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1
【教材分析】
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的一篇童話,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小朋友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很生氣,就筑起高墻將小朋友們拒于墻外,從此園里只有冬天,直到一天小朋友們從墻洞里爬進來,春天也就來了,后來在小朋友的啟發(fā)下,世人拆了圍墻,花園成了小朋友們的樂園,世人生活在花園和小朋友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教學時:
一要讓同學在閱讀中了解童話在主人公的布置、表達方法的選擇等方面的特點,
二是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墻、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撤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jù)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學交流閱讀感受。
【重點】
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難點】
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為什么?你們都讀過誰寫的哪些童話呢?請你告訴大家。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讀了故事的名字,你最想知道什么呢?這篇文章將給我們帶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請小朋友們帶著考慮進入故事。
二、整體讀文,掌握
1、自已讀課文,邊標自然段,邊畫出生字新詞,自同學字詞。
2、小組互相交流解決不了的問題。
3、指名說說自已讀懂了什么?再指名提出不懂的詞句。
重點解決:
洋溢(指情緒氣氛等充沛流露)、喧鬧(喧嘩熱鬧)、訓斥(訓誡、呵斥)、斥責(用嚴厲的言語指出他人的錯誤或罪行)。
這幾個詞在理解時可以讓同學聯(lián)系上下句子解決,如洋溢一詞,可以引導同學聯(lián)系句子,小朋友們在花園里玩時是什么樣子?使同學體會小朋友們在玩時的快樂。再聯(lián)系生活,什么時候洋溢著歡聲笑語?然后讓同學自已說句子。
還有“隆冬、瑟瑟、冷酷”可能同學也有不懂,也可聯(lián)系句子,或是用換詞法,或讓同學想象、做一下動作,馬上就可以理解。
4、讓同學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指名分段讀故事,考慮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同學讀的過程中糾正個別讀音,如:
“火辣辣”后兩個字讀平音。
5、指名說說課文的基本內容。引導同學理清課文是圍繞花園的變化和巨人的變化還寫的。
三、總結拓展
1、巨人在回來前,回來后,醒悟后態(tài)度的變化,使花園也發(fā)生了不同的情況,多神奇呀,這倒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下一節(jié)課再來討論。
2、請小朋友們在課下閱讀更多的童話故事,比比誰讀的童話最多。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小朋友們,在課下你們又讀了多少童話故事呀?請大家來簡單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吧!讀了這么多童話,你有什么收獲呢?
2、今天我們就繼續(xù)來閱讀《巨人的花園》這篇童話故事。請一個小朋友先來給大家簡單講一下這個故事吧!
二、朗讀感悟
1、請小朋友們自讀故事,分別畫出,巨人回來前,巨人回來后,巨人醒悟后花園里的情景。
2、交流巨人回來前和回來后的句子。指名分別讀這些句子:
、 指導回來前的'句子。讀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呀?是呀,花園里多美呀,用你陶醉的樣子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 回來后呢?請同學們把慘狀突出出來,冷。指名讀,指名評,再指名讀,齊讀。
3、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呢?巨人看見小朋友們在花園里玩,生氣地把小朋友們趕跑了,請同學們找出巨人趕小朋友們時說的話。
4、讀一讀這三句話,聯(lián)系上下文想:巨人說這些話時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說話時可能是什么樣子的,他的動作、神情如何?根據(jù)同學的想象,指導同學分組競賽讀,再指名做動作讀。
5、讀了這三句話有什么感受呢?
6、當巨人把小朋友們趕小朋友們時,在桃樹下有一個小男孩卻沒有跑,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八自然段想象一下:小男孩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可能會對巨人說些什么?巨人聽了小男孩的話會怎么想怎么做呢?(指導同學想象勸說巨人回心轉意的語言技巧,例如開始對巨人說話要婉轉,然后再讓他醒悟)下面我們就來讀讀下面的局部,請劃出巨人醒悟后的句子,指導同學體會巨人這時說的話,這時他的心情如何呢?該怎樣讀呢?讀好巨人的心情變化。
7、讀了這篇童話后小朋友們是否有什么體會或發(fā)現(xiàn)。請談一談。尊重同學的個性體驗。
三、拓展練習
1、先擇自已喜歡的局部進行再次體會,可以幾個人扮演,也可以再去讀讀有關段落,也可以與同學就哪個人展開評論。并把喜歡的句子謄寫下來。
2、在課下自搜集自已喜歡的童話。
第三課時
一、交流各自所讀的童話
將各自搜集到的自已喜歡的童話,互相交流,然后小組結合商量以自己的形式匯報展示。挑個別小組在全班展示交流。
二、改童話
其實,我們人人可以創(chuàng)作童話。首先,讓我們來改一改。角色變換一下:把巨人變成智慧爺爺?shù)慕巧?把小男孩變成小巫的角色,題目變成《小巫的花園》。起因是:小巫和伙伴們在玩耍時發(fā)生了矛盾,于是他便把伙伴們趕出了自身家的花園,故事便開始了。
師生一起改寫。
三、編童話
中外童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它故事語言生動,情節(jié)奇異。它按人物形象,通常見的有常人體童話、擬人體童話和超人體童話。常人體童話人物都是人,但這些人的性格、行動、等都特分別奇夸張,比方《皇帝的新裝》。擬人體童話,是通過擬人的手法使非人類的事物具有思想、感情和人的性格行為,如《木偶奇遇記》。超人體童話主要描寫自然的人特和他們的活動,借助逾越常人和自然的、妖或寶來展開情節(jié),如《神筆馬良》。讓我們學著讀童話、講童話、編童話、演童話,從童話的寶庫中得到更多的寶物。下面就請小朋友們,根據(jù)自身對事物的認識,創(chuàng)編一篇童話。先想好要揭示的道理,然后用一個故事通過對比的方法寄托其中,給人以啟迪和教益。
同學各自開始創(chuàng)編,大約15~20分鐘后交流:
1、請每位同學介紹自身編寫童話的題目。
2、選擇其中的1~2篇由作者誦讀,全班同學一起協(xié)助修改,使之成為一篇優(yōu)秀習作。
3、同學們每小組選出一篇童話進行練習扮演。
語文教案 2
一、教材
《音樂巨人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本單元的主題為“杰出人物”。他們對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事跡生動感人,廣為流傳。貝多芬正是這樣的一位偉人。
課文以女傭的介紹、“客人”的觀察和貝多芬的自述三個視角,通過語言、外貌和動作描寫,以及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等多種手段,為我們展示了人物矛盾而豐富的內心世界,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偉大同時也無比真實的音樂巨人形象。
二、教學目標
1.從知識目標看,我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掌握重點詞語的意義。
2.從能力目標看,我力求培養(yǎng)學生理清文章思路,從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點的能力。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看,我試圖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三、教學重難點
我打算把重點放在透過人物外在的表象來把握人物內在的個性特征上;
把難點放在通過語言文字來把握人物真實的內心世界上。
四、教法學法
【這個環(huán)節(jié)又包括學情分析和和教法學法!
