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和、應”。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自讀,借助拼音學習生字。
2、教師范讀,幫助學生掃除字詞障礙。
3、師生共同學習,積累好詞佳句。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純樸、自然、歡快的童年生活,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描寫家鄉(xiāng)的好詞佳句。
2、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純樸、自然、歡快的童年生活。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描寫鄉(xiāng)村孩子生活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美好的生活。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農村,大家對麥子都非常熟悉,都知道麥子是什么?麥子有什么用處?(學生回答,老師引導)那有誰知道麥稈可以用來做什么呢?(學生可能回答:喂牛、喂馬)說得很不錯,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麥稈還可以用來做什么?(板書:麥哨)揭示課題:“麥哨”就是用麥稈來做的.哨子。
二、學習新課。
1、學生默讀課文,可以用借助拼音拼讀,同桌交流,問老師等方法來完成。
2、老師范讀,幫助學生清除生字詞。和:hé(和平,和諧),hè(和著,一唱一和);應:(應該,應當),(反應,應用)。
3、師生共同學習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
三、品味優(yōu)美段落。
1、用開火車的方式讀課文(每個學生讀一段)。
2、學生自由度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
四、討論課文主題。
課文通過孩子們在田野、湖畔邊割草、邊玩耍、邊吹麥哨的情景,寫出了鄉(xiāng)村孩子的天真、純樸、可愛、歡快,表達出作者對鄉(xiāng)村美麗景色的贊美,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
五、作業(yè)。
1、寫出本課生字詞。
2、寫出你喜歡本課中的好詞好句。
板書設計:畔兜穗裹嚼肺腑撩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講述自己的故事。
2.放飛假想,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發(fā)展個性。
3.讓學生樂于、敢于、善于表達,集中注意力傾聽他人發(fā)言,并能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設計:
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引入同學們,你們會講故事嗎?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正在進行講故事比賽,可是有一個問題難住了它們,咱們去幫幫它們,好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出示“續(xù)編故事”要求。
1.師生齊讀要求。
2.讀文字“春天里……”一段后先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編成一個小故事。
3.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小組的同學聽,再聽聽別人是怎么講的,可以討論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展開豐富的想象,拓寬學生思維。
評價總結
1.小組推薦優(yōu)勝者參與全班交流。師生進行點評。
預案:
。1)如果可以種太陽就好了,于是,他找來了一個花盆,裝滿了土,挖個洞,放在陽光底下,心想:“明天就會有好多太陽長出來了!”
。2)這樣,花兒就吸收不到充分的陽光,讓太陽媽媽再生幾個太陽寶寶吧。
(3)牛牛想:“我拿個一盆子把陽光吸收起來,等花兒需要它時再把它放出來,那該多好啊!”
2.說說你最喜歡誰編的故事,夸夸他(她),有么建議對她提出來。
3、評選出“故事大王”,獎“小笑臉”。
師生評價:我們的小笑臉應該獎給誰呢?
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教師尊重學生,進行獎勵。
4、師評價小結:你們真是一群聰明的孩子,聽,小動物在夸你們呢!
。ǚ配浺簦褐x謝同學們,你們真棒。┱J真傾聽,取長補短,為學生提供一個交際環(huán)境。
享受學習樂趣。
學生參與評價,公平、公正。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概括內容:
。1)回憶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的梗概。
。2)用幾個詞來概括的故事情節(jié)。
二、精讀感悟:
。ㄒ唬┳杂勺x課文(1-5)自然段。畫出:“我”感情變化的句子。
1.體會丟表時作者的內心感受。
。1)自讀。
。2)指名讀。
。3)指。
。4)齊讀。
。5)結合課文內容填空:我丟失的不只是()也不只是()而是()。
2.體會找到手表時,我感情的變化。
。1)自讀大屏幕中的句子。
(2)用成語概括這句話。
(3)誰還能用其他的詞語來概括“我”此刻的心情?
。4)面對黑大哥遠去的背影,你想說些什么?
