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是美麗的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是美麗的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這是一本科學散文集。與我們平時所常見的科普小品文有所不同,作者以生動的筆觸,雋永、流暢的文字,窮天地之幽玄,述生命之奧秘,讀來引人入勝。
我驚訝于他有把種種深奧的科學理論,闡述得淺顯易懂,比喻得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的文學功底--巧妙地從我們常見的蟬的生命周期說起,引出以前在我看來復雜直至的"數(shù)論"的概念。
欽佩于他廣博的科學知識--量子力學、三維空間、基因改造、生物學、天文知識乃至建筑領域他無不涉獵,闡述起來駕輕就熟,娓娓道來。
作為科學家的沈致遠先生同樣熱愛文學、喜歡創(chuàng)作,并很好地把科學與文學融于一爐--說數(shù)--此率綿綿無絕期;從"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推論到最重要的科學線索往往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由朦朧詩談到模糊數(shù)學……
讀完這本書我恍然明白自己是根本不可能"擺脫理科"的--生活中的科學無處不在,即使無志于把種種現(xiàn)象分析透徹,也不能連一個熱水瓶都不會裝吧?(裝多少熱水?怎樣蓋瓶蓋?)更何況從種種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所在也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所要求的。文、理終究并不分家。】茖W家能在種種文化思想中發(fā)現(xiàn)智慧的光芒以獲得啟迪;文人可以以理性的思考方式來提煉自己的觀點、用更科學的眼光觀察事物。文理完全可以通融、也必須通融。
以一種愛不釋手的心情,我讀完了《科學是美麗的》,我漸漸發(fā)現(xiàn):其實,通融的何止是文理。∵@個世界上的"真"、"美"、"情"、"理"都和諧地融在一爐,"科學"、"藝術"、"人文"、"思維"之間根本沒有什么排列組合的關系--它們是并列的、是一體的!科學家們好奇于原子核分裂時放出的力量--原子能,但也受到道德理智的約束,寧以生命為代價,拒絕把這種科學上神奇的力量作為殘酷戰(zhàn)爭的工具;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沒有讓人們忘記大自然的恩惠,爬上"月光"樹守衛(wèi)森林的少女得到廣大學者的堅定支持;究竟電腦的應用利弊孰多也同樣讓科學家們思考良多……百川歸海,文化合流。科學求真,真中涵美;藝術唯美,美不離真。
當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需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去面對一切,以新的視野去看待一切。
【科學是美麗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科學哲學不是科學08-18
《科學》讀后感09-08
科學讀后感04-28
科學世界讀后感09-10
《科學的旅程》讀后感09-10
科學讀物的讀后感09-08
妙想科學讀后感04-05
身邊的科學讀后感03-11
《科學怪人》讀后感07-28
快樂科學讀后感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