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湖州市圖書館地方文獻數字化構想
[摘要] 本文分析了湖州市圖書館的特色館藏——湖州書庫進行數字化的有利條件,并對地方文獻數字化進行了初步構想。
地方文獻工作是公共圖書館業(yè)務工作中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是公共圖書館有別于其它類型圖書館的特征。市(地)公共圖書館的地方文獻館藏,經過二十年來建設,已具一定規(guī)模,初成體系,相對于省、縣兩級公共館,在本地出版物的完整性上優(yōu)勢明顯。綜合國外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實踐和方案,莫不把館藏核心文獻的數字化作為重點,而地方文獻均被各市(地)公共館視為館藏核心文獻。市級館往往有數個與地方經濟特色和傳統(tǒng)優(yōu)勢領域相配套的藏書建設重點,但隨著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信息來源的多元化,原有的重點藏書,如今乏人問律,造成有限資源的極大浪費;市級館有限的經費和多層次的讀者構成也決定了其藏書重點不可能實現(xiàn)對該領域文獻的完整收藏,這樣又如何在資源有序分配、文獻共建共享的體系中發(fā)揮作用?而地方文獻卻始終在地方經濟文化建設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區(qū)域性和全國的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體系剛剛起步。由于沒有進行現(xiàn)有文獻信息資源的普查,各市級館已應允承擔的共建共享藏書建設方向尚不明確。唯有地方文獻工作,因其地域職責明確,故已建立了全省地方文獻工作協(xié)作網,分工編制出版了《浙江省公共圖書館新編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全省地方文獻的聯(lián)合目錄也已提上日程。盡管這一實踐是以印刷文本為主要載體而進行的,但也為數字形式的資源共建共享進行了成功的探索。相當一部分地方文獻的知識產權,由文獻作者自主,市(地)圖書館可以依靠和著作權擁有者之間的良好溝通,獲得使用授權。
基于上述思考,筆者認為地方文獻是市(地)公共圖書館獨有的優(yōu)勢資源,現(xiàn)結合湖州市圖書館所進行的湖州書庫數字化嘗試,談談市級館以其地方文獻工作為切入點的數字化建設。
湖州市圖書館為落實知識工程,根據上級文化主管部門的建議而創(chuàng)設了湖州書庫,試圖在充實內涵,拓展服務外延的基本業(yè)務思路上營造適應知識創(chuàng)新時代的地方文獻工作新局面。湖州書庫數字化建設的目的是,以獨到的數字化地方文獻資源,實現(xiàn)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參與鄉(xiāng)邦文化建設,加強海內外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服務更為廣泛的讀者群體。
湖州書庫的數字化過程業(yè)務量極大。無論是書庫的文獻積累、讀者群的涵蓋、數字化建設的軟硬件支持:還是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補充,都需從圖書館資源中進行合理配置,日積月累,持之以恒,方可有所建樹。尤為重要的是,數字化不僅僅是文獻存儲的數字化,而是整個地方文獻工作思路的轉軌定位。為此,湖州市圖書館依據自身定位,確立了湖州書庫數字化嘗試的實施方向和實施步驟。
1.原有業(yè)務工作的網絡延伸
1.1依托網絡,宣傳介紹地方文獻工作。湖州市圖書館在自己的主頁上設立了“湖州書庫”、“湖州風情”、“書目查詢”等鏈接主題、將湖州書庫的地方文獻工作職能、文獻收藏基本情況、文獻征集內容和湖州社會經濟文化特色制作成圖文并茂的信息頁,宣傳介紹地方文獻工作。
1.2書目上網。湖州市圖書館建成的“網上書目查詢系統(tǒng)”目前已收錄館藏地方文獻2080種,《地方文獻篇名析出目錄》和《地方期刊篇名目錄》將結合各特色數據庫的制作以漸進方式完成。
1.3參予網上聯(lián)合編目。目前,湖州當地的出版物多以購買書號、本地刊印的方式發(fā)行,故湖州市圖書館得以在第一時間即獲得有關文本。圖書館可以把對地方文獻的及時編目作為參予網上聯(lián)合編目重要措施。
1. 4各類型特色數據庫的建設。過去,湖州市圖書館與湖州地方特色相配套的二次文獻和目錄、索引在專題服務工作中成效顯著,F(xiàn)在,我們以市場為導向正在將已編和在編的專題資料,如“竹文化與竹資源開發(fā)利用”、“筆文化”、“湖州歷代名醫(yī)醫(yī)案醫(yī)方”、“湖州山水勝跡”等制作成特色數據庫上網。同時將選取部分館藏基本文獻,如《湖州人物志》、《湖州府志)、《湖州市志》等,以全文數據庫的形式上網。
