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文教案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書寫指定的生字。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背誦課文。
3、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個寓言故事。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詞句。
2、學會寓言,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用自己的話來將這兩則寓言。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你們喜歡學故事嗎?請大家一起來學習。
二、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讀課文,把生字的音讀準。(2)新詞要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不懂的地方記下來。(3)標出小段。
認讀生字,解答疑難(出示生字卡片)
三、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學生讀課文。
2.提問:這個人的寶劍是怎么掉進江里的?
過渡:那個人是怎么做的呢?他為什么這樣做?
3.讀第二段,回答問題(①一點兒不著急。②在船舷上刻記號。③他想記住掉劍的地方,撈上寶劍?)
4.指導看插圖,說清圖意。
5.小聲讀3~4段,思考:當有人問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6、教師示范。
。3)理解詞語“不慌不忙”的意思。他為什么不慌不忙?
。4)提問:按照那個人說的辦法,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么?
四、談話,啟發(fā)聯(lián)想
1.分組討論。①那個人等船靠岸后撈到劍了嗎?②他沒撈到劍會說什么?③別人可能又會說什么?
2.提問①你認為那個人錯在哪里?②學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書設計:刻舟求劍
不小心掉
不著急刻記號
不慌不忙船靠岸撈劍
第二課時:
學習《揠苗助長》
1、指導學生自讀自學課文,了解故事大意。可提示如下:自己讀課文看課文講的是什么事?根據(jù)故事想一想文章題目“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不認識的'字要看課后的注音,或查字典。有不懂的地方,問問同學或老師。
2、引導學生讀好課文,質疑討論。
3、引導討論說明寓意。
結合課后第二題的第二小題,組織學生討論和想像說話。
4、指導做好字詞練習,把生字寫正確,理解和積累詞語。
板書設計:
原因:巴望禾苗長快一些
揠苗助長做法:把禾苗往高里拔
結果:枯死
寓意: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會把事情弄壞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ǚ乓欢斡嘘P樓蘭古國的錄像),同學們剛剛我們看到的片子是樓蘭古國,它位于我國
的西北部,昔日的它,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商賈聚集,經(jīng)濟繁榮;今天的它,已被黃沙覆蓋,一片荒蕪,語文教案-向沙漠進軍 2。人們只能憑著那干枯的樹木,光禿禿的沙丘,去想像它昔日的繁華與豐美。是沙漠奪走了它的美麗,留給人們的是遺憾。我們要拿起武器,與沙漠決戰(zhàn),還我家園!
。ㄒ唬┟鞔_目標
1.學習識別和把握中心句。
2.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路。
3.學習抓住特征進行分類說明的方法。
(二)整體感知
本文是事理說明文,這篇文章根據(jù)大量事實和科學原理,對為什么要向沙漠進軍,怎樣向沙漠進軍,進軍的前景如何等重大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說明,把科學道理講得有聲有色。
。ㄈ┙虒W過程
l.復習提問。
。1)說明文主要說明什么?
。2)說明文的首要任務是什么?
。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有哪些?
。4)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5)說明文語言有什么特點?
。6)說明對象包括哪些?
