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了四個欄目,有處處留心寫好鋼筆字讀讀背背以及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
1.養(yǎng)成處處留心的好習慣,學習在生活中學語文;認識幾種野生動物;學習修改一段話。
2.寫好字右邊帶有撇和捺的鋼筆字,掌握小訣竅。
3.讀背成語和詩歌,豐富語言積累。
4.口語交際:學會感謝。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修改一段話,成語的識記,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
卡片,小黑板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懂得生活中處處要留心。
2.學會一些修改的方法。修改一段話。
教學過程:
處處留心
一、指導學生自由讀這段話,說說小芳學到了什么?
小結:語文無處不在,只要你留心,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練習實際談談體會。
二、認識動物標牌。
1. 生自己認一認。
2.抽生讀。
3. 說說對幾種動物的認識。
三、修改作文
1. 自讀小芳寫的日記,看看有哪些地方要修改?
2. 小組討論。
3. 集體交流。
4. 共同修改。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寫好漢字右邊帶有撇和捺的鋼筆字
2.熟記8個成語與李嶠的`古詩《風》
教學過程:
一、寫好鋼筆字。
1. 觀察所寫的三個字,有什么相同點?
2. 讀小提示。
3. 練習書寫。
二、讀讀背背
1. 自讀成語。
2. 抽讀。
3. 理解成語的意思。
4. 背誦。
5. 讀《風》這首詩。
6. 體會詩中的意境。
7. 背誦。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能說說曾得過誰的幫助,應怎樣向她表示感謝。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剛才有個同學悄悄地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個蘋果,老師要感謝感謝他,誰來替老師對他表示感謝?
采訪被感謝的同學:你的心里是什么樣的感覺?
一個小小的感謝會讓我們感到甜蜜和溫暖,讓我們學會感謝吧!
二、設置不同場景練習。/article/
1.父母踏著晨鐘送你上學;
2.同學為你解決了學習疑難;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引入:一座小小的荒島上住著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假如你是小熊,你這時最想做什么?............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小熊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二、1、(課前準備好頭飾:白云、小樹5-6棵、小鳥、小鹿、小猴)老師邊復述課文內容學生邊帶著頭飾出場演繹小熊夢中的意境,這樣就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意境中。
2、組來模仿剛才的表演來扮演課本劇。這樣寓學于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熟悉了課文的`內容了。
3、組表演,由學生來評一評哪一組表演得最好。
4、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表演讀。
5、討論:為什么小鳥、小鹿、小猴它們都說,這兒真好!
三、教學生字詞
四、抄寫生字詞
五、背書
教學后記: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了本課生字,理解了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兩個偏旁部首。
3、課文較長,學生較難在堂上讀熟,課后需鞏固。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學生學會了從小要懂得保護環(huán)境。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按照買項鏈和退項鏈把課文分為兩個部分,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出課文大意。掌握生字新詞。
教學準備:課件(柔美的音樂)、生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真情無價。
2、教師示范讀,學生跟著讀。
3、教師引導談話:同學們,你覺得什么是真情?能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一說嗎?
二、配樂朗誦,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柔美的音樂,認真傾聽老師朗誦。要求:畫出生字新詞,思考:課文中無價的真情發(fā)生在誰和誰之間?
2、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強調要點。
。1)字音:櫥是卷舌音。
。2)字形:龐是半包圍結構,廣字頭書寫的大小要能藏得住里面的龍,另注意龍上的撇和點都不能丟。
3、教師再次出示含有這些生字的詞語,大家一齊讀一讀,在讀中鞏固生字,積累詞語。
4、指名反饋:文中的真情發(fā)生在誰和誰之間?
