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5篇【薦】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內(nèi)容簡析]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木偶――皮諾曹與一群不愛學習,十分貪玩的孩子,被誘騙到快樂國,在那里,他們經(jīng)歷了盡情玩耍、由人變驢、被賣、挨打、摔瘸、慘遭淹溺、險些喪命的磨難,最后跳水逃走的奇異遭遇,說明皮諾曹是一個沒有主見,非常貪玩,但決心改正錯誤的孩子。
課文選自著名童話《木偶奇遇記》,語言樸實、故事性強,適宜兒童獨立閱讀。
文中有二幅插圖。一幅畫著皮諾曹騎在驚恐萬分的毛驢上,高興地趕往快樂國的情景;一幅畫的是皮諾曹長出驢耳朵、驢尾巴時痛苦、絕望的情景。這二幅圖,有利于學生理出文章線索,深入地理解課文。
[設計理念]
本文設計力求引導學生讀、思、議結合,使他們讀懂并理解課文,在閱讀有趣曲折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與教育。同時,激發(fā)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
[教學目標]
。敝笇W生獨立閱讀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掌握閱讀童話的一般方法。
。惨龑W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并從中認識主人公的道德品質。
。齿o導學生認識課后的7個生字,理解相關的詞語。
[重點難點]
了解皮諾曹的奇異遭遇,認識他的品質。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名著《木偶奇遇記》
[教學時間]
。舱n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蹦銈冋J識這兩個字嗎?(板書:奇遇)請談談對“奇遇”的理解。
2說說你們經(jīng)歷的或聽說的.、你認為最能表現(xiàn)“奇遇”的事。
3你們說的奇遇,與我推薦你們讀的“奇遇”相比,太平常了。你們要讀的奇遇,是你展開想象的翅膀,怎樣幻想都不為過的“奇遇”,你們愿意讀嗎?
。窗鍟n題。
。岛喗樽髡呒白髌。(突出介紹作品想象豐富,故事奇特、曲折、有趣。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吸引了幾代兒童的目光,使人愛不釋手的特點。)
二、理解課題,猜想內(nèi)容。
。薄坝洝笔鞘裁匆馑?文章中指什么?(引導,準確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
。怖斫狻翱鞓穱。
①在神話或童話故事中,你知道有哪些虛擬的國?(如《西游記》中的女兒國等)
、谶@些國名與他們國家的社會生活是什么關系?
。巢孪肫ぶZ曹在“快樂國”的生活。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豹毩㈤喿x課文,要求:
、佼嫵錾郑詫W生字、新詞。
、谙胍幌耄n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矙z查自學情況。
、僦该x課文,認讀生字與詞語。(相機討論、理解詞語:愿望、盼望、囑咐、爽快、樂不可支、斬釘截鐵、九霄云外、興高采烈、絕望、懊悔、一五一十、誠懇)
、谡f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痴页龉适轮械娜宋铮脠D示表示他們之間的關系。
四、自讀課文,感悟理解。
1邊讀邊想。
①皮諾曹是怎樣被“小燈芯”說動去快樂國的?從這點上看,皮諾曹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趶钠ぶZ曹與”小燈芯”的對話中,你看出他的態(tài)度有哪些變化?請用筆畫出來。想一想,這些變化說明什么?
2讀讀說說。
、倨ぶZ曹在快樂國里生活怎樣?把寫他思想變化的詞語畫出來?說說這些說明什么?
、谄ぶZ曹是怎樣脫險的?從皮諾曹脫險與決心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壅f說皮諾曹的經(jīng)歷。
五、布置作業(yè)
。崩首x課文。
。舱摇赌九计嬗鲇洝罚x一讀。
第二課時
一、指導朗讀課文。
二、小組討論。
皮諾曹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ǹ梢詮亩喾矫娓爬ǎ灰械览砭托。如:皮諾曹是一個聰明善良、沒有主見、沒有恒心的孩子;他是一個天真純潔、貪玩的孩子;他不愛學習,不識好壞人的孩子;他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孩子......)
