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道德經(jīng)》有感:走向哲學(xué)
走向哲學(xué)
——讀《道德經(jīng)》有感
八(12)班 張岳涵
引子
天下大亂,禽獸奔竄;民不聊生,地表干旱。
一行人如同渺小的螞蟻,在昏沉黯淡的天空下緩緩前行,去完成遙不可及的夢……
不斷有人倒下,倒在龜裂的土地上,倒在追求真理的路。他們雙眼圓睜,瞳仁里的求知欲卻還在閃爍,燃燒。
而我們這些新生兒,將接過他們遺留的火把,組織隊伍繼續(xù)向遠處的未知延伸。
大部隊走的很快,我體質(zhì)欠佳,只能遠遠地在后面跟著;鸢焉系难婷缫彩抢w瘦的,單薄脆弱,明滅不定。
當(dāng)我手扶枯樹,準(zhǔn)備坐下喘口氣時,無意中瞥見一位耄耋老者坐在巨石邊緣沉思。他風(fēng)塵滿面,兩鬢如霜,他的衣裳有些破舊,不過整潔妥帖。
“孩兒,眾人已遠,汝速跟之。”老者伸出皺紋遍布的手,為我指出正確的方向,“數(shù)里外有清河,汝若需水,可汲些許!
“多謝前輩!蔽夜笆值溃x開,又被他叫住。
“吾贈汝薄禮一冊,疲乏休憩之時可閱覽此書,增長學(xué)識!崩险邚膽阎刑统霰娟惻f的手寫線裝書——估計是他從竹簡上一字一句抄下來的文章——用雙手遞給我。
書頁厚重,墨跡清晰,“道德經(jīng)”三字,在封面盤踞。
我再次向他道謝。之后,向快看不清的隊伍走去,義無反顧。
起
一袋水,一包糧,一把火,一本書,支持著我跋涉很久。
抬頭,隱約看見星星點點的綠,想必老者所說的河已離我不遠。
太陽愈升愈高,我很快就口干舌燥。正欲開袋痛飲,誰知手一抖,大量水灑在地面,被同樣為干渴所惱的焦土一滴不剩地喝了個干凈。我掂掂水袋——里面只剩下極少的淡水。我咽下粘稠的唾液,強忍渴意,加快步行速度,不停往前走。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頃,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贝丝,我條件反射般想起這句話。
大多數(shù)人都認(rèn)為所有東西與它的反面互相對立,這并沒有錯?伤鼈兺瑫r也依靠彼此,加深對方的色彩、意義。
明與暗的比照便是個很好的例子。畫家倫勃朗創(chuàng)造了“紫金色的黑暗”,他的畫中明暗錯落,用最黝黑的旮旯來彰顯最亮堂的反光,讓整個畫面極具立體感。舞臺也是一樣的,在演員們表演之前,觀眾席上方的燈會全部熄滅,以便凸顯聚光燈的粲煥,加強演出效果。
反之,畫作也好,舞臺也好,如果它們的光線都是統(tǒng)一的,那么觀者或多或少會覺得單調(diào)、乏味——因為環(huán)境缺少對比度。
唯有砂礫的細(xì)微,才能顯盡巉巖的龐然;唯有山谷的低矮,才能令高峰巍峨、挺拔;唯有丑惡的貌寢,才能展現(xiàn)美的綺麗;唯有謊言的虛妄,才能突出真諦的穩(wěn)固與堅韌……這些例子枚不勝舉。
晝夜會交替,黑白會顛倒。
“塞翁失馬,焉知非!保@是家喻戶曉的典故,就連很小的幼童也會復(fù)述。塞翁的經(jīng)歷,精準(zhǔn)地映射出老子的言論。福禍相依,絕不能單純地判斷一件事的好壞優(yōu)劣,因為它會變,也正在變。
失敗誕生成功,苦難造就幸福。
打個通俗的比方:我們假設(shè)一個極端是只雞,與它相反的極端是個蛋。雞會生蛋,蛋里會孵出幼雞(哈哈),就這樣代代延續(xù)……
物質(zhì)是在不斷改變的,生活和命運亦如此。上帝喜歡給門上完鎖后再把窗戶打開,樂此不疲。
比如說現(xiàn)在的我,雖然失去了大量寶貴的淡水,但話說回來,這也促使我提速前進,從而更快地到達河邊,盡快地獲取水分,追上那些走在前面的人。
綜上所述,“Every coins has two sides”,各個事物皆有正反兩面。而這兩面何嘗不在互相依存,互相轉(zhuǎn)化?
