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4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篇1
老師想要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就必須有針對的去教學。
一、基本情況分析:
、 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剛剛進入高中,對于物理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的認識水平?荚囶}的思維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學生因為物理好學,從而輕視物理的學習。
、 教材分析:我們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課標的標準編寫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都有了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學習內(nèi)容是運動學和靜力學,是整個物理學的基礎。這一部分的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能力,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義人生觀的培養(yǎng)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1.認真學習《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深刻領會大綱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為基本出發(fā)點,使每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和進步,是每一個教師的基本職責,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前提。
2.認真鉆研教材內(nèi)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習階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3.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nèi)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于初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jīng)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zhuǎn)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diào)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diào)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
4.加強教研研究,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和效益。
、 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參入意識,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xiàn)我要學。
、 重視實驗,重視實驗能力培養(yǎng)。實驗探究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再現(xiàn)知識的發(fā)現(xiàn)過程,對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方式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1、摸清學生情況,便于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組織,完成教學任務。
2、抓好課堂效率。上課力求高效,精講精練,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最大化的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成績。
3、抓好課前預習及課后及時鞏固。落實每個人的作業(yè)。單元復習和測試落實到個人,完善課前檢查和試卷的單獨評講。
4、做好訓練,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5、加強實驗教學,能做的實驗一定要做,能分組實驗要分組實驗,演示實驗一定要演示,要認真組織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學期人教版物理教學計劃,希望大家喜歡。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時間圖象以及如何用圖象來表示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s-t圖象的意義;
(4)知道公式和圖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間關系的物理工具且各有所長、相互補充。
【教學重點】
勻速直線運動s-t圖象;變速直線運動s-t圖象。
【教學難點】
s-t圖象的理解。
【教學過程】
1、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位移相等,這種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
(2)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應該是“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面位移相等”的運動,現(xiàn)實生活中勻速直線運動是幾乎不存在的,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其特點是位移隨時間均勻變化,即位移和時間的關系是一次函數(shù)關系。
2、變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位移不相等,這種運動叫變速直線運動。
(2)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的關系:不是一次函數(shù)關系,其圖象為曲線。
(3)變速直線運動的分類:
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均勻改變的變速直線運動。
非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不是均勻改變的變速直線運動。
例1: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關于物體運動的以下描述正確的是(C)
A.只要每分鐘的位移大小相等,物體一定是作勻速直線運動
B.在不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物體不可能作勻速直線運動
C.在不相等的時間里位移相等,物體一定是作變速直線運動
D.無論是勻速還是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位移都跟運動時間成正比
3、位移--時間圖象(s-t圖)
(1)描述:表示位移和時間的'關系的圖象,叫位移-時間圖象,簡稱位移圖象。
(2)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運動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3)坐標軸的含義: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位移。由圖象可知任意一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和發(fā)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時間。
4、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
(1)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或某直線運動的s-t圖象是傾斜直線則表示其作勻速直線運動。
(2)s-t圖象中斜率(傾斜程度)大小表示物體運動快慢,斜率(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3)s-t圖象中直線傾斜方式(方向)不同,意味著兩直線運動方向相反。
(4)s-t圖象中,兩物體圖象在某時刻相交表示在該時刻相遇。
(5)s-t圖象若平行于t軸,則表示物體靜止。
(6)s-t圖象并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7)s-t圖只能描述直線運動。
5、變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為曲線
6、圖象的應用:
(1)求各時刻質(zhì)點的位移和發(fā)生某一位移對應時間;
(2)求速度;
(3)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
相信大家對于上文為大家所推薦的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模板,一定仔細閱讀了吧,祝大家學習愉快。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篇3
課型
