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教案1
一、設計理念
生命的真諦是什么?生命的意義何在,這是人類思考的永恒主題。本組教材,就是圍繞“生命”這一專題展開的,選編的四篇中外文學作品,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對生命的思考感悟!队|摸春天》告訴我們:誰都有熱愛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編組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fā)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二是深刻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詞句的意思,發(fā)現(xiàn)并引導總結體會句子的方法,培養(yǎng)理解語言的能力,并引導學生不斷積累語言,增強語感。
學生年齡較小,對生命的意義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組課文就是從過一個個形象、具體的人物和事物來體現(xiàn)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感悟、品讀課文語言文字,感受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領悟“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的內(nèi)涵。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讀、悟、品讀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課文的美。
教學難點 感受盲童對生活的熱愛,領悟“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的內(nèi)涵。
四、教學方法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啟發(fā),找出文中的重點詞句,讓學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動中,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句子。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在春暖春開的季節(jié),很高心和大家一起來上課。同學們你們高興嗎?用你們的方式表示一下對康老師的歡迎好嗎?大家的掌聲包含了歡迎,也包含了對老師的鼓勵。老師為了表示謝意,送給大家一首歌,會唱的可以小聲跟著唱。
(二)導入
1 歌聲好聽嗎?那老師太高興了。我們可以開始上課好嗎?小朋友在尋找春天,因為春天是美麗的,春天在你們的眼中是什么樣的,可以用個詞語來形容一下嗎? (學生自由說)(板書春天)
春天在同學們的眼中真美。∧峭瑢W們是用什么方式發(fā)現(xiàn)春天的美呢?(學生自由說)是呀我們可以用明亮的眼睛觀賞美麗的春色,用鼻子感受花草的清香,而我們17課主人公安靜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觸摸到了春天。(板書觸摸)
2齊讀課題
(三)整體感知,回顧課文內(nèi)容。
1概述文章內(nèi)容
誰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說)
安靜這樣的舉動,作者感嘆到:這真是一個是奇跡!(板書奇跡)作者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奇跡?這不是我們很容易做到的嗎?(學生說)
那安靜創(chuàng)造了那些奇跡呢?
2接讀課文,邊聽課文邊思考,把你認為與奇跡有關的語句畫下來。
(四)細讀課文,深入品析。
1、盲女孩安靜創(chuàng)造了那些奇跡?把你畫出來的語句讀給同學聽聽。
2、指名說(板書奇跡內(nèi)容)
3、相互說一說安靜是如何來創(chuàng)造的這些奇跡?你從奇跡中又體會到什么?
預設(一)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
1、先讀出這個句子。
2、安靜是如何做到到的?同學們印象中盲人是如何走路的,而安靜卻可以做到“流暢”?
3、想一想安靜為什么在這里穿梭呀?(感受生活的美好,安靜的開心。)
4、帶著這樣的感覺來讀第二自然段,(對春天的熱愛、安靜的開心)
預設(二)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她是怎樣做到的?她要干什么?
同學們請注意安靜在花香的引導下,如此準確地知道月季花的位置,她是怎樣伸出雙手的?從這個細微的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帶著這種美好的`感覺來讀第三自然段,點名讀。
安靜愛花,愛春天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讓我們一起讀第三自然段,從字里行間去感受她的那份愛。
預設(三)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捉住了。
你認為安靜是如何攏住蝴蝶的?
你認為作者是怎樣的感覺?(整天穿梭在花叢中,她的身上一定擁有了濃郁的花香,蝴蝶以為她就是一朵花。)
“神奇的靈性”源于什么?那安靜又是什么感覺?(她是那樣的熱愛花朵、春天,才伸出雙手。)
假設情境,同學們現(xiàn)在就是安靜(教師配樂范讀),體會安靜的內(nèi)心在想什么?
看到這樣的一幕,作者“我”是什么感受?
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作者看見了安靜多姿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你們看到了嗎?那她的內(nèi)心世界有什么?(學生說)
預設(四)在春天的深處,安靜細細地感受著春光;對于手中的這一只蝴蝶,安靜是如何對待的?
許久,多長時間,說明了什么?
放飛蝴蝶,安靜仰起頭來張望,“張望”什么意思,安靜又在張望什么呢?(安靜用她的心在張望。)
課件3、安靜放飛蝴蝶的那一刻,仰起頭來張望,她仿佛看到 ,她想 。(對光明的渴望,對飛翔的渴望)
4帶著這樣的渴望,我們讀一下第六自然段,點名讀。
(五)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安靜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得獨特感受,感受著你也深深地感動著作者,難怪作者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課件:誰都有生活得權利,誰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這句話中,“誰”指的是什么?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來談一談(。一定要熱愛生活、生命。)
老師這里也有一個例子。
課文鏈接
海倫·凱勒從19個月時,就雙耳失聰,雙眼失明,卻依然是快樂的,她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繽紛世界,我們來閱讀一下。
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海倫·凱勒給你留下的印象,我們看一下課本鏈接,體會海倫·凱勒的心情是如何的。
生命是美好的,只要你熱愛她,她就會給你機會,創(chuàng)造自己的繽紛世界。但并不是每一個都擁有享受生命的權力。我們不會忘記去年的今天,四川省發(fā)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就奪取了無數(shù)人的寶貴生命,一位幸存者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早晨醒來時,我又看見了初升的太陽,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說到這里,相信你對生命一定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那么就拿起筆來,寫下你心中的感概吧!
泡泡語還告訴我們……我們能辦到嗎?讓我們下課就開始行動吧,辦一期關于“熱愛生命”的墻報,同學們,我們應該從哪尋找資料呢!好,老師等待你們的好消息。謝謝同學們的合作,再見!
六、板書設計
17、觸摸春天
流暢
奇跡 伸向 生命是美好的
攏住
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3、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培養(yǎng)學生對神奇的大自然、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我們的印象中,冬天是一個萬物蕭條的季節(jié),大地冰封,樹木凋零,我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這時候,我們都向往南方春天般的溫暖,然而,很多人都在這嚴寒的冬季,趕往我國北方松花江畔的江城——吉林,這時的吉林氣溫已經(jīng)降到了零下20-30攝氏度,是什么吸引著八方來客?
生:在這樣的冰天雪地中有一種奇觀——霧凇。
2、霧凇很美,它與長江三峽、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稱為我國四大自然奇觀,讓我們一起走進吉林,感受這美麗奇特的霧凇吧!(播放錄像)
它,像盎然怒放的銀花,晶瑩閃爍。
它,像高山上的雪蓮,韻味濃郁。
它,似梨花攀枝,潔白高雅,壯麗多嬌。
它,像氣勢磅礴的落雪,把江城點綴得繁花似錦。
三九嚴寒,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當走進祖國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二、探究成因
1、吉林霧凇的景觀很美,它們爭奇斗艷,獨具魅力的風姿,是神州大地北國風光的景中之絕,看到這美麗的霧凇,你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嗎?
生:霧凇是怎么形成的?
生:霧凇有什么特點?
生:霧凇是什么樣子的?
生:為什么說霧凇是聞名全國的奇觀?
生:我們這個地方是不是具備形成霧凇的條件?
師:看來大家有很多問題,很多同學想知道這么美的霧凇是如何形成的,可能還想知道在我們這個地方能不能形成霧凇,是嗎?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課文哪句話告訴我們霧凇形成需要的條件?(課件顯示問題)
2、你們找到答案了嗎,誰來說說,霧淞是怎樣形成的?
課件顯示: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jié)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的。
從這句話中你能發(fā)現(xiàn)霧凇形成的條件嗎?(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
(1)、吉林有“過于飽和的水汽”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
課件顯示:“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里的水從發(fā)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jīng)市區(qū)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
松花江上的水汽是從哪里來的?
生:(讀文中相關句子)
師: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照常理來說江面會怎么樣?
生:結冰。
師:甚至有些地方冰很厚,能在上面開車。
師:為什么這一段反而不會結冰呢?(解釋:雖然一年四季地表溫度變化很大,但是地下或水下的溫度一直是恒定的。無論冬夏始終保持在4攝氏度左右。)從水電站排出的水溫度在四攝氏度左右,會不會結冰?
生:不會。
師:水庫的水在四攝氏度,所以水流經(jīng)市區(qū)的時候——
生: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
(2)、我們說過,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讓我們來欣賞這夜晚的霧吧。
課件出示:“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
師:水電站流出的水很多,那么水汽也應該很多了。哪些詞能說明?
