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兒時的童心童趣。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兒時的童心童趣。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紙船或小木船,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你見過什么樣的船?用簡介的語言描述一下。
生描述各式各樣的船
1.老師出示自制的小紙船或小木船:同學們玩過自制的小紙船、小木船,也從商店買過玩具輪船、艦艇,但是你玩過從大自然中得到的蘆葉船嗎?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走進大自然,采摘蘆葉做小船。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句。
2.同桌合作,輪讀課文,互相欣賞。
3.出示預習提綱,小組合作學習。
(1)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再在組內(nèi)交流
(1)組員輪讀課文。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每人準備提一個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4.各組代表發(fā)言,教師梳理問題。
a 匯報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生字:橫、豎、蜘、蛛、窄、喇、叭、航、浩、蕩、桅
詞語:風帆、保險、手藝、晴朗、浩浩蕩蕩、遠航、
強調字形:豎(堅) 航(船) 喇、窄
b 說說本文寫了什么?
著重引導學生探究下面三個問題:
。1)課文講了關于蘆葉船的什么事?
。2)蘆葉船給作者的生活帶來了什么?
。3)“我們”放蘆葉船時產(chǎn)生過哪些聯(lián)想,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聯(lián)想?
三. 自讀自悟,想象畫面。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試著在頭腦中想象畫面,同時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書寫感受或標注問題。
2.小組互相交流
四. 指導書寫,鞏固字詞。
1.交流認字方法。
2.提示寫字中易出錯的地方。
五. 布置作業(yè)
1.抄寫字詞。
2.讀讀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引入
1.聽寫本課詞語。
2.同桌互評互改。
二. 研讀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談話導入。作者筆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讀著讀著,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就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感受作者童年的快樂吧。
2.合作學習,感受童年的樂趣。
。1)同桌一起細細的品讀課文。課文寫了關于蘆葉船的什么事?找出有關段落有感情地讀一讀。
。2)“我們”做成蘆葉船,放在家鄉(xiāng)的小河里,放在長江里。說說“我們”放蘆葉船時產(chǎn)生過哪些聯(lián)想?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聯(lián)想?(小組交流,各抒己見)
。3)通過交流,通過感悟課文的內(nèi)容,你現(xiàn)在最想說什么?
三. 朗讀訓練,加深體驗
1.最后一段是作者豐富的聯(lián)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
2.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段。
四. 讀背說寫,積累語言
1.配樂朗讀課文。
2.把喜歡的句段多讀幾遍,熟讀成誦,摘抄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
3.能畫一畫你想象中的蘆葉船嗎?
五. 拓展延伸
你喜歡作者的童年生活嗎?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
六. 作業(yè)
1.理解句子。
2.課外閱讀《蘆葦》和《風箏》。
板書設計:
飄向 豎河——長江——東海
2. 蘆葉船
帶來 驚喜——希望——向往教學反思:教學沒有花俏的設計,甚至由于電腦壞了,連課件也沒有用到,可是,就在最樸實的讀讀說說中,給了孩子們最大的參與空間,師生同臺訴說自己的感悟,激辯不同的觀點,看似熱鬧中收獲了思維的訓練與能力的提升——這樣的課堂該是本色的回歸吧。
語文教案 篇2
六年級語文教案《山谷中的謎底》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要求能正確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書寫本課的生字。
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朗讀課文,學習生字組成的詞語。
難點:生字的書寫
教學準備 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猜謎導入
二、初讀課文
三、精讀訓練
四、作業(yè)
同學們,現(xiàn)在我請大家猜一個謎語!奥槲葑樱t賬子,里頭住著白胖子”。這是什么?(花生)對!我說的“麻屋子,紅賬子,里頭住著白胖子”叫謎面!盎ㄉ蹦?(謎底)謎底就是謎語的答案,有時也比喻事情的真相。
板書課題:10 山谷中的謎底
以簡筆畫讓學生理解“山谷”:兩山之間低凹而狹窄的地方。
“山谷中的謎底”也可以怎么理解?(山谷中某一奇異現(xiàn)象的真相)
那么,這山谷中有什么謎?它的謎底也就是事實真相又是什么?它能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
1、各自輕輕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2、自學生字詞。
(1)查詞典并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惟一:只有一個,獨一無二。
摧毀:用強大的力量毀壞。
(2)一了解的詞語
女貞:樹的名字。
(3)用鋼筆描紅、臨寫
3、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
4、理清文章層次。
(1)(1)如果用猜字謎來打比方的話,文章的哪一部分是謎面,哪一部分是謎語底?