引導學生回答:
。1)說明文主要說明事物的性質、狀態(tài)、功能、用途等;(2)說明文的首要任務是抓住事物特征;(3)說明文的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4)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列數(shù)字、分類別、打比方、作比較、畫圖表等;(5)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6)說明對象可以是實體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理。
2.背景、作者簡介。
背景
1959年,中國科學院治沙隊成立,竺可楨先后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兩篇文章:一篇是《改造沙漠是我們的歷史任務》,一篇是《向沙漠進軍》。在他的倡導下,設置了六個治沙綜合試驗站,他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幾乎跑遍了內(nèi)蒙、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
作者簡介(略)
3.正音、辨字、辨詞。
肆sì(不要讀成cì) 涸hé(不要讀成gù)
蔥cōng(不要讀成cóng) 沛(不要寫成)
磴dèng(不要讀成dēng)
4.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
(l)同學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讀時可采取一人一段,自愿讀,不指定,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
。2)分組討論每個自然段的中心意思,若有中心句的段落,就用中心句表示,沒有中
心句的段落,就需要自己概括。
第1段: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
第2段:地中海沿岸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如今有些部分逐漸變成荒漠,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向沙漠進軍 2》。
第3段:我國陜西榆林地區(qū)古代是天然草原區(qū),如今關外30公里都變成了沙漠。
第4段:沙漠逞強旅威的武器是風和沙。
第5段:抵御風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和培植草皮。
第6段:抵御沙丘進攻的方法是植樹種草。
第7段: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第8段:只要能充分利用這些水源,我們向按漠進軍,不但有收復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沙漠里開辟出若干綠洲來。
第9段:我們向抄漠進軍取得的若干成績。
第10段:我們向沙漠進軍,不僅可以保護農(nóng)田,開辟綠洲,而且對交通線路也起了防護作用。
第11段:風可以為人類造福。
第12段:沙漠地區(qū)的日光照射特別強烈。
第13段:只要正確地認識沙漠的危害,找出對付它的辦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以上各段的中心意思,l、4.7、8、10.13是原文的中心句,其他幾段的中心意思是概括出的。)
。3)在上述概括中心意思的基礎上,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l-4段):說明為什么向抄漠進軍。
第二部分(第5-8段):說明怎樣向抄漠進軍。
第三部分(第9-13段):說明沙漠是可以被征服的,人類向沙漠進軍的前景。
(4)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俚2、3兩段說明了什么?這屬于什么說明方法?
答:這兩段舉了國外地中海沿岸和國內(nèi)陜西榆林地區(qū)受沙漠侵襲的情況。從而說明沙漠對人類的危害,屬于舉例子、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谏衬蛉祟惏l(fā)動攻勢的武器是什么?進攻的主要方式有哪幾種?這屬于哪類說明方法?
答:沙漠向人類發(fā)起進攻的武器是風和沙,進攻的主要方式是“游擊戰(zhàn)”和“陣地戰(zhàn)”。這屬于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③如何征服沙漠?征服沙漠的關鍵是什么?其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答:征服沙漠的途徑:一是培植防護林和培植草皮,這是抵御沙漠的“游擊戰(zhàn)”;一是植樹種草,這是抵御沙漠的“陣地戰(zhàn)”,這兩種途徑都只是采取守勢。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尋找和開發(fā)充足的水源是征服沙漠的最重要的途徑。征服沙漠的關鍵是水,這是征服沙漠區(qū)別于征服其他自然災害的必要條件。有了水,才能抵御抄漠的“游擊戰(zhàn)”和“陣地戰(zhàn)”;有了充足的水源,向按漠進軍才能取得徹底的勝利。運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苷f明征服沙漠的可能性和現(xiàn)實意義,并指出所用的說明方法。
答:“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我國沙荒地區(qū),有的“有足夠的雨量”,有的“地面徑流和地下潛水也是很大的”,有的“周圍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積雪”,“只要能充分利用這些水源,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有收復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開辟出若干綠洲來’。這說明了征服沙漠的可能性!吧衬强梢哉鞣摹,舉例說明“我們有計劃地向沙漠展開攻勢,已經(jīng)取得了若干成績”,用事實說明了征服沙漠的現(xiàn)實性。采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四)總結、擴展
總結:作者緊緊抓住向按漠進軍這一中心,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先說明沙漠嚴重危害人類,揭示為什么向沙漠進軍,再說明怎樣向沙漠進軍,最后說明向沙漠進軍的前景。運用這一邏輯順序,條理清晰,又恰當?shù)厥褂昧肆袛?shù)字、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使說明對象清晰地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達到深入淺出的效果。
