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5-02-02 09:02:4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速讀課文,能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nèi)容。

  2、能體味文中的美詞佳句,并說出其作用。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要點點撥

  《綠色蟈蟈》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科學觀察隨筆。文章把綠色蟈蟈放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中介紹,介紹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習性。

  學習過程

  一、預習檢測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jù)注音寫出漢字。

 。1)篝火()(2)wú桐()(3)shu獵()

 。4)喧囂()(5)yīn啞()(6)靜謐()

  (7)cuàn奪()(8)螽斯()(9)吮吸()

  2、根據(jù)下面的意思寫出文中的詞語。

 。1)指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

 。2)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3)一點兒也不拖拉,干脆果斷。()

 。4)形容非常地慌張,以致一點辦法都沒有。()

  3、本文中運用了很多擬人的修辭手法,請找出兩句并分析一下它們的作用。

 。1)句子:

  作用:

 。2)句子:

  作用:

  二、整體感知

  4、快速閱讀課文,畫出文中描寫蟈蟈外表特征的句子。

  5、文中除了介紹蟈蟈的外表特征外,還寫了哪方面的內(nèi)容?

  三、品讀賞析

  6、你最喜歡文章中哪個段落?為什么?

  7、你最喜歡哪些詞語或句子?為什么?

  四、拓展延伸

  8、請同學們靈活運用本文的寫作特點(或語言生動,或運用擬人……等)說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五、學習小結(jié)

  9、通過學習本文,你學習到了哪些寫作方法?有什么感想?

  達標檢測

 。ㄒ唬┲赋鱿旅婢渥又屑狱c詞語運用不當?shù)囊豁。(?/p>

  A、他正在津津有味地讀著一本新近出版的小說

  B、遇到意外事情,要鎮(zhèn)定,不要驚慌失措。

  C、軍軍找到了一種很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確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綠色的蟈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響亮一點兒,那你就是比蟬稍遜一籌的歌手了。

 。ǘ┱n內(nèi)閱讀

 。1)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蟈蟈關(guān)在我的金屬網(wǎng)罩里。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cè)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yōu)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關(guān)于食物,我遇到了與喂養(yǎng)螽斯時同樣的麻煩。我給它們?nèi)n苣葉,它們吃了一點兒,但不喜歡。我必須另找食物,它們大概是要鮮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

 。2)清晨,我在門前散步,突然旁邊的梧桐樹上落下了什么東西,同時還有刺耳的吱吱聲,我跑了過去,那是一只蟈蟈正在啄著處于絕境的蟬的肚子。我明白了,這場戰(zhàn)斗發(fā)生在樹上,發(fā)生在一大早蟬還在休息的時候。不幸的蟬被活活咬傷,猛地一跳,進攻者和被進攻者一道從樹上掉了下來。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追捕蟬,而蟬則驚慌失措地飛起逃竄。就像鷹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樣。但是這種以劫掠為生的鳥比昆蟲低劣,它是進攻比它弱的'東西,而蟈蟈則相反,它進攻比自己大得多、強壯有力得多的龐然大物,而這種身材大小懸殊的肉搏,其結(jié)果是毫無疑問的。蟈蟈有著有力的大顎、銳利的鉗子,不能把它的俘虜開膛破肚的情況極少出現(xiàn),因為蟬沒有武器,只能哀鳴踢蹬。

 。3)我籠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蟬來喂養(yǎng)它們。它們對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兩三個星期間,這個籠子里到處都是蟬肉被吃光后剩下的頭骨和胸骨,扯下來的羽翼和斷肢殘腿。肚子全被吃掉了,這是好部位,雖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別鮮美。因為在這個部位,在嗉囊里,堆積著蟬用喙從嫩樹枝里吮取的糖漿甜汁。是不是由于這種甜食,蟬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歡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4)為了變換食物的花樣,我還給蟈蟈吃很甜的水果:幾片梨子,幾顆葡萄,幾塊西瓜。這些它們都很喜歡吃。就像英國人酷愛吃用果醬作作料的帶血的牛排一樣,綠色蟈蟈酷愛甜食。也許這就是它抓到蟬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5)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蟬肉的,因此別的東西也得吃。對于金龜子一類的昆蟲,它毫不猶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頭和爪。

 。6)這一切都說明蟈蟈喜歡吃昆蟲,尤其是沒有過于堅硬的盔甲保護的昆蟲。它十分喜歡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樣只吃肉。蟈蟈這蟬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漿,有時沒有好吃的,甚至還吃一點兒青草。

  1、第(1)自然段中劃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方式?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從這幾自然段的說明中你可以看出蟈蟈吃哪些食物?