默讀課文畫出兩個部分的起止。(第1、2自然段為第一段,謎面;第3~6自然段為第二段,謎底)
(2)說說各段的段落大意。(第一段:魁北克的一個山谷里有一個奇異景觀,西坡長滿多種樹,東坡只有雪松。第二段:兩位旅行者揭開謎底并且從中得到啟示)
(3)各自默讀課文思考,并在課文中畫出:a寫山谷中的“謎”的.句子。b兩位旅行者得到的啟示。討論。
1、指名讀第一段,要求用簡筆畫表示“南北走向的山谷”及“東坡,西坡”。
2、這條山谷有一個什么“謎”?
(西坡:長滿……東坡:只有雪松)
從“許多人不知所以然”再次理解“謎語的意思。
3、指名朗讀第一段,要求做到正確、流利。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抄寫生字
激趣導入
設疑激趣
動手實踐,加深理解。
課后感受
學生學習這一文時,主要從課文的題目入手,讓學生來解決一個個問題,從而達到了解課文內(nèi)容,讀通課文的目的。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一字多義的比較,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2.通過積累十二生肖與十二時辰組合的詞,以及包含各種動物名字的成語,豐富學生的語匯倉庫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指導書寫6個漢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4.自讀短文,自主積累詞語,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興趣。
5.通過開燈謎晚會,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策劃活動的能力,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
6.指導學生寫好習作。
教學重點
感受漢字的獨特,積累詞語,進行閱讀和語文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感悟短文《尋找天鵝的人》,練習場面描寫和寫活動感受。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
教學時數(shù)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師:我們每次到《語文樂園》中走一趟,都會有很多收獲。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關于漢字的知識,積累了很多好詞好句,培養(yǎng)了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今天的《語文樂園》又將有許多有趣的知識與我們分享,準備好了嗎?
二、有趣的漢字。
1.學生自由讀題中的詞語,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同一個“深”字,在不同的詞語中意思不同。)
2.小組合作,通過查字典,結合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等方法探討“深”字的不同意思。
3.選擇有關“深”字的不同詞語說句子。
4.想一想,你還發(fā)現(xiàn)哪些字在不同的詞語中意思不同?
三、詞語超市。
(一)十二生肖與十二時辰組合的詞。
1.自由讀,找詞語的共同點。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2.指名讀,重點指導讀準帶點字的音。
3.齊讀。
4.找規(guī)律按十二生肖的順序記一記。
。ǘ┌鞣N動物名字的成語。
1.貼出詞語卡片,自由讀一讀。
2.跟同桌的同學讀一讀,讀準字音。
3.仔細觀察,你能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指名讀詞語,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每個詞語都包含動物的名字。)
4.討論交流,理解詞語的`意思。(只需說出大意即可,可以用說話來理解,也可以用講成語故事來理解。)
5.誰能把所有的詞語帶回家?指名認讀詞語,試著用其中的一兩個詞語說說句子。
6.我們還學過哪些這樣的詞語?
四、作業(yè)。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認讀上節(jié)課積累的詞語。
二、寫字板。
1.觀察每個字各個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學生交流: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怎樣寫才最美觀?