l.反饋練習
閱讀第4-6自然段,完成下列練習。
(1)在文中找出有關沙漠危害人類的句子。
①春天四五月間禾苗剛出土,正是狂風肆虐的時候。一次大風沙襲擊,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連根拔起。
、谘亻L城一帶風沙大的地區(qū),農(nóng)民常常要補種兩三次才能有點收獲。
、凵城鸬囊苿与m然慢,可是所到之處,森林全被摧毀,田園全被埋葬,城郭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理解本文主旨:關于美與審美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二、體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筆,以小見大,深入淺出的寫法。
三、讓學生建立感受生活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
一、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善于通過語言,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這是北宋著名詞人蘇軾夜半醒來,面對寂然盛開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無獨有偶,千年以后,一位日本作家發(fā)現(xiàn)了凌晨四點海棠的美,心靈有所啟迪,寫下了隨筆散文《花未眠》,這位作家就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家獲得者川端康成。
二、作者介紹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一生致力于對日本美的探索、守護和塑造,寫下了大量艷麗傷愁的小說和美文,他憑借《古都》、《雪國》、《千只鶴》在1968年10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為日本文學贏得了世界的聲譽。而川端文學的精髓正是表現(xiàn)在《雪國》等代表作中。從文章的角度看也一樣,《雪國》是這樣一種作品,它挖掘到了川端這個作家可以將自己優(yōu)秀的資質作為不朽的作品留給后世的礦脈。
三、研讀課文
1、朗讀課文,在文中找到作者由花未眠而得到思考的句子。
討論明確:a、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
b、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需要反復陶冶。
c、藝術美與自然美是相通的。
。ㄇ皟牲c學生不難從文中找出,第三點學生往往會在作者所列舉的.例子中徘徊,可以提示他們從作者列舉的例子中找共通點,作者舉這些例子的目的是什么,從而概括出答案。)
2、這三個觀點是不是孤立的?如果不是,那有何聯(lián)系?
明確:不是。
這三個觀點其實告訴我們要發(fā)現(xiàn)存在的美,感受發(fā)現(xiàn)的美,創(chuàng)造有所發(fā)現(xiàn)的美。
這也是課文的主旨所在。
3、把握課文主旨以后,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幾個句子的含義。
A、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明確:a它的哀傷來自無人欣賞,凌晨四點的海棠美麗芬芳,卻少人喝采。
b海棠本是無情物,作者移情寄哀傷。作者深悟到,人類感受美的能力是極有限的,而自然美是無限的。“哀傷”是作者徹悟后的心緒流露。按理說,大自然總是有美可尋的,只要人活著,就該毫無阻礙地享受它,可遺憾的是生命發(fā)現(xiàn)美的機會并不常在。
B、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明確:a一個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現(xiàn)自己的美,作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
b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在有意或無意間錯過的過程。我們可能錯過了美的景色,美的音樂,錯過了山上那從沒有看過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錯過了從我們身邊流淌過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堅韌地活著,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美。
c我們要用畢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無限。
C、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黃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明確:文學藝術家應該發(fā)揚寫實精神,認真觀察自然,準確表現(xiàn)自然,使欣賞者從藝術美中領略到真正的自然之美,這才是文學藝術的極致。
所以我們應該睜大明亮的眼睛,不斷地發(fā)現(xiàn)美,親近美,感受美,也只有這樣才會創(chuàng)造出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美存在于自然中,美也存在于藝術作品之中。
。ㄟ@三個討論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行,應多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看法。上述答案僅供參考)
4、文章第一句話大家留意了嗎?一起來讀一讀。
齊讀:“我常常不可思議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
文中這“微不足道的問題”指什么?這個“問題”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確:“微不足道的問題”指海棠花未眠這件事。在文中是作者情感的一個觸發(fā)點,作者由此思考了關于生活,關于審美的許多哲理。這種手法就是以小見大的手法。
小結:今天這堂課我們從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學到了許多哲理。美是無處不在的,用作者的話說就是要“發(fā)現(xiàn)存在的美,感受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美,創(chuàng)造有所感受的美!