三、讀課文后,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四、拓展活動。
講一講,你還知道的木偶奇遇的故事。
五、布置作業(yè)。
。苯M織學生課外閱讀《木偶奇遇記》全書,舉辦一次故事會。
。舶堰@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或小伙伴們聽。
六、按皮諾曹的遭遇,重新排列句子,并用序號(123.....)表示。
。ǎ┢ぶZ曹變成了驢。()被賣到馬戲班。()他跳水逃走了。()在快樂國里,他沒完沒了的玩樂。()皮諾曹被推下海,險些淹死。()經(jīng)常挨打,腿摔瘸了。()皮諾曹在“小燈芯”的勸說下去了快樂國。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論語十則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僬莆粘S玫奈难詫嵲~,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
、诶斫庹n文思想內(nèi)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③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能流暢地朗讀
課前準備
、偎鸭Y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nèi)容;搜集最能表現(xiàn)松柏品性的詩句。
、诮柚ぞ邥ㄗx全文,把握內(nèi)容梗概。
論語十則教案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介紹孔子和論語,研讀有關學習的內(nèi)容。
○教學設計
導入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xiàn)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荀子等。這些著述對中華文化曾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究學習〈論語〉十則。
交流有關孔子、論語的知識
、賹W生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
、诎嗌辖涣鳎好總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③師生交流: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nèi)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yǎng)、治學態(tài)度和處世方法。
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本文內(nèi)容主要包括哪兩個方面。
學生交流后,教師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學習和個人修養(yǎng)兩方面的內(nèi)容,前五則著重談學習,后五則著重談修養(yǎng)做人。(有的地方內(nèi)容上有交叉,教師應該在分析中給學生講明。)
探究學習課文前五則
、俪踝x課文,掃除語言障礙
a.多媒體展示下列詞句,先讓同學讀,其他同學評價,最后教師再打出正確讀音。
人不知而不慍(yùn)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不亦說(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傳(chuán)不習乎誨女(rǔ)知之乎不知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讓學生結合對課文的理解說出加點的詞這樣讀的理由。
b.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小結朗讀文言文要注意的問題,并用多媒體展示:
◆結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讀準字音。
◆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diào)。
c.質疑交流:就字詞句的'理解,學習小組間互相質疑,提問組有權指定某組或某同學回答。
對個別詞句的理解,教師要加以點撥,并加以提煉、補充。
探究的詞句摘要:
朋三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诰x課文,探究課文思想內(nèi)涵。
a.學生自主閱讀。
教師要求學生思考:課文在學習態(tài)度上強調(diào)什么?學習方法上又強調(diào)什么?
學生交流后,教師概述:學習態(tài)度強調(diào)要謙虛,學習方法強調(diào)獨立思考與復習。
教師再要求學生思考:哪些語句強調(diào)謙虛,哪些語句是強調(diào)獨立思考與復習,分別說明理由。
謙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獨立思考、復習:學而不思則罔;溫故而知新;傳不習乎?
b.班上討論、交流以下兩個問題:
◆在本文論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認為最有價值的是哪一點?為什么?
◆在學習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夠,今后有何打算?
