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學論文>職教論文>《機械基礎》教學實踐研究

《機械基礎》教學實踐研究

時間:2022-08-18 09:13:31 職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機械基礎》教學實踐研究

  《機械基礎》教學實踐研究
  
  作者/ 潘文鋒
  
  摘 要:科技的領先可以帶動國家強大,能夠振奮民族精神、弘揚國威、富國強兵;教育創(chuàng)新,可以使學生迅速領略知識、脫穎而出、一展英才。職是之故,教學之中,必須知機識變、破臼除窠;設若循常習故,縱然履職盡責、焦唇干舌,疲身憊力,依然會事著功微,徒有勞苦。從《機械基礎》之內(nèi)容談起,解讀了更新教育觀念的意義,分析了在《機械基礎》課的教學中,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之重要,隨后推出了要營造其樂融融、化難為易的教學氛圍。
  
  關鍵詞:教學實踐;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形象思維
  
  一、《機械基礎》之內(nèi)容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嚴格要求職業(yè)學校的教育要抓重點,要提高教學質(zhì)量,要注重培訓高等技能,要開展職業(yè)技能競賽,為職業(yè)學校的教學指出了一條明朗的方向。
  
  《機械基礎》是機械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內(nèi)容涉及常用機械傳動的種類、結構及應用;包括常用機構的類型及應用;軸系零件的類型、結構性能和應用;以及液壓與氣壓傳動的基本知識、常用元件的工作原理、圖形符號和應用,使用維護及基本的計算方法。課程涉及廣泛,知識點龐雜,計算公式檐檐相次,對缺乏機械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
  
  二、強調(diào)教育觀念的更新
  
  創(chuàng)新是成功的先導,是改革的動力,是發(fā)展的源泉,是認識能力提高之根基,是實踐能力增強之領袖。在《機械基礎》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必須一以貫之,做到以下幾點。
  
  1.抓綜合質(zhì)量
  
  注重學生的開拓能力,要求學生身心和諧,人格健全,富有組織能力、管理才能、合作精神。
  
  2.擁有獨立的人格
  
  教學中,要注重個性培養(yǎng),引領自學,促進教學互動,啟發(fā)其自主意識。
  
  3.因材施教
  
  挖掘?qū)W生的潛能,培養(yǎng)特長,鼓勵優(yōu)秀,揚長避短,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
  
  以此三點作為綱領,使得機械專業(yè)的教學體系更加完善,效率大有提高,質(zhì)量卓越,培養(yǎng)的人才基礎扎實,適合社會需要。
  
  三、首推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
  
  《機械基礎》課符號龐雜,傳動圖線諸多,涉及各種機械運動齒輪輪系傳動及液壓傳動,缺乏感性認識,不知所以。教學過程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處于首要位置,然后巧妙地理解概念,將問題簡易化,提升了認識速度,增加了學習效益。
  
  學生的想象能力豐富以后,見解迭出。認識曲柄滑塊機構之時,通過教具演示,讓學生聯(lián)想到發(fā)動機的曲柄連桿機構之變換,效果奇佳,課堂上群情踴躍,一片熱忱。比如,教學中多采用“案例法”“學導式教學法”“課堂討論法”等優(yōu)化教法。如講“連桿機構”“凸輪機構”的同時,引導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的一些器械如縫紉機、修鞋機、破碎機、挖土機等輔助分析,加深他們對“連桿機構”“凸輪機構”的理解。
  
  四、營造其樂融融、化難為易的教學氛圍
  
  教學中,不要蕭規(guī)曹隨,要靈活機智,以營造其樂融融的教學氛圍為能事。如,在講《解鉸鏈四桿機構演化》這一節(jié)時,一些學生反應較慢,理解跟不上,只要通過自制教具,并作適當演示,學生就很容易地知道曲柄滑塊機構是如何演化而來的。緊接著又通過不斷地變換不同固定件讓學生明白不同的導桿機構類型,并輕易地聯(lián)想到所見汽車的翻斗起落、牛頭刨床主運動機構、手動抽水機構等如何工作,并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這樣的授課,學生聽起來相對簡易明了,另外在整個教課過程中,采用幽默詼諧風趣的語言,學生聽課的同時,也是一種享受,知識學到了,感官上是一種愉悅,概念明了,學得輕松融洽,印象極深,活力得到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大有提高。
  
  五、建立實訓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機械基礎》作為一門機械類專業(yè)基礎課,其所有知識都是建立在生產(chǎn)實踐基礎之上并和現(xiàn)代機械工業(yè)密切聯(lián)系的,所以教學中要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鞏固、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講《變速機構》一節(jié)時,講完理論后直接帶領學生拆解汽車變速箱,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領悟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同時能和學生一起復習輪系原理、各個擋位的傳動路線、傳動比的計算、齒輪類型、輪齒失效,了解齒輪軸、聯(lián)軸器的拆裝等等知識;講解齒輪傳動時,帶領學生觀看車床,將車床的主軸箱箱蓋打開,讓學生能更直觀地觀察到齒輪傳動與變速的過程,觀察軸上零件的軸向固定和周向固定方法,觀看齒輪齒條傳動過程,F(xiàn)場總結齒輪機構中平面與空間齒輪傳動、直齒、斜齒、外嚙合、內(nèi)嚙合、齒輪齒條等主要類型及其在機械傳動中的應用。通過實訓,迅速提高學生全方位的綜合素質(zhì),達到教學要求。
  
  六、《機械基礎》教學需要不斷提高認識
  
  本人教學有年,漸有感悟:研究知識、效法先例、獲得技能謂之學;反復揣摩、長期熏修、由熟至巧謂之習。學習可由教授而獲,可由體驗而得,之后建立新的精神結構,整個獲得知識、技術、態(tài)度或價值的過程,即為學習。如果帶領著學生抱著這種認真學習的精神,那么《機械基礎》的知識不難掌握,因為,舉世矚目的大教育家喬達摩悉達多說過:“心者,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信然!
  
  參考文獻:
  
  李琰,胡曉波,王艷芳。在機械設計基礎課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探索,2003(3)。
  
  (作者單位 廣東省興寧市技工學校)

【《機械基礎》教學實踐研究】相關文章:

機械基礎教學實踐研究論文08-24

關于機械基礎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論文08-24

機械基礎教學反思08-25

提高機械基礎課教學質(zhì)量的實踐探討08-25

語文課題研究報告:語文實踐為基礎的教與學的研究08-24

淺談《網(wǎng)絡營銷基礎與實踐》中基礎理論的教學體會06-07

寶石學地質(zhì)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研究08-18

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08-23

機械假期實踐報告07-23

物流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研究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