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2-22 08:04:5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兩篇主體課文和兩篇閱讀課文。《拾穗》一課是對世界名畫《拾穗》的欣賞。表達了作者對19世紀法國農(nóng)婦的辛勞的理解和同情。《落花生》一文,敘述了作者一家人自己種花生,又自家享用勞動成果的過程,感悟到應(yīng)該做什么樣的人的道理。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的語文學習中通過摘抄好詞佳句積累了一定的詞語,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較多,口語表達、情感表達較好,還有部分學生卻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收獲”的愉悅,同時也體味到?jīng)]有勞動,就沒有收獲的生活哲理

  2、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3、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huán)節(jié)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勤勞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對農(nóng)民要關(guān)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重點難點

  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偉大、體面的人!睂ι鐣杏、對他人有益,是一個人的真正價值。

  教學策略

  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以讀代講,感悟文章內(nèi)涵

  教學過程

  1、《落花生》

  (見教學設(shè)計)

  2、《拾穗》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收獲”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拾穗》板書(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字詞

  彌散晚餐監(jiān)督遵循搜尋逼真偷竊

  欣賞充滿

  三.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從課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獲了?(第一段)

  板書(收獲)讀一讀。

 。ǔ鍪荆菏八雸D)麥香混合在塵霧中,彌散在田野上,遠處堆起了金黃4534535aaa色的麥垛,一片豐收的景象。這收獲的季節(jié)屬于拾穗者嗎?我們來進一步欣賞這副油畫。

  2.欣賞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對這三位婦女拾穗時的情景進行了具體、細致的描寫。

  默讀課文2-4段,邊讀邊畫出描寫三位婦女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

  4.說說你畫的句子

  板書:中間承擔生活重擔

  右邊腰落下毛病

  左邊艱苦生活剛開始

  5.再讀課文2-5段,結(jié)合課文中的詞句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6.同學剛才結(jié)合油畫談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評價這副畫的?

  7指名讀第6、7段

  由于米勒對勞動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這副畫畫的十分逼真,認真的欣賞會產(chǎn)生豐富的感受和聯(lián)想。

  四.情感升華

  誰來說說你的感受和聯(lián)想?收獲的季節(jié)屬于她們嗎?她們能享受到收獲的`幸福嗎?

  板書設(shè)計

  收獲

  中間:承擔生活重擔

  拾穗 {右邊:腰落下毛病

  左邊:艱苦生活剛開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出示課文插圖)還記得這幅畫嗎?你能簡單的來介紹一下這幅畫嗎?前幾天,我們一起欣賞了著名畫家米勒的這幅油畫作品,學習了一篇課文,課文的作者也像我們一樣欣賞了這幅世界名畫,并用生動的語言、具體的描寫描繪了畫面內(nèi)容,使我們也學會了欣賞名畫,課文的題目是《拾穗》。今天,讓我們一起再走進課文,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樣將畫面內(nèi)容寫具體的。

  二、回顧課文,指導寫作方法:

  1、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畫面主要內(nèi)容的段落,自由朗讀,說說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對人物進行刻畫、描寫的?(動作、神態(tài))

  2、指名學生說。板書。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出了什么?為什么能從中體會出農(nóng)民的辛苦和他們生活的艱難?在抓住動作、神態(tài)對畫面中的人物進行描寫之前需要怎么樣?(仔細觀察)板書。

  3、小結(jié):只有在仔細觀察的基礎(chǔ)上,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進行描寫、刻畫,就會使你的文章具體生動。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寫作方法。(板書)還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對人物進行刻畫、描寫?(語言、心理活動)我們應(yīng)該學習運用這種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這樣你的文章也會具體生動。

  4、除了對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進行描寫之外,這三段中還有哪些語句你認為寫得比較好?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自己校園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吵鬧聲音,體會大聲說話是不文明的行為。