3.教師示范,重點指導“矛”“綁”“灣”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書寫位置、筆順。
4.學生練習。
5.作業(yè)展示,進行評價。
三、閱讀欣賞。
1.過渡:同學們喜愛天鵝嗎?有一位先生和你們一樣喜愛天鵝,他決定到遠方去尋找。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尋找天鵝的人》。
2.自由閱讀短文。
思考: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3.你從短文中知道了什么?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4.續(xù)編故事:這位喜愛天鵝的先生,面對振翅飛走的天鵝,心里會想什么?又會做什么?
5.讀了這篇短文,你有哪些收獲,積累了哪些詞語?
第三、四課時
一、談話引趣。
許多地方都有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鬧花燈時,還常有猜燈謎的游戲。人們把燈謎寫在彩色的紙條上,再粘貼到繩子上、花燈上掛起來,供人猜。誰猜對了就可以得到一份獎品。
大家想親自參加這樣的活動嗎?我們自己來策劃一個燈謎晚會怎么樣?
二、小組合作。
1.學生自愿組成小組,但不能多于8人,不能少于3人。
2.小組商量,策劃方案,合作討論,選出主持人及猜燈謎內(nèi)容。
3.小組匯報策劃方案,評出最佳方案。
4.按照最佳方案以搜集燈謎、進行分類、布置活動場地、寫主持臺詞等的分工著手準備,要求人人必須有準備,教師巡視指導。
三、明確活動要求。
活動中要求大家認真傾聽,積極參與,把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自己覺得最精彩的片斷記在心中。
四、燈謎晚會。
1.主持活動。
2.互相交流自己的活動感受。
特別是將某一個記憶深刻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分享,在分享中講清楚自己或者同學的表情,動作,言語以及當時的心理活動。
語文教案 篇4
內(nèi)容預覽:
《每天誕生一次》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本文作者關于生命和時間的基本觀點。
2、 能力目標:學會在比較中鑒賞不同作品的寫作特色;品味文中格言式句子,扶助寫作。
3、 情感目標:學習正確對待時間和人生的積極態(tài)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在學習本單元前面課文的基礎上,比較分析本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結構。
2、幫助學生摘取關鍵詞句,鑒賞本文語言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4、 以積累格言名句為目的,簡要探討文中的哲理性句子,品位其內(nèi)涵。
教學方法
問題式教學法;比較研究法;探討拓展法。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
很多同學在寫作文時,總是覺得沒有東西可寫。他們所指的“東西”實際指的是“事情”!笆虑椤边@個詞可以分為兩部分!笆隆笔恰笆录,“情”是“抒情”。很多文章并不局限于寫“事件”,而是重在抒發(fā)自己對于人生的感受和感悟。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篇新的文章,我們注意從這兩個方面來欣賞。
二、 研讀領會本文的思想內(nèi)容。
1、 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 作者最想告訴我們這些讀者的什么話?
。2)題目中的“誕生”和文中的“醒來”之間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2、 請同學朗讀文章第一部分。
。1) 找出文中描述“醒來”之后感受的句子。
提示:應該是“醒來的一剎那--”。這其中包含著一個比喻句,形象的寫我早晨醒來的特殊感覺。
。2) 賞析“渾身充溢著力量和欲望--”一句。
提示:“感激”、“忽略”、“恩賜”這些詞語中充滿對生之喜悅的感激和贊美。
3、 請同學朗讀讀文章的第二部分。
。1) 文中描述自己醒來時感受的句子是哪一句?
提示:“我仿佛從死亡線上返回來”。
。2) 文中描述自己感悟的句子是哪一句?
提示:“語言是我生命存在的一個重要顯示”。
4、 請同學朗讀讀文章第四部分。
(1) 文中描述自己醒來時感受的句子是哪一句?
提示:“接著我靜默下來--”這里使用了博喻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思維的“簡潔、純凈、專注、漂浮、凝然不動”、“舒適、溫暖”的美。
。2) 文中描述自己感悟的句子是哪一句?
