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簡單單”教習作
“簡簡單單”教習作海滄區(qū)育才小學,福建廈門361026 唐晴曉
摘要習作教學要提倡“簡簡單單”指導的理念。從選擇素材到設計流程,再到教學過程中的點撥藝術,讓學生在看似簡單,實則扎實地課堂上習得基本的習作技能。
關鍵詞:習作指導 “簡簡單單” 方法 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4-0001-02
近幾年來,習作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很多老師在習作教學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也取得了不少有效的成果。觀摩過各種類型的習作教學課后,筆者發(fā)現(xiàn)習作教學要想有實效,不是靠花里胡哨的教學設計,更不是靠看似熱鬧、實則作秀的教程過程,靠的是“簡簡單單”的教學理念。這里的簡單加了引號,說明這不是普通意義上容易,而是一種刪繁就簡、去粗取精的簡潔。下面以曾參加過的一次“千人萬課”活動中的四節(jié)習作課為例,闡述如何“簡單簡單教習作”。
一、簡單地選擇素材
上什么樣的習作指導課,選擇什么樣的內容讓學生寫,一線的教師對這樣的問題往往思考得比較少。通常是隨著教學進度,要輪到上習作了,老師才匆忙看看教材、教參。如果趕上了學;蚴鞘袇^(qū)教育局舉行有關習作的教學比武,對于習作素材的選擇就成了取決成敗的關鍵了。大部分教師都摒棄了教材中的習作素材,從課外素材中反復篩選,精心組合各種素材,只想著如何在新、奇上在出彩。其實,我們忽略了簡單的素材往往正是我們在學生小學階段要教給他們的最簡單的、最基本的、最適合他們年齡特征的最佳素材。
上海特級教師賈志敏執(zhí)教一節(jié)五年級的習作課《燭心》。他就是從《讀者》中選了楊紅櫻的微型小說《燭心》,讓學生練習改寫,屬于給材料習作。賈老從學生最熟悉的作家楊紅櫻引入課題,先拉近了學生和微型小說的距離,再看《燭心》,是楊紅櫻創(chuàng)作的一篇不到三百字的小小說。講的是“我”剛搬新居,突然停電了,室內一片漆黑。這時一個小男孩敲門問:“阿姨,你家有蠟燭嗎?”“我”想,剛搬來,就來借東西,真是欺負新來的。今天借蠟燭,說不定明天又來借蔥、蒜,于是”我”說沒有。結果男孩高高舉著兩根蠟燭送給我,這讓”我”驚呆了的故事。這篇小小說的內容源自生活,讀來有親切感,符合學生的生活體驗!蹲x者》是一本較為普及的期刊,這樣的素材在生活中是可以信手拈來的,當然,我們很多語文教師缺乏這樣的職業(yè)敏感度,不能像賈老這樣能敏銳地捕捉到生活中簡單的習作素材。
江蘇特級教師于永正執(zhí)教的是六年級的兩節(jié)習作課《關注小事·關注細節(jié)》。于老指導學生寫的是校園里最普通的、每天都要發(fā)生的事情,那就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事情,屬于寫人記事類的習作,于老從老生常談的話題里抓住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細節(jié)描寫。(語文教學論文 www.thephantastics.com)浙江特級教師林樂珍執(zhí)教的是人教版教材里二年級上冊的一次習作練習《游猴山》,屬于看圖寫話,也是簡單的習作素材。江蘇特級教師管建剛執(zhí)教的是六年級《寫一個人——我的同桌》評講課。寫自己的小伙伴正是六上第五單元的習作要求,管老師也是選擇了簡單的教學素材進行習作評講指導。
上面幾位老師執(zhí)教的習作課的素材,看似簡單,其實都是對課程資源的巧妙取材,真正體現(xiàn)了語文來自生活,回歸生活,服務生活的簡樸的教學理念。如此簡單的素材,在他們的手里,就成了異常豐富、容量極大的課程資源。
二、“簡單”的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是我們在聽課時最為關注的一個點。我們常常評價一節(jié)好課,主要看教師的教學設計是不是新穎,預設是不是出人意料,有沒有與眾不同的的亮點,等等,似乎如果這堂課沒有打破常規(guī)就談不上一堂精彩的課,而這次活動上的習作指導課的流程相對都很簡單。
賈老執(zhí)教的《燭心》的教學流程是:一、聊楊紅櫻和微型小說;二、朗讀《燭心》并換角色說故事;三、動筆改寫,18分鐘寫500 字,并換題目點評。四十分鐘的課堂足有近20分鐘讓學生動筆寫作文。由此可見,簡單里透著扎實。
在我們還在為能不能用范文教學、用下水文教習作會不會框住學生的思維而左右為難時,于永正老師在課上大膽地用兩篇下水文做指導。一開始他就出示了兩篇自己寫老師的細節(jié)描寫片段,讓學生讀后問:“哪句話引起你的思考?哪個細節(jié)深深印在你的腦海?”讓學生在細細閱讀兩段范文的基礎上,具體認識了什么細節(jié),怎么把細節(jié)寫細。再用師生現(xiàn)場模擬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走進生活,用眼睛和心靈去捕捉細節(jié)。接著就是讓學生練寫,十五分鐘后評議。之后于老師又和一個學生模擬了一件小事,布置學生回家再寫下來。教學流程也是如此真實簡單。