七年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對名人話題比較感興趣,對貝多芬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淺顯的、模糊的,若是想要深入的去了解,則需要老師結合課堂加以引導和解讀。 因此,本課將采用品讀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法。
五、教學過程
【下面,我重點給大家說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一)猜測形象,走進音樂巨人
在這一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會讓學生看一副貝多芬像,然后接著請他們聽一段《命運交響曲》,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感知人物外表與內在的雙重性,以為下文的學習做鋪墊。隨后,我將會順勢結合這種雙重性對文題中的“巨人”和貝多芬本人作一解讀和介紹,并與學生交流他們自己收集到的有關資料,進入到預習檢查環(huán)節(jié)。
(二)初讀課文,明確文章層次
簡單小結學生資料和快速解決生字詞之后,我將讓學生速讀課文,并用一句話暢談對貝多芬的印象。接著,為了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和理清文章思路,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是怎樣的?說說其間寫了哪幾件事?這個問題我打算先是讓學生圈點勾畫找出答案,然后再交流,最后由我引導他們明確。
(三)品讀課文,重點分析肖像描寫
初步了解文章之后,我會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描寫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名學生朗讀并說明理由。接著讓他們重點精讀課文第6至9段,勾畫出描寫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聯(lián)系貝多芬生平經歷說說這些句子展現(xiàn)了他怎樣的個性特征?重點分析這里的原因是因為
要讓學生明白,在人物外貌的描寫上,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的外貌特征來重筆刻畫,才能做到以形傳神,以便使用到日常寫作中去。
(四)研讀課文,走進人物內心世界
再者,為了能夠深入體會人物外表與內心的矛盾與統(tǒng)一,并通過這個過程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進一步思讀課文,深入到貝多芬的內心世界,傾聽他自己的語言,看看文中貝多芬的哪些話是比較觸動人心的,并試著說出自己的理解?學生討論過后由我進行點撥,并提出一些學生沒有提到而又比較重要的句子進行分析。如:第20段的“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和第22段的“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等句子。
六、課堂小結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相信學生對貝多芬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課堂即將結束之時我會再一次播放《命運交響曲》,讓學生再次感受貝多芬心里的音樂,以及他與命運不屈的斗爭精神,并在這同時從貝多芬的精神方面作一簡要的課堂總結。
七、作業(yè)布置
總結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結合本文所學到知識,描寫自己最熟悉的一個同學的外貌,表現(xiàn)其個性特征。
語文教案 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班上的勞動委員李小青轉學了,補選勞動委員時,王寧提出選自己,并說了選自己的原因,同學們熱烈地鼓掌表示同意。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會生字新詞,理解重點句子,明白王寧為什么要選自己。
教學目標:
1、本課“委、補”等8個字,會寫“足、青”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適當?shù)姆绞秸故竞捅憩F(xiàn)自我,愿意為他人服務。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通過朗讀課文了解王寧選自己的原因。
難點:懂得用適當?shù)姆绞秸故竞捅憩F(xiàn)自我,樹立為他人服務的思想。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板書課題,指導讀好課題。
2、學生根據(jù)課題質疑:“我”是誰?他為什么要選自己?……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借助多種方法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
2、識字
。1)、出示詞語
委員補選教室王寧
愣住親切集體掌聲
(2)、指名讀,讀正確就跟讀一次,有錯大家?guī)兔Α?/p>
(3)、開火車讀,齊讀。
3、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順讀流利,說說“我”是誰?
4、齊答問題。指導寫“寧”。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為什么要再選勞動委員?找出是在哪一自然段。
2、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3、出示句子: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
我們班的勞動委員是李小青。
自由讀句子,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反饋交流,師小結。
出示句子:劉爽是我的好朋友。
給這句話換一種方式表達,但是意思不變。
齊讀兩組句子。
4、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寫字指導
1、出示“室、樣、校、切、教、響、班”,組詞。
2、觀察田字格中位置,說說要注意哪些地方。(特別是“切”的左邊部分不能寫成“土”。
3、范寫難字。
4、學生練寫。
5、反饋,點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
1、聽寫詞語:教室、班會、一樣、親切、學校。
2、同桌互查。
二、分步導讀,加深體驗
1、李小青轉到其它學校了,現(xiàn)在班級里正在選舉新的勞動委員,默讀課文,看看現(xiàn)在班級里的氣氛又是怎樣的?
。1)、指導讀:選誰呢?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2)、同學們這時候都會想些什么?
2、當大家正在思考的'時候,突然,引讀——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
3、補充說一說:我選我,當()。
4、指導朗讀。
出示:突然,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
自由讀,想想怎樣把這句話讀好,想象王寧當時的神態(tài)和語氣。
5、聽了王寧的話,同學和老師反應是怎樣的?為什么?指導讀老師和同學的句子。
6、大家都很奇怪,王寧為什么選自己當勞動委員?自由讀,劃出句子。
7、用上句式:我選我當(),因為()來說一說王寧選自己的原因。
板書:像……那樣愛勞動
愛集體
8、因為王寧決心要為班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為大家服務,所以教室里,引讀——第五自然段。
三、齊讀四、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王寧的自信和決心得到大家的掌聲,現(xiàn)在我們也要競選班委成員,請大家寫一寫自己的發(fā)言稿,開頭可以用上:我選我當(),因為()。
2、學生展示,交流。
五、寫字指導
1、觀察田字格中的“員、青”。
2、指名小老師說說自己怎么把這兩個字寫好。
3、學生書寫,師隨機指導。
六、板書:
我選我
像……那樣愛勞動
愛集體
語文教案 4
教學要求
1、激發(fā)學生留心觀察的興趣和培養(yǎng)探究。
2、積累詞語。
3、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4、掌握鋼筆字和毛筆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的書寫方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收集漫畫
第一課時
一、處處留心
1、自讀短文
2、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3、讀短文后面的題目。
4、根據(jù)題目自由交流。
二、讀讀背背
1、讀成語,說說你知道哪些成語的意思。
2、齊讀成語。
3、師生比賽背誦成語。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說漫畫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喜歡看漫畫嗎?漫畫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個字就能表達出深刻的,讓讀者在會心一笑中受到啟發(fā)。
二、欣賞漫畫
1、出示漫畫
生自由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結合學生實際。
2、同學們還看過其它漫畫嗎?,把你印象深刻的漫畫拿出來和同學們交流吧。
小組交流
班內交流
第三課時
一、寫好鋼筆字
1、觀察這幾個字
2、看看旁邊的提示。
3、指導書寫這種類型的字。
二、學寫毛筆字
1、觀察單人旁和雙人旁的寫法。
2、指導書寫。
3、自由練習。
4、展示。賞析
語文教案 5
學習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字,認讀新詞,適時理解“綠草如茵”的意思。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到美好的環(huán)境是靠我們的雙手勞動創(chuàng)造的。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朗讀。
2、懂得青蛙沒有讀掉泥塘的原因。
教學難點:
1、懂得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知道勞動的辛苦。
2、想象青蛙的所想、所為,填補文中空白,續(xù)編故事。
教具準備:
生字卡、生詞卡、CAI等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品讀課文1——2自然段。(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一、設境誘情,回憶導入。
1、(出示爛泥塘圖),孩子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知道了這個爛泥塘讓青蛙吃了不少的苦頭,現(xiàn)在青蛙想把它賣掉,聽,青蛙正在高聲叫賣呢!我們也來幫幫它叫賣吧!(出示“賣泥塘喲,賣泥塘!”指名讀,后全班齊讀)
2、過渡導入:你們的吆喝聲可真響亮,相信森林里的.小動物都能聽得見的,那么有小動物來買泥塘嗎?買了沒有?為什么?帶著這些課前大家特別想知道的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在課文的3—8自然段中來尋找答案吧!
