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國際警務人才培養(yǎng)與公安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淺談國際警務人才培養(yǎng)與公安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張冬妮
(云南警官學院,云南昆明650223)
摘要:中國公安工作面臨著日益增多的涉外事務和預防、打擊跨國犯罪的任務,這就要求公安隊伍擁有具備英語語言能力與涉外交際能力的公安民警。培養(yǎng)國際警務人才成為公安工作中面臨的新挑戰(zhàn),也成為了公安院校責無旁貸的任務。改革公安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是培養(yǎng)國際警務人才的前提。
關鍵詞:國際警務人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警務英語
作者簡介:張冬妮(1982-),女,云南曲靖人,碩士,云南警官學院外警教研中心講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外警培訓。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fā)展,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旅游等往來日益密切。來華外國人增多,警察在外國人管理工作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同時,在當今國際化背景下,跨國犯罪日趨嚴重,預防和打擊跨國犯罪的國際警務合作也越來越普遍,這就對我國警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能夠處理涉外案件和具備外語應用能力的警務人才已成為推進公安工作向前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求。
一、培養(yǎng)國際警務人才是公安工作的現(xiàn)實需求
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深入發(fā)展的形勢下,恐怖犯罪、毒品犯罪、網絡犯罪、電信詐騙和拐賣婦女兒童等跨國有組織犯罪問題日益突出。為預防和打擊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穩(wěn)定和人民利益,保護在外公民的安全和利益,各國內政警方開展了多方面的國際合作,例如:跨國違法犯罪情報和信息的交流;預防、打擊跨國犯罪合作協(xié)議的制定和實施;聯(lián)合打擊跨國犯罪會議機制的建立和實施;多邊聯(lián)合執(zhí)法工作的開展;代表團的訪問交流;出國培訓、協(xié)查辦案、案件調查取證;境外追逃和抓捕犯罪嫌疑人;遣返外籍犯罪嫌疑人;大型國際活動安全保衛(wèi);出國執(zhí)行公安維和任務等等。公安工作中的國際合作越來越重要,因此,公安民警能否順暢地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警方人員進行溝通日益顯得重要。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預備警官可以說是當前公安隊伍的緊缺人才,這樣的人才對國家公安事業(yè)的進步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這些國際警務合作的工作涉及到公安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面,需要大量的一線民警參與到此類打擊跨國犯罪的具體實踐中。公安部在2011年組織的打擊大型跨國電信詐騙和打拐行動中,就派出了多個省份的公安一線民警前往東南亞國家執(zhí)行任務。這些涉外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需要英語作為最主要的溝通橋梁。在當前的教育條件下,公安院校在校大學生對涉外警務實戰(zhàn)了解較少,很難意識到新形勢下公安工作需要涉外警務人才。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逐漸了解國際警務合作,認識到國際警務人才除了掌握警務知識、公安實戰(zhàn)技能、法律法規(guī)等知識外,還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就是外語應用能力。在世界語言中,英語無疑是國際交流中運用最廣泛的語言。社會的需求不是永遠不變的,即便現(xiàn)在使用不到英語也應珍惜在校學習英語的機會,先把知識儲備起來。筆者于2011年隨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調查團組赴南非辦理一起案件,在工作中作為翻譯人員協(xié)助某自治區(qū)辦案刑警同南非警方進行溝通。回國后,辦案刑警需要請當?shù)胤g人員把獲取的大量證據(jù)材料翻譯為中文。假如這些刑警能夠用警務英語直接和對方進行溝通,那么案件翻譯準確率和工作效率將大大提高,F(xiàn)今,國外內政警方和我國公安部門相互間不斷尋求合作,其中包括相互間的執(zhí)法培訓,相互學習對方先進的執(zhí)法理念、科技手段和實戰(zhàn)經驗。如果公安院校的在校大學生和二學歷學員能學好英語,抓住機遇,將來就有機會出國學習和交流先進的警務理念和技術,從而不斷提升公安機關預防和打擊國際性犯罪的能力。
二、公安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公安院校的大學英語教育與全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一起經歷了改革和發(fā)展,取得了很大進展,然而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還是令人堪憂。
教育部將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定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www.thephantastics.com)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公安院校的英語教師們?yōu)榱藢崿F(xiàn)這個理想目標而不懈奮斗,但效果卻不甚理想。在經歷中學階段和大學階段至少八年的英語學習后仍有大量學生處于聽不懂和不會說的程度,即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較弱。導致這樣的結果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層次不一、課堂和課余結合的學習模式不完善、長期單一的課堂教學授課模式和課程設置等等。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英語存在兩大問題。首先,很多學生動力不足,認為學習英語沒有用,以后在警察工作中基本不存在涉外事務,自然就沒有學習英語的必要;另一種情況是基本堅持學習,但對為什么學習英語和將來工作中是否需要使用英語沒有概念,可見他們對學習的必要性和實用性認識存在一定偏差。其次,學生學完兩年的課程后盡管具備一定程度的閱讀理解能力,但是聽說能力較差,四、六級考試中學生普遍認為自己聽力理解部分得分很低,而事實上聽力考試內容中的詞匯都是學過的單詞,甚至大部分是中學階段的詞匯。所以當他們在考試后查看聽力內容文本時,往往哀嘆竟然聽不出來學過的單詞。這表明,學生如果和外國人交談時聽力將會是很大障礙。口頭表達對學生來說更加困難,大部分學生難以使用英語表達流利。聽說兩方面存在障礙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習方法不當,盡管付出心血記憶單詞,但沒有領會到靈活使用高頻詞匯的技能。換句話說,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有待加強,否則難以達到新時代公安涉外工作的要求。
