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英語語法的表意功能及其運用論文
語法,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按確定用法來運用的詞類、詞的屈折變化或表示相互關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詞在句中的功能和關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語語法的表意功能及其運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英語語法的表意功能及其運用論文 篇1
摘要:語法規(guī)則不能被認為是用來限制甚至制約語言表達的條條框框,實際上,語法本身也具備表意功能,它集中體現(xiàn)在詞法、句法結構、時態(tài)和語態(tài)、句序和語氣以及定語從句中。教師只有深諳這些內容,并將其貫穿于語法教學中,才能讓學生深刻領悟語法規(guī)則,實現(xiàn)英語表達適切性與靈活性的統(tǒng)一。
關鍵詞:語法表意功能運用
傳統(tǒng)的英語語法教學存在以灌輸語法規(guī)則為主、剖析不夠,以選擇性試題訓練為主、實際情境操練缺失的現(xiàn)象。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雖已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能將語法規(guī)則融入語境中去講解,但授課的落腳點仍然是語法規(guī)則的訓練,最終停留在學生腦海中的仍然是對語法規(guī)則知識的記憶,并不能靈活運用。究其原因,是教師對“語法是用來干什么的”定位模糊。大部分教師認為,語法規(guī)則只是用來判斷語言及其表達正確與否的一個標準,因而課堂上常出現(xiàn)“這種表達是錯誤的,因為它不符合語法規(guī)則”的糾錯語。于是,“學生不斷犯錯,教師不斷糾錯”貫穿了英語教學的整個過程。語法教學一旦陷入這樣的“泥潭”,其本質功能自然被忽視。學生也會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掌握了足夠多的語法規(guī)則,就可以有正確的英語表達,反復練習,就能學好英語了。
筆者認為,要改變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應當重新認識語法規(guī)則的功能——語法規(guī)則不能被認為只是用來限制甚至制約語言表達的條條框框,實際上,語法本身也具備表意功能。理由如下:
其一,語言及其表達本身并沒有正誤之分,無論是合乎語法規(guī)則的還是不合乎語法規(guī)則的,它與語言參與者本身的意圖、所處環(huán)境、背景乃至接受教育的程度相關。
其二,語法規(guī)則是人們根據(jù)約定俗成的語言表達習慣,進行歸納總結,然后明文規(guī)定或以非明文的方式約定的,產生的時間遠遠落后于語言文字本身,故不能用規(guī)則來制約語言。
其三,語法本身也具有表意功能,語言參與者通過運用不同的語法結構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圖。也可以說,英語語法除了結構功能這個表面框架外,還有它實際表意功能的內涵。因此,在學習和研究英語語法時應兩者兼顧,把這兩種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比較以下兩句表達:
。1)If you plant watermelon seeds in thesprlng, you will eat fresh watermelon in thefall.譯為:春天播種,秋天收獲(吃上西瓜)。
。2)If you plant watermelon seeds in thespring, you will be eating fresh watermelon inthe fall.譯為:春天播種,秋天就能享受吃上新鮮西瓜的快樂(將美美地吃著西瓜的畫面呈現(xiàn)出來)。
不難看出,第二句通過進行時態(tài)將“一幅圖畫”的意境勾勒了出來,讓聽者或讀者似乎感受到了“正享受著勞動果實帶來的快樂”,增強了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其奧妙就是運用了語法本身的表意功能。
其四,語法除了自身結構和模式形態(tài),更有交際功能。教學中應注重對語法規(guī)則交際功能的挖掘和利用,(范文網 www.thephantastics.com)將呆板的規(guī)則融入實際的交流之中,讓語法教學靈動起來。
概言之,巧妙運用語法的表意功能可讓語言學習者真正領悟語法規(guī)則的靈活性,深諳語境對語法的作用,從而合理運用語法規(guī)則,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習語言的能力。本文以高中階段的一些重、難點語法項目為例,具體分析語法的表意功能及其運用。
一、詞法、句法結構的表意功能