生:籠罩。
師:為什么?
生:十里長堤都被籠罩著了,很多。
師:真會讀書,還有其他的嗎?
生:淹沒。
師:把樹給“淹沒”了,說明很多。
生:隨風飄蕩、涌。
師:從“涌”可以看出些什么?
生:水汽很多,已經(jīng)飽和。
指導朗讀:這些詞語很形象地寫出松花江畔水汽很多,霧氣很濃。能否通過朗讀把它們表達的意思表現(xiàn)出來呢?自己試試看。
、僮杂删氉x。
、谥该x,反饋
(3)、通過同學們的朗讀,老師深深地感受到松花江畔霧氣很濃,但是,有霧氣就能形成霧凇嗎?世界的水利樞紐——我國的.三峽水庫同樣有飽和的水汽,但在它附近為什么不能形成霧凇呢?(沒有一定的低溫)
吉林并不是我國最寒冷的地方,為什么其他更冷的地方?jīng)]有霧凇呢?(沒有飽和的水汽)
由此看來,霧凇的形成需要飽和的水汽和-30℃的嚴寒,兩個條件,缺一不可。那么,我們徐州具備形成霧凇的條件嗎?
生:不太具備,即使形成,也遠不如吉林霧凇壯觀
過渡:吉林既有飽和的水汽,又有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嚴寒,這是很難得的,所以吉林霧凇特別壯觀,厚度能達到40—60毫米,遠遠超過5—10厘米的普通樹掛的厚度。如此壯觀的霧凇,是不是一下就形成了呢?(當然不是)
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蒸騰的霧氣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針、柳枝裹了一層又一層,才能形成霧凇。它不是一時一刻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慢慢形成的過程,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1)你是從哪些詞感受到它的慢的?
課件展示: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重點字詞注上紅色符號)
、馘儯赫f明每一層都很薄,要形成壯觀的霧凇需要很長時間。
、诼兀赫f明霧凇形成的速度慢。霧凇大約要經(jīng)過八到十個小時才能形
、圯p輕地:說明霧凇形成時輕柔無聲。霧凇形成時人們正在熟睡,是察覺不到的,等到早上推開門一看,才發(fā)現(xiàn)一夜之間世界已是一片銀裝素裹。
、芤粚佑忠粚樱旱谝粚拥臅r候,好像在黑黑的樹枝上撒了一層鹽,繼而鹽一層層的撒得更多,到最后樹木完全變得潔白通透了。
(2)假如把這三層意思用三句話來寫:
男生讀: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_讀:這蒸騰的霧氣,輕輕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齊讀:這蒸騰的霧氣,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這樣讀。你感覺怎么樣?(有一點羅嗦)
作者只用一句話,把霧氣凝結時的情形寫得既具體生動,又十分精煉。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
齊讀: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這個過程就叫“凝結”)
4、同學們,就是這樣,霧氣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在這過程中,霧凇先是什么樣的,慢慢變成什么樣,最后又是什么樣的?
出示填空:最初像,逐漸變成,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了。
銀線——銀條——銀松雪柳:一夜之間松針柳枝有了變化,棵棵楊柳宛如玉枝垂掛,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晶瑩多姿。這種漸變的過程也是一個美的過程。
5、指導朗讀:這么美麗的霧凇原來是這樣形成的啊,你能把這種緩慢的過程讀出來嗎?(出示第二小節(jié),先自己試一試。)
指導:讀這句話應該讀出語氣的變化,先是輕輕的,緩緩的,后來就變成欣喜的語氣了。
師:誰再來試試?(指名讀)
師:你覺得他哪些地方讀美了,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指名回答然后再讀)
6、過渡:霧凇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十里,形成的過程又如此奇妙美麗,難怪作者說它是…(聞名全國的奇觀)
三、欣賞美景
1、板書:奇觀
“奇觀”是指什么樣的景象?(少見的,稀罕的,壯美的)
讓我們共同來欣賞這美麗的奇觀吧!(出示課件)
2、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我們剛才看到的是什么?(樹掛,也就是霧凇)多美的霧淞啊!文中是怎樣形容霧凇的呢?
課件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你從這句話中哪兒感受到霧凇的美了?(課件變色: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霧凇有著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的容顏,(板書:潔白晶瑩銀光閃爍)那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十里,難怪作者要說它是奇觀。
3、指導朗讀
師:除了感受到霧凇很美,你還有什么收獲?
師生齊讀: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
師:十里長堤全都綴滿了霧凇,我們來看看那是怎樣的景象呢?(課件展示)
師:看,這種景象綿延數(shù)十里,你覺得霧凇除了美,還怎么樣?
生:我覺得霧凇很多。
生:很壯觀。
師:同學們再讀一讀,自己練練,怎樣才能讀出“壯觀”?
師:哪位來試一下?(指名讀)
師:你讀得非常深情。誰能和他比一比。(指名讀)
師:你讀得更好,因為你很投入。
4、小結: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在那三九嚴寒,大地冰封的時候,松花江畔的霧凇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呀,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一小節(jié),再次感受它的美。(齊讀)
過渡: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吉林霧凇的美麗、奇特、壯觀,課文中還有哪個自然段也寫了吉林霧凇的美麗、奇特、壯觀呢?(第三節(jié))
5、再來觀賞著這千姿百態(tài)的瓊枝玉樹,相信你們也感受到了他的美。你能用一個成語贊美一下美麗的霧凇嗎?
生:銀裝素裹、瓊枝玉樹、美不勝收、千姿百態(tài)、潔白晶瑩、粉妝玉砌……
6、那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們又是怎么贊嘆它的呢?(生回答)
課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你怎么理解這句詩的?能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看法嗎?
7、指導朗讀: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吧。(練讀第三節(jié))
師:哪位來試一下?(指名讀)
師:老師感受到你欣喜驚訝的感情了。讓我們一起來讀。
小結:松花江畔的霧凇有的像盎然怒放的銀花,有的像氣勢磅礴的落雪,有的像精美的藝術品,有的似煙似霧,真是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瓊枝玉樹、千姿百態(tài)……此時如果讓你跟霧凇說一句話,你會說什么?
生1:你真美呀,像披著潔白的紗衣。
生2:霧凇形態(tài)各異,真神氣呀!
生3:我真想親眼看看你呀,美麗的霧凇。
四、課堂總結
1、霧凇的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夜晚的霧和早晨的掛我們已經(jīng)欣賞,近午時分由于氣溫上升,樹上的霧凇紛紛落下,那落英繽紛的景象同樣非常壯觀。
2、1991年前國家主爺爺?shù)郊忠暡,恰逢霧凇奇景,讓我們和爺爺一起來欣賞這蔚為壯觀的景象吧!(播放課件)
看,棵棵楊柳宛若玉枝垂掛,風情萬種,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美麗多姿,垂柳青枝變成瓊枝玉樹,晶瑩潔白,宛如人間仙境。
1998年他又一次來到吉林,觀賞了美麗動人的霧凇奇觀后又賦詩一首: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說出霧凇形成的過程)
生:我知道了……
五、作業(yè)超市
1、你能自主設計本課的作業(yè)嗎?(指名回答)
2、建議作業(yè):(出示課件)
必做:
(1)、摘抄好詞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選擇一段課文背誦。
選做,請選擇一題,認真完成:
(4)、為《霧凇》編一段廣告宣傳詞。
(5)、試著給課文中的插圖配一段解說詞。
(6)、我們祖國風景優(yōu)美,資源豐富,名山勝水數(shù)不勝數(shù),和吉林霧凇并稱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的還有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等,希望大家回去閱讀一些介紹祖國名勝的文章,課后和同學們一起來交流。.
四年級語文教案3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乖憑職癢淘辟勃;會寫性格等13個生字;積累無憂無慮、任憑、盡職、屏息凝視、溫柔可親、抓癢、豐富多腔、變化多端、稿紙、踩印、梅花、跌倒、撞疼、開辟等15個詞語。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找出作者喜歡貓的文句與他人交流。
。、會用任憑也、非不可、無論也造句。
5、能結合課后的閱讀鏈接,培養(yǎng)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課文插頁的掛圖。
。病⒄n前發(fā)動學生帶來自己家飼養(yǎng)的寵物或喜歡的小動物圖片、照片等。
【課時安排】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展示,插圖揭題
。、課前讓學生將自己帶來的圖片或照片貼在班級的墻上,臨時布置一個小小動物角。
。病⑼瑢W們,從你們帶來的照片來看,大家都非常喜歡小動物,老師也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你們想見識嗎?(師掛上課文插圖)這小家伙,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讓我們一起來呼喚它吧!