  2.尋找校園里的噪聲,提出解決方法,學會控制在校園里的說話聲音。

  3.感受公共場所安靜環(huán)境給人帶來的愉悅,嘈雜的環(huán)境給人帶來的不悅。

  教學重點

  1.通過回顧自己校園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吵鬧聲音,體會大聲說話是不文明的行為。

  2.尋找校園里的噪聲,提出解決方法,學會控制在校園里的.說話聲音。

  教學難點

  感受公共場所安靜環(huán)境給人帶來的愉悅,嘈雜的環(huán)境給人帶來的不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情景設(shè)置

  1.聆聽體會

 。1)拉鈴了,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教室吵鬧的聲音】

  這樣的教室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2)我們班級里有沒有這樣的現(xiàn)象?請你說一說我們班級里讓你討厭的聲音

  學生回答之后,師【播放校園里同學們尖叫的聲音】:下課啦,校園里的聲音可真大呀!

  老師在講課,還伴隨著什么聲音?【播放其他小朋友講話的聲音】

  你們還聽見過校園里哪些吵鬧的聲音?

  2.討論探究

  (1)對比,師:小朋友們,我播放的這些聲音,好多都是你們自己的聲音,好多都來自教室喲。

  【視頻播放:安靜的教室、有序音量合適的討論場景】你喜歡哪一種環(huán)境?小組里討論討論

  (2)四人小組討論

  討論要求:小組長負責安排小組成員輪流發(fā)言;每個小朋友用小組成員聽得見的聲音發(fā)言即可;說出你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說出這些嘈雜的聲音是怎么產(chǎn)生的?各小組準備好上臺進行全班交流。

 。3)小組全班交流

  怎樣使全班交流每個小朋友都能聽清楚呢?學生回答后,師展示學生自己定的規(guī)則:全班小

  朋友在其他小組展示回答的時候都不能發(fā)出聲音。有不同意見必須舉手,發(fā)言小組的同學請你補充才能起立回答。

  3.小結(jié):通過前面的聆聽聲音,和剛才的討論,小朋友們覺得我們在校園里說話聲音應(yīng)該怎么樣?

  師:是啊,只有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小點兒聲,才能讓我們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學得更好。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就是第12課《我們小點兒聲》

  學生回答

  四人小組討論

  生回答

  創(chuàng)設(shè)情景,誘發(fā)感情。

  討論的過程也是學生體驗的過程,通過討論讓學生體驗小組合作的時候怎樣做才能將噪聲降到最小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ch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感受如何做到“小點兒聲”

  合作探究

  學校里,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小點兒聲?怎樣才能做到小點兒聲呢?老師想聘請小朋友們當小小“調(diào)音師”,看看誰有好辦法把我們自己的聲音根據(jù)環(huán)境需要調(diào)一調(diào)? 學生發(fā)揮想象尋找更多更好得方法。 讓學生初步感知公共場所要小聲不影響他人

  交流展示 指名小朋友回答:圖書室(不說話,輕步走);課堂上(說話要舉手);老師講課、同學發(fā)揚

 。ú粨屧,仔細聽)等 小組代表展示 學會控制在校園里的說話聲音

  評價補償

  1、學生評價

  2、小結(jié)

  老師覺得,課間在教室里說話要小聲一點,不然會影響別人休息,也會影響班級的紀律,噪聲還會影響健康。讓我們都來做文明學生。

  小組代表發(fā)言后其他組代表評價 加深印象,內(nèi)化

  拓展延神

  小朋友,今天的課結(jié)束后,在課間、在走廊你能做到小點兒聲嗎?讓我們一首歌曲中結(jié)束今天得課吧。[播放歌曲] 聽歌,升華 引導踐行

  板書設(shè)計

  12.我們小點兒聲

  聲音太大影響他人

  噪聲影響健康

  做文明小學生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3

  課前準備

  1.教學課件

  2.生字、生詞卡片和圖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2.體會“為人民服務(wù)”的思想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鴻毛、司馬遷、興旺、炊事員。

