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論文>電子商務論文>戴爾之道:領悟沃爾瑪“待客心經”

戴爾之道:領悟沃爾瑪“待客心經”

時間:2023-02-20 08:26:49 電子商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戴爾之道:領悟沃爾瑪“待客心經”

世界500強韜略
  Dell(戴爾)
    2002年世界財富500強排名第131位
    營業(yè)收入311.68億美元

  邁克爾·戴爾對中國市場關愛有加,本月再次低調訪華,他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里兩次來華督戰(zhàn),無形中給就任戴爾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快滿一年的符標榜很大壓力,這位曾經服務惠普8年之久的管理高手空降戴爾,從代理銷售的出色實踐者到如今執(zhí)掌全球最大的直銷公司增長最快的中國市場,會不會相互不適應?抑或是戴爾有意為之?
  因為過去的一年里,市場一度傳來戴爾轉型的說法:公司一改直銷的個性化定制模式,先后推出多款固定配置的家用電腦產品;接著傳來戴爾在多個城市默許“失控性分銷”的存在,包括大力發(fā)展系統(tǒng)集成商、高級大客戶銷售經理、展覽銷售、貨到付款等銷售方式,戴爾中國明顯開展多樣的本地化銷售形式。對此,符用“一切以客戶為中心”輕松解釋,其實非常貼切,因為就在本月初,一直與戴爾勢不兩立的惠普公司宣布,在亞洲市場嘗試通過直銷的方式向顧客銷售產品,并希望在年底達到整個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戴爾直銷模式在被競爭對手效仿的同時,也在不斷進化,邁克爾·戴爾用更瘋狂的方式釋放著高效供應鏈的能量,戴爾公司希望通過全球的直銷網絡,賣掉更多的產品———囊括幾乎所有的IT產品:臺式機、筆記本、服務器、工作站、打印機、投影儀、掌上電腦、顯示器、路由器……像沃爾瑪賣百貨一樣,把貨物平價迅速地賣掉。這一舉動在為戴爾帶來高速增長的同時,也惹了一些麻煩,越來越多的代銷供應商離之而去。即使這樣,戴爾還是很坦然,“我們只關心消費者的感受,而非其他。”
  戴爾的“MART”之道確實給公司帶來了不菲的收益,在全球大市不景氣的行情下盈收保持著平均25%的高速增長,穩(wěn)踞行業(yè)龍頭。在發(fā)布新一季度財報時,戴爾公司總裁羅林斯對外稱“不會放棄成功的商業(yè)策略”。
  然而,當越來越多的如HP那樣的代銷供貨商向戴爾發(fā)難,戴爾是回頭,還是走上不歸路。


