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前培訓培訓心得體會心得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nèi)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崗前培訓培訓心得體會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崗前培訓培訓心得體會心得1
一、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兩點認識
1。教師職業(yè)的基本特點:教書育人。用韓愈的話講,“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就我從事的工作(輔導員)而言,除了傳道授業(yè)外,我想“解惑”更應該得到重視并落實到我自己的日常工作當中。在當前的信息爆炸時代,傳統(tǒng)、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思想以及東西方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與融合,加上學生本身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必然會給學生帶來這樣、那樣的困惑甚至迷惑,嚴重的可能產(chǎn)生各種心理問題。如何在各種復雜的狀態(tài)中給學生理清頭緒,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將是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思考的問題。
2。教師職業(yè)崇高的'體現(xiàn):博愛、無私奉獻。這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輔導員,可以說沒有具體的上下班時間,隨時與學生保持者聯(lián)系,只要學生有事,輔導員都應該及時在他們的身邊。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引導學生,站在學生一生發(fā)展的角度對學生負責,要做到這些,沒有博愛、無私奉獻的精神是辦不到的。
二、教師職業(yè)對我的要求
1。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與個人魅力。我相信,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一直很重視這一點,為做到“人師”這一教師職業(yè)理想,我更需要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鞭策,在工作、生活中做一個道德高尚的“純粹”的人。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zhì)和個人魅力,用自己的言行,積極影響學生,起好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
2。滿懷激情和求知欲,掌握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學習、學習、再學習。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方程式:CQ+PQ>IQ,CQ是好奇心,PQ是激情商,IQ即智商。我不能說這個等式完全正確,但至少說明,在現(xiàn)在平坦的世界中,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沒有激情和求知欲,最終會被社會所淘汰。同樣,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過硬的專業(yè)知識也是我們傳道授業(yè)的基礎,即我們常說的:“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首先應該有一桶水”。因此,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除了完成工作外,對自身的要求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3。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特別是師生、與家長、同事以及各種社會關系,提高自己在逆境中的抗挫能力。著名培訓大師余世維博士在職業(yè)培訓中提出了3Q原則,即,一個健全的人應該是IQ(智商)、EQ(情商)和AQ(受挫商數(shù))三者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因此,在工作、生活和各種社會關系交往中,我應該不斷提高我的情商和受挫能力,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領導之間的各種關系,營造一個和諧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促進我更好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4。與時俱進、注重傳統(tǒng)。我要學會收集各種新知識、新信息,并對各種信息進行有效篩選,進而為教學、教育乃至自我教育服務。在與時俱進的同時,我還要注重對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教育教學思想、精華的學習和理解,提高人文素養(yǎng),使自己做一個“廣博、雅致”的人。
三、思考
我作為一名輔導員,應當好學生的“人師”。在以后的工作中,在作好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情況下,怎么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對學生開展“博雅教育”,對學生進行公民意識的熏陶、健全人格的熏陶以及一些非專業(yè)性的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人格與學問、理智與情感、身與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諧的發(fā)展,這是我應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更加熱愛,認清了自身的職業(yè)定位,作為年輕教師的我,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適應教學工作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人際關系環(huán)境等,相信自己,相信學校,不斷不前,懷著執(zhí)著的信念去克服困難,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學院做出更大的貢獻!
崗前培訓培訓心得體會心得2
看到這個題目,也許有人會奇怪,既為崗前培訓,又為何稱為“遲來的一課”呢?還是先讓我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吧。我叫柴鳳娟,現(xiàn)年31歲,曾在一所高中任教十年,也算是有點經(jīng)歷的人了吧。但對于我來說,參加比較正式的崗前培訓這還是頭一回,經(jīng)過短短的幾天,我感到收獲頗豐。如果在我當初走上講臺之初能受到這樣的指點,也許我就不會走那么多彎路了!因此我說這是我遲來的一課,在開高補上了,真的覺得很感激,很榮幸。感激所有在百忙之中到培訓班來不吝賜教的各位領導老師,能夠在走進開高的課堂之前聆聽他們的教誨,有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回顧了一下這幾天來領導和老師的講座,整理了一下思路,發(fā)現(xiàn)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收獲不。
首先,這次培訓讓我對開高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認識。今年有幸進入開高,我是慕名而來,因為在開封地區(qū)它是一流的高中,每年有無數(shù)莘莘學子從這里走向全國各地的知名高校。作為一名高中教師,這是我向往的殿堂。但說實在話,對于開高的歷史我所知甚少。通過收看開高百年校慶的紀錄片,我了解到它是一個有濃厚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的百年名校,是一個有著光輝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學校。當我聽到中原院士38名我校占14名時,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當我聽到一位位杰出人材走出開高,在海內(nèi)外的各種崗位上做出自己卓越貢獻時,我更為開高感到驕傲;當我看到一位位將軍,院士走下主席臺,走向自己的老師熱情問候和致意時,我為開高的那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師更增添幾分尊重和欽佩!我為自己能成為一名新開高人而倍感榮幸,同時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象他們一樣桃李滿天下!