  3.初步領(lǐng)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4.理解課文內(nèi)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導入新課

  1.同學們,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見過“為人民服務(wù)”的字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毛澤東在1944年9月8日為紀念張思德同志而發(fā)表的一篇演講(板書課題),相信同學們讀后你會對“為人民服務(wù)”有一個正確理解和認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文,畫出文中生字新詞。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注意生字要讀準字音。

  3.同學互相推薦讀,教師鼓勵讀書不太好的同學展示自己。

  4.默讀課文,你對課文有了哪些了解,還有什么疑問?準備與同學一起交流。

  三、同學交流,理清思路

  根據(jù)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

  1.課文是圍繞什么來講的`?(圍繞“為人民服務(wù)”來講的)

  2.文中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從三個方面講了怎樣才能為人民服務(wù)。A、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B、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利益堅持改正錯的。C、為人民的利益搞好團結(jié),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jié)起來)

  3.各小組代表提出小組同學的疑問,準備下節(jié)課共同解決。

  學生可能提出怎樣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wù)?為什么要為人民服務(wù)?等一些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和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質(zhì)疑入手,品讀課文。

  怎樣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wù)呢,帶著上節(jié)課疑問,我們再次走進文本,默讀課文,找出體會深刻句子畫一畫,簡單作一下批注,匯報時可結(jié)合自己熟悉事例來介紹。

  1.學生默讀課文,自主學習。

  2.小組內(nèi)交換自己看法,準備在全班交流。

  二、相互交流,突破重難點。

  1.根據(jù)學生匯報,出示重點句子,談自己體會。

 、俳Y(jié)合生活熟悉事例談自己對生死觀看法。(學生可從李大釗或郝副營長等熟悉的事例談?wù)剬ι烙^的理解)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钡木渥樱龑W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谝龑W生讀好二段。

 、弁瑢W們理解的很好,出示課件“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wù)的,所以,我們?nèi)绻腥秉c,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你怎樣理解這段話?

 。ㄈ龑右馑迹

  1.總說我們是為人民服務(wù)的,不怕別人批評;

  2.是闡述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我們工作中的不足或缺點;

  3.只要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去做。

 、苤缸x課文

  出示重點句子“我們的干部要關(guān)心每一個戰(zhàn)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guān)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苯Y(jié)合你知道的事例,談?wù)剬Υ司湓挼睦斫。(因為我們是革命的隊伍,是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要搞好團結(jié),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jié)起來。)

  2.讀課文1段,談?wù)劯髯岳斫狻摹巴耆、“徹底”詞語中你體會到什么?齊讀1段。

  三、領(lǐng)悟表達,積累運用。

  1.《為人民服務(wù)》是我們小學階段首次接觸的一篇議論文,說一說你領(lǐng)悟到什么?(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

  2.“為人民服務(wù)”是1944年毛澤東在追悼張思德會議上的一篇著名演講,同學們趕快用自己喜歡方式把課文背誦下來。

  四、說演結(jié)合,提升素養(yǎng)。

  調(diào)查搜集新時期“為人民服務(wù)”事跡,在下次語文活動課中講給大家聽。

  下課。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樹的好處,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感受美的語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學重難點:

  1.學會7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通過對課文朗讀感悟,感受美的語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激趣入題,初讀全文.了解感知課文內(nèi)容;認讀生字字音,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你平時都見過哪些樹?

  2.你知道樹有哪些好處嗎?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難讀準的字多讀幾遍。教師巡視輔導。

  2.組內(nèi)自主識字。教師要注意發(fā)現(xiàn)會學習的小組,教學生小組合作的方法。

  3.檢查初讀效果。采用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挑讀等形式,大面積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4.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說說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景。

  5.自由讀課文,將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6.反饋,說說自己讀完課文后最想說的話。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寫有“擋、咪、汪、低”四個字,問學生: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最會記哪個字?