作業(yè)
、俦刈鳎骸把杏懪c練習”第一題。②選作:課外閱讀論語,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論語十則教案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研讀有關修身做人的內(nèi)容,小結全文,背誦課文。
○教學設計
導入
儒家學說是為己之學,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們來研讀文中修身做人的內(nèi)容。
探究學習后五則
、偃嗬首x課文,教師正音。②自主研讀,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內(nèi)容。
> ③班上交流,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a.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請同學們講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層含義。交流寫松柏的詩句,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后,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詩句。
教師要求學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樣的品性?(教案 ) 要求學生討論交流這句話的現(xiàn)實意義。
學生觀點摘要:學習松柏高潔傲岸的品性,要經(jīng)得起時間和環(huán)境的考驗。
要求學生找一個與這句話意思相近的成語、俗語。
請同學翻譯這兩句話,其他同學評價、修正、補充。對重點詞句教師要講解。
請同學介紹儒家學說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要求點到為止。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學習小組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觀點摘要:
a.這樣的處世之道可取,因為人本來就不應該把自己都不喜歡的東西強加于人;
b.這樣的處世之道不可取,社會這個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員組成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東西也許我們都不喜歡,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監(jiān)獄、死刑等。如果什么東西都要去考慮個人的喜好,這個社會的秩序就沒法維持。
c.這樣的處世之道既有可取之處,又有不可取之處,看你用這種處世態(tài)度來對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師小結
現(xiàn)代社會一方面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另一方面?zhèn)鹘y(tǒng)美德亟待發(fā)揚,F(xiàn)代著名新儒學大師、美國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在岳麓書院演講時曾預言,公元20xx年左右,中華文化將全面復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傳統(tǒng)美德的蔚然成風吧!
朗讀全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積累、拓展
學生自由朗讀,從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成語、格言和警句,并說出理由。教師在學生交流后對本文出現(xiàn)的常用成語作歸結并板書:死而后已溫故知新任重道遠擇善而從三人行,必有我?guī)?/p>
背誦課文
作業(yè)
搜集整理論語其他篇章中出現(xiàn)的成語、格言、警句2—3個,要求注明出處、含義,并制作資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覽。
論語十則教案課后反思: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我們所效法。課文中所選的《論語十則》,著重敘述了求知態(tài)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內(nèi)容。其豐富的語言精華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對于心理發(fā)展正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同時也是在依循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的課堂實踐活動。讀懂——能見“言”而知“意”;讀熟背誦——熟悉文言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形成語感;積累詞句——特別是古今不同的詞語和句式。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三月份反思
上了三年級下學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語文園地》中都有許多不同又有相似的語言知識點,除此,在課文的課后練習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需要學生識記的內(nèi)容。這些零散的知識點,如果不加以鞏固與歸類,學生很快就會遺忘與混淆。作為老師,我們有責任讓學生學會“溫故而知新”的道理。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鞏固這些知識點的:
一、落實背誦與熟讀環(huán)節(jié),及時跟蹤。對于課文中一些要求熟讀的知識,如《園地》中的“我的發(fā)現(xiàn)”,我除了要求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討論其中的特點,做好筆記,還要求學生舉出相關例子。因為只有舉出例子才能到達學以致用,鞏固理解的效果。除此,在平時的早午讀、家庭作業(yè)中也必須反復朗讀,并且熟記它們的特點、例子,這樣才不會一知半解、記不牢。而對于日積月累中的知識點則必須要求學生背誦,當然背誦時不能只背書上已有的內(nèi)容,更要背誦這些內(nèi)容的特點。如《語文園地四》中的“讀讀背背”,在背誦中我們必須記住“關于讀書、治學的成語有”這句話。而“我會填”中關于助詞“的、地、得”的運用,在背誦時候要求學生說出每個短語中用的助詞是哪個,并說出為什么這樣使用。當然,在上課講解時候,我還特意出了相關的練習讓學生去鞏固。為了更好地落實背誦的環(huán)節(jié),我特意制作了一個表格,上面有所要背誦的頁碼。說過關了就在上面畫上“√”,逾期沒有背完要受到老師的批評、扣分與小懲罰。
二、即使默寫與聽寫。對于課后練習中的識記內(nèi)容、《園地》中要背誦或靈活運用的知識點,我會在平時的聽寫、默寫中落實到位。如助詞的運用檢查,我會先出好題目,讓學生根據(jù)題目內(nèi)容進行填空,而非只背誦課文里的內(nèi)容。
三、及時對知識點進行歸類、比較。在不少的《語文園地》中都出現(xiàn)了不同形式的四字詞語,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必需讓學生把它們重新找出來并進行比較,再記憶。如本學期《園地》中提到的四字詞語有如下形式:aabb、aabc、abac,含有數(shù)字的,含有一對反義詞的,關于讀書、治學的,描寫大自然景物和現(xiàn)象的這幾種類型。而對于一些識記句子則有如下分類:描寫自然景色的詩句、表現(xiàn)思想方法的諺語、歸類識字類型的詩歌、與氣象有關的農(nóng)諺、歇后語、關于珍惜時間的格言、關于描寫月亮的詩句這幾種類型。這些知識點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必需重新拾起,務必做到在老師提示類別時候學生能夠稍經(jīng)思考后說出具體內(nèi)容。
