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李正鋒 王曉娟
陜西省岐山縣益店鎮(zhèn)中心小學(722400)
【摘要】《新語文教學大綱》對作文教學提出明確的要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要引導學生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講評要肯定成績,鼓勵積極參與;批改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尊重學生的原意,肯定學生點滴進步,講求實效。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習作的能力”。
【關鍵詞】寫作能力;興趣;思路;共評;展現(xiàn)
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害怕教作文,學生害怕寫作文的現(xiàn)象是非常普遍的。問題主要是教師對作文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教學方法上存在許多偏差,諸如片面強調(diào)所謂“有意義”的題材,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還有,教師包辦代替的現(xiàn)象也很嚴重,又不能根據(jù)作文要求,有的放矢講一些寫作方法,讓學生在習作時有所憑借,而是籠統(tǒng)的泛泛而談一些記事、寫人、狀物的表現(xiàn)手法。這樣,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面對陌生的題材,依樣畫葫蘆,假話連篇,更談不上抒發(fā)真情實感。所以,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是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條件。
《新語文教學大綱》對作文教學提出明確的要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要引導學生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講評要肯定成績,鼓勵積極參與;批改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尊重學生的原意,肯定學生點滴進步,講求實效。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習作的能力”。因此,作文教學要還作文的“真面目”,還給學生作文的一片藍天,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想寫,想寫好的內(nèi)在動力,形成樂寫,會寫,善寫的良性循環(huán)。那么,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捕捉細節(jié),激發(fā)興趣
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贊科夫曾經(jīng)說過:“只有在學生情趣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chǎn)生出兒童作文中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這表明興趣將促使學生萌發(fā)強烈的求知欲,從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自我追求,去學習,去探索。因而,教師應想方設法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歷過許許多多的事,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觀賞到很多美好的景物,這些都是寫作的好素材。教師只要善于捕捉生活細節(jié),因勢利導,發(fā)揮教育機智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記得有一次,前一堂是體育課,同學們玩得太高興啦,直到上課鈴響后,有些同學才陸續(xù)向教室走來。正當我開始講課時,突然一聲“報告”,進來一個汗流浹背的男同學,他手里抱著球,肩上搭著外衣,走向座位時還拌了個“鬼臉”,引得學生們哄堂大笑。這位學生剛坐好,又有另一個學生跑進來,此人是班里的“調(diào)皮大王”,進教室時抬頭挺胸,神氣十足,還學著“正步走”,到了座位旁邊又來一個“向左轉(zhuǎn)”,最后直挺挺的坐在位置上,這一系列動作又引來學生們一陣大笑。接著教室外面又出現(xiàn)一位女學生,只見,她膽怯的喊著:“報告”,聲音里有些顫抖,又夾著一臉尷尬相……一個接一個的“遲到報告”打亂了課堂秩序,教室里一片沸騰。
我想:該如何打破這一尷尬的局面呢?于是,我靈機一動,把語文課改成作文課,題目就叫做《上課鈴響后》,要求學生寫出二至三個同學走進教室的不同神態(tài),由于當時大家親眼目睹了幾位同學走進教室的情景,記憶猶新。這次,同學們輕松愉快地完成了作文。不少學生把神情、動作描寫得十分生動、逼真,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說,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體驗生活,積累豐富的素材,這無疑是消除學生害怕作文的心理,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好方法。
2指導閱讀,拓寬思路
《新語文教學大綱》里教學總要求明確規(guī)定: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50篇(含課文),并在《大綱》后面附有古詩詞背誦篇目80首。第一次明確規(guī)定了課文閱讀總量為:五年制不少于100萬字,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眾所周知,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們提倡并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其目的是通過閱讀,一方面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另一方面是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杜甫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閱讀,使學生從廣闊的閱讀天地中汲取養(yǎng)分,寫作起來才會更得心應手。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閱讀呢?