師板書課題:
貓
。场⑦@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家貓,而是作家老舍先生家里的貓,它到底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讓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初知大意
。薄⒄垖W生各自輕聲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感受的地方請標注記號。
2、同桌互讀課文:
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互抽字卡,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檢查、鞏固生字新詞。
。、出示填空題:
這是一只_________的貓,我是從_________看出來的。
⑴ 學生默讀課文,獨立完成上述填空題。
、 學習小組(4人一組)交流,爾后全班交流。
。A設:若學生回答既古怪又可愛的貓,師此時應進一步啟發(fā):貓的'古怪表現(xiàn)在哪里?貓的可愛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若學生認為這是一只有趣好玩的貓,師不必追求答案的唯一,可因勢利導,追問學生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三、精讀古怪,體會情感
。、細讀第一自然段:
嘗試用既又,既又的句式來歸納貓的古怪表現(xiàn)。
。、出示兩個句子,深入理解,體會貓的古怪特點:
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
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 用自己的話說說任憑屏息凝視非不可的意思。
。ńㄗh:屏息凝視用表演的方式來突破。)
、 從這兩個句子中,你體會到貓的什么特點?
、 用任憑也非不可口頭造句。
。、用個別讀、師問生答式、賽讀、齊讀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第2、3自然段,說說這只貓還有什么古怪之處?
⑴ 生自由輕聲朗讀第2、3自然段。
⑵ 理解豐富多腔與變化多端。
。ㄘS富多腔可采用全班協(xié)同表演的方式加以理解。)
⑶ 出示:
它若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也一聲不出
① 讓學生把無論也與任憑也換詞,問:
能否把二者對調(diào)?為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異同。
、 用無論也練習口頭說話。
、 體會第二自然段的寫法:
。痢⑦@一自然段寫什么?段中的:號有什么作用?冒號前后的內(nèi)容有什么關系?
。、仿照這一自然段的寫法,展開合理的想象,將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說具體。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A、師范讀,問:
同學們,你們感受到貓的古怪了嗎?
。、生齊讀,營造師生賽讀的氛圍。
四、小結課堂,鼓動背誦
。、師:這是一只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又多么目中無人,膽小時什么都怕,膽大時又勇猛無比的古怪之貓,老舍先生的筆墨真是酣暢淋漓,讓我們一同來把這些文字錄進腦際吧。
。、說說該怎么記誦比較快。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記并書寫田字格中的字。
。、背誦課文1~3自然段。
。场⒄约合矚g的句子。
。、選做:
嘗試用簡筆畫把這只貓的古怪樣畫下來,并用簡單的文句說明。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一、二、三自然段
。、指名背誦課文的一、二、三自然段。
2、聽寫本課的部分詞語。
二、學習末段,體會可愛
1、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學生評議:
小貓的可愛,你感受到了嗎?
。病⑻魬(zhàn)前面朗讀的這位學生,學生再評議,爾后全班齊讀。
3、比較并積累詞語:
⑴ 誰能說出與生氣勃勃相似的詞語呢?
。ㄉ鷻C蓬勃、生機勃勃)
、 這些詞語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ńㄗh用造句的方式加以比較。)
三、回讀課文,感悟喜愛
。、這哪里是在寫貓,分明是在寫自己家里那個淘氣的小孩。從文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老舍先生是非常喜歡他描寫的那只貓的,你能舉出例子來說一說嗎?
2、學生再讀全文,用筆描畫。
。场⒅该麑W生交流。
。、師生共同朗讀學生交流的文句。
四、閱讀鏈接,學習寫法
。薄⒅该麑W生朗讀課后提供的閱讀鏈接。
2、與課文相聯(lián)系,說說課后選編的兩只貓與老舍筆下的這只貓相比,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師小結:
要想寫好小動物,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 要對小動物充滿喜愛之情;
⑵ 要細致觀察小動物,并能恰當想像;
、 要能找出小動物與眾不同的獨特之處進行細描。
五、拓展練筆
請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用一兩段話把這種小動物的特點記述下來,與同學們分享。
【評析】
這份教學設計重在凸顯以下特色:
。、親近文本,品詞析句: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上,注重引導學生潛心讀書,抓住古怪與可愛,通過品重點的關聯(lián)詞、成語等,采用換詞比較等的方式,以詞推進到句與語段的學習上,環(huán)環(huán)緊扣,步步為營,在親近文本中,觸摸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注重遷移,現(xiàn)買現(xiàn)賣:
學了第二自然段的總分關系的寫法后,要求學生以此為藍本,將課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進行擴充補白,既立足文本,又尋求有效的讀寫結合點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3、追求樸實,操作性強:
本份教學設計能有適當?shù)念A設,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應對策略,同時還能設計一些填空類的題目,引領學生有效地深入學文,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四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能用生字組詞。
2.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知道文章是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qū)懙,學會給每個部分列小標題。
3.學習體會青銅的執(zhí)著、善良、樸實和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通過關鍵詞句,體會青銅執(zhí)著、善良、樸實和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指名說說對蘆花或蘆花鞋的了解。
2.視頻播放蘆花鞋的制作過程,讓學生感受蘆花鞋制作的不易,相機介紹曹文軒童年時期的生活背景及其代表作《青銅葵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
2.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
搓(cuō)(搓手);葵(kuí)(葵花);憾(hàn)(遺憾);屑(xiè)(雪屑)
。2)點撥:“搓”為平舌音,不要讀成chuō,另第九畫是長撇貫穿,不要斷成兩畫;“葵”第十二畫是側點,不是捺。
3.請大家默讀課文,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4.讀完全文后,你對青銅有哪些認識?(青銅執(zhí)著、善良、樸實、堅韌不拔)
三、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qū)懙模?/p>
2.列出每一部分的小標題。
(1)分組學習,每組同學選出一名代表,說說小標題內(nèi)容。
。2)教師總結歸納。(采蘆花、編蘆花鞋,賣蘆花鞋,雪中再賣蘆花鞋,赤腳回家)
四、再讀課文,體會人物性格
。ㄒ唬┰谡麄故事發(fā)展進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找出關鍵語句,體會人物性格。(預設:青銅赤腳回家)
1.“青銅搖了搖頭,心里很為那人感到遺憾……有點兒對不住他!
。1)從“遺憾”“失望”“嘆息”“對不住”等詞,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失望”“嘆息”看出那個人買不到蘆花鞋的失落心情。從“遺憾”“對不住”看出青銅的善良、樸實。)
(2)思考:如果你是青銅,面對這樣兩難的抉擇,你會怎么做?青銅又是怎么做的呢?
