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健康是快樂之本——也談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快樂之本——也談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楊曉紅
今天這個活動稱之為論壇,即是坐下來一起探討教育現(xiàn)狀,為教育更優(yōu)發(fā)展獻計獻策。我不是專家,所以講不出理論層次上的大道理。我一直是在教育第一線做教育管理工作,整天和老師們、孩子們、家長們接觸,所以只想談談我在教育實踐中的感受。
今天我要談的側重點是《心理健康是快樂之本》。拿起這個話題,不得不讓人思考兩個問題:我們的孩子快樂嗎?我們的孩子健康嗎?有人會說:“感覺蠻好呀,上課坐得筆動的,作業(yè)做完了,不少吃不少穿,應該是不識愁滋味呀!薄耙荒甑筋^難得上一次醫(yī)院,這應該還算健康吧?”那么您是否注意到了我們的小孩中有膽怯、懦弱、孤僻、任性、偏執(zhí)、厭學、抑郁等現(xiàn)象呢?我們暫且不用專家的心理名詞來定義我們的孩子,那么你是否發(fā)現(xiàn)了我們的孩子年齡越來越大,笑容卻越來越少,話語溝通也越來越少?是他們少年老成?還是其他原因呢?讓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的孩子們的QQ簽名吧:
如“唉,全完了!”“最近比較煩比較煩,家庭作業(yè)做不完,爸爸媽媽叨不完,各科老師考不完……”“我恨秦始皇,他燒書為什么不全部燒完?”“我該怎么辦?”“春天到了,暑假還會遠嗎?”“天大地大,我呆在哪?”“今天回家定會混合雙打!薄按笕瞬欢⒌男模绨滋觳欢沟暮。”“今天你囧了嗎?”“學校是青春的墳墓,星期一,忙day,星期二,求死day,星期三,未死day,星期四受死day”“媽媽,你快回來”……
我們透過這些簽名,看出了神馬呢?孩子們不快樂,哪里不快樂,心里不快樂,他們郁悶著,恐懼著,迷茫著……
其實快樂也好,幸福也罷,它只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于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而取決于人的心態(tài)。健康是快樂之本,心理不健康,何來快樂與幸福,不健康的心理,不但自己不快樂——郁悶、自卑、憂慮,而且影響周圍人的不快樂——例如故意找茬,報復、算計、攪局……孩子不快樂不幸福,難以成就大器,即使各項競賽各科考試都很優(yōu)秀,那也只是海市蜃樓。諸如藥家鑫、李天一、周克華以及復旦大學投毒的兩名高材生,有專家分析他們在小學就已經凸顯出不健康的心理了。
有的同仁總認為,我們農村的孩子單純著呢,接觸的東西少,不會有不健康的心理吧,這你就錯了,農村有農村孩子的特殊問題。
看到孩子們的這些簽名,拿到校長論壇的這個話題后,我作不正經認真的對我校的120名孩子,(其中80名留守兒童)發(fā)放問卷調查,并進行隨機交談,詳細、真實的了解了農村孩子心理健康現(xiàn)狀,堪憂呀。心理健康的標準是:
①有健康的情緒;
②有良好的意志和品質;
③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試問達到這個標準的孩子有多少?各位同仁,不容忽視呀,我們的孩子有蠻多正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而他們又是未來十年、十幾年國家的主宰者,我倍感肩頭的擔子沉重了許多。
所存在的問題
調查統(tǒng)計表明我們的孩子們在學習心理、交際心理、情緒情感等方面的主流較好但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1學習動機不明確——被學習
統(tǒng)計表明孩子學習目的不夠明確,85%的孩子學習動機不明確, “賺大錢”“考大學”“跳龍門”“爸爸媽媽要我來讀書”,認為學習很有趣味性的僅有5%,還不知道是否真實表達;來學校是被學習,課堂也是如此,有 70%的孩子處于被動狀態(tài)——老師抽問才回答。面對考試,25%左右的孩子情緒緊張,30%出現(xiàn)輕微焦慮,原因驚人的相似:考不好怕父母打罵,怕老師批評。孩子被動學習的心理應引起高度重視。
2留守兒童心理
2.1孤僻,有交往障礙。
32%的孩子與同齡人在一起時未感到快樂,21%的孩子感到孤獨,30%左右的孩子與新朋友在一起時不好意思主動接近,只顧自己玩,不善于與伙伴溝通;40%的孩子受了委屈時獨自生悶氣;78%的孩子心中的秘密誰也不說,表明他們的情感中有一定的閉鎖性。
2.2自卑。
自卑心理在留守兒童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當然他們大多還不知道這個心理名詞,但從這個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88%的孩子認為自己不夠優(yōu)秀,70%的學生在自己的優(yōu)點欄里只勉強寫了一個,76%的孩子認為城市學生比農村學生聰明些,72%左右的孩子不積極參與競選干部。69%孩子做事不成功時寧可放棄也不請別人幫助(女孩子居多)。
2.3對抗性心理。
25%的孩子會在別人踩了一腳時予以報復,有罵(女孩子居多)和反踩一腳(男孩子居多)(注:也許比例會更高,有些孩子可能會隱藏自己真實的行為)等行為,這表明少數(shù)留守兒童具有刺猬性對抗心理,他們可能認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成因分析
1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農村家庭在當今社會中,已出現(xiàn)了明顯的分化現(xiàn)象,貧富懸殊進一步拉大,部分農村家庭剛解決了溫飽問題,甚至有些家庭仍然相當貧困,在農村出現(xiàn)“三多”現(xiàn)象:
、偻獬龃蚬さ募议L多,對孩子的成長或采取放任自流或丟給長輩隔代教育;
、诩议L文化水平不高的多,但“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心態(tài)普遍存在,“跳龍門”成為家長對孩子們讀書的唯一目標,急功近利,于是對孩子的成長采取打罵交加法;
、凼菍逃狈φ_認識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一腳踢給學校,很多家長且不說主動與教師溝通,甚至孩子讀幾年級都搞不清。
此外,少數(shù)學生父母離異,使孩子心靈受到極大傷害,也造成部分學生出現(xiàn)心理的影響。 總而言之,一句話,農村的孩子缺愛或缺正確的愛。
2學校教育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目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越來越引起重視,但在農村地區(qū),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師資等條件的限制,學校教育還是存在“重智育輕德育,方法單一,知行不一,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問題,心理教育意識淡泊,這也是農村小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3小學生年幼,心理尚未成熟。面對留守,難以正確對待