有清涼的水聲緩緩流出,我已到達河邊!哎,就此休息片刻吧。
承
彎下腰捧起兜水送入口中,沁涼透明的液體激活整根舌頭、整條喉管,河水特有的甘甜直入肺腑,安定身心。
我拼命地大口灌水,直到再也喝不下半滴為止。水袋也被我“喂”滿。接著我洗完臉和手,精神了很多。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睆墓胖两,水一直都在默默地滋養(yǎng)萬物。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錯,水是處在被蔑視的洼地,可正是它孕育著生命,孕育著我們。
一旦地球上沒有水,后果可想而知。
毫無疑問,水的存在雖為重中之重,但它仍是謙卑的,平易近人的。它不爭奪,也不張揚。
水讓我聯(lián)想到古代的諸多女者。
“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她們性情溫婉,品質(zhì)善良。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注定她們平凡的人生。可是這些女人同樣也做了很多,她們是男人的必不可少的幫手,烹飪、制衣、打掃、洗滌樣樣都干得細(xì)心入微。更值得敬佩的是,她們生兒育女,能忍各種妊娠反應(yīng),也忍最高級的疼痛,還能忍下照顧孩子的種種艱辛。
女子不是男性的玩物,她們是謙遜的英雄。
水又讓我聯(lián)想到陶弘景。
他精通文學(xué)、醫(yī)藥和政治,還立下數(shù)功。但他在壯年毅然辭官,退隱于曲山。梁武帝繼位后,想讓陶弘景恢復(fù)官職,卻被他用 “二牛圖”委婉謝絕——他覺得出仕的官員是套著金籠頭的牛,地位雖顯赫但卻沒有自由(好比液態(tài)的水,它沒有一定的形狀,雖然因重力而不停下流,可它始終都能自由伸展。反觀一些掛在屋檐、樹枝上的冰凌,它們所處的位置是很高,然而卻也因此被凍結(jié)、被禁錮)。雖說如此,陶弘景還是盡可能報效國家!吧街性紫唷边@一稱號,他實至名歸。
隱者很少能在遁世時繼續(xù)為國出力,但陶弘景做到了,他也因此成為一滴飽滿的水,滋養(yǎng)國土。
讓我們把視線移回這條河。這河里的水活了少說也有三四億年。正是因為它淡泊,它與世無爭,它甘愿身居低處,所以才有長得驚人的壽命。
而如今的社會,極多的人不再愿意成為水。他們?yōu)楂@得所謂的榮譽、財富、權(quán)利不擇手段地大打出手,明爭暗斗,幾乎沒有人能夠與水比肩。
最終,失敗者體無完膚,少數(shù)成功者也不見得能獲得真正渴求的物事。是人性的退化,導(dǎo)致難以下咽的后果成為必然。
我愿意做與世無爭的水,哪怕僅是顆微渺的水分子。
干燥的世界需要水的津潤,更需水的性格、水的本質(zhì)和水性的人。
轉(zhuǎn)
離開小河之后,我又走了很長時間。
前方有兩個模糊的身影糾纏成團。我和他們相距越近,灌輸進我耳中的怒罵聲就越多、越難以入耳。
很快,我認(rèn)出他們——這是對孿生兄弟,我們隊伍里的人。這兩人在地上廝打,雙方的身體上都濺滿鮮血。在他們附近,是塊碩大的碧綠晶石,形狀優(yōu)美,晶瑩澄澈,不含任何雜質(zhì),絕對可以用“完美”這個詞形容。
面對此景,我只能幸運我的存在沒被他們發(fā)覺。否則,接下來發(fā)生的事不堪設(shè)想……
我躡手躡腳地退開,緊接著以生平最快的速度向前逃跑,直到兩腿發(fā)軟時才停下。我向后看,那對兄弟已經(jīng)變成兩個不停蠕動的小點,這才躲到一顆足夠粗的樹后面喘氣。
懷中的書掉落,書頁被風(fēng)吹開,幾行文字進入我的視網(wǎng)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這句話的內(nèi)容,竟與我剛剛目睹的場面異常地契合!
