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用一件事寫出一個人的特點或精神品質,做到敘事真實,事情地過程清楚。
2、初步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人和事的習慣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指導學習課文
。ㄒ唬⿲W習第一部分
1、學生自學第一部分
2、回憶自己最熟悉的人,想想有什么事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3、要求學生知道平時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積累作文素材。
。ǘ┲笇W習第三部分
1、學生默讀這一段課文
2、明確要求:
重點訓練要求:用一件事寫人
常規(guī)訓練要求: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習作內容要求:要真實、是真人真事。
(三)指導學習第二部分
讀懂課文意思,明確寫作內容與方法。
板書:習作內容:我最熟悉的
習作方法:事——發(fā)生、經過、結果
人——怎樣說、怎樣做
二、指導學習習作《亮亮》
1、讓學生默讀思考:從哪里看出“亮亮”是“我”最熟悉的人?
2、寫了一件什么事?
3、這件事怎樣發(fā)生,經過怎樣,結果又怎樣?
4、文中寫了亮亮的`哪些動作,哪些語言?
三、確定寫作的人和事
1、說說你有哪些熟悉的人?確定自己要寫的最熟悉的人是誰?
2、想想他(她)平時喜歡做什么事?
3、他做的事當中什么事使你印象最深刻?
4、要求學生用一兩句話簡單的說說事情的經過。
第二課時
一、學生口述作文
1、學生自己準備
2、可以先在四人小組中口頭交流作文
3、請說得較好的同學說說你的作文
4、評議
二、寫作文
1、學生把作文寫到作文本中
2、教師巡視,及時發(fā)現佳作與病例。
三、評議部分作文
1、指名讀作文,說說他的作文好在哪里?
2、讀部分“病例”,請你幫他改一改
3、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4、在四人小組中修改作文
四、抄寫作文
把改好的作文抄到作文本中。
語文教案 篇2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倌苷w感知全文,梳理出文章的結構思路;
②能理解文中對文學內容、意義的闡釋,并結合自己的實踐經歷說出自己對文學的理解;
、勰芷肺侗疚膬(yōu)美語言,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仿寫一段話。
課前準備
學生利用工具書查找有關“門”的注釋,朗讀全文,理解本文“門”的喻義,找出文中必須掌握的生字、詞語。
教學重點
領會文中有關文學方面的理論闡述,在理解課文中激發(fā)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內容
感知全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思路,把握文章的內涵。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門”對大家都很熟悉,你能否說出你對“門”的幾種理解?
字典上對“門”的解釋有:①房屋、車船或用圍墻圍起來的入口。②門徑(竅~)。③舊時指封建家庭或家族的一支,現在指一般的家庭“雙喜臨門”。④宗教思想上的派別:儒~,佛~,左道旁~。⑤傳統(tǒng)指稱跟師傅有關的:~徒。⑥一般事務的分類:分~別類,五花八~。⑦量詞。⑧姓。
(大部分學生可能只會說出用圍墻圍起來的入口,觀點較片面。)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趙麗宏的《為你打開一扇門》了解一下作者要為我們打開什么樣的“門”,這扇門代表什么。
(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檢查預習
1、組織學生介紹作者、寫作背景。
明確:趙麗宏,散文家,詩人,上海市人。
課文是作者為語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學生必讀文庫·文學卷》寫的序文。
2、讀準加點字的字音,并會解釋詞義。
詮釋 憧憬 裨益 潛移默化 危言聳聽
明確:(先請學生讀并解釋,老師引導學生評價、判斷、補充。)
整體感知
教師指導語:通過檢查預習,可以感知到大家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全文。
要求:
1、要求讀得流暢,讀音準確;
2、邊讀邊劃出文中關鍵詞、句;
3、思考標題“門”的含義;
4、理清課文思路、結構。
過程:
1、教師組織學生自讀并檢查;
2、誦讀交流:學生個人朗讀,教師組織學生聽并進行評價。
明確:
標題“門”的含義:文學之門,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使抽象的概念更具體可感。
理清思路:課文圍繞“為你打開一扇門”題眼“打開”二字,以“議論大門——初進大門——打開大門”的思路展開,逐層深入。
重點詞句的交流:教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并派代表提出組內討論仍解決不了的詞、句,全班討論解決。
學生:“一個時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是這個時代的心聲,是這個時代千姿百態(tài)的社會風俗畫和人文風景線,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和感情的結晶!边@句話如何理解?“心聲”的含義是什么?
