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職教論文>怎樣上好一堂課

怎樣上好一堂課

時間:2022-08-13 09:03:48 職教論文 我要投稿

怎樣上好一堂課

  要上好一堂課,首先必須安排好課堂教學結構,這是很重要的。構成課的基本部分有:組織教學,復習檢查,講授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和布置課外作業(yè)。

  組織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做好上課的各種準備,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集中學生注意力,保證教學能夠順利地進行。任何課都要進行組織教學,不僅在上課開始時,并貫串在全部教學過程中,直到一堂課的結束,都要留心觀察學生的情況,使之始終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引導學生積極開拓思維活動實現(xiàn)組織教學。最后,按時結束一堂課和認真布置好課外作業(yè)。檢查復習的目的在于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加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以利于新知識的接受。檢查復習的方法有:口頭問答、黑板演示、檢查課外作業(yè) 、糾正作業(yè)錯誤等。檢查后一般要給予評定,并指出優(yōu)缺點。檢查復習的內容可以是上一次課學習的內容,也可以是以前學過的并與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有關的內容。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年齡特點,盡力創(chuàng)設新穎的情景和有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引入新課。

  講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這是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我們就應及時地將新課的內容,有計劃有層次,由淺入深地展現(xiàn)給學生。當觸及到新舊知識的結合點,或者說是新知識的生長點,也可以說是本節(jié)的重點、關鍵處時,教師就應根據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運用恰當?shù)男问剑ɡ首x、討論、操作、畫圖、實驗、嘗試等),及多種感官真正參與和探究新知。在此須注意兩點:第一,問題必須提得恰到好處,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學生。第二,教師的啟發(fā)點撥要適度。鞏固新教材:主要是在新課結束后,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方法、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用精簡扼要的語言,把本節(jié)課的中心內容加以系統(tǒng)概括,使學生對所學新教材當堂理解,當堂進行鞏固,也可以使學生初步練習和運用新知識,從而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進一步發(fā)展智能,及時強化,然后再提高,為課外作業(yè)做好準備。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總結和閱讀教科書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布置課外作業(yè),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并培養(yǎng)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布置作業(yè)時,要提出明確的要求,有時還需提示和示范。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認真的檢查,批改和評定,及時反饋信息,改進教學,做到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比如在“鹽的水解”這一節(jié)里,一開始我就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碳酸鈉水溶液顯什么性?學生都認為顯中性,這時演示碳酸鈉溶液使酚酞變紅的實驗,接著叫學生親自動手,取少量醋酸鈉、氯化銨、氯化鈉三種溶液,分別用pH試紙檢驗,實驗證明醋酸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銨溶液顯酸性,氯化鈉溶液顯中性。全班同學都感到驚奇,激起了他們思維的浪花,大腦處于高度專注,最大限度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抓住學生急于求知的思維最佳時刻,進行指點,運用電離理論與化學平衡移動觀點,分析水解的原理,寫出離子反應方程式,突出其本質,總結出“鹽類的水解”概念。這時再提出新問題,給學生在課堂上練習,啟發(fā)引導他們分析歸納,按鹽的組成判斷其水溶液的酸堿性,掌握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最后把水解知識的運用布置作業(yè),并把水解知識延伸到第二課堂。編寫幾道練習題,供學生思考練習。還布置他們進行兩項調查,“泡沫滅火器”和“炸油條”都采用了哪些化學藥品,依據什么樣的反應原理。使學生能夠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及時消化,吸收和應用。

  課堂教學結構不外乎以上這幾部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由于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以及教師、學生的各種不同特點,就決定了我們不能生搬硬套任何一種結構模式,同時也不能用一種結構模式否定另一種結構模式。因為任何一種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結構模式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同時也難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有明確這一點,我們才能靈活地、恰當?shù)剡x擇和應用,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

  下面談一下講授新教材,這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要講好教材,必須精通和吃透教材,才能靈活地使用教材。而精通教材必須閱讀教材以及與教材有關的書籍,這項工作又可分為三個層次——通讀,精讀,多讀。通讀就是要把教材通讀一遍,對教材內容有一個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從而領會教材的精神,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發(fā)現(xiàn)教材的內在聯(lián)系,才能使教材前呼后應,不至于相互脫節(jié)。精讀就是對所授新教材細心閱讀,反復咀嚼,大至教材的系統(tǒng)脈絡,小至概念的一字一句,都要認真領會,仔細推敲。精讀的目的,是要吃透教材,也就是對所授的章節(jié)教材內容,不僅知其梗概,而且要了如指掌。我們理解教材越深透,使用教材才能得心應手,使教學思路與教材思路統(tǒng)一起來。多讀就是多讀點參考書,讀書的范圍盡可能廣一些,特別是科學技術知識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更應多讀多看一些新知識及有關資料,了解與其他各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這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備課工作?傊,我們要認真把握好這三點,才能在處理教材時,權衡輕重,琢磨深淺,有所增刪,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

【怎樣上好一堂課】相關文章:

婦產科護理教學論文 怎樣上好一堂課08-17

怎樣上好規(guī)律課08-17

淺談如何上好一堂課范文05-31

怎樣上好數(shù)學課08-17

怎樣上好作文課08-18

怎樣上好英語閱讀課08-23

怎樣上好初中物理習題課08-17

怎樣上好一堂語文課08-03

怎樣上好一堂作文課08-13

農村小學怎樣上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思考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