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集錦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工具獨立識字,與人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2、采用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簡單復述;
3、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能借助工具獨立識字,與人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2、采用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簡單復述;
教學難點:
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矛和盾的集合。學生齊讀。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嗎?矛和盾的集合精品教案教學設計推薦
2、質疑:讀了課題之后,你還想問什么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矛和盾為什么要結合呢?又是怎么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感知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邊聽邊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學生把剛才畫出的生字新詞讀幾遍。
3、小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4、指名讀課文,讀后評議。
5、學生默讀課文,說說本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閱讀,解決讀題時提出的問題
1、教師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如:矛和盾為什么要結合呢?又是怎么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2、學生根據(jù)以上問題,自學課文,并一起交流。
四、記字寫字
1、出示本課的生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住它們。
2、重點指導兩個上下結構的字:集和架。提醒學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寫好,穩(wěn)穩(wěn)托住上半部。
五、拓展思考
請你用別的例子來說明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边@句話。
六、作業(yè)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選用“…如…般…”或“…像…一樣…”寫一句比喻句。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條文羅斯福夫人的過程,懂得走向生活,廣交朋友,才能為生活賦予價值,增添歡樂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課文,作者向羅斯福夫人提出的是什么問題?羅斯福夫人又是怎樣回答的?
2、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這篇文章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三、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文章的第一部分講了哪些內容?
1)作者當時的`身份!俺醭雒⿵]”產什么意思?
2)當?shù)弥屪约喝ゲ稍L前總統(tǒng)夫人的時候,作者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什么是“非分之想”?
2、當責任編輯肯定了這件事以后,作者是怎樣做的?“功成名就”是什么意思?“成竹在胸”是什么意思?
五、鞏固練習
1、抄寫四個字的詞語。
2、朗讀課文第一、二部分。
第二課時
一、全班討論
1、整個采訪過程是哪幾個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羅斯福夫人什么樣?“魁梧”是什么意思?“敏銳”是什么意思?“不可磨滅”是什么意思?
3、“我”率先拋出的自認為別具一格的問題是什么?“我”預想的答案是什么?
4、什么是“始料未及”?
5、羅斯福夫人為什么選中了作者呢?你怎樣理解羅斯福夫人的這番話呢?
6、對羅斯福夫人的采訪作者有什么收獲?什么是“座右銘”?
二、總結課文
1、羅斯福夫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2、這篇文章讓我們懂得了什么?
三、鞏固練習
1、抄寫課文中四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決定:初出茅廬 采訪
準備:扎進 尋覓 吮吸 迫不及待
采訪:走向生活 廣交朋友
收獲:獲獎 座右銘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學寫“方、半”兩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雨水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認字和練習朗讀是教學的重點,要通過朗讀讓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揚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讓學生猜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
二、揭示課題
。ㄐ『诎宄鍪荆
指導學生把課題讀正確。提問:天上為什么會下雨?你們見過什么雨?(毛毛細雨,小雨,大雨,雷陣雨,狂風暴雨
三、初讀課文
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讀準每個生字的字音,把每句話讀通順,畫出不懂的詞句,找出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粗略知道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識字讀文
1、認讀理解“數(shù)不清”“云彩”“飄落”。
、 逐一出示生字“數(shù)”“清”,看拼音讀準字音。
⑵ 出示詞語“數(shù)不清”,讀一讀,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數(shù)不清。
、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shù)不清。
、 認讀“云彩”“飄落”。
⑸ 在文中找出帶有“數(shù)不清”“云彩”“飄落”這三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認讀理解“問”“回答”:
、 出示生字“問”,讀一讀,找一找,文中寫的是誰問誰?問什么?把有關句子劃出來。
、 交流,指導朗讀問句“你要到哪里去?”