學生:“有人說,一個從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縱然他有‘碩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學位,他也只能是一個‘高智商的野蠻人’。”這句話如何理解?
課后學習
1、認真讀熟全文并思考課后練習。
2、挑選出你認為曾深深打動過你的文學作品,思考并寫出它打動你的理由。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容
引導學生去理解、感悟課文,結合學生實際,運用自己讀文學作品的體驗,領會文中有關文學方面的理論闡述,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文學的興趣。
教學設計
精讀品析
導入語:明確了標題“門”的含義后,請大家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要打開這扇門?
明確:走進了文學的門,瀏覽新鮮事物,探求未知天地,了解一個時代的歷史小文,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人生的意義。不僅增長人的知識,也能豐富人的感情。
2、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
明確:(1)只要你愿意花時間,花功夫,只要你對門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這些門一定會在你面前洞開……(2)只要你走進這扇大門。
3、作者闡述的文學特征、內涵、功能以及文學與人的發(fā)展的關系各是什么?
明確:(1)文學的特征是:文學是人類感情的最豐富最生動的表達,是人類歷史的最形象的詮釋(第一句)。(2)文學的內涵:一個民族的文學,是這個民族的歷史。一個時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是這個時代的心聲,是這個時代千姿百態(tài)的社會風俗畫和人文風景線,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和感情的結晶。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傳達著人類的憧憬和理想,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和燦爛的智慧。(第2~4句)。(3)文學的功能: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了解歷史,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義,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一種知識的積累,一種智慧的積累,一種感情的積累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也能豐富人的感情(第5~8句)。(4)文學與現代人的發(fā)展的關系:“如果對文學一無所知,而想成為一個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現代文明人……共識”。
(以上問題先組織學生精讀第3小節(jié),然后小組討論交流,班級交流,學生評價。)
拓展探究
教師指導語:明確了課文中作者對文學特征、內涵、功能以及文學與現代人的發(fā)展的關系后,下面請大家再看一下趙麗宏在《致文學》中與文學對話的節(jié)錄,進一步體會課文闡釋的文學的含義,再結合你平時閱讀文學作品的感受,寫一段文字,說明你心中的文學是什么。
附:《致文學》作者與文學的對話的節(jié)錄
你是廣袤的大地,是遼闊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嶺,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繪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壯闊雄奇的,還是精微細致的,不管是繽紛熱烈的,還是深沉肅穆的,你都能有聲有色地展現。你使很多足不出戶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歷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訴人們,人生的色彩使何等豐富,人生的路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長。你把生活的幃幕一幕一幕地拉開,讓無數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臺上演出激動人心的喜劇和悲劇。你可以呼喚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請他們深情的講述歷史,也可以請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敘述人人都可能經歷的日常生活。你吐露的喜怒哀樂,使人開懷大笑,也使人熱淚沾襟……
1、組織學生自讀,師生互動,學生談體會,學生點評,教師小結。
2、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文學作品的體驗,仿寫一段文字。
要求:①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將文學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具體化;
、谟迷~優(yōu)美、恰當;
、圩謹200字。
3、學生仿寫,交流,師生互評。
4、小結,組織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詞語,文中的比喻、擬人和排比句。
課后學習
1、去圖書館借閱作者的散文作品,并寫一篇讀后感及進行美文點評。
2、向同學推薦一部你最欣賞的文學作品,要求對這部文學作品進行內容概要,寫作手法、思想或文學價值等方面加以簡要概述。字數3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為你打開一扇門 趙麗宏
門————文學之門
議論大門 → 初識大門 → 打開大門
│ │ │
(1.2)由門談起 (3.4)打開文學之門的意義 (5)激勵人們走進文學的大門
【教學總結】
《為你打開一扇門》是初中七年級語文課本中的第一篇課文,文章精美短小,作者將自身對文學的感悟流駐筆端,向廣大青少年朋友介紹文學,引領學生走進文學的殿堂。
我的反思:
1、成功之處:
(1)第一環(huán)節(jié)初識大門的教學設計能從學生的閱讀經歷和感受出發(fā),課堂上學生有話可說,所以回答踴躍,暢談了自己對文學的認識及親近文學的途徑。