2.“他將右腳從蘆花鞋里拔了出來……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
想一想:“針刺般的寒冷”“刺骨的寒冷”這兩個短語說明了什么?(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有一雙鞋是多么幸福的事,但青銅卻為了不讓那個人失望,甘愿忍受寒冷,這種刺骨的寒冷更反映出他的樸實、善良、堅韌不拔。)
(二)青銅的樸實、善良、堅韌不拔令人感動,文中還有哪一部分也能體現(xiàn)出青銅的性格特點?(雪中再賣蘆花鞋)閱讀雪中再賣蘆花鞋部分,找出給你印象最深的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1.“接下來的日子里……僅僅過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雙了。”
。1)“僅僅過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雙了!边@說明了什么?(說明人們很喜歡青銅的蘆花鞋,也為下文青銅把腳上的蘆花鞋賣掉作鋪墊)
(2)當時天氣怎樣?這體現(xiàn)了青銅的什么性格特點?(大雪紛飛執(zhí)著的特點)
(3)分組討論:是什么力量讓青銅堅持在大雪紛飛的'天氣里去賣鞋呢?(青銅對家人的愛)
。4)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情。
2.“青銅同意了。他挑了一雙適合他的蘆花鞋……便跑進了風雪里!保榱税阉械男u掉,青銅同意全家人的意見,穿上蘆花鞋。體現(xiàn)了青銅是一個非常善良,很為家人著想的懂事孩子。)
3.“街上幾乎沒有人……不一會兒,掛在繩子上的十雙蘆花鞋就落滿了雪!保ㄈ松,天氣惡劣,而青銅依然堅持賣鞋,可以看出他的堅韌不拔)
4.“他沒有因為他們的眼神里閃現(xiàn)出來的那份欣喜而漲價,還是報了他本來想賣的價!蓖烙懻摚杭热惶J花鞋是家里一筆很重要的收入,青銅為什么沒有漲價呢?這說明了什么?(說明青銅很樸實,不因為別人不在乎價錢就隨意漲價。)
(三)齊讀課文,感受青銅執(zhí)著、善良、樸實、堅韌不拔的性格。
五、學生運用前面所學方法,自學“采蘆花、編蘆花鞋”和“賣蘆花鞋”兩個部分
教師點撥:
1.默讀課文,想一想:全家人為什么要做蘆花鞋?(“這是家里的一筆收入,一筆很重要的收入。想到這筆收入,全家人都很興奮,覺得心里亮堂堂的,未來的日子亮堂堂的!睆摹芭d奮”“亮堂堂”可以看出全家人很期待這一筆收入。)
2.閱讀采蘆花部分,想想在采蘆花的過程中,體現(xiàn)了青銅的什么特點?(葵花找——青銅采,體現(xiàn)了青銅對葵花的關愛)
3.分組朗讀編蘆花鞋片段,想一想,全家人對編蘆花鞋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1)青銅一家,老老少少,將所有空閑都用在了蘆花鞋的編織上。他們編織了一百零一雙鞋。(“老老少少”“所有空閑”“都”可以看出編織蘆花鞋的重要性。)
。2)為什么要編織一百零一雙蘆花鞋呢?(第一百零一雙鞋是為青銅編的。青銅也應該有一雙新的蘆花鞋?梢钥闯鋈胰藢η嚆~的愛,都很心疼青銅。)
4.小組討論:青銅跑了幾天賣了一百雙,第一百零一雙鞋明明在青銅腳上穿著,最后青銅卻光著腳丫回家,這體現(xiàn)出青銅怎樣的性格特點?(這是一種大愛無疆的體現(xiàn),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青銅執(zhí)著、善良、樸實和堅韌不拔的性格。)
5.此時此刻,你最想對青銅說些什么?(青銅,你執(zhí)著、善良、樸實、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zhì),你對妹妹的疼愛、對全家人的愛令我感動。)
6.青銅的執(zhí)著、善良、樸實和堅韌不拔令人感動,把體現(xiàn)他性格的句子多讀幾遍。
六、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記敘了青銅采蘆花,全家人編蘆花鞋,青銅賣蘆花鞋,雪中再賣蘆花鞋,最后青銅赤腳回家的一系列情節(jié),體現(xiàn)了青銅的執(zhí)著、善良、樸實和堅韌不拔。
[教學板書]
采蘆花、編蘆花鞋
賣蘆花鞋
雪中再賣蘆花鞋
赤腳回家青銅
執(zhí)著、樸實、善良
和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
[教學反思]
《蘆花鞋》這篇課文描寫了青銅一家人為了一筆很重要的收入,采蘆花、編蘆花鞋,賣蘆花鞋,雪中再賣蘆花鞋和青銅光腳回家的過程,脈絡清晰,故事感人。學生讀起來容易引起共鳴,并能從關鍵詞句中體會到家人之間的愛。對課文的理解,我采用抓關鍵詞、重點句的做法,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交流中體會青銅所體現(xiàn)出來的執(zhí)著、善良、樸實和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整堂課下來,學生掌握得較好。
四年級語文教案5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了解漢字的發(fā)展
1.學生觀察,感受漢字的構圖與形體美,了解漢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的發(fā)展變化。
2.除了范字“宮”外,教師可以輔助介紹其他的有趣的漢字的演變:如“馬”“休”等。
二、詞語超市
1.學生自讀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有什么共同特點?
2.匯報交流:每個詞語中前兩個詞互為反義詞。
3.借助詞典釋難詞。
4.讀一讀、記一記這些詞語。
5.拓展:你還知道哪些由反義詞組成的詞語?
三、名詩名句
1.自由讀一讀課本上的名詩名句,你讀懂了什么?(它們都與雪有關)
2.交流討論。
教師點撥引導:認識詩中的比喻夸張等手法。
3.背一背這些詩句。
4.積累更多的與雪有關的詩句。
四、寫字板
1.學生發(fā)現(xiàn)寫字板中六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寫的時候應該重點留意的筆畫。
2.學生匯報發(fā)現(xiàn)所得。
3.學生寫字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同桌互評寫字情況。
五、閱讀欣賞:《麻雀》
1.學生自學短文,了解短文的內(nèi)容。
2.學生通過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式了解難字詞的意思。
3.學生交流閱讀體驗。
文章通過一個動物之間的故事表達了一種普通而超越的情感——對愛的崇敬。
4.學生再讀談自己對文中麻雀的看法,并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
5.寫一寫自己最深的感觸。
6.完成詞語庫的`積累。
7.拓展閱讀:《最美的名字——秦沫沫》《唐山大地震中的母與子》《血色母愛》
第二課時
一、提前布置
1.學生準備:通過各種媒體搜集廣告。
2.教師準備:布置教室環(huán)境,營造廣告氛圍。
二、讀廣告
1.談話導入。
2.自由練習讀廣告。
明確讀廣告要注意的幾點:
。1)這則廣告推銷的是什么產(chǎn)品,這種產(chǎn)品的品牌是什么。
。2)跟同類產(chǎn)品比較,這種產(chǎn)品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優(yōu)點。
。3)這種產(chǎn)品銷售的地點或聯(lián)系電話。
。4)分辨廣告內(nèi)容是否真實可靠。
3.小組內(nèi)讀廣告。
4.推選代表在班級讀廣告。
。ㄔ试S同學提問或評價)
5.教師總結。
第三課時
一、明確習作要求
1.從你搜集的廣告中任選一個,按照讀廣告應注意的要點寫出來。
2.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寫法。
二、學生習作
教師巡視學生習作情況,隨時評價,并及時指導學困難學生的習作。
第四課時
一、引導學生自評
將你的習作讀一讀,重點修改不通順的句子、標點符號,還可以增減一些內(nèi)容,對文章進行潤色。
二、引導學生互評
同桌之間或者好朋友之間交換習作,互相評價。
互評重點:發(fā)現(xiàn)對方習作的優(yōu)點;幫他提建議,如錯別字、內(nèi)容方面等。
三、教師點評
1.教師評介本次習作的整體情況。
2.教師以兩三篇不同程度的習作做范本,引導學生共同點評,教師作引導講評。
四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字音正確,停頓恰當,并注意語氣。
2、了解全文內(nèi)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愚公移山的。
3、學會本課應識會寫的字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啟發(fā)質(zhì)疑,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后,啟發(fā)學生理解“愚公”本意指是“愚蠢的人”。教師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提出問題。
二、讀通課文,整體把握全文主要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按照“移山”問題的提出,移山的過程,移山的結果這樣的順序理清文章的層次
三、再讀課文,解決疑問。
1、讀課文學生體會兩場爭論的內(nèi)容:一場是愚公與家人的爭論,一場是愚公與智叟的'爭論。引導學生體會兩場爭論的區(qū)別。第一場是愚公與家人的爭論,大多數(shù)人都同意,其妻子的獻疑是出于關心。是一場民主的討論;第二場爭論是與智叟的對話,是針鋒相對的。
2、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愚公與智叟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引導學生體會:智叟懼怕困難,而愚公有不怕艱難、鍥而不舍的。
3、讀課文,引導學生自學。老師設疑:參加移山的人有哪些?移山過程中,開始是家里人,后來是鄰居,四面八方的人,最后是夸娥氏的兩個大力士兒子把山搬走了。
四、學生討論:如果玉皇大帝沒派夸娥氏的兩個大力士兒子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山移走嗎?