其次,這次培訓讓我對開高的老師有了深刻全面的認識。幾天的培訓中,無論是年過七旬的張柏巖老師,年富力強,經(jīng)驗豐富的邢好進,蔣中興,王新國老師,還是比我還年輕但事業(yè)有成的尚嘉偉,馬明玉老師,每一位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淵博的學識讓我欽佩,他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熱愛和敬業(yè)愛生的精神更是讓我嘆服?吹綇埌貛r老師書寫得工工整整的教案,整理得井井有條的教學資料,繪制得如電腦制作的教學掛圖,我深感震撼。聽到王新國老師的艱辛的奮斗歷程,我深刻意識到了在每一個成功和輝煌的背后總是有無數(shù)的汗水和百倍的努力,也明白了“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的道理。
再次,這次培訓讓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十年前走進高中課堂,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備好每一節(jié)課,如何講清知識點,如何讓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總的來說,主要聚焦在知識傳授的層面,只能稱為是一個“教書匠”而已。幾年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學進入了“石化期”,即有了一定的教學水平但再提高又有一定的難度。在迷茫中我決定有必要繼續(xù)深造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yè)務能力。于是在20xx年考入河南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教育碩士學位,經(jīng)過老師的指導在理論認識上提高了一個臺階,又通過畢業(yè)論文的撰寫熟悉了一個教學實驗研究的`基本步驟和程序。我非常希望能有一個平臺和環(huán)境能讓我重新開始我的高中教學生涯,這時開高向我敞開了大門。在這里聽了各位領導和老師的教誨,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可以讓每一個熱愛教師職業(yè)的人大展鴻圖的地方,也是一片青年教師成長的沃土。張柏巖老師說:“教師是一個值得終身熱愛的職業(yè),是在為明天工作的職業(yè)。”邢好進老師說:“要把教學當職業(yè),更當事業(yè),爭當名師”等等,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教師的職責要“傳道授業(yè)解惑”,要“教育教學”,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且要注意對學生心靈的塑造。他們用一個個生動的教學案例闡明了課本上枯燥的教育理論,用自己的奮斗歷程向我們展示了教師的偉大和艱辛。每聽完一個教師的報告,我就覺得是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和精神的升華,我更清楚地意識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擔和所從事的職業(yè)的神圣,同時也充滿了激情和信心期盼著走上開高的講臺!
最后,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更多實用的,充滿智慧的教學方法,技巧和策略。在這次培訓中,各位老師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工作中各種教學心得,技巧和方法等和盤托出,讓我領略了他們在教學中的智慧,被他們的高尚師德,淵博學識和敬業(yè)愛生的精神所折服,同時也學到了不少東西。如常躍進校長所提到的“神游課堂”,利用優(yōu)勢,站穩(wěn)腳跟,“怕吃苦,吃苦一輩子;不怕吃苦,吃苦一陣子”等;邢好進老師所說的要重視好習慣的養(yǎng)成,如依法治教,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要用尊重信任喚醒學生的自尊心等;沈夏炳老師所說的用愛心,微笑,信任與學生相處,并提到各種與學生相處的策略和技巧;宋全會校長提到的充滿自信走進課堂,做好教學反思等等,太多,太精彩的指導無法一一列舉,我相信這些真知灼見將會給我以后的教學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我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指明方向。
總之,這次培訓,盡管對于我來說遲來了十年,但卻是一場及時雨,讓我從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感謝所有給我們做報告的領導老師們,更感謝為我們精心安排這次培訓的毛廣文班主任,你們辛苦了!