(2)整個教學呈現出了由淺入深的`特點:初識大門——輕啟大門——邁入大門,學生由整體感知到了解課文作者的精辟見解、由簡單的了解到借助《致文學》深入理解課文,并再次從自身的閱讀體驗談與作者共鳴的感受,學生在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逐步領略文學的魅力,從而產生親近文學的強烈愿望。
(3)學生的學習方式多樣化。有大聲讀、小聲讀、默讀、有感情地讀,有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從學生的回答中,教師感受到這些活動的展開還是有效的。
(4)教學方式由教師教向學生學轉變。本節(jié)課始終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教師并沒有一味的灌輸與講解,而是學習過程中的引領者。同時,在關鍵處——邁入大門,教師及時舉例,通過示范使學生學會思考的方法。
(5)課程資源的有機整合。這篇課文文筆優(yōu)美但很抽象,對于剛升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并不是很容易理解。教師利用作者另一篇《致文學》的形象化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化難為易。
2、不足之處:
(1)任務過多,造成學生無法一一顧及。如邁入大門中要求學生有感情地大聲朗讀《致文學》,從中找出與課文內容相照應的語句,并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談談你對這些語句的深切理解和感受,此處處理不好。畢竟學生剛從小學升入中學,認知水平還有待提高,教師將兩步并為一步,對學生來說要求太高,因此在教學實際過程中,學生無法從容應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找出與課文內容相照應的語句,完成這一任務后再提出第二要求也許會更好。
(2)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不夠。
(3)教師面對課堂生成的問題不能很好的利用與解決,顯得稚嫩。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建議
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簡析
這是一首詠邊地雪景,寄寓送別之情的詩作,全詩句句詠雪,勾出天山奇寒,語文教案-詩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 開篇先寫野外雪景,把邊地冬景比作是南國春景,可謂妙手回春。再從帳外寫到帳內,通過人的感受,寫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帳外,勾畫壯麗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別的特定環(huán)境。最后寫送出軍門,正是黃昏大雪紛飛之時,大雪封山,山回路轉,不見蹤影,隱含離情別意。全詩連用四個“雪”字,寫出別前,餞別,臨別,別后四個不同畫面的雪景,景致多樣,色彩絢麗,十分動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境清新誘人,讀之無不叫絕。
二、《雁門太守行》簡析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鄙暇鋵懳3菍⑵茣r沉重的氣氛!稌x書·五行志》:“凡堅城之上有黑云如屋,名曰軍精。”作者在這里暗用此典一下句寫敵軍兵臨城下的聲勢。甲光,鎧甲迎著太陽發(fā)出的閃光。孤城被蜂擁而來的敵人團團圍住。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兩句寫兩軍激戰(zhàn)的慘烈。《古今注》:“秦筑長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边@兩句中的“燕脂”,“夜紫”還暗指戰(zhàn)場血跡。戰(zhàn)斗異常殘酷,戰(zhàn)死者的鮮血把泥土染成紫色。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眱删鋵懸恢лp兵在寒夜出擊敵人的情景。在低沉的戰(zhàn)鼓聲中,將士們冒著嚴寒殺向敵軍。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睂懯貙⒃芑实酆裼觯R危時誓死相報,英勇赴戰(zhàn)的決心。
全詩用奇麗的色彩點染戰(zhàn)斗的環(huán)境氣氛,表現了危城守將誓死報國的決心,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三、《無題》簡析
本詩為李商隱愛情詩中的有代表性的名作。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寫在封建禮法的重重阻礙下,男女二人難以相見的痛苦壓抑的心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眻(zhí)著的愛情在瀕于絕望中顯出了無比強大的力量!敖z”,雙關語,隱“相思”的“思”!按盒Q”、“蠟炬”比喻精妙,表達了抒情主人公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這兩句詩已成為描寫愛情的絕唱。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寫對女方的深刻體貼。咫尺天涯的距離,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線希望,都寫得深刻動人。
這首詩很典型地表現了在封建時代文人們那種隱秘難言的愛情生活的特點。
四、《天凈沙 秋思》簡析
前三句全屬寫景,但又句句寫出游子的客愁和鄉(xiāng)思!翱萏佟币痪鋵懬锬┲,干枯的老藤,蒼老的樹木,烏鴉哀鳴,渲染出一種蕭瑟荒涼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于無家可歸之意!靶颉币痪渫瞥鲆环难盘耢o的畫面,與前句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引動游子的鄉(xiāng)思!肮诺馈币痪鋵懝诺阑臎,西風驟起,馬也因長途跋涉而累瘦了,從側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以上為第一層。
最后兩句為第二層,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薄跋﹃枴本潼c出時間,并照應上文“昏”字!皵嗄c”句直抒胸臆:游子遠離家鄉(xiāng),孤獨漂泊,秋景蒼涼,時近黃昏,怎不叫人痛斷肝腸呢!