可行性嘗試
1教師健康的教育心理對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一線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教化作用。也就是說種什么樣的籽兒結什么樣的果兒。農村老師怎么啦,難道農村老師一定要老氣橫秋?兇神惡煞?師道尊嚴?不,不,絕不能。
根據(jù)我的問卷調查來看,師道尊嚴對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很不受歡迎,孩子們并不喜歡整天板著臉的老師,倒是那些幽默風趣有時尚元素的老師很吃香,很有親和力,試看什么課堂孩子們最輕松活躍,什么課堂瞌睡蟲一遍?什么課堂貌合神離?其次教師要有一個孩子的心,將師生之間的代溝盡量填平。不把小事看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有這么一個案例,有一天,五年級有很多學生把避孕套當氣球吹大老大,在校園里開心的玩,他們的班主任看見了,責令沒收氣球而且狠狠地批評了孩子們不純潔。老實的孩子一片茫然,調皮的孩子表現(xiàn)不服,其實呀,孩子們壓根就不知道避孕套這東東是干什么的,就純純的以為它就是一個超大號的氣球。
那是因為我們的老師在用大人的眼光看待事情。我的嘗試是老師們,不妨孩子氣一些。再次,你們知道學生最恨老師什么嗎?男孩子最恨老師告狀家長,女孩子最恨老師當眾羞辱使其丟臉。也給大家出示一下湯新榮同學的個性簽名吧“衷心祝愿某某(直呼其老師姓名)清明節(jié)永遠快樂!焙竺孢緊隨三柱香。因告狀被打,便加恨于老師,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生的仇恨有時是無法估量的,我們不能做到讓每個孩子喜歡,但絕對不能讓孩子恨你,如果有,一定要想辦法化解,哪怕是低頭。
2營造健康的校園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
現(xiàn)在的農村教育教學硬件呢,其實也還算可以了,只不過因為缺乏專業(yè)人員來維護,所以很多硬軟件設備都閑置在那里。殊不知它們可以為營造健康的校園環(huán)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課余時間播放愉悅輕松的音樂;制作人性化很濃的宣傳標語;發(fā)放有益身心的圖書雜志;展示張揚個性的照片作品……打造一個童話般的校園,讓健康在這片神奇有趣的土地上開花結果。
我們總是抱怨家長不跟學校溝通,其實反過來問問自己,我們又主動跟家長溝通了多少呢?溝通的渠道形式又有多少呢?故這也是我要做的一個可行性嘗試。我們可以采用家長報告會、家訪等傳統(tǒng)形式與親子活動、公益勞動小手牽大手等時尚形式相結合的辦法,告訴家長如何一起來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3不同的心理分別指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意識
由于先天的生理因素不同和社會環(huán)境因素不同,孩子們的心理表現(xiàn)也各不相同,要結合他們的年齡像朋友似的予以交流。對遇事膽小、害怕、退縮逃避的學生,要由易到難多給他們些做事的機會,使他們慢慢增強信心;對集體漠不關心,對他人冷漠無情的屬人際關系障礙的學生,教師要多接觸、多關心,增強其群體意識;對性格表現(xiàn)異常的學生,教師就要以故事的形式,告訴他們要性格開朗、富于同情心、責任感,豁達大度,做個心理健康的人。
4讓活動為心理健康教育推波助瀾
很多的個性行為往往可以通過集體的力量來感化,朝良性方向發(fā)展。那就讓我們拋開學習拋開分數(shù),盡情地開展如“感恩在行動”“拔河比賽”“校園運動會”“神采飛揚”“逃生演練”“拓展訓練”“野炊”“幸福來歡唱”……只要能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變得輕松的集體活動,我提倡要經;
5淡化考試制度,讓評價方案多元化
誠然,我們都無法改變高考這一模式,我們也在為孩子們將來能順利通過高考的獨木橋打基礎,但是我們作為一名教育者,一定要從心底里把這一毒瘤摒除,不能讓它牽著我們教育的鼻子走。我們要堅決的走關注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之路,把對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多元化一些。請回憶一下我們自己吧,同學聚會時,特別是高中同學聚會,會讀書的當老師、辦公室做文秘、做會計的居多,調皮一點活潑一點的這個也是王總那個也是李總。
再看看我們的大學校園吧,由于心理畸形所造成的悲劇同仁們也應該聽得不少吧,自閉者傷害自己,自負著傷害別人。其實,一個人的成功,智商只20%,情商卻占80%,而情商事實上就是指心理健康。情商并不是參加工作以后形成的,它的形成從步入校園就在慢慢形成了,說到這,我們還有神馬理由老是糾結于孩子們的分數(shù)呢?
我相信:只有健康的才是快樂的,也只有快樂才能成為健康之源。關注每一個孩子,用人性之美來感染孩子,必定能讓孩子永遠健康快樂的成長。
【心理健康是快樂之本——也談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文章: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02-22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1-27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結05-08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總結01-10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個人計劃01-27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方案01-27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08-25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07-01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計劃06-16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復學方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