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5-01-24 09:36:10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常用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常用10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認識到10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讀記本課的一些詞語。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軍鴿奧斯卡和維娜為救人而不惜自我犧牲的精神,認識一些動物是人類值得敬重的朋友,激發(fā)學生愛護動物的美好情感。

  4.學習根據事物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

  教學重、難點

  體會軍鴿奧斯卡為救人類而不惜自我犧牲的精神。

  教學準備

  收集關于鴿子的知識。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板題導入

  看到文章的題目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理解和問題?

  學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及提出的問題。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2.同桌互讀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就集體解決。

  3.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課文

  1.按照理解給短文劃分段落。

  學習第一段

  為什么要放兩只軍鴿去送信?

  學習第二段

  兩只鴿子在送信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

  哪些語句感到了你,請你有感情的朗讀能打動你的語句。

  這件事是實際發(fā)生的`故事,還是作者的聯(lián)想,這種寫作有什么好處?

  學習第三段

  他們?yōu)槭裁匆≈匕苍徇@兩只鴿子,碑文寫的是什么?

  你此時有什么感想,請你拿起筆寫一段話,寫寫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升華

  作者加進合理想像使文章生動感人,你還能加進自己的合理想像嗎?兩只鴿子在送途中還會發(fā)生哪些事情?請說一說或是寫一寫。

  五、總結作業(yè)

  讀《向動物致敬》。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認識到10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讀記本課的一些詞語。

  教學流程:

  一、感情朗讀

  朗讀你最感興趣的一段。

  二、字詞教學

  在小組內學習字詞,不理解的全班進行交流。

  三、積累內化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日本上。

  3.把兩只鴿子送信途中再進行合理想像,并把自己的想像寫下來。

  四、遷移練習

  1.比一比,組成詞

  惑 載 蜓 披

  域 栽 挺 疲

  2.仿寫

  水上飛機被北極風壓得離不開水面,猶如一只掉在海中的死蜻蜓。

  ……猶如……

  五、語文實踐

  課外收集一些動物與人和諧相處的故事,在班級開一個故事會。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能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內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并能想象相應的畫面,陶冶情操。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演示漢字的演變過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勞動都在一起。他們看到很多的東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1)出現“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2)出現“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3)出現“石頭”的實物圖,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現“泉水、河川、燕子”的實物圖,引導學生認識。

  3、有時他們需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下來,可那時還沒出現文字,這怎么辦呢?我們的祖先非常勤勞、聰明、能干,于是他們想出一個辦法,把看到的東西照樣子畫下來。

  4、多媒體課件以動畫形式在實物圖的旁邊,一一出現相對應的象形文字。他們畫的像嗎?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們祖先用畫圖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我國最早的一種造字方法。

  5、為了便于書寫,人們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又造出了現在的漢字。多媒體課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詞語出現在相應的象形字旁,點撥詞語的意思:

 。1)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讀一讀,注意“子”在這里讀輕聲。齊讀,分小組讀。

 。3)從泉里流出來的水就是 ?齊讀兩遍。

 。4)顯而易見,這就是石頭,讀準“頭”是輕聲,指名讀,開火車讀。

 。5)古時候河流也叫“川”,讀一讀!按ㄖ傅氖呛恿,河流也叫“河川”。讀一讀。我國四川省的“川”就是這個“川”,想一想,通過這個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二、加深記憶

  1、學生自由讀書,體會這些象形字是怎樣產生,又是怎樣變成現在的漢字的。2、說說現在的漢字與原來的圖畫有什么相似之處?漢字是怎樣創(chuàng)造出來的?

 。1)學生互相討論,交流。

 。2)指名說,互相補充。

  3、讀一讀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詞語。注意看準音節(jié),讀準字音,找到“石頭、竹子、燕子”詞中的輕聲。

  三、教學生字

  1、多媒體顯示:舟 竹 石 川 燕(1) 讀準字的字音,前4個生字都是翹舌音。(2) 帶拼音認讀,去掉拼音認讀。2、“燕”中有個新偏旁是“四點底”,跟老師讀一讀。這“四點底”像燕子身上的哪個部分?記一記。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4、看課后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指名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四、指導寫字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2、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3、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4、學生仿影,描紅,老師巡視指導。教學后記: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來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較濃。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泉水”這一詞的配圖學生 較難把握。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交流對魯迅的認識。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的名言。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1、談談心目中的魯迅

 。1)學了本單元的課文,我們被魯迅先生的才學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魯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課文來談,可以結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匯報交流,師生評議。

 。5)教師小結。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學生讀教材中的內容,談理解。

  師: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層意思,卻暗含著更深的.意義。那么本組課文中有哪些類似的句子,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這些句子的?