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過眾多自然景物的羅列,就把濃重的深秋色彩,刻畫得淋漓盡致。因此,被后人稱贊為“秋思之祖”。
五、《山坡羊》簡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生動的比喻,突出了山河的雄偉壯麗,為全曲奠定了悲壯沉郁、氣勢雄渾豪放的感情基調。一條飽經歷史興衰的路,它喚起了作者的懷古之情。這不僅點明了題意,也飽含著感情色彩。
“望西都,意躊躕”。二句意味更深長。作者西望長安,這漢唐帝國的都城,對其歷史上的繁華興盛以及眼下的物是人非有著無限的感慨。這里隱隱約約透露出民族意識,即對漢民族強盛時期的追懷,思想感情極為復雜.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詩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由長安路而聯想到秦漢興亡,這是很自然的事。作者突出用了“傷心”二字,為這種不由自主的聯想平添無限蒼涼凄楚。明明是潼關懷古,卻把視野擴展到了潼關通往西都的路上,聯想到關中逃難的饑民,他們成群結隊,艱難地走在路上。作者并沒有正面寫到難民群,而是抽筆去寫此地往昔的興衰,不言更勝有言。秦皇漢武的宮殿樓閣、舞榭歌臺都蕩然無存了,所剩的只有眼下的一片蕭條。這里強調的仍然是歷史與現實的對照。
“興,目姓苦;亡,百姓苦!”作者從對歷史的認識和思考中,概括提煉出既樸素而又鮮明深刻的思想:興也好,亡也罷,受苦遭難的終究是黎民百姓。這是作者關心人民疾苦情愫的升華,問題樸實,卻十分尖銳;看似簡單,卻表現了作者極大的勇氣和膽識,它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無限深切的同情,對統(tǒng)治者無比強烈的憤慨。這是對全曲旨意一個十分警策、十分精辟的總結和概括。
六、關于引導學生分析詩歌意境的教學建議
要引導學生分析詩歌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詩歌教學應該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使他們的腦海再現詩歌的藝術形象,感情上與作者融為一體。教學起始,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理解作者創(chuàng)作前的'背景材料,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感情因素。在分析時,教師要用真切感人的語言,豐富生動的表情再現詩歌的形象和意境,而不是干巴巴地去解詞釋句,證述證明。有些詩歌情在言表,可以直接感受和分析到;有些詩歌情在言內,披文亦可入情;有些詩歌情在言外,則要“知人論世”,弄清詩人寫詩的用意,從而把握詩歌的真情和真意。詩歌教學,對層次結構的分析相對要少些,以免影響對詩歌的整體感受。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唐詩、宋詞、元曲聞名世界,是我國燦爛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等人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每個人的記憶中。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唐朝古體詩兩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雁門太守行》,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二、整體感知
教師先介紹詩歌的知識和特點,反復誦讀后,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此詩描繪了唐代邊地特有的風光、奇寒,抒發(fā)了詩人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堆汩T太守行》一開頭便點明戰(zhàn)爭的危急形勢:敵人兵臨城下大軍壓境,有如烏云重重壓下要把城墻摧垮。接著極力渲染戰(zhàn)場慘烈的氣氛:號角聲聲在秋風中回蕩,天寒霜重鼓聲不揚,戰(zhàn)士的鮮血染紅了土地,在夜幕降臨時映出紫色的霞光。詩的末尾抒寫危城守將誓死報效朝廷的決心。
三、閱讀分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介紹詩歌的知識和特點。
(1)詩歌是與小說、散文、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通過抒發(fā)強烈的思想感情和發(fā)揮豐富的想像和聯想,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詩歌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和音樂性。
詩歌的種類:就體裁方面分為舊體詩(包括詞、曲)和新詩。舊體詩包括古體詩和唐代以后的近體詩(律詩、絕句)。新詩有要求嚴格些的格律詩,有格律要求不嚴的、寫起來比較自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地情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印刷品(包括郵票)和光盤,有條件的可要求上網。教師準備有關掛圖,有條件的應準備光盤或制作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導語:在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這幅圖到底畫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點?《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篇課文作了具體的介紹。課文文筆優(yōu)美,描寫生動,大家一定會喜歡的。