新授課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內(nèi)容為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第5節(jié),在整個必修課程中,該內(nèi)容的學習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加速度是運動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將運動和力聯(lián)系起來的橋梁。由于加速度概念和其他物理知識聯(lián)系性強,涉及面廣,特別是在分析、解決跟動力學相關的實際問題中經(jīng)常涉及,因此對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如何,不僅直接關系到本章后續(xù)模塊的進一步學習,而且還影響以后選修模塊的學習和掌握,所以本節(jié)內(nèi)容是本章知識的重點之一。本節(jié)的關鍵是促進學生對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學情分析
前面學習了速度的概念,學生學習了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用類比方法遷移到加速度的概念學習中來,這給學習加速度這一概念降低了臺階,但由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很難認清速度、速度的變化、速度變化快慢的區(qū)別,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中,與加速度有關的現(xiàn)象不多,這更給學生形成和理解加速度的科學概念帶來了難度
設計思想
教師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讓學生觀察和體驗后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聯(lián)想,運用科學思維,萌發(fā)并提煉出科學問題,使教學過程成為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用探究的方法,感受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過程,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的順序進行探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然后從公式和圖像兩個方面加以理解,通過對生活中和實驗中加速度和速度概念分析對比,加深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義
教學流程
學生主觀感受──提出問題──發(fā)散類比──拓展探究──交流合作──分析論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意義,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能用公式a=△v/△t進行定量計算。
2.知道加速度與速度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會根據(jù)加速度與速度的方向關系判斷物體是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
3.能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理解加速度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將生活中的實際上升到物理概念的過程,理解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運動。通過事例,引出生活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存在加速和減速的現(xiàn)實,提出為了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總結得出加速度。
3.教學中從速度一時間圖像的角度看物體的加速度,主要引導學生看傾斜直線的“陡度”(即斜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應用數(shù)據(jù)求加速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利用生活實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其探索的精神。
2.領會人類探索自然規(guī)律中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對人類認識世界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區(qū)分事物的能力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動與他人合作,勇于發(fā)表自己的主張,勇于放棄自己的錯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
2.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它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
教學難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
2.區(qū)分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3.利用圖像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
教學方法
探究、講授、討論、練習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帶滑輪的長木板、小車及木板等.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新課引入
[演示]讓小車分別在傾角較小的斜面和傾角較大的斜面上滾動。
[提問]小車兩次各做什么運動?它們的不同之處在哪里?
[得出]小車兩次都是做速度越來越快的直線運動,但后一次速度改變得快。
[小結]物體的速度改變是有快慢之分的
[引導]實際上速度改變的快慢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那么,同學們能否舉一些例子出來,進行說明。
[實例]
1.運動的客車進站時,如果車的速度改變太快,立即變成0,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百米賽
跑時,發(fā)令槍一響,運動員希望自己在短時間內(nèi)速度改變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3.火車出站時,速度逐漸較大,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風馳電掣;而一扣槍的扳機,子彈“啪”的一聲已不見蹤影,這說明什么?
4.人們在玩過山車、蹦極時,體驗到的刺激是速度帶來的嗎?
[小結]以上實驗,以及生活中現(xiàn)象都說明速度的改變是有快慢之分的,為了描述物體運動中速度變化的快慢,人們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那么,如何定量地比較物體速度的變化快慢呢?
新課教學
[討論與交流]
A.在校運動會上,張三同學百米賽起跑階段,由靜止開始在1.0s內(nèi)速度增加到8m/s
B.電動車由靜止開始在3.0s內(nèi)速度增加到8m/s(約29km/h)
C.摩托車由靜止開始在3.0s內(nèi)速度增加到12m/s(約43km/h)
D.摩托車以12m/s的恒定速度行駛了3.0s
為了能更加清楚對以上情況對比,請你將以上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初始速度v0/m·s-1
經(jīng)過時間Δt/s
末速度v/m·s-1
A.百米起跑
B.電動車起動
C.摩托車起動
D.行駛的摩托車
仔細分析表
格中的數(shù)據(jù)思考下列問題:
(1)能否用速度的大小v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說明你的理由。
(2)能否用速度的變化量Δv(=v-v0)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說明你的理由。
(3)你認為如何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思考后同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意見。
一、加速度
1.定義: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量跟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2.定義式:a=△v/△t=(v-v0)/△t
v0──開始時刻物體的速度
v—─經(jīng)過一段時間t時的速度
3.國際單位:m/s2或m·s-2,讀作米每二次方秒。
[練習]
下面請兩個同學把表格中的A、B的加速度算出來,下面的同學計算C、D的加速度,要有過程。
(這一過程非常重要,借此學生可熟悉公式、單位,教師也可從巡視中發(fā)現(xiàn)錯誤,并引出加速度的物理意義。)
[點評]進行規(guī)范,并給出正確答案,大小分別為:8m/s2 2.7m/s2 4m/s2 0
[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8m/s2表示什么樣的意思? 師生共同分析,結合定義,得出物理意義;并讓學生說出其它數(shù)值的含義。
4.物理意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其數(shù)值越大,表示速度改變越快。
[提問]加速度是矢量還是標量呢?為什么?方向如何規(guī)定?