三、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作為培養(yǎng)預備警官的公安院校,面對國際形勢對公安工作和執(zhí)法者提出的全新挑戰(zhàn),應順應潮流發(fā)展的趨勢。就公安院校而言,要順應這個趨勢,就要從培養(yǎng)人才做起,其中關鍵的一項工作就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學習貼近公安工作的警用英語知識和跨文化交際。針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幫助在校大學生打好扎實的語言基礎,加強聽說能力的訓練和測試。教師都應強調和訓練學生對單詞的運用,尤其是在聽力教學中要反復訓練學生對高頻詞匯的聽辨能力,而不是單純強調記憶單詞的拼寫。在此基礎上,應積極引導和督促學生在網絡課上進行聽力訓練并于課后自行練習,實現(xiàn)學生自主式學習;在校園網上開發(fā)、建設英語自主學習模塊,豐富學習資源,開設師生互動交流平臺;利用外警培訓平臺,鼓勵學生參與到外警的生活翻譯、外出考察等活動中,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他們的聽力和口語以及加強其國際警務合作的意識。
第二,提高學生英語掌握水平,設置高級英語課程和跨文化交際課程。兩年的大學英語課程學習較難滿足學生將來在工作中參與國際警務合作的需要,因此,學校可為學生開設三至四年級的高級英語選修課程,吸引喜愛英語和英語程度好的學生,繼續(xù)對他們加強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另外可開設相關選修課,引導學生領略中西文化以及中國和東南亞文化差異,了解國外文化習俗和民族性格,促使他們將來帶著文化的思維處理涉外事務。
第三,重視警務專用英語的建設,加強警務英語教學,使其真正發(fā)揮為公安實戰(zhàn)服務的作用。公安院校要想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突出特色并貼近實戰(zhàn),就要從警務英語教學入手。除了讓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外,還要拓展警用英語詞匯、常用句子,了解國外警察體制簡況,同時加深了解實際情況中各警種的工作內容。警務英語教學依賴于警務英語教程和課件的建設。為編寫實用的警務英語教材,教師需要到基層進行調研,到公安一線的各個領域調查了解執(zhí)法過程中涉外警務中英語的實際使用情況,梳理相關領域的英語表達,收集真實涉外事務和案例,匯總整理;同時,還應搜集國外警務書籍和文章,適當摘取和編譯,最后編寫教程和制作教學課件,使英語教學最終能夠滿足公安戰(zhàn)線各層級、各領域中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
在教學中以互動教學為主,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例如情景教學的方式,通過讓學生進行情景中角色扮演加深印象。另外,多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研究生階段,在練習警務口語基礎上,應引導學生閱讀與其專業(yè)相關的英語警務文獻,增強英語閱讀能力,了解國外相關領域的動態(tài)、借鑒國外經驗。就目前而言,警務英語課程建設還存在缺乏人力、經費和時間的問題,要解決好這些問題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最后,建立良好的對外關系,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師資。培養(yǎng)有國際視野的師資是培養(yǎng)國際化警務人才的前提之一。首先,增進同行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
院校大學英語教師和英語較好的公安專業(yè)教師多年來堅守在自己的講臺上,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傾注于外出學習、考察或者直接到兄弟院校和省內其他高校好獲取經驗相對不足。為此,教師應在學校的支持下,到其他公安院校和省內一些知名大學考察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再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探索一條適合自己學校英語教學發(fā)展的道路。此外,教師對公安工作國際合作需求程度的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實踐經驗十分有限。隨著學院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不僅需要引進國外相關專家“走進來”為我們打開視野,也要實施教師對外交流,讓教師“走出去”,多看多學多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效的引導。
總之,培養(yǎng)具有國際合作能力的警務人才是公安工作的迫切需要。作為公安院校,應順應潮流,接受這個全新的挑戰(zhàn),努力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提升師資力量,改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能夠適應越來越多涉外案件和事務的預備警官。目標是理想的,道路是漫長的,使大學英語改革適應國際警務人才的培養(yǎng)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劉玉君,孫建光。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J].黑河文學,2011,(10)。
[2]蘇競。論大學警務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途徑[J].教育文化,2009,(2 )。
【淺談國際警務人才培養(yǎng)與公安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相關文章:
淺談《鉗工》課教學改革08-13
中職模具專業(yè)教學改革淺談08-13
淺談新課標下的數(shù)學教學改革08-12
淺談中職學校旅游專業(yè)的教學改革08-18
淺談新課程下的歷史教學改革08-12
淺談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改革08-17
淺談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改革08-08
淺談服裝制圖與服裝縫制整合的教學改革08-13
面向外包人才培養(yǎng)的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學改革08-16
淺談素質教育與教學改革(通用7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