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的人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一單元我們都是學習的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有的是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的是別人寫的有關魯迅的文章,無論怎樣,都加深了我們對魯迅先生的了解。由學生對魯迅先生的一知半解,到學習玩這一單后對魯迅先生的更多了解,讓學生更加佩服魯迅的為人以及他的高尚的皮質。我們剛學過的《有的人》,就是緬懷魯迅先生的詩歌。
《有的人》這首詩是1949年11月1日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寫的,因此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但是這首詩不只是單純寫對魯迅的懷念,而是通過與魯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對比,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tǒng)治者和壓迫者,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
所以,我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結合本單元學過的課文,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面》等以及相關的閱讀鏈接來理解課文,和學生查過的一些魯迅先生的資料。進一步加深對魯迅先生的理解。啟發(fā)學生思考:“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這句詩使你聯(lián)想到魯迅先生做過的哪些為人民服務的事情?給人民當了哪些牛和馬。
對比是這首詩的寫作特點:
詩中的每一小節(jié)都用了對比的寫法,而且每一節(jié)都是先反后正,這樣,使正反兩方面的形象更加鮮明,主題更突出。
所以,我在朗讀指導中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對比朗讀,男女生接讀,師生接讀:每一小節(jié)前后兩句話對比讀;還有更加細化的第二小節(jié)第一句和第五小節(jié)第一句(以此類推)的接讀,第三小節(jié)的第一句和第六小節(jié)的第一句接讀,第四小節(jié)的第一句和第七小節(jié)的第一句接讀,這樣反復接讀。這是批判的一方。同學們讀的咬牙切齒。
接下來讀,受愛戴的一方,也就是對魯迅的贊揚。第二小節(jié)的第二句和第五小節(jié)的第二句接讀。第三小節(jié)的第二句和第六小節(jié)的第二句接讀。第四小節(jié)的第二句和第七小節(jié)的第二句接讀。同學們讀的興趣盎然。同學們讀出了佩服、贊美之情。
通過這種接讀朗讀,讓學生更感受到了這種鮮明的對比方法的寫法的好處。而且同學們讀的很帶勁,讀得更有感情了,從而在讀中就感受到了強烈的對比了。這種接讀的朗讀方法,使對比的寫法更加鮮明,內容更加生動,學生也更容易理解了。收到了極好的朗讀和理解文本的效果。值得推薦。
【有的人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有的人》教學反思04-01
《有的人》教學反思04-04
《有的人》教學反思15篇04-11
有的人教學反思15篇03-10
有的人教學反思(15篇)04-04
有的人作文02-02
《有的人》教案11-03
有的人作文04-30
《有的人》優(yōu)秀說課稿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