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必備(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是以第三次全教會《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jù)編寫的,供二年級實驗班第一學期使用。為幫助教師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好地使用教材,現(xiàn)就本冊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教材的編排、教材特點、學習目標、教學內(nèi)容及提示幾方面作些介紹。重點圍繞“語文園地”這一版塊展開。
一、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略)
二、教材編排
本冊教科書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nèi)容。
每組教材都包括了“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構(gòu)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罢Z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fā)現(xiàn)——鼓勵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及字詞的一些規(guī)律,掌握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yōu)秀段篇,復習學過的字詞,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口語交際——在雙向互動的口語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展示臺——給學生提供展示課內(nèi)外學習所得的舞臺。
三、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nèi)容。
每一組教材均以“導語”的形式點名專題,識字課、課文以及“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展示臺等內(nèi)容都圍繞著本組的專題安排。如第二組,簡短的導語點出了本組的專題——學校生活!罢Z文園地”里“口語交際”的話題是結(jié)合課文《我選我》的內(nèi)容設計的,讓學生談談對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的看法,討論如果班里改選干部,自己會不會選自己!罢故九_”則引導學生展示在課外活動中學到的本領。
再如第六組,導語(“如果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很多東西給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保c出了關愛他人的專題,“語文園地”中的兒歌(《誰和誰好》)、“口語交際”的話題(討論怎樣幫助殘疾人)、“展示臺”的內(nèi)容(唱《愛的奉獻》這首歌),均與本組專題有一定聯(lián)系。這樣安排,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瑣、加強整合的思想,便于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2.識字課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
3.課文的內(nèi)容豐富,體裁多樣,具有時代感,貼近兒童生活。
本冊教材的課文體裁多樣。童話、寓言、詩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記等應有盡有,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4.課后練習重視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著眼于積累語言,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語文實踐能力。
5.突破傳統(tǒng)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增強了親和力。
本冊教材在呈現(xiàn)方式上有很多創(chuàng)新和突破。
首先,編寫角度由關注教師的“教”轉(zhuǎn)向既方便教師的教,又方便學生的“學”,使教科書由“教本”變?yōu)椤皩W本”。這冊教科書,無論是導語,還是課后練習或者“語文園地”中的練習,均不再以問題或要求的`方式呈現(xiàn),而是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學習與練習的內(nèi)容,拉近了學生與書本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學習的距離,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增強了教材與讀者的親和力。其次,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有利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教材中,每個“語文園地”都編排了“我的發(fā)現(xiàn)”這一欄目,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及字、詞的一些規(guī)律。如,“語文園地二”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表示動作的詞“掃、提、搬、推、挑、抬、捕、捉、抓”都帶有提手旁;“語文園地三”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組的兩個詞意思相反;“語文園地四”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guī)律。為加強趣味性,還設計了游戲式的內(nèi)容,如,“語文園地七”中,引導學生從一幅組合字形圖中發(fā)現(xiàn),漢字分分合合可以形成許多新的字。這樣編排,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注意發(fā)現(xiàn)的習慣,不斷積累學習方法,而且可以使學生從發(fā)現(xiàn)中提高自信,不斷獲得學習的動力。
