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國南北戰(zhàn)爭與我國"一國兩制"的對比教學
美國南北戰(zhàn)爭與我國"一國兩制"的對比教學石 鈺
(甘南州合作市中學)
摘 要:中國的"一國兩制"打破了一個國家只能有一種制度的常規(guī),"一國兩制"的構想與實現為解決當今世界類似的問題,提供了不同的思路。與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關鍵詞:主權;階級利益;戰(zhàn)爭;"一國兩制"
自古以來,在國家制度問題上,各階層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劍拔弩張,兵戎相見。結果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我國的"一國兩制"打破了這一常規(guī),它的構想與實現為解決當今世界類似問題,提供了別開生面的思路。歷史教學中,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與我國的"一國兩制"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自17世紀初期,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個殖民地。在原有居民印第安人的基礎上,大量的歐洲移民以及從非洲販運來的黑人奴隸,在100多年的發(fā)展中,他們有了共同的經濟生活。語言、文字及共同的文化基礎,這樣一個嶄新的民族——美利堅民族形成了。但英國繼續(xù)將北美作為自己的殖民地進行剝削和壓迫,于是,在1776年7月14日,北美殖民地宣布獨立,成立了今天的美國。
美國獨立以后,國內存在兩種經濟制度:北方的資本主義工業(yè)經濟制度和南方的奴隸主種植園經濟制度。北方資本主義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南方種植園主則實行毫無人性的奴隸制;北方希望尋求南方廣闊的市場和可靠的原料產地,而南方的奴隸主種植園經濟無市場并將原料輸往海外。所以,兩種制度水火不容,矛盾的焦點便聚焦于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這種矛盾牽扯到南方種植園主的根本利益,南方蓄意獨立。這便嚴重損害到全體美國人民的核心利益和美國的領土完整。但當時美國南北方的力量對比,決定他只有通過戰(zhàn)爭來解決這一問題。當時北方人口為2200萬,南方人口為900萬;北方軍隊為150萬,南方軍隊為100萬;工業(yè)產量北方為91%,南方為9%;面積大致相當。所以,北方雖然在主要力量對比上占優(yōu)勢,但還沒有絕對優(yōu)勢,不能說是旗鼓相當,但也能看出南方有足夠的力量可以獲得獨立。
"一幢裂開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這個政府不能永遠維持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tài)。我不期望聯(lián)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倒塌,但我的確希望他們停止分離。"這是林肯的著名演講。1861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與此同時,美國各州聯(lián)合了起來,宣布成立獨立的國家——南部聯(lián)盟。在觸及國家核心利益時,美國選擇了戰(zhàn)爭。由于南方奴隸主種植園主的做法損害了民族利益,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最終失敗,北方資本主義獲勝,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
再來看看我們國家的港、澳、臺地區(qū),在這一涉及國家領土主權的問題上,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我們沒有絲毫妥協(xié)和退讓的余地。雖然香港、澳門問題是歷史遺留的問題,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華民族的不平等條約所造成的,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國力日益強大。在鄧小平"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下,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中國人民血洗了百年恥辱,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開創(chuàng)了香港、澳門歷史發(fā)展的新紀元,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tǒng)一提供了條件。港、澳的回歸,我國也和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時期一樣,存在兩種經濟制度,但美國與我國的現實情況截然不同。中華民族的百年奮斗史已經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我國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有13億人口,有強大的國防力量。香港和澳門經過百年的發(fā)展,由于兩地人民的辛勤勞動加之英、葡兩國出于自身的需要給予的扶持,港、澳地區(qū)經濟發(fā)達,特別是香港,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貿易城市和亞洲金融業(yè)的主要支柱;同時,兩地人民也已習慣了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他們的傳統(tǒng)和文化習俗,打上了時間的烙印,基于以上事實,黨和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一國兩制"來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可謂是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舉。也就是說在大陸社會主義主體地位不可撼動的前提下,為尊重現實和歷史發(fā)展,港、澳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如今,港、澳的發(fā)展離不開祖國堅強后盾的支持,在近期舉行的澳門回歸15周年成就展上,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臺灣,自古是中國的領土,兩岸人民血肉相連,中華民族反對任何人、任何勢力將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在沒有放棄武力統(tǒng)一的前提下,為了臺灣人民的利益,"一國兩制"是兩岸統(tǒng)一的可行之舉。如今兩岸關系的飛速發(fā)展,足以證明"一國兩制"可用在臺灣問題上,中華民族可以用自己的智慧,用和平的方式,最終完成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
參考文獻:
喬弗里·瓦德。美國敘事系列[M].王聰,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
【美國南北戰(zhàn)爭與我國"一國兩制"的對比教學】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讓學生從有"趣"到有"欲"08-15
美國專家估計30%求職簡歷是"大話王"08-15
學生教育中的"獎"與"罰"08-25
課堂中的"精心"教學初探08-25
關于"壺"和"茶"的歇后語08-22
懷念"包子"08-25
說"讀"08-25
切實"削文山""填會海"轉變文風會風08-27
我看"教學目標的設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