二、入情入境,探究原因。
1、生自由地大聲讀課文3—8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問題,找畫對應的詞句,初步了解文意。
2、展示初讀效果:
分別請學生回答問題“哪些動物來買泥塘?結果如何?”師適時板書:老牛沒草走了。
野鴨水太少飛走了。
3、細品3—8自然段
過渡:我們先來看看老牛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吧!
(一)品讀3、4自然段。
(1)指名讀3、4自然段,其它學生邊聽邊勾畫對應的詞句。
(2)依學生回答,出示老牛說的第一句話,師引導:誰能用你的朗讀聲告訴大家,在水坑坑里打滾是件挺舒服的事?
指名讀,師評,突出“挺舒服、嗯”等詞,后再指生讀、齊讀。
過渡:不過,老牛還是有點不滿意,從文中的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3)依生回答,出示老牛說的第二句話,指名讀,讀出不滿。
、傧耄耗嗵林車鷽]有草會給老牛帶來哪些后果呢?(生想象說話,如:沒草吃,餓肚子……)
小結:難怪老牛不滿意呢!
、谠僦干x這一句,后齊讀。
、勰信愖x老牛說的話。
(4)師小結:所以老!(生接讀:沒有賣泥塘,走了。)
過渡:聽了老牛的話,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圍種些草,泥塘肯定能賣出去,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圍的地上。
(二)品讀第6自然段
CAI出示青蛙辛勤勞動的畫面,師動情導語:草籽播撒下去了,青蛙經常給草籽施肥、澆水,在青蛙的辛勤勞動下,泥塘周圍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1)指生想象說話,適時出示綠地毯似的草地。
師:同學們,課本上用一個四個字的詞來形容這綠地毯似的草地,是哪個詞呀?
(2)生找、說詞,適時出示:綠草如茵,理解詞義,生齊讀生詞。
過渡:快把泥塘邊有這么美的草地的好消息告訴小伙伴們吧!
出示:“到了春天,泥塘周圍綠草如茵!
(3)指生讀,評讀,再指生讀,后齊讀。
生想像說話:此時,青蛙會怎么想?(預設:泥塘一定能賣出去……)
過渡:想到這里,青蛙又高興地大聲吆喝起來——
出示:“賣泥塘喲,賣泥塘!”生齊讀
(三)品讀7—8自然段
過渡:青蛙這響亮的吆喝聲又把誰吸引來了,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1)生自由讀7、8自然段,分別依問題勾畫文中的詞句。
(2)依學生的回答出示野鴨說的話,指名讀,后思考、回答:水太少了,會給野鴨帶來哪些不便?
師小結:難怪野鴨有點不滿意,你能讀出野鴨的心情嗎?
①指名讀,評議,再指生讀,后齊讀。
、趲熒献,讀第8小節(jié):
師:所以野鴨——(生接讀:沒有買泥塘,也飛走了。)
(3)男、女生分讀7、8自然段。
4、分角色表演課文3—8自然段。
三、拓展想象說話。
1、青蛙聽了野鴨的話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出示:青蛙想:——————-,于是————。
生自由想象,自思自說,后展示。
2、森林里的動物可多了,還會有哪些小動物來買泥塘呢?它們又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出示:
1、一只小鳥飛來了,它_________,說:“_________”。
2、_________來了,它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四、識寫“城、站、服、采”四個生字。
過渡:孩子們,你們真是太會想象了,想出了那么多的好辦法,幫助小青蛙把泥塘越變越美麗,小青蛙為了答謝你們,送給了你們精美的禮物(出示精美的禮物),不過,你們也要像小青蛙那樣,付出你們的勞動,用你們的智慧記住這四個生字寶寶才能得到它,有信心嗎?
1、出示“城、站、服、采”四個生字,生齊讀。
2、仔細觀察字形,交流記字方法。
3、觀察各字占格特點,師范寫難寫字“城、站”,生仿寫。
4、生繼續(xù)描紅練字,師巡視糾偏。
五、總結、升華。
(CAI出示,爛泥塘和環(huán)境有所改善的泥塘),看爛泥塘在小青蛙的辛勤勞動下變樣了,可是現(xiàn)在它還是沒有賣出去。你們已經給小青蛙出了那么多金點子,泥塘最終賣出去了沒有呢?我們將在第21課里找到答案。
板書
20青蛙賣泥塘(上)
老牛沒草走了
爛
野鴨水太少飛走了
語文教案 6
教材分析:
兩則寓言分別揭示了事物都有它自身內部的發(fā)展規(guī)律,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不顧客觀實際,主觀武斷,自以為是,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會弄巧成拙,會失去到手的機會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3.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違反事物的規(guī)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寓言所要說明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違反事物的規(guī)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寓言所要說明的道理。
2.能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或圖片。
學生:搜集其他寓言故事。
教學方法:講解、探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1.讀書指導。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①板書課題。
、谡勗拰搿
根據(jù)平時的積累,說說你了解的寓言故事,最好能說出寓言給你的啟示。
(學生發(fā)言交流后,教師順勢引入新課。)
、燮渌麑胄问。
或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入新課,如:(投影幾幅有關寓言故事的圖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并用一個恰當?shù)某烧Z形容畫面內容。(組織學生成語競猜)這些成語有很多都是由寓言故事演變而來的,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兩則古代寓言。
或講述現(xiàn)實社會中有關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不知變通的小故事,與學生對話交流導入。
或檢查學生課前查找資料的情況,讓學生交流介紹有關《古代寓言二則》的資料,直接導入新課。
(2)朗讀課文———“奇文共賞”。
、僮宰x:組織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句讀,讀得通順流暢,并標注有疑問的地方。
②互讀:組織學生協(xié)作,組內分別輪流朗讀,并互相評讀,盡可能解決自讀時的疑難問題,并標注互讀產生的新的疑難問題。
、勐犠x:播放兩則寓言的錄音朗讀,組織學生仔細聽讀,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讀。
這一環(huán)節(jié)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誦讀古文的能力,重點是讓學生在讀準字音,把握句讀的基礎上能讀通讀順課文,初步感知語句意思,對文意理解上出現(xiàn)的疑問可巧妙設懸,暫不作答,以激發(fā)學生興趣。
