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范例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羅爾善良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學重點學會默讀課文,從中體會小貓的得與失在卡羅爾內(nèi)心引起的情感變化,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
信息資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課前搜集廣告詞。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導入。你最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喜歡它?(學生暢談自己喜歡的動物)卡羅爾和你們一樣也非常喜歡小動物,她最喜歡的`是小貓。那么他們之間會發(fā)生怎樣有趣的故事呢?(板書課題)【從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物談起,易于激發(fā)學生學文的興趣,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
2、插圖導入。出示課文掛圖: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這個小女孩就是卡羅爾,她非常喜歡小貓。(板書課題)
對話平臺自學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詞,教師要抓住學生認讀的難點予以指導。
(1)組長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本課要求會認的字中“羅、洛”是邊音;“適、廚、絨”是翹舌音;“蹭”是平舌音;“卡”是多音字,在音譯詞中讀kǎ;“涂”在“糊涂”一詞中讀輕聲。
(2)學習伙伴互相交流識字方法。猜謎識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點不見了——免。形近字比較認識:熱—墊、兔—免。用熟字加偏旁、減偏旁的方法識記:苗—喵、曾—蹭;蘿—羅、櫥—廚。用動作演示記“蹭”字。
3、班級開展“識字大王”擂臺賽,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默讀 1、學生默讀課文,說說有什么感受?(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默讀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
4、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1)卡羅爾和爸爸在報上登的廣告很有趣。
(2)卡羅爾為小貓準備的家很有趣。
(3)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5、再次默讀課文,感悟自己認為有趣的句段,想想為什么認為這部分有趣?
6組內(nèi)互相交流自己的閱讀收獲,然后全班進行交流。
練習
擴詞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舟夜書所見》這篇文章,我依然采取了讓學生搜集材料、小組合作學習再共同交流的方式。然而,由于學生與這首詩第一次接觸,詩中所描寫的美境感性認識又少,且部分學生也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料。所以,理解上出現(xiàn)了一定的偏差。特別是對詩的后兩句“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理解更不到位,導致了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采取了下面的教學方式。
1、運用課件,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
教學本課時,針對學生了解河(海)面漁火知識過少和“燈光”與“滿河星”之間的關系不易理解的特點,結合“根據(jù)詩句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美麗畫面”的要求,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多媒體課件:在漆黑的夜晚,一只小漁船點著孤零零的一盞漁燈,仿佛螢火蟲的光亮,從遠處緩緩駛來,那情景非常寧靜;陣陣微風漾起層層細浪,原來那點亮光散開成河面閃爍的星星,又是多么迷人。以動畫演示畫面,不但輕而易舉地解決了“燈光”與“滿天星”之間的關系,而且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為進一步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做了鋪墊。
2、教師范讀,強化詩所烘托的意境。
受前兩首詩的影響,特別是當學生看到“月黑”、“孤光”、“一點”等詞后,學生往往會不自覺地聯(lián)想到這首詩表達的.也應為作者孤獨、寂寞的心情。其實不然。為強化詩所表達的意境,我在學生初步理解詩意后,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老師范讀文章,邊想象詩所描寫的畫面。通過老師的范讀和課件演示,同學們悟出了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對夜色中水面漁火景象的贊美。
在學生理解詩意、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我又要求孩子們各自背誦了查慎行的一首詩作結。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認讀生詞,正確書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繼續(xù)練習通過寫摘錄筆記,獨立識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課文欣賞《拾穗》|了解19世紀農(nóng)民的生活和勞動,培養(yǎng)觀察和想象能力,提升審美能力。
3、理解:“彌散、埋頭苦干、搜尋、描繪、聯(lián)想、欣賞、逼真、切身”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在深入閱讀、與同學交流后,對嗦摘錄的重點詞句進行補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圖,欣賞,師介紹油畫。
2、學生觀察,自己介紹畫面,師強調(diào)觀察的順序。
3、說說畫面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4、師板書課題,指導學生學習“穗”字,同時介紹作者。
二、初讀識字
1、自讀自己勾畫的詞句,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互相評價。
3、請同學提醒大家,哪個字的哪些筆畫容易錯,共同記憶。
學習多音字“落”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分組分段讀課文,其他組認真聽,看圖,想想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描述的。
2、引導學生概括每個段的內(nèi)容,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的?(總結寫作和觀察圖畫都應該有順序)
3、自讀課文,提問,師引導學生怎么分類自己的問題,怎樣處理分類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齊讀課題
2、看圖,作品主要表現(xiàn)的是什么?(人物還是景物?)
