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職教論文>課例研究職教論文

課例研究職教論文

時間:2022-08-24 03:42:35 職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課例研究職教論文

  一、課例追蹤,助推校本教研

課例研究職教論文

  個人的反思有局限性。沒有比較,就不知道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就無法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就不會取長補短。“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的話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fā),同伴對個人發(fā)展有著一定的影響力。我校語文組通過“視頻觀摩”、“教研組磨課”、“同課異構”等集體活動,加強了語文組成員之間互通有無的溝通交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起到了優(yōu)勢互補的作用,也增強了團隊協作意識。教師個人進步了,團隊的戰(zhàn)斗力增強了。這些改變對學校語文教研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課堂教學整體質量的提高,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1.課例研究,互補互惠

  課例研究的舉措主要分兩頭:一是新教師的匯報課,二是骨干教師的示范課。對新教師的課例,也不是專找漏洞,實行“批判主義”,他們的課青澀中又有創(chuàng)新,少一些經驗主義,多一些靈氣和靈動。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新教師不拘一格,往往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可。不足之處也很明顯,課堂上捉襟見肘,格局狹窄,不夠大氣,一堂課不能做到圓潤酣暢。對新教師來說,主要還是引導他們如何走向成熟。骨干教師起示范作用,這些課例的優(yōu)點很明顯,底蘊深厚,新教師的不足就是這些成熟型課例的長處。但骨干教師課例就像老于世故的中年人,中規(guī)中矩,缺少一種不可預測的隨時可能出點“意外”的新鮮感與刺激。

  2.集體備課,完善課例

  教研組集體備課算是語文教研組的常態(tài)化活動,當然不是所有課都集體參與,那樣在調劑時間上有些困難。一個學期的教材,往往選四分之一左右、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準備。例如選文言文1,小說1,散文1,說明文1,詩歌1,寫作指導課一。當然,這樣的安排只是一個大概。在教研時間里,組里教師進行集體討論,執(zhí)教者闡述觀點,具體目標、教學構想等,其他教師質疑并提出修改建議。課上教師整合相關建議,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調整。備好課后,執(zhí)教者選擇班級試教,教研組成員聽課后評課,執(zhí)教者再上提高課。在活動中,一些教師評課尖銳,見解獨到,對上課的老師有很大啟發(fā)。學校老師一句話總結:評課時針鋒相對,私下友好結對,也許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研討氛圍。教研氣氛濃厚,人心也很溫暖。課例追蹤,經歷了“備課—聽課—評課—改進—追蹤課—反思”等環(huán)節(jié)。課例研究成了校本研修的一種主要形式,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關注、思考、分析、研究,直至問題得到改進和解決。相比一般的教研,專題性更強,目標更明確,內容更充實。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保障,助推了校本教研的發(fā)展。不僅關注教師的教學過程,更關注學習主體、學生的學習過程。

  3.同課異構,精彩紛呈

  “同課異構,精彩紛呈”,這是磐安縣職教中心語文組自實行同課異構以來許多教師由衷的評價。同一課內容,不同的體驗。由于個體差異和課堂教學的復雜性,不同的教師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的著重點也是不同的,“同課”卻“異構”,教出了新意,教出了自己的風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評別人的課時,有時會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觀戰(zhàn)”思路清晰,“實戰(zhàn)”卻一片混沌。自己上了課,對問題的解決更有記憶,更有利于改進提高。

  二、課例追蹤,優(yōu)秀課例的脫穎而出

  課例追蹤,是“立其課、催其熟”的有效途徑。不斷的議課評課,集體智慧催生了教師頓悟、生成、發(fā)展,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得到了鍛煉,業(yè)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優(yōu)秀課例脫穎而出。在經典案例比賽中,一些語文教師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來“多、雜、亂、無序”等毛病得以改觀,能夠從容處理主題與問題的關系,整理、篩選、歸納,將日常的經驗性問題提煉為課例研究的專題,提煉出精華的課例主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去繁就簡,去粗存精,抓住重點和關鍵去突破。優(yōu)秀課例的形成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標志之一。