5、教師小結:姐姐和妹妹間的是血濃于水的親情,而妹妹和店主之間則是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間的真情,這更是難得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細細體味這種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
6、教師播放課件中的柔美音樂,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讀后說,理清文章的條理。
1、再次播放音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哪些自然段寫的是妹妹買項鏈,哪些自然段寫的是姐姐退項鏈。
2、指名反饋。
3、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按照買項鏈、退項鏈的過程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讀了幾遍課文,你們一定和老師一樣被文中的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打動了吧!他們都擁有一顆集真、善、美為一體的心,真是太令人感動和羨慕了。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兩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想像畫面,知道店主為什么會把貴重的項鏈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小女孩,體會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
2、總結全文,拓展思維,啟發(fā)學生用真心換真心,用真誠對待真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姐姐退項鏈的那一部分內容。
教學重點:知道店主為什么會把貴重的項鏈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小女孩。
教學準備: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項鏈、手帕、不勝枚舉、寂靜、臉龐、小心翼翼、得意洋洋、滿心歡喜、連蹦帶跳。
2、教師導讀: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寫的是發(fā)生在姐姐、妹妹還有一家商店店主身上的感人故事。這個感人的故事是圍繞一條項鏈展開的。你能不能用這根項鏈把這個故事串起來。
妹妹想送項鏈給姐姐——妹妹到商店買項鏈——店主把項鏈賣給妹妹——姐姐來退項鏈——店主把項鏈送給姐姐。
3、師導:
作者圍繞條項鏈,為我們展示了人間用真情買不到的真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去感受這無價的真情。
二、深入探究,體會真情。
1、教師導讀: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無價的真情分別體現(xiàn)在姐姐和妹妹之間、妹妹和店主之間、姐姐和店主之間,F(xiàn)在請大家讀課文,用文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讀文探究。
3、集體反饋。
4、教師導讀:
妹妹要送項鏈給姐姐,是因為――(學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中妹妹說的話)
5、教師質疑:
可是,店主為什么要把貴重的項鏈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妹妹呢?請大家把店主人說明原因的句子找出來。
6、指名反饋后引導學生想像:同學們,當?shù)曛魅肆私饬嗣妹靡患业腵境遇,體會到了妹妹這份真情的時候,他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女孩水想些什么?
7、教師小結:是呀,姐妹間的真情深深地打動了店主,讓他看到了人世間不能用金錢買到的真情,所以他以幾枚硬幣的價格把貴重的項鏈賣給了妹妹。當姐姐來還項鏈時,他把項鏈送給了姐姐。他的行為一樣令人感動。他用自己的真情保護了姐妹倆的這份真情。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師導:
同學們,小女孩、姐姐、店主這三個人,你想贊美誰?贊美她什么?
2、指名反饋:
我想贊美,我贊美她。
3、教師引導學生說說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真情故事。
四、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美麗的瞬間留在了姐妹倆的心里,也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里,感謝姐妹、店主,他們用真情喚起了我們所有人的這份真情。
六、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姐姐退項鏈部分。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瑰麗” “酷似”“盛譽”“快慰”“姍姍來遲”“屢屢奪魁”“奉為至寶”等詞語的意思。
3、讀課文,弄清楚課文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所講的故事生動形象,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我”在發(fā)現(xiàn)中國石的過程中的表現(xiàn)及大家看到后的做法,抓住“我”的表現(xiàn)——“注視”、“不禁喊”,連長拿出裝軍功章的盒子,文書在上面寫上金字,囑咐我要精心保管等,體會駐守在戈壁灘上的戰(zhàn)士們的強烈的愛國之情,并從中受到感染。
三、學校及學生情況分析
1、這篇課文距離學生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老師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充分使用所有的識字方法識字。采用不同的讀文方式,讓學生盡快熟悉課文。再采用自讀,同桌、小組合作讀的方式讀準讀通課文。重點指導:“姍、視、酷、偎”在書寫時要多加指導;“戈、繁、存、覽”指導學生找準部首。
2、課文重難點突破:教學中,指導學生把“我”是怎樣發(fā)現(xiàn)中國石的句子畫下來,說說哪些詞語是重點,由于文中多處使用引號,可以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老師注意恰當?shù)囊龑,把?zhàn)士們對祖國的愛表達出來。
四、課前準備
1、老師準備:生字詞卡片、中國地圖。2、學生準備:查找戈壁灘的相關知識。
五、教學設計