。ǘ┠x課文(6-12)自然段,邊讀邊畫出:第二次相遇時,“我”感情變化的句子。
1.感受作者和黑人大哥的第二次相遇的情景。
。1)自讀。
。2)感悟。
。3)再讀。
。4)句式轉換。
2.體會作者受罰時的感情。
A.學習第10自然段
。1)自讀
。2)老師范讀。
。3)指名學生談感受。
。4)理解:“我”的困惑、黑人大哥的'遺憾分別是因為什么?
(5)老師:公德和規(guī)則的含義。
(6)讀“這是公德,這是規(guī)則!”
。7)齊讀第10自然段。
B.學習第12自然段。
。1)自由讀。
(2)指名讀。
(3)抓住關鍵詞,體會課文內容。
。4)質疑:但那位黑人學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師!
。5)讀:但那位黑人學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師!
(6)齊讀老奶奶的話。
(三)學習最后一段。
1.齊讀、理解詞語:翻然醒悟。
2.自讀、說說:“我”悟到了什么?
3.齊讀。
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黑人大哥用迂回的方式,讓作者徹底的明白了公德的重要和校規(guī)的嚴格!他讓我們明白了什么呢?
四、回歸全文,理解升華
板書設計
8、出色的老師
黑人學生
公德
(遵守維護)
丟表------------得表---------------受罰
我:翻然醒悟
傷心-------------高興-----------------困惑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理解為學由難向易轉化的關鍵是“事在人為”。
2、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為”、“鄙”“語”“恃”“去”“顧”等詞的意思。
3、理解“人之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激發(fā)學生樹立志向,大膽實踐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人物對話不同語氣和感情,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人物不同語氣和情感,并背誦課文。
2、 理解“認知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
教學方法:閱讀式、討論式。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利用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學習中一定都遇到過困難,那么面對困難,應該怎樣做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吧。
二、引導學生讀課前“閱讀提示”及書下注釋①,了解如下內容:
、俳忸}:為學即求學、做學問。本文原題為《為學一首示子侄》,作者寫此文的目的是勉勵他的子侄們努力學習的。示:給……看。
②作者的簡單情況。
三、讀文體會
1、學生自己放聲讀一遍課文,生字詞看注釋或。
2、互讀課文。
兩個學生一組,一讀一聽,互相糾正錯誤。
3、三讀,訂正讀音。
出示需注意的字,集體訂正。不逮人 久而不怠焉 迄乎成 屏棄而不用 蜀之鄙 子何恃而往
4、學生再次放聲讀。提示:讀準字音。
5、指導朗讀,讀順句子,讀好停頓
出示下列語句,要求學生讀出其中的停頓。然后讀課文,做到不掉字、不多字、不錯字。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蜀之鄙/有二僧貧者語于富者/曰子/何恃而往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6、讀、譯課文
兩人小組互說互訂正,存疑。
讀、集體讀并討論
全班齊讀。小組提出沒有解決的問題,集體討論,老師適當點撥。
說出下列語句的意思和加點詞的意思。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d、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e、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f、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g、貧者語于富者曰:
h、圣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
四、聽讀課文。
老師讀課文,要求學生不看書,邊聽邊想每句話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 復習質疑
1、研讀課文作者對“為學”是怎樣看的,又是怎樣提出看法的? “人之為學……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弊髡咄ㄟ^兩問兩答提出看法。為學難易的轉化在于是否“為”。每一設問中都是先提出問題,然后從正反兩方面作答。這樣,對比鮮明,突出了“為”對“學”的'作用,說明了“難”與“易”的辯證關系。
2、本文說的主要是關于做學問的道理,為什么開頭卻從“天下事”寫起?
因為“為學”是“天下事”之一,這是從一般到具體的說明事物道理的方法。
第2-3段各寫了什么內容?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第2段采用對比的方法講述了昏庸聰敏不是固定不變的道理。
第3段敘述了蜀鄙之僧朝南海的故事,在寫法上采用了設喻論證的方法,用貧富兩僧的故事來講道理有很強的激勵作用,運用對照比較一貧一富兩個僧人十分鮮明,形象有力地突出了主題。
3、“貧僧自南海還”、“富者有慚色”的故事結尾說明了什么?它與作者看法有什么關系?
