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課堂教學藝術之——愉快教育
淺談課堂教學藝術之——愉快教育
“愉快教育”是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將興趣、創(chuàng)造、審美、理解、尊重和信賴貫穿于教育過程中,使師生獲得教與學的愉快體驗,身心得到和諧發(fā)展的教育。它的本質是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回憶。
一、 創(chuàng)造師生間最佳的心理影響
上課,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是師生的一種交流,這不僅僅是信息的交流——以知識的傳遞為主要表現(xiàn),而且是感情的交流——以心靈之間的微妙碰撞為主要特征;而信息的交流是在感情交流的“氛圍”中進行的,知識的傳遞是心理間的相互影響為背景的。在教育過程中,除了人的因素——教師和學生,物的因素——教科書和教學手段,還有一種“場”的因素。這種“場”被巴基斯坦稱做“道德心理氣氛”,猶如物理學中的“電場”、“磁場”。它是由師生之間的心理互相影響構成的,它對教學效果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們不能小視課堂上師生的一怒一笑,一舉手、一投足對它構成的價值,而應致力于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信息交流的最佳的這種“場”。如何去創(chuàng)造,有賴于教師本身的素質、藝術水平及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
課堂是師生雙向活動的主要場所。活躍的課堂氣憤,總是給人一種躍躍欲試之感,使人的大腦皮質神經(jīng)細胞處于積極活動狀態(tài)。只有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才能和教師同步?蓪嶋H上,有的教師面部表情如同經(jīng)過冷處理一般,這種狀態(tài)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正確的態(tài)度應當是:親切、自然,教學內(nèi)容娓娓道來。但在教學中,教師不能為活躍而活躍,以滑稽的語調(diào)、夸張的動作取悅于學生,教師形同馬戲團的小丑;钴S的課堂氣氛只能為教學內(nèi)容服務,否則就會沖淡教學內(nèi)容,而使你事倍功半。
二、 讓課堂變成快樂的場所
要讓課堂變成快樂的場所,教師就不應讓自己的心境影響學生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心情舒暢時,就會煥發(fā)學生的熱情,肉法求知的欲望,激起創(chuàng)造的靈感;反之,如果心境郁郁寡歡,智力活動減弱,創(chuàng)造思維演義,對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效果甚差,失誤也大。教師壞的心境使師生關系講話,甚至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因為現(xiàn)行小學教育仍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課堂教學,根據(jù)這一點,必須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如果教師心境不好,在與學生的接觸中就會冷淡,相互關系就會疏遠,心理無法想容,這就難以解決課堂上節(jié)外生枝的問題。甚至失去立志、體罰學生、出手傷人,使課堂教學的四十分鐘一事無成。
因此,教師要有高度的自制力,善于調(diào)控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自己踏上講臺,面對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就應該忘卻一切煩惱,沉浸在師生感情交流的快樂中,教師應該感覺到你的學生是你的最好的朋友。由此看來,教師在課堂上應當盡量保持樂觀、開朗的餓心情,窗在一種學生樂于接受的氣憤。比如,我們在講課時不妨風趣、幽默些,適當?shù)挠眯β晛泶蚱茋烂C、緊張的課堂氣憤,使學生能在精神興奮之時更好地與教師合作。諸如此類的方法應靈活使用,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應學會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進行教學,讓課堂變成快樂的場所。
(二)不要做課堂里的“警察”
教師上課時應當把幫助困難作為主要任務,不要只想著紀律問題。充當課堂里的“警察”。有的教師很嚴厲,經(jīng)常以苛刻的要求和簡單的手段來維持課堂紀律。他們要求學生絕對“安靜”,“端坐不動”,實際上這是很難做到的。教師在課堂上好激動,急于求成,求全責備是不好的。處理問題要心胸開闊,分清主次,對學生學習上的失敗和其他方面出現(xiàn)的錯誤思想、問題應當寬容些。即使他們有不端行為,也應坦然對待,盡可能避免當眾訓斥,更不能用粗暴的方法,因為簡單粗暴的方法往往會引起學生對抗、憎恨的心理,而學生屈于壓力聽課,是不會收到好的學習效果的。所以,教師不能通過施加壓力來控制,做維持課堂紀律的“警察”。
(三)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喜歡他們才會聽話。 ,教師應當認真考慮與學生搞好關系、建立感情。在講課之余,教師還可以多和學生接觸,吸取他們的意見 ,尊重他們的思想、性格、習慣,對他們的愛好、特長表示感興趣,“你對別人感興趣,別人才會對你感興趣,”這個道理在師生之間同樣適用。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很少與學生交談,對他們的愿望和要求表示出冷漠。事實證明,這些教師難以和學生建立比較融洽的關系。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也要和學生談談功課以外的東西,讓學生覺得你樂于同他們接觸是因為喜歡他們,即使在批評、處罰學生的時候,也盡量讓他們有這種感覺,這樣,學生就愿意與你接近,就會更喜歡你的課了。
由此看來,理解、信任學生,同學生及時進行感情交流,也是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途徑,讓學生感受到聽你的課是一種美的享受,從而“親其師,信其道!
三、 愉快教育是對教師素質的挑戰(zhàn)
(一) 是對教學方法的挑戰(zhàn)。實施愉快教育要力求克服傳統(tǒng)教學中空洞、呆板、說教式的教法。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歡樂和諧的氣氛,真正體現(xiàn)教育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tǒng)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本位意識要弱化,而主導意識要強化,這一弱一強,是辨證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既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誘導,努力創(chuàng)設樂學的氣氛和環(huán)境,變外推力為內(nèi)驅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增進教學雙方的交流和傳遞,直至互相融合。
(二) 是對教師知識結構的挑戰(zhàn)。教師的知識結構是否合理,是影響愉快教育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個知識結構,不單是指教師的學歷水平,重要是指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和把握的程度,它包括對學生的心理、學生的認識和把握程度,它包括對學生的心理、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行為習慣和特點的感知和理解等等,并且能夠根據(jù)學生這些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具備這樣的知識結構,愉快教育的實施很可能流于形式,先是熱鬧一番,而后一哄而散。總之,愉快教育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自覺地革除了單純的升學教育帶來的弊端,使學生從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和單純追求考分的壓力下解放出來,促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fā)展。但也有人持有片面認識,認為愉快教育是放在任學生自由發(fā)展,削弱了教育的功能。這實際上是對愉快教育的一種誤解,愉快教育并不是屏棄傳統(tǒng)教育中文化知識的傳授和思想教育這些基本要求,而是通過愉快教育這一形式,使學生樂學、好學。它保證了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全面落實,使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淺談課堂教學藝術之——愉快教育】相關文章:
淺談新課改之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08-14
淺談藝術教育中的舞蹈教育08-19
淺談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08-24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收束的藝術08-17
淺談化學課堂教學的導課藝術08-12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的感染藝術08-05
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提問藝術08-24
淺談數(shù)學課堂中的愉快教育08-12
淺談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愉快教育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