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真正的教師權威不是讓你畏懼,而是讓你羞愧。今天有幸聆聽了陳大偉教授的講座,便是這個感受。也因為陳教授知曉了《蒙娜麗莎的微笑》這部電影。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許多人從中看到了女權、獨立主義精神和性別歧視,但從教師這個角度,我看到了凱瑟琳·沃森從面對學生們課堂上公然離席時強顏歡笑的新教師,成為了學生追車送別,欣然微笑的好教師。
她是如何征服“沒有男子的常青藤“中那群高傲的學生的呢?我想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學識,超越書本的知識。農(nóng)夫山泉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教師卻不是教材的輸送員。
學高為師,你沒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無法給學生以知識世界的洗禮,那么學生在課堂上聽講,要么是出于禮貌,要么是對學校規(guī)則的畏懼。
而凱瑟琳·沃森作為一名藝術史老師,便以豐富的藝術史知識和風趣熱情的授課風格,贏得了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他”便是學生們心心念念的丈夫
二是個人魅力。這就不得不提及這部電影的創(chuàng)作背景。當時女子所讀的大學,更像是“女子精修學!,她們學習只為了一個目的:嫁給一個人,成為XX太太。
而凱瑟琳·沃森向往自由,追求愛情和幸福。言傳身教,傳遞給學生一個觀念——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擁有婚姻同等重要。她鼓勵學生發(fā)掘自己的興趣,大膽去實踐自己的想法,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想,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啟蒙者,有時也是時代的啟蒙者,這便是被稱為“蒙娜麗莎”的緣由。
成為一名教師,這僅僅是八八的起點。最近七七也面臨著新的起點,有些許的不安。我想說:“不念過去,不畏將來!盞eep going!Fighting!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后感08-24
微笑02-17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11-12
《蒙娜麗莎之約》六年級語文教案09-12
六年級語文上冊《蒙娜麗莎之約》教案02-19
《燭光里的微笑》的觀后感11-07
電影雷鋒的微笑觀后感07-19
燭光里的微笑觀后感08-24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蒙娜麗莎之約02-26
微笑的作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