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訓練
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訓練
黑龍江省農墾北安管理局龍門農場小學 李宏達
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從低到高,從易到難進行有梯度的語言文字訓練,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在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中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不管訓練內容的難易,也不管班上的學生個體的差異,訓練的內容都一樣。這樣所造成的結果就是基礎好的學生的個性以及能力沒得到充分鍛煉和提高,基礎差的學生機只能是一味的模仿、跟從。其主要原因是教師只重語言文字訓練的量,而沒有關注學生訓練的質。還有就是訓練中缺乏梯度。如何克服以上現(xiàn)象,讓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保質保量呢?
一、訓練內容要有階段性,激發(fā)學生語言文字訓練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絕非一朝一夕,一步到位是不現(xiàn)實的。在進行訓練之前,教師要弄清楚訓練內容的難易程度、訓練的具體要求,處理好教學內容的階段性與連續(xù)性,把握住訓練的標尺。例如,學習運用語言概括文章內容時,低年級學生大多是會去模仿,按照課文內容說或寫;到了中年級可以設計些變式練習,即有變化地運用課文中的語言說或寫;而到了高年級則可以創(chuàng)設新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靈活運用學到的課文中的語言文字進行文字訓練。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教材爛熟于心,對每個學生的狀態(tài)、能力程度要了如指掌,根據(jù)這些設計安排好每堂課。教師在課堂中要運用生動活潑的,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并符合語文教學規(guī)律的方法施教,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能學”,從而達到“我會學”。
二、注重學生訓練的差異性,整體提高
學生的基礎和能力是有差別的,閱讀的能力、理解分析的水平、表達的能力也有高低之分。我們想讓孩子們都按照我們的意愿,要求他們在同一時間掌握同一內容,達到一樣的語言文字訓練目標畢竟是不夠科學的。這就給我們教師提出來了新的要求,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決定文字訓練的層次性和訓練的梯度。在朗讀課文時,基礎好的學生當然我們的要求就要高些,他們要讀出抑揚頓挫,把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不但要感情充沛,更要讀出韻味。從而,更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反之來說,基礎差的同學,只要他們能讀得通順流利就可以了,這樣孩子們的自尊心得到保護,讓他們不但對文章有所了解,也會對語文學習不至于喪失信心。這樣,學生們的語言文字能力都有了鍛煉和提高。
就口語交際和習作練筆來說,教師可制定出上限和下限的目標來讓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基礎差的同學完成下限目標達到基本要求就可以;基礎好的同學完成上限目標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特長,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更好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在我的語文課堂上,我會設計基礎題、選做題兩類,這樣,我的學生們積極性極高,大家很快完成了基礎題,然后都對選做題躍躍欲試、摩拳擦掌,結果當然是我和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把題解決。學生們的語言文字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了提高?吹剿麄兊狞c滴進步,這就是給教師最大的回報。
三、訓練的方法要多樣化
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文字訓練很重要。訓練的方式方法單一,讓學生機械操練,阻礙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在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中還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象,在詞語訓練時,那些基礎差的學生一出現(xiàn)錯誤,我們就會讓罰這些孩子抄寫十遍、二十遍,甚至更多,直到練會為止。在理解分析課文時,又偏重于那些基礎好的學生,他們得到了展示,也得到了更多的鍛煉和提高。(特別是在展示課的時候。)這樣,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根本沒有得到我們上面提到的全面、整體提高。
要想取得語言文字訓練的最好效果,教師必須根據(jù)內容不同、教學要求不同、學生基礎不同變換方式進行遷移訓練。例如,“不但——而且——”造句時,低年級的孩子只要記住原句就可以了;中年級的學生可以練習用上關聯(lián)詞語來說一句簡短的話;到了高年級,可以進行加關聯(lián)詞語的練習,判斷句子的關系,為文章分析時候找準遞進段落打好基礎,也和并列關系進行了很好的區(qū)分。
語文教學要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我們語文課教的一些語言和知識,不能總停留在教師“講過”,學生“領會”這一水平上。而是應精心設計一些練習,盡可能使學生通過練習,及時地將一部分詞句轉化為自己的“靈活文字”。語文課應該多增加運用語言的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說,在一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或者教學完以后,要保證有一段時間讓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式進行表達練習,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語言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另外,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能力,廣泛閱讀也是重要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只讀一本語文書,無論如何是不夠的。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報。開始要求比較低,只把看過的文章題目和內容大致記下來。后來。在每節(jié)語文課前,讓學生輪流上講臺,介紹自己在書報上讀到的趣聞和知識,也可以講故事、演講等。這樣多樣性的訓練,既交流、檢查了學生閱讀的效果,也使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學生語言文字能力也得到鍛煉。
語言文字的訓練是以語言訓練為主線,又集思想性、情感性、意趣性于一爐的全方位訓練。所以,小學語言文字的訓練,在對少年兒童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還要使他們在訓練中得到思想的感染、情操的陶冶、意趣的滲透,使少年兒童在有著純正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和濃厚的志趣的基礎上更深刻、更進一步地去理解、學習、運用祖國的語言。
【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訓練】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文字訓練例談08-17
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08-17
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08-19
淺議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08-17
語文教學中的思維方法訓練08-17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08-17
語文教學中語感訓練的點滴體會08-17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08-17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08-15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訓練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