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曾邂逅了哪些美呢?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ㄟ@一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學生可能一下子想不起來,教師可以就校園里某些存在的美先談一談,學生就會有所啟發(fā)的)
羅丹說得好啊,“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睆慕裉炱,讓我們盡情擁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吧!
語文教案 篇4
學情分析
黃山雖是安徽的名景,但去過黃山的學生畢竟是少數(shù),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大量圖片和相關視頻讓學生熟悉文章內(nèi)容,感受到黃山獨特的美,并結合家鄉(xiāng)的風景介紹學會解說詞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型
自讀課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領略黃山的獨特的美。
2.熟悉解說詞的一般寫法,學習對景物或事物進行解說。
3.學習變換角度從多方面描寫景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在閱讀和欣賞中體會黃山雄奇壯麗景色呈現(xiàn)出來的美。
2.通過討論探究學習變換角度從多方面描寫景物的方法。
3.通過寫作小練習掌握解說詞的寫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識大自然的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品鑒自然美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
熱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珍惜和保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掌握課文中使用的多種表達方式。
2.學習變換角度從多方面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1.體會黃山雄奇壯麗景色呈現(xiàn)出來的美,提高品鑒自然美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珍惜和保護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突破
1.通過討論交流學習變換角度從多方面描寫景物的方法。
2.理清作者思路,體會文中作者的感情脈胳。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課前查找與本課相關的資料。
2.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思考課后練習。
3.制作PPT課件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解決生詞。
2.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
教學工具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包括文學、圖片、課文朗誦的聲音資料。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熏陶感染法、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圈點批注法、練習法等。
教學要點
本課是自讀課文,著重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學習,通過吟誦感受黃山獨特的美,熟悉解說詞的一般寫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出黃山
1、導語:
師問;我們安徽的驕傲有哪些?
生答后師總結:剛才同學們提到了我們安徽的很多象征符號,我想這些符號中最蜚聲海內(nèi)外的應該要數(shù)我們的黃山了。今天我們就走近黃山,共同感受一下他那獨特的魅力。
2、作者簡介
學生結合注釋介紹
二、整體感知,網(wǎng)游黃山
1、文章內(nèi)容解析(屏顯)
這是一篇解說詞,是為多部電視旅游風光片《話說長江》中黃山部分而寫的。它有別于一般的游記,因為它是借助于電視鏡頭展示畫面來介紹自然風光的,使用了現(xiàn)代影視的表現(xiàn)手段,所以,第一,它能自由地變換角度來表現(xiàn),或環(huán)景、全景,或中近景,特寫,或俯視,或仰視,或平視;第二,它要配合畫面,要著眼于解釋畫面,講出畫面中不為人注意或隱含的'東西,不宜過分發(fā)揮;第三,它應該口語化,要使觀眾一聽就懂。本文對于這三個特點體現(xiàn)得比較充分。
2、給學生5分鐘時間自由朗讀課文,了解黃山美景。
3、結合課文,欣賞圖片,談談賞后感受。(屏顯)
4、觀看視頻,網(wǎng)游黃山。(視頻《如畫江山,黃山秋冬》)
三、合作探究,共賞黃山
屏顯問題
1、瀏覽課文,結合文章內(nèi)容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學生交流、討論、回答。
飛紅——文中的黃山日出;滴翠——青山蒼松 (屏顯)
2、本文在整體組合上,設置了三條線索,你能通過研讀課文分析出來并作具體的解說嗎?(提示:時間,空間,邏輯)(屏顯)
學生交流、討論、回答。
黃山地質的形成:時間順序
上山到出山:空間順序
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溫泉等景物依次且相互獨立:邏輯順序
3、本文依照內(nèi)容可以分成幾部分?