四、如果學生能夠在習作或平時的作業(yè)中靈活運用以上的知識,老師則給予加分和獎勵。
四月份反思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的提出了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也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讓興趣成為他們寫作的動力。所以在課堂伊始,我設計了“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從課堂效果看,孩子們的寫作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
一、教給學生習作的方法。
上海師范大學初等教育系主任,吳忠豪教授在評析薛法根老師《貼近事物本來的樣子》素描作文課時說到:“作文教學要從基礎抓起,作文教學重在方法的指導!闭麄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其實都是起步作文教學,而三年級更是作文教學的基礎。所以本節(jié)課我的教學重點就是教給學生寫作的技能。
第一、教給學生列提綱的方法。如果單純讓學生把想寫的內(nèi)容用簡潔的話寫一個提綱,學生會不知道怎么動筆,但我用樹的形狀讓孩子們一目了然。樹干是文章的題目,樹枝是文章每一層次的內(nèi)容,而樹葉則細化到每一層次的具體方面。這樣又使學生明確了文章的條理,又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
第二、教給學生“抓住特點寫外貌、通過寫具體事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愛好”的方法。從學生介紹自己的外貌、說自己經(jīng)歷的事和最后的“猜猜他是誰”等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已經(jīng)領悟了這類寫人的文章的基本寫法。我想這種習得對學生的今后的寫作是很有好處的。
整節(jié)課基本上達到了我的預想效果,但由于個人的能力有限,所以在有些方面還有不足:
1、有些總結性的語言說得不夠明確和及時。比如在開始時做完“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后,我可以追問一句,你們怎么一下子就猜出我說的是誰?(因為老師是抓住學生的特點描述的),這樣一來學生就知道了要抓住人物的特點才能把自己介紹清楚。
2、用樹的形狀教給學生列提綱的`方法中,如果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張圖片,讓學生親自動手在樹枝和樹葉上寫內(nèi)容,我想效果會更好。
3、有學生在介紹自己的性格和愛好時,我的點評和指導還不夠及時和恰當。
還有很多不當之處,請大家直言不諱。
另外,我還有個疑惑,那就是對于三年級的習作教學是該注重指導還是注重講評,我也一直很困惑,也想跟大家共同研究。
五月份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jīng)歷感知、思考、質疑、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將以上思想運用教學實踐中。如,教學《七顆鉆石》一文時,我深有體會:
1、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教學中我利用自讀,讀通難讀的長句子,感情朗讀來推進教學。而且每次讀的要求不一樣,層次也不一樣。
2、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感情朗讀,教于讀書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中我讓學生再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默讀,畫出學生最感動的語句,并思考是什么讓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動。然后讓學生再小組內(nèi)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時候,我根據(jù)學生的立足之出,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并讓學生在各種讀的方式下,總結出如何將課文讀得又感情,如何去體會課文所蘊涵得情感。讓學生在感情朗讀得同時習得讀書得方法。
這一節(jié)課結束了,可是留給我得是深深的反思,F(xiàn)在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做的不完善,今后應該改正:
1、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緊的課堂節(jié)奏。
2、讀書指導上有點不到位,過渡型語言不簡潔明了,有些不準確。我會用汲取本節(jié)課總結的經(jīng)驗和教訓,用于以后的課改之路上。
六月份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說聲謝謝》教學反思在師生互道感謝中,結束了《說聲謝謝》一課的學習。回顧整個教學活動,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采用兒童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感悟,在實踐中動情,從而以情導行,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倍受寵愛,對他們來說承受太多的愛,容易導致他們的心靈產(chǎn)生愛的麻痹。他們往往認為所有人對自己的關心、幫助、服務都是理所應當?shù),習以為常,不以為意。對父母都難
說一聲“謝謝”,更難對其他給予自己幫助(或服務)的人真心誠意地表達感謝。本課重在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了解社會各行各業(yè)中為社會和他人服務而辛勤工作的人,在發(fā)現(xiàn)、體驗中有所感悟,激發(fā)他們尊重并感謝勞動者(包括身邊的人)的情感。學習參與社會,做有愛心、有感恩之心、有良好文明行為習慣的人,并以良好的文明行為回報他人。為了打開孩子的情感之門,課前我鼓勵他們走出校門,走上社會,從身邊的人開始觀察,發(fā)現(xiàn)哪些人關心幫助自己,為自己服務,他是怎樣服務的,做好調(diào)查記錄;課上,我讓孩子從身邊的小事說起,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都對誰說過謝謝。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收到了很好的實效!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看圖瀆韻文識字,將表示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民間風俗的詞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認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圖和詞語。第二部分是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和1個只識不寫的字。第三部分是練習。借助圖畫識字學詞認識事物,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包餃子、賽龍舟、賞月的歡樂場面,以及祭掃革命烈士時莊嚴肅穆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教學要求】