二、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并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師生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出示“閱讀提示”,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閱讀,找到答案,然后小組交流。
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
。ǎ1) 概說畫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從人物所從事的行業(yè)之多來表現的。(2)畫上的街市非常熱鬧,介紹了畫面上各種人物的形態(tài);(3)、介紹了北橋頭的場景)
。、學生質疑,隨機解決一些問題。
三、賞讀,展開想象
教師:(張貼掛圖或播放光盤《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圖美,文也美,課文生動地表達了畫面的內容,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圖畫,并隨著課文展開想象,盡情地欣賞《清明上河圖》中的美麗風光。
。、《清明上河圖》中都有哪些行業(yè)的人物?
。病嬌系慕质械臒狒[表現在什么地方?
。场⒈睒蝾^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讀文、看圖、想象、交流問題。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為什么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四、美讀,表達情感
教師:我們要通過朗讀,把《清明上河圖》的美表達出來,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讀,然后讀給同學們聽一聽。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中一首兒童詩,講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表達了小朋友贊美老師,熱愛老師的一片真情.這首詩充滿著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純明潔,詩的想象是豐富,美好,貼切,是對學生進行敬師,愛師的好教材.
教學目標:
1、會讀“株、踮”等8個生字。會寫“休、伸”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3、有尊敬老師的愿望。
重點:
掌握生字,通過理解孩子們?yōu)槭裁礊槔蠋熢宰隙∠銇眢w會師生間的深厚情感。
難點:
在理解孩子們?yōu)槔蠋熢韵伦隙∠惚磉_心愿的同時體會老師平時對孩子們的關愛。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渲染情感,揭示課題
1、音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師導:老師像一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汗水;老師像一艘船,載著我們駛向知識的海洋。有一群可愛的孩子為這些辛勤的老師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課件出示一株紫丁香,音樂停)
2、師隨機向學生介紹紫丁香,板書:一株紫丁香,教學“株”。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看插圖,說說你從畫面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2、可愛的孩子們栽下的這株紫丁香能為老師做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
3、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4、識字
。1)、出示詞語,自由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踮起笑臉小院枝葉窗口您
休息唱歌安靜盛開感謝困得
掛牽消除疲倦眨眼又香又甜
。2)、說說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5、再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理解的內容與問題。
6、梳理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
二、學習第一節(jié)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紫丁香是誰種的?種在什么地方?找出那一自然段。
2、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體會為什么要踮起腳尖兒?
3、指導背誦。
4、小朋友在老師窗前栽一株紫丁香要為老師做些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
三、寫字指導
1、出示“院、除、伸、休、息、您”。
2、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3、范寫:伸、院、息。
4、學生練寫,隨機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小院伸進您消除休息
[1][2]下一頁
教案《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一株紫丁香》教案》,來自網!