再次,在“語文園地”里設有“展示臺”一欄,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和才能的機會。教材以學習伙伴的展示為引導,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領和學習收獲,使學生不斷產(chǎn)生成就感。如,“語文園地一”的展示臺,引導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書簽、賀卡,自己寫的兒歌,畫的圖畫;“語文園地三”的展示臺,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課外識字成果、收集到的北京風景明信片以及自己的文藝才能;“語文園地四”的展示臺,引導學生制作、交流識字卡片。教材以這種方式,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進而不斷產(chǎn)生學習動力,并逐漸使學習成為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學生經(jīng)常有機會展示課內(nèi)外學習的成果,還能促使他們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成為學習語文的有心人,F(xiàn)代社會要求學生學會與人友好相處,與人團結(jié)合作。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教材的編排方式體現(xiàn)了提倡學生合作學習的思想。這一思想在語文園地的學習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6.教材內(nèi)容具有開放性和彈性。
展示臺鼓勵學生隨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目的在于使所有學生在已有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與發(fā)展。這些,都體現(xiàn)了教材內(nèi)容的開放性和彈性。
四、學習目標(略)
五、教學內(nèi)容及提示
這冊教科書采取了以專題整合內(nèi)容的編排方法。因而,教師備課時,要注意每組教材在內(nèi)容上的聯(lián)系,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nèi)容,設計教學方案。如第一組,《秋天的圖畫》之后,學習伙伴說:“我想畫秋天的果園!薄拔蚁霌鞄灼淙~做書簽!薄鞍言蹅兊淖髌穾恚k個展覽吧!”實際這是在為“語文園地”的展示內(nèi)容作準備。學到這里,就要布置學生畫秋天,收集描寫秋天的好詞佳句,用落葉做書簽、賀卡等,為舉辦作品展覽做準備。
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黃山奇石》課后,學習伙伴建議大家收集黃山奇石的圖片,“語文園地一”的展示臺就可以補加展示這一內(nèi)容。教師要根據(jù)當時、當?shù)睾蛯W生的實際,活用教材,隨時利用身邊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與形式,拓寬語文教學的渠道?傊處焸湔n時胸中要有全局,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做到既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學充滿活力。
下面重點介紹“語文園地”的教學。
實驗教材中的“語文園地”實質(zhì)上與以往教材中的“基礎訓練”基本相同,但二者相比較而言,“語文園地”除了幫助學生對所學的語文知識、技能進行系統(tǒng)地梳理、整合、鞏固以外,更注重在學生心中培植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信!罢Z文園地”中題目的安排都以“我會”的形式出現(xiàn),“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都是激勵學生滿懷自信地進行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的有效形式。因此,從“基礎訓練”到“語文園地”,不僅僅是提法上的改變,其最根本的變化體現(xiàn)在觀念、認識上的更新,課程改革與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理念在其間得到了凸顯。那么,我們應該賦予“語文園地”什么新的內(nèi)涵?我的理解是它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有了理念上的更新,如何進一步在操作上讓“語文園地”走出傳統(tǒng)“基礎訓練”的模式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樂園呢?以下結(jié)合具體教學設計,從“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臺”四個方面進行介紹。
“我的發(fā)現(xiàn)”。設計這一欄目的意圖是鼓勵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fā)現(xiàn),使之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的習慣。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fā)現(xiàn),引導他們相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把從這里發(fā)現(xiàn)的識字方法遷移運用于今后的學習之中。八次“我的發(fā)現(xiàn)”內(nèi)容如下:
。1)第18頁:①發(fā)現(xiàn)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學習生字。②發(fā)現(xiàn)漢字中的許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第38頁:①發(fā)現(xiàn)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學習生字。②發(fā)現(xiàn)帶提手旁的字與手的動作有關。
(3)第55頁:發(fā)現(xiàn)每組的兩個詞意思相反。
。4)第79頁: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即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
。5)第100頁:發(fā)現(xiàn)漢字偏旁表義的構(gòu)特點。
。6)第118頁;①發(fā)現(xiàn)生字是由兩個熟字組成的。②發(fā)現(xiàn)漢字具有一字多音的特點。
(7)第138頁:發(fā)現(xiàn)漢字分分合合可以拆成或組成許多新字。