、 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兒是怎樣回答的。出示新詞“回答”,指導學生讀正確。
、 辨析:“你呢?”這句話是不是小雨點兒在回答大雨點兒。(知道這是小雨點回答完了,在問大雨點。)理解“回答”。
⑸ 讀課文找出大雨點兒回答小雨點兒的句子,讀一讀。
。、認讀“方”:
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中帶有“方”的句子,讓學生明確在“地方”這個詞中,“方” 字讀輕聲。
。础熒献,朗讀對話。
。怠熒献骼首x課文前4段。
五、讀文感悟
1、“小雨點兒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點兒去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那么雨后那些地方有都會怎么樣呢?咱們一起去看看吧!”(欣賞圖片)
“雨后這些【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學寫“方、半”兩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雨水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認字和練習朗讀是教學的重點,要通過朗讀讓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揚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讓學生猜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
二、揭示課題
。ㄐ『诎宄鍪荆
指導學生把課題讀正確。提問:天上為什么會下雨?你們見過什么雨?(毛毛細雨,小雨,大雨,雷陣雨,狂風暴雨
三、初讀課文
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讀準每個生字的字音,把每句話讀通順,畫出不懂的詞句,找出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粗略知道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識字讀文
。薄⒄J讀理解“數(shù)不清”“云彩”“飄落”。
、 逐一出示生字“數(shù)”“清”,看拼音讀準字音。
、 出示詞語“數(shù)不清”,讀一讀,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數(shù)不清。
⑶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shù)不清。
、 認讀“云彩”“飄落”。
、 在文中找出帶有“數(shù)不清”“云彩”“飄落”這三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2、認讀理解“問”“回答”:
、 出示生字“問”,讀一讀,找一找,文中寫的是誰問誰?問什么?把有關句子劃出來。
、 交流,指導朗讀問句“你要到哪里去?”
、 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兒是怎樣回答的。出示新詞“回答”,指導學生讀正確。
、 辨析:“你呢?”這句話是不是小雨點兒在回答大雨點兒。(知道這是小雨點回答完了,在問大雨點。)理解“回答”。
、 讀課文找出大雨點兒回答小雨點兒的句子,讀一讀。
3、認讀“方”:
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中帶有“方”的句子,讓學生明確在“地方”這個詞中,“方” 字讀輕聲。
。础熒献,朗讀對話。
。怠熒献骼首x課文前4段。
五、讀文感悟
。薄ⅰ靶∮挈c兒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點兒去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那么雨后那些地方有都會怎么樣呢?咱們一起去看看吧!”(欣賞圖片)
“雨后這些地方都怎么樣了?”
。病⒃蹅冮]上眼睛想想:一場大雨“嘩啦啦啦,嘩啦啦啦”過后,小草怎么樣了? 其他的植物怎么樣了你能說說嗎?
。、順承說話練習形成的語境氣氛,讓學生在自由練讀的基礎上,齊讀第五自然段。討論交流:這都是誰的功勞?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讓學生帶著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謝,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讀給好朋友聽,再請學生推薦讀得好的朋友為師生做朗讀表演。
六、指導書寫“半”,進行書寫練習 (機動)
地方都怎么樣了?”
。病⒃蹅冮]上眼睛想想:一場大雨“嘩啦啦啦,嘩啦啦啦”過后,小草怎么樣了? 其他的植物怎么樣了你能說說嗎?
。场㈨槼姓f話練習形成的語境氣氛,讓學生在自由練讀的基礎上,齊讀第五自然段。討論交流:這都是誰的功勞?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讓學生帶著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謝,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讀給好朋友聽,再請學生推薦讀得好的朋友為師生做朗讀表演。
六、指導書寫“半”,進行書寫練習 (機動)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漢字,寫一習作,把喜歡的原因寫清楚,字跡工整。
過程與方法通過了解,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確定最喜歡的漢字
教學難點:把喜歡的原因寫清楚
教具:兩同類佳作
教學方法:篩選、感悟、讀、議、寫相結合
教學流程:
一、課前:同學們,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學習了兩千多個漢字,在這些漢字中,如果要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你會選哪一個?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習作3”,來寫一寫你最喜歡的漢字。
二、明確目標:引導學生解題
三、習作構思
1、學生再次讀題目,進一步明確目標。
2、讀完后想一想:你最喜歡哪個漢字?你為什么喜歡它?