  3、“也許這就是它抓到蟬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本渲屑狱c的詞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4、文章并沒有直接寫綠色蟈蟈吃哪些食物,而是領(lǐng)著讀者去發(fā)現(xiàn),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5、“不能把它的俘虜開膛破肚的情況極少出現(xiàn)”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換一種說法應(yīng)怎樣說?

  6、判斷下面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追捕蟬,而蟬則驚慌失措地飛起逃竄。()

 。2)是不是由于這種甜食,蟬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歡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3)我籠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蟬來喂養(yǎng)它們。()

  7、從作者的描寫中你認為蟈蟈是怎樣的一種形象?

  (三)拓展閱讀

  蟋蟀出世記

  法布爾

 。1)想看蟋蟀產(chǎn)卵的人,不必花一個錢做準備工作;他只要有點耐心就夠了。布封稱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稱之為觀察工作者的最可貴的品質(zhì)。我們在四月,或最遲五月,把鄉(xiāng)野蟋蟀一雌一雄單獨地關(guān)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梢杂萌n苣葉做它們的食物,隔一段時間換一次新鮮的。容器口上蓋一塊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2)一些很有意義的資料,就是通過這種簡陋的設(shè)備獲得的。需要的話,還可以利用優(yōu)質(zhì)金屬網(wǎng)做的籠子,作為輔助設(shè)備。金屬籠里的情況,將在后面予以介紹。現(xiàn)在,我們來監(jiān)視產(chǎn)卵過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覺,不要錯過產(chǎn)卵良機。

 。3)時至六月的第一個星期,堅持不懈的觀察工作開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見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產(chǎn)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對我有失禮貌的偷看行為,它毫不介意,依然長時間定在一個點上不動。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點播種子的小鏟,草草扒拉幾下,抹掉鉆眼的痕跡;它稍微喘口氣,又溜達到另一個地點,再度開始往土里插產(chǎn)卵器;它這兒插一下,那兒插一下,所以可以利用的地皮都點播到了。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螽斯一樣,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緩慢。二十四小時過去,我覺得產(chǎn)卵結(jié)束了。但是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況,我又繼續(xù)觀察了兩天。

 。4)兩天過后,我開始搜索土層。卵粒呈稻草黃色,都是有兩個終端的小圓柱體,長約三毫米。它們彼此不接觸,豎埋在土里,點播的距離很近。種子數(shù)量多少,取決于一個連續(xù)產(chǎn)卵過程中的產(chǎn)卵次數(shù)。整個土層下都發(fā)現(xiàn)了卵粒,它們離土表層大約兩厘米。用放大鏡觀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煩的事情,根據(jù)這樣所能觀察到的結(jié)果估計,每只母蟋蟀的一個產(chǎn)卵過程,大約產(chǎn)出五六百粒卵。這等規(guī)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大幅度裁員才行。

  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絕妙的小小機械系統(tǒng)。幼蟲完成卵孵化時,卵殼就像一個白色的遮光套,頂部有一個很規(guī)則的圓孔;沿圓孔周邊扣著一個拱形頂帽,成為一個封蓋。封蓋不是在新生兒盲目推頂或割劃下被劃開,而是沿一道特意準備的、質(zhì)地極其脆弱的線紋自動開啟。這奇妙的孵化過程,也應(yīng)該了解一下。