(3)疏通文意———“合作釋疑”。
、俑鲄f(xié)作小組結合課下注釋,查閱有關工具書,自己疏通文意。
、诟餍〗M將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白紙上。
、劢處焻R總各小組疑難問題,并投影共性問題,班級交流,集體釋疑。
、芙處煾鶕(jù)實際情況,針對文意對疏通理解方法作一些必要的指導。
(這里通過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在師生相互合作的基礎上質疑解惑。教師對學生的質疑問難精神、解疑釋疑能力,應給予充分肯定;對涉及到的文言基本知識可加以適當補充,拓寬學生知識視野。)
(4)理解想象———配音作畫。
通過感知課文,我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對作品中的故事也有了一個感性的理解。那么,如何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更準確地把握故事內涵呢?(以下供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
、倥湟。
“有聲有色,耳目一新!币暵犑钦Z文學習的重要方法。請同學們結合自己對文中寓言故事的理解,仔細觀看《揠苗助長》動畫,以小組為單位,分配角色,為故事同步配音。
a.請選擇配音活動的同學,每4人組成臨時小組。
b.各小組根據(jù)需要,分配角色。
c.播放《揠苗助長》動畫,組織學生練習配音。
d.組織學生交流、評價。
、趧庸P作畫。
“文以畫形象,畫借文生輝!眻D文并茂,感染力強。請你為寓言《畫蛇添足》配一幅富有感染力的`畫。
a.組織選擇這類活動的學生發(fā)揮想象,認真創(chuàng)作。
b.展示學生作品,組織學生結合課文、作品表現(xiàn)力度,以及是否有創(chuàng)意作點評。
c.教師投影名家典型作品,引導學生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欣賞、比較、點評。
(5)創(chuàng)新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對寓意的理解。
、俦硌莶稍L(采訪農夫本人:你為什么會拔苗?現(xiàn)在你后悔嗎?)
、诮沂驹⒁猓菏茄剑堂绲纳L需要陽光、水分和養(yǎng)料,在土壤中慢慢長大,這是禾苗生長的規(guī)律。(板書:規(guī)律)這位農夫錯就錯在他 ?(相機板書:違反)還錯在他急于求成。(板書:急于求成)
③繼續(xù)采訪:(采訪農夫本人:現(xiàn)在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芾m(xù)編故事:(出示)
現(xiàn)在這個農夫懊悔不已,他發(fā)誓以后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農夫又種禾苗了。這回,他……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凑l的故事編得棒。
交流評價。
(6)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呢?請大家用生動的語言敘述故事,用簡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組織學生交流,并作適當點評。
(7)總結全文,揭示寓意。
這兩則寓言短小精悍、一針見血,隱含著廣博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同學們以惟妙惟肖的配音、動感十足的畫面、相得益彰的詩文,進一步把睿智的思維演繹得多彩多姿。讓老師看到了一批正在成長中的智者,那么,本節(jié)課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所收獲呢?請同學們思考后,與同桌交流,并將你的收獲記錄下來,裝入成長記錄袋中。
2.積累內化。
(1)背誦兩則寓言。
(2)認讀生字,指導書寫生字。
3.實踐活動。
(1)搜集一則寓言故事,并練習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以準備開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賽”。
(2)依據(jù)你搜集的寓言故事,創(chuàng)作一幅漫畫,并在畫中適當?shù)奈恢门湟跃毜奈淖,以準備參加“漫畫作品展覽會”。
板書設計:
14 古代寓言二則
揠苗助長 畫蛇添足
將苗拔高 強求速成 畫完蛇能喝到酒 不顧客觀實際
結果苗死 反而弄糟 又為蛇添足沒有喝到酒 弄巧成拙
語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生字,引導學生進一步自主識字并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講究衛(wèi)生,愛護環(huán)境的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書上第二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教師小結: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時發(fā)生的一件事,為什么老師的手里會拿著一個垃圾袋呢?學了今天的課文,你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3.找學生讀課題,認讀“失”字,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失物招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檢測反饋:指名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師生共同評價。
4.輕聲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想一想:讀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讀一讀,記一記。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記住了字音,再互相說一說怎樣記住字形。
3.檢測學生學習生字情況。
(1)讀準字音:借助拼音讀生字。(教師強調讀準后鼻音:同、工、請、雙;前鼻音:觀;翹舌音:失、專、準;平舌音:才)
(2)巧記字形: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在哪里見過這個字;用什么辦法記住生字;如熟字帶生字的方法:失—先觀—現(xiàn)工—江準—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隊又—雙青—請見—現(xiàn)格—各比較“洞—同請—青各—格”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
(3)理解字意:練習用“級、同、工、專、隊、才”組詞說話。
(4)再現(xiàn)檢測:去掉拼音,練讀生字、詞語、句子(自由讀、開火車讀)
詞語:班級同學周圍排隊請進準備
句子:
、俜艑W了,三年級二班的同學,在操場站好排,準備回家。
、趧偛磐瑢W們還圍在老師身邊,上課鈴聲一響,他們就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復習鞏固:形近字比較,完成書后練習:讀讀比比
認(認真)準(準備)先(先進)各(各自)
隊(少先隊)難(難題)失(失去)備(備課)
四、指導書寫,強化記憶
學習寫“同、工、!