崗前培訓培訓心得體會心得3
從未接觸過急診的我,得知要去參加急診科培訓的的消息,既期待又緊張,期待擁有一次學習機會,又緊張會面臨新環(huán)境、新挑戰(zhàn)。帶著如此忐忑的心情踏進了急診的大門。在急診科學習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在此之前兩周的理論學習,已對急診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再通過兩周的實踐學習,真正的融入急診的工作氛圍,才親身的感受到了急診的工作性質(zhì)。
搶救室是一種什么樣的工作性質(zhì)?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搏斗,病人的病情比較重、復雜,變化比較迅速。剛到急診搶救室的時候,眼前一片忙碌,有的忙著吸痰,有的忙著調(diào)節(jié)呼吸機,有的忙著輸液,我的狀態(tài)是站在那里,不知從何做起,通過老師耐心、細心的教導,自己虛心的學習,現(xiàn)在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病的急救技能。
通過這次的培訓讓我收獲頗多,感觸頗深……
一、豐富了理論知識
經(jīng)過兩周的理論培訓,在各位老師精彩的授課中改變了我以前對急診知識浮淺的了解,無論是從急診科的工作性質(zhì)、工作流程,還是急診常見病的表現(xiàn)、處理都有了深刻的理解。為之后的實踐學習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學會觀察
南丁格爾曾說過“護理工作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更需要藝術。”首先要學會觀察,才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存在。來急診科的病人大都發(fā)病急變化快,需要我們密切的觀察,包括病人的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屬的觀察。有時會發(fā)現(xiàn)病人這一秒情況穩(wěn)定,下一秒就可能發(fā)生病情變化,要求分秒必爭,迅速處理。通過觀察和溝通學會判斷,對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和判斷,有利于醫(yī)護人員護理工作的開展,也為病人爭取了時間。
三、團隊精神
“一滴水如何才能不干涸,要融入大海”。是的,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團結在一起,發(fā)揮集體的作用。在急診科的大搶救幾乎是每天都會上演的,忙綠、緊張是每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然而看到大家并不慌亂,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從而使工作忙而不亂,真是是訓練有素!我們也進行兩人、三人配合搶救演練,通過演練加強應急應變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
四、鞏固操作技能
短短兩周的實踐學習雖然沒有機會實施真人的心肺復蘇,但大家仍沒有放松警惕,加倍練習,時刻準備應對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反復加強急救技能的訓練,加強技術操作熟練程度。在急診科學會了呼吸機的.管道連接及一些參數(shù)的設定,口咽通氣道的放置,洗胃機、除顫儀的使用,吸痰的方法及呼吸氣囊的使用在這里也得到了正確的指導和規(guī)范。
五、提高了綜合能力
利用上班空閑時間在護士長的帶領下進行病例討論及護理查房,,通過病案分析培養(yǎng)判斷性思維及對疾病的了解能力。一個病人身上往往都綜合了幾種疾病,只有真正的去護理去分析才會熟知該觀察什么,注意什么,會有哪些并發(fā)癥,該如何去護理,重點護理什么。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需要進一步去學習的。通過護理查房,了解了一般查體方法,護理的側重點,通過大家的討論及護士長的總結讓大家對一種病種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提高了整體的綜合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會有很大的幫助。
六、敬佩帶教老師
各位帶教老師“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搶救經(jīng)驗,快速的反應,麻利的動作”讓人敬佩,激發(fā)了我學習的動力。老師基礎知識很扎實,動手能力超強,更重要的是有耐心,不論是臨床理論知識還是技術操作,老師都會耐心、細心的為我們講解。在臨床工作中遇到比較典型的病種老師都會為我們講解病因,臨床表現(xiàn),觀察要點,護理要點,認真的為我們講解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七、溫馨的服務
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攙扶的動作解決不了病人的疼痛,但是能縮短護患距離,有效滿足病人需要被照顧的心理需求,從而便于我們開展下面的護理工作。遇到急躁的病人,我們要鎮(zhèn)靜,盡量的給予安撫。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對我以后的工作來說有很大的幫助。盡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應該加倍珍惜。在實踐學習過程中我堅持寫學習日志使得每天有時間思考自己的學習收獲或不足,有利于自己的不斷改進,也是積累臨床經(jīng)驗的一種很好的途徑。
總之感謝老師及護士長的合理安排,帶教老師的悉心教導,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更扎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也會把在急診科學到的知識帶回科室,發(fā)揚急診科的精神。
【崗前培訓培訓心得體會心得】相關文章:
崗前培訓培訓心得09-18
崗前培訓心得09-24
崗前培訓心得11-28
“崗前培訓”心得體會02-27
崗前培訓心得體會07-06
崗前培訓心得體會07-08
“崗前培訓”心得體會10-12
崗前培訓的心得體會10-13
崗前幼師培訓心得體會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