  2.這四個字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而且是左窄右寬,教師范寫“低”。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并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寫剩下的三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樹的好處,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感受美的語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激情導入

  1.復習鞏固。

  《樹真好》是一篇優(yōu)美的、充滿智慧的散文詩。上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很認真,從課文中你們知道了很多很多,誰能用文中的或者是自己的語言把下面的一段話說完整。

  “樹真好。小鳥XXXXXXXX。樹真好。它可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樹真好?梢赃B成片,變成XXXXXXXX。這世界將XXXXXXXXXXXXXXXX!”

  2.激情導入。

  “樹真好。小鳥可以在樹上筑巢……樹真好。它能擋住大風……樹真好。我們?nèi)以跇潢幭乱安汀苯裉熳屛覀冊僖淮巫哌M課文。

  二、自主選擇,個性化閱讀

  1.教師引導。

  這篇文章很美很美,同學們讀得很認真,現(xiàn)在請你們仔細地輕聲讀課文,你覺得哪些句子美?讀了這些句子你產(chǎn)生了什么想法?請隨手寫下來!(教師提供范例指導學生學習)

  教師范讀。

  2.教師梳理閱讀方法。

  看看誰是個有心人,發(fā)現(xiàn)老師剛才是按照怎樣的步驟進行學習的?

  3.出示閱讀方法。

  (1)閱讀你所喜歡的語句,讀出你的感受。

  (2)你覺得句子美在哪里?

  (3)再次朗讀,讀出體會。

  (4)學生按照閱讀提示精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5)師生對話,互動交流。

  4.教師教學中隨機引導。

  第1自然段:

  從“嘰嘰喳喳”一詞中你體會到什么?播放CAI(小鳥歡悅的鳴叫的情景)指導朗讀。

  小結(jié):AABB式詞語可以讓人感覺音樂美,同時在不同的語境中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2自然段:

  “樹真好。它能擋住大風,不許風沙吵吵鬧鬧,到處亂跑!

  學生讀、說以后思考:樹為什么可以擋大風?老師想聽聽你們的看法。(播放CAl)

  風是個任性的娃娃,到處橫沖直撞。樹的作用可真大呀!那茂密的枝葉為我們擋住大風,減少環(huán)境污染。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樹的作用,同時本句的語言也很美,你

  從“吵吵鬧鬧,到處亂跑”中感受到什么?把你的體會讀出來。指讀、評讀、齊讀。

  第6、第7自然段:

  很多同學都喜歡這兩小節(jié)是因為有趣,怎樣有趣呢?能說說嗎?

  是呀,樹是小狗、小貓的游戲場,是它們戲耍的'地方,也是我童年的搖籃,給我?guī)砟敲炊嗟臍g樂和溫馨。分男女生讀讀吧!

  第10自然段:

  指名學生讀、說以后,教師引導:你從作者把小樹苗比作“小寶寶”感覺到什么?

  是呀。樹是我們童年成長的搖籃。同時給大家?guī)砟敲炊喔R簦覀冊跄懿幌矚g它?我們喜歡它,趕緊行動起來植樹造林讓它們成片成林吧!指導朗讀。

  第12自然段:

  想象那是怎樣一個情景?播放音樂讓學生慢慢閉上眼放飛想象。指名說。

  你們想看看在人們的努力下荒山、低谷變森林的奇跡嗎?(播放CAl)

  教師激情引導:多可愛的樹,多美麗的森林呀!它們?yōu)槲覀儙砹四敲辞逍碌目諝,那么美的家園!樹真好,我們的世界因此更美妙!