2、同桌互查。
3、背誦第一節(jié)。
二、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討論并全班匯報。
。1)、紫丁香為老師送來了什么?用“——”劃一劃課文中的`句子。
。2)、合作填寫學具卡片
我們在小院里栽下一株紫丁香,讓它綠色的枝葉(),讓它沙沙的聲音(),讓滿樹盛開的小花(),讓它的花香()。
2、師導: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愿望,他們多想把這些愿望說給老師聽啊!請選擇你喜歡的小節(jié)讀給你的伙伴聽一聽,讀出感情。
3、匯報朗讀,隨學生喜好指導朗讀。
第二節(jié):抓住親切美好。
第三節(jié):抓住“疲倦”教學,老師為什么會疲倦?給“疲倦”換詞。讀出輕柔語氣。
第四節(jié):理解“掛牽”,老師掛牽我們什么?談談你的印象中老師對小朋友關愛的事。提供句式:當……時,老師……,從而理解“時時”。
第五節(jié):夜已深了,星星也困了,老師仍在工作,你想對老師說點什么或者做點什么?學生寫幾句話。
4、總結:深夜里四處靜悄悄,老師還在燈下認真地工作著,美麗的紫丁香給老師送去了同學們的尊敬、熱愛和關心。
5、將自己感受到的情感融入到詩中,有感情地自讀課文。
6、集體有感情地朗讀。
三、積累、拓展
1、背誦喜歡的一節(jié)或幾節(jié)。
2、回憶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老師關心你的一件小事記下來,并寫上自己的感受。
四、寫字指導
1、出示“甜、歌、牽、困”。
2、說說哪里你覺得應該特別注意的。
3、范寫學生覺得難的字。
4、學生書寫,教師隨機指導,點評。
五、板書:
一株紫丁香
熱愛、尊敬
小朋友——————老師
關心
語文教案 篇6
一,情境鋪墊,導入新課。
師:四年(一)班的張華同學這幾天可忙拉,她正準備著下周的的數學奧數。你看,現在她正要去李誠家請教數學題。
。(大屏幕顯示器上出現了配樂動畫演示)
1,配樂動畫:張華在從自己家向李誠家走去。(或者線段圖)
、,指導觀察,提出問題:張華每分鐘走60米,走了6分鐘,走了多少米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張華走了多少米。
師:好,你來說說是怎么做的?
、冢瑢W生口頭列式回答后,復習數量關系:速度x時間=路程
師:也就是說求張華走的路程就相當于求兩地的距離是多少?(出示紅字“兩家相距多少米”)
師:有一天, 張華放學回家,正準備做作業(yè),發(fā)現不小心將同桌李誠的作業(yè)本帶回了家,她趕緊打電話給李誠,兩人在電話里商量了一會兒,如果步行的話,有幾種辦法可以讓張華把作業(yè)還給李誠?現在請同學們幫他們想一想辦法?看哪組的同學辦法最多?
(以四人小組討論的形式)
師:好,哪組的同學想出來的,派一名代表起來回答。
(學生一般會有三種想法:一是讓張華帶給李誠。二是李誠自己去取,三是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fā),在路上相遇。)
師:這些都是同學們?yōu)樗麄兿氤龅霓k法,大家想一想,第一次和第二次有幾個人在運動?而第三次呢?