說明“事在人為”,這個故事是一個例證,作者用它來生動形象地證明作者看法的正確。
4、第4段得出什么結論?
人貴有志,事在人為。
二、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過蜀鄙二僧朝南海的故事,說明了“事在人為”的道理,告訴我們主觀努力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背誦課文
方法:給學生3-4分鐘自己背,然后老師讀課文,學生隨之默讀;請若干學生試背,全班結合投影提示背。
三、拓展練習 積累內化
(1) 指導書寫生字。重點指導“鄙”和“曰”
(2)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勤奮學習的名人名言或故事,豐富課外知識。
四、總結:學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13為學
人之為學
貧僧:一瓶一缽
富僧:欲買舟而下,富者有慚色
人之立志,故不如蜀鄙之僧哉?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臥、鉆、剩、欺、啄、討、厭、離”這8個生字以及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認識“烘、籬、笆、豬”這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3、通過學習課文,培養(yǎng)學生品詞、橋句的能力;通過觀察圖畫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的能力;在學習生字、新詞時培養(yǎng)自學能力。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丑小鴨命運的戲劇性變化。
3、丑小鴨的成長過程給我們什么啟示?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灾v故事揭示課題。
1.聽老師講配樂故事。
思考:故事講的是誰的什么事?
2.回答問題,板書課題。
。ㄟ@個故事主要講一只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事。)
過渡:丑小鴨怎么變成白天鵝?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丑小鴨》就明白了。
板書課題:26丑小鴨
3.齊讀課題。
。1)從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2)學課文你想知道什么?
。ù蠹覟槭裁唇兴俺笮▲啞保克鼮槭裁措x開家?離開家以后,遇到了哪些困難?丑小鴨怎么發(fā)現自己是一只天鵝的?)這些問題,通過學課文,找出理想的答案。
。ǘ┏踝x課文,借助插圖,理解內容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詞,初讀課文,讀通每句話。
2、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
3、指名逐自然段讀課文,檢查自讀效果,并予以評價。
4、自讀全文,請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沒讀懂的用“?”標出。
。ㄈ├斫獾1、2自然段,讀出情感
1、指名讀第l、2自然段,思考:丑小鴨的名字是怎么來的?你從哪段讀懂的?
2、出示第1幅圖,找出丑小鴨,讓學生看看丑小鴨和其他鴨子的不同之處。
3、結合插圖,從課文中畫出描述丑小鴨樣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鴨”的原因。
4、輕聲讀第l、2自然段,說說你還能讀懂什么?這兩段主要講了什么?注意體會“暖烘烘”、“特別”、“出世”。
5、大家想想,“特別”這個詞還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用“特別”說一句話。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l、2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第1、2自然段
過渡語:丑小鴨的命運怎樣?
。ǘ⿲W習第3自然段
1、出示插圖:圖上畫的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丑小鴨為什么會受欺負呢?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它?
2、結合插圖,讀讀課文,說說大家是怎樣對待他的?他為什么離開了家?當時的心情怎樣?
3、品析詞句:你讀懂了哪些詞語和句子?
重點理解:“孤單”、“……除了……誰都”體會到丑小鴨當時單身無靠,沒有朋友,大家都不喜歡他,這是他出走的原因。
4、丑小鴨被迫離開了家,你們有什么感想?
小結:丑小鴨很可憐,大家都很同情他,也想幫助他,說明你們都很有愛心。
5、指導朗讀,用同情、關心、無可奈何的語氣讀出丑小鴨在家時的孤單。
過渡語:丑小鴨離開家以后,他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ㄈ⿲W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第4自然段,問:丑小鴨離開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難?