。8)第162頁:①發(fā)現(xiàn)許多漢字都有相同的部件。②發(fā)現(xiàn)憑借圖上的圓柱體可以說出許多反義詞。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說教材
《快樂王子》是鄂教版五年級語文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該單元以“感受人物的心靈美”為主題展開。
《快樂王子》是一篇童話故事,文章主要借助王子的眼睛展現(xiàn)了人民的苦難生活。他有著一顆悲憫的心,他不忍心看著裁縫的兒子遭受疾病的煎熬;他憐惜有為的年輕人;他擔心窮苦孩子的命運……于是,快樂王子求小燕子,讓小燕子幫他把紅寶石、兩顆藍寶石眼睛以及身上的金片送給城市里的窮苦民眾。最后小燕子在寒冷的冬天,精疲力竭,死在王子的腳下,王子的心也隨著小燕子的死裂開了。市長命令人把快樂王子的雕像拆掉,而上帝卻認為快樂王子的心和小燕子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派天使把他們的心送到天堂里。故事贊揚了快樂王子和小燕子的'真誠和善良,揭示了善良之心才使世界上最珍貴的道理。本文線索清楚,情節(jié)曲折,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以小燕子送寶石、金片為線索,展開生動而曲折的描寫。另外,課文中對比鮮明,突出主旨。一是小燕子態(tài)度的前后對比,二是市長和上帝對快樂王子態(tài)度的對比。結(jié)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jù)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會12個生字;
2、默讀課文,復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和表達方法,感悟快樂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體會作者內(nèi)心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理解這個城市的丑惡和窮苦,感受王子的不快樂。
教學難點:從王子幫助窮苦人的過程中,感受王子的真誠和善良。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诖耍以诮淌诒菊n時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以導學案為載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學法上,我堅持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以獨學、對學、群學等方式進行自學、討論、角色體驗和勾畫圈點等方法,來體會文本語言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按以下環(huán)節(jié)展開。
(一)第一課時的自學環(huán)節(jié)(課前預習)
高年段的孩子們有一定的自學基礎,生字詞、多音字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通過自學來完成。所以,導學案的這部分內(nèi)容由孩子獨立自學完成,在第一課時我們只是進行一個預習檢測加以鞏固。(這樣的設計,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又節(jié)約了課堂教學的時間。)
(二)第一課時的獨學環(huán)節(jié)
默讀課文1——4自然段,邊讀邊劃邊想:你從哪些句子讀到了王子的不快樂,劃出相關語句,圈出重點詞語;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王子不快樂的原因。帶著自己的感悟朗讀這幾個自然段,讀出王子的不快樂。(獨學要求中實際上是給孩子具體的學法指導,用標注法來學習課文,更能提高孩子們抓住詞句來學習課文的能力。)
(三)第一課時的群學環(huán)節(jié)
小組討論:王子看到了這個城市的哪些丑惡和窮苦,忍不住要哭?方法提示:1、默讀課文5——19自然段,用橫線劃出相關句子;2、圈出關鍵詞語;3、抓住關鍵詞句互相說說自己的體會。討論完了,小組匯報群學情況,通過讀一讀,說一說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這里也是給了孩子具體的學法指導,同時還給予孩子們合作交流的展示平臺。)
第二課時,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 配樂朗讀,回憶窮苦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孩子們知道了快樂王子其實并不快樂,他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自己看到了這座城市太多的丑惡與窮苦。課件出示王子所看到的窮苦現(xiàn)狀幾個片段的組合,分別讓孩子們配樂朗讀,在讀中悟情。(任何一種語文能力的得來,都離不開讀。讀,其本身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方法——學習語文的根本方法。因此,在此處很有必要加強讀的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實際上是為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和準備。)
二、 對學環(huán)節(jié),角色體驗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孩子們掌握了王子多次請求小燕子幫忙后,引導學習對子進行角色體驗,即學習對子一人扮快樂王子一人扮小燕子,根據(jù)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對話練習,對話內(nèi)容可以是文中的語言,也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己組織語言。通過這樣的對話練習,王子的真誠和善良自然而然地就根植于孩子們的心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痹谡n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和“文本”對話,實現(xiàn)閱讀的個性化理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得以很好的體現(xiàn)。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們進行對話練習,更能讓孩子們加深對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三、 群學環(huán)節(jié),質(zhì)疑探究