提示:“我思故我在”。
5、 閱讀第五部分。
。1) 文中描述自己醒來時感受的句子是哪一句?
提示:“無所顧忌,酣暢淋漓”。
。2) 文中描述自己感悟的句子是哪一句?
提示:“敢哭才是真性情,偉男子”。
6、 請同學朗讀讀第六部分。
提示:文章從智性的.沉思轉而成為感性的抒情。
三、 分析比較本文的寫作特點。
1、 情與理的有機結合。在文章中,作者用包含深情的語言描繪醒來的感覺。如“仿佛從一個深黑的海里被一個偶然的浪頭送回岸邊那樣,我被一個力量重又送回到光明的早晨”。這一句描寫就抒發(fā)了作者從黑暗醒來后的無以言表的愉悅之情。“渾身充溢著力量和欲望”。這一句更是對早晨充滿了贊美之情。文中無論是描寫,還是議論、抒情都包含著作者濃濃的情。而“每天誕生一次”的獨特感悟充斥在其中,新穎樂觀,富有哲理,令人感奮。整篇文章就是這樣把情與理有機地統(tǒng)一在了一起。
2、 獨特的寫作視角。每天都是重復的現(xiàn)象,毫無新鮮可言,但是作者卻能從全新的角度,賦予他新的內(nèi)涵,提出“每天誕生一次”的新的認識和感悟,這主要源于寫作角度的新奇獨特。在這一點上,本文與《日歷》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選取了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平凡細節(jié),“小中見大”的表現(xiàn)對生活獨到的感悟和理解。
四、 布置作業(yè)。
1、 積累文中的格言式句子。(抄寫本)
2、 完成“閱讀練習探究”第1、2題。(作業(yè)本)
五、 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將《日歷》和《每天誕生一次》比較。從思想內(nèi)容、寫作特色、哲理格言等方面進行學習,了解相同的題材的異同之處,體會了同中的異和異中的同。課后,大家繼續(xù)實踐,在比較中出真知。
附:
板書設計
每天誕生一次
。ㄆ鋵嵲绯坎⒉恍迈r,新鮮的是生命在醒來時的感覺)
感悟 感受
喚醒
喚醒我的是生命自身的力量 我又活過來了
說話
說話是我生命存在的一個重要顯示 仿佛從死亡線上追回
思維
我思故我在 思維很美
哭
敢哭才是真性情、偉男子 無所顧及、酣暢淋漓
(機)理 結合 情(趣) 人生機趣
誕生(抖落塵埃、復歸本真)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同學相互交流自己身邊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跡。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語句通順,能夠根據(jù)口語交際的要求表達和評議,內(nèi)容清楚具體。
2. 寫自己敬佩的一個人,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認真修改。
3. 發(fā)現(xiàn)引號的不同用法。
4.積累描寫精神意志的詞語。
5. 閱讀成語故事,大致了解意義,提高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1. 拜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進行觀察或記錄,為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準備。
2. 《成語故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在本組教材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個閃爍著精神光輝的人,有十七世紀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醉如癡全神貫注工作的羅丹,,勤奮專注讓魚游到了紙上的聾啞青年,堅持不懈、勤勞樸實的農(nóng)民。他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在我們的身上就有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人。這次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說說身邊值得敬佩的人。
小組交流
1. 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表達出敬佩之情。
2. 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觀察記錄或任務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紹給大家。
3. 在小組內(nèi)輪流說說自己身邊最敬佩的人。
4. 小組評選:一是評選出所說的人物,誰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二是評選出說得最生動具體的同學。