(一)導入。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看了《中國石》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嗎?(“中國石”在哪兒?它是什么樣子的?為么叫它“中國石”?它是誰發(fā)現(xiàn)的?怎么被發(fā)現(xiàn)的等等)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1、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聽老師將課文朗讀一遍。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主要寫了駐守在戈壁灘上的“我”揀到一塊酷似祖國版圖的
中國石”,“我”和戰(zhàn)友們都很珍愛它。)
(三) 初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你不認識的字。
生:學生大聲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
2、按“預習”要求,了解戈壁灘上的一塊石頭,邊防軍戰(zhàn)士稱它為“中國石”,這是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寫作者揀到“中國石”的經(jīng)過的,哪些句子是描寫“中國石”的樣子的,畫上記號。
(駐守在戈壁灘的解放軍戰(zhàn)士,揀到一塊形狀和祖國版圖相似的石頭,十分珍愛它,所以稱它為“中國石”。)
3、自由讀課文。在老師的輔導下結合句子的`意思,通過查閱工具書,自學(可同桌議論)生字新詞,并正音正字。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學生能否讀正確。
[評析: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反復的朗讀,小組合作學習,逐步解決了不認識的字。]
(四)精讀課文
1、默讀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2、具體寫揀石和發(fā)現(xiàn)“中國石”經(jīng)過的是哪幾個自然段,課文可分為幾段? 討論歸納。
3、 通觀全文,在了解本課主要事件基礎上,讀懂每個自然段,練習概括自然段段意。
提示:一種方法,確定誰,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樣;一種方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
步驟:先了解自然段共幾句話;再了解每一句話說了什么;再看哪一句是主要的,并畫上記號。概括自然段段意時,可以摘錄原句,可以把重點詞語、短句拼湊成一兩句話,或根據(jù)主要內容,編寫段意。
[評析:歸納和概括的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但是學生如果在教師的有序的指導下那么這種能力的形成就變得容易的多了。]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戰(zhàn)士們常常揀石頭,還舉行“賽石會”。
第2自然段:一個初夏的早晨,我奔出營房揀石頭。
第3自然段:我把可心的石頭一顆顆揀起來。
第4自然段:趕車的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頭。
第5自然段:我們舀泉水洗石頭,發(fā)現(xiàn)一塊像祖國版圖形狀的“中國石”。
第6自然段:“中國石”正像祖國版圖——傲然挺立的雄雞。
第7自然段:“中國石”表面皺痕與祖國大陸地貌相似。
第8自然段:大伙精心保管“中國石”。
第9自然段:“賽石會”上,“中國石”贏得了“寶石”的盛譽。戰(zhàn)士們感到祖國就在我們身邊。
(2)引導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①內容一致或緊密相關的應歸并為一大段。(一般表現(xiàn)為相關的地點、相同的時間或較集中的情節(jié)。)②個別自然段跟其他自然段既不好保持一致,也不緊密相關,有獨到的意思,就單獨“提升”為一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戰(zhàn)士們常常揀石頭,還舉行“賽石會”。
第二段(第2~8自然段):我揀到一塊“中國石”。
第三段(第9自然段):戰(zhàn)士們喜愛并精心保管“中國石”。
(3)議論一下為什么這樣分段:
①第1自然段為什么需要獨立成段(第一段)?
(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開頭,它交代了兩點:戰(zhàn)士們駐守的戈壁灘上,沙海和碎石是環(huán)境特點。因此,戰(zhàn)士們揀石、賽石就成了他們的重要活動內容。這一段既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環(huán)境特點,又總括說明課文的主要內容,給“中國石”的故事做了鋪墊。)
、跒槭裁吹2~8自然段可以歸并為第二段?第9自然段為第三段?
(第二段從第2~8自然段,寫了揀“中國石”的經(jīng)過及大家對它的珍視。第三段,也就是第9自然段,寫了“中國石”成為大家的至寶。從時間和地點的轉換上,也不難看出兩個段落的不同:前者是一個初夏的早晨,地點在營房以外的大漠之上;后者是在“我”揀到“中國石”之后,已經(jīng)回到了哨所,以及“在以后”的“賽石會”上,“中國石”屢屢取勝和對大家的鼓舞等,是哨所里的活動。)
[評析:不單單讓學生了解怎樣分段,而是在多種形式的配合下讓學生明確為什么這樣分段,即方法比結果更重要。]
(4)小結。
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文章一般都要分段。學習分段,歸納段意,是讀懂全文,領會內容的必要手段。練習好分段、歸納段意,重要的是要先通觀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再認真讀懂每一個自然段,通過歸并自然段,劃分段落;再從自然段的歸納、提煉中,抓住主要內容,用簡練的語言寫出大段段意。
(5)質疑問難后,指名讀課文
評析:注意自然段、特別是大段之間,停頓時間要長些。]
(五)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我”成為石頭迷的原因。)
2、我們駐守在什么地方?(戈壁灘)戈壁灘是個怎樣的地方呢?誰能用課文中的詞句來回答?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舉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灘”換個詞語來說就是什么?(遍灘、全灘)
[評析:把生活中的感知帶到課堂中來,讓學生介紹自己掌握的有關戈壁灘的知識,使學生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我”怎么會成為石頭迷的?