在老師范讀了小燕子和王子死去的片段后,拋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了幫助那些苦難的人們,王子和他最忠實的朋友小燕子竭盡所能,最終連自己的生命都失去了。此時,我有一個疑惑,我們的課題不應該取名為“快樂王子”,不如叫“悲傷王子”更好。你們覺得呢?拋出這個問題后,我設計了一個群學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在小組內(nèi)圍繞文章題目叫“快樂王子”好還是叫“悲傷王子”好展開討論。當然我給出的學習方法提示是,找找文中描寫那些窮苦人得到快樂王子和小燕子的幫助以后發(fā)生變化的語句,劃出語句,圈出重點詞語,結(jié)合重點詞句來體會。小組討論匯報后,我把孩子們找到的句子組合起來,課件出示,啟發(fā)引導孩子們體會到快樂王子能夠犧牲自己給別人帶來快樂,所以叫“快樂王子”更好。(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其實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體現(xiàn)。)
四、對比閱讀,品析明理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孩子們在品讀22——24自然段時進行對比閱讀,引導學生理解市長和上帝對快樂王子的不同看法,從中體會到快樂王子的美麗之處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靈。這部分教學,我事先出示三個思考題——一是“這個城里兩件最珍貴的東西”是指什么?二是“為什么說這兩件東西是最珍貴的?”三是“市長和上帝對快樂王子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讓孩子們通過小組內(nèi)群學、交流、匯報來一一解決。(古人云:“不憤不起,不悱不發(fā)”,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完全是讓孩子們自讀自悟,來實現(xiàn)語文的“人文性”價值。)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推薦一本好書》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口語訓練課。這篇口語交際訓練主要是希望同學們在閱讀過的書中,把你認為好的書介紹給同學。訓練學生能用普通話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培養(yǎng)學生的分辨力及課外閱讀的習慣。
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還是很活躍,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自讀自悟方面的學習能力不弱,能否就利用學生的“好奇、興趣”牽引,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想學,會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訓練特點,進行有效的學習。
教學目標:
①展開討論: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趶淖罱x過的書里,挑選你認為好的書,介紹給同學。
③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來。
、茉u一評,看誰說得好。
教學重、難點:
訓練學生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課時設計: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開始上課時,我設計了孩子們愛看的`畫片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誰能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讀書,把你最近讀過的一本好書介紹給同學們,好嗎?從學生的愛好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明確訓練要求。
四年級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組內(nèi)交流的形式,為每一名學生提供了展示和表現(xiàn)的機會。
三.展開討論: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重點指導介紹書本時講清楚是內(nèi)容好、還是語言優(yōu)美或是兩者都好,也可談談你對這本書的看法。
四.推薦一本好書、全班交流
激發(fā)學生的表演興趣。新課標提出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感知、感受、感悟交流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表演才干。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情景,通過講、表演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入手,以學定教,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同時課堂中體現(xiàn)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方位的課堂結(jié)構(gòu)。
五.總結(jié)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課件的使用上,配以相應的名人名言及插圖,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讀好書能使他們的形象思維及語言積累得以發(fā)展。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讀一切好書等于與許多高尚的人交朋友的重要性。
六.作業(yè):
1. 看一本好書
2. 寫一篇讀后感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xù)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情感,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整理部分讀書名言與讀書方法
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為什么?
二、釋題明意,質(zhì)疑問難。
1、齊讀課題,“侶”是什么意思?(伴侶、同伴)課題是什么意思?2、質(zhì)疑課題。(為什么要選擇書為自己的同伴?)