1.觀察思考: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寫這三個字應注意的問題。
2.引導學生書空筆順。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練寫。
五、布置作業(yè)
讀課文并思考:課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激趣讀文
1.出示字詞,鞏固字音。
讀字詞并選擇一個字(要求會寫的字)組詞并說一句話。
字詞:年級同學專心準備觀圍工隊剛才請雙
2.說出圖意,理清線索。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中的內容。
3.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失物招領》,請小朋友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學生自由讀文)
二、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讀文思考:前兩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前兩個自然段的內容。
(3)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樣子再說出一些這樣的詞語。
(4)理解“專心”,用“專心”說一句話。
(5)感情朗讀
2.學習課文3—6自然段。
(1)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們的主人是誰?你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學生讀課文第3和第6自然段。
學生自主讀文,找答案。
匯報交流,引導學生結合書上插圖(一)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說出自己的感受。
(2)聽了陳老師的話,一年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指導朗讀4、5自然段,讀出陳老師嚴肅的語氣(教師范讀第4自然段),讀出一年一班小朋友驚奇的樣子。
3.學習課文7、8自然段。
(1)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引導學生讀課文7、8自然段。
(2)為什么有的同學臉紅了?生活中有沒有臉紅的時候,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讀第7自然段。(學生練習指名讀—師生共同評價)
(3)理解“會心的微笑”意思,用什么語氣、表情讀第8自然段。
(4)為什么老師和張爺爺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引導學生拓展、想象,用因為“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所以,他們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三、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說一說在你們集體出游的活動中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2.在校園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3.教師小結: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四、指導書寫
學習寫“才、級、隊”
《失物招領》
失物招領
課前透視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題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作失物,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些線索引導學生自悟自得,提高讀書效率。
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有些學生有隨手亂扔垃圾的習慣,但光憑單純的說教和強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師要以此文為典范,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讀文感悟中矯正不良行為,自覺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6個字。
2、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啟發(fā)想象,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反思個人行為,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課文掛圖、錄音機和磁帶。
2、學生準備一個塑料袋,內裝一些飲料罐、香蕉皮、餐巾紙等廢品。
課時:兩課時
《失物招領》課文
。廴私贪嬲n標本第二冊課文]
今天,一年級一班的同學去植物園參觀。
植物園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樹木很多很多。同學們圍著園林工人張爺爺,聽他介紹每一種花草樹木,聽得可專心了。
中午,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在草地上吃自己帶的午飯。
準備回家了,大家排好隊,唐老師嚴肅地說:同學們,剛才張爺爺撿到一些東西,是哪些同學丟的,請到我這兒來認領。
四十雙眼睛睜得大大的,四十雙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著。不一會兒,四十張小嘴一起喊:唐老師,我沒有丟東西!
不!有不少同學丟東西了。唐老師說完,舉起一個透明的塑料袋,袋里裝著飲料罐、香蕉皮、餐巾紙,還有花生殼。這些東西都是張爺爺在草地上撿起來的。看到塑料袋里的東西,有幾位同學臉紅了,那些東西正是他們隨手丟在草地上的。他們一個個跑到唐老師面前,領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遠處的果皮箱走去。
唐老師望望張爺爺,張爺爺望望唐老師,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
語文教案 8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詠荷的詩文,培養(yǎng)語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賞能力和對其文化內涵的領悟能力。
2.通過議荷、寫荷,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訓練思辯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和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重難點
1.學習詠荷的詩文,培養(yǎng)語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賞能力和對其文化內涵的領悟能力。
2.通過議荷、寫荷,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訓練思辯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目標(2分鐘左右)
1、由檢查背誦引入教學。
2、出示教學目標
二、學生自學,質疑問難(10分鐘左右)
1、出示自學提綱。
。1)依據(jù)教材和你所搜集的材料,談談你所了解的“荷”有哪些特點?
(2)人們喜愛荷,是因為它有很多價值,你更看中它的使用價值還是精神價值?
。3)荷是一種普通的植物,為什么古往今來的許多文人都喜歡吟詠它?(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句子,大聲地朗讀出來,并說說喜歡的理由。)
2、學生自學。對不會的問題要做好批注或隨筆,作為合作探究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
3、教師檢查學情。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難(15分鐘左右)
1、解決自學提綱中的問題。(見教參)
。1)荷:實用價值
?精神價值
。2)答案呈多元化(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
。3)荷:聯(lián)想—— 品質
?托物—— 言志
2、合作解決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的問題。
3、教師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重、難點。
四、鞏固新知,當堂訓練(15分鐘)
1、由荷宕開,選擇另一植物,由形而神,恰當?shù)刭x予它某種精神品質。(意在發(fā)散思維)
2、寫荷:如何寫荷的幾點建議。
。1、)寫描繪荷的'文章,應作仔細觀察,回憶讀過的文章是如何描寫的,并展開聯(lián)想,運用好描述性的語言。
(2、)寫以荷喻理的文章,必須找準荷的某一部分的特點,并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運用好議論性的語言。
。3、)寫詠荷抒情的文章,應寫出愛荷之情,參考讀過
的文章中運用的借物抒情的方法來寫,并運用好抒情的語言。
。ㄕf明:此環(huán)節(jié)是這個專題學習的成果展示,寫作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些什么,怎么寫,不作統(tǒng)一要求。)
五、課堂小結:
結合目標談談收獲。可以先從內容上總結,再說說寫作上特點。
六、課外作業(yè),拓展延伸(3分鐘)
1、辦手抄報
2、小型展覽會。(資料和成果展示)
討論補充
語文教案 9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新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比方的是什么。并從中受 到啟發(fā)。
3.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生字新詞和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
2.提醒寓意,理解成語坐井觀天的意思。
教學方法: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教學安排:
一、揭題解題。
1.觀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誰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樣的?它的看法對不對?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讀生字、詞語。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聽準生字的讀音,看看課文分幾個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
3.分段指名讀課文,正音。
4.這是發(fā)生在誰和誰之間的故事?它們?yōu)橐患裁词聽庌q?誰的意見對?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讀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圖理解井沿。)
2.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說說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次對話。你從哪兒來?要讀出疑問的語氣。我從天上來要用表達的語氣讀,語調要平緩。
3.讀青蛙和小鳥的其次次對話。大話是什么意思?課文里的大話是指什么?青蛙認為天只有多大?
4弄錯是什么意思?小鳥說誰弄錯了?弄錯了什么?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小鳥為什么會說天是無邊無際的?(由于小鳥飛了一百多里。)
5.指導朗讀其次次對話。朋友,別說大話了!··有那么遠嗎?要讀出勸說的語氣,其次句要讀出反問的語氣。你弄錯了要讀出確定的語氣。
6.讀青蛙與小鳥的第三次對話。
7.青蛙為什么笑?(它認為自己的意見對,是小鳥錯了。)
8.小鳥笑什么?它為什么勸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鳥笑青蛙確實是弄錯了,還自以為是。由于青蛙成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圍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圍以外的天,這就是它看錯的根本緣由。假如青蛙能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就能看到天究竟有多大。)
9.指導朗讀第三次對話。表現(xiàn)出青蛙很自信的語氣,小鳥急躁勸說的語氣。
四、朗讀全文,思索:
青蛙和小鳥為天的大小發(fā)生爭辯,都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對方錯了,你認為誰對誰錯呢?為什么?