2、抓住“只好”、“才敢”讓學生體會丑小鴨離家出走以后,環(huán)境不僅沒有改善,情況反而更糟。
3、用悲涼、同情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小結:小鳥譏笑,獵狗
追趕,白無躲,晚上才敢出來,說明丑小鴨出走后并沒有獲得自由和幸福。
。ㄋ模⿲W習第5、6自然段
1、在熟讀的基礎上體會:丑小鴨為什么悄悄地過日子?
著重體會“驚奇”、“羨慕”。丑小鴨驚奇的是世界上竟有這么美麗的鳥;他羨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鵝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飛翔。
2、思考:伴隨著天氣的變化,丑小鴨找到自己的家了嗎?他是怎樣過冬的?丑小鴨遇到困難以后都是怎樣做的?
體會“凍僵”、“幸虧”,說明丑小鴨冬天無處藏身,處境悲慘,險些凍死。
3、有感情地朗讀第5、6自然段,要讀出丑小鴨命運的悲慘。
。ㄎ澹⿲W習第7自然段
1、天氣暖了,丑小鴨出來散步,他突然發(fā)現了什么?
2、丑小鴨怎么發(fā)現自己是一只天鵝的?
3、反復朗讀,理解內容,理清這個自然段順序,弄懂句意。
4、訓練朗讀:從“忽然”開始,要用驚奇、欣喜的語氣朗讀,表達出丑小鴨為自己命運的改變,愿望能夠實現而十分高興的心情。
。┯懈星榈乩首x全文
把有關天氣、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畫下來,并說說隨著天氣、環(huán)境的變化,丑小鴨的'命運如何變化?
(七)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要啟發(fā)學生領悟這樣的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我們要勇敢地面對挫折和困難,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同時也要正確地認識自己。
第三課時
。ㄒ唬┲该懈袝车乩首x全文
。ǘ┚毩暠痴b第5-7三個自然段
朗讀、背誦指導
指導朗讀時,要提醒學生邊讀邊體會丑小鴨當時的處境和心情,恰當地運用語氣,讀出丑小鴨在家時的孤單,離家后處境的悲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時,要用驚奇、欣喜的語氣朗讀,表達出丑小鴨為自己命運的改變,愿望能夠實現而十分高興的心情。
課文的最后三個自然段要求背誦。可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采用“看圖提示背誦”的方法進行,也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進行背誦
。ㄈ┻M行識字、寫字教學,讀寫詞語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學的漢字基本知識,分析記憶字形,重點分析下面幾個字形比較復雜的字:
剩:左邊是“乘”,最后一捺,改為“點”,右邊是“刂”。
欺:右邊是“欠”,不是反文,可與“期”比較字形。
啄:右邊是“豖”,不是“豕”。
厭:“廠”的里邊是“犬”,不是“大”。
2、指導書寫生字。指示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分析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認真描紅仿寫。
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臥:左寬右窄,左邊是“臣”,筆順是: 。
啄: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寫右邊時不要忘記“豕”加一點。
剩:左寬右窄,左邊的筆順是: 。
厭:不能丟掉最后一筆“點”。
3、把帶有生字的詞語讀一讀、寫一寫。
。ㄋ模┮孕〗M為單位練習講一講丑小鴨的故事,互相評議
。ㄎ澹⿺U展練習
開展一次講故事比賽。先讓學生在課下做好準備,然后在小組里講,各小組再推薦代表參加班級舉行的故事大賽,要求故事的內容要健康,要把故事的內容講完整,語句要通順。
隨堂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鉆( ) 欺( ) 對( ) 剩( )
沾( ) 期( ) 討( ) 乘( )
2、詞語搭配,用線連起來。
3、讀一讀例子,再想一想,然后把句子的意思寫完整,并加上標點符號。
。1)丑小鴨說:“這漂亮的天鵝難道是自己嗎?”
