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效語文課堂中問題設計的探究
高效語文課堂中問題設計的探究文/姚品同
摘 要:找準文本與生活的連接點,找準文本中的動情點,找準文本的延伸點去設計問題,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學習;高效;問題設計;探究
要在課堂學習中組織開展充分有效的生生或師生之間的課堂活動,必須要將語文教學內(nèi)容設計問題化,即將課程中的文字教學內(nèi)容、圖片等變成和問題的有機“鏈接”,以引導學生憑借自身的努力,通過思考、討論、合作等激起問題意識,并從中探索求解。那么語文教師應該設計怎樣的問題來創(chuàng)設有序的課堂活動呢?為此筆者認為語文教師課堂問題的設計要遵循三個原則:
一、教學問題的設計要找準文本與生活的連接點,以此創(chuàng)設課堂活動
課堂問題的設計盡可能地將文本與學生的生活連接,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也進行了新的闡述和定位:注重培養(yǎng)促進人的發(fā)展,將教育和生活緊密相連,致力于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世界。語文教學生活化,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課堂化,讓語文走向生活,是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理念。
在學習《阿Q正傳》時,筆者組織的課堂活動之一是組織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人要不要一點阿Q精神”。從“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切入,學生都有話可說,而且可以從這樣的話題中幫助學生提升生活的意義,接受語文的歷練。
總之,筆者認為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應關注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需求和興趣;關注學生現(xiàn)有的經(jīng)驗和能力;吸納具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內(nèi)容;從生活中尋找教學內(nèi)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種教學資源。
二、教學問題的設計要找準文本的動情點,以此創(chuàng)設課堂活動
以情動人是許多文章的亮點。教師要善于捕捉課文的動情點,圍繞課文的動情點設計問題。
在學習王充閭的《碗花糕》時,筆者把教學重點定在體會文中自然流露的故鄉(xiāng)的真善、心靈的真善、情感的真善、親人的真善這種溫馨、樸素的人性美。
高中生學過不少表達親情的經(jīng)典課文,有歌頌母愛的,有贊美兄弟手足情的,有抒發(fā)夫妻深情的。但本文這種寫叔嫂情的文章,學生還是初次接觸,尤其是對當代獨生子女來說,嫂嫂并不是一個很熟悉的稱呼,也很難理解這種“亦嫂亦母”的親情形式。所以筆者要求學生課前回顧學過的有關親情的文章,再收集一些有關這種情感的資料,包括王充閭的生平以及他一些作品。還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堂上放映一些資料圖片,讓概念化的事和人變得生動形象,以增強學生的體驗和感受,特別是激發(fā)那些對平凡親情“不敏感”學生的興趣。上課時先播放電視連續(xù)劇《趙尚志》主題曲《嫂子頌》,營造氣氛。在具體落實這一教學重點時,教師率先品讀了“回憶兒時的除夕的和諧快樂”這一片斷,并且還回憶了自己幼時過年的趣事以及體會到的濃濃的親情。教師動情的講述打開了學生情感和記憶的閘門,學生不僅積極發(fā)言,連平時幾個內(nèi)向的學生都發(fā)了言,而且對情感的體會很到位。這一目標的落實還幫助學生學會了在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感受親情、友情的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體驗者,體驗是可以由多方面構成的,音樂也是其中之一。我們在理解時如用語言解讀語言,一般會因過于理性而顯得蒼白,而曲詞本身又富于抒情性和音韻美的特點,用音樂演繹抽象的文字中蘊含的情感,音樂與文字相得益彰,更能散發(fā)迷人的藝術魅力。
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要善于捕捉課文的動情點,教師必須有激情,教師的投入程度決定學生的投入程度。教師只要把握好課文的動情點,就一定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課堂學習的效果自然會好。
三、教學問題的設計要找準文本的延伸點,以此創(chuàng)設課堂活動
課堂教學中,啟迪學生的思維,對課文進行延伸,創(chuàng)設課堂活動,更容易激發(fā)學習興趣,進一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在學習蘇軾的《赤壁賦》時,筆者先提問導入,說:歲月已逝,人生短暫。面對有限的人生,面對人生中的挫折與磨難,你有哪些感想?先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切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習完課文后,筆者呼應開頭又一次提問:學習了蘇軾的《赤壁賦》后,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蘇東坡?從他身上你學到了什么?以此問題進行拓展,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當然,拓展也可以把課內(nèi)和課外連接,形成大語文學習觀。比如,在學習韓愈的《張中丞傳后序》一文時,筆者布置了一道課后拓展作業(yè):請你選一位忠義人物,古今中外皆可,搜集他的生平事跡,選取其中的典型事例,用夾敘夾議的寫法寫一則評傳。
值得注意的是語文教學進行延伸拓展,教師備課時應針對學生的生活特點,抓住課文的延伸點設計教學活動,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才會更活躍,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才會更高,課堂學習才會高效。
總之,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fā)展。語文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為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吃透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問題。設計問題要找準課文與生活的連接點,捕捉課文的動情點,抓住課文的延伸,只有這樣才能組織語文課堂的有序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zhì)疑的能力,讓課堂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動,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后、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這樣的課堂才會高效。
【高效語文課堂中問題設計的探究】相關文章:
語文課堂中的自主探究--- 做真正的自己05-19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探究09-05
初中化學高效教學探究08-24
強化主體探究 課堂方能高效04-25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討論環(huán)節(jié)”預設性探究08-24
高中語文課堂導入方法探究08-24
《新聞中的問題》微課教學設計08-22
經(jīng)濟法的主體問題探究06-06
對高效進行初中美術自主欣賞的探究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