學生作答后屏顯:
總寫黃山(1-3)
奇峰
古松
分寫山上(4-17) 怪石
云霧
日出
山下溫泉(18)
4、從時間順序上說說黃山是怎樣形成的。(或用簡明示圖畫表示)
汪洋大!鹆辍貧み\動,形成基礎——喜馬拉雅運動,黃山形成——冰山侵蝕,形成奇特的造型。(屏顯)
5、用吟哦諷誦讀書法朗讀課文,回顧前面風景,標出文中所寫景物及特點。
奇峰——高而險;古松——蒼翠奇特;怪石——千姿百態(tài);云海——輕盈;日出——瑰麗、壯觀、輝煌;溫泉——令人有溫馨感。(多種表達方式,多角度描寫)(屏顯)
四、賞析佳句,品味黃山
1、仿照示例,品味優(yōu)美的語句,領略黃山雄奇、壯麗景色呈現(xiàn)出來的美,在書本上做批注。
例:黃山的峰石,經(jīng)過人們智慧的精心點化,在大自然的寧靜中,又增添了人間歡樂的生趣。這是黃山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高度結合。
析:“人們智慧的精心點化”,是指人們?yōu)檫@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這些名字又是審美觀照的結果,其中凝聚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體現(xiàn)了人們的情趣,使得冰冷的石頭有了人的精魂。這是外加上去的,就是“外在美”;峰石本身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是屬于內(nèi)在的,就是內(nèi)在美。這句話是著重講人的審美創(chuàng)造的偉大作用。
學生圈點批注,然后交流欣賞。
2、黃山的美景激發(fā)了你哪些情感?
贊嘆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珍惜保護這些自然美景等。
五、延伸拓展,超越黃山
1、明確解說詞與游記散文的區(qū)別。
結合學過的知識總結(屏顯)
游記散文 解說詞
作者出現(xiàn) 作者隱形
文學體裁 文藝性說明文
不必全面 全面反映
2、和州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就名勝上說就有不少象征性的符號,如劉禹錫的陋室、白橋的天門山、烏江的霸王祠、香泉的度假村等,選你熟悉的一處景點,為其寫一段解說詞。
3、交流評價。
六、課堂小結,回味黃山
這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領略到了黃山的美景,又深入了解了解說詞的寫作,同時,對我們可愛的家鄉(xiāng)又多添了幾分熱愛。對這些自然美景我們更要珍惜保護。
七、布置作業(yè),永記黃山
選取課文中你最喜愛的兩處黃山風景描寫進行背誦。
【教學總結】
《飛紅滴翠記黃山》是一篇解說詞,但是卻被上成了一篇游記散文,覺得很怪,文學常識重點教給學生之后,下面是讀課文,課文很長,學生沒有讀完,但教室已經(jīng)安靜下來了,在講解課文時,也就那幾個學生在說,而且短短續(xù)續(xù),明顯是學生對于課文的不熟悉。然后是講解寫作角度時,浪費了很多時間,尤其是按著課文順序找,其實很多學生都不明白的,再者,分析時,過于追求速度,忽略了很多思考的東西,學生的思維完全沒有得到鍛煉。
這是這段時間來,上課最大的弊端:教師準備很充分,不會去保留一些東西,而是完全要展示自己,過多地占據(jù)了學生太多的空間和時間。
記。赫n堂要學會有選擇地講解。
對于游記與解說詞的.分析,也是教師直接提出,而沒有調動學生的思維,如果討論,效果會更好。
下午的聽寫課,學生顯得很隨意,主要是自己的要求有些放松了,這是完全不應該的,尤其是默寫要求背誦的硬性知識,這一方面是不能放松的。
再者,可能是今天的課多了,與學生之間混得很熟了,學生就問了一些私人的問題,我也隨便編了一些,無形中讓課堂有些偏了。玩笑是要有一些,但是不能涉及到個人自己的問題,因為如果要讓學生摸清楚自己的底線,是非常不好的。
必須得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 ,尤其是要把握好和學生課堂交流的這個度,很重要。
嚴與愛要很好的結合。
語文教案 篇5
一、導入新課。
以《不要再來傷害我》導入。
同學們,這首歌的名字叫《不要再來傷害我》,但是歌手張振宇在演唱這首歌的時候卻把名字改成了《愛護動物的歌》,來呼吁人們關愛動物。沈石溪的《斑羚飛渡》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二、明確學習目標。
1、感悟深刻的主旨
2、品味精妙的語言
三、 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速讀,思考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學生回答明確:
一群被逼至絕境的老斑羚用犧牲自己的方式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
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話是什么?(飛渡)
作者就是圍繞飛渡描寫了“飛渡前------飛渡中---------飛渡后”的幾個主要情節(jié)。
飛渡前斑羚陷入了怎樣的境地呢?閱讀文章的1-4段回答。
學生回答補充。
一面是荷槍實彈的獵人、虎視眈眈的獵狗;一面是六米寬的山澗,而斑羚只有五米寬的跳躍能力。斑羚群的命運看來是兇多吉少。斑羚能不能死里逃生,讓我們來看一段動畫。
斑羚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成功脫險。這段動畫,表現(xiàn)的是全文的內(nèi)容,哪個場面最讓你感到震撼?