語文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加強朗讀,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描寫景物的寫法。
3、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從生活中感受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1、摘抄有關春的詩句,上課備用。
2、預習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3、老師備錄音機、錄音帶、.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研讀春草圖,品味語言。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1、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的《春》。一提到春,眼前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一提到春,我們眼前仿佛展現(xiàn)出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感到有無限的生機,有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有無數(shù)的詩人就曾經用彩筆描繪春天美麗的景色!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從黃鸝、白鷺的角度來描繪春天;“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從春風的角度來寫春天。還有哪位同學能說說自己找到的詩句?(學生交流),F(xiàn)在讓我們來一起學習朱自清的《春》,看看作者又是怎樣來寫春的。
2、配樂朗讀課文
要求
、俾犠x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②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問題;(多媒體.課件顯示)
、僬n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春》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抒情的散文,作者著力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勃發(fā)的動人景象,贊美了春天的活力帶給人們希望和力量。
、谧髡咭栽鯓拥男那橛哟禾斓牡絹?哪些詞語表現(xiàn)出?(盼春盼望來近)
、圩髡邚膸讉方面來描繪春天的?(草、花、風、雨、人)
④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感受?(贊美像剛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壯的青年)
聽讀之后,學生朗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上述四個問題,全班交流。
3、檢查預習:(.課件)
注音捉迷藏散在草叢醞釀應和黃暈披蓑戴笠抖擻精神繁花嫩葉朗潤
釋詞呼朋引伴宛轉朗潤花枝招展
二、研讀與賞析
1、第1節(jié)寫什么?此時春天來了沒有?哪個詞可以看出?
2、第2小節(jié)寫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點?你認為用得好的詞有幾個?
3、第3小節(jié)寫出了小草的'什么特點?你認為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里?
4、除了小草以外,作者還寫了誰的活動?你從哪些詞中看出的?這些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小組討論完成。
明確:
1、寫盼望春天到來的急切心情!芭瓮边B用,把這種心情表達出來。
沒有近
2、“朗潤”寫積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綠,山色由暗變亮,顯得格外清爽和滋潤。
“漲”寫冰雪融化、水位升高的特點。
“紅”形象的寫出了春日融融、給人溫暖的特點?
3、“偷偷”寫出了小草在人們不經意間悄然而出的情態(tài)。
“鉆”寫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
“嫩嫩”寫出小草的質地。
“綠綠”寫出小草的顏色。
“滿是”寫出小草范圍很廣。
4、人的活動。坐、躺、打滾、踢球、賽跑、捉迷藏。這些動詞寫出了春回大地給人們帶來的喜悅之情,尤其是孩子們嬉戲的情景令人陶醉,讓人難忘。
5、背誦這三段。
三、聯(lián)想運用:
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在厚厚的土壤覆蓋下等待了一個冬天的小草,在春天到來之時,你會有怎樣的心理與活動?寫下來,不超過50字。全班交流,并作出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研讀另外四幅圖,品味語言。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測
1、字詞(略)
2、背誦課文(略)
二、研讀與賞析
。ㄒ唬 春花圖默讀課文,完成
1、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說說理由。
2、本段文字描寫非常細致,表明作者對春花作過細致的觀察,說說作者觀察了純花的哪些情況。
討論、交流
明確: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爭春的熱鬧場面。更顯得生機盎然。用比喻的句子,如:“像火”“像霞”“像雪”“像眼睛”“像星星”具體生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為鮮明。
語言優(yōu)美,極富表現(xiàn)力!盎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的“鬧”,野花“眨呀!钡摹罢!,能夠繪聲繪色,刻畫出勃勃生機的景象。
“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像眼睛”“像星星”是花的形態(tài);“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是花的色彩;“花里帶著甜味兒”是花的氣味;“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鬧著”是花里傳出的聲音。作者觀察了春花的形、色、味、聲,因此作者對春花的描寫才會有態(tài)有聲、有色有味。
。ǘ┌凑丈鲜龅膶W習方法,分組學習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1、各小組討論、交流,老師點撥
春風圖:風是無形的,難以描繪,可作者卻把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是怎樣做到的?
風是無形的,可作者調動了人的觸覺、聽覺、嗅覺、視覺等多種感覺器官,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由此可見,觀察大自然不僅僅用眼睛,還要發(fā)揮多種感官的作用,這樣的觀察才會細致,才會有細致的描寫。
春雨圖:春雨有什么特點,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這些特點?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睂懗隽舜河昙毭、輕盈的特點。誰能說說杜甫是怎樣寫春雨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何特點?
由靜景到動景,從人物到景物,有近寫到遠。
本段文字抒發(fā)了作者對春雨的什么感情?你是怎樣看出的?
迎春圖:人們通過哪些活動喜迎春天?用書上的語句表現(xiàn)。
2、再讀課文,仔細揣摩,試著背誦。
3、這五幅圖,你最喜歡哪幅,說說理由。
學生自己談看法,全班交流。
。ㄈ 比較五幅圖
1、比較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之間的異同。(從特征、寫法、角度、修辭方面比較)
名稱 特征 角度 寫法 修辭
春草圖 嫩、綠、多、軟 由物到人 正面?zhèn)让娼Y合 擬人
春花圖 多、艷、香、甜 從高到底 虛實結合 排比、擬人比喻
春風圖 溫暖、輕柔 觸覺、嗅覺、視覺、聽覺 調動多感官描寫 比喻、擬人、引用
春雨圖 細密、輕盈 由靜到動、從物到人、由近及遠 動靜結合 排比、比喻
相同點: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順序,運用相關的修辭方法,語言生動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的喜愛之情。
2、迎春圖與其它四幅圖之間有何關系?
其它四幅圖層層鋪墊,很好襯托了迎春圖。
(四) 最后三節(jié)的學習:
最后三節(jié)是贊美春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運用比喻句,贊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像剛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壯的青年”,告訴人們,春天在發(fā)展、在成長。
。ㄎ澹 綜觀全文,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么?
1、小草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偷偷的”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鉆”表現(xiàn)了頑強的生命力,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這樣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
2、“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花竟相開放的情景。
3、“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寫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熱烈開放時絢麗的色彩。生動感人,富有生氣。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
一個“鬧”字,不僅有聲音,而且有熱烈的氣氛,繪聲繪態(tài),突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熱鬧的氣氛。
5、(野花)散在草叢里。
“散”有分散的意思,寫出了野花之多。
三、體驗與反思:
《春》是我們所學過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結構勻稱,語言清新、生動、形象,使人充滿向往之情。同學們是否想過,作者把文章寫得如此好的原因是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小組討論、交流:
觀察細致,留心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特征。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語言生動形象。調動人的感覺器官,使難寫的事物形象突出。我們在平日學習中,要勤觀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練筆,多讀書,活運用。
四、拓展與延伸:
交流有關春的詩句。
五、作業(yè):
根據(jù)這節(jié)課學到的觀察景物的方法,認真觀察我校的景致的布局、特點,抓住特征,以“春到校園”為題,寫一篇文章,400字左右。
六、教學體會與反思:
《春》是一篇充滿詩意的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征,描繪了大地春回,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天的圖畫,贊美、抒唱春的創(chuàng)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的希望,從而激發(fā)人們在大好的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本文聲情并茂,適合朗讀,因此讀是講授本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在講授本文時,以讀貫穿全文。采用聽讀、齊讀、自讀、默讀、朗讀比賽等方式,以讀帶講,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語文教案 1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注意生活中的語文現(xiàn)象,認識語文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學生收集,口頭交流,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的運用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3、引導學生收集家庭、學校和社會中常見的、最新鮮的和最活潑的語言現(xiàn)象,初步樹立漢民族共同語言的規(guī)范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生收集、口頭交流,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運用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教學用具:
洗衣粉包裝袋、“美樂多”瓶、胡豆簡介、廣告語、警示語等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如果讓你去背誦圓周率,你們會背嗎?可是,有一個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會背。你們想知道他是怎么樣學會背誦的嗎?