三、初讀課文,識字讀句。
1、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詞讀準確,并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把生字新詞畫下來,標下段落序號。
2、認字讀詞。
、俳處煶尸F(xiàn)詞語,學生自由拼讀;去掉拼音,指名領讀;讀對了大家跟讀。
、诮處煶尸F(xiàn)文中帶有生字新詞的重點句子,請學生讀句。
、壑笇懽。
師:你們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兩個字最難寫?誰來教老師寫。(著重指導“豫”、“趟”的寫法,學生可能認為其它字難寫,可以順勢指導,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導書寫。)
、茏x通課文。
師:大家已經(jīng)有了較強的識字能力,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同桌之間合作讀書,每人一段輪流讀,互相聽評,幫助對方把書讀得更通順,更好。
四、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整體感知。
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2、自讀自悟。
師: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書為自己旅行的伴侶呢?接下來,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能否把我們課前提出的問題弄懂?梢赃x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感悟方法,拓展小練筆。
、俑形蚍椒。
師: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她在讀書過程中是怎樣讀的?(生讀第7自然段。)
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方法嗎?(體會: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小結(jié)收獲、想象)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一定順序嗎?(體會“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陉P注練筆。
師:讀了文中作者的讀書方法,一定對我們有所啟發(fā),我們平時也讀了許多書,你是怎樣讀書的呢?請大家拿出習作本,寫一寫,注意用上“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③展示練筆。選擇幾篇學生習作,請學生上臺朗讀交流。
、苄〗Y(jié)。通過學習課文,不僅知道了作者選擇一本書作為旅行伴侶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讀書的方法。參照作者的讀書方法,對我們一定有不少啟發(fā),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以后的閱讀中去實踐、去體驗閱讀的快樂。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了解了作者帶一本書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讀書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選擇,通過上一節(jié)課學習,你對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別愛書,而且很會閱讀。)
3、既然作者如此熱愛書,愛讀書,我們應該怎么讀課題?(齊讀)
二、體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你認為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這種愛書、愛讀書的深厚情感,畫上記--號,想一想作者怎樣具體地表達這種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寫上批注。
2、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朗讀指導。
師: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句子表現(xiàn)了作者深愛書籍?說說作者是怎么表達這種情感的?指名讀相應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導朗讀。
(1)假設。(第一、四、七自然段)
、賹W生談體會。(作者怎么表達自己愛書的情感的?怎么調(diào)動讀者的閱讀熱情的?)
②指導朗讀。(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選擇的事物應讀出疑問的語氣,以突出作者對書的鐘愛。)
(2)比喻。(重點研讀。)
a.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 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c.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①引導學生體會把書當作朋友時的珍愛與親密;把書比作家時的溫馨和留戀;把書比作故地時的方便與依戀。
②把這三個句子連起來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用比喻對表達愛書之情的妙處。
、弁卣咕毩暋
師:根據(jù)你自己的讀書感受,填一填,讀一讀,尊重學生個性化見解。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如: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杯耐人尋味的綠茶,也是一盞陳年的佳釀。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段最難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邊一段喜愛的小曲。)
。3)設問(第三自然段)
、倮斫狻昂敛华q豫”。
②體會朗讀,體會回答果斷、愛書之切的情感。
(4)反問。
“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賹W生交流體會。(每一次新的接觸都讓作者愛書的情感更進一層。)
、隗w會朗讀,體會反問、質(zhì)問的語氣。
。5)列舉交流學生自己搜集到的讀書的名言資料。
。6)朗讀全文,回歸整體。(可指名接讀。)
師:讓我們帶著對書的熱愛,再次體會作者假設、比喻、反問的表達方法!
三、閱讀鏈接,升華情感
師:請大家放聲朗讀《神奇的書》
1、畫出書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達的。
3、學習了課文,讀了這首詩,談談你對書、對讀書的感受,誦讀這首詩歌。
板書設計:
以書為侶熱愛讀書
理由:常讀常新
方法:思考、品味、小結(jié)……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盈”等10個生字,掌握“渴求、盤旋、滑行、綠盈盈”等詞語。
2.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大自然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力提高:
1. 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2. 有語氣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教學重點: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設計:
一、導課。
春天到了,和暖的陽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這樣的`天氣里同學們最喜歡的戶外活動是什么?(板書:放風箏)聽說過花兒也會放風箏嗎?(板書:花兒也會)你們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疑問?
(學生會說到:花兒如何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悟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這些問題能否解決?