五、歸納通讀全文,組織學生討論,這則寓言的題目為“愚公移山”,其中對“愚公”并沒有諷刺的意味,看似愚,實則不愚;智叟的“智”就是所謂的“小聰明”,自以為智,實則是暴風驟雨,但沒有克服困難和智慧的勇氣,目光短淺。
六、拓展延伸,升華主題。讀了這則寓言之后,引導學生談對愚公移山的體會,并向課外拓展延伸,鼓勵學生查找資料,加深對愚公的理解。
七、積累內(nèi)化1、自選詞語,由學生獨立完成,提示學生可以選四個字的詞語。2、完成課文后的練習。3、識字寫字。認讀本課生字。運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字形。形聲字:霄、渤、癡、娥。“寡”的寫法。
四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莢、豌、按”等8個生字,會寫“豌、按、適”等12個字。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分角色朗讀,體會童話魅力。
3、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從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
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從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分角色朗讀,體會童話魅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師生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五顆小豌豆從豆莢房子里跳出來,來到這個世界上,同學們想象一下將會有什么故事發(fā)生呢?(教師板書:5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在讀文過程中,圈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初步掃除語言障礙;再請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糾正讀音;最后點名分段閱讀課文,達到全班師生集體正音。)
3、談一談讀完課文后的感受。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莢、豌、按、僵、苔、囚、框、溢”(課件出示2)
“構”是“木”加“匡”;“莢、苔”的偏旁都是草字頭;“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2、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豌、按、適、恐、槍、耐、玻、璃、探、愉、繞、曾”(課件出示3)
指導書寫:“豌、按、槍、玻、璃、探、愉、繞”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左窄右寬;“繞”是左右結構的字,右上角沒有一點。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四、課堂小結
1、學生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體會童話魅力。
2、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從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復習生字
1、聽寫字詞。
豌豆 按照 舒適 恐怕 玩具槍 耐心
玻璃 探出 愉快 盤繞 曾經(jīng)
(課件出示5)
教師集體訂正。
2、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圍繞著什么寫的?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5課《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課件出示6)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然后找出最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并試一試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樣安排的?
(按照在豆莢里的排列順序。)
2、豌豆為什么想出去?哪個詞具體說明了想出去的理由?(課件出示7)
“變得僵硬”具體說明了豌豆們想出去。
3、五粒豌豆即將分開時,它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1)小組展開討論。
(2)匯報交流。
指名讀、分角色讀。
指導朗讀:讀出前四粒豌豆驕傲的語氣。
(板書:第一粒:飛向世界
第二粒:飛進太陽
第三、四粒:射得最遠
第五粒:該怎么樣就怎么樣)
4、表現(xiàn)了豌豆們怎樣的.性格?
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自高自大。(課件出示8)
(板書: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豆:滿足現(xiàn)狀(課件出示9)
(板書:滿足現(xiàn)狀)
第五粒豆:隨遇而安,喜歡過平靜的生活。(課件出示10)
(板書:隨遇而安)
5、課文說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個囚犯”,但它長得很好,為什么?
小組交流匯報。
6、母親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稱為“一個小花園”呢?
小組討論,交流感受。(板書:愛)
7、雖然母親不相信,但她還是仔細地用一根小棍子把植物支起來。為什么母親不相信,還是……?
這是一位母親對子女愛的體現(xiàn)。(課件出示11)
8、你怎樣理解“真的,它現(xiàn)在要開花了!……”這一段?此時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樣的?(課件出示12)
小組內(nèi)交流。
(讓學生體會到:小豌豆的長大滿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勵起了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
朗讀指導學生讀出驚喜的感情。
8、其余幾粒豌豆后來是怎樣的?
指名朗讀。
(板書:吃掉了
落到臟水溝里)
三、拓展延伸、體會情感
當小豌豆開出嫩紅色的小花時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隨之綻放了。其余四粒豌豆雖然各有歸屬但卻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歸屬。水溝兩次表態(tài)是幽默地諷刺也減輕了全文的凝重感很有趣味。
四、拓展延伸。
我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到了愛的幸福,愛的神奇,同時更感受到奉獻愛是最崇高的、最偉大的。只要我們都獻出一份愛心,世界將處處充滿愛!
小姑娘對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會對小姑娘說些什么?
(寫在小本子上)(課件出示14)
四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在教師指導下的獨立閱讀,初步理解內(nèi)容,學習小英雄雨來熱愛祖國、增很敵人、機智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學習用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讀后能說出每一段的主要能容。
3、練習給每一部分加小標題。
教學重點:
用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讀后能說出每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提出本課教學要求
二、指導讀第一部分。
1、自讀課文,思考這一部分主要講了什么,劃出你認為寫的表較好的語句。
2、交流。(這一部分主要講了雨來的游泳本領高。蘆花村和水中雨來的描寫得較好。)
3、給這一部分加小標題。
。ㄟ@一部分的小標題可以是:游泳本領高或“望著媽媽笑”)
三、指導讀第二部分(全程同前)。
這一部分主要降雨來上夜校,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小標題:上夜校念書或“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四、指導讀第三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講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
。ㄐ祟}:掩護李大叔或“把缸搬回原地方”。)
五、指導讀第四部分。
1、自讀課文,畫出描寫雨來心理活動的語句,思考:敵人是怎樣對待雨來的?雨來是怎樣同敵人進行斗爭的?這一部分主要講的是什么?
2、交流
。〝橙耍罕P問哄騙利誘威脅毒打
雨來:應付不上當不屈服)
這一部分主要講了雨來和敵人進行了不屈的斗爭。小標題:與敵人進行斗爭或“什么也沒看見”)
六、指導讀第五五部分。
1、自讀課文,畫出寫的.美的句子,想一想這一部分主要講了什么?小標題怎樣概括?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七、指導讀第六部分。
自讀課文,畫出水中雨來的句子,想一想這一部分寫了什么?小標題怎樣概括?
八、討論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雨來有什么優(yōu)秀的品質(zhì)?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九、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摘錄寫的美的句子。
3、背誦寫的比較好的段。
板書設計:
小英雄雨來
1、雨來游泳本領高
2、雨來上夜校
3、雨來掩護李大叔
4、雨來與鬼子作斗爭
5、河沿上的槍聲
四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的:
1.獨立閱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整個故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領悟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激趣
1.讀了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織女走到一起之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本文。
2.學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學生質(zhì)疑: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的生活怎么樣?王母娘娘酒醒后會怎么樣?民間為什么會流傳這個故事?它寄托著人們的什么思想?
二、自學課文,體會感情。
1、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的生活怎么樣?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2)學生匯報:兩人婚后男耕女織,你勤我儉。日子過得很美滿。
“美滿”是圓滿美好的合意。說明靠他們勤勞的雙手,日子不僅過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團團圓圓。
。3)學生匯報:織女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她給孩子們講述故事時,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辭方法,襯托出織女熱愛人間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會怎樣?
(1)讀課文第二段至倒數(shù)第二自然段。
。2)學生匯報:王母娘娘醒后先懲罰了其她的仙女們,然后又派天兵天將查找織女的下落,準備給她厲害的懲罰。說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預示著織女回來后的`悲慘命運。
(3)學生匯報:“她尤其恨織女,竟敢留在人間不回來,簡直是有意破壞她的門風,損害她的尊嚴!庇纱丝梢泽w會到王母娘娘是一個死愛面子而又自私的人,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壞自己親人一生的幸福,為了顯示自己的尊嚴,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和他們的孩子隔開,這是多么可惡而又自私的人呀!
。4)“織女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過日子,共同生活”這句話說明了織女是個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個勇敢堅強的人。
3、教師引導:你們喜歡這則故事嗎?為什么?