2,請兩位同學上臺表演
、伲O問:兩個人,兩個物體運動時,速度,時間,路程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類問題中的有關知識。)
、诮沂菊n題:[板書:相遇問題]
二,指導觀察,學習新知。 (—),教學準備題
1,示題:張華距李誠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fā),向對方走去,張華每分鐘走60米,李誠每分鐘走70米。
2,讀題,提出思考問題:幾個人運動?運動的方式和結果怎樣?、帶著觀察動畫演示。
3,動畫演示,指導觀察,幫助理解概念:
A,電腦動畫顯示第一次(全過程)。
交待線段的長表示兩家間的路程,線段的兩端表示兩家的住地。畫面為:張華走過的路用紅色線段表示,李城走過的路用藍色線段表示。
B,電腦動畫顯示第二次(全過程)。
(1),兩個人出發(fā)的時間,地點,運動的方向,最后的結果是怎樣?帶著問題讓學生再次仔細觀察動畫顯示。
(2),認識概念:同時","兩地","相對","相遇"。
師:這是幾人在運動 [板書:兩個人]
師:兩人出發(fā)的時間相同嗎 [板書:同時]
師:他們運動的方向又是怎樣 [板書:相對]
師:最后結果是怎樣的。 [板書:相遇]
4,填寫表格,通過電腦動畫顯示,師生共同研究兩人行走的路程與時間的變化情況,把數據填寫在表格里,并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
(1),電腦動畫顯示,教師按動鼠標,屏幕顯示兩人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1分鐘。
師:(1)兩人一分鐘所走路程各是多少 路程和是多少
(60+70=130米)兩人還相距多少米 (390—130=260米)(板書)
(2),用同樣的方法電腦繼續(xù)顯示,兩人繼續(xù)同時出發(fā)再走一分鐘填寫表格后
指導學生觀察體會:當隨著時間的增加,兩人所走路程和也增加。而兩人間的距離反而減少。(3),用同樣的方法電腦繼續(xù)顯示:兩人同時出發(fā),再走一分鐘,也就是兩人共同走了3分鐘。
教師指著屏幕上的線段圖和表格提問:張華和李城3分鐘走的路程分別是多少 (180米,210米)他們走的路程和是多少 (180+210=390米)行了三分鐘,兩人距離是0,這說明什么
引導學生懂得:兩人同時出發(fā)3分鐘,兩人之間的距離為0時,也就是兩人走到同一個地點,表示他們相遇了。(教師按動鼠標,在兩人相遇點上發(fā)出響聲三下,電腦顯示器隨之出現"相遇"兩字)
教師按動鼠標,鼠標指著"390米"字眼,線段全長閃礫三下并發(fā)出聲響
。提問學生:兩人相遇時兩人所走路程的和與兩家的距離有什么關系
師:完成上面這道題,寫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要求同學們上課時將練習本準備在桌角。)
(二),教學例五。 l,自學例題
、伲绢}:小強和小麗同時從自己家里走向學校。小強每分走65米,小麗每分走70米,經過4分,兩人在學校門口相遇。 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 ?
師:全班齊讀。
(2)讀題
找出的條件和所求問題,兩人是如何運動的?找關鍵詞語。
師:這道題給我們的條件有哪些?
思考:兩家的距離跟兩人所走的路程有什么關系?可以用關系式表示嗎
2,指導觀察動畫顯示。
(1)第一次動畫顯示。
教師只需顯示電腦動畫,讓學生說出兩個人運動的時間, 出發(fā)的地點,運動的方向和結果。
(2)第二次動畫顯示。
教師提問:求兩家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什么 請學生再次認真觀察動畫軟件顯示,分小組討論問題。(看哪組的做法最多。)
板書:兩人所走的路程和=兩家的距離
3,嘗試列式計算,并分組討論列式根據。
4,檢查學生列式情況,要求說出兩種列式根據。
教師把一名學生的答案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到大屏幕上,并讓他說出列式根據。學生先回答,教師再用電腦動畫顯示加以證實。
5,教師演示動畫,證實學生的算法。
第一種算法:
師:65x4求出什么 (電腦動畫顯示:小強所走的紅色線段閃爍了三下并發(fā)出聲響)
師:70x4求出什么 (電腦動畫顯示:小麗所走的籃色線段閃爍了三下并發(fā)出聲響)
師:為什么把64x4和70x4加起來 (小強和小麗兩人共走的整段線段閃爍了三下并發(fā)出聲響)
第二種算法:
師:65+70求出什么 (動畫顯示把小強和小麗第一分鐘走的'那段閃爍,并移動到下面)
師:65+70的和為什么乘以4? (動畫顯示小強和小麗共走了4分鐘,每分鐘都走了(65米+70米)就有了4個(65米+70米)
65+70
6,兩種算法對比。
(1),在數學知識上有什么聯系
(2),解答思路上有什么區(qū)別
引導學生得出:兩種解法思路上不同,結果相同,而兩種
算法的算式之間的聯系,正好符合乘法分配律。
三、練習鞏固,加深理解
這些都是同學們自己探索出來的,現在我們來看看大家掌握了沒?