  多好的樹,多讓人自豪的樹,老師也忍不住夸夸它了。

  教師范讀第12自然段。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朗讀(比讀、分小組讀、評讀、配樂讀)。

  樹真好,世界也因此美妙。讓我們自由地輕聲朗讀全文。

  樹真好,讓我們一起夸夸它,配樂朗讀全文。

  三、拓展知識,發(fā)展語言

  1.樹是美麗的、朝氣蓬勃的,它為人類造福,帶來無窮的歡笑。同學們那么喜歡樹,在你眼里樹還有什么作用呢?你可以把你課前收集的信息以及你的理解在小組內(nèi)與同學說一說,你還可以把你的想法畫下來,或者做個小詩人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2.指名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點撥。

  3.樹的作用可真大,讓我們再次夸夸它吧。一起朗讀課題。

  四、主動練習,書寫生字

  1.課件出示3個生字認讀。小組內(nèi)交流如何寫好余下的生字。

  2.教師范寫“熱”,學生觀察。

  3.學生練寫,師生評價。展示學生書寫的生字,生生互評,充分肯定學生書寫的優(yōu)點。

  五、教師小結(jié),啟迪升華

  1.教師激情小結(jié)。

  樹真好,好在它可以成林,可以獨立聳立;好在它可以擋風遮雨;好在可以攀爬依靠。樹木細細微微的好,樹好在它是個朋友,并且是個給予生活顏色、趣味、聲音與休息場地的朋友。

  樹因為有了你們的關(guān)心與愛護茁壯成長,成片成林,相信在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世界會更美妙!

  2.課后練習。

  同學們喜歡這首散文詩,下課以后你們還可以把你們喜歡的句子改編為歌詞唱給你的好朋友和家人聽。

  3.在教師的(樹真好)的歌聲中結(jié)束教學。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

  2、理解作者給兩個兒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寫作目的。

  3、鑒賞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蘊深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

  2、理解作者給兩個兒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寫作目的。

  教學難點:鑒賞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蘊深的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講解討論

  教學過程:

  一、介紹文章的.寫作的背景:

  慶歷六年(1046),蘇洵赴京應(yīng)制舉。盡管他才學可為“帝王師”,結(jié)果還是落榜了。他對科舉、對朝廷失去了信心,轉(zhuǎn)而把希望寄托在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身上。次年返鄉(xiāng),寫了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說》。時蘇軾11歲,蘇轍8歲。

  蘇洵對兩個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對他們的生活道路充滿憂慮!睹诱f》正是通過闡釋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達他對愛子的勸誡與勉勵的。

  二、分析課文:

  1、第一段,“軾”名說。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車子的各部件,輪子、輻條、車蓋、軫木(車廂底部四面的橫木),就像各有職分,不可或缺,只有車前的軾木沒有實際用處。軾是車前的橫木,乘車人可將手俯按在上面,有裝飾車子的作用。所以,“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行文幾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題:“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蘇軾呀,我擔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飾啊。蘇軾性格豪放,鋒芒畢露,從不知掩飾自己的觀點。自幼父親就看清了這一特點,勸誡他多加外飾以免遭禍。這正是為他取名“軾”的初心。

  2、第二段,“轍”名說。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天下之車無不循轍而行,但論到車的功用卻沒有轍的份。“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轍無論功之福,也不遭仆斃之禍!笆寝H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爸狻保钦f蘇轍的性格會免于災禍。一說“免”同“勉”,勉力、盡力的意思。善處于禍福之間,又能勉力向前,這正是為他取名“轍”的深意。蘇轍性格沖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盡力王事,后位至尚書右丞、門下侍郎。

  3、補充介紹:蘇洵寫《名二子說》十年后,送二子入京應(yīng)試,過成都辭別張方平,張出了六道題考兄弟二人,自己則于壁問密窺。兩人得題后,即各自思考。轍有疑問,指以問軾,軾舉筆倒敲幾案,意為“管子注”。又指第二題,蘇軾把第二題勾了,因為并無出處,開始答卷。考完后,張方平對蘇洵說:“二子皆天才,長者明敏尤可愛,然少者謹重,成就或過之!