1.學生自由讀文,同時劃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
2.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可以分組朗讀,或者接讀課文)。
3.指導學生對讀的同學做評價。
老師評價學生的讀文情況。
剛剛在看到這個題目時,同學們都有個問題: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那現(xiàn)在我們就來找找,請同學們快快地讀讀課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學生談到哪里,老師要引導學生來想像學習,全詩共有4個小節(jié),寫了兩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小節(jié):寫出來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表達了孩子們的愉快心情。學生邊讀邊想,
天,是這樣藍,
風,是那樣輕,
第二到四小節(jié):描寫了遠處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畫了我們一起享受大自然賜予的一切美好,描畫了一幅快樂、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
長尾巴的蜻蜓,
分小組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像,并討論:花兒也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在這里,學生要明白:花兒會放風箏的原因,寫出了花兒和小動物的快樂,抒發(fā)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和睦相處和諧統(tǒng)一的美好愿望。
學習了本詩后你想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業(yè):畫一幅美麗的圖畫(表現(xiàn)春天的美好)。
四、板書設計:
花兒也會放風箏
天是這樣藍
風是那樣輕
彩色的蝴蝶
長尾巴的蝴蝶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進一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今天讓我們來進一步學習課文。
同學們覺得這篇課文美嗎?想不想再讀一讀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想,一會把你腦海中出現(xiàn)的畫面描述給大家:(學生讀文)
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學生談談自己想像中的畫面!ぐl(fā)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指導學生一起看第三小節(jié):
有的在花枝上飛高飛低,
有的在半空中盤旋滑行……
讓學生合理想像,補充:有的在……
指導學生一起看第四小節(jié):
不對,不對,那不是風箏,那是——……讓學生進行擴展
三、指導學生寫生字。
盈:注意中間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四、作業(yè)。
1.有表情地背誦全詩。
2.說說花兒還會放什么風箏?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習借助注釋初步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重難點】學習借助注釋初步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古詩朗誦音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詩句接龍
2.揭題釋題
板書:望洞庭,師指導書寫“庭”,齊讀詩題,介紹洞庭湖。
二、閱讀理解古詩
1.一讀,讀準
、抛杂勺x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茩z查字音,指名讀,指名評價,再讀,師評價,齊讀。
2.二讀,讀好----讀出節(jié)奏
、抛杂删氉x,邊讀邊試著在書上畫斜線。出示節(jié)奏,指生讀出詩的節(jié)奏。
、坡牱蹲x。自由地練習。指生讀,評價。齊讀。
3.三讀,讀懂----理解詩意
、沤涣骼斫庠娋湟馑嫉姆椒:結(jié)合注釋;聯(lián)系插圖;串聯(lián)詞意;發(fā)揮想象;反復讀詩。
⑵自讀自悟,四個交流,討論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⑶交流反饋,按詩句的順序,可以先讀出詩句,然后說說這句詩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⑷齊讀古詩。
4.四讀,讀美----讀出意境
、哦赐ズ吧利悾窃娙藚s只用了精煉的語句,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輕聲讀全詩,邊讀邊圈畫出詩中描寫的景物。
①湖光秋月兩相和
湖光、秋月,怎樣的湖光?怎樣的秋月?用四字詞語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一個“和”字表現(xiàn)出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和諧之美。(板書:和)
讀出這寧靜和諧之美。(齊讀)
、谔睹鏌o風鏡未磨
在這湖光秋月寧靜和諧的氛圍中,詩人靜靜地凝望著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樣寫的?這里詩人把什么比作什么?詩人為什么把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銅鏡呢?
詩人劉禹錫對景物的觀察是多么的細致啊,我們也要像他一樣,在生活中做一個善于觀察的人。(板書:觀察)(指生讀,師評價)
讀出洞庭湖的朦朧美。(齊讀)
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相互映襯,顯出一種和諧之美。
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灑滿了銀色的月光,湖水與月光相互映襯,顯得非常和諧。湖上一點風都沒有,湖面就像一面未經(jīng)打磨的銅鏡。請把這美麗的景色一起讀出來吧。(兩句詩連起來,全班齊讀)
、圻b望洞庭山水翠
在這朦朧的月色中,詩人眺望遠處,還看見了什么景色呢?在這句詩中詩人著重寫了什么景物?(板書:山水)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點?(翠)
讀出和諧之美。(指名讀、小組賽讀)
、馨足y盤里一青螺
作者看到這樣的山水又聯(lián)想到了什么呢?這句詩妙在哪?詩人為什么要這樣比喻呢?