5. 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小組同學共同幫助把事例說得清楚具體。
全班交流
1. 各組代表輪流說,勸班同學進行評價:一是評價說得內(nèi)容是否具體,能否表達出敬佩之情;二是評價表達時是否態(tài)度大方,聲音響亮。情感渾厚。
2. 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評價,雙向互動,既可以接受同學和老師建議,重說某一部分,也可以椐理力爭,說得真實自然。
3. 引導學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寫在黑板報上,說一說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是什么風范。
延伸拓展
小組同學共同辦一張手抄報,把“觀察記錄”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報上。
第二、三課時
激發(fā)習作興趣
上節(jié)課,通過口語交際我們認識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們憤怒學習的人,這節(jié)棵課,讓我們把這些任務寫下來,并編輯一本《我們敬佩的`人》班級作文集。
明確習作要求
學生自讀習作要求,通過任務的形象和所做的具體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內(nèi)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寫完后要認真修改。
精彩回顧
1. 回憶口語交際時,自己在小組里說的受到組員認可的部分。
2. 回憶在全班交流是,被老師和同學們稱贊的同學是怎么說的。
習作
1. 學生試寫,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2. 按照要求寫完后要認真修改。
評議
1. 把自己認為好的地方做上記號。
2. 與組內(nèi)同學互相習作,寫幾句評語。
3. 再次修改后在組內(nèi)朗讀欣賞,推選一篇完整習作和一個優(yōu)美片段,參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從以下幾點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人物描寫能夠表現(xiàn)人物特點等。
謄抄習作,編輯班級作文集《我們敬佩的人》
第四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
1. 自由讀文中的三個句子,聯(lián)系學過的課文想想這三句話的意思。
2. 想一想三句話中的引號有什么作用。
3. 翻閱類似的課文找出類似句子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4. 想想課外的讀物中有沒有這樣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過引號嗎?是發(fā)揮它的哪一種作用?
日積月累
1、自讀成語,要求讀得正確。
2. 你發(fā)現(xiàn)這些成語有什么特點?
3. 自選一個成語說說它的意思。
4. 開展讀的競賽,熟記這些成語。
閱讀
1. 自由閱讀,自學生字新詞,體會“鵬程萬里”的含義。
2. 指名朗讀。
3. 交流讀后的啟示,(人要有遠大的目標)練習造句。
4.推薦課外閱讀《成語故事》。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一、朗讀句子、想象說話,了解海馬奇特的育兒方式,感受海馬爸爸媽媽對海馬的愛。
1、啟發(fā)談話,引發(fā)思考。
“小海馬生下來時的樣子和長大了的樣子完全不一樣,真奇怪!讀了課文,你還覺得海馬這種動物有什么奇特之處呢?”
2、朗讀句子,學習新部首。
(1)出示、朗讀句子。
“媽媽親一親,把我抱給爸爸。爸爸親一親,把我抱進他的口袋。”“爸爸的口袋像搖籃,又暖和,又舒服!
(2)學習生字:“親”“給”。
(3)朗讀句子,注意讀準字音,按標點停頓。
3、說話練習,了解海馬爸爸的育兒經(jīng)過。
(1)說話訓練:“讀了句子,你覺得小海馬的'生活怎樣?”
(2)利用多媒體,介紹海馬爸爸的育兒經(jīng)過。
4、創(chuàng)設語境、情境,渲染氛圍,啟發(fā)聯(lián)想,感受親情。
(1)多媒體展示。
、賵D像背景:海馬隨海波一起一伏的圖象和輕柔的樂曲。
、谡Z言引導:“海馬爸爸的口袋是小海馬成長的家。在爸爸的口袋里,小海馬不用擔心大海中的風暴,也不必擔心兇猛的魚類的攻擊,可安全了!瞧,海馬爸爸的身子隨著大海的波濤一起一伏,就像搖籃。不一會兒,小海馬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做起了一個個美麗的夢。它會夢見什么?”
(2)根據(jù)句式,小組討論。
“在爸爸的口袋里,小海馬夢見了……”
(3)交流,評價。
5、小結。
二、指導讀好問句,鞏固詞語,描寫生字。
1、正確朗讀問句。
(1)出示問句,指導朗讀。
“你知道海馬小時侯長什么樣嗎?”