  4、拓展思考:蘇軾兄弟處于北宋新舊黨爭、矛盾激烈的時代,而兩人立身之術(shù)不同。蘇軾性格“不外飾”,論事激烈,不為世容,幾次入朝,又幾次“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宋史?蘇軾傳》)而外任,還差點被殺。蘇轍遇事能自持論,不依附重臣,所以能自立而免禍!端问?蘇轍傳》說:“或謂‘軾稍自韜戢,雖不獲柄用,亦當免禍’。雖然,假令軾以是而易其所為,尚得為軾哉?”“韜戢”就是“外飾”。確實,那種不可掩抑的英邁之氣,正是蘇軾之為蘇軾的特點!短K轍傳》論蘇轍“寡言鮮欲”“君子不黨”,這正是他能處于“禍福之間”“齒爵皆優(yōu)于其兄”的原因。知子莫如父,蘇洵早已預見到了這一切。

  三、課堂討論與歸納:

  1。試摹擬作者的口氣說說“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轍乎,吾知免矣”這兩句話的意思,然后談?wù)勛髡邔蓚兒子不同的希望。

  “軾啊,我擔心你不注意外表的修飾!”“轍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災殃了!”

  勸誡蘇軾多加外飾以免遭禍;勸誡蘇轍善處于禍福之間,又能勉力向前。

  2。楊慎說作者“深知二子”,從這篇短文你能看出作者兩個兒子各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蘇軾性格豪放,鋒芒畢露,從不知掩飾自己的觀點;蘇轍性格沖和淡泊,深沉不露。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法、德育滲透點)

  知識與能力:

  1、感受高爾基平易近人,關(guān)心青少年的優(yōu)良品質(zhì)。

  2、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3、培養(yǎng)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的基礎(chǔ)上,分角色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整體感知入手,以讀體會課文思想感情。

  2、能抓住重點句段反復朗讀,品讀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高爾基平易近人,關(guān)心青少年的優(yōu)良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高爾基平易近人,關(guān)心青少年的優(yōu)良品質(zhì)

  2、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3、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弄清“意外”包含哪些方面

  4、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1、初步感受高爾基平易近人,關(guān)心青少年的品質(zhì)

  2、繼續(xù)培養(yǎng)愛讀書,讀好書的.興趣,逐步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習慣。

  教學設(shè)計:

  一、導入新課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你們有嗎?學生交流

  今天咱們要和一起去經(jīng)歷她小時候的一次意外。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個人、小組等)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指名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2—1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12自然段

  2.讀后自主,思考:文中哪些事情讓作者意外?

 、倌吧酥鲃哟钤挘龅结斪雍笕圆环艞。

  師: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這個人就是《童年》的作者,蘇聯(lián)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讓我們揣摩一下高爾基當時的內(nèi)心。為什么他此文轉(zhuǎn)自斐、斐課件、園FFKJ、Net要主動和作者搭活,在碰到釘子后仍然不停地追問呢?

  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作者看書的急切心情和劇院這個特殊的場所來思考。體會高爾基對青少年的關(guān)心。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不同的情感。

 、谠谧髡叽舐暱蘖似饋淼臅r候,陌生人安慰“我”。

  指導學生把描寫高爾基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句子分別畫下來,認真讀一讀,說說從這些詞句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師小結(jié):從剛才大家的交流中,我們知道高爾基體察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適時地安慰使作者走出了悲傷,他對青少年的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讓人對他不由得產(chǎn)生崇敬之情。

  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10自然段。

  ③“我”和陌生人成了好朋友。

  扣住“微笑”一詞,引導學生討論:從高爾基的話語中,可以看出這是對作者在劇院中讀書的批評。既然是批評,為什么還要帶著微笑說?從“一同欣賞”這個詞你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感悟高爾基劉·作者真誠的幫助和平等友好的態(tài)度。

  3、指導感情朗讀。

  四、作業(yè)

  抄寫生字新詞。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設(shè)想:

  《四季》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xiàn)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yōu)美,并且四幅插圖艷麗,是一篇適合朗讀且體現(xiàn)新課標合作學習為主的,培養(yǎng)學生初步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教材。