 。2)學生找句子,交流體會方法。

  (3)教師歸納總結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

  聯(lián)系上下文。

  聯(lián)系生活實際。

  結合時代背景。

  展開豐富聯(lián)想。

  ……

  :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xù)運用我們總結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日積月累

  過渡: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fā)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學生自讀。指名讀。

  2、理解重點詞語: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課外再搜集一些魯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語文

  1、過渡:魯迅先生的童年發(fā)生過許多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

  2、學生自讀。指名讀。

  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文人巧對對聯(lián)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搜集此類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語文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钡拇_,語文教學應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閱讀氛圍,讓課堂充滿童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谝陨嫌^點,本課教學通過巧設情境,注重雙向互動,以孩子們喜歡的童話故事為主線,即以一封擬人化風娃娃的“救助信”清新導入,并貫穿全課。努力做到課伊始,趣已生,課行中,趣正濃,課雖盡,趣猶存。讓學生學有情趣,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沃土,成為一次有滋有味的精神會餐。

  預設學習目標

  喜歡這篇童話故事,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愉快地認記“抽、續(xù)”等12個生字,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收獲一種或幾種識字的好方法,隨文理解“斷斷續(xù)續(xù)、無影無蹤、纖夫”。會正確書寫“表示傷”三個生字,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魔方、詞語魔方

  教學流程預設

  一、激趣導入

  1.猜謎激趣:

  “云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孩子們,猜猜看,它是誰?(風)

  2.揭題: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就是來自風家族的一位小成員──“風娃娃”(師板書:風娃娃)風娃娃長著一張胖乎乎的小臉蛋,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真可愛。◣熯厰⑹鲞叞瀹嬶L娃娃)

  3.讀題:想和風娃娃交朋友嗎?那就和風娃娃打個招呼吧!

  [伴隨著老師生動、童趣的導語,一個活潑、可愛的“風娃娃”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把孩子們帶入了情境,拉近了與風娃娃的距離。于是,孩子們就興趣盎然地開始了與風娃娃的交流]

  4.(過渡):這幾天,風娃娃碰到了一件煩心事,這不,他寫信向我們求助來了,想和老師一起看看這封信嗎?

 。ㄕn件出示風娃娃的求助信及童聲配音)

  求助信

  親愛的小朋友:

  你們好!

  我是風媽媽的孩子風娃娃,我長著一張胖乎乎的小臉,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兒都夸我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前幾天,風媽媽見我已經長大了,就讓我去幫人們做點事。知道嗎?我可喜歡幫人們做事了,可是我?guī)腿藗冏鍪,為什么人們有時還要責怪我?嗚……

  你的朋友:風娃娃

  20xx年x月xx日

 。1)質疑:咦,風娃娃都碰到什么煩心事呀?

  (2)是呀,看到風娃娃這樣傷心,你一定想幫幫它?墒牵L娃娃到底是做了哪些事,求助信上可沒告訴我們,怎么辦?那就趕緊請出手中的小博士吧。◣熁蝿訒荆┳屛覀円煌綍锌磦明白吧!

  [一封擬人化的風娃娃求助信,讓孩子們耳目一新,激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喚起了孩子們的責任心。有了這份情感的牽引,有了這樣的期待視野,孩子們才會產生強烈的閱讀愿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示:第一遍讀課文,你會給自己和小伙伴提個什么要求?(師相機進行初讀課文學法指導)

  [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初讀課文的方法,讓他們給自己或身邊的伙伴提出初讀要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交流中明確初讀要求,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1.相信有了大家的溫馨提示,我們一定會把書讀好,那就開始吧!(生自由讀課文)