  三、課例追蹤,還一個清明的研究氛圍

  1.實實在在的研究讓教師有了“論道”的勇氣

  扎實的課例研究,老師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不再忍受“無米之炊”的無奈,不再需要閉門造車。上課的心得,同事犀利的評語,成功的喜悅,課堂上尷尬的一瞬間,等等,都可以成為教師研究的話題。許多教師拓寬了交流的渠道,不限于同校同組,把觸角伸得更遠。通過博客、QQ群等平臺,與專家、校外教師的交流中分享獨特的見解,同時展示了理論層次和實踐能力。據不完全統(tǒng)計,磐安職校的語文老師都加入多個教師群,在群里有許多關于語文的話題。

  2.課例追蹤,還校園一個清明的研究氛圍

  課例追蹤研究,是一個扎扎實實校本教研的過程?占俚摹盀榭蒲卸蒲小钡男袨槭欠浅S泻Φ模瑢μ嵘處熕仞B(yǎng)無益,對提高教學有效性無益,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無益。課例研究是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是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學行為持續(xù)改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是理論和實踐互為印證的過程。理論為人們提供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一線教師“理論欠缺”是常態(tài),要彌補這個短板,只能用教師提煉出的規(guī)律性的樸素的帶有明顯實踐意義的理論。教師創(chuàng)造出的“理論”,是對實踐過程的理解和升華。在當今教研風氣受人詬病的時候,我校語文教師通過校本教研積累經驗并上升到理論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這才是校園應有的清明健康的教研氛圍,才是教師研究的樸素本性。伽達默爾說:“一切實踐的最終含義就是超越實踐本身。”只有踏踏實實地踐行,才能讓實踐超越實踐本身。

  四、課例研究,最贏是學生

  課例追蹤研究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平臺,為學生的快樂自主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優(yōu)良環(huán)境。課例追蹤研究,說到底,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教師任何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行為都是為學生服務的。在課例研究過程中,教師精心備課,也精心備學生。每一個完整成熟的課例,檢驗者首先是學生,關注學生的反映,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學生求知和質疑的需要。同時,學生在教師的教研風格影響下,產生了一些研究意識,能主動學習、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協助品質。教師的課精彩與否,直接關系學生情緒的好壞和學習效率的高低。課例追蹤研究活動中,語文教研組總結了一些適合職校學生的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為例,我校所有班級都開展課前5分鐘情境會話,學生每主動上臺會話一次得0.5學分的獎勵,認真傾聽,對同學會話能進行準確概括、恰當評論者得0.5學分等。這些教學行為的改變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機會,每個學生、每堂課都積極參與,逐步培養(yǎng)他們說話與傾聽的習慣和能力。課例研究早沒了神秘感和距離感,許多教師都認為這是一條處理教學問題與教研問題和諧統(tǒng)一的途徑。筆者聆聽了一些從一線教師行列中脫穎而出的專家在介紹自己所走過的路時,發(fā)現專家就是比一般人更懂得思考和堅持。我們的課例追蹤活動證明,課例研究對教師自身的成長是一條好途徑,對校本教研是一個很好的促動,對學生來說是幸事,為解決語文教學的一些困惑提供了佐證。這種貼近教師生活、淳樸歸真的研究達到了多贏的效果。

【課例研究職教論文】相關文章:

課例研究心得11-22

課例研究學習體會08-24

職教期刊職教論文06-08

談議論文的敘例與析例論文09-04

理論課也可以很開放 ——《溶液的形成》課例研究05-12

高中語文課《雨霖鈴》課例評析語文論文05-31

中職教育論文:中職教育之我見05-31

案例研究法論文06-06

例談估算教學的有效策略論文06-03

課例觀摩心得體會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