。ㄒ驗榕@煽椗际悄欠N靠勤勞節(jié)儉來創(chuàng)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為如此,民間才會有這樣一個悠久的傳說。)
4、請你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為什么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
。ㄒ驗槿藗兌枷M@珊涂椗@兩位善良、勇敢、勤勞的人過上好日子,寄托著人民群眾也能過上美滿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召開故事會
1.組內(nèi)成員間講講這個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積累的民間故事在“故事會”上作匯報。
附:板書設計
四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會認“囂、看”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看”;會寫“吠、促”等15個字。正確讀寫“即將、姿態(tài)”等16個詞語。
2.理解、積累并學會運用部分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的趣味。
3.學會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感悟用詞的準確、描寫的風趣及寫話訓練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教師:唐朝駱賓王七歲就作了一首兒詩《鵝》大家還記得吧!一起比比誰背誦得更好。同學們都喜歡鵝吧!請用自己手中的筆畫一畫鵝。(抽生用粉筆在黑板上簡筆畫鵝)
請同學們相互簡單評一評。
2.著名藝術家豐子愷先生,不僅用畫筆把白鵝栩栩如生地畫出來了,還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寫出了文章——《白鵝》。
3.介紹作者豐子愷。
二、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1.出示卡片,讀生字、新詞。
強調(diào)讀準“看、囂、吭、吠、促、頗、奢、侈、茍、侍、窺、伺、供”的字音和“看守、凈角、譬如、窺伺、侍候、一絲不茍、狂吠、供養(yǎng)不周”等詞語,特別注意翹舌音、多音字的讀音。
2.知道什么是“凈角”嗎?(出示“凈角”臉譜圖像)“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讀“jué”,而不是“jiǎo”。自己讀兩遍。
3.請學生獨立朗讀課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在朗讀的過程中遇到生字、難字、難句時作上不同的標記。把難讀的句子提出來,同桌相互啟發(fā)讀。
4.說說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小結:肯定同學們能從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鵝某方面的特點。
三、課堂作業(yè)
1.寫生字。
2.抄寫生詞。
3.自由讀文,圈出不理解的地方。下節(jié)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用課文中的詞概括)
1.口頭填空:這是一只的白鵝。(高傲、傲慢、從容不迫、一絲不茍、架子十足、有著老爺脾氣、需要人侍候……)
2.你從哪里知道這是一只高傲的白鵝?(引導學生找相關段落,并完成如下板書。)
姿態(tài):左顧右盼
叫聲:引吭大叫
步態(tài):從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二、初識“高傲”
1.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從哪里看出白鵝的“高傲”?
2.品詞: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3.表情朗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三、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識“高傲”
1.出示兩句話:
(1)鵝的叫聲很高傲。
(2)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
2.討論:作者是怎樣把叫聲和步態(tài)寫具體的?找出重點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的寫法。
3.小練筆(填空)
(1)厲聲厲聲大叫厲聲大叫(從這五個詞中你體會到什么?)
(2)鵝的步調(diào),的,頗像出場。(從這句中你體會到什么?)
四、研讀第五、六、七自然段,總結“高傲”
1.引導學生嘗試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研讀、交流。
如:(1)“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fā)笑”,哪些地方使我們發(fā)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2)鵝吃飯時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候的?
(3)作者怎樣仔細觀察鵝的吃相?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4)鵝的吃相表現(xiàn)出它的高傲,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品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
(1)食料簡單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樣東西)
(2)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從容不迫;先……再……然后……)
(3)鵝老爺脾氣的句子。(每逢……就……責備、架子十足)
(4)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晒贰皳P長而去”的句子。
3.回顧全文:鵝的“高傲”,具體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五、體會情感,朗讀背誦
1.作者寫鵝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透過字面體會作者對鵝深深的喜愛之情)
2.朗讀、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六、作業(yè)
1.抄寫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2.觀察自己喜愛的一種動物,準備“語文園地四”的口語交際與習作。
板書設計
姿態(tài):左顧右盼
叫聲:引吭大叫
步態(tài):從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教學反思
品味語言,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學生要有良好的語言運用能力現(xiàn)在就應該有豐厚的語言積累,所以我把“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抄寫、背誦部分描寫生動的句子!弊鳛楸菊n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目標。
在學習“鵝的步調(diào)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笔亲寣W生抓住“大模大樣”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鵝走路“高傲”后,引導學生讀出鵝走路“大模大樣、從容不迫”的特點并引導學生背誦這個句子,做到積累語言。在學習第六自然段的“鵝狗爭食記”時讓學生選擇自己覺得最有趣的一句練習讀,抓住關鍵詞讀出畫面感并背下來。課堂中也安排了把句子補充完整,找一個寫得生動有趣的句子抄下來練習。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得主動、扎實。課堂上能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很多精彩的課堂生成,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大多數(shù)學生能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語言文字的魅力,在品味語言、積累語言方面有一定的收獲。
四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2、讀懂課文,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體會人物的特點。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從內(nèi)容中體會思想。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結尾列寧說的話。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自學匯報
。ㄕ莆兆詫W方法,養(yǎng)成預習習慣。)
1、匯報交流收集的資料。
2、匯報朗讀情況。
3、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4、匯報自學的詞、句。
如:“躲避、隱居、巍峨、深淵、狹窄、頭昏目眩、峭壁”等詞語。多音字“剎”。
5、從這篇課文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從整體入手,初步挖掘文章的內(nèi)涵,體會人物的.特點。)
6、質(zhì)疑。
二、精讀課文
1、自讀課文,畫出寫列寧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語句,想一想,說明了什么。做批注。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列寧的特點。
3、指導朗讀“他們登上山頂,一股柔和的陽光正好射穿黎明前的薄霧!边@一自然段,體會它的作用。
4、理解文章結尾列寧說話的含義。
5、鼓勵質(zhì)疑。
(教師講清在生活中既鍛煉意志又注意安全的道理。)
三、感情朗讀,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進一步體會列寧自覺鍛煉意志的高尚品質(zhì)。
2、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四、實踐活動
在生活中,我們怎樣既鍛煉意志,又注意安全?
板書:
14 登 山
去: 出發(fā)晚了走近路
回: 仍走近路 (靠近深淵的小路)
自覺鍛煉意志 臨危不懼
四年級語文教案12
《登山》是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列寧登山看日出走過靠近深淵的小路,自覺鍛煉自己意志的故事。
全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可分為三部分。先講列寧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隱居在普羅寧。接著講列寧和巴果茨基為看日出走了一條危險的近路,登上山頂,飽覽了日出的壯觀景象。最后講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寧仍堅持走危險的小路,并交待了他第二走險路的原因。
課文的重點是列寧兩次走危險的小路。第一次走險路是為了趕上看日出,寫得比較詳細。從“路寬只能容一只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這句話,可以體會到這條路的小和險,這樣的小路很難行走,而且非常危險,只要一失足,就會掉進萬丈深淵。列寧為了看日出,果斷決定走這條小路。
巴果茨基是走過幾次這條小路的,他這次走的時候“背貼著峭壁,扭轉了頭,不去看深淵”,走過最險的地方“輕輕地舒了口氣”,從這里可以看出,他走的時候也是有點提心吊膽的。列寧走險路的表現(xiàn)反映了路很“險”,他“在最險的地方停住了”的時候“頭昏目!薄!霸谧铍U的地方停住了”,說明他有點害怕。但他只是“站立了幾秒鐘,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從這里我們已經(jīng)可以感受到列寧臨危不懼的品格。
第二次走險路,與第一次相比有幾處不同:1.不必走,而列寧仍舊走;2.列寧先走;3.列寧在最險的地方?jīng)]有停下來,毅然決然地走了過去。為什么還要走險路呢?列寧的話解釋了原因。列寧說了三句話。第一句講小路令人望而生畏,列寧坦率地承認自己“害怕它”。第二句講革命者對待害怕的正確態(tài)度:“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第三句講革命者要自覺地鍛煉自己的意志!懊繒r每刻”“隨時隨地”強調(diào)了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鍛煉自己意志的機會。列寧下山時還走那條險路,正是自覺鍛煉自己意志的一個范例。
課文中有一段描寫日出時的瑰麗畫面,這一方面表現(xiàn)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思,表達了列寧和巴果茨基歷經(jīng)險路,正好趕上日出,飽覽美景時的喜悅之情。
教法建議
1.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小路的險。課文中直接描寫小路“險”的有一個句子,即:“路寬只能容一只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把這個句子畫下來,并通過這個句子具體體會到這條小路的險。只有充分理解了“險”,才能充分認識列寧堅持走這條險路的勇氣和魄力。
2.要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對思考.練習1中的第一小題“列寧第一次走這條近路時害怕嗎?”要使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到列寧是有些害怕的,同時進一步體會到當時的處境是不由人不害怕的。人站在極高極險的地方,頭暈目眩,心慌腿軟等感覺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列寧沒有在害怕面前退下來,而是戰(zhàn)勝了害怕,勇敢地走了過走,正表現(xiàn)了他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品質(zhì)。
3.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本組的讀寫訓練重點。把段意連起來是抓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一處常用的方法。思考.練習2要求給課文分段、最納段意,再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理解詞句、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然后把段意連起來。連接段意的時候,幫助學生疏通語言,用通順連貫的語言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本課最后列寧講的一段話,是課文的重點,要引導學生理解?梢韵戎鹁淅斫,再聯(lián)系列寧兩次走險路的情景深入體會,最后再讓學生適當聯(lián)系思想生活實際談談感想。
5.本課的生字“剎”“爍”“釋”是翹舌音,“皇”是后鼻音,要指導學生讀準確!昂怼钡挠野氩坎皇恰昂颉,不要多寫一豎。
以下詞語解釋供教學時參考。
沙皇--俄國過去皇帝的稱號。
深淵--很深的水。
頭昏目眩--眩,昏花。頭發(fā)暈,眼發(fā)花,課文中的意思是站在高處往下看,發(fā)生眩暈的感覺。
毅然決然--堅決地,毫不猶豫地。
6.建議本課教2課時。
句段賞析
1.路寬只能容一只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
析這里描寫道路窄小難走,非常危險,然而為了趕上看日出,列寧果斷地決定走這條近的危險小路,目的是為了烘托列寧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高尚品質(zhì)。
2.他們登上山頂,一股柔和的陽光正好……歡快地唱了起來。
析這一段話描寫日出時的瑰麗畫面,一方面表現(xiàn)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思,表達了列寧和巴果茨基歷經(jīng)險路,正好趕上日出,飽覽美景時的喜悅之情。
3.“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咱們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煉自己的意志!