3、學生將選定的漢字進行深加工。
4、學生參看例文,討論交流怎樣入手來寫。
四、資料共享
1、出示課前自己列舉的最喜歡的漢字,在小組內交流
2、在討論交流過程中進行對比,看看同學們列舉的漢字與自己的有什么異同?師巡視,指導。
五、習作方法
1、先確定自己最喜歡的漢字。
2、然后分別從漢字的外形和內涵分析喜歡的原因。
3、要將原因寫清楚,寫具體,注意書寫要整潔。
六、佳作賞析
重點關注:1、習作是怎樣向我們介紹最喜歡的漢字,分析喜歡的原因?2、原因是如何寫清楚、具體的?3、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
七、開心練筆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構思、佳作的鑒賞、教師的點撥,著手寫“最喜歡的漢字是什么?為什么喜歡它?”
八、交流探究
學生出示自己的練筆成果可以自讀,也可傳閱,在小組內交流評議。
九、歸納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的收獲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由四幅圖畫組成。
第一幅圖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
在校門外,老師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學。有的小同學結伴來到學校,有的小同學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學校。畫面上,一個小同學正在聽媽媽說著什么,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說“再見”,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老師互相問好。校園里,教學樓高高矗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有幾個同學正在掃地、澆花。
通過觀察此圖,學生可以初步了解學校生活的一些側面,感受老師的親切,并學習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
第二幅圖以“學習語文很快樂”為主題。
教室里,同學們正在上語文課,學習生字“馬、牛、羊”。黑板上貼著馬、牛、羊的圖片,一位小同學正在把生字卡片貼到相應的圖片下面。女教師親切地望著她,愉快地微笑著。其他同學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專心地看著黑板。
此圖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語文課的學習內容和形式,感受語文學習的生動有趣。
第三、四幅圖以“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
第三幅圖上,一位男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第四幅圖上,一位女同學正在寫字。畫面上,作業(yè)本平放,小女孩頭正、肩平、背直,胸離課桌一拳,眼離本子一尺,兩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執(zhí)筆。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約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筆桿握得松緊適度,筆桿上端稍稍向右偏,緊貼虎口上,與紙面約成45度角。這兩幅圖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zhí)筆方法,為今后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
教學要求
1憊鄄焱薊內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幣讕莼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guī)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3憊鄄煊胙萘方岷希培養(yǎng)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態(tài)度。
教學準備:國旗、寫有“馬、牛、羊”字的卡片和有關國歌的課件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
你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你長大后干什么?同桌討論后教師指名說。同學們要實現(xiàn)理想,現(xiàn)在就要努力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很多同學都喜歡學校,學校就是一個樂園。播放《上學歌》讓孩子們一起跟著唱。然后初步地認識語文書。
(1)直接利用語文書進行導入,然后帶領孩子們認識語文書的封面,并認讀“語文”兩個漢字,這里的要求只要整體認識就行。
。2)我們又設計讓孩子們充分翻看語文書,引導學生說說語文書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歡語文書嗎?為什么?激發(fā)他們對語文的.興趣,
。3)高訴學生圖文并茂的語文書是將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它。
(4)小組合作認識目錄、頁碼、討論一下怎樣愛護語文書,在學生認識頁碼和目錄的基礎上,實踐一下用目錄去試著找找課文,
。5)讓孩子點課文,教師來范讀課文,在讀的時候教師要入情、入境地去誦讀課文,把學生帶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師自身的語言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導學生整體認識“年級、班級”這幾個字,并在語文書上正確地寫上自己的姓名,
2敝傅佳生觀察第一圖畫、講述圖片意思。
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
請同學們看第一幅圖:
。1)這是什么地方?
。2)畫面上有什么人?
(3)他們在做什么?
。4)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
。5)請給第一幅圖起個名字-------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
3、教學注意事項:
。1)、觀察后,可以請同學在教學掛圖上指出每個人物的身份。如:“這是老師。這是新同學。這是新同學的媽媽。
。2)、通過自主觀察圖畫,講述畫面內容,學生逐步了解學校生活,知道在課堂上要做些什么,該怎樣去做。教師切忌用單純的講解,代替學生對畫面的觀察和感受。
。3)、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入學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見到老師應該說什么?老師會對小朋友說什么?教師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確,都要鼓勵。
4.情境演練。創(chuàng)設情境演練,使入學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落到實處。
。1)教師和學生一起模擬的相互問候;并告訴同學們每天第一次見面時見到老師都要向老師問好。老師可和同學共同模擬練習。
老師:清早,我在上學路上遇見了孔陽同學……
王洋(起立):老師早!
老師:孔陽,你早!
(老師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境,相遇的