 。5)產(chǎn)卵后十五天左右,卵殼前端隱約看得見一對黑里透紅的視覺器官的大圓點。從視覺點稍稍向上,恰好在圓柱體頂端,此刻顯現(xiàn)出一個微型環(huán)狀墊圈。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斷裂線。不久,透過半透明的卵殼,可以看見里面那小動物身體的細小分節(jié)。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覺,頻頻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時間里。

  (6)好運氣所偏愛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來報答我所付出的艱辛勞動。經(jīng)過一種精妙絕倫的加工,微型墊圈已經(jīng)變成一道強度甚低的條紋;就在這個時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額頭一碰,卵蓋便沿著自己的周邊分離開去,被頂起來。隨后落在一旁,其情狀與注射劑細頸薄玻璃瓶的頂帽斷落一樣。蟋蟀從卵殼里出來,猶如從玩偶盒里彈出了個小怪物。

  1、第二自然段中加點的“監(jiān)視”在句子中的含義是什么?

  2、第三自然段中劃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就語言特點上來看,此句屬于何種說明?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中加點的“大約”能否去掉?為什么?

  4、從全文看主要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蟋蟀的出世的?請用文中的關(guān)鍵詞語來回答。

  5、本文除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之外你還能找到哪些說明方法?請舉一個例子,并簡要分析它的作用。

  6、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說一說法布爾告誡我們觀察事物需要怎樣的品質(zhì)?從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有這樣的品質(zhì)?

  7、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布封”你了解多少?請把他的情況寫在下面。

  答案18、綠色蟈蟈

  學習過程

  1、(1)gōu(2)梧(3)狩(4)xiāo(5)喑(6)mì(7)篡(8)zhōng(9)shǔn

  2、(1)弱肉強食(2)隱隱約約(3)連續(xù)不斷(4)驚慌失措

  3、(1)句子: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弱肉強食處四周的綠野叢中,蟈蟈在竊竊私語;作用:很生動地寫出了蟈蟈在夜晚發(fā)出的細小的聲音,也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2)句子:它們對這道菜吃地津津有味。作用:這樣寫顯得親切、自然,形象生動,把蟈蟈吃食的情景描繪

  地活靈活現(xiàn),很是吸引人。

  4、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cè)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yōu)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文中運用了描寫性語言,將蟈蟈進行擬人化描寫,寫出了它的漂亮、可愛,透露出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

  5、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6、略

  7、略

  8、略

  9、文藝筆調(diào)生動;語言傳神形象;擬人貼切自然;比較突出特征。

  達標檢測

 。ㄒ唬〥

 。ǘ┱n內(nèi)閱讀

  1、描寫;外形特征;喜愛之情。2、蟬、很甜的水果、金龜子一類的昆蟲、青草。3、不能去掉,因為這里是猜測“它抓到蟬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沒有什么科學的依據(jù),帶著它體現(xiàn)了語言的準確性。4、告訴讀者,知識來源于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勤于動腦,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了人們的探索欲望。5、意思是說蟈蟈的打顎非常有力,鉗子非常地銳利,很容易就把獵物的肚子劃開;絕大多數(shù)的俘虜都會被它開膛破肚6、(1)擬人(2)設(shè)問(3)比喻7、從外表特征、生活習性、作者對它的態(tài)度等方面去回答即可。

  (三)拓展閱讀。

  1、保持高度警覺,耐心,細致,不錯過任何觀察機會。2、打比方;生動說明(文藝性說明);生動地說明了母蟋蟀產(chǎn)卵的特點。3、不能,因為“大約”表示估計、推測,不確定,是個約數(shù),去掉后說明就不準確了。4、時間順序;如:“時至六約的第一個星期”“兩天過后”“產(chǎn)卵后十五天左右”“不久”等。5、如①作比較: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螽斯一樣,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緩慢?梢粤私鈨煞N不同昆蟲的各自特征,夜對不夠熟悉的蟈蟈加深了印象。

 、诹袛(shù)字:每只母蟋蟀的一個產(chǎn)卵過程,大約產(chǎn)出五六百粒卵。準確地說明了母蟋蟀每次產(chǎn)卵的數(shù)量。6、耐心,警覺;如:觀察母蟋蟀產(chǎn)卵的全過程就體現(xiàn)出他的耐心、警覺。7、布封,法國學者、作家,主要著作《自然史》。