  根據(jù)本課特點及語言特色,進行了如下教學設(shè)計:

  1、采用以讀為主,以讀代講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在讀中自己觀察、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分析、自己解決問題、表達情感,從而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兒歌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整個過程以孩子們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為主,培養(yǎng)他們主動觀察,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

  3、為適合低年級兒童特點,采用激情導入法、游戲法、表演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

  4、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靈活選擇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其個性得以充分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課題的導入

  1.邊播放音樂邊朗讀詩:

  秋天到,秋天到,

  園里果子長得好,

  枝頭結(jié)柿子,

  架上掛葡萄,

  黃澄澄的是梨,

  紅彤彤的是棗。

  2.啟發(fā)談話

  兒歌描寫了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一年中除了秋季你還喜歡哪個季節(jié)?

  根據(jù)回答,相應(yīng)板書:

  春夏秋冬

  3.揭示課題:

  小朋友這么喜歡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性,那么今天老師就帶領(lǐng)小朋友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四季》(板書課題)

  二、對課文進行感知性閱讀:

  提出要求:

  1.請小朋友借助漢語拼音試著自己指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請個別小朋友來讀。教師及時地正音,并且鼓勵。

  三、圖文結(jié)合,邊看圖,邊讀詩,邊了解四季的特征。

  1.教師提出要求,以小組的形式來學習。

  (1) 請每個小朋友在組里讀讀詩。

  (2) 看看圖上畫著什么?想想詩中告訴我們什么?

  (3) 組里小朋友互相說說,你怎么知道詩中說的是哪個季節(jié)?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情況。

  提問:

  請每組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學這節(jié)詩的?(注意引導抓住描寫四季特征的詞。)

  板書:春:草芽尖尖

  夏:荷葉圓圓

  秋:谷穗彎彎

  冬:雪人頑皮

  3.抓重點詞,指導朗讀。

  詩中把四季的特征描寫得那么生動,春天草芽是尖尖的,夏天的荷葉是圓圓的,秋天,金黃色的谷穗成熟,掛在枝頭彎彎的,冬天大雪紛紛揚揚,堆起個雪人,那頑皮的樣子多么可愛。而且詩中都是以說話的形式來表現(xiàn),如草芽對小鳥說:讓我們感到親切。課文該怎么讀呢?請小朋友試著讀,如果能適當?shù)丶有﹦幼骶透昧恕?/p>

  4.生動表演,加深記憶

  把文中四幅插圖貼在黑板上,給每組小朋友發(fā)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特征有關(guān)的頭飾,結(jié)合掛圖,進行表演。

  四、擴展知識,進行語言訓練

  課前,老師請小朋友們收集有關(guān)四季的圖片,通過圖片和你對四季的了解,你還知道四季有什么特征?能否也用文中形式來說一說?

  五、結(jié)合板書,總結(jié)全文。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了解《詩經(jīng)》的主要內(nèi)容和藝術(shù)手法;

  通過學習《蒹葭》、《關(guān)雎》、《碩鼠》、《相鼠》體會《詩經(jīng)》的藝術(shù)手法。

  教學重、難點:知道《詩經(jīng)》的基本常識;

  四首詩中情感的體會與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

  把握誦讀要領(lǐng),掌握背誦技巧。

  教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第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廉頗藺相如列傳》。它是選自《史記》的。我們知道《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我國第一部傳記文學,那有沒有同學知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什么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詩經(jīng),請同學們打開課本。

  二、了解《詩經(jīng)》概況:

  1、請同學們自讀文化常識,然后同桌討論,用盡量簡潔的語言來向大家介紹詩經(jīng)。

  明確:(1)《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2)成書于春秋。本名為《詩》,又因其篇目為305篇,故又稱《詩三百》,漢朝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詩經(jīng)》

 。3)六藝:風、雅、頌、賦、比、興

 。4)句式上:四言為主,重章疊句

 。5)反映內(nèi)容

 。6)《詩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的源頭!冻o》是我國浪漫主義的源頭。

  三、關(guān)于《蒹葭》和《關(guān)雎》的理解

  1、在早讀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朗讀《蒹葭》時最為整齊,那今天我們就學習《蒹葭》,先請同學們齊讀一下,注意一下它的結(jié)構(gòu)

  2、在讀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它一共分為三章,這三章的結(jié)構(gòu)是否一樣?