  本報記者 范慧勇  廈門報道
1.直銷迷局
  《21世紀》:您在加盟戴爾之前在惠普擔任要職多年,是代理銷售模式的優(yōu)秀實踐者,戴爾為什么會將您挖過來,是否是直銷模式在中國遇到了什么問題,需要代理制彌補什么?
  符標榜(Foo Piau Phang,戴爾中國董事總經理):我覺得這些都是機會的問題。
  戴爾直銷能夠吸引我的地方是他與客戶非?拷,因為在另外一種模式下,你對市場的了解比較模糊,你不知道客戶的真正意圖,你甚至不知道用戶的狀況,根本就談不上滿足客戶要求。
  當然我以前的工作經驗可以讓我更好地平衡兩種業(yè)務模式,透徹地了解直銷和代理各自的優(yōu)劣,知己知彼,更好地規(guī)避代理制的弊端,從而更好地服務客戶。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親身實踐兩種商業(yè)模式。戴爾沒有任何策略改變的意圖。
  《21世紀》:您如何認識DELL-WAY與HP-WAY的區(qū)別?
  符:加入戴爾后,直銷模式真正讓我大開眼界,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公司在很多方面對用戶了如指掌,比如根據每天數據非常清楚地知道用戶的哪怕是非常細微的變化,當一定規(guī)模的用戶有一些共性的需求時,戴爾能敏感地認識到市場的趨勢。
  通過客戶系統(tǒng),我們隨時了解用戶的喜好,及時淘汰過時的產品,更新配置。另外,我們不是被動的單向客戶系統(tǒng),戴爾也會及時向客戶詢問變化的原因,戴爾的銷售人員會非常清晰地了解用戶的需求,從而得心應手地把握市場變化。
  我去拜訪很多中國的客戶,他們會問很多問題,一旦成為戴爾的客戶之后,他們幾乎全部會繼續(xù)使用戴爾的服務,比如一汽集團,以前他們采購的設備與軟件分離,需要專門人員逐臺安裝軟件并且調試,分布在全國的許多分公司、零配件維修站的軟件安裝調試更加麻煩。當他們采用了我們戴爾的直銷服務后,只需要將軟件,比如ERP系統(tǒng)交給我們組裝線上的技術人員,我們在出貨時已經將所有的系統(tǒng)安裝調試好,并發(fā)往一汽指定的全國各地,用戶只要網絡連線,就可以連接整個公司的系統(tǒng),獲取數據。
  戴爾和客戶的配合非常默契。
  《21世紀》:您所指的客戶是大客戶呢,還是所有的客戶?
  符:大客戶比較多一些。個人用戶剛開始比較懷疑,覺得購買電腦等IT產品更要眼見為實,但時間一長,隨著戴爾品牌在國內的樹立,越來越多的個人客戶信賴直銷模式。因為調查顯示,客戶對購買程序的方便、快捷和價格方面青睞戴爾。
  《21世紀》:我們從戴爾的服務成本角度分析,對大客戶的直銷可以發(fā)揮成本優(yōu)勢,而對個人客戶而言,直銷的單位服務成本會很高,戴爾如何化解這種風險?
  符:對,所以我們在個人市場時一定會不斷衡量客戶滿意度,在戴爾剛進入中國時,我們的業(yè)務非常集中在幾個一類城市,在客戶集中的區(qū)域市場取得規(guī)模成本優(yōu)勢。當然我們在核算成本時也考慮到個人用戶的因素,不至于影響服務質量。
  《21世紀》:最近一個時期,戴爾針對中國家庭用戶集中推出了一系列固定配置的個人電腦,并且采用貨到付款的方式,這樣一來,戴爾的“個性化定制”直銷模式會不會在中國被弱化?
  符:基本上沒有這樣的顧慮。
  我們只是在設計一套符合中國當地情況的銷售服務體系,并與當地優(yōu)秀的伙伴合作,至少在不改變直銷模式的基礎上,我們還是可以維持并做到更好的服務。
  《21世紀》:會不會因為中國的物流配送系統(tǒng)的滯后而影響直銷模式?
  符:其實外界擔心的物流配送滯后早已經不存在或不成關鍵問題了。目前在國內90%的地區(qū),最快三兩天就可配送到位。
  《21世紀》:我們了解到戴爾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聯(lián)想集團擁有非常強大的代理銷售渠道,然而他們也在積極開展對大客戶的直銷業(yè)務,靈活運用兩種模式的長處,是否給戴爾很大的壓力?
  符:我非常清楚這些事情。但老實講,我并沒有感到太大的競爭壓力。因為市場競爭時刻存在,比如產品價格、用戶要求、服務滿意度等等。
  我覺得最大的壓力來自對客戶的了解,因為渠道等做得再好,不了解客戶的企業(yè)最終會輸的。
  我在這個行業(yè)已經將近10年了,如今的渠道已經改變了很多,我看到最大的變化是代理銷售網絡的弱化、多元化。過去的代理商比較專一,只代理某一個品牌并且全力為之服務;今天你還能見到這樣的代理商嗎?非常少。這樣一來,對客戶信息的反饋和服務質量如何保證呢?相比,戴爾的客服人員就非常專一、專業(yè)。

2.挾客戶而令供應商
  《21世紀》:正是因為戴爾擁有一個專一、專業(yè)的龐大的全球直銷系統(tǒng),戴爾不再滿足于僅僅銷售PC產品,進而生產銷售更多自主品牌的IT產品,以至惠普公司的CEO費奧里納公開向邁克爾·戴爾叫陣,她認為戴爾只是一個分銷渠道,不是一家研發(fā)公司,戴爾和惠普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上的競爭對手?
  符:我不能認同這種觀點。
  戴爾在全球擁有實力雄厚的研發(fā)中心,擁有的幾千個資深的研發(fā)人員在客戶或者供應商那里進行產品的開發(fā)