同學回答。
四、我來設計
文章第幾段,描寫了第一對斑羚試跳的過程啊。我們一起來讀一下。
文章有一部分被隱藏起來了,F(xiàn)在我們來補充這一部分。
要求:根據(jù)動畫和自己的想象,描寫第一對斑羚飛渡的過程。
四人為一個小組,共同創(chuàng)作,一人執(zhí)筆。邊說邊寫。
為了讓大家寫得更準確、細致,我們再看一遍動畫。
四人為一個小組,共同創(chuàng)作,一人執(zhí)筆。邊說邊寫。
交流作品:
要求:1、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出作品。
2、從第二組開始不但要讀出自己的作品。還要說出和上一組作品相比,你們作品的閃光點在哪里?
同學們的作品各有千秋,其實作者也用飽含深情的筆觸描寫了這震撼人心的場面。發(fā)下去后,仍然是小組合作。任務:1、朗讀。2、和自己的作品比較,作者的創(chuàng)作又好在哪里?
豐富準確的`動詞。
老師發(fā)現(xiàn)在作者的描寫中有兩個動詞,剛才我們小組創(chuàng)作中都沒有用過的。一個是小斑羚的“猛蹬”,一個是老斑羚的“鉤”。這兩個詞寫得怎么樣?
我們也在我們的創(chuàng)作里,加上一兩句比喻,讓我們文字鮮活起來。
總結:作者就是運用生動貼切的比喻和豐富準確的動詞把第一對斑羚飛渡的過程,寫的詳細和震撼人心。文段是融于文章的,看看文章還有其它段落描寫了關于斑羚飛渡的過程嗎?和第一對斑羚飛渡相比在安排上有什么特點。
找出你喜歡的幾句,有感情的讀一讀。
五、感悟主題
再體會文章語言的同時,除了震撼,這群斑羚你帶給你什么感悟?
句式:從老斑羚身上,我看到了自我犧牲的團隊精神。
從年輕斑羚身上,我看到了對生命的珍視。
從人類身上,我看到了我們要反思自己的行為,珍愛動物。
文章當中也有點明中心的句子。閱讀11-14找出來.
齊讀。
能給我們什么啟示?
六、拓展遷移
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
第一個:武文斌。
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看到了一種感情至真至純,經(jīng)得起磨練,這也是一種愛啊。我們?nèi)祟愑校麄儎游镆灿,那我們和他們之間呢?
文中的人類充當了一個什么樣的角色。能引起我們怎樣的反思。
結束語:《斑羚飛渡》是一篇凝聚著人類良知的警世之作。我們驚嘆動物面臨生存危機,生命受到摧殘時團結一致,不惜代價把生的希望留給年青一代的崇高的犧牲精神;我們也更加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愛護搶救一切野生動物就是拯救人類自己,這是我們繽紛世界中對生命最起碼的尊重。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識字》教案10-08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