4、齊讀第一段。
(六)識記生字字形,書寫生字
[評析:讓學生選自己認為難寫的字練習寫,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寫的很有興致。]
(七)作業(yè): 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字詞得到落實。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實際教學之前,老師運用多中方法落實了學生對字詞的學習效果。其中的方式也是多樣話的,有指名朗讀,有小組齊讀,有開火車讀等,形式讓孩子們在增加了情趣的同時,增強了鞏固的效果。
二、朗讀得到重視。
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有童趣。教師將其作為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間,化了許多時間與精力進行強化,達到了要求,實現(xiàn)了教學的目標。由此,老師也比較重視朗讀形式在其間的作用里,使孩子們的朗讀具有興趣盎然的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初步接觸體驗。
童話類的文本內容,其一大辦法就是要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體驗性感悟,對此,老師在具體的過程中也能有所體現(xiàn)。如,小松樹的開始的沒有禮貌,后來的知錯就改等等,不光在文字上進行理解,而且,通過動化的讓孩子表演,實現(xiàn)了文字理解與實踐操作的結合。
四、幾點想法:
教學語言的輕重緩急。是對文本的獨到理解后的`演繹,所以,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使之抑揚頓挫,那是教學語言的最高追求。
鼓勵的恰到好處。是對學生的肯定或指向,其間的針對性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后是激勵性,使之行為上表現(xiàn)為努力,心理上產(chǎn)生愉悅,從而使之產(chǎn)生學習的新動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設計理念:
1、通過角色的轉變,實現(xiàn)文本對話,在互動交際中體會到看問題“要全面,不表面,不唯一”的道理。
2、通過對教材的延伸拓展,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3、通過“導入激趣”、“人機互動”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努力做到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內容,在角色的轉變中,實現(xiàn)文本對話,在交際中體會到看問題“要全面,不表面,不唯一”的道理。
2、在互動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過程:
。ㄒ唬┱n件導入,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想聽嗎?讓我們邊看邊聽,想一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課件1)
畫外音:
鳳凰:我們鳥王國要評選勞動模范了,大家說選誰呀?
鳥1:我推薦貓頭鷹當勞動模范。
鳥2:對,我也同意。
鳥3:為什么推薦貓頭鷹呢?
鳥1:因為他是田園衛(wèi)士,捕鼠能手,所以應該當勞動模范。
鳥合:對,我們都推薦貓頭鷹當勞動模范。
鳳凰:嗯,雖然大家都推薦了貓頭鷹,但是為了公平、公正,我要派烏鴉和麻雀去調查一下,看看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
2.貓頭鷹到底能不能當勞動模范呢?老師給大家?guī)追N選擇,請同學們拿起遙控器選擇一下你認為正確的答案。
a出示題目,學生選擇
。ㄕn件2)貓頭鷹到底能不能當勞動模范呢?
、佼斎荒墚敘诰退墚敘壅{查后評④不能當
b明示選擇結果
c同學們選擇了不同的答案,沒關系,讓我們在學習中解決。下面我們就先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請同學們自己出聲音讀課文,注意要把字音讀準確。
(三)指名讀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選讀第幾自然段,在他們讀課文的時候請同學們認真聽①聽一聽他們是不是把字音讀準確了。
②想一想,這個故事主要寫了誰?
2.(課件3)學生讀書,按自然段出示課文原文,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讀音,請讀錯的同學再讀一遍。
3.理解“恥笑”的含義
、伲畡偛抛x課文的時候,老師發(fā)現(xiàn)一個詞語,我都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你們能不能幫助我理解一下。
、冢ㄕn件4)出示課件,“恥笑”中的“笑”在文中指什么?下面哪個意思更準確?
如果讓它當勞動模范,會損害我們鳥國的形象,讓外國恥笑。
。1)“笑”指聲音和表情。(2)“笑”指心里的想法。
、蹖W生選擇
④明示人數(shù)。
、菡垖W生談理由。
、拊俅芜x擇(課件5)
4.解決讀書前的提問
①(課件6)課文中主要寫了誰?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鳳凰貓頭鷹烏鴉麻雀”
、谶@些詞語你會讀嗎?讓我們一起來讀。
推薦勞動模范調查
、勰隳苡蒙线@七個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提示,要把這些詞語都用上)
④故事的結果怎么樣呢?你們想不想也參加這次調查,看看結果怎么樣?