德育目標:初步了解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民間風俗。
智育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個生字只識不認識“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9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中國有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識字1。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的是哪些傳統(tǒng)今日的活動,人們在這些節(jié)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三、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1.出示第一幅圖,觀察說話。
(1)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么節(jié)日的活動?全家人圍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機出示詞卡:餃子]
(2)過春節(jié)了,親朋好友互相拜訪表示節(jié)日的祝賀,這叫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jié)日?(清明節(jié))
(2)老師介紹清明節(ji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
(3)清明節(jié)這天,少先隊員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紀念碑前祭掃革命烈士,這就是掃墓。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四、指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
五、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纯磼靾D,想想字義
六、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并加以指導
七、小結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掃、拜、墓、踏”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6.教師巡視,糾正姿勢不正確的學生。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按“掃、拜、墓”的筆順書空
二、繼續(xù)看圖學習生字詞
1.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干什么?這是什么傳統(tǒng)節(jié)日?[相機出示詞卡:龍舟、端午]教師介紹“端午節(jié)”。
(2)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除了喜歡賽龍舟,還喜歡吃什么?機出示詞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jié)日?你知道嗎?教師介紹“中秋節(jié)”。
(2)中秋節(jié)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機出示詞卡:月餅]
(3)同學們看圖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這就叫:“團圓”[相機出示詞卡:團圓]
(4)學生借助拼音讀以上生字詞。
(5)指名認讀、正音。
如:“粽子、月餅”中的后一個字讀輕聲。
3.小結:剛才我們學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有哪兩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中秋)端午節(jié),民間風俗是什么?(包粽子、賽龍舟)中秋節(jié)呢?(全家人要團圓,吃月餅)
三、指導讀韻文
多種形式練讀,讀出節(jié)日的歡樂。
范讀、自由讀、互讀、齊讀。
四、指導書寫,檢測效果
1.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團、餃、餅、端”
2.教師范寫生字。
3.學生描紅書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5.認讀課后詞語。
6.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詞語。
7.聽寫詞語,檢測效果,及時反饋。
識字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形近偏旁的比較識字。課文將兩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認讀。第一組詞語介紹了—些樹的名稱和木制品;第二組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的事物;第三組詞語介紹了三種竹制品;第四組詞語介紹了一些植物。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于記誦。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
【教學要求】
德育目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智育目標:1.學會奉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新詞。
2.比較“木禾”、“竹艸”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2.區(qū)別形近偏旁。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前面兩課和這一課都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而本課還通過形近偏旁 的比較來識字。板書課題:識字3(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一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一),復習“木字旁”、“禾字旁”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樹)
。2)復習“木字旁”。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
。4)復習“禾字旁”。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是什么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松柏、楊柳]
2.你們知道松樹、柏樹和別的樹有什么不一樣嗎?(松樹、柏樹的叫子常年都是綠色的)
3.出示詞卡:桌椅
4.春天到了農(nóng)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長大成熟結出果實,遠遠望占,金燦燦的一大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燦燦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稻谷]