  2.趣味識字

  (1)摘智慧果

  過渡:第一次讀課文就知道那么多,小朋友們真會讀書。瞧,風媽媽讓風娃娃送來了許多智慧果請我們嘗嘗。

 。ㄕn件:帶本課生字的“智慧果”開心地跳入)

 、俣喾N形式指導學生讀生字:自由讀、齊讀、小組比賽讀、抽讀。

  ②交流識記方法

 。2)玩生字詞語魔方

 、賻熮D動帶生字的魔方,學生認讀生字。

 、谒娜诵〗M在組長的組織下,一人轉動生字魔方,其他學生認讀。

 、蹘熮D動六面寫著本課詞語的魔方,組織學生玩一玩。

  [將單一、枯燥的生字教學容入富有童趣的游戲之中,真正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

  3.指名分段讀課文,交流風娃娃都到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田野

  吹動大風車

  河邊

  推動帆船

  廣場

  吹跑風箏、衣服,吹斷小樹

  三、研讀課文,讀中感悟

 。ㄒ唬⿲W習第2段

  讓我們跟隨著風娃娃一同到田野去看看吧!

  1.自由讀第二段:人們是喜歡風娃娃還是在責怪風娃娃?說說你的理由。

  2.結合重點句指導讀中感悟

 、佟八钌畹匚艘豢跉,使勁向風車吹去!

 、凇把砻绾茸懔怂,笑著不住地點頭,風娃娃也高興極了!”

  交流:

 。1)品讀句子①:風娃娃是怎樣吹動大風車的?(課件演示,并相機理解“斷斷續(xù)續(xù)”,指導讀句子①)

 。2)品讀句子②

  讀著,讀著,我們仿佛都成了小秧苗。瞧,小秧苗正喝著風娃娃送來甜甜的水呢!

  來,可愛的小秧苗,和風娃娃說句話吧!

  [通過創(chuàng)設角色變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與風娃娃對話的欲望。]

 。ǘ┓纸M學習,品讀課文第3段、6—8段

  帶著小秧苗的感謝,風娃娃又興高采烈地來到河邊和廣場,請小朋友選擇喜歡的一個地方做個小調查,人們是喜歡風娃娃還是在責怪風娃娃?并說出你的理由。

  1.分組合作學習

  2.小組匯報

  第3段教學策略預設:

  (1)自由讀,交流人們是喜歡風娃娃還是責怪風娃娃,說說理由。

 。2)理解“他們彎著腰,流著汗,喊著號子,船卻走得很慢!币痪,體會纖夫十分辛苦。

 。3)指導朗讀

 。4)填空:風娃娃想:幫助人們做好事,真(),只要有()就行。

  第6—8段教學策略預設:

 。1)自由讀,交流人們是喜歡風娃娃還是責怪風娃娃,說說理由。

  (2)理解“無影無蹤”

 。3)如果你就是那棵受傷的小樹、那只斷線的風箏、那件被吹跑的.衣服,你想對風娃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

  四、明理小結

  1.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時需要風大點,有時又希望風小點。什么時候你希望風大點兒?什么時候希望風小點兒?

  2.聽了你們的話,風娃娃明白了自己的錯誤,瞧,他又寫了一封信向我們表示感謝來了。

 。ㄕn件出示風娃娃的感謝信)

  感謝信

  親愛小朋友:

  你們好!

  和大家一起學習真快樂!你們真是有智慧的小朋友,在你們的幫助下,我懂得了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讓我們共同記住這個道理,爭做一位人人喜歡的好娃娃!

  你的朋友:風娃娃

  20xx年9月12日

 。ㄉx風娃娃的感謝信)

  [學生在讀信中與風娃娃一同明白了“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體會到幫助風娃娃的快樂,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所在。]

  五、寫字教學

  shānɡbiǎo shì

  1.出示句子:小朋友們熱情地幫助了風娃娃,風娃娃不再心了,它高興地向我們感謝。

  2.瞧,風娃娃多能干呀!它用“傷、表、示”寫了一句話。咱們也來跟風娃娃比一比,學會寫這三個生字寶寶。

  3.指導書寫“傷、表示”。

  4.學生練寫

  [在特殊的語境中開展寫字教學]

  板書設計:

  風娃娃

  田野

  吹動大風車

  河邊

  推動帆船

  廣場

  吹跑風箏、衣服,吹斷小樹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結合影視作品,理解劇本內容。

  2.能借助提示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

  教學過程

  這個劇本所講的故事同學們都已較熟悉,因此教學本課可以按“內容→形式→內容→形式”的思路進行。

  1.先布置學生課前查閱有關資料。

 。1)時代背景、導演、作者以及劇情結構。

 。2)舞美設計、全劇的布景設計。

 。3)全劇人物造型設計和制作風格要與現代兒童的審美情趣相應。

 。4)講解劇情梗概,再進行本課的教學。

  2.學生自主閱讀劇本,感知劇本內容。

  3.指導學生認識劇本形式的特點。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反復誦讀。

  5.學生表演劇本。

  6.學生圍繞馬蘭花故事,交流其他情節(jié),展開想象續(xù)編一段劇本。

  以上設計的目的主要有四點:一是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二是使學生認識劇本的特點,三是使學生一步步加深對課文內涵的理解,四是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演能力。

  拓展資料

  《馬蘭花》作者簡介

  任德耀(1918—1998),中國兒童劇作家、導演。江蘇揚州人。1940年畢業(yè)于四川江安國立戲劇?茖W校舞臺美術系。1949年,在上海應宋慶齡之邀參加中國福利基金會兒童劇團的創(chuàng)建,并擔任《表》《小馬戲班》等劇的美術設計。1950赴前蘇聯(lián)考察后,潛心研究兒童劇編導藝術,積極培養(yǎng)兒童劇藝術人才。

  任德耀創(chuàng)作了20多部兒童劇,代表作《馬蘭花》獲全國第二次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一等獎,曾在十幾個國家上演;《宋慶齡及孩子們》及《好伙伴之歌》,在1982年全國兒童劇觀摩演出中也均獲優(yōu)秀創(chuàng)作獎。他的劇目具有鮮明的兒童特點,強烈的時代感,富有激情,受到廣大兒童的喜愛。他的導演藝術講究形式美,善于組織創(chuàng)新的戲劇場面揭示矛盾沖突、塑造人物性格。他執(zhí)導的《童心》獲1979年文化部建國30周年獻禮文藝演出一等獎,《甘羅十二為使臣》獲1983年上海戲劇節(jié)演出一等獎,《木蘭替父從軍》獲演出二等獎。任德耀1984年任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名譽院長兼藝術指導,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第二、三屆常務理事,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第三屆副主席,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理事長。

  《馬蘭花》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傳說在馬蘭山的山頂,住著仙人馬郎。他在山頂上培植了一朵非常美麗的馬蘭花,這是一朵能給勤勞勇敢的人帶來幸福的花。但誰也沒有見過馬蘭花。馬蘭山下,住著一戶人家:王老爹、王媽媽和他們的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長得一模一樣。姐姐叫大蘭,好吃懶做;妹妹叫小蘭,是個勤勞的好姑娘。小蘭很想看到馬蘭花。老爹疼愛女兒,決定在去馬蘭山打柴時給女兒采一朵好看的花回來。老爹不畏艱難,翻山越嶺,來到馬蘭山。山頂上的.馬蘭花閃爍著光芒,老爹興奮不已,忽然腳下一滑墜下萬丈懸崖,幸虧被馬郎看見救起。馬郎得知老爹上山來想替女兒小蘭要一朵馬蘭花,并知道小蘭就是隨著朝霞起身、跟小鳥一塊歌唱的那位姑娘,他愉快地把馬蘭花交給老爹。這時,松樹公公說破馬蘭花(即馬郎)送花是向老爹的女兒小蘭求婚,老爹滿心歡喜。老爹到家后,問兩個女兒誰愿意嫁給馬郎。大蘭嫌深山野嶺苦,不愿意嫁,小蘭卻愿意嫁給勤勞的馬郎。馬郎和小蘭結婚后,他們和山上的朋友共同勞動,日子過得很幸福。不久,小蘭回家看望父母,隨身帶來許多禮物,引起大蘭的妒忌。老貓乘機煽動大蘭去騙小蘭的馬蘭花。大蘭就在送小蘭回馬蘭山的路上,向小蘭騙去耳環(huán)和衣服,老貓則奪下馬蘭花,并把小蘭推下湖去。大蘭看見妹妹被推下水,嚇得昏厥過去。老貓得到馬蘭花,因不知口訣,又威脅和利誘大蘭扮成小蘭上山去騙口訣。大蘭無奈,只得跟著老貓上了馬蘭山。大蘭看到馬郎的善良勤勞,深悔自己受騙,終于不顧恐嚇,向馬郎吐出真情。馬郎得知真相,布下天羅地網,經過一場搏斗,奪回馬蘭花,把老貓打得現出原形,丟下萬丈懸崖。馬郎借助馬蘭花的神力救回小蘭,小蘭與馬郎和大伙又歡聚在一起。