  明確:重章;

  詩中句子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重復出現(xiàn),只有幾個詞不同?

  明確:疊句;

  這首詩是幾言?

  明確:四言。

  小結(jié):正是因為它是重章、疊句,所以讀起來更有節(jié)奏感。

  3、學生自己默讀體會其節(jié)奏感,再全班齊讀。

  4、聽《在水一方》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來描繪一下這首詩。

  另請一位同學邊聽邊在黑板上畫。

  5、全班齊讀,說說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情感。

  明確:每章首句是描寫了一個秋日的早晨,渲染了一種冷寂、落寞的氣氛,襯托出詩人凄婉的感情,由眼前的景物起興。

  “溯洄從之,溯游從之”表達了追求所愛的堅強意志;

  “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愛情路上的困難重重;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址”,“宛在水中坻”,那伊人可望而不可及。

  表達了一種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惆悵心情。

  5、學生齊讀,默讀,根據(jù)其句式特點,背誦此詩。

  6、教師補充《關(guān)雎》

  注意字詞:

  1)關(guān)關(guān):指鳥叫聲。2)雎鳩:情意專一的鳥

  3)好逑(hǎo qíu)好的配偶4)寤寐:醒 睡

  5)芼 (mào) 拔取6)友:親近

  7)樂:快樂

  7、朗讀此詩,說說這首詩的內(nèi)容

  明確:是一位“君子”對“窈窕淑女”的'追求與相思

  8、默讀此詩思考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

  明確:1、2、4、5興起,借眼前景來興起。

  9、學生齊讀,默讀體會情感,背誦。

  四、關(guān)于《碩鼠》和《相鼠》的理解

  1、學生齊讀,翻譯第一段;

  明確:1)“無”通“毋”,不要,不2)“女”通“汝”,你

  3)莫我肯顧應(yīng)為莫肯顧我(賓語前置)

  2、詩中的碩鼠是不是就指大老鼠?

  明確:不是,比喻貪婪成性的統(tǒng)治者。運用了“比”的藝術(shù)手法;

  3、從這首詩中反映了一個什么問題?

  農(nóng)民不堪統(tǒng)治者的殘酷剝削,幻想美好的生活!对娦颉分姓f“《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于民,不修其政,貪而喂人也!

  4、學生齊讀、默讀,齊背。

  5、教師補充《相鼠》,學生齊讀,并與《碩鼠》比較

  明確:也是諷刺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無恥。但是藝術(shù)手法是興

  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guān)《詩經(jīng)》的基本概況,《詩經(jīng)》有305篇,我們今天學的只是其中的四首,但是我們已經(jīng)能夠感受到其內(nèi)容的豐富,表現(xiàn)手法的多樣,課后希望同學們能夠去找其他的詩篇來進行自讀。

  板書設(shè)計: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現(xiàn)實主義)

  詩《詩三百》《詩經(jīng)》

  主要內(nèi)容:風、雅、頌

  詩經(jīng)六義

  藝術(shù)手法:賦、比、興

  四言為主重章疊句

  《蒹葭》《關(guān)雎》《碩鼠》《相鼠》

  內(nèi)容:對于愛人的思念與追求諷刺統(tǒng)治階級

  表現(xiàn)手法 :興興比興

  語言:四言為主結(jié)構(gòu):重章疊句詞語:疊字,疊韻(窈窕),雙聲(參差)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清明》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