“小海馬是在爸爸的口袋里長大的嗎?”
(2)根據(jù)問句,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同桌一問一答。
2、鞏固詞語!靶『qR的泡泡夢”
3、根據(jù)筆順框,描寫“抱、身、體、成”。
語文教案 篇7
1.會寫“絡、錘”等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默寫《竹石》。
3.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三首古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表達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點。
- 第一課時 -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奔騰的駿馬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馬的興趣。)
2.板書課題,交代作者信息。
3.導入新課。馬是吉祥、幸福、奮斗、成功的象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于馬的古詩,(板書:馬詩)讓我們有氣勢地讀一遍題目。
二、初讀古詩,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小組內(nèi)合作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燕(yān)山 月似鉤 金絡腦
3.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讀古詩,整體感知。
1.根據(jù)古詩前兩句,師生共議“沙如雪”“月似鉤”的豐富意蘊,思考:這是一番怎樣的景象?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對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理解予以肯定。(板書:沙如雪 月似鉤)
(詩的前兩句中,以雪喻沙,以鉤喻月,即為比;從一個富有特征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也就是興。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見興,興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xiàn)力。)
2.自讀“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思考這是一匹怎樣的馬?引導學生抓住“金絡腦”“快走”思考。
這兩個詞形象地展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板書:金絡腦 踏清秋)
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駿馬怎樣的感情?(表達了詩人對駿馬的贊美、喜愛之情。)
這匹馬真的受到重用了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沒有受到重用,從“何當”一詞可以看出來!昂萎敗笔恰昂螘r將要”的意思,可見這只是詩人的希望。)
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心情?(表達了詩人渴望報效國家、施展抱負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討,感受深義。
1.師:現(xiàn)在大家理解這首詩的含義了,(點擊幻燈片,展示古詩)讓我們帶著對古詩的感悟,齊讀古詩。
2.學到這兒,老師不禁要問一個問題: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他真的只是在寫馬嗎?馬能發(fā)出這樣的呼喚嗎?
實際上,這首詩是用托物言志(板書:托物言志)的手法寫的,通過詠馬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那詩人是要抒發(fā)什么樣的情感呢?(懷才不遇,渴望有所作為)
3.師:李賀是唐代非常重要的詩人,年少時便極負盛名,他為何會發(fā)出如此感嘆呢?下面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李賀的生平。(展示幻燈片)
4.師:詩人在這萬里平沙中,想到自己的才華不能得以施展,怎能不焦急?因此他感嘆:“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詩人想到昏庸腐敗的朝廷,怎能不憂慮?因此他感嘆:“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詩人想到自己被小人迫害,英雄無用武之地,怎能不憤慨?因此他感嘆:“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馬詩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背誦《馬詩》,說說詩歌內(nèi)容。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李賀通過詠馬表達自己的志向。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另一首托物言志詩——《石灰吟》。
二、“吟”出詩題,弄清題意。
1.出示“吟”字,引出詩題。
師:同學們,古人寫詩經(jīng)常在題目中用上一個字——“吟”(課件出示)。它是個形聲字,從口,今聲。吟,是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有吟誦、贊美之意。我們也曾經(jīng)學過題目中帶有“吟”字的古詩,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誰能給大家背一背?(抽生背誦)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帶“吟”的詩——明代于謙《石灰吟》(出示題目并板書)!妒乙鳌房梢哉f是一首石灰的贊歌,更是高尚情操的體現(xiàn)。(齊讀詩題)