析這句話講革命者要自覺地鍛煉自己的意志!懊繒r每刻、隨時隨地”強調(diào)了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鍛煉自己意志的機會。下山本沒必要走險路而再次要走,正是列寧自覺鍛煉自己意志的一個范例。
難句解析
“路寬只能容一只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
這句話寫出這條路的小和險,小到“只能容一只腳”,說明小路很難行走,而且非常危險!耙贿吺乔捅冢贿吺巧顪Y”,只要一失足,就會掉進萬丈深淵,更加突出了小路之險。就是這樣的小路,列寧還決心走過去,可見列寧是臨危不懼的。
“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咱們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煉自己的意志!
這是列寧說的兩句話。第一句講革命者對待害怕的正確態(tài)度是:不應該被害怕壓倒,不要被困難嚇倒,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第二句是講一個革命者要自覺地鍛煉自己的意志!懊繒r每刻”、“隨時隨地”是強調(diào)要充分利用每一個機會,而列寧正是這樣,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鍛煉自己意志的機會,堅持走那條小而險的路。表現(xiàn)了他不畏艱險,迎難而上,自覺鍛煉自己意志的高尚品質(zhì)。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練習用歸納段意的方法抓課文主要內(nèi)容
2.聯(lián)系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jīng)過,體會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3.弄明白列寧登山所體現(xiàn)的革命者的品質(zhì)。
文章結構
全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列寧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隱居在普羅寧。
第二段(第2自然段到“歡快地唱了起來”):講列寧和巴果茨基為看日出走了一條危險的近路,登上山頂,飽覽了日出的壯觀景象。
第三段(從“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到結束):講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寧仍堅持走危險的.小路,并交代了他第二次走險路的原因。
寫作特點
巧用對比贊頌品格。
首先,巴果茨基與列寧走險路的對比。巴果茨基自己幾次走過這條小路,他這次走的時候,“背貼著峭壁,扭轉了頭,不看深淵。”走過最險的地方,“輕輕地舒了口氣”,可見他也是有點提心吊膽。而列寧“在最險的地方停住了”的時候,“頭暈目!保罢玖⒘藥酌腌,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步地走過”去了。從對比中進一步贊頌列寧臨危不懼的品格。
其次,以第二次與第一次走險路相對比。巴果茨基說“不必走”,而列寧仍舊堅持要走那條小路。第二次是列寧先走,巴果茨基跟在后面,列寧在最險的地方?jīng)]有停下來,毅然決然地走過去。說明列寧比第一次走險路更無所畏懼,意志更堅定了。
解釋說明畫龍點睛。
課文結尾是列寧對巴果茨基問題的解釋,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列寧先坦率地承認自己“害怕它”,但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要“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煉自己的意志。進一步突出了革命領袖列寧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堅定的革命意志。
中心思想
本文記敘了列寧和巴果茨基登山看日出走過靠近深淵的危險小路的事,表現(xiàn)了列寧自覺地磨煉自己意志的可貴品質(zhì)。
教學設計示例
14.登山
教學目標:
一、了解列寧兩次登山的經(jīng)過(走險路),學習他自覺地磨練自己意志的堅強品質(zhì)。
二、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按一定順序?qū)懽鞯姆椒ā?/p>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同學們,我今天要介紹一篇好文章給你們,想了解嗎?(板書)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
三、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
1.指導朗讀。注重表揚、激勵,激發(fā)朗讀興趣。(這一次讀,要比初讀課文時讀得更好、更流利、更有感情。)
2.生談精讀課文之后的感受。
3.鼓勵學生表演課文內(nèi)容。
、僦该吓_表演。
、谧尡硌莸膶W生評價剛才的表演情況。
(學生自主地進入角色,充分品味文章的內(nèi)涵。)
4.質(zhì)疑:同學們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列寧下山為什么還要走那條危險的小路?他第一次走與第二次走有什么不同?課文題目是登山,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在山頂上看到的美麗景色呢?列寧說的那兩句話該怎樣理解?)
5.教師歸納學生的疑難問題。
四、課堂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列寧兩次登山的經(jīng)過(走險路),學習他自覺地磨練自己意志的堅強品質(zhì)。
2.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按一定順序?qū)懽鞯姆椒ā?/p>
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出示上節(jié)課歸納的疑難問題)
1.課文的題目是登山,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在山頂上看到的美麗景色呢?
2.列寧下山時為什么還要走那條危險的小路?第二次走與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3.“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咱們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煉自己的意志!边@兩句話該怎樣理解?
二、深入探究課文內(nèi)容
1.自學課文,試著解決疑難問題。
2.小組合作研討,組長歸納意見。
3.班上交流匯報。
(1)解決第一問題。可先讓學生自由地讀課文,了解列寧和巴果茨基登山時走的是一條什么樣的路。(路寬只能容一只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小路之險,作者沒有直接描寫,而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感覺的描寫反映出來的。(巴果茨基的語言:“路太窄,又太危險,要經(jīng)過深淵邊上。”“您不能從這兒過!眲幼鳎骸百N、扭、不去看、移動”。列寧的感覺:“頭昏目眩”。)然后讓學生讀寫景的那段話,抓住“鳥兒們放開歌喉,歡快地唱起來。”這句話引導學生讀一讀,議一議,進行交流。感悟到:“鳥兒的歌唱”,不僅僅是為列寧看到自然風光而唱,它仿佛為列寧勇敢地走過小路而慶賀,更使人體驗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境。作者通過景物描寫,抒發(fā)了列寧為自己走過險路,飽覽到美麗的景色而欣喜的心情。
(2)解決第二個問題,關鍵是引導學生讀懂列寧說的那段話,從中找出原因。①列寧坦率地承認自己害怕走這條路;②作為一個革命者,要勇于戰(zhàn)勝困難,而不是回避困難;③作為一個革命者要時時處處鍛煉自己的意志。
第二次走險路,與第一次相比有幾處不同:①不必走,而列寧仍舊走;②列寧先走;③列寧在最險的地方?jīng)]有停下來,毅然決然地走了過去。
(3)齊讀最后一段課文。
(4)聯(lián)系實際,談一談這段話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三、延伸拓展
既要鍛煉自己的意志,又要注意安全。在生活中怎樣做才能處理好這兩者的關系?同學之間交流一下這方面的體會。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學習本文后的體會。
四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生字讀寫,關注本課左右結構字"左窄右寬"的結構特點詞語,《生命生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作者對生命的態(tài)度、思考,感受生命的意義。
3、能正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總結出文中三個事例的小標題。
一、激趣導入,預習檢測
1、白板出示關于新生的圖片,同學交流你都看到了什么?