。ㄋ模┺D換角色,學習課文。
1.學生自選角色,變換角色。
扮演烏鴉、麻雀、貓頭鷹的分別起立,明確自己的身份。
2.師變換角色,發(fā)布命令。
①烏鴉和麻雀,請你們分別讀一讀自己說的話,做好準備,一會兒向我匯報。
、谪堫^鷹,請你把烏鴉和麻雀說的話都讀一讀,想想它們的匯報,你滿意嗎?(學生讀書)
3.烏鴉匯報
①請烏鴉匯報
、诔鍪揪渥。(課件7)這樣一個懶漢,怎么能當勞動模范呢?(反問句)
、勰阏f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貓頭鷹到底能不能當勞動模范?
、苣悄銈兙驮賲R報一遍這句話,告訴我和其它鳥兒,貓頭鷹不能當。
、葜该嘧x幾遍。我聽出來了,你不同意。
4.麻雀匯報
、僬埪槿竻R報。
、谖衣牫鰜砹,你們也不同意。
、勰銈儾煌獾睦碛筛鸀貘f一樣嗎?
、苣闹宦槿冈俪鰜韰R報一遍。
、菸衣犆靼琢,你們也不同意。
5.表示不滿,再次發(fā)布命令。
、傥覍δ銈兊倪@次調查,可不太滿意。
請烏鴉起立a貓頭鷹在夜晚干什么?你調查了嗎?
b你們的調查存在什么問題?
板書(要全面)
請麻雀起立:a你怎么能以貌取人呢?
b我說的話什么意思?
c我不需要你們回答。我也指出了你們在調查中的一個問題呀!
板書(不表面)
、跒貘f、麻雀,你們說怎么辦?
、畚野l(fā)布二號命令,“你們再去調查!”
(五)拓展延伸,進行交際。
1.現(xiàn)場調查貓頭鷹
請貓頭鷹到前面,烏鴉、麻雀進行采訪。
我們的評選要公平公正,不能只聽貓頭鷹自己介紹自己,怎么辦?
2.人機對話,調查鄰居。
(課件8)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我們要多方調查,才能準確判斷,烏鴉、麻雀,你們快向鄰居調查吧。
根據(jù)學生的問題點擊課件,回答問題。
3.觀看實景錄像(課件9,加解說詞)
“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們說怎么辦?
(觀看貓頭鷹夜晚捕食的錄像)
4.最后判斷,再次匯報。
、傥覀兟犃素堫^鷹的介紹,又調查了鄰居,還親眼看到了貓頭鷹捕鼠的情景,你們說經(jīng)過這樣的調查,貓頭鷹能頭勞動模范嗎?
②回應問題:對了,剛才誰選擇了“調查后評”和我的想法相同,大王,我就是這個意思。
、圻@回你們都同意貓頭鷹當勞動模范了,不過可不能這么匯報,(課件10)請你們用“貓頭鷹”和“勞動模范”兩個詞語,并選擇下面的標點符號說一句話,表達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
句號(。) 感嘆號(!) 問號(?)
a選擇b練說c匯報
5.通過貓頭鷹當勞動模范,請到臺前交際。
、倌銈儺斏蟿趧幽7读,有什么要對大家說。
、跒貘f麻雀可以向他們提出問題,讓貓頭鷹回答誰問得好,請你來頒發(fā)獎章。
、埒P凰提問,別的鳥能當嗎?
剛才有誰選了就它能當,現(xiàn)在你有什么想法嗎?看來當勞動模范的人選不唯一。
。ò鍟晃ㄒ唬
、苷埬銈兺扑]其它鳥。
(課件11) 誰能(干什么),怎么不能當勞動模范呢?