3.看著這個詩題,你會產(chǎn)生什么疑問呢?(引導學生思考)
過渡:是啊,司空見慣、平平凡凡的石灰(展示相關圖片)有什么值得贊頌的'?讓我們在詩中尋找一下答案吧。
三、再讀古詩,整體感知。
1.詩意綻放(讀懂詩意,讀出詩情)。
默讀古詩。讀到“千錘萬鑿”,仿佛看到了鐵錘,聽到了鐵錘擊打聲;讀到“烈火焚燒”“粉骨碎身”,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焚燒的火光烈焰、生石灰入水的騰騰熱氣。讀完古詩,我們能想象出石灰石在石灰窯里被燒成石灰粉的過程。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石灰的什么品質?(板書:志向清白 堅強不屈)
2.集體交流,指導朗讀。
詩歌前兩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币馑际鞘沂挥薪(jīng)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詩歌后兩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币馑际强v然粉骨碎身也全不懼怕,只要能將清白留在人世間。
讓我們帶著欽佩,帶著贊美,再次來感受石灰的堅強和潔身自好的追求吧。(板書:潔身自好)
四、交流探討,體會詩人情感。
1.“詩言志”:詩人借石灰的志向、清白和堅強不屈,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決心。
2.全班交流:這首詩要表達的深層意思是什么?(這首詩正是詩人于謙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高尚人格的寫照。)
3.本詩屬于托物言志詩?雌饋砻鑼懙氖鞘,實際上是詩人在寄托“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強烈感情以及愛國愛民,哪怕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的情懷。
五、課堂小結。
這首古詩,通過贊美石灰的堅強不屈、潔身自好,進而表明詩人于謙正像他筆下的石灰一樣任憑千錘萬鑿,烈火焚燒,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懼,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精神品質。
石灰吟
志向清白
堅強不屈
潔身自好
- 第三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背誦《石灰吟》,說說詩歌內(nèi)容。
2.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竹石》。這同樣是托物言志詩。板書課題,交代作者信息。
3.這是一首題在《竹石圖》上的題畫詩。以竹子為主題的繪畫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這幅圖把竹子和石頭畫在一起,詩人又為這幅畫題了一首詩。現(xiàn)在,我們一起學習鄭板橋的這首古詩吧!
二、再讀古詩,整體感知。
1.誦讀古詩,走近詩人。
鄭板橋,江蘇興化人,晚年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擅長畫蘭、竹、石。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2.默讀古詩,分析古詩的含義。
(1)前兩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中的“咬定”是什么意思?詩中“咬定”的是什么?說明了什么?(用力地咬著不松口;青山;說明可扎根破巖的堅定。)(板書:扎根破巖)
(2)后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的“磨”和“擊”各是什么意思?“堅勁”是什么意思?“任”和“爾”又各是什么意思?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么?(折磨;打擊;堅定挺拔;任憑;你。遭受無數(shù)次的折磨和打擊仍然堅定挺拔,任憑你從何方刮來什么風。)(板書:堅定強勁)
3.你們還知道鄭板橋有哪些代表作品?(《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三、領悟寫法,拓展延伸。
1.這首古詩通過鏗鏘有力的“咬定”兩個字,采用“擬人化”的寫作手法,表現(xiàn)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zhí)著的品質。
2.本詩屬于托物言志詩。這首詩看起來描寫的是竹石,其實是借助竹子的形象表現(xiàn)了詩人那種剛烈、堅勁、不畏任何艱險、不怕任何打擊的崇高精神。
四、課堂小結。
這首古詩表面上是寫竹,其實是寫人,借竹子扎根于巖縫之中堅韌不拔的特點和高潔品質,表現(xiàn)詩人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
竹石
咬、立、磨、擊、任、爾
扎根破巖 堅定強勁
1.本課包含三首古詩,三首詩皆托物言志,所以教學時我都是先讓學生從朗讀中體會詩歌的表層意思,然后再引導學生理解詩中所言的“志”,并激發(fā)學生自己探索詩的深層含義。
2.由于本課內(nèi)容較多,所以朗讀環(huán)節(jié)所用時間較少,仍有所不足。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貓教案03-20
語文《春》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