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識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論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yè)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yōu)秀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淺談識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進行識字教學,既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效果,還應該注意兒童思維能力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
一、有目的地觀察,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觀察是智力的窗口,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兒童的觀察與思維是緊密聯(lián)系著的。(沒有思維的觀察不能稱其為觀察。)又因為低年級兒童對客觀事物的大體輪廓的知覺占優(yōu)勢,精細的辨別能力尚差,空間知覺的精確性和分化性還不高,注意力還很不穩(wěn)定,不會對字形主動進行集中深入的觀察。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都是由問題而起的!币虼嗽谶M行識字教學時,老師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器官,以使其有目的地觀察、積極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激起求知的愿望和要求,使識字教學在一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氛圍中進行。不僅能提高識字效果,還能使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得到充分發(fā)展。
筆者教學生識字一般采用以下步驟:
1、觀察該字是什么結構?什么部首?
2、是由幾筆寫成的?
3、某一筆(重、難點)是什么名稱?
4、哪個地方最容易寫錯?
例如學生字“貫”。采用上述方法步驟會促使學生比較容易地感知、了解和掌握字形、筆順,在此認知過程中,學生能主動地抓住字的難點,這要比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灌輸效果要好得多。
這樣引導,學生不僅能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字體的重點難點,加深了印象,強化了識記效果。更重要的是進行了思維訓練,因為在此過程中,學生觀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其眼、腦、手多種感官并用,無論觀察、思考還是寫畫,學生的大腦均處于思維狀態(tài),長期下去其思維的敏捷性將被培養(yǎng)起來。
二、變換角度、擴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
如果說認真觀察是學生掌握字形的有效手段的話,那么引導學生變換角度,以加深對生字(詞)意思的理解,則是學生掌握字義的必要延伸。尤其是可以抓住此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例如:學習“桌”字。如果僅讓學生記住字形和了解其義,那么局限性就太強,也勢必降低了識字教學的效果,學生的知識得不到豐富,其思維也就相應地得不到很好的訓練。因為“思維是憑借一定的知識而進行的,知識經(jīng)驗愈豐富,思維的領域就愈廣闊!币虼耍朐谏纸虒W中啟發(fā)兒童的思維,首先要考慮開闊兒童的思路。
如上例學習“桌”,就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組詞,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從用途上:課桌、餐桌、辦公桌……
從色彩上:紅桌、黃桌、黑桌、白桌……
從形狀上:長桌、短桌、方桌、圓桌……
從體積上:大桌、小桌、高桌、低桌……
從質地上:木桌、石桌、鐵桌、水泥桌……
還可從勞做方式上:買桌、賣桌、拉桌、擦桌、搬桌……
這樣學生充分調用大腦中積累的關于桌的直觀知識表象,來參與生字“桌”這個新知的學習,不僅鞏固了新知,還通過互相啟發(fā)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了更豐富的知識。尤其是通過學習該字,學生知道了思考問題時如果變換一下角度將會得到更豐富更完美的答案,這樣其思維方向的靈活性就會被逐漸培養(yǎng)起來。
三、系統(tǒng)表達,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流暢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兒童思維的發(fā)展是同語言的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的。發(fā)展兒童口頭語言和書面的表達能力,可以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筆者常用的“生字教學與詞句教學相結合”的兩種方式都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流暢性和邏輯性。
1、表述形近字的區(qū)別
在學生學習生字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種現(xiàn)象——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形近字的區(qū)別口頭上表述不清,這一方面說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差,另一方面也說明該學生的思維是不條理不流暢的,為此我們常這樣引導。
例如學習“駿”字,學生首先聯(lián)想到以前學過的形近字“浚、峻、梭、唆、俊”等,然后引導學生說話:“駿馬的駿字是以前學過的崇山峻嶺的峻字去掉山字旁換上馬字旁變來的!边@樣的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是準確的,同時對生字的感知記憶也是清晰的,識記效果是好的。學生一旦再遇到兩個形近字,隨之而來的就是與視覺同步的思維,繼之則是流暢地語言表達,長期下去其思維的流暢性會得到提高。
2、為形近字編小故事
一般地,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通過對其語言的完整性、準確性、邏輯性的訓練來培養(yǎng)的。
識字教學的重要任務,除了認讀、識記以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項就是會用——將學過的生字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為此我們教學時常常在引導學生找出形近字(音近字),并口述其區(qū)別后,再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利用這些形近字編小故事。還拿學“駿”為例,學生找到形近字“浚、梭、峻、唆”后,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編。
“在我們河南省的浚縣,有一個英俊瀟灑的小伙子,因受了一個壞人的教唆,不想再受苦受累,竟然逃離了家鄉(xiāng),偷騎了一匹駿馬,翻過崇山峻嶺,到了很遠很遠的一座大城市,看到了大街上那穿梭往來的車輛,他竟傻呵呵地說:“這里比我們家還熱鬧。”
這樣學生字,不僅將字、詞、句緊密結合起來,促使了教學內(nèi)容的條理性和完整性,還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其完整、準確、流暢地表達中,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
【淺談識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少兒鋼琴教學中逆向思維的訓練08-18
數(shù)學活動中的思維訓練 論文08-08
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思維訓練08-17
淺談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論文08-16
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08-19
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08-17
淺談語言和思維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核心作用08-17
淺談識字教學中的幾點體會08-05
論文: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