師:同學們剛才看到的一組圖無一不是新生命的誕生,也許一切是公平的,我們從新生到成長都同樣接受著大自然無私的關懷,也許一切又是不公平的,每個生物都有每個生物的命運—比如飛蛾,瓜苗還有本課作文的作者杏林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生命的堅強與偉大
2、板書課題,生命 生命
指導讀課題
3、預習檢測
a.出示本課生字。
在預習的過程中你覺得那些字書寫需要注意什么?
b、出示生字詞(開火車讀)
騷擾 欲望 震撼 糟蹋 動彈 聽診器 不屈向上 茁壯生長 鼓動 躍動 沖破 堅硬 沉穩(wěn) 短暫 珍惜 有限 無限
師:"有限"的反義詞是什么?(無限)
師:"有限"我們可以利用反義詞來理解的,這是理解詞語很好的方法。
師:課文中關于有限無限有這樣一句話,誰來讀?白板出示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指導分類識記詞語
二、初讀課文,概括事例。
(1)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杏林子對生命的思索。
閱讀任務:將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找出課文中所講的三個小事例?嘗試用最簡練的語言說一說。
請學生將三個事例以小標題的形式寫在黑板上。
板書:飛蛾求生、香瓜子生長、靜聽心跳
(2)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能把一段話讀短,短到能用幾個字來概括,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閱讀本領。
三、走進作者,感悟課文
師:同學們看到這些標題中所列事物你們誰有什么疑問嗎?作者為什么寫生命這么深刻的話題卻用的是如此弱小的事物?她關注動物,關注的只是一只飛蛾,教案《《生命生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她關注植物,僅僅是一粒小小的香瓜子,她關注的都是弱小的生命,這跟她的親身經(jīng)歷有關。
1.出示杏林子的資料,師配樂介紹:
2.師:讓我們帶著杏林子對生命的敬畏大聲的朗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深刻或者喜歡的句子待會朗讀分享。
3.學生交流,師指導朗讀。關注標點。
4.再次齊讀"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4、讀到這,如果讓你給課題加標點你會加什么?再讀課題,你會怎么讀?(齊讀)
5、小結:回顧大家的朗讀分享,同學們發(fā)現(xiàn)老師為大家搜集補充了課外資料,同學們抓關鍵詞也可以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關注標點符號是同學們憑借教材經(jīng)常用到的方法。今天老師將這三個妙招錦囊送給大家,以后可要在學習中靈活運用喲。
五、布置作業(yè):(任選兩個)
1.抄寫課文中的詞語,并選擇一兩個詞語寫一段話。
2.摘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并背誦。
3.課外閱讀:杏林子:《生命頌》
板書設計:
生命 生命
飛蛾求生
磚縫中的`瓜苗
靜聽心跳
坊主點評
這篇課文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好理解,學生沒有對生活、對生命的那種深刻體驗,特別是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使她對生命更多了一些敏感而獨特的感受。
杏林子12歲時罹患罕見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發(fā)病時手腳腫痛行動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動,飽受病痛煎熬。杏林子在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樣子,她的好友三毛看著都覺得不堪忍受。以至于三毛看完杏林子后,在門外忍不住祈禱說:"神啊,杏林子太慘了,求您大發(fā)慈悲,早些接她到您那里安息吧!" 杏林子聽到后大吃一驚,連忙糾正禱告:"神啊,關于這件事你千萬別聽三毛亂說,您還是聽我的吧。我還沒活夠,我還有好多事還沒做呢!"后來,她用她的堅韌走完了她63歲的人生,而她的好朋友,四肢健全才華橫溢的三毛,后來卻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48歲的生命。
四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根據(jù)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xiàn)、齊頭并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
2、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預習:
1、收集有關錢江潮的資料。
2、讀課文五遍以上,給生字注音。
3、抄寫本課字詞和優(yōu)美句。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能發(fā)揮想象,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3、能通過思考所提供的問題,理解長句子的意思。
4、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介紹一處景物。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三、教學過程:
。ㄒ唬┱勗捯搿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么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
教師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為快。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么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 )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錢塘又是怎么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看黑板板書)
3.(板書:天下奇觀)理解奇觀。
觀潮的觀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觀的觀呢?打開字典查一查。
師:很少有人能看到這壯麗的景觀,你們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說給大家聽?
課文中有許多形象的詞語,咱們講的時候會用到,打開書,在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詞語,你動筆畫一畫,然后在找小組讀一讀。要放棄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聽取別人的建議。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shù)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請查閱資料的同學介紹“潮的形成”、“潮的氣勢”“或觀潮最佳地點”。 )
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特殊的壯麗景象,第22課就寫了一次錢塘江大潮的過程。 師:我有一個問題,我想問你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觀潮?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預習情況。
、僮x準多音字:
悶(man)雷 薄(bó)霧 風號(háo)浪吼(hǒu)
漲(zhǎng)起 顫(chàn)動
、诶斫庀铝性~語的意思:
橫貫 山崩地裂 人聲鼎沸 漫天卷地
、壑该x課文,正音。
、芡阑プx,評定等級。
(2)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介紹錢江潮。
。3)理清文脈。
①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谕澜涣。
③說說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板書)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熟讀課文
附:板書:
潮來前
觀潮潮來時 (時間順序)
潮過后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ㄒ唬┮胝勗挕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觀潮》。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什么?(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奇異景象。
。ǘ┩ㄟ^預習,我們讀懂了什么?(??)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ㄈ┮龑W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師生交流,品讀。
潮來前 :籠罩薄霧 風平浪靜
。ò鍟┯^潮
潮來時: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潮去時: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涌、雄偉,去時的余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么?(板書:籠罩白霧 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懗眮頃r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 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xiàn)。(板書:聲如悶雷 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墻”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zhàn)馬齊頭并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后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余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后,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游,你怎樣向不了解錢塘潮的游客介紹錢塘潮呢?
2.編導游詞,然后向同學們介紹。
3.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4.作業(yè)。
。1)按一定順序,寫一個描寫景物(或景觀)的片斷。
。2)如果你是小導游,你怎樣向不了解錢塘潮的游客介紹錢塘潮呢?
板書:
潮來前 遠籠罩白霧 風平浪靜
1、觀潮 潮來時 ↓聲如悶雷 遠處白線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潮過后 近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教學反思:
2*. 雅魯藏布大峽谷
一、課前準備:
1、搜集與有關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文字、圖片。
2、讀三遍課文,給生字注音。
3、抄寫本課4個字的詞12個和3句優(yōu)美句。
二、教學目的:
1.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
2.通過學生自學交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學習作者表現(xiàn)事物特點的寫法。
四、教具:
四年級語文教案15
【學習目標】
。、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小徑、穿梭、流暢、引導、悄然、竟然、靈性、經(jīng)歷、瞬間、撲閃、張望、概念、弧線、飛翔、權利、繽紛、花繁葉茂、磕磕絆絆、多姿多彩”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后三個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課前準備】
。薄⑻崆伴喿x整組課文,初步感知本組課文內(nèi)容,自學生字。
2、師生共同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圖片及影像資料。
一、交流資料,分享信息
。、小組交流:
在小組長的組織下,每位同學介紹自己搜集到的熱愛生命的有關資料。
。病⑷嘟涣鳎
小組推薦代表匯報本組同學搜集到的資料,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介紹,如可以概括來談熱愛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簡要談談某一類人的主要事跡,還可以具體介紹某一個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導入,感知課文
。、教師導入:
同學們介紹的這些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動了。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就如一張雪白的畫布,只有精心設計,努力描繪,才不會空白與單調(diào);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細心感受,用心觸摸,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
。ò鍟河|摸春天)
。、由題設問:
初次看到這個課題時,你想到些什么?讀過課文之后,你又產(chǎn)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學生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觸摸”一詞,談談自己讀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讀文,識寫生字
。薄⒆宰x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指正、評價。
3、自學生字,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識字方法,練習給生字組詞。
4、教師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指導“瞬”字的書寫。
四、再讀課文,自讀自悟
。薄⒂幂^快的速度再次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請同學們試著說一說文中的小女孩安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默讀課文,邊讀邊標注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尋找學習伙伴幫助解疑。
。、全班交流解決疑難問題:
。ㄝ^為淺顯的問題,讓學生互相幫助解決;含義深刻的語句可以讓學生在書中畫出,暫時不做討論)
五、合作研讀,領悟語句
。、文中還有很多這樣含義深刻的語句,需要同學們聯(lián)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請同學們再來找一找、畫一畫、想一想,然后與小組內(nèi)的同學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請同學們讀一讀自己認為含義深刻的語句,然后說一說自己的感悟和體會。
。ń處煿膭顚W生發(fā)表不同意見,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細致的感悟)
。、指導學生反復品讀這些語句,讀出自己的理解與體會。
【四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07-04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天地》04-10
語文四年級教案02-11
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五》教案08-28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一》06-01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天地5》06-05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五》06-02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五07-03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七》06-04
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五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