語文教案 篇6

  內容預覽:

  《白洋潮》教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領略白洋潮的壯麗之美。

 。玻畬W習作者比喻寫景、借景抒情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多角度描寫的手法。

 。常私夤糯鷥(yōu)秀文學作品,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樹立科學人生觀。

  【重點難點】

 。保攸c:體會白洋潮景觀的壯麗,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比喻等寫景的方法。

 。玻y點:從不同角度描繪景物特點的描寫方法。

  【課文提示】

 。保栋籽蟪薄肥且黄实挠斡。白洋,山名,在浙江西北海濱;潮,本文描寫對象。

 。玻畯堘罚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學家。他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具有廣泛的愛好和審美情趣。晚年避居山中,窮愁潦倒而堅持著述。其小品文聲譽尤高,多描寫江南山水風光,民風民俗和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文筆綽約,富有詩意。其著作有《石匱書》、《瑯環(huán)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

  【正音正字】

  戊wù 遄chuán 踵zhǒng 擘bò 蹴cù 鏃zú

  辟bì 礴bó 龕kān 赭zhě 漱shù 湫qiū

  【積累詞語】

  實詞:

 、俟适拢号f例。 ②喧傳:哄傳。 ③吊:哀悼。

  ④海塘:海堤。 ⑤遄:急速。 ⑥踵至:一個接一個來,踵,腳后跟。

 、弑僖祝后@懼后退。 ⑧礴:拍擊。 ⑨旋:很快。

  虛詞:

 、倏粗@眩(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性狀,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跉q歲如之(指示代詞,這樣,這里指代“午后喧傳曰:‘今年暗漲潮!保

  ③怒雷鞭之(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軇t颶風逼之(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輳暮幎鴣恚ň渲羞B詞,表示行動)

 、奕绨偃f雪獅蔽江而下(句中連詞,表示行動)

 、邉萦陌抖希ň渲羞B詞,表示行動)

 、嘈矶遥ň渲羞B詞,表結果)

 、嵴憬鳖^自龕赭兩山漱激而起(句中連詞,表結果)

  【初學課文】

  1.朗讀課文。

  2.從表達方式看,全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記敘——交代看潮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描寫〈 “立塘上”-“顏始定” 〉正面描寫潮水漲起的過程。

  議論——提出疑問作結,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3.寫海潮起來時,作者是怎樣觀察的?找找課文相關的詞。

  作者是從遠及近觀察、描寫的。 相關的詞語有:見、稍近、漸近、再近。

  【課外作業(yè)】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張岱的生平及其有關文學知識。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故事,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后喧傳曰:“今年暗漲潮!睔q歲如之。

  翻譯:舊例,在三江看潮,實際上無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鬧著傳說:“今年暗漲潮啊!”每年都這樣。

  要點:故事:古義-舊例。今義-表現講述對象的事情。 喧傳:哄傳。

  原文: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師至白洋,陳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翻譯:庚辰年八月,到白洋吊唁朱恒岳少師,(我)與陳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前去,章侯和世培接踵而到。