1.5網上文獻征集。一方面,我們將及時跟蹤“浙北信息港”上有關地方文獻的出版發(fā)行動態(tài);同時,我們以網上讀者聯(lián)誼的方式,加強與讀者、作者的聯(lián)系,促進文獻征集。另一方面,我們將積極扮演文獻信息交換集散地的角色,通過網絡搜尋讀者需求的地方文獻資料,下載補充館藏,實現(xiàn)文獻信息資源提供館、中介館和讀者三者間的利益共享。
2、數據庫建設的市場化運作
當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體制尚處在構建階段,市(地)公共圖書館建設特色數據庫必須遵循效益評估、量入為出、共建共享、有償使用的市場化原則。
2.1地方特色數據庫建設的效益評估。湖州市圖書館根據市場需求、館藏專題文獻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及國內相近主題數據庫的編制情況對幾個可能的選題進行了市場調研和評估,最后確立“竹文化與竹資源開發(fā)利用”、“筆文化”兩個專題為地方特色數據庫的優(yōu)先建設方向。而原本館藏文獻較為豐富,又與“絲綢之府、魚米之鄉(xiāng)”的地域經濟特色相吻合的“絲綢”、“淡水魚養(yǎng)殖”選題,則因已存在相同主題專業(yè)數據庫,而不予開發(fā),僅納入“虛擬湖州書庫”的信息指南庫中。
2.2數據庫建設的多方協(xié)助和利益共享。僅憑市(地)公共圖書館有限的資源去建設有一定規(guī)模、可以占領市場的特色專題數據庫,實際上是十分困難的。湖州市圖書館在了解到“中國竹鄉(xiāng)”安吉縣的竹類產業(yè)因竹制品加工粗放、品種單一、市場營銷不暢而陷于停滯狀態(tài)的情況后,聯(lián)合市科協(xié)、市林業(yè)局、安吉縣圖書館、安吉竹子博物館等單位,曾籌備建立“竹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會”,并開始建設“竹文化與竹資源開發(fā)利用數據庫”,委托有關單位吸納數據庫用戶。
2. 3地方特色專題數據庫的有償使用。由于我們尚未解決數據庫有償使用、權限設置問題,故目前僅采用了已建數據庫部分數據上網的方式,讀者利用需到湖州書庫上機進一步查詢。
別外,我館針對認才信息資源庫網絡開發(fā),及時建設“讀者人才資源庫”,根據個人資料的存儲空間占用情況收取不同的費用,以分享本地的市場份額。
3.虛擬湖州書庫
湖州市圖書館引入了“虛擬圖書館”這個全新理念,將“虛擬湖州書庫”視為湖州書庫的一個組成部分,試圖以對網上與湖州相關資料的虛擬占有,來拓寬湖州書庫的服務范圍。由于尚未獲得足夠的技術支持,“虛擬湖州書庫”目前的工作模式是:由工作人員在網上漫游,尋找與湖州相關的信息,根據主頁內容加以分門別類并附以簡要提示,形成一個小規(guī)模的分類網址庫!疤摂M湖州書庫”的發(fā)展方向,應當是一個有主題搜索軟件支持、可進行自動鏈接的、網上與湖州相關資料主頁的信息指南系統(tǒng)。
4,以鄉(xiāng)情為紐帶組織網上讀者聯(lián)誼活動
知識經濟時代,讀者群就是圖書館的資源。湖州書庫在建立伊始,就以鄉(xiāng)情為紐帶,加強海內外湖籍人士與家鄉(xiāng)的聯(lián)系,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為此,湖州市圖書館成立“網上書友聯(lián)誼會”,建立“外地湖籍專家學者名錄”數據庫、籌建“讀者人才資源庫”。同時還將于近期推出一份網絡雜志《湖州書庫簡訊》,開設藏書介紹、菰城掌故、名人傳記、山水勝覽、鄉(xiāng)情似水、留言板等欄目,以鄉(xiāng)情為紐帶,借助網絡,加強與海內外讀者間的聯(lián)系。
參考文獻
1.程小瀾等. 構建浙江省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體系的總體思考. 北京圖書館館刊,1999(4)
2.黃曉斌. 論網絡化虛擬圖書館的資源共享.中國圖書館學報,1999(3)
3.李萬健. 關于電子圖書館的全面探討.中國圖書館學報,1998(5)
4.沈紅芳,楊道良.論數字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報,1999(1)
5.葉鷹等.數字圖書館建設探討.圖書館雜志,1999(8)
6.劉年娣等. 國內數字化圖書館研究與建設. 圖書館雜志,1999(4)
〔出處〕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00(3)
【湖州市圖書館地方文獻數字化構想】相關文章:
《我的母親》的教學構想08-16
夏季屋頂降溫的構想08-20
《麥琪的禮物》教學構想08-16
《日月潭》教學構想08-16
俱樂部宣傳工作構想08-23
消費欺詐與立體維權的法律構想08-15
消費欺詐與立體維權的法律構想08-12
某區(qū)新農村建設的構想與建議08-16
活動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論構想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