。2)鴨媽媽說:“這漂亮的天鵝難道是_____”
。3)獵狗說:“_________________”
。4)小鳥
說:“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背誦古詩《春夜喜雨》,理解這首詩的意思。
2.閱讀《螳螂捕蟬》,了解更多的成語故事。
3.通過辯論訓練做到敢于想別人闡明自己的觀點,并且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教學重點
寫好給學校的建議信,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難點
在辯論中圍繞自己的'論點組織材料。
教具準備
投影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背一背
1.自由讀一讀這首詩,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指名讀這首詩,教師正音。
3.說說每句詩的意思,不懂的大家討論。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二、閱讀
1.自讀這篇短文,想一想,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默讀課文,思考:
a.那個年輕的侍衛(wèi)官是怎樣勸說吳王不要進攻楚國的?他這樣勸說有什么好處?
b.文章中哪一段文字是寫“螳螂捕蟬”的,你從“螳螂捕蟬”這個成語想到了什么?
3.你還聽說過哪些成語故事,說給大家聽。
第二課時
一、引入課題:中國有句古話,叫作開卷有益,大家是否聽說過呢?你們怎么看這個問題?
二、闡明基本觀點
1.說說你的觀點。
2.持同一個觀點的同學可以分在同一個組,交流一下個人的論據。
三、分組辯論
1.各小組進行辯論。
2.全班辯論。
四、教師總結
1.指出雙方說得都很有道理,讀書時要注意選擇,對于壞書要從反面吸取教訓,同樣能“開卷有益”。
2.大家評議,選出最佳辯手,發(fā)紀念品。
五、談談你的體會
1.普通學生發(fā)言。
2.最佳辯手發(fā)言。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0課。課文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兩只具有環(huán)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學生分析
由于以往的教學把識字和朗讀放在重點,所以本班學生對朗讀和識字掌握得比較好。學生能夠利用以前學過的字識記新生字,在朗讀中也能夠進行知識的遷移。
低年級的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歡小動物,所以本課的內容很適合學生。
教學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這個童話。
3.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林認養(yǎng)活動。
設計思路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識字目標明確、方法多樣,朗讀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增強合作意識,并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發(fā)現學習的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質疑、釋疑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只鳥蛋》,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愛護環(huán)境,保護小動物。在動物界中,也有一些動物小衛(wèi)士,他們保護著自然界的安全。今天,老師就讓大家認識動物小衛(wèi)士之一的小松鼠。你對這種小動物有哪些了解?(出示課件,觀看影片介紹。)
【和以前的內容相聯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板書:松鼠和松果。學生齊讀課題。
師:看到這個課題以后,你們想到了什么?
【培養(yǎng)學生質疑、設疑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注意本課所要學習的生字。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流利。讓學生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利用上學期所學的拼音自學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借助拼音,指名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讓學生有學習主人的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
3.自主選擇生字進行學習,并讀出該字所在的句子,教師隨機選擇句子進行指導朗讀,并采取多種方法練讀。
第一組聰活潑
師:松鼠聰明活潑,學會了摘松果吃。他高高興興地走進大森林,摘了一個又一個。(結合上下文理解聰明活潑。)
第二組忽然眨
師: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來。(做動作猜謎語。)
第三組如總
師: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用如果說句話。)
第四組以
師: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后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講解“以”字字形、間架、筆順、筆畫,并且練寫。)
第五組主意
師:對,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里埋下一個。(編兒歌記憶生字。主字王上加一點,立日加心變成意。)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師:除了課文外,你還在哪里見過這些字。(分小組出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這些生字的商標、報紙或雜志等,念給小組中的其他成員聽。)
5.展示生字,請學生把自己所收集到的這些商標等貼到小黑板上,并讀給老師、同學聽。
6.練習,你認識它們嗎?
A.聰明活潑聰明活潑的小明學會了種花。
B.忽然天忽然暗了下來,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C.如果如果明天天晴,我們就去春游。
D.以后學了這一課,我們以后會更愛護樹木了。
E.主意我們有一個美化校園的主意。
【多種方式識字,結合生活實際識字。聯系以往學過的內容,學練結合!
三、再讀課文,以讀代講,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借助生字,再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指名分段朗讀。
3.選擇學生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練讀。教師范讀第二段。
學生讀陳述句,老師讀心里想的話。也可教師讀陳述句,學生讀心里想的'話。
4.小組成員之間可采用互讀或者齊讀或者組長指名讀等方式練讀。
【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出示題一。
。1)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間有什么關系?