物質(zhì)能造福人類,亦可摧毀人性。這是貴重的財物,也是致命的陷阱。
大約八九歲時,我看過這么個故事:有位清貧的農(nóng)夫,他除了很小的田地和一所草房外,什么都沒有。但是,他每天都很開心,甚至連魔鬼都妒忌這個農(nóng)夫的樂觀,想盡各種辦法讓他不再快樂,卻連半次都沒成功。魔的下屬建議他給農(nóng)夫一筆巨額錢財,魔鬼將信將疑地實施計劃。數(shù)年后,農(nóng)夫果然變得花天酒地、頹廢萎靡。他忘記耕種帶來的種種愉悅,只是成天想著得到更多的錢財。
一無所有但逍遙自在,等到腰纏萬貫卻又疲憊不堪。人類。難道不是這樣么?
農(nóng)夫和那對孿生兄弟,原本都是兩手空空,但一個知足,另兩個和我一樣懷揣永不停歇的夢。三個人自從發(fā)現(xiàn)珍寶后,一個身心沉淪于浮華中,另兩個為此拋棄旅程,拋棄理想,甚至拋棄手足之情!這三人,相似得可怖,愚蠢得可悲。
真正的智者視金錢如糞土,視誘惑為煙云。不停沖淡物欲直至它完全消失,只求食能果腹,衣能蔽體。更厲害的人,只需要靈魂的充實,剩下的一切都可以放手。當(dāng)?shù)厣蠟M六便士,凡人會瘋狂撿拾、搜集,而他們,并沒有被誘人的銅光擾亂心境,而是選擇仰望頭頂上的星月,清凈身心。
我逐漸恢復(fù)體力,兩個小點也慢慢停止蠕動。不知兩兄弟此時是短暫的昏睡,還是永久長眠不醒?只有悲憫的血色殘陽,試圖掩埋早已結(jié)束的慘劇。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F(xiàn)在,我完全可以原路返回,帶走晶石,但我沒有,這會浪費不少時間。
而且……我要的是遠方,我的歸宿是流浪的盡頭。
折
追逐伙伴們留下的腳印。
“砰!”我突然被什么東西絆倒,整個人趴在地上,盡顯狼狽。我掙扎著站起,拍拍衣服上的塵土,低頭尋找讓我摔跤的罪魁禍?zhǔn)住?/p>
這一眼看過去,我的心臟差點嚇得跳出來——
——這是個圓形的骷髏頭,面目猙獰,頭骨泛黃,眼窩空洞,牙齒殘缺。毫無預(yù)兆地看到這種東西,想必每個人都會驚駭不已。
我壯膽用樹枝輕敲骷髏,硬的。它旁邊長著幾簇蓬草,我用手指小心翼翼地?fù)崦,柔軟的觸感在指尖停留。
注視著生死相隔的兩物,我又開始思索《道德經(jīng)》中深遠的哲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崩献颖救司驼f過:“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還在!
