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食品微生物學實驗課教學改革嘗試與探索
食品微生物學實驗課教學改革嘗試與探索孫德坤 孫力軍
在十幾年的食品微生物學教學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人才,他們在社會各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和建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理論知識雖然牢固,但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弱,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較弱等等,使得學生到社會工作以后,都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同時,在21世紀,高校中培養(yǎng)的人才除了具備系統的理論知識外,也應該具備良好的獨立實驗能力。那么如何加強和改進微生物學實驗課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我們在這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
一、方法的制定
在制訂實驗課教學計劃時,將整個實驗課教學分成兩部分。第一階段進行常規(guī)實驗課教學。教學的任務是讓學生學習并掌握實驗課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實驗方法,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實踐能力,為第二階段的進行打下基礎。第二階段為應用試驗階段。根據理論課和實驗課的學習,學生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加以運用。實驗題目是教師擬定的,其目的就是將所學學習的基本知識加以綜合運用,以提供同學們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改革方法的實施
1、上好理論課
理論課是實驗課的基礎和前提。食品微生物學既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專業(yè)基礎課,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理論課的教學,可以給學生一個理性認識,學習到進行實驗的理論基礎,減少了盲從性。理論課上,在講好重點、指出難點的同時,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講解一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微生物學理論知識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近期與微生物學有關的科研動態(tài)等問題,給學生以啟發(fā),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重點指出一些現在還沒有解決的、學生又感到比較貼切比較現實的問題,比如:利用微生物工業(yè)化生產食品問題、工業(yè)生產中的菌種問題、食品污染問題等等,引發(fā)他們解決問題的欲望。掌握理論、培養(yǎng)興趣是理論課的主題思想。
2、上好基礎實驗課
這是進行實驗教學改革的重點問題。第一階段進行中,在講解清楚實驗的原理、實驗的步驟等問題的同時,重點指出實驗中所包含的實驗技術和實驗方法,以及這些實驗技術和方法如何應用,并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通過基礎實驗課教學,讓學生掌握進行微生物學研究所用的一般技術和方法,如:培養(yǎng)基制備、消毒與滅菌的方法、微生物分離和純化的技術和方法等等,為學生進行第二階段應用實驗打好基礎。
3、實驗基本理論思想的培養(yǎng)
針對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文獻資料查閱、實驗設計、實驗室安全、實驗態(tài)度、實驗數據處理等問題。我們特邀請有關教授在此方面進行了專題報告,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實驗室工作概念。
4、應用實驗
應用實驗是實驗教學改革的第二階段,依據學生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知識以及學生的不同層次而設計的。應用實驗難度是按照學生所學的實驗技術而確定,同時,這些題目又是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同時我們也允許學生將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感到有意義、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實驗進行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老師及時給與指導和糾正。
5、實驗報告
在做實驗之前,要求同學們寫出預習報告。每完成一次實驗都應及時寫出實驗報告,實驗報告的內容要包括實驗的意義,實驗的理論依據,實驗所用的儀器和方法,實驗的結果,并對實驗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三、 實驗改革的效果與分析
1、通過實驗改革,鞏固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并拓寬了知識面
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許多問題,有一些問題來自于理論知識,這樣學生只能自己去查閱相關的背景知識,如教材、圖書館里相關的參考書以及相關的雜志、期刊、網頁。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了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開闊了視野,如對“野油菜黃單胞菌的分離純化”這個實驗,教材書上有關野油菜黃單胞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條件、形態(tài)結構、生理要求、分離培養(yǎng)的方法等等幾乎沒有介紹,只提到了它的一個在實踐中的應用,做這個實驗的同學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解決了這個問題,并對野油菜黃單胞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2、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需要運用許多實驗技術去解決實際問題,而在實驗過程中,如果某步驟操作出現了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實驗的進程、實驗的結果。因此,學生非常重視實驗技術,同時在進行微生物的分離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制備、消毒滅菌等操作中,又多次運用這些實驗技術,使得學生對實驗技術的運用更加熟練,動手能力顯著提高。
3、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都需要自己查閱資料解決。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避免了學生應付考試的弊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4、激發(fā)了學生的科研熱情
在完成了實驗以后,有些同學仍然向老師提出進行其它實驗的要求,這是以往教學中所沒有的事情。我們通過學校設立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鼓勵同學們申請大學生創(chuàng)新課題,學生不但有了利用課余時間的場所,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而且養(yǎng)成了做事認真,工作嚴謹,實事求是的良好習慣。
四、實驗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實驗結果和深度參差不齊
在實驗進行中,部分同學對待實驗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因此實驗認真,實驗結果較好。但是仍然有部分同學采取應付的態(tài)度,實驗結果不理想。在實驗報告中,大部分實驗小組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比較貼切,有一定的深度;也有個別小組在對實驗結果的分析上不著邊際。
2、工作量加大,儀器設備、耗材和指導教師不足
在實驗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教師和實驗員都要投入極大的精力和時間。如在實驗開始階段,幫助學生查閱資料、解答學生疑問,批改并幫助學生設計實驗,實驗進行階段,指導教師經常要到實驗室,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觀察、輔導,督促學生的實驗進度,處理緊急情況等等。實驗結束后,要批閱學生的實驗報告,并逐個進行評審。同時儀器設備和實驗耗材需要量增加。
進行實驗課教學改革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檢驗和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鍛煉,學生在理論課上學到了許多知識。但是,學生究竟掌握了多少?掌握的程度如何?這些情況單靠期末考試說明不了所有的問題。為了有效防止“高分低能”現象,通過實驗教學改革,對學生的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檢驗,使學生不但主動地、牢固地掌握了所學知識,不會感覺到所學無所用,而且學生還學會了主動學習,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進行實驗課教學改革是對學生進行科研、工作態(tài)度和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檢驗和培養(yǎng)的良好途徑,也鍛煉了學生將來走向社會的工作能力。
食品微生物學實驗課的改革是成功的,通過實驗課的教學改革,學生的實驗能力得到了較好的鍛煉,獨立實驗水平得到提高。同時,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覺性得到加強和提高,是一種較好的開放式教學方式,對教學的進行和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