  要點:吊:哀悼。 海塘:海堤。 遄:急速。 踵至:接踵而至,一個接一個來;踵:腳后跟。

  原文:立塘上,見潮頭一線,從海寧而來,直奔塘上。

  翻譯:站在海塘上,遠遠望見潮頭像一條白線,從海寧奔來,一直沖到向塘上。

  要點:而:句中連詞,表示行動。

  原文:稍近,則隱隱露白,如驅千百群小鵝擘翼驚飛。

  翻譯:稍稍近了一點,就隱隱露出白色,像驅趕著千百群小鵝張開翅膀,拍水振飛。

  要點:擘翼:張開翅膀拍水飛迸。

  原文: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后先。

  翻譯:(潮水)越來越近,噴出泡沫濺起水花,蹦跳起來好像百萬雪白的雄獅,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像用怒雷鞭打它們一樣,所有的獅子聚集在一起,沒有一頭甘愿落后而爭先。

  要點:蹴起:蹦跳。 鏃鏃:同簇簇,形容攢聚。

  原文:再近,則颶風逼之,勢欲拍岸而上。

  翻譯:再近一點,就如颶風逼迫它們,順勢要拍岸而上。

  要點:之: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原文: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翻譯:看潮的人驚恐地退開,跑到塘下躲避。

  要點:辟易:驚懼后退。

  原文:潮到塘,盡力一礴,水擊射,濺起數丈,著面皆濕。

  翻譯:潮水沖到塘上,用盡力量噴薄而起,水花激射,濺起幾丈高,濺到的'地面都濕了。

  要點:礴:拍擊。

  原文:旋卷而右,龜山一擋,轟怒非常,炮碎龍湫,半空雪舞。

  翻譯:潮水快速卷向右邊,被龜山一擋,轟隆著好像十分憤怒,瀑布像像被火炮擊碎一樣,在半空中飛舞。

  要點:旋:很快。 龍湫:雁蕩山的瀑布。

  原文: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

  翻譯:看了這個景象(讓人)心驚目眩,坐了好一會兒,臉色才鎮(zhèn)定下來。

  原文:先輩言:浙江潮頭,自龕、赭兩山漱激而起。白洋在兩山外,潮頭更大,何耶?

  翻譯:先輩說:浙江的潮頭,從龕、赭兩座山沖刷激蕩而起。白洋在這兩座山之外,潮頭卻更大了,是為什么呢?

  要點:漱激:沖刷激蕩。

  【朗讀課文】

  【課外作業(yè)】

  1.整理課堂筆記。

  2.根據自己的情況,完成若干思維訓練題。

  第三課時

  【朗讀課文】

  【課文簡析】

  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為之摧眉折腰,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它的俊美。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以其精妙的筆法,為我們揭開了白洋潮的面紗。

  這篇小品文,記敘了作者在白洋村觀潮的全過程。文章以時空為序,由遠及近,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白洋潮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個奇觀,寫出了白洋潮的盛大氣勢和雄壯之美。

  對白洋潮,文章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細膩的描寫。文章寫景生動,用詞精準,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展現了白洋潮的壯麗風光。

  【思維訓練】(根據情況,選擇若干練習)

  1.從遠及近,作者分別描寫了潮水的哪些狀態(tài)和特點?

  遠見,“潮頭一線”。-潮頭整齊有序。

  稍近,“隱隱露白,如驅千百群小鵝擘翼驚飛!保绷骷彼偻M。

  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后先!保彼佁焐w地,勢不可擋。

  再近,“則颶風逼之,勢欲拍岸而上。”-浪潮洶涌猛烈。

  最后,“潮到塘,盡力一礴,水擊射,濺起數丈,著面皆濕。”-海潮氣勢磅礴。 )

  2.課文是怎樣烘托海潮之大的?

  從觀潮者的反應來襯托海潮之大:

 、佟翱凑弑僖,走避塘下!睂懹^潮者退避,這是從人們的動作,表現潮水來勢洶涌。

  ②“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边@是寫觀潮者的心理由緊張到舒緩的神態(tài)變化,表現潮水的威力令人心驚膽戰(zhàn)。

  3.本文是如何從正面和側面描寫白洋潮的?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正面描潮水的特點,逐步推進,從遠及近,用墨越來越濃,形容越來越密!丛斠姷冢鳖}〉

  側面描寫觀潮者的反應:坐立不安、心驚膽戰(zhàn)!丛斠姷冢差}〉

  作者這樣寫,襯托了白洋潮的聲勢巨大,讓人恐懼,突出潮水的威力無比,頗有刺激。 )

  4.下列句子的“之”分別指代什么?