太過強硬的東西往往是活不長久的。想當(dāng)初消滅六國、一統(tǒng)中原的大秦帝國,是何等的強盛、輝煌。可它又持續(xù)了多久呢?只有短短十五年。它是中華史書上的千古絕唱,卻也是千古的笑柄。顯而易見,是苛刻的法律、殘忍的刑罰及讓百姓苦不堪言的暴政,把親手建立的宏偉國家硬生生地推向毀滅。
剛強之物,使人敬而遠之,甚至恐懼、厭惡。很簡單的——玫瑰雖然華彩若英、香遠益清,但就是因它的枝條上長滿尖刺,所以被很多人嫌厭。
在此試問,凡是在是正常的、有情感的人中,誰會迷戀冰冷的槍支、彈藥?有誰會想迫切地成為殺手,熱衷于戰(zhàn)爭?
再觀世界歷史,有哪位暴君會真正受人敬仰、愛戴?如果統(tǒng)治者極度殘忍,百姓表面上敢惱怒不敢言,但他們私下里肯定早已怨聲載道。
如果你長了棱角,那你在折磨別人時也會中傷自己。
剛是愚蠢的掩飾,柔是智慧的后盾。倘以柔克剛,則屢戰(zhàn)屢勝。
我依稀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篇新概念作文,講的是遠古時期,大多數(shù)生物的骨骼都暴露在外,而一種名為“皮凱奇蟲”的小動物,體表柔軟,骨骼被包在身體里面,因而它們經(jīng)常被外骨骼動物欺侮。結(jié)局是:很多外骨骼動物都滅絕了,只留下堅硬卻又空空如也的外殼。而皮凱奇蟲則代代繁衍,代代演變,成為現(xiàn)代所有脊椎動物的祖先。
柔不代表軟弱,它是肉中骨、綿里針。硬物只能觸及大多事物的表面,但軟而柔韌的東西卻可一針見血,毫不費力地直達核心——它們更具穿透力,剖析力。
無論在自然界的優(yōu)勝劣汰,還是在人類社會的趨之若鶩,贏在最后、笑到最后的,絕大多數(shù)為謙恭者與虛心者。
這是公理。
回
很快地,我看完整本書。
讀完末頁的剎那間,我輕輕勾唇。內(nèi)心泛濫著欣慰,胸口很暖。
“嘿!”我坐在地上觀賞落日,突然覺得右肩被人重重一拍。轉(zhuǎn)身,竟看到送我《道德經(jīng)》的老者,他臉上帶著我熟悉的微笑。
“請問您,您是怎么追,追上來的?”我瞠目結(jié)舌,忘記用古文和他交流。
“哈哈,我就跟在你后面吶!”想不到,老者也用白話文回答。
“您應(yīng)該就是老子,哦不,是李耳先生對吧!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孩子,其實我從出生到現(xiàn)在,都不清楚我是誰!崩险哒{(diào)皮地?fù)蠐项^,“不過,眼下,我覺得我該和你并肩同行!
“好啊,歡迎!”
夕陽緩緩下沉,我和他共同望向地平線,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我們離想要抵達的“玄妙之門”近了一大步。
后記
我從小學(xué)就開始讀《道德經(jīng)》,不過只是“但當(dāng)涉獵”罷了。直到初二,我才開始重新捧起它,回溫幾處意味深長的話語。
本次讀后感,我膽大包天地以一個虛構(gòu)的故事為線索,把各個論證穿起。如此打開操作方式,希望能被各位讀者接受、支持。
哲學(xué)是“古來共談”的抽象化詞語。它究竟是什么,誰都說不清楚。如同老子認(rèn)為“道常無名”、“道隱無名”,如果哲學(xué)一旦有片面的定義,那么它再也不會流淌了,它會死。
《道德經(jīng)》中有太多深邃的道理,我還很小,不敢妄稱自己讀懂了整本書,只能以中學(xué)生的角度發(fā)表些許幼稚的感想。但愿隨著心理年齡的增長,我對它能夠誕生出越來越有質(zhì)量的理解和共鳴。
順便向無數(shù)含辛茹苦的《道德經(jīng)》譯者,還有從古至今無數(shù)艱苦卓絕的思想家致敬!
這條被命名為“哲學(xué)”的大道我會永永遠遠走下去,即使它沒有終點。如屈子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