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題記:面對洶涌而來的改革浪潮,作為教師,應爭做時代的弄潮兒,而要在洶涌澎湃的改革大潮中自由游弋,就必須拋開塵世的喧囂,靜下心來,潛心研究,轉變傳統(tǒng)的師生觀念。
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教育效果,這是毋庸置疑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將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有益的作用;反之,則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也違背教育的初衷。那么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呢?
一、問題的探討:
教室內,氣氛非常熱烈,二十幾個同學在討論師生關系問題。一個女孩皺著眉頭說:“我們的班主任好兇哦,總是這個不許,那個不許的,什么都要管。”另一個男同學接嘴說:“對對對,態(tài)度特別不好,一批起人來就老半天,八輩子前的事都要提,煩都煩死了。”一個其他班的同學說:“我們班還不是嘛,老班一上班會課就訓人,說什么都會扯到學習上。”其余同學紛紛作群情激憤狀,噼里啪啦地說起來。
“我們老師就會向我爸媽告狀。”
“我們老師講起話來總那么刻薄。”
“我的數(shù)學老師專門針對我。”
“我犯點小錯誤老師就小題大做,說話那么夸張。”
……
學生的切身感受和體會,我完全可以理解。在每個人的豆蔻年華中,我們總希望能夠肆意的生長,自由伸展自己的枝椏,吐露自己的芳芽。然而老師就是那把“可惡”的大剪刀,咯嚓咯嚓地修剪著每位同學,不管學生愿意不愿意。于是,在許多人的學生時代,老師是頭號天敵。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迫在眉睫。
二、問題的思考:
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一)回顧歷史: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教育,統(tǒng)治者為了達到長治久安的政治目的,采取的是奴化的教育,什么“天地君親師”“一旦為師終身為父”“傳道授業(yè)解惑”“尊師重道”,無不把教師的權威絕對化,把教師神化為精神領袖。對出自老師之口的“道”,只能接受,這是在扼殺學生的個性、靈性、思維,熄滅學生的創(chuàng)造之火。學生只要犯一點小小的錯誤,就要遭受皮肉之苦。于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了隔閡,老師在學生的眼中幾乎成了不近人情的冷血動物,學生有什么看法卻不敢向老師傾訴,從而導致教學的古板、生硬。
幾千年的教育實踐,無不證明了這點:師就是師,生就是生,學生要絕對服從老師。
(二)研究現(xiàn)狀:
目前,全國上下掀起了素質教育的熱潮。素質教育要求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品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其本身就體現(xiàn)了人本主義思想。以人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愛護人,相信人和培養(yǎng)人,強調以尊重、關心、理解與信任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的人格)作為教育人本論的基本思想。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在新的歷史時期,在創(chuàng)新教育的歷史階段,作為教師,應清醒的認識到“教師和學生要建立一種新的關系,從‘獨奏者’的角色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從此不再是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去發(fā)現(xiàn)、組織和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而非塑造他們”(《教育--財富蘊藏中》),要知道,學生決不是我們手中可以隨意塑捏的玩具。作為受教育者,學生有權利從教師那里“挖掘個人最大身心潛力,求得身心的滿足,成為崇高、有尊嚴、自豪的人。”
三、問題的解決:
眾所周知,愛迪生、華羅庚當初在學習期間的成績并不好,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成為著名的科學家。的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都是不確定的。眼下學生的不良表現(xiàn)并不代表他沒有前途。正如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作為教師,應當尊重每一位學生,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認可學生形形色色的發(fā)展狀態(tài)。
(一)從思想上把學生當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性的大寫的“人”,而不是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
新一代的學生,他們有敏銳的觀察力,活躍的思想,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判斷,有自己的選擇。有新俗語說,“年齡相差五歲就存在代溝”,可見新生事物是如何迅速地占據(jù)著年輕人的頭腦。在這樣的情形下,師生間的距離可能會加大。此時,作為教師,首先要容忍他們的想法的存在,應該鼓勵他們個體的體驗。因為有了這些與世俗不同的看法,有了個體體驗,那他們離創(chuàng)新也不遙遠了。其次,要讓自己明確學生的要求,努力讓學生的需求與教學內容達成一致。而不能死守讓學生適應自己的舊有觀念不放。這,應當是轉化教育觀念,推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從地位上把學生當作朋友式平等的合作關系,用心傾聽學生的觀點、見解,而不是唯我獨尊的師道尊嚴。
教學過程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要尊重學生,蹲下來傾聽,與學生對話,與學生一起研討學習,讓學生自由表達觀點,暢談體驗,展現(xiàn)個性。同樣的教育內容,同樣的教育對象,甲老師的課堂回應頻頻,乙老師卻收獲寥寥,其微妙之處在于,學生更喜歡甲老師。喜歡某老師上課,上課聽講就認真,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有利于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構建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關系、學習伙伴關系。不喜歡某老師上課,則會挑老師的錯,拒絕上該老師的課,老是唱對臺戲,甚至搞惡作劇捉弄老師。因此,只有在一種真正民主、朋友式的和諧環(huán)境中,才能可能言創(chuàng)新,任何一種唯我獨尊、專制式的教學環(huán)境,都不利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三)從學術上把學生當作研究者,而不是接受者。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習、研究的過程。
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種學習,都是學習者對學習對象的接受、判斷、篩選、組合的過程。學習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時,也在進行研究,是個研究者。教師是個研究者,學生也是研究者,從這個角度說,師生是平等的!秾W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指出,教師的職責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成為一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研究性學習讓學生以一個積極的參與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室這一文化生態(tài)圈中,大膽地想,盡情地說,無拘束地問,相互協(xié)作,共同切磋,真正感受到自主的尊嚴和心靈成長的歡欣。
只有將學生當成是研究者,才會在課堂上出現(xiàn)其樂融融的學習氣氛,才會真正將教學的重心從“教”轉移到“學”上來,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總之,在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起主導作用。要把自己從以往教育模式的束博中解放出來,只有解放了老師,才能解放學生。讓我們共同期待民主的師生關系的到來!
【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相關文章:
建立合作學習中的新型師生關系08-23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紐帶——共情理解08-17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08-13
課堂教學中如何構建新型師生關系08-13
淺談新型的師生關系08-17
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心得體會07-17
在活動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08-16
建立新型的師生倫理關系08-13
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提高教育效果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