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教書先生,整天不物正業(yè),就喜歡到山上去找廟里的和尚喝酒。他每次臨行前都給學生留下一道作業(yè):背誦圓周率。開始的時候,每個學生都苦不堪言。后來,一位聰明的學生想出妙法,把圓周率的.內容與眼前的情景聯(lián)系起來,編了一段順口溜:
山顛一寺一壺酒(3.14159)
爾樂哭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殺爾(932)
殺不死(384)
樂爾樂(626)
先生一回來,大家都會背誦了。
由此,可見語文學得好,對數(shù)學也大有幫助的。不單如此,在生活當中,處處可見語文的影子。
二、收集,觀察生活中的語文。
例如,電視、廣告、校園橫幅、對聯(lián)。包括家里的一些食品的簡介等等都體現(xiàn)了語文知識。
廣告:某石灰廣告——白手起家
某化裝品廣告——趁早下“斑”,請勿“痘”留
耐克——一切皆有可能。
對聯(lián):
蘇軾和佛印的謔聯(lián):蘇軾見一條狗在河邊啃骨頭,遂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從容把寫有蘇軾詩句的扇子往河上一扔,曰:水流東坡詩(尸)。
生活用品的名字和廣告、食品簡介和姓名等:
名字:自己家人對自己的期望。
飄柔、立白、美樂多、雪碧等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名稱和它們的廣告語。
橫幅:學校掛的、街道寫的等等
但是,在現(xiàn)實中,這些廣告語或者是橫幅或者簡介語等也有出錯的時候,字詞用得不當,詞語用得不好,句子不通順,這都關乎語文的知識問題。例如我曾見到有人將“公廁”寫成“公則”;有一則重慶出的胡豆簡介有一段寫到:
本品是以優(yōu)質蠶豆、芝麻、川白糖、液體、葡萄糖、植物油、辣椒、甜醬、精鹽等多種天然香料精制而成,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鮮諸味融為一體,入口化渣,怪味無窮。
讓學生修改這則簡介。
三、交流介紹收集到的生活用的語文現(xiàn)象。
你們收集到生活中的語文現(xiàn)象,你們能舉其他的在生活當中遇到的語文現(xiàn)象嗎?你可以說說你對這些現(xiàn)象的感悟和體驗。或者,你能說說語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說一說。
四、布置作文。
范文講解,寫得好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看到別人這么寫,自己想一想自己該怎么寫繼續(xù)收集資料,以“生活處處有語文”為題,寫一篇至少500字的作文。要求寫出自己的感悟和體驗。
語文教案 12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自由地說和教師的有機指導,使學生拓展思路、善于表達,為寫好秋天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說,有條理地寫。
教學難點:
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讓學生觀察秋天,并畫或者選一幅秋天的圖畫。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你們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畫了美麗的畫,那你們能說說秋天的特征嗎?
2、你們能把畫面上的內容寫下來嗎?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二、寫前指導
1、指導學生讀語文書習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這次習作的要求是:
、、寫前要先向同學介紹圖畫的內容;
、、寫時要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恰懞煤蠼涣,修改自己的習作;
、取⒄故竞托蕾p。
2、學生展示自己的畫。并請一學生將畫的內容描述出來,教師指導寫作的方法。
⑴、在學生敘述時,教師相機指導敘述的順序。
、、請同學們評價他說的內容。并指導學生正確地評價。
、恰⒂幸庵笇W生學會一些觀察方法。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先中間后四周,先整體后部分等等。
、、指導學生在寫作時也跟在敘述圖畫時的順序一樣,將自己敘述的內容按順序寫下來。
、伞⒔處熥プ∫粚W生敘述時的色彩、聲音、想象的句子指導學生寫作時可以有聲有色,有動有靜。
、省⒊鍪痉段闹笇в新曈猩,有動有靜。
⑺、再指導學生想想剛才一學生敘述時有哪些是圖畫上沒有的。然后指導學生在寫看圖作文時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實際的想象。
、獭⒔處熢僮プ偛艑W生發(fā)言時的好詞佳句,先表揚他們,然后指導學生在寫作時用上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
、、交流自己收集的好詞佳句。
、巍⒆屗麄冋f說哪些可以用進自己的習作。
、、教師說一詞讓學生進行造句練習,然后將幾個詞板書后讓學生說一段話,在說話時能用幾個詞就用幾個。
⑿、這時教師再讓剛才敘述的同學將自己的圖畫再講述一遍,并讓所有的學生當老師,提出修改意見。
3、交流。
、、小組交流,把自己的畫的內容跟同桌學生講講,互相提示、修改。
、、集體交流,評價并修改。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評價,相機指導。教師抓住學生發(fā)言。在習作的內容上繼續(xù)給予指導。
4、教師小結。
三、學生寫作。
學生開始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板書設計: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1、看圖知中心
2、觀察有順序
3、寫作有條理
4、用上好詞句
語文教案 13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切實做好“兩個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幫助我校語文教師規(guī)范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特制訂《小學語文有效教學基本教學模式》及推進方案。
二、基本模式:
根據(jù)我校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我們研究整理了以下4種基本的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基本模式,分別為:
1.拼音教學“趣味模式”。
2.識字教學“導練模式”。
3.閱讀教學“活動模式”。
4.作文輔導“說寫模式”。
對這4種有效教學的基本模式,我們還結合具體課文的教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案例(附后)。
三、推進方案:
1.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是模式的基本框架和操作方法。特別是“操作方法”,須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詳細的解讀和說明。培訓分為兩級,先是對鎮(zhèn)級學科教研組長進行培訓,然后由鎮(zhèn)級學科教研組長組織全鎮(zhèn)的培訓,要求培訓到每一位任課教師。
2.活動。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推進有效教學基本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如基本模式專題研討、基本模式課堂教學比賽、基本模式教案設計、基本模式案例評比等。鎮(zhèn)際交流活動的公開教學要成為展示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平臺。
3.展示。校長室將通過整體教學展示活動推進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運用。展示活動將邀請市縣級骨干教師進行公開教學,請他們介紹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設計意圖,圍繞基本模式進行業(yè)務講座,組織聽課老師開展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教學沙龍。
4.提升。我們要求將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推進作為一種課題來進行研究,要做好教學日記,把在實踐過程中的收獲、困惑和自己的反思及時記錄下來,并收集整理,最后通過對這些教學日記的分析和研究,總結成功的經驗,發(fā)現(xiàn)存在問題,從而不斷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模式。
語文教案 14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的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
、诟鶕(jù)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促進學生養(yǎng)成多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重難點:交際與習作。
課前準備:
自由組成小組開展“我愛學習”綜合性學習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的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
一、激發(fā)興趣,明確目標
同學們,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這次“我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獲吧?