語文教案 篇2

  所屬學科:語文

  適于年級:一年級上冊

  教材版本: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shù):1學時

  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能從名稱、形狀、玩法有條理地介紹自己的玩具。

  2.在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和與人交往的勇氣。

  3.在交際中學會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二、內(nèi)容分析:

  本內(nèi)容安排在語文百花園五中,目的在于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選擇的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插圖幫助學生了解交際內(nèi)容,圖邊的要求使學生明白該怎樣表述。

  三、學生分析:

  學生通過半學期的學習和鍛煉,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口語基礎(chǔ),本課目的在于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特別是交際能力。本內(nèi)容選擇比較貼近學生的話題,使學生有話可說,也有興趣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四、設(shè)計思路:

  1.創(chuàng)設(shè)交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交際;

  2.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xiàn)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

  3.多給學生實踐機會,充分進行口語交流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1.投影出老師童年生活照。大家認識照片上的小朋友嗎?這就是老師小時候的樣子。

  2.展示玩具。小時候的老師也喜歡玩,特別喜歡玩一些玩具?,我把它們都帶來了(出示一些舊玩具,有買的、也有自制的,并取出最喜歡的玩具)。

 。劭蠢蠋煹耐晟钫蘸鸵恍⿲W生沒見過的玩具,營造既貼近生活又極其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誘導學生參與。]

  (二)練習說話,進行交流

  師:小朋友仔細看,誰能說說老師小時候玩過哪些玩具,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

  1.指名說。句式:老師小時候玩過,最喜歡的玩具是。

  2.同桌練說。下面,我要求大家不但要說出玩具的名稱,還要說出它們的特點,比如顏色、形狀……同桌的同學先說一說。

  3.指名說。大家說得很帶勁,有的小朋友說得準確生動,誰能到前邊來說一說?

  4.介紹自己玩過的玩具。同學們你們玩過哪些玩具呢?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為什么?先向同學說說。

  5.指名向全班說。教師小做板書:可愛、好玩。

 。圻\用句式、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引導學生觀察、抓住特點,使說話訓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

  (三)領(lǐng)悟方法,介紹玩具

  1.介紹形狀

  師(出示小熊):請你仔細觀察,該怎樣把它們介紹給大家呢?自己先練習,一會兒說給同學聽。

  ①指名說。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他介紹了哪些部分?按什么順序?

 、趲熜〗Y(jié)介紹方法并板書:名稱、外形、順序。

 、壅l能把小熊介紹得更可愛,其它同學認真聽,想想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

 、芪艺f你猜。請一位同學上臺介紹小白兔玩具,其他同學邊聽邊想,猜猜這是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萃澜榻B自己的玩具。

 。郯l(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在觀察、交流、傾聽、互評中領(lǐng)悟方法,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遵循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采用游戲方式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提高交際的興趣。]

  2.介紹玩法

 、(演示電動玩具的玩法):有的`玩具不僅形狀可愛,還十分好玩。

 、谥该榻B玩法。大家認真聽,聽聽他的話中,哪一些值得稱贊。

 、塾懻摵蟀鍟和娣ā

 、軒熜〗Y(jié):大家現(xiàn)在明白了,可以從玩具的可愛和好玩兩個特點中選擇其中的一方面按一定的順序介紹玩具,你能介紹自己手中的玩具嗎?