6.評價大王
、俳o大王提提意見
②下次競選大王
四、板書設計:
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
要 不 不
全 表 唯
面 面 一
【教學反思】
參加全國“創(chuàng)新杯”教學大賽,對我來說,無論是備課能力,還是上課能力,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反思這節(jié)課,我有這樣幾點體會:
1、更充分地認識到“語文是生活”的含義。課堂教學是生活的縮影,是生活的一部分。越是來自生活的東西,越會得到學生認同,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參與。課文《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這篇課文的內容就來自生活,我借助教材,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色來扮演,教師也和學生一樣參與表演。通過“匯報、再次調查、討論、頒發(fā)獎章”等環(huán)節(jié),再現(xiàn)生活的內容,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交際中,拉近了文本、學生、教師之間的距離。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自然對所學的內容有所感悟。
2、必須樹立新的教材觀,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必須開發(fā)教材,才能真正地用活教材。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本著“教材為我所用”的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拓展延伸,設計了讓學生進行“再次調查、最后進行頒獎”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更充分地理解了看問題“要全面,不表面,不唯一”的道理。
3、信息技術要為語文學習服務。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能只發(fā)揮展示、呈現(xiàn)等功能。在這節(jié)課上我設計了利用教學課件“激趣導入”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人機對話”的環(huán)節(jié),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努力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整合。
反思這節(jié)課的問題,我覺得自己應該注意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師必須及時調整,順學而導。在這節(jié)課上,當我與學生交際的時候,感覺引導的不夠到位,評價地不夠及時。今后應加強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好的駕馭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讀懂課文內容,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合作學習能力。借助多讀,有感情地朗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朗讀對話,知道公雞、麻雀、大白鵝、大黃狗這四種動物爪子的作用各不相同。懂得看問題、做事情要從自身特點出發(fā),不能盲目學樣。
教學難點:
讀懂貓媽媽所說的話,知道小貓咪再也不想穿鞋子的原因。
教學用具:
頭飾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貓釣魚》的故事嗎?
2、能不能說說小貓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今天小貓咪又鬧出了一個笑話,它竟然穿上了人的'鞋子。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啊?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5課《小貓咪穿鞋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貓穿鞋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讀時不加字,不丟字。
2、同桌互相讀課文,要讀通順,讀連貫,并畫出自然段。
3、指名讀課文。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聽,聽讀得是否正確、流利,讀后交流知道了什么。
三、精讀品味,入情入境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后小組交流“小貓咪為什么要穿鞋子?”引導學生理解“羨慕”和“好奇”兩個詞語,并試著用羨慕和好奇的語氣讀文。
2、繼續(xù)讀文,看一看小貓咪穿上鞋子以后都遇到了誰?練習朗讀他們的對話。
3、分角色朗讀,集體評價。
4、說說公雞、麻雀、大白鵝、大黃狗為什么不能穿鞋子?引導學生歸納出它們爪子的用處。
5、聽了其他小動物的話,小貓咪心情怎樣?
誰能讀一讀小貓咪的這段對話?讀成什么樣的語氣好呢?(教師指導朗讀)
6、分析小貓咪聽了媽媽的話
、傩∝堖浯┥闲雍芨吲d,為什么又不想穿鞋子了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最后兩自然段,再在小組內交流,看那一組能找到答案。
、诜纸M匯報。教師課件演示“聽診器”介紹“聽診器”的功能。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做一個小實驗:學生一手敲打桌面,一手掌心向下貼住桌面感覺動靜。體會小貓咪爪子的作用。
媽媽的話應該怎樣讀?(學生感悟)
7、帶頭飾分角色表演
四、自主歸納,總結升華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了本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并匯報。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是讓學生通過各種練說了解對人類有益的動物,讓學生通過討論怎樣保護有益的動物具體措施,培養(yǎng)學生對有益動物的愛心,初步樹立環(huán)保意識。
學生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jīng)有了一年的學習經(jīng)驗,但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組織好一段有序的話學生還是有很大難度的,所以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應該分階段,教給學生適當?shù)谋磉_方法和說話技巧。
設計理念:
由淺到深的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圍繞話題啟發(fā)學生大膽說,仔細聽,互相提問題,討論問題,爭論問題。在各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自主參與到學習和交流中,師生合作,互相學習。
教學目標:
1、了解有益的動物,懂得要保護有益的動物。
2、說出自己在生活中和課外閱讀中了解到關于有益動物的知識。
3、積極參加討論,發(fā)表自己對怎樣保護有益的動物的意見。
課前準備:
課前指導學生收集有益的動物的圖文資料,然后以記憶、摘抄等形式,將收集到的資料整理好,準備在班上交流。
教學流程:
一、猜謎導入
1、猜謎:翁嗡嗡,我是一只小昆蟲,每天忙碌地飛在花叢中,不怕辛苦采花粉。大家猜猜這是什么動物?(蜜蜂)
[讓學生在歡快、有趣的游戲中進入學習狀態(tài),調動學生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樂于參與到學習中。]
2、揭題: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更多關于對人類有益的動物的知識。
二、初步練說
1、出示蜻蜓、燕子等掛圖。思考誰是我們人類真正的朋友。
2、大家都知道青蛙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那么黑板上的小動物誰還是對人類有益的呢?為什么?