2.1把握課堂,提高效率。
學生閱讀能力低下,與教師的課堂教學有著密切的關系。語文課堂教學是否充滿活力,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閱讀教學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制約,即課堂上學生讀得少,教師講得多。披文入情,文與載道,皆源自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發(fā)揮作用,源自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情感為紐帶的把握。教師還必須處理好課本內(nèi)與課本外,校園內(nèi)與校園外,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給語文教學注入新鮮血液。相反,生吞活剝的傳遞,只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認為讀書如此之難。這樣勢必嚴重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2為學生的閱讀提供豐富的源泉。古人云:大凡讀書者,皆先讀而后理解,而非先理解而后讀。只有量的積累才會在質(zhì)上有所飛躍。可謂:見多識廣,后積而薄發(fā),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從此可見,讀書與習作之間的關系是多么密切!因此,教師除了發(fā)揮語文課本的功能,引導學生多讀多背,也要花點心思,舉辦諸如讀書筆記展覽會,手抄報大賽,新書推薦會等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書報進行交流,擴大閱讀面,為寫好作文夯實基礎。
2.3運用統(tǒng)一的閱讀卡。學生閱讀時一旦有了優(yōu)美詞句,或精彩片段分門別類地摘抄到讀書筆記中,并把這些精美語段熟讀,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于記憶,并且在寫作中靈活運用,這樣就把他人作品中的精華化為己有,寫作時就會避免詞句單調(diào)重復,寫出的作文也較為生動感人!
3自評互評,師生共評
教師還應及時講評反饋,教給學生修改符號、修改方法,調(diào)動學生修改作文的積極性,強化修改作文的訓練。我的做法是:讓學生在完成作文之后,對自己的作文做出一定的評價,這樣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了解作文中存在的優(yōu)點和缺點;然后給學生選擇典型例文,及時講評優(yōu)劣,指明修改方向;再騰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修改,也可以互評互改;最后由教師進行檢查性批閱,師生共同賞析優(yōu)秀習作。
根據(jù)小學生都有喜歡提別人意見、找對方缺點的心理特征。教師可在講評之后,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文,從最基本的標點符號、錯別字、病句修改起,到培養(yǎng)學生能發(fā)現(xiàn)作文的立意、條理、語言表達等存在的問題,學會寫批語。這樣,能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復雜而細致的思維過程,如遣詞造句是否妥帖、準確,語言是否生動鮮明,條理是否清楚,立意是否有深度,都得動腦分析推理,然后做出判斷,并逐一予以修改。每修改一次,無異于一次觀摩和交流。
有的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往往求全責備,甚至潑冷水。作文批改中常有“廢話連篇,不知所云,中心脫離”等批語,諸不知成功能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心里滿足,激發(fā)更強的學習動力。我們不如從“通篇廢話”的作文中找出一兩句,畫上紅線,注上一些鼓勵性的評語。如:這個詞你用得真好!你已經(jīng)有進步啦,老師真替你高興!……這樣從正面鼓勵,學生就會有興趣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把不通順的句子理一理,把廢話贅言刪掉。平時要多講優(yōu)點,多講成績。讓優(yōu)等生上臺來朗讀自己的作文,讓中等生評述自己的好段落,讓后進生來讀讀自己的好詞好句。總之,教師應不失時機的抓住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給予肯定,加于指導,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到寫作文并不難,從而看到寫好作文的希望。
4給予機會,展現(xiàn)自我
每個學生都有展示和表現(xiàn)自己的欲望,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要特別關注一下后進生,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可以組織作文興趣小組,在班級開辟寫作園地,把一些好的作文在興趣小組中討論,在園地或?习l(fā)表,也可以定期張貼學生的讀書心得,優(yōu)美語段摘錄。當同學們看到自己的作文得到發(fā)表時,當他們聞到自己的名字散發(fā)出油墨的清香時,仿佛自己是小作家了,他們的寫作勁頭就會越來越足。這樣,就能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參考文獻
。1]《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
。2]《寶雞教育》2012年第5期
[3]《西部教育導刊》2012年第8期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相關文章:
淺談低段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08-23
淺談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論文04-10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興趣06-14
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08-24
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08-20
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