3、透過人物作者要表達什么?請默讀全文,用——勾出全文的中心句。
4、齊讀,理解“逼真”,過渡,作者是怎樣通過畫面和描述來表達這種情感的?我們來學習1——5段
二、細讀,感受作者的情感,學習作者的觀察和寫作方法
1、師:拾穗是在一個什么季節(jié)?從哪里看出來是收獲的季節(jié)?收獲的季節(jié),人們的心情會怎樣?這里的.監(jiān)工是干什么的?說明了什么?
過渡:監(jiān)工為下文的三個婦女的描述打下了伏筆,這三個婦女是怎么樣拾穗的呢?讓我們走進下文
2、自讀2-4段,用-----勾出畫面上看到的內(nèi)容,用﹏勾出作者通過畫面推想的?
3、學生回報自學情況。師板書學生的回報內(nèi)容。
4、知道學生體會。
(1)、看第一位婦女,你覺得哪些詞是重點?用⊿勾出來,說說從這些詞中體會到什么?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2)、你還能想象到什么?(師總結:又看到的事物或人想到的相應的人或事物,這種想象叫聯(lián)想。師板書:聯(lián)想。)
5、總結2、3、4自然段的學習。
師;看到這樣的畫面,讀著這樣的語言,你會想到哪首詩?《憫農(nóng)》齊背。
6、引讀:這就是19世紀——(學生讀相應的句子
。1)、為什么作者畫得如此逼真?(聯(lián)系上下文)
。2)、齊讀米勒的資料。(結合資料會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以我們學習課文就是需要一些背景資料來輔助我們學習。)
。3)、師:正因為米勒對農(nóng)民的生活有著切身的體會,所以——(學生讀相應的句子)
7、師引讀:這幅畫有——(學生讀句子),畫面本身是——(學生讀相應的句子)
8、看板書總結。(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總是能引發(fā)作者的聯(lián)想與思考,在欣賞美術作品時,應認真觀察,用心思考,才能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受美的熏陶,在描述美術作品時-描寫任何一個場景,首先要有順序,比如這篇文,先介紹畫面背景,再刻畫人物,其次,要在記敘時加入推測和想象,實際是對作品的理解。)
并說說自己的收獲。
三、積累句式
由于——————因此————————
。1)、齊讀句子,了解句子關系,以及句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關系
。2)、這個句子換個關聯(lián)詞,可以換成什么?
。3)、抽說,組織學生認真聽,判斷,評價。
(4)、寫下來
(5)完善摘錄筆記。
教學反思:
本文的重點是2-5段的內(nèi)容,讓學生了解19世紀農(nóng)民的生活和勞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審美能力。我的教學緊緊圍繞著教學的重點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根據(jù)要求自己勾畫句子,哪些是描寫畫面的,哪些是作者根據(jù)畫面的推測,目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勾畫,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即在描寫和欣賞繪畫作品時要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加上自己的推想,從而實現(xiàn)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
四年級的學法指導有一條是:能指導學生自己勾出重點詞句,然后品讀重點詞句,以及了解重點詞句在文中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自己勾畫重點詞句,并引導學生體會勾畫重點詞句的方法。凡是能體現(xiàn)中心的詞句都是重點詞句。通過教學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重點詞句的把握還是可以的,因而進一步讓學生抓住這些詞句,說說自己能從這些詞句當中體會到什么。其實就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語,并體會他在文章中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滲透了理解詞語方法的指導。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
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8-26
語文翠鳥教案05-02
《語文園地》教案05-21
語文《檢閱》教案06-10
語文《秋游》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