1。 志明和小龍同時從兩地對面走來(如圖),經過5分兩人相遲,兩地相距多少米 (用兩種方法解答。)
。ㄗ鲆蛔,只列式不計算)
簡略說說做法。
四 拓展練習:(用多種方法解答)
師: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這樣時間一樣的相遇問題不多,一般是一個先走了一段時間后,另一個才開始走,我們來看看遇到這種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 屏幕出示 )
甲,乙兩列火車從兩地相對行駛。甲車每小時行75千米, 乙車每小時行69千米。甲車開出后1小時,乙車才開出,再過2小時兩車相遇。兩地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要求同學畫線段圖)
找出的條件和所求問題,兩人是如何運動的?找關鍵詞語
師:這道題給我們的條件有哪些?(板書)
師:求兩地間的鐵路長也就是求什么?(同桌討論)
師:(指名)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將該同學的作業(yè)放出來。
并提問學生,請他說出為什么這樣畫,這樣做 講出算法的思路。
五、談談你的收獲
師:哪位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認識本課中的8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學寫8個字。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閱讀課文,結合課文和生活中的事例,理解“智慧就是財富”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1.自主識字,利用工具書學習多音字。
2.感悟課文,理解課題。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課題:讀題。
學習生字:智、慧
二、初讀識字。
1.大家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標記生字。
2.自主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生字。
3.檢查識字情況,指名分段接讀課文。
4.再讀課文鞏固識字。識字游戲,針對難字集體想辦法,讀準音,記清字形。
5.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要求讀準讀通,讀一讀有這些詞的句子。
三、指導寫字。
1.認一認,認讀會寫字。
2.記一記,看清字形,記住字形。
3.說一說。觀察會寫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寫一寫。練寫,師巡視指導。
5.評一評。師生共同評議。
四、分層作業(yè)。
1.認讀會認字,口頭組詞。寫一寫,會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構建:充實我的詞語庫。
第二課時
一、引疑激趣。
讀題質疑:為什么說“智慧就是財富”?
二、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理解課文。
1.針對疑問,默讀課文。說一說:你覺得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細讀全文。主人公是怎樣清理廢料的?他這樣做你有什么想法?找一找有關的語句加以說明。結合課文說說你對“智慧就是財富”這句話的理解。
3.朗讀加深理解。指讀、自讀、合作讀。
4.質疑解疑。聯系身邊的生活實例提出自己不懂或想探究的問題,一起解疑。
5.回到標題深化理解。談一談“智慧就是財富”的理解。
四、延伸。
1.讓學生結合生活舉例說明“智慧就是財富”。
2.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通過口語交際,練習成語接龍。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通過口語交際,練習成語接龍。
教學難點:
通過口語交際,練習成語接龍。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本次說話的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成語接龍的規(guī)則:
①先請一位同學做主持人,講一個成語故事;
、谠僬堃晃煌瑢W說一個成語;
、蹌e的同學接說成語,接說成語的首字必須是上個成語的末字。(可同音不同字,音節(jié)相同而聲調不同的也可以)
2.練習。
(1)一位同學做主持人,上臺講一個成語故事。
(2)主持人請一位舉手的`同學說個成語。
(3)其余同學以“開火車”或搶答的形式接說成語。(可同音不同字,音節(jié)相同而聲調不同的也可以)
(4)如接不下去了,可換一位主持人,按以上方法繼續(xù)。
二、教學第八題
“林”字的寫法:用左緊右松的方法處理這個字比較容易。兩邊同是“木”字,右邊比左邊大、高;左邊的“木”字最后一捺改為一點;右邊的撇插入這個點的下面,中間也顯得緊湊一些;右邊的捺就要寫得舒展一些,兩短橫不要寫在一條水平線上,要學會避讓;兩豎都是垂露豎,都要回鋒收筆,不能有鉤。
“顆”字的寫法:這是一個可以按里收外放的方法處理的字。左邊“果”寫得窄一些,中間一橫略向右傾,右邊留得比左邊短,最后一捺改為一點,都是為了與右邊避讓。右半邊的“頁”字下面的豎撇則插入左半邊的點下面,使得這個字中間更加緊湊。另外左邊的“果”中間一豎是垂露豎,要回鋒收筆。
板書設計:
練習5
成語接龍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草原》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