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靈活運用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靈活運用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入實驗推廣階段,課堂教學的改革就成為整個教育改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的改革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為目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與合作,從而完成共同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是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思想,我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對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程度,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大面積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深刻領悟到,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形式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探求新知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學習小組中學生相互啟發(fā)、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問題的群體協(xié)作精神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團結、協(xié)調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教師可以在新授內容中有所選擇地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所學的知識,有時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廣闊的、開發(fā)性的時空中,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果實,通過合作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我在教三位數(shù)加法橫算時,先出示情境圖讓學生列出算式347+256,再讓他們用簡圖擺一擺、算一算,獨立思考答案,然后在學習小組中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由于學生先是獨立思考,所想的方法也就不一樣,在學習小組中大家一起討論、比較、判斷,得出了好幾種辦法:
、傧认嗤瑪(shù)位上的數(shù)相加,再把它們的和合起來;
②把256分成200、50和6,再算347+200+50+6;
、郯347分成300、40和7,再算256+300+40+7。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自己解決了三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在新授課中合理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能讓學生擁有主動權,改變了單純的教師教算法,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凡是通過學習小組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他們自己解決,這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小組討論互幫互學,發(fā)揮學生的集體智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進行練習時,有些容易出錯的題,孩子們各有各的說法,意見不能統(tǒng)一,教師如果馬上公布答案,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學習效果不一定好,這時教師把問題放到學習小組中讓大家一起思考,最后得出結論,學生在一起交流、爭執(zhí)的過程中更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就能掌握得更牢固了。例如我在教學二年級的時、分、秒時出示了4時55分這一鐘面,這時有的學生認為是5時55分,有的認為是4時55分,教室里一下子分成了“兩派”,爭論不休。我讓學生安靜下來在學習小組中說說自己的理由,學生在小組中講了自己的想法后,再集體觀察、討論,最終達成共識:因為時針5時并沒有走到,所以正確答案是4時55分。說錯的學生也在小組中知道了原因。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讓全體學生都有開動腦筋鍛煉思維的機會,學生在互幫互學的氛圍中主動地學習,這樣不但解決了問題,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樂于尋找規(guī)律、思考問題全面的好習慣。
三、合作、探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知道的學習任務后,教師就應該立即引導學生開始合作、探究,這是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共同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同時,學生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分工,都應該擔任一定的角色。
也就是說,學習任務已經(jīng)落實到每個人,小組的成員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使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四、在整理歸納知識時組織小組合作
對于學生已學過的知識,在進行整理復習時,應該有別于新授課和復習課,如果教師像上新課一樣,重新講一遍,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不想聽。所以,教學中教師要把握要領,進行生生、師生合作,引導學生采用表格、提綱或圖等形式,把有關的知識、規(guī)律整理出來,以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在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后的復習課上,通過這一單元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做題時哪些方面可以提醒大家注意的?這幾個問題的提出,幫助學生回憶如:面積的意義面積單位的作用單位換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單位統(tǒng)一面積大小的比較周長和面積的區(qū)別組合圖形的計算等,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把這些有聯(lián)系的知識點整理成一張有關聯(lián)的結構圖。
并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知識的整理過程中,每個學生在小組內敢想、敢做、敢說,與同學一起交流、研討,實現(xiàn)了信息在群體之間的多向交流,這樣,學生既構建了新的知識結構,又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愿意合作學習,把握合作學習的契機,教師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在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加強合作,善于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一名基層的教師,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shù)學教育的新時代!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靈活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08-24
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02-12
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07-26
數(shù)學教學論文:小組自主合作學習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07-22
小學英語學習中的小組合作08-17
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08-17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的論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