 、贇q歲如之。 ( 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后喧傳曰:“今年暗漲潮! )

 、谂妆拗 ( 百萬雪獅。 )

  ③颶風逼之…… ( 白洋潮。 )

 、芸粗@! ( 旋卷而右,龜山一擋,轟怒非常,炮碎龍湫,半空雪舞。 )

  5.本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本文多處運用比喻修辭:①如驅千百群小鵝擘翼驚飛。②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③炮碎龍湫,半空雪舞。

  6。 “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句中的“雪獅”為什么不能改作“雄師”?

  因為“雪獅”不僅寫出潮水的聲威氣勢,還顯示其潔白如雪的色彩。而“雄師”只能寫出潮水的聲勢,但無法顯示其色彩。

  7。 如何理解“白洋在兩山外,潮頭更大,何耶”的作用?

  以疑問句結尾語氣比較強烈,內容與開頭的“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形成對比,不僅表達了作者對白洋潮的壯美的贊嘆之情,而且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引人探索原因。

  8。 摘錄一個佳句,并且作簡單的品析。

  【課外作業(yè)】

  1.整理課堂筆記。

  2.預習《天目》。

  【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內容:識字(一)2.口 耳 目

  教學目標:1.認識12個生字,認識“ク”偏旁。

  2.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記生字。

  教學難點:認識12個生字。

  教學用具:投影片(自制一部分)、生字卡片。

  教 程:

  一、聯(lián)系生活,自主識字:

  1.讓學生看圖,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學生邊說,教師邊貼上對應的生字卡片)

  2.學生觀察圖,圖右下角的象形圖和生字在形象上有什么聯(lián)系?

  3.嘗試認字:出示生字,請學生找出已經認識的生字,并說出你是怎么認識的,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

  二、拼音識字,讀準字音。

  1.出示幾個生字,并注上拼音,請學生看拼音識字。

  2.請一個同學帶領大家讀。

  3.教師點撥:字頭,竹是翹舌音。

  4.學生自由練讀生字,同桌對讀,組內指讀。

  三、識字競賽:

  1.這些字你已經認識了多少,看誰認得又多又快。

  2.學生介紹自己認讀又多又快的秘訣。

  四、鞏固識字

  1.選生字卡片放在實物圖下的括號里。

  2.游戲,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圖,找相對應的朋友。

  3.區(qū)分“目”與“木”的字義。讀詞語卡片:目光 節(jié)目 木馬 樹木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聽新聞廣播《把五星紅旗插上北極》能復述新聞的要點。

  2、聽新聞廣播或看電視新聞,能說出新聞的要點,當眾向同學作介紹。

  3、初步養(yǎng)成關心國家大事,經常收聽新聞廣播和收看電視新聞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復述新聞的要點,當眾向同學作介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聽說課文,請學生讀課題《聽廣播說新聞》。

  二、說一說

  1、指名說說昨天收看的新聞。要求說出主要內容。

  2、表揚收看新聞的同學。小結:經常收聽收看新聞是關心國內外大事的表現,這對提高我們的認識,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是大有好處的,所以我們養(yǎng)成經常聽廣播的好習慣。

  三、明確訓練內容和總要求

  1、默讀課文,想想這次聽說訓練的內容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2、反饋:內容——聽《把五星紅旗插上北極》的新聞廣播錄音。

  要求:復述要點,再介紹一則自己最近從廣播電視中聽到的新聞。

  3、師小結:要把內容復述好,必須把新聞聽得清、記得牢、才能講得好。

  四、指導聽新聞

  1、第一次聽錄音。

  1)看聽說提示的第一段,明確第一次聽的任務。(這則新聞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討論:要知道新聞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找到答案?(開頭)

  3)聽錄音,要求從新聞的開頭找出新聞的主要內容。

  4)聽后請學生說說,評議誰的主要內容說得比較簡潔。(為了去北極考察,探險隊的`叔叔在松花江地區(qū)集中一天進行模擬訓練,最后終于把五星紅旗插上北極。)

  5)讓學生解釋“模擬訓練”——為了適應環(huán)境而所作的適應性訓練。

  2、第二次聽錄音

  1)看聽說提示的第二段,明確第二次聽的任務。(三個問題:模擬訓練的條件怎樣艱苦?重點介紹了哪位探險家的模擬訓練?6名探險家是怎樣在五星紅旗前莊嚴宣誓的?)