林老師領著二年級的小朋友在“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這最基本的四要素反復練習。她的教學流程是:一、看看聊聊,明確事件的四要素;二、說說玩玩,學習用四要素寫一件事情;三、寫寫評評,規(guī)范格式?此坪唵蔚慕虒W流程,其實林老師抓住了言語表達能力這一核心要素,從敘事最基礎的四要素切入,以生動童趣的形式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掌握寫話規(guī)范,為學生“自主寫話”邁好了第一步。
管老師的評講課堂略顯新意。大致分為先出示學生習作中的精彩句段評析,評議好在哪里,再歸納出這次習作中的學生存在的通病,如“自相矛盾”“畫蛇添足”等等,最后組織學生討論如何修改。
其實,這看似簡單的教學流程正是教師智慧的體現(xiàn)。簡單樸實的預設,教給學生的往往是扎實有效的習作能力,賈老的那節(jié)改寫《燭心》的習作指導課學生基本掌握改寫人稱的改寫方法,領悟“題好文一半”的妙處。于老的《關注小事,關注細節(jié)》讓學生明白了寫人記事的文章怎么抓細節(jié),怎么把細節(jié)寫好。林老師的《游猴山》使二年級的小朋友獲取了看圖寫話要寫清楚四要素的能力。管老師的評講課更是讓學生從實踐中鍛煉了遣詞造句、修改習作的基本能力。
三、“簡單”的點撥指導
習作教學中怎樣做到章法和技巧的訓練不生搬硬套,不阻礙學生的自由表達,這往往是我們在習作教學的困惑之處。而大師們用精妙的點撥藝術把這個矛盾巧妙的化解。
《燭心》:賈老讓一個學生站起來口頭轉述這個故事,學生在轉述時,出現(xiàn)了這么一句話“我敲了敲門,阿姨把門打開。”賈老當即指出:“這句話有問題,你是在轉述,此時的對話要符合情景,你應該說‘我敲了敲門,打開門的是阿姨!蹦莻學生隨即改了過來。這處的點撥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既告訴了學生轉述要符合情景,還讓學生明白措詞要準確妥帖。再如,在讓學生反饋改寫后的題目時,面對學生五花八門的題目,賈老師當場點評指導,如把《雪中送炭》改為《暗中送光》,把《蠟燭,一條長絲帶》改為《蠟燭·阿姨·溫暖》。諸如此類適時、準確、到位的點撥,不僅讓學生受益,也讓聽課的老師折服。
《關注小事,關注細節(jié)》:于老師和一個學生在表演一個小故事時,本來最后教師目送學生回到座位這是個細節(jié)。第一次表演快結束,當那個學生快回到座位上時,于老師趕緊把他喚回,說:“不行不行,要重新演一遍,我發(fā)現(xiàn)大家最后都只盯著你回座位了,卻沒有注意到我的表情動作,那可是個很關鍵的細節(jié)呀。來,我們再演一次。”于老師就這樣有意或是無意的強調點撥,把學生最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處強化重演,猶如電影里的特寫鏡頭,一次又一次地印在學生的眼里,心里,最后讓學生用筆表達出來。這樣的訓練,學生再把細節(jié)寫細又有何難,在于老師這樣的點撥指導下,學生后來在習作中是這樣寫到這處細節(jié)的:“直到他坐下了,老師的目光還沒有從他身上移開,那目光充滿了鼓勵,充滿了期待。”
其實,這幾節(jié)習作課還有些“簡單”也給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像賈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語是非分明、干凈利落。學生讀文章讀得不好,他就說:“不好不好,這樣讀不行,你讀得還不如她了。”一反我們平時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錯誤回答或理解時模擬兩可的評價。有時我們的課堂也需要這樣簡單的評價,這里的簡單是指是非分明。林老師在教小朋友互評寫好的一段話時,就利用展臺,教師示范用紅筆在圈劃,讓先改好的同學當小老師,去給陸續(xù)寫好的同學評改,這樣簡單的評價方式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其實,“簡簡單單教語文”是于永正老師一貫主張的,筆者之所以套用他的話也提出簡簡單單教習作,是因為發(fā)現(xiàn)他們的課其實不簡單,平平淡淡中,耐人尋味;樸樸實實中,別有洞天。以童心看世界,簡單后面是深刻。他們課堂表現(xiàn)出來的簡單是厚積而薄發(fā)的一種不簡單,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育人境界。
【“簡簡單單”教習作】相關文章:
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學漢字08-05
蘇教第五冊“習作一”08-16
蘇教三下習作4作文指導08-24
簡簡單單的網(wǎng)名08-15
簡簡單單的幸福作文08-24
簡簡單單的幸福語錄10-21
簡簡單單的個性簽名02-06
關于簡簡單單的個性簽名02-08
習作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