(2)你喜歡小松鼠嗎?為什么?齊讀最后一段,讀出感情,體會作者的用心。
5.再讀課文,把你所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讀出來。
指名讀,并讓學生戴頭飾表演。
6.練讀。我愿意讀。
每個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
將來,這里會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樹林。
【多種方法練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在讀中學習,合作學習!
四、復述課文。
教師指導:按吃松果——想松樹——種松果——長松樹的順序復述。
五、擴展。
1.師:以后這里會是什么樣子呢?
小組討論,說一說,議一議,報一報。
2.師:老師這有一張萬寶小區(qū)植樹分布圖。請你看一看。還可以在哪里種植樹木能把萬寶小區(qū)建設成美麗的綠色小區(qū)。
【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
六、總結。(略)
七、作業(yè)。
1.師:剛才大家說了松林的樣子,請你回去后,把你想到的畫出來。
2.師:除了松鼠外,你還了解哪種動物或植物;丶抑,請你通過查書或上網等方式調查。
八、板書。
課后反思
1.本課符合課改精神,體現課改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全課貫穿創(chuàng)新意識。
2.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體現合作意識,在整堂課中,學生能夠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發(fā)現學習。
3.本課在設計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識字、記字,在生活中積累知識。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除了以上優(yōu)點外,本堂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生字寫的少。課前如果能夠讓學生對當地的植樹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查了解會更好一些。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重點字詞,要求學生必須牢記掌握。
2、流利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的方法進行寫作。
4、學習本課的敘述方法,理解有關詞語句子。
5、激發(fā)學生探索植物世界的奧秘,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植物世界的奇異。
3、懂得課文圍繞著一個意思,分不同角度描寫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僖宰x代講法
、谝龑c撥法
、壑笇Ю首x法
、芾首x理解法
⑤合作探究法
、拮詫W法
四、教具準備:
卡片和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15課,奇異的植物世界。(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中的“奇異”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近義詞的方法解釋一下?
2、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要檢查一下同學們對詞語的掌握情況。出示詞語卡片,學生認讀詞語。
2、回顧課文內容,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小星和同學們在李叔叔的帶領下,參觀了植物園,看到了許多奇異的植物,感到植物世界多奇異啊!)
3、奇異的植物世界,小星和同學們在植物園見到了哪些奇異的'植物呢?生作答,師隨機板書。
(哈哈樹 帶電植物 蠟燭樹 醉草 捕蠅草 水笛荷)
(二)、精讀課文,品學體味。
過渡:李叔叔向同學們介紹了這么多植物,到底這些植物奇異在什么地方呢?就讓我們一起到文中找尋答案吧!
1.學習第2自然段課文。
(1)師:我們先來了解哈哈樹的奇異之處。請同學們齊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這段寫了哪種植物,它的奇異之處是什么?(板書:哈哈樹 發(fā)出笑聲)大家是怎么發(fā)現的? (聽)
(2)指導朗讀這兩個句子:
“這兒明明沒有別的游客,哪兒來的笑聲呢?”(這個問句要讀得短而上揚,讀出好奇而急切的心情。) 自由練讀,抽女生讀。
李叔叔的話又應該怎么讀呢?(讀得平和親切。) 抽男生讀,齊讀。
大家讀得很投入,誰能扮演哈哈樹,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奇異之處呢?(出示課件,指名上臺表演)
2.學習第3——7段課文。
過渡:哈哈樹會發(fā)出笑聲,那么帶電的植物又會有什么奇異之處呢?