  2)聽錄音

  3)同組同學討論這三個問題的答案,要求不背誦原文,但意思要基本差不多。

  4)再聽錄音,要求對照剛才討論的內容再進行修改。

  5)指名說說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并評議。(評議要點:內容要點齊全,主要內容把握較準,用自己的話說,不背誦,語言連貫,態(tài)度大方)

  6)自由說一次。

  五、介紹新聞

  1、方法指導:說話的方法及說新聞的方法。

  2、小組準備,由一個提供材料,四人一起準備。

  3、指名發(fā)言。

  六、談談自己這節(jié)課的收獲。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本單元安排了2篇精讀課文《草原》、《珍珠鳥》;2篇略讀課文《零點降生的女孩》、《母愛》及練習五。

  體現課標思想:

  1、注重指導學生朗讀,繼續(xù)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

  3、加強學生語言積累。

  教學目標:

  學生能夠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及新詞。了解課文內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指定的課文或段落。學生能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在誦讀中積累語言。從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及新詞。了解課文內容。

  2、掌握安排材料的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指定的課文或段落。

  4、并用多種方法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培養(yǎng)學生語感。

  教學難點:理清作者安排材料的思路。

  教學時間:7課時

語文教案 篇10

  一、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學生自讀課文,做到正確,并要求:

  1畫出與生字有關的詞,多讀幾遍。

  2遇到不理解的詞名用指定符號標出,即詞用“△”標出,句子用“——”標出。

  3標出自然段序號

  2.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并注意糾正多音字讀音。

  為 wéi( ) wèi( )

  更 gēng( ) gèng( )

  3.檢查生詞朗讀情況

  驚弓之鳥 射箭 郊外 疑惑

  悲慘 愈合 弧單失群 拼命

  4.讓學生說說讀書時遇到哪些不懂的地方

  5.教師適當解決一些跟理解課文內容有關系的問題。

  二、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1.本課共有8個形聲字。掌握生字的字形及讀音。

  2.引導學生討論這些生字在書寫時易錯的筆畫。

  如:“魏”左邊“委”字的捺要寫成“點”,“女”字的橫要寫成“提”。

  三、學習交流

  1.自讀,思考:課文寫了一些什么事?

  2.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更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用簡短的話回答。

  2“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人能稱為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四、指導朗讀

  注意突出更羸是個“有名的射箭能手”。自己先練讀。

  互讀,互評。

  第八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更羸是個有名的射箭能手。從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個射箭能手呢?我們一起來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學習交流

  (一)學習2~8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2~8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問題:為什么說更羸是個射箭能手呢?

  2.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體會更羸是如何讓大雁從天上掉下來的。

  1請學生默讀5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

  3請學生邊讀句子邊做動作。

  4請兩名同學到黑板前做動作表演,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判:哪個同學的表演符合課文內容,為什么?

  3.讓學生從第5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樣從天上掉下來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句中兩個“直”的不同含義。

  4.讓學生分角色朗讀2~8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魏王看到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變化?

  5.引導學生討論魏王說的“本事”指什么?

  6.談話過渡:更羸的本事就是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來嗎?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來?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解開這個謎團。

  (二)學生第9自然段。

  1.默讀第9自然段,按照以下問題自學。

  1更羸說了幾句話?

  2每句話說了什么內容?

  3用“——”標出更羸看到聽到的,用“~~~”標出更羸的'分析。

  4句之間有什么關系?

  2.用因果句式練習說話。

  3.有感情地朗讀第9自然段。

  (三)理解“驚弓之鳥”成語的意思。

  1.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誰能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驚弓之鳥”這一成語的意思?(即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事膽怯的人。

  2.成語今用。

  請你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這個成語可以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四)復述課文。

  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掌握課文敘述順序。

  2.抓住文中關鍵詞、句,結合板書,同桌練習復述。

  3.指名復述課文。

  三、拓展

  1.交流收集、查找到的有關鳥的成語。

  2.在小組內總結,比一比哪組收集的多。

  3.試著說說它們的意思及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草原》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