6.“秧苗”、“稻谷”這些地里長的農(nóng)作物叫什么呢?[出示詞卡:莊稼]
五、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為這些詞語大都與樹木有關)第二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與莊稼有關)你們覺得漢字有趣嗎?中國的漢字有悠久的歷史,你們要認真學習!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齊讀。
2.用“柳”、“椅”、“秧”擴詞。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柳、秧”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本課6個生字。讓學生注意在田字格書寫時都應該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
3.檢查聽寫情況。
二、繼續(xù)看圖學習生字詞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二),復習“竹字頭”、“草字頭”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2.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同。
1.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洗出它們的名稱嗎?
2.中國的老年人最喜歡喝什么?[相機出示詞卡:茶葉]
3.有一種水果外面有許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這種水果的名稱足什么嗎?[相機出示詞卡:菠蘿]
4.有一種春天開的花,葉子呈淡綠色的,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相機出示詞卡:蘭花]
五、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偏旁的名稱星什么?(竹字頭)為什么都是竹字頭,(因為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與竹子有關)第二組偏旁的名稱是什么?(草字頭)為什么都是草字頭?(大都與一些植物有關)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七、指導書寫
1.指名說“籃、筐”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寫詞語,檢測效果,
二、指導讀韻文
1.按要求歸類讀。
。1)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樹的名稱和木制品?
。2)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的事物?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第二課時
1、復習導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了什么?
2、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儆^察課文中第二幅圖,默讀課文,想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三層,第一層(2)概括介紹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層(3)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第三層(4)介紹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诶斫獾谝粚觾(nèi)容。
a、指名讀。
b、為什么說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ń撬坡,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c、“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層內(nèi)容。
第一層已經(jīng)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么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a、指名讀。
b、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c、這幾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d、除了介紹麋鹿外形,還介紹了什么?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聯(lián)系嗎?為什么?
f、討論。
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已經(jīng)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再寫是不是有點多余?為什么?
。ǖ谝粚邮歉爬ń榻B麋鹿的外形特點,而第二層則是具體的介紹。這樣就使讀者對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層介紹麋鹿外形的同時也介紹了它的生活習性,讓讀者認識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之間的關系。)
g、引導體會。
④理解第三層內(nèi)容。
默讀思考。課文是從哪幾點來說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懷孕期超過九個半月,比其它鹿類長;二是它每胎僅產(chǎn)一仔)
。2)學習第三段。
、僦缸x課文。
、诔鍪尽皞髌妗,齊讀。
理解“傳奇”:經(jīng)歷離奇,不同尋常。
、蹫槭裁凑f“麋鹿的經(jīng)歷充滿傳奇色彩”呢?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3、配樂朗讀二、三段。
第三課時
1、復習導入
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jīng)歷。
2、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海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豐自然保護區(qū)“是麋鹿野生放養(yǎng)的`理想場所”?(土地廣闊,氣候溫和,林茂草豐)
(4)通過對課文二、三段的學習,我們對麋鹿已經(jīng)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課堂練習
。1)祟課后第5題。
(2)交流復述方法。
、俳Y合插圖,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紹它的體形及生活習性。
、趨⒄铡镑缏沟膫髌娼(jīng)歷”表介紹。
、垡獙W習講解員講解的神情和語氣。
4、練習復述
《麋鹿》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教案06-09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12-19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實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