  (四)運用方法,介紹玩具

  1.同桌介紹。請小朋友教同桌玩玩你的玩具,要說清楚怎么玩。

  2.指名介紹,互相評價。誰的玩具最好玩?請你給大家介紹介紹。

 。圩裱瓋和男睦锾攸c,讓兒童邊玩邊說,運用學習到的方法向同學介紹自己玩具的玩法,帶有“玩”的色彩而又與學習內(nèi)容配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交流的語言實踐練習,實現(xiàn)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

  (五)推薦玩具,積極交流

  師:有位小朋友的媽媽想托老師給她的孩子買一件生日禮物。可是買什么好呢?這可難為了老師,大家?guī)椭蠋煟o我推薦一種玩具吧,F(xiàn)在我就是顧客,你們就是售貨員。哪位售貨員介紹得好,我就買誰的。

  1.練習推薦。

  2.指名推薦。(強調(diào)說好推薦的第一句話)。

  [創(chuàng)設(shè)生活化的情境,進行師生互動,體現(xiàn)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讓兒童在愉悅的情境中體驗快樂,既訓練了兒童思維的敏捷性,又調(diào)動兒童的交際積極性。]

  (六)總結(jié),激勵

  這節(jié)課大家都很能干,能很好地與同伴交流,還向老師推薦了好玩的玩具,謝謝你們的幫助。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通過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理解課文的說明內(nèi)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和理解說明順序;

  3.揣摩語言,了解本文說明語言的特點。

  4.領(lǐng)會文章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科學的思維方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篩選有關(guān)信息;

  第二課時:理解文章思考,揣摩語言。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導人新課

  圍繞標題進行討論,就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并結(jié)合生物書上的內(nèi)容說一說,食物是從哪里來的。

  二、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分組、或分人分段朗讀)

  1.掌握下列詞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參天消耗根系細胞供給吃葷

  秸稈糠麩赫赫有名

  2.老師根據(jù)讀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糾正錯誤讀音。

  三、搜集有關(guān)信息,理解課文內(nèi)容

  討論:

  1.剛才同學們就自己的理解談到了食物的來源,而課文的作者是從什么視角來談這個問題的呢?作者是站在科學的高度,從食物來源最原始的途徑和方法來談?wù)撨@個問題的。我們從這篇文章中獲得了哪些知識?(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暢所欲言,三言兩語亦可。)

  提示:

  生物的體積增大了千萬倍需要很多的有機物質(zhì)來組成。

  一切生物只要活著就要消耗能量,一個成年人一天要消耗1400千卡1)g_k的能量。食物就是一種能夠構(gòu)成軀體和供應(yīng)能量的物質(zhì)。

  獲得食物有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一種叫做自養(yǎng),綠色食物都屬于這一類;另一種叫作異養(yǎng),動物都屬這一類。

  世界上除了極個別的細菌能不依賴陽光而靠化學能來合成食物外,其他一切生物都是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來獲得食物的,等等。

  2.狼和虎一類猛獸并不是以植物為食,為什么說它們歸根結(jié)底是靠植物來生適?

  提示:因為它們是靠兔子二類的小動物來生存;而兔子一類的小動物則是靠吃草來生活,所以說不吃草的動物歸根到底是靠植物來生活的。

  3.自養(yǎng)和異養(yǎng)的生物有什么不同?這兩種獲得食物的途徑有什么聯(lián)系?

  提示:自養(yǎng)是生物體自己把無機物制造成有機的食物以滿足生長的需要;異養(yǎng)是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來生活。異養(yǎng)所需要的食物是靠自養(yǎng)的植物提供的。

  4.為什么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先朗讀課文的5、6、7自然段,然后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口頭概述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并說給同桌聽。

  提示:因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離不開陽光,異養(yǎng)生物歸根結(jié)底是靠自養(yǎng)生物生存。

  復述提綱:根毛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送入葉片,葉片的氣孔一方面排出氧氣和蒸騰水分,一方面吸人大量的二氧化碳,葉綠體通過吸收太陽光能,把體內(nèi)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有高能的有機物質(zhì)。

  5.朗讀課文第10、11自然段,根據(jù)課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畫張圖反映大自然動物、植物之間獲取食物關(guān)系的圖,表示自然界生物的食物鏈。

  6.在獲得食物上,人與其他動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朗讀思考課文的倒數(shù)第2自然段。

  提示:入也屬于異養(yǎng)型,但人靠勞動獲取食物,并能用各種方法改造植物,飼養(yǎng)動物,會勞動,這是人與動物本質(zhì)的區(qū)別。

  四、課后練習

  解釋下列詞語在文章句中的含義:

  參天:(樹木等)高聳在天空中。

  貯藏:儲藏,保藏。

  秸稈:農(nóng)作物脫粒后剩下的莖。

  糠麩:谷類、小麥等農(nóng)作物籽實的皮。

  赫赫有名:名聲盛大顯著。

  第二課時

  五、理清思路,研究探討

  討論:

  1.如果將課文的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應(yīng)該分到哪里?