詩人想象豐富,比喻恰當,我們在寫作時也要像詩人一樣放飛想象的翅膀。(板書:想象)
讀出喜愛、贊美之情。(齊讀)
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顆青螺綴放在白銀盤中,讓人愛不釋手。一起來讀讀吧!(兩句詩齊讀)
、菩〗Y(jié)全詩
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現(xiàn)于紙上,表現(xiàn)出驚人的藝術(shù)功底。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首山水小詩,感受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吧。R讀)
5.五讀,讀熟----背誦古詩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z
1.欣賞有名的詩人為我國的名勝寫下的經(jīng)典名篇。
2.布置作業(yè):
(1)小小朗誦家:請大家將《望洞庭》背給父母、同學聽聽;
。2)小小作家: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出來;(選做)
(3)小小畫家:在你的畫紙上畫一畫《望洞庭》所描繪的美景吧。(選做)
板書:
望洞庭
觀察湖月
山水
想象人景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這次“口語交際”包括三部分內(nèi)容:一是題目《留心觀察》,二是兩段文字說明,三是兩幅小插圖。要求學生把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說一說,也可以考考其他同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及善于觀察的。
二、教學理念:
貼近生活,凸顯生本,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體現(xiàn)聽與說的多邊和諧互動。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其與口語實踐同構(gòu)共生,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及勇于發(fā)表見解、善于傾聽發(fā)言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激發(fā)他們善于觀察的興趣。
2、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口語交際過程中,學習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觀察所得。
3、通過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與表達能力。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己在生活中觀察到了什么。
五、教學準備:
1、提前一周布置大家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2、錄音詞帶,歌曲詞帶。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聽錄音,明確交際內(nèi)容。
1、(錄音)龍龍:“文文,咱們每天上樓,可是你知道每段樓梯有多少階嗎?”文文:“這個,我沒數(shù)過。那你知道咱們教學樓有多少窗戶嗎?從正面看!饼堼垼骸鞍。∥乙矝]觀察過。小朋友我們倆啊,都是不善于觀察生活的孩子。你呢?你對周圍的事物留心觀察了嗎?把你觀察到的和大家說說吧!”
2、提問:聽了文文和龍龍的活,你知道我們今天這節(jié)口語交際課要說什么了嗎?
。ǘ﹦(chuàng)設情境,相互交流。
龍龍要送我們一首歌,我們一起聽聽吧。ㄤ浺簦渡蠈W歌》
1、交流上學路上你都觀察到了什么?
①同桌交流②全班交流
。阂宦纷哌^,我們到了學校,你聽。ㄤ浺簦墩n間十分鐘》
2、交流在校園里你都觀察到了什么?請大家結(jié)合你觀察到的'提幾個問題,考考你的同桌,看誰是平常最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孩子。
3、在其它地方你還觀察到了什么?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一下。
(三)多法并用,展示觀察所得。
1、把你觀察到的事物畫出來。
2、將畫貼到黑板上,考一考,這都是哪些地方,什么事物?
3、評出“最善觀察”獎
。ㄋ模┗仡,開展活動。
。ㄤ浺簦┬∨笥褌儯銈兛烧媸巧朴谟^察生活的孩子,能將周圍的事物介紹得這么詳細,真為你們高興!
