煉出0.1克氯化鐳......我們也要學習科學家的這些精神,學習的時候常提出疑問、不斷實踐、堅持不懈,才能在人生路上取得成功。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14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币槐竞脮拖褚粍┝妓,可以醫(yī)治人的無知之病?闪妓幙嗫,一味地去背那些知識便是十分苦的。而《數理化通俗演義》便給這些苦的知識披上了一層糖衣。
該書從屈原問天到華特生和克里克研究DNA,以科學家、數學家們的先后順序,以時間為線索,記錄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在許多同學的心中,數學、科學可能就是枯燥的背誦:背公式、背模型、背元素……可這本書一定能刷新你對數理化的認識。它以生動的口吻與章回體小說的風格,向你介紹從公元前四世紀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那漫長的科學史。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頓等人仿佛不是遙遠的歷史人物,而是生活中你的朋友,向你訴說著他們的遭遇與成就。而那一條條公式與發(fā)明仿佛也活了過來,向你訴說它的前世今生。
在一個數學班里,我曾做過一道叫R(3,3)的.問題,它是由一個叫拉姆賽的人在與朋友聚會時提出的一個問題。由于它的難度系數過高,我對它不報好感?僧斘以诳催@本書時,找到了拉姆賽,聯(lián)系那道題,我不禁想看一看他的成就。這一看不得了,他竟然發(fā)現了氦氬氪氖氙5種新原素。他的成就如此之大,不禁讓我產生了一絲好感,再看那道R(3,3)問題,仿佛也披上了一層糖衣。
今天 我在此推薦這本書。它能讓你像讀小說一樣記住這些知識,讀完它后,你就像服了一劑有糖衣的藥,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更加聰慧!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15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十分有趣,叫做《數理化通俗演義》。雖然書名聽起來不是很有趣,但是它卻用文字來講述數學的故事。使你看上一眼就會著迷。生動形象地向我們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關于智慧的故事。連看到數字就頭疼的我,一拿起來就放不下。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另外一個數學世界,一點也不枯燥。
在這本書中,我最佩服阿基米德,雖然,他不是一名戰(zhàn)士,但是他卻用自己的智慧打敗了敵軍。好比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雖無張飛關羽的高深武功,但卻有著一個絕頂聰明的腦袋。才次次助劉備化險為夷。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制出投石器;用鏡子會反光的道理嚇跑敵軍;還用沉與浮的.原理計算出了國王的王冠中摻了多白銀……
他十分愛護自己的勞動成果。到敵軍進犯之時,他想的還是自己的沙盤,工具。最終是為了保護這些東西,才被野蠻的士兵殺害的。
他很執(zhí)著,一旦有什么問題一定要想明白才休息。國王打了一個王冠,想知道是不是足金的。便讓阿基米德想辦法。當晚,阿基米德怎么也想不出辦法。他的妻子讓他去洗澡,他還在想。終于,他的妻子一生氣,就把他推進了浴缸。嘩!浴缸里溢出的水使阿基米德獲得了靈感,使他想出了辦法。他激動地連衣服都沒穿就跑到大街上歡呼。大街上的人都驚訝地看著他。他立刻去告訴國王方法:金和銀的密度不同。只要取與王冠相同重量的黃金與王冠分別放入一樣重的裝滿水的盆中。如溢出的水不同,那么就摻有白銀。
阿基米德很善于從細小的事物中發(fā)現什么,獲得靈感。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非常重要。從今以后,我也要和阿基米德一樣,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相關文章: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06-06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書心得04-27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05-05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07-08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12-19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6篇05-05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精選17篇)08-02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7篇09-21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6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