  提示:1、2自然段寫生物對于食物的依賴,食物對于生物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食物的來源,是文章內(nèi)容的第一部分;第3自然段到文章結(jié)束寫生物的來源,為第二部分。

  2.課文在說明食物來源時,為什么先說自養(yǎng),后說異養(yǎng)?這樣安排寫作順序有什么好處?

  提示:因為自養(yǎng)是異養(yǎng)的前提,沒有自養(yǎng)長成的植物,也就不會有靠異養(yǎng)獲得食物的動物。課文是根據(jù)事理自身的邏輯來安排順序的,這樣安排寫作順序有助于將事物的道理說明白。

  3.課文的第一部分如果不要,文章從第二部分寫起,開篇就提出問題一切生物都離不開食物。如何獲得食物?,這樣寫行不行?為什么?

  提示:不行。如果這樣寫,從結(jié)構(gòu)上來看是可以成立的,但從內(nèi)容上來看,則不完整。作者要說明的除了食物的來源,還涉及食物的歸宿,課文的第8自然段明顯是與1、2自然段相照應(yīng)的。前面提出有機物質(zhì)從哪里來?能量從哪里來?后面則回答植物合成了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來組成軀體和貯藏在種子或塊根、塊莖中,小部分經(jīng)呼吸作用又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時,放出能量,供給生命活動之用。另外,1、2自然段從生物對于食物的依賴,食物對于生物的重要作用寫起,突出了食物的重要,也說明了研究這一問題的實際意義。由此可見,文章的結(jié)構(gòu)是為內(nèi)容服務(wù)的。

  4.課文先介紹了植物、動物獲得食物的途徑,再說明人類的取食方法。作者為什么突出寫人類?

  提示:人類也是大自然自勺產(chǎn)物,在取食方法上有著動物的共性,也是屬于異養(yǎng)型。但人與動物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人不是被動的順應(yīng)自然,而是能夠積極主動地掌握自然的規(guī)律,用各種方式改造自然。如辦綠色加工廠、食物加工廠、飼養(yǎng)廠等,與動物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突出與人類有利于激發(fā)我們的責任感,喚起人們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決心。

  5.由本文的寫作思路和內(nèi)容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的思維方式有哪些特點?

  提示:看待事物不是用孤立的眼光,而是用聯(lián)系的眼光,不僅看事物的現(xiàn)象,而且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

  六、揣摩語言,品味學習

  1.一粒種子能長成參天的`大樹,一顆魚卵能變成千斤的大魚,文章開頭為什么從這兩樁自然現(xiàn)象寫起?

  提示:使讀者從習以為常的生活現(xiàn)象引起思考,把讀者吸引到文章所要說明的內(nèi)容上來。

  2.課文在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時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把它們找出來,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提示:根毛原料采集站

  莖運輸干線

  葉子食品加工廠

  葉綠體合成車間

  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化繁為簡,把事理說得通俗易懂,另外,用原料采集站和運輸干線,食品加工廠和合成車間準確而生動地說明了根毛與莖,葉子與葉綠體之間的關(guān)系。

  3.課文在寫到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時,拿制造汽水來作比較,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提示:這二者在原料的采用上有著某些相同之處,放在一處進行比較,可以加深讀者的印象,增強說服力。

  4.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的表達效果。

  (1)一切生物,只要活著就要消耗能量。

  提示:只要活著強調(diào)生命與能量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2)原來.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

  提示:原來連接上下段,從上段的提問有機物質(zhì)從哪里來,過渡到下段的回答食物就是一種能夠構(gòu)成軀體和能量的物質(zhì),使文意連貫。另外,原來一詞還表達出了一種推究探索的意味。

  (3)葉子就是一個食品加工廠。

  提示:就是使語氣十分肯定,說明把葉子比作食品加工廠是十分貼切的。

  (4)這莫不是要制造汽水了?