可是,你知道嗎?我們周圍的事物也在不停地發(fā)生著變化,今天這樣,明天可能就變樣了!希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加留心觀察周圍的世界,將這些變化及時地與同學們和老師交流,加油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球賽、兩撥兒、欣賞、警惕、膝蓋、前額、毫不在意、手套、扎蝴蝶結(jié)、索性、摟著、全神貫注、局勢”等。能從課文中找出表示“看”的詞語,并加以辨析和體會;積累有關“看”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圖文結(jié)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展開想象感受球賽的激烈、精彩,感受孩子們生龍活虎的拼搏精神,激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
4、學習借助神態(tài)、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圖文結(jié)合,觀察小守門員和觀眾的神態(tài)、動作、感受比賽的激烈、精彩。
難點:
學習借助神態(tài)、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1、在家收看足球賽。
2、預習課文內(nèi)容和生字詞。
教學媒體:
小黑板,生字卡片,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觀看多媒體課件)談話:一天的'緊張學習生活結(jié)束后,你喜歡玩什么?有人喜歡踢足球嗎?哪些同學愛踢足球?誰說說你們是怎么比賽的?
2、今天,我們學習第二課《小足球賽》。(板書課題)
二、指導觀察圖畫
1、出示圖畫:根據(jù)這幅圖的特點,我們可按什么順序來觀察呢?
。ㄕ鶊D可按從人到景的順序來觀察,而后又可按從主到次,即從守門員到觀眾的順序來觀察。)
2、思考:
。1)圖上畫的是什么內(nèi)容?要講清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可以說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從小守門員和觀眾的神態(tài)來看,這場球賽怎樣?
三、圖文結(jié)合,初讀課文
1、對照圖畫自己讀讀課文。
2、你發(fā)現(xiàn)課文描寫的這場足球賽與平時我們觀看的足球賽有什么不同嗎?
3、再讀課文,你感受到這場足球賽踢得如何?結(jié)合課文有關語句說說你的看法。
四、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以“開火車”的方式輪讀生字詞。
2、讀讀帶兒化的詞語:“這兒、兩撥兒、快點兒、那兒、一塊兒”。
3、四人小組交流自學生字的情況。
4、全班匯報。注意辨析下列字的字形:
“踢”與“惕”;“億”與“憶”;“磕”與“嗑”;“津”和“律”。
五、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提出疑問,再分小組討論解決。
六、小結(jié)
這一課是看圖學文。我們在初步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又初讀了課文。從畫面中觀察到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一件什么事。課文先講放學以后,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賽足球,吸引了不少觀眾;接著介紹小守門員,之后重點介紹了觀眾的表現(xiàn)。這個寫作順序就是作者的觀察順序。
七、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并家聽。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邊看圖邊畫出描寫這是一場精彩的足球賽的詞句,體會后讀一讀。
(2)學生匯報,重點理解:“又來到、吸引、路過、欣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課文,看看這個自然段都描寫了誰?他們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畫出來,在小組內(nèi)體會后說一說,并讀出來。
(2)匯報
小守門員的樣子:戴著皮手套,分腿彎腰,上身前傾。隨時準備撲救險球。
候補守門員的樣子:腆著肚子,急不可耐,躍躍欲試。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小組合作讀第三、四自然段,看一看這段觀眾觀看比賽的情形作者介紹了誰。
。2)小組討論:
A、畫出表示動作、神態(tài)的重點詞。
B、想想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此時他們的心情怎樣?
C、從他們的表現(xiàn)中推斷比賽的情況。
。3)全班匯報
(4)讀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精彩”是什么意思?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場小足球賽十分精彩?
五、總結(jié)全文
默讀全文,從課文中找出表示“看”的詞語,讀讀帶有這樣詞語的句子,體會詞義有什么不同。
六、作業(yè)
1、抄寫帶有表示“看”的詞語的句子,并讀讀體會詞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預習第三課。
板書設計:
2、小足球賽
時間:放學以后
地點:一塊空地
人物:觀眾(包括守門員)
賽前準備:分兩撥書包帽子做球門
小守門員:注視磕破戴著分腿彎腰
觀眾:探著伸直站起來摟著挺直挺緊張看
小足球賽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詩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