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先隊教育現(xiàn)代化的一道亮麗風景
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工程的實施,以電視為主體的電子媒介已成為廣大少年兒童學習、活動家、休閑教育的一種新型模式,輔導員如何抓住少先隊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機遇,合理運用學校電視臺,發(fā)揮其在少先隊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在這塊新天地里提高自身修養(yǎng)?筆者認為應具備以下幾方面能力。第一,輔導員應具有創(chuàng)辦紅領巾電視臺的硬件配備策劃能力。
創(chuàng)辦紅領巾電視臺,必備的硬件設施是先決條件。一般學校應建立學校閉路電視系統(tǒng),包括演播室、獨立控制室,配備專業(yè)攝像機、錄放像機、多媒體電腦等。
第二,輔導員要在紅領巾電視臺運作中不斷鞏固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
紅領巾電視臺是現(xiàn)代教育條件下的一種新形式,其制作涉及各方面的知識技能,輔導員不僅要有時代意識、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教育科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文學水平、藝術修養(yǎng)、寫作能力及過硬的普通話技能等。
第三,輔導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管理指導能力。
創(chuàng)辦紅領巾電視臺是少先隊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輔導員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一種特殊的管理機制!半娨暸_管理委員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組織機制,可由輔導員、學校分管領導、少先隊干部、隊員代表組成。電視臺可下設采編組、演播組、制作組、攝制播放組等。大隊宣傳部和各中隊還可組成一個小記者網絡,及時為紅領巾電視臺提供新聞素材。
紅領巾電視臺是學校自辦的少先隊教育陣地,許多指導工作都集于輔導員一身,諸如學生攝制指導、新聞稿件修改,播音配音指導、上鏡形象指導等,大中隊輔導員要相互協(xié)調,逐項指導學生開展工作。
第四,輔導員要具備少兒電視節(jié)目的設計技能。
紅領巾電視臺的對象是少年兒童,豐富多彩的少兒節(jié)目是孩子們的精神食糧,輔導員應不斷求異創(chuàng)新,因地制宜,開播多樣的少兒節(jié)目,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從中學到知識,受到啟迪。
紅領巾電視臺要堅持節(jié)目“自辦”、“特色興臺”的原則,可開設“少兒新聞”、“校園風景線”、“少兒影視城”、“小小點歌臺”、“露一手”、“知識角”、“童言無忌”、“小擂臺”、“一班一特色”、“假日行動大追蹤”、“小記者大世界”等欄目;也可創(chuàng)作“紅領巾公益廣告”、“德育小片”、“專題報道”、“焦點訪談”等欄目反映校園熱點。例如,紅領巾文明行動、少先隊主題教育、各類典型事例、重大事件;“慶祝十五大勝利召開”、“我是校園小主人”、“我為希望工程添光彩”等,也可作為紅領巾廣告在每期的開頭播放;“放學路隊與安全”、“零錢使用新導向”、“課間十五分鐘”、“快樂雙休日”、“家庭作業(yè)量”等可作為熱門話題進行訪談,鼓勵學生自主參與、積極思索、付諸實踐。
第五,輔導員要具備作用全面的電視節(jié)目制作技術。
學校電視節(jié)目的制作技術主要包括:攝制技術、編輯技術、視頻技術、音頻技術及合成技術五個方面。
制作學校電視節(jié)目是一種集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的特殊工作,少先隊活動家的多樣化、教育性要求輔導員要靈活機動地及時捕捉素材,制作成節(jié)目,展現(xiàn)于校園銀屏,以增強少先隊教育的針對性,擴大教育面,增強實效。因此,輔導員應具備初步的專業(yè)攝制能力;具備較強的編輯能力,管理好“小記者”隊伍;以及掌握視頻技術(主要指編輯錄像機的運用技巧);音頻技術也是制作少兒電視節(jié)目的關鍵技術,在節(jié)目合成中,音頻制作一般包括直播配音、口播配音、背景音樂的選擇、同期聲的提取等環(huán)節(jié)。
最后一項是合成制作技術,它涉及音頻、視頻、編輯等技術,需要制作人心靈手巧,反應敏捷,不斷積累經驗,制作出理想的少兒節(jié)目。只要廣大輔導員堅持少兒自主性原則,發(fā)揚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紅領巾電視臺將成為學校教育現(xiàn)代化的一道亮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