  提示:用莫不是表示一種推測的語氣,使文句顯得幽默風趣。

  (5)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

  提示:在光合作用前冠以赫赫有名,產(chǎn)生一種擬人的詼諧意味,突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神奇、巨大。

  (6)老虎死后,又成了細菌的樂園。

  提示:把老虎死后的軀體比喻成細菌的樂園,生動有趣地說明了生物之間食物轉(zhuǎn)換的道理。

  七、課后回顧

  學習這篇文章,你一定會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萬物生長靠太陽的道理,試寫一篇三百字的短文,談?wù)勀愕母邢搿?/p>

語文教案 篇4

  一、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初步感受和體驗散文中展示的語言美和快樂的情緒,

  2。愿意并大聲說出自己體驗和學習橘子花的感受。

  3。在教師的提醒下,學習安靜地傾聽。

  二、準備:

  橘子若干,自制背景大樹,音樂錄音

  三、過程:

  1、運用操作活動,引發(fā)幼兒欣賞散文的興趣。

 。1) 師生共同制作橘子花,請幼兒說說橘子花象什么。

 。2) 教師引導幼兒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橘子花,說出自己的感受。

  提問:聞一聞橘子花,聞起來怎么樣?(清香),幼兒教案《幼教中班語文教案 《散文欣賞————橘子花》》。

  摸一摸橘子花,感覺怎么樣?(軟軟的)

  每人拿一個橘瓣,嘗一嘗,味道怎么樣?(又酸又甜)

  可以請幼兒先與身邊的同伴說說,再請若干幼兒在集體中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

  2、欣賞散文,感受作品的語言美。

 。1) 教師配樂朗誦散文,請幼兒說說“散文的'名字是什么”“什么地方最好聽”。

  (2) 教師手托橘子花,配以體態(tài)動作,再次朗誦后請小朋友討論:

  散文中橘子是什么顏色。(金黃的)

  橘子脫下金黃的外衣,橘瓣就會怎么樣?(害羞的,緊緊地抱在一起。)

  聞一聞橘子花,怎么樣?(一股清香撲面而來。)

  摸一摸橘子花,感覺怎么樣?(軟軟的,象小姑娘的手。)

  嘗一嘗橘子花,味道怎么樣?(又酸又甜)

 。ㄏ日堄變汉团赃叺耐檎f說,然后再請若干幼兒在集體中發(fā)言,提醒幼兒注意傾聽他人發(fā)言。)

  3、教師與幼兒手托橘子花,共同傾聽散文錄音。

  討論:你喜歡《橘子花》這首散文嗎?為什么?

  4、制作橘子花樹,體驗散文中展示的語言美和快樂的情感。

  放配音錄音,幼兒與教師一起將自己制作的橘子花掛到背景大樹上。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借助書下注解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2. 聯(lián)系現(xiàn)實,探究寓意。

  【重點難點】

  1.借助書下注解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2.多角度探究寓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引入:什么是寓言?

  寓言的特點是什么?

  你熟悉的有哪些寓言故事呢?

  二. 請一位學生領(lǐng)讀課文《買櫝還珠》。

  三. 學生討論,借助工具書和書下注解讀懂課文。

  請同學上黑板寫出有哪些不理解的字是借助字典查到的。然后讓學生進行逐句翻譯,理解全文。

  四. 在讀懂課文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進行人物點評,多角度探究寓意。

  爭辯:支持楚人的做法和反對其做法的`理由。

  怎么看待鄭人“買櫝還珠”的舉動呢?

  五. 聯(lián)系現(xiàn)實,課外拓展。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買東西的話,作為消費者可以從這則寓言中得到什么啟示?假如你是個生產(chǎn)商,你又可以從中領(lǐng)悟些什么?推廣開去,這則寓言還能給我們哪些啟示?