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組內討論,人人參與
、倌銈冃〗M開展了哪些活動,有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們在組內交流。
、趯W生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檢查、督促,要求人人發(fā)言。對個別表達、交流有困難的學生,可采用個別輔導或同學互助的方法,讓其發(fā)言。
、刍ヂ牷ピu,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芡扑]代表參加全班交流。為了使代表的發(fā)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組成員可集體出主意、想辦法,使發(fā)言的內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動,交流評價
、偬崾净觾热荩
◆《竊讀記》中的小女孩,在書店里品味了“竊讀”的'快樂,在你的讀書經歷中,有什么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中的小女孩,在對長輩的訪談中獲得了讀書的啟示。如果你采訪了身邊愛讀書的人,你可以和同學交流采訪的經過,談談采訪的心得體會。
、谌嗷。
◆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介紹,小組成員互相補充。
◆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學生自由交流評價,感受閱讀的快樂。
四、開展辯論,啟迪思維
、偃藗兂Uf:“開卷有益!钡灿腥苏f:“開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書反而有害!蹦銓@個問題怎么看?請同學們擺事實、說道理,咱們可以展開一次辯論。
②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教師及時指導、點撥。
、蹘熆偨Y:好書會像營養(yǎng)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讓我們養(yǎng)成愛好閱讀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第二、三課時
課時目標
根據(jù)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體會到讀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大家的發(fā)言都各有見地。把你們交流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選擇一個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二、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賹W生默讀提示,劃出習作內容。
、谕队俺鍪玖曌鲀热荩
◆讀書故事;
◆采訪記錄;
◆記一次辯論活動。
三、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賹W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诤梦恼率歉某鰜淼!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劢M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馨凑招〗M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每小組推薦一至二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五、謄寫作文,制作小報
、僭俅涡薷淖约旱牧曌,直到滿意后抄寫在作文本上。
、谡砹曌骱唾Y料,小組合作辦一期“讀書樂”為主題的手抄報。
語文教案 1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出生字組成的新詞。
2、讀課文,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讀課文,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擦旗衛(wèi)丹
2、鼓勵學生進行獨立學習,大膽地提出問題。
教學用具:
電腦、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板書——風,讓學生認一認:這個字念什么?
2、讓學生結合資料介紹介紹:風。
3、今天我們來學習《畫風》(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說說看到題目有什么問題?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擦、旗、衛(wèi)、丹、顯、斜、男、藝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一讀:
。2)指名讓學生到前面選讀:
(3)開火車,分小組讀。
注意: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
看電腦,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旗子擦去潔白顯得眨眼睛小男孩斜斜的雨絲
讓學生說說遇到了哪些難字,分小組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
教師板書學生遇到的難字,大家共同交流。
藝: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乙”字是一筆寫成,筆畫是:橫折彎鉤。這個字是一個上形下聲的形聲字。
旗:左右結構,部首是“方”字旁,右上邊是“R”下面是“其”字。
擦: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提手旁”右邊是“察”字,右半部分中間的`筆順是:撇、橫撇、點、點、橫撇、捺。這個字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丹:第三筆是點,中間的橫要長一些。
衛(wèi):筆順是:橫折鉤、豎、橫。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理解詞意:(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講的是李衛(wèi)、丹丹、小藝一起畫畫,他們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誰能畫風”,丹丹說畫不出來,小藝開動腦筋畫出了旗子飛舞的樣子,其他同學在他的啟發(fā)下,共同合作,用不同的景物描繪了風的樣子。)
5、學生自己讀課文,一邊讀書一邊提出不動的問題,可以在書中做好記號。教師走下去巡視,收集學生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思考不懂的問題。
板書設計:
20、畫風
擦旗衛(wèi)丹顯斜男藝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做游戲:聽字音找生字:
。1)同桌之間進行,一個同學說字音另一個同學找生字。
。2)教師說字音,請一組同桌到前面指卡片,大家當小裁判,看誰反應快。
2、看電腦畫面出示的詞語,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旗子擦去潔白顯得眨眼睛小男孩斜斜的雨絲
二、學習課文:
1、教師范讀:讓學生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抓住重點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讀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讓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講李衛(wèi)、丹丹、小藝一起畫畫,他們用畫筆畫出了房子、太陽、大樹、小鳥?粗利惖漠嬅鎺孜煌瑢W感到非常高興。)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同學們高興的心情,讀出高興的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后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第八自然段:
。1)教師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說說圖畫的意思。
。ǖ谝环鶊D:重點抓住同學們在畫畫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第二幅圖:同學們共同努力,用畫筆畫出了不同的景象。)
。2)教師:開始同學們不知道怎樣畫風,后來怎么畫出不同的景象呢?咱們一起討論討論: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開動腦筋的?
(3)小聲讀第二、三自然段:
、龠呑x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李衛(wèi)提出了問題,丹丹說誰也畫不出來)(結合學生回答的情況板書:畫不出來)
、谧x到這里你有什么想法?(讓學生大膽地談自己的感受)
、劬毩暦纸巧首x,體會人物的想法。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①讓學生談談讀懂了什么?與大家交流。
、谡f說小藝為什么這樣做?
③同桌間練習朗讀。
教師小結:在問題面前,小藝沒有退讓,她開動腦筋,想出了辦法,真是一個敢于動腦筋的好孩子。在她的啟發(fā)下,同學們怎樣做的,你能認認真真地讀讀書,與大家說說嗎?
。5)讓學生讀第五自
然段——第八自然段
讓學生在書中畫出,同學們是怎么做的。(畫出了被大樹吹彎的小樹、被風吹斜的雨絲、小男孩手中轉動的風車。)板書這些要點。
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而后指名讀,進行評價。
思考:同學們,想一想:大家為什么能畫出風呢?(有小藝的啟發(fā);大家知道通過不同的事物表現(xiàn)風;同學們能開動腦筋等。)
第九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邊讀邊體會:“為什么說,畫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動,一張張畫顯得更美了?”
進行交流:一陣風吹來,三個小同學對畫中的景物產生聯(lián)想,真切地感受到風中景物的動態(tài)美。
有感情地朗讀。
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像: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畫面展開想象:如果讓你也畫一畫風,你會怎樣畫呢?如果讓你用動作表現(xiàn)風,你會怎樣做呢?請學生結合一個話題在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大家談想法,看看誰最有創(chuàng)意。
三、布置作業(yè):
1、自己開動腦筋,想想怎樣表現(xiàn)風,試著做一做。
2、在小組內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教案10-09
語文教案10-09
語文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