[討論后小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變化量Δv也是矢量,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改變量也是矢量,所以a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
[提問]那么計算時,如何體現(xiàn)加速度的方向?
[典型例題]在一次事故中,小車以10m/s的速度向一面墻撞過去,碰撞時間為0.1s。
(1)如果墻不牢固,墻被撞倒后的一瞬間,車仍以3m/s向前沖去,求碰撞過程中的加速度?
(2)如果墻很牢固,車與它碰撞后的一瞬間,以5m/s的速度被彈回來,求這一碰撞過程中的加速度?
[學生回答后給出正解]
解:以小車開始運動的方向為正方向,v1=10m/s,因為末速度與開始運動的方向相反,且速度為矢量,∴v2=-5m/s,則Δv=-15 m/s。∴a=(-15)/(0.1)m/s2=-150m/s2。即此時加速度大小為150 m/s2,負號表示a方向與車開始運動的方向相反。
(學生在了解加速度的定義、物理意義以后,以此來檢測對公式是否真正理解;另外,同時通過該題讓學生見識一下矢量如何計算,培養(yǎng)用正、負號表示方向的習慣。)
5.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變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減速直線運動與速度方向相反。
[閱讀課本強調(diào)]
(1)引導學生閱讀書本,知道加速度也分為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2)引導學生閱讀P27頁表格上所列的加速度,對其中一些數(shù)值進行分析,一定要結合物理意義及方向來鞏固以上內(nèi)容。
[閱讀體會]課件展示閱讀材料,讓學生認真閱讀并體會計算加速度。
材料一:高級跑車:克萊斯勒ME412
0──100 km/h加速時間2.9 s
發(fā)動機:V12雙頂凸輪軸48氣門4Turbo
排量:6.000c.c.
最大馬力:850bhp/5750rpm
車重:1310 kg
極速:400 km/h以上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篇4
1、以“規(guī)范、責任、細化”為基礎,一如既往的做好預習案,積極參與集體備課,集體教研,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取長補短,整體提高。及時做好每次預習提綱和當堂檢測的質(zhì)量分析,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教學整改措施。多學習,多鉆研,多聽課,力爭在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發(fā)揮好教學生力軍的.作用。
2、使聽課、評課常態(tài)化。認真學習教研組內(nèi)公開課老師的課,并多進行組內(nèi)相互聽課,每周至少一次進行聽課評課,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也可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diào)整。
3、本學期仍然要放慢進度,教學內(nèi)容方面,只安排完成必修二。由于大部分學生仍然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仍然沒有很好的養(yǎng)成,又沒有分文理科,學生仍然需要應付九門課程,所以綜合各方面情況,仍以放慢進度為宜,至于后續(xù)課程的按時、保質(zhì)完成,再覓良策。
4、為了達成目標和計劃,本學期要真正做到降低難度,減少內(nèi)容,加強訓練,反復記憶,尤其在課堂上,要真正落實先學后教、精講多練的原則。要提高上課和作業(yè)的效率。
5、在學生管理上,一如既往的管細、管嚴,尤其關鍵學生、關鍵時段的管理。深入教室,深入學生,增加親和力,多找學生談心,從多方面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要在課上和課后都有一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即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作業(yè)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了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jīng)常溝通。有必要時候要進行家訪。
6.盡量多做實驗,多讓學生做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加其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7、根據(jù)上學期各班成績情況,1、2班爭取保持現(xiàn)有名次,力爭優(yōu)秀率,及格率再有提高,關注后進生培養(yǎng),爭取整體進步。
8、本學期計劃多讀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多讀多寫,寫好心得體會,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9、結合教育局“星火計劃”,做好教學科研工作,認真學習“有效教學”的理論,在有效教學理念的指引下,結合學校情況、學生情況,以課堂為主陣地,積極參與各種教研活動,爭取做到“每月一課、每周一課,努力推出更多的精品課,積極參與教學反思,教有所思,思有所得。
10、積極參與課標研究和高考研究工作,多渠道獲得有關信息,積極研究課標、研究高考,正確把握教學方向,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本領。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06-26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五篇10-16
精選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三篇11-18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4篇10-23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三篇10-23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7篇)02-19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6篇)03-10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6篇11-26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7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