我知道是有益的動物,因為。
(引導學生用一兩句話,簡要說明哪幾種動物是對我們人類有益的。在說的過程中,許多學生將找到的資料很好的穿插在了喜歡的原因中,超出了我預想的效果。)
[具體說之前幫助學生降低難度,讓學生分階段進行練說,教給學生合適的表達方法和說話技巧。為后面具體說打下基礎。]
三、介紹有益的動物
1、教師示范
師:剛才聽了同學們說了好幾種有益的動物,引起了老師的興趣,老師也想想說一說我喜歡的有益動物。
我很喜歡小青蛙,它鼓鼓的眼睛,大嘴巴,長得十分可愛。小青蛙生活在池塘邊,是游泳和跳高能手。它能捕捉到我最討厭的蚊子和蒼蠅這些傳染疾病的壞家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希望大家保護它們,給它們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
2、誰能象老師一樣具體地介紹你知道的有益動物。(引導學生從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對人類有什么好處來說。)
[本次達到了表達上的具體話,形成了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老師的示范指導,是師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能夠輕松有序的學習。]
3、學生練習
A、自己練說
B、同桌互說
C、指名說
4、小組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益動物的資料。
[讓學生在多種方法下練說,達到生與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既可以取長補短,還可以了解更多有益動物的資料。]
四、全班討論怎樣保護有益的動物
1、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
師:在一些市場上有時可以看到有人正在宰殺青蛙,被宰殺的青蛙大都只有半個火柴盒大小。宰殺者手拿一把鋒利的刀,幾下就將一只活蹦亂跳的青蛙宰殺完畢,動作極其熟練,一側的一個小盆里盛著近百只已殺好,身、腿分離的青蛙等待出售。檢查人員在市場上收繳了6大袋青蛙。隨后動物保護人員驅車將19袋、約1.5萬只田間衛(wèi)士護送到河岸邊放生。
[講述故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入情入境受到感染,自主參與,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憤恨偷獵者惡行。]
2、小組討論怎樣保護有益的動物,看哪個小組點子多主意好。(學生從不傷害不捕食小動物,保護環(huán)境等方面討論。)
五、營造交際環(huán)境
1、召開怎樣保護有益的動物記者招待會。
A、請一個小組上臺來匯報本組保護有益動物的具體措施。
B、全班同學和老師當小記者認真傾聽,隨時可以向小組提問。
2、全班評選優(yōu)秀小組。
[口語交際是雙向互動的活動,必須讓學生有條件、有機會參與到交際的實踐中。模擬記者招待會,通過具體的實踐,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更主要是讓學生學會與他人交流,待人處事的能力。]
六、擴展作業(yè)
1、描寫自己喜歡的有益的動物。
2、設計一些宣傳保護有益小動物的標語。
3、出一期關于介紹有益的小動物的手抄報。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當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有益動物時,用去的時間要比預計的多一些。但我認為這些時間并不是浪費,而是使我和學生都有了不同的.收獲。
有一個學生正在介紹青蛙的資料,說青蛙是捉害蟲大王。馬上有個學生追問道:癩蛤蟆的樣子和青蛙差不多,那它是不是有益的動物呢?學生對這個問題都產(chǎn)生了興趣,多數(shù)人認為是有益的。我故意問道:既然癩蛤蟆是對人類有益的,那為什么還叫它癩蛤蟆呢?這時多數(shù)學生好象認為我說的有理,馬上改變了自己的觀點,又同意是有害的了。我表揚了那些堅持自己觀點的同學,再沒有足夠資料證明癩蛤蟆是有害之前,應該相信自己,堅持自己的觀點?吹綄W生的積極性如此的高,我就讓大家趕快在自己的課外書中找相關的資料。在匯報中堅持自己觀點的同學讀著能證明自己觀點是正確的資料,顯的是那么自信和得意。
這個小花絮將課堂氣氛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使我認識到課堂中的沖突是不能避免的,有沖突就有矛盾,教師的任務就是找出適當?shù)拿茳c,由學生來充當矛盾的雙方,讓學生的思想在沖突中交鋒,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語言表達愿望。教師給學生提供各種條件,給予點撥、引導、激勵,喚起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學習愿望,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要人云亦云,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堅持自己的觀點,勇于去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