(1)請同學們小聲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寫了哪種植物?(帶電植物)它奇異的地方是什么?(板書:帶弱電)
、谥笇Ю首x!靶⌒窃娇丛较矚g,便伸手去摸……‘啊!’他驚叫著把手縮了回來,顯得很緊張!(要聯系上下文,讀出小星的心情和他的情感變化。)自由練讀、抽生讀
(2)小組合作學習第4—7段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哈哈樹和帶電的植物這兩種奇異的植物,使我們覺得植物世界真有趣,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奇異的植物呢?那么就請大家大屏幕上的自學要求,自學4---7自然段。
自學提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4---7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每一自然段分別寫了哪一種植物?它奇異的地方是什么?同學們是怎么發(fā)現的?并完成表格的填寫。
②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③學生匯報展示,師隨機引導。
(3)誰來扮演小導游,介紹一下你喜歡的植物,注意一定要講出你對它的喜歡。
(三)、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小結:我們在植物世界里認識了很多的植物,你們的感受是什么?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嗎?(多么奇異的植物世界呀!)的確,這是一個多么奇異的植物世界呀!請同學們充滿感情,再讀一讀這句話! (指名讀、齊讀)
2、欣賞其他奇異的植物: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奇異的植物,請大家再欣賞一番。(課件播放視頻)這些植物奇異嗎?(奇異)那么讓我們再用響亮的聲音齊讀:多么奇異的植物世界呀!
六、教學結束:
今天,我們認識了不少奇異的植物,但是自然界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需要我們去了解,去探索。同學們可以課后查找資料,去了解更多的奇異植物。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這篇閱讀課文是一首詩歌,內容是贊頌深圳迅速發(fā)展變化的原因是由于執(zhí)行改革開放的政策。
教學目標
理解詩句意思,了解特區(qū)發(fā)生的巨大變化,體會改革開放政策的英明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昨天的村莊和今天的特區(qū)新城各是什么樣兒的。懂得特區(qū)的發(fā)展原因是執(zhí)行改革開放的政策。贊頌改革開放政策給特區(qū)帶來的繁榮昌盛。
教學構想
先讓學生把這首詩放聲朗讀幾遍,在學生對詩句比較熟悉而且讀的有點體會的時候再引導學生交流。
教學準備 投影片
學生學習過程
一、預習課文,了解內容。
這首詩是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祖國所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告別了昨天的貧窮落后,贊頌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展望光輝燦爛的明天。把這首詩讀一讀,想想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了哪些變化。
二、指名朗讀課文,讀課后思考題
1.說說每小節(jié)的意思,哪幾小節(jié)聯系緊密
2.引導學生分節(jié)朗讀,在說出節(jié)意的基礎上將課文分成三部分
三、重點分析討論第一部分
1.指名讀,問:從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
2.昨天,泛指改革開放前。學生分小組展開討論:生活多少年來一個模樣說明什么?(說明人們只能沿著一種模式生活,對外面的世界沒有一點了解,過的是一種傳統(tǒng)的`封閉的生活。)
3.進一步理解,現代文明在這里無從談起,是那樣遙遠、渺茫展開討論。即使起早摸黑地干活,還是難以溫飽,婦女依然圍著鍋臺轉,人們吃的是溪里的水。這一切都說明:貧窮落后困擾著人們。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這一部分寫的是昨天農村的貧窮落后,并點出了人們觀念的陳舊和保守。讀時語調要低沉,注意停頓的長短、語氣的輕重。
5.老師小結第一部分內容
四、分析詩歌第二部分
1.自己默讀,想:今天的特區(qū)新城又是什么樣兒的?課文是從哪幾方面講的?
學生自己動手劃出來。
高速公路 廠房 兒童樂園
開卡車 運送 辦廠 學習 娛樂
這是從社會環(huán)境和人的變化兩方面來講的。
2.組織學生討論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
農村變成了城市,高樓大廈林立,公路縱橫交錯,馬路寬而美。
文化娛樂設施,城市建筑相配套。
城市整潔美觀,似花園仙境。
3.討論人的變化詩文是怎樣表現的?
緊張高效的工作,健康充實的文化生活。
儀表到心靈都煥然一新。
4.教師小結第二部分內容。
五、分析詩歌第三部分
1.討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改革開放插上翅膀開辟美好的遠景
點出了變化的原因,(打出投影片)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