和改進,每天對產品進行測試,在標準化產品的基礎上開發(fā)個性化的新品。銷售產品只是戴爾的一部分業(yè)務。
  《21世紀》:那么業(yè)內的評價不至于空穴來風吧?
  符:因為戴爾的研發(fā)人員不像大多數企業(yè)那樣端坐在實驗室,成立一個專門的什么研究院罷了。當然不單是我們的研發(fā)人員,就連我們的銷售人員、服務人員都時時刻刻在與客戶或者供應商打交道,表面上的東西并不能說明情況。
  同時我們與上下游伙伴共同開發(fā)下一代產品,比如我們與英特爾有非常緊密的合作。因為戴爾的實力,許多國際企業(yè)在研發(fā)項目上會與戴爾積極合作,共同開發(fā),當今全球的研發(fā)項目都是協(xié)同完成的。另外有許多研究項目是戴爾的專家在供應商的企業(yè)完成的。
  戴爾決不贊成閉門造車式的研發(fā),不僅僅是研發(fā),包括銷售、客服都應該深入客戶開展。
  讓我們從另外的角度再分析研發(fā),其實當今的產品極端同質化,有幾家公司的產品有不可超越的特色呢?把成熟穩(wěn)定的產品直接快捷地送到顧客手中才是關鍵問題。戴爾的宗旨是惟顧客是舉,顧客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發(fā)什么?
  《21世紀》:戴爾視客戶為研發(fā)導向,是不是有“挾客戶而令供應商”之嫌?
  符:大致是這樣。當客戶需求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自然是一個市場方向,哪有不跟著客戶走的道理。
  但在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同時我還是要強調標準化,新產品初始階段,戴爾會聽客戶的,當需求逐漸成熟后就一定需要標準化,如今的客戶,不標準的產品沒人敢用的,系統(tǒng)不兼容寸步難行啊。而且一旦產品標準化,產品的成本會大幅降低,最終是客戶受益,標準化本身就是一個“消費者全民公決”的結果。
  《21世紀》:那么標準化會不會阻礙科技的創(chuàng)新呢?
  符:那就要看這種創(chuàng)新的價值何在了?如果是客戶和市場認可的創(chuàng)新,那么最終會成為一種標準;如果不被消費者認可,那么這種創(chuàng)新又有什么意義呢?
  我覺得當消費者對產品的附加功能需求越來越多,眾多顧客容易分享和借鑒的功能增加時,就會有新的標準產生。

3.IT王國“DELL-MART”
  《21世紀》:當戴爾充分發(fā)揮并依靠全球直銷網絡的優(yōu)勢時,開始銷售幾乎所有的IT產品,包括自有品牌的打印機、投影儀、存儲及硬盤、路由器、高端服務器等等,以至于原有的此類轉銷產品供貨商比如惠普、思科、3COM等紛紛終止了戴爾的轉銷合作,DELL如何應對呢?
  符:戴爾的想法只有一個,就是帶給消費者更高價值的產品,包括顧客需要的各種產品,只要是客戶所需,戴爾沒有理由不提供。正是在這種原則下,戴爾應客戶需求開始銷售更多的產品,如你所列舉的那些。當然這個過程一定會觸及到一些現有企業(yè)的利益,不過我們更關心客戶的想法,而非競爭對手的感受。這個不是廠家所能決定的事情,戴爾生產什么、賣什么是由顧客決定的。
  其實,戴爾并不能夠決定這個市場,不論直銷也好、代理也好,客戶不滿意誰都不好過。在以客戶為主導前提下,推動標準化,并且堅持直銷模式是戴爾賴以生存的關鍵。
  《21世紀》:戴爾的全球供應鏈已經強大到幾乎無所不能的地步了,以至于擁有足夠的能力向供應商討價甚至壓價,這會不會打破供應鏈的生態(tài)平衡?
  符:怎么講呢?我覺得最好的解釋是,第一戴爾有非常大的需求量,零配件供應商如果想與戴爾合作,我們會有一個基本要求,你能做到并且有錢賺,你自然會合作。至于成本核算及商業(yè)利益,我相信所有的供應商都會自主衡量。我們從來沒有逼過任何的供應商,那么供應鏈的平衡仍然由各個環(huán)節(jié)自主調節(jié)的。
  《21世紀》:還是因為戴爾強大的直銷網絡,能夠將幾乎所有類別的產品迅速地賣出去,于是有分析人士認為,邁克爾·戴爾正努力把“工業(yè)的戴爾”扭轉成“商業(yè)的戴爾”,一個對銷售瘋狂追逐的“DELL-MART”,您認為呢?
  符:我先反問你一個問題,現在有哪家企業(yè)不是在做“商業(yè)”賣產品?
  做PC的企業(yè)突然一天開始賣手機了,他不也是“XXX-MART”嗎?其實所有的生產銷售企業(yè)都是商業(yè)機器,當人們非要把“MART”概念強加給戴爾時,其他企業(yè)又何嘗不是呢?
  我覺得叫什么并不是關鍵問題。沃爾瑪和戴爾兩者之間確實有一些共性,都是出色的供應鏈管理并實現零庫存,最終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
  如果現在非要稱“DELL-MART”,我個人覺得還承受不起。因為沃爾瑪公司非常成功,在“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服務實踐方面,戴爾還要努力向沃爾瑪學習。 


【戴爾之道:領悟沃爾瑪“待客心經”】相關文章:

美式待客之道08-08

戴爾物流的省線之道08-27

香港酒店待客之道08-06

待客的作文12-19

領悟09-05

學會待客作文04-13

待客小學作文03-01

戴爾——孤獨的創(chuàng)新者08-05

有關戴爾經典語錄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