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特色辦學經驗交流材料
xx學校地處xx最北端,是一所偏僻的農村山區(qū)九年一貫制學校。近幾年來,該校開發(fā)“快樂剪紙”校本課程,使得該校成為株洲市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示范學校;株洲市20xx年中考綜合評價值前30強學校;株洲市20xx年中考畢業(yè)合格率100%學校;xx縣校園文化建設示范校;得到了《株洲日報》、《新民晚報》、《xx紅網》等廣大媒體報道。這是該校實施特色教育取得的真實效果。那么學校怎么因地制宜,挖掘潛力,辦出有特色、有品位的學校,我覺得xx學校做法值得借鑒。
開發(fā)快樂剪紙?zhí)厣逃尘。xx鄉(xiāng)地處湘贛邊界,交通、信息閉塞,山里人基本靠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xx學校95%的學生為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生活枯燥乏味缺乏親情關愛,精神無所寄托。原本天真快樂的兒童少年生活變得枯燥叛逆。該校根據這一現實,因校制宜,開發(fā)了“快樂剪紙”特色教育,讓留守學生“告別枯燥的留守生活,讓快樂伴隨成長”。剪紙作為一項傳統(tǒng)藝術,只需一雙巧手,一把剪刀,幾張彩紙,便可隨心所欲地剪出各種寄寓向往的作品來。這對于生活在農村、經濟困難的xx學校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項既經濟又切合實際的選擇。
實施快樂剪紙?zhí)厣逃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該校將快樂剪紙教學分為低、中、高三個年齡階段。低段教學(4—5年級),讓學生初步了解剪紙的基礎知識,使其具有一定的刻、剪紙能力,能仿照借鑒,臨摹一些簡單的剪紙作品;中段教學(6—7年級),掌握陰刻、陽刻、陰陽刻相結合的剪紙方法。高段教學(8—9年級),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美的素材,使其能結合自己對生活的體驗,靈活運用各種剪紙紋樣創(chuàng)作作品。
確立快樂剪紙?zhí)厣逃繕。快樂傳承。在特色教育中加深學生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在實踐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快樂的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鞓放囵B(yǎng)。在特色教育中讓師生感悟快樂的團結合作意識,培養(yǎng)師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生活,適應社會。快樂遷移。運用特色教育中快樂的活動氛圍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心、專心等良好品質,并將其遷移到學習與生活中去,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快樂融合。將剪紙教學與德育教育相結合,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使學科知識快樂的融合在一起。
實施快樂剪紙?zhí)厣逃緩。開設《快樂剪紙》校本課程,四至九年級每周開設1個課時,以各學段分目標有計劃地組織教學;成立快樂剪紙坊,突出解決有一定難度的技法,使學生能靈活運用各種剪紙紋樣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適時開展競賽,不定期的組織開展校本剪紙競賽活動;創(chuàng)設發(fā)展環(huán)境,用學生自己的作品裝飾自己的生活區(qū)域,讓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自身藝術的氣息;構建評價體系,分別采用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師生共評、他人評價等多層次評價。
【特色辦學經驗交流材料】相關文章:
縣初中教育辦學經驗交流材料06-25
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經驗交流04-27
經驗交流材料02-21
探索特色辦學路徑 創(chuàng)新實施素質教育04-27
小學啟蒙教育經驗交流材料-經驗交流材料07-12
《安全質量經驗交流材料[材料]》07-24
教學經驗交流材料02-14
師德經驗交流材料04-25
教學經驗交流材料06-04
經驗交流材料經驗交流;讓課程成為“超市”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