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實驗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實驗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目標
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過程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過程。
3.運用實驗法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并得出合理的結論。
4.嘗試解讀營養(yǎng)物質在消化道內被吸收的曲線圖。
5.分析小腸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說出小腸的結構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1.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腸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3.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掛圖。
2.相關的實驗準備。
3.制作小腸壁結構折疊模型。
4.課時分配2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人新課
回憶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設問引起學生疑惑,激發(fā)學習欲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統(tǒng)中的變化
1.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
1.1觀看畫面、回答問題。
通過思考并結合自己的體驗,回答口腔內與消化有關的結構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統(tǒng)組成的課件、提問讓學生體會進食時牙齒、舌、的作用。
(三)、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2.1細嚼饅頭,說說自己嘗出了什么味道?思考為什么會嘗出甜味?
讓學生咀嚼饅頭,然后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2.2提出問題
根據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計劃。交流探究計劃,實施探究計劃。
媒體演示課本P30"探究”的提示及參考方案。
2.3制定并實施計劃
2.4小組交流探究過程、結果和結論并進行分析。
教師巡回指導、答疑。
提出改進意見。
2.5表達交流、
2.6得出結論
全班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結論。
鼓勵、肯定學生的回答并作補充。
概括出消化的概念。
(四)、消化的全過程
3.1仔細觀看,為完成“西瓜子歷險記”做準備。
思考、回答問題。
3.2設問:胃病和肝炎對消化的影響及其防治。
觀察實驗現象并回答問題。通過思考和回答,加深理解小腸是消化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
3.3演示課本P33的“演示實驗”,提問:膽汁對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
設計表格,歸納總結消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3.4插入課本P35第1、2題和p34技能訓練。
展示自己設計的表格,并相互評價。
(五)、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
閱讀資料,比較大腸、小腸結構的特點,理解小腸的結構特點與其功能。
引導學生分析課本P33的“資料分析”,比較大腸、小腸的結構有何異同。
4.1小腸的特點
家畜小腸的內部結構
用放大鏡觀察,加深理解小腸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觀察小腸內表面的皺襞及絨毛,理解它們的作用。
4.2展示制作的小腸內表面皺襞的模型。
指導學生觀察豬小腸的結構特點。
(六)、小結、課后練習
4.1小結: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
4.2布置課本P35練習第3題。
【八年級下冊生物實驗教案】相關文章:
生物實驗教案07-20
八年級生物下冊實驗教學計劃06-24
八年級下冊生物實驗教學計劃06-28
生物實驗教案4篇08-21
精選生物實驗教案四篇08-24
關于生物實驗教案3篇08-30
有關生物實驗教案三篇09-04
實用的生物實驗教案4篇09-08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免疫與計劃免疫》教案二-初二生物教案08-05
八年級生物實驗教學計劃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