  六. 學生歸納,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從買東西一直到看一個人,都要看其本質(zhì)的道理。)

  七. 布置作業(yè):

  發(fā)揮想象,撰寫《新買櫝還珠》。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報酬

  教學目的:

  1、體會書記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激發(fā)學生熱愛讀書的興趣。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

  體會為什么說巴羅先生讓“我”讀書是付給“我”最高的報酬。

  課時:2課時

  一、直接導入:

  二、學文

  1、自由讀書,找到什么是最高報酬?

  2、圍繞“最高報酬”質(zhì)疑。

  3、學第一自然段

  體會:不是說……就是說……甚至……

  有感情朗讀。

  4、學生質(zhì)疑過渡到(2—7自然段)的學習

  抓住關(guān)鍵詞語進行學習、體會。

  ɑ “他的屋子里到處都是書,真像一個圖書館”

  “這些還只是……第二遍的書”

  抓住“到處”“圖書館”“第二遍”體會書多

  體會到巴羅先生是一個熱愛讀書的人,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

  b“他仔細打量了我許久,……巴特寫的!

  抓住“打量許久沉思”體會

  巴羅先生看了那么久在想什么呢?體會巴羅的良苦用心

  小結(jié):這回我們再來說說巴羅先生的用意是什么?

  學生再讀2—7自然段,用心感受巴羅的良苦用心。

  5、學習(8、9)自然段,抓關(guān)鍵詞體會,巴羅的這種良苦用心,效果怎樣?

  “那天一回家……我捧著它讀了個通宵!

  通宵,一整夜

  “一星期后……一本好書!

  體會激動

  微笑笑什么?

  6、我迷上了讀書,我愛上了書,同學們設(shè)想一下,他在什么情況下讀書?

  ___________時,我在讀書。

  ___________時,我在讀書。

  7、現(xiàn)在,同學們再來看看為什么巴羅先生讓我讀書是付給我最高的報酬呢?

  8、齊讀“35年后的今天……”

  板書設(shè)計

 。ㄗ罡撸﹫蟪

  讓我讀書

  (改變命運)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自讀自悟,了解課文大意。

  2.從“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中知道愛心會讓一切變得更美好。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大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手拿一枚硬幣。(你知道一元硬幣能干什么嗎?)

  2.可是有一個小男孩,他拿著一元錢,卻做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

  3.板書課題:26、購買上帝的男孩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他究竟買到了上帝嗎?故事是怎樣的呢?

  2.請同學結(jié)合拼音自讀課文,用自身喜歡的符號勾畫生字。

  3.抽生讀課文,其余同學進行評價。

  4.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精讀課文

  1.解決問題一:小男孩為什么要去購買上帝?(同學找出第2段)

 。1)同學自由讀第2段。

 。2)出示句子:A:一個小男孩捏著1元硬幣,沿著商店一家一家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B:一個小男孩捏著1元硬幣,沿街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ㄍ瑢W讀句子比較,從加點詞語體會到邦迪此時的心情怎樣?還可以從哪些句子看出來?)

 。3)老人的眼圈濕潤了,你能說說為什么嗎?

  2.解決問題二:他購買到上帝了嗎?

 。1)同學自由讀3、4段。邦迪買到了上帝,十分高興。此時,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他的心情?勾畫出來,如:喜出望外、興沖沖、開心。

 。2)朗讀1、2、3、4段,再次體會邦迪前后感情的變化。

 。3)談?wù)勥@位老人給你的印象?小聲讀5、6段。

  3.解決問題三:是誰挽救了叔叔的生命呢?(齊讀7段)

  小組討論,自由發(fā)言:

  是醫(yī)生,采用最先進的醫(yī)療技術(shù),治好了叔叔的傷;

  是小男孩,不辭勞苦為叔叔購買“上帝”;

  是老人,受了小邦迪的感染,伸出援手,付出一大筆醫(yī)藥費;

  所以,俺們說不是上帝,是醫(yī)生,是邦迪,是老人的`愛心挽救了叔叔的生命。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這句話。

  四、拓展延伸

  收集體現(xiàn)人們愛心的故事,講一講。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畫》教案02-22

語文識字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