英語初學者習慣用已經掌握的漢語詞法、句法結構去套學英語。如:She is a student.(她是學生。)She studies English in our college.(她在我們學校學英語。)兩種語言中,代詞對應代詞,動詞對應動詞,句式結構也是一致的。但在很多情況下,二者并不完全一致,即句子的語法成分分析并不能代替句子的實際意思表達。例如:The pallor of her face indicatedclearly how she was feeling at the moment.若按語法分析,“the pallor of her face”應表述為“她臉色的蒼白”,因為“the pallor”是名詞,為“of短語”(定語)所修飾。但譯文應從表意的角度將此句譯為:“她蒼白的臉色清楚地表明了她那時的情緒!痹谶@一句中,原文語法上的名詞“the pallor”被譯成了形容詞。又如:I’m afraidI can’t teach you dancing.I think my little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如果翻譯成“我認為我的小弟弟比我是個好教師”,既不符合原文的意思,也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若從語法的交際功能上理解,即從上下文的表意需要上理解,把“teacher”(教師)理解為動詞“教”,表達起來就容易多了?蓪⑦@句話譯為:“我未必會教你游泳,我想我的小弟弟比我教得好!睆囊陨蟽蓚簡單的詞語分析中可以看出,英語語法的結構功能是靜態(tài)的、刻板的(因為我們不能把上例中的“pallor”說成是形容詞,“teacher”說成是動詞),而它的交際功能(表意功能之一)則是動態(tài)的`、靈活的,可以把名詞理解為形容詞或動詞。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
。╨)The sight and sound of our jet planesfill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
譯為:看到我們的噴氣式飛機,聽見隆隆的機聲,我特別神往(名詞用作動詞)。
。2)As he ran out, he forgot to have hisshoes on.
譯為:他跑出去時,忘記了穿鞋子(副詞用作動詞)。
(3)They were considered insmcere.
譯為:他們被人認為是偽君子(形容詞用作名詞)。
。4) He is physically weak but mentallysound.
譯為:他身體雖弱,但思想健康(副詞用作名詞)。
英語表達中,各種句式不但具有獨特的結構,而且,不同的句式也有不同的表意功能。
例如,祈使句主要用于命令、請求(要求)、勸告、警告、禁止等交際場合,具有表意功能。如:Jack, you hand in your exercise book to themath teacher,will (won’t) you?“Jack”是稱呼語,所以此句為祈使句,要求Jack交作業(yè)本,故用“will (won’t) you”詢問意愿。
又如,從語法角度看,許多主動句可以轉換為被動句,反之亦然。但是,在具體的上下文中,主動句式和被動句式并非都是可以任意轉換的。女口:The storm destroyed the crops-主動句,The crops were destroyed by thestorm- 被動句。孤立地看,這兩種結構都是正確的。但若在“What happened to the crops?The storm destroyed the crops.(主動句)”的對話中,應答語用主動句式顯然不適當。因為根據(jù)信息分配原則,已知信息通常出現(xiàn)在句首,新信息一般出現(xiàn)在句尾,而這個答語卻把新信息(the storm)置于句首,而把已知信息(thecrops)置于句尾,以致新舊信息倒置,使這個句子答非所問;卮疬@個問句,如果采用被動結構——They (The crops) were destroyed by thestorm,就比較適合了。這里被動句的適合與前面主動句的不適合都是在特定的語境“Whathappened to the crops?”中判定的?梢,句子結構的適合性,也只有在特定的上下文或語境中才能得以解決。
綜上所述,語境制約語法的交際功能,語境是判斷句子結構適合性的重要標準。因此,聯(lián)系語境是語法教學交際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予以重視。
二、時態(tài)、語態(tài)的表意功能
英語動詞時態(tài)屬于語法范疇,是表示動作或事態(tài)發(fā)生的時間以及表現(xiàn)方式的一種手段。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可分為現(xiàn)在、過去、將來及過去將來;動作的表現(xiàn)方式,包括一般、進行、完成及完成進行。但是,在實際的語言交流中,英語動詞時態(tài)不僅能夠表達動作的“時間方式”內容,還能起到描寫、過渡、修辭等作用。如:
。1)The river is flowing into the sea.(描述功能:進行體增強動態(tài)感,使描寫生動、直觀。)
(2)We are depending on you to help us.(描述功能:進行體增強時間緊迫性。)
。3) Now that she is out of a job, Lucyhas been considering going back to school, butshe hasn’t decided yet.(描述功能:完成進行體突顯猶豫不決的心態(tài)。)
(4) She is looking more and more like hermother.(過渡功能:表示一種變化的過程。)
(5) He is always asking such silly ques-tions.(情緒功能:表示討厭、贊揚、不滿或驚訝之意。)
(6)1 am wondering if you can spare mefive minutes.(修辭功能:進行體使語氣更委婉。)
另外,英語句子的語態(tài)具有主動和被動之分,結構上和表意效果上都有較大的區(qū)別。如:
。1)1 won the Oscar for the best actress.
。2)1 was awarded the Oscar for the bestactress.
雖然這兩句基本信息相同,但說話者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和態(tài)度則有明顯的不同,給聽者的感受也不一樣,所以適用于不同的場合。第一句主要突出自己(說話者)的能力、功勞,適合在勵志演講中運用;第二句則強調是被別人授予的,態(tài)度謙和、充滿感激,適合用于獲獎感言中。英語句子中還有一些主動結構表達被動意義,這種句式結構又稱“動結構”,一般具有很強的非事件性、類屬性,句子通常表示一種可能性,表示的是虛擬事件,而這些特征又是被動句所不具備的。如:
。╨)The pen writes smoothly.(這支筆好寫、寫起來流暢。描述功能:特性和品質。)
。2) Bureaucrats bribe easily.(貪官易賄賂。描述功能:本質屬性。)
。3)The door won’t open.(門開不了。不表示“將來時態(tài)”,也不表示“意愿”,而是表示“拒絕”、“不肯”、“不能”或“怎么也不”之意。)
(4) The article reads like a translation.(這篇文章讀起來像一篇譯文。表示事物的特點屬性且暗示與同類事物的區(qū)別。)
。5)The book sells well.(這本書很暢銷。表示受讀者歡迎,與賣書無關。)
英語中,“動結構”具有通常適用一般現(xiàn)在時、不用進行體、后跟副詞等特征,而被動句不受時態(tài)限制;其次,兩者在句法形式的轉換上存在區(qū)別。這兩個方面是語法規(guī)則的難點,教師要重點講解。
三、句序、語氣的表意功能
在口頭交流中,英語語調對表達思想、傳遞信息起著重要作用,其語調模式具有區(qū)別意義、表現(xiàn)情緒與陳述態(tài)度的人際交流功能。如:I beg your pardon.讀成升調,表示沒聽清對方的話,請求再說一遍;讀成降調,表示道歉、對不起之意,比“I am sorry”要正式。很多時候,一般疑問句通常表示說話人對特定的事件存有疑問。如:Will the manager come tovisit our factory tomorrow?但在含有“doubt”的句子中,情況又不一樣:
。1)I doubt whether the manager willcome to visit our factory tomorrow.
。2)Do you doubt that the manager willcome to visit our factory tomorrow?
。3)I don’t doubt that the manager willcome to visit our factory tomorrow.
不難發(fā)現(xiàn),引導賓語從句的連詞由第一句中的“whether”變成第二、第三句中的“that”,這意味著賓語從句從疑問語氣變成了陳述語氣,即由“經理明天是否來參觀我們廠”變成“明天來參觀我們廠”。而這兩句的主句只是由陳述句變成疑問句或否定句,這說明句序和語氣均具有表意功能。類似的情況還有:
。1)lt has been decided that the schoolsports meeting is to be held next Friday.
。2) Has it been decided when/wherejwhether the school sports meeting is to beheld?
。3) It remains a question whether thepresident will approve of the plan to be dis-cussed at tomorrow’s meetmg.
。4) Does it remain a question that thepresident will approve of the plan to be dis-cussed at tomorrow’s meeting?
此外,英語中倒裝句也具有表意功能。第一次介紹事物時,英語常用“There be”句型;而以后再提到該事物時,則不用存在句,轉而用倒裝句。如:There is a piano in oursitting- room. Next to the piano is a tall book-case.這是因為存在句具有提醒功能,倒裝句則具有銜接、強調、表達情緒和平衡、協(xié)調句式結構等作用。如:
(1) She is a teacher. So is her mother.(銜接功能:“so”表示“being a teacher”,起到了銜接作用,同時也避免了重復。)
。2) For a moment nothing happened,then came voices all shouting together.(排序功能:表示先后順序,此處倒裝還能表示事發(fā)突然之意。)
。3)Thunder was rumbling in the distance.In a instant poured a rain.(描述功能:倒裝句序使雷聲隆隆、傾盆大雨的場面躍然紙上。)
。4)We were told Ms Black was ill, butwhen the bell rang, in came Miss Green, whowould replace Ms Black for a week.(情緒功能:此處倒裝表示出乎意料之事要發(fā)生,因為學生原以為沒老師上課了。)
。5) Gone are the days when a diploma de-termines your life-time fate.(平衡結構功能:如果按正常句序表達,本句應為“The dayswhen a diploma determines your life-time fateare gone.”主語部分太長,而謂語部分太短,句子結構顯失平衡,采取倒裝就能避免交流上可能產生的障礙。)
。6) Under no clrcumstances and at notime shall we be the first to use nuclear weap-ons.(強調功能:加重語氣,明確態(tài)度,表示任何情況、任何時間絕不會。)
。7)Not until he failed in the third attemptdid he realize his disadvantage.(強調功能。)
。8)He ran as fast as did the person whocame from England.(協(xié)調句式功能。)
四、定語從句的表意功能
定語從句是高中階段語法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受漢語思維定勢的影響,初學者很難把握。其原因是定語從句除表示限制或確定以外,還具有多種表意功能,有時相當于某種狀語從句,有時相當于并列分句或獨立句,學習中容易使人產生“又是定語從句,又非定語從句”的模糊認識。如果既能從形式上,又能從定語從句的表意功能上,將定語從句與其他結構加以區(qū)分,對閱讀理解、翻譯和寫作等方面無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ㄒ唬┍硎驹
1. The school shop, whose customers aremainly students, is closed for the holidays.譯為:由于顧客主要是學生,這家學校商店節(jié)假日是關門的。此句相當于:Because its cus-tomers are mainly students, the school shop isclosed for the holidays.
2. She’ 11 never forget her stay therewhen she found her son who had gone missingtwo years before.譯為:她永遠不會忘記在那里居留的日子,因為就在那段時間里,她兩年前走丟了的兒子失而復得。該句中定語從句暗示原因。
3. You will have to wait one more week,when the teacher will come back from thetrip.譯為:你得再等一周,因為那時老師旅行回來了。該句定語從句補充說明原因,相當于:You can see him in one week for the teach-er will be back then.
。ǘ┍硎灸康
1. Whatever is left over may be put intothe refrigerator, where it will keep for two orthree weeks.譯為:剩下的飯菜統(tǒng)統(tǒng)可以放到冰箱里去,這樣可以存放兩三個星期。此句相當于:Whatever is left over may be put intothe refrigerator so that it will keep for two orthree weeks.
2.I’ll give you my friend’s home ad-dress, where I can be reached most evenings.譯為:我將給你我朋友的住址,多數(shù)晚上我都在那兒。此句相當于:I’ll give you myfriend’s home address so that you can find methere most evenings.定語從句表達“告知你朋友住址的目的”就是“便于你找到我”。
(三)表示結果
1. The rain washed away the track,which prevented the train from running.譯為:大水沖走了鐵軌,因而火車無法行進。本句中的定語從句表示結果,相當于一個并列分句:and this prevented the train from running。
2. Last month, part of Southeast Asiawas struck by floods, from whose effects thepeople are still suffering.譯為:東南亞部分地區(qū)上個月遭受洪水襲擊,那里的人們因此而受苦。本句中的定語從句表示洪水造成人們受苦的后果。
(四)表示條件
1. Anyone who wins the next competitionwill be appointed to be manager of the compa-ny.譯為:無論是誰贏得下一輪競賽,都將被任命為公司經理。此句中定語從句表示條件,相當于:If you win the next competition,…
2. He who praises everybody praises no-body.譯為:對人人都表揚,就等于對人人都不表揚。此句中定語從句表條件,“He”是泛指,相當于:If you praise everybody,youpraise nobody.
。ㄎ澹┍硎咀尣
Dr. Bethune, who was very tired on hisarrival, set to work to the front at once.譯為:雖然白求恩大夫到達時已經很累了,但他還是立即奔赴前線工作。此句相當于:Dr.Bethune set to work to the front at once,though he was very tired on arrival.句中定語從句表示讓步。
They’ve won their last three matches,which I find a bit surprising actually.譯為:雖然他們已經贏了最后三場比賽,實際上我還是覺得有點詫異。此句相當于:Although they havewon their last three matches,I find it a bit sur-prising actually.句中定語從句表示轉折。
。┍硎緯r間
1.I saw Miss Yang who visited our farmin 2008.譯為:2008年楊小姐參觀我們農場時,我見過她。此句相當于:I saw Miss Yangwhen she visited our farm in 2008.
2.I’ve become good friends with severalof the students in my school who I met in theEnglish speech contest last year.譯為:去年英語演講比賽上我結識了我校的幾個學生,從那以后,我和他們就成為了好朋友。此句相當于:I’ve become good friends with several ofthe students in my school since I met them inthe English speech contest last year.句中定語從句起到了時間狀語的作用。
3. By nine o’clock, all the Olympic torchbearers had reached the top of Mount Qomo-langma, above which appeared a rare ram-bow.譯為:9點鐘之前,所有奧運火炬手都到達了珠峰山頂,隨后不久天空就出現(xiàn)了少見的彩虹。此句相當于:By nine o’clock,all theOlympic torch bearers had reached the top ofMount Qomolangma when a rare rainbowappeared in the sky.
語法中的表意功能十分豐富,教師只有深諳這些內容,并將其貫穿于語法教學中,才能讓學生深刻領悟語法規(guī)則,實現(xiàn)英語表達適切性與靈活性的統(tǒng)一。
英語語法的表意功能及其運用論文 篇2
摘要:對于語法問題,在英語語言教育中總是存在著許多誤區(qū)。在第二語言教學的課堂中(英語課堂),這些誤解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率、質量和結果。本文首先對七種主要的對于英語語法及其教學的錯誤觀點進行分析和批判;接著闡述了綜合技能教學法在英語教育中的運用,最后總結英語教師應當如何具體的使用綜合技能訓練來有效、正確的教授英語語法。
關鍵詞:英語語法;綜合技能;第二語言教學
現(xiàn)今中國的英語教學中,英語語法教育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關于語法的認識極其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問題依然存在著不少錯誤的理解。這些錯誤的認識或來源于把語法本身當作是一系列關于語言固定結構的任意性的規(guī)則總和;或是認為語言結構是不需要被教授的,而是由學生自己習得;另外一旦開始講授語法就會使學生厭煩等等方面。下面將對其中主要的七種錯誤論調進行逐一分析和反駁,得出一種比較全面、科學的英語語法觀。
一、英語語法的誤區(qū)
1.語法為自然習得,不需要被教授
事實上確實有人能夠比較自然的習得第二語言。以一部分美國移民為例,這些人中就有人能夠自己掌握并熟練運用英語而沒有接受過正式的學習。這種情況在青少年中尤為普遍。這些事例就使有人相信中國的學習英語的孩子們也能不通過老師對語法的講解而掌握英語。但是他們沒有看到,上述的情形并不能適用于所有的語言學習者,即使是掌握了英語使用的移民們的英語水平也尚未達到語言準確性的要求。而且最大的不同是中國學習英語的青少年沒有處在英語的生活環(huán)境,在語言教育中他們進行的.是外國語學習(ForeignLanguagelearning)而非第二語言習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on)。雖然在國際上這兩種教育常常被一起討論,但兩者在教育上還是有區(qū)別的。因此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語法知識的講授能否幫助學習者達到準確掌握語言目標。事實上即使是最有技巧的英語學習者也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來掌握語法。Chomsky在1969年就指出,英語本國人在成年前也一直處在一個繼續(xù)學習和完善英語語法結構的過程中。這樣問題就轉變?yōu)橛⒄Z語法知識的教授能否加速學生的自然語言習得。關于這個問題已有許多研究成果。Pienemann(1984)通過實驗得出:接受過語法學習的學生能在兩周之后進入下一階段的英語學習,而在無語法指導的情況下,這一過程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雖然實驗的被試只是少數(shù),但是這一結果多少為語法教育在英語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支持。
2.語法是一些無意義的結構的集合
這種誤解的產生源于人們把“語法”只和詞形變化、語言結構規(guī)則聯(lián)系在一起。但語法本身并不是一維的,也不是無意義的。語法由三個方面構成:形態(tài)句法(morphosyntax)-形式(form);語義(semantics)-意義(meaning);語用(pragmatics)-使用(use)。這三個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互相影響的。一個方面的改變將導致其他方面的改變。同時者三個方面在語法中又各有側重。要能使學生在適當是場合準確的運用語言表達完整的意義就必須完全的掌握者三個方面。
3.語法是一些任意的規(guī)則
從Saussaure開始,語言學家們就認為語言是任意性的,但這并不代表語法也是任意的,相反,語法是人們根據(jù)語言總結出的關于語言本身的邏輯的、規(guī)則的知識。
4.語法是枯燥乏味的
對于語法的這種印象來自對于反復訓練和機械重復的恐懼。但是教語法不等于必須學生無數(shù)次的重復模句,也不是強記語法規(guī)則。這些活動的確令人厭煩并且在教學效果上差強人意。
英語教師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種有趣生動,需要學生思考的訓練語法的學習環(huán)境。
5.學生一次只能學習一種語法結構
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教師可以每次只教一個語言點,學生也能一次致力于一個點的學習,但學生并不是在一次掌握了一個語法知識后才繼續(xù)學習下一個。新的語言知識與已學知識總是持續(xù)的相互影響。例如在教學中,學生表現(xiàn)出了對于過去時態(tài)的完全掌握,但在教授過過去進行時態(tài)后,學生對于前者的掌握似乎就不那么完美,語言表現(xiàn)也下降了。這種倒退現(xiàn)象會一直持續(xù),直到他們完全掌握這兩種時態(tài)并且區(qū)分清楚。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法學習的軌跡并非是水平直線而是擁有峰和谷的曲線過程。
6.語法和詞匯是知識范疇的,聽、說、讀、寫是四種技能
語法不僅是一種相對靜態(tài)的知識結構,同時也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英語教師的教學目的不是為了培養(yǎng)出一些能夠清楚背誦語法規(guī)則卻不會運用它們來進行交流的學生。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以一種非自覺的方式運用語法規(guī)則來進行語言交流。Ellis(1993)就提出語法教學應中在重在提升學生的語言意識而非對準確語言表達的練習。VanPatten和Cardierno的同年實驗也證明了這一觀點。實驗表明讓學生們通過分析輸入語言信息發(fā)展能力比給學生語法解釋后再讓他們做語言表達訓練要更有效。
7.語法能夠解釋一切語言現(xiàn)象
語言是復雜多變的,因此語法規(guī)則無法解釋所有的語言結構。例如,大多數(shù)教科書都規(guī)定進行時態(tài)不能與靜態(tài)動詞連用,因此下面這句句子:I am wanting a new car.是不正確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這種表達確實存在,而且本土人士更傾向于把進行時態(tài)與完成時態(tài)連用。
I have been wanting a new car(for sometime)關鍵在于語言是不斷變化的,語法的規(guī)則也是相對的。
以上是對英語語法本身和教學的再研究,在對英語語法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后,下面將闡述關于綜合技能教學法的使用。
二、綜合技能教學法
RebeccaOxford對于ESL/EFL的課堂教學打了個“織毯”的比喻。她認為編織英語教學就是把教師、學生、環(huán)境和相關語言等交織到一起的過程。從教學這部織布機織出一張寬闊的、強韌的、美麗的“織毯”,在其中所有的“知線”都以一種積極的方式來排列。例如,教師的教學風格配合學生的個性,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而且?guī)в忻鞔_的目的性;環(huán)境設置的資源及評價為語言教學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這種“織毯”式的英語教學的重要方式就是綜合技能教學。(Integrated-skill)綜合技能的學習已經在教育界得到了廣泛的贊同和使用,F(xiàn)行的教材中有專門的部分。在具體教學時間中有兩種主要的形式:內容型(Content-based)和任務型(task-based)。前者比較注重通過語言學習內容;后者強調進行帶有交際語言使用的任務訓練。兩者都應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占有重要部分。
1.內容型教學
使用這種方式,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技能,應用語法規(guī)則,學習例如科技、數(shù)學、社科等個方面的知識。Scarcella和Oxford在1992年提出了內容型教學的3種模式:主題式(Theme-based);附加式(Adjunct);隱蔽式(Sheltered)
2.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要求學生使用英語參與交際任務,任務即各種活動,如兩人或小組討論,合作辦報;撰寫電視廣告等等。
三、英語教師該怎么做
在運用綜合技能法教授英語語法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到:
1.肯定語法教學的必要性。向學生確立語法在英語學習中的正確位置。
2.從形式、意義和使用三個方面向學生解釋語法結構。以被動語態(tài)為例,這種語態(tài)具有明顯的形式:最少是由一個動詞和過去分詞構成。出現(xiàn)施動者時會由介詞by引出。Thebankwasrobbedbyagang.被動語態(tài)只能在動詞為(下轉256頁)(上接255頁)及物動詞的情況下出現(xiàn),這也是規(guī)則之一。被動式也擁有語法意義。它表明重點結構,強調接受者或動作的承受。在例句中“bank”是被強調的重點,這與其在主動句中的地位不同。我們何時使用被動,是否出現(xiàn)施動者等等這些問題就是關于語言的使用問題。隨著使用目的的不同,結構也發(fā)生改變。
3.安排各種鍛煉綜合技能的活動,創(chuàng)造生動的環(huán)境讓學生能發(fā)展語言能力。例如在學習關于過去式一般疑問句的回答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改變以下自己。她脫下鞋子,拿掉手表,戴上眼鏡,穿上外套,拿掉戒指,然后讓學生提問來只出她的改變。學生可以提問:“Did you take off your shoes?”“Did you put on your coat?”這樣的活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為學生提供了需要思考的環(huán)境,避免了機械性的重復回答。
4.不能只重視聽、說,也要安排必要的讀、寫內容。使四種技能全面發(fā)展。
5.不能期待會回答所有的語法問題,要在與學生的共同學習中,不斷完善語法知識。
為了讓英語學習者能夠正確的運用語法規(guī)則表達出準確的意義,英語教師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引人入勝的綜合技能的訓練環(huán)境來教授語法。教師應把語法看作一個有邏輯的動態(tài)私通由形式、意義和使用三個方面交織構成。通過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方式和總結教學經驗,在教學中更有效、科學的綜合各種技能的訓練,英語教育這塊“織毯”一定會越織越好。
【英語語法的表意功能及其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論網絡市場及其特征與功能 論文08-08
標點符號的表意功能例說08-17
美術及其社會功能08-16
[中學數(shù)學]談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語的功能及其運用08-17
有序讀圖法及其運用08-07
論網絡市場及其特征與功能08-05
論網絡市場及其特征與功能08-05
網絡對翻譯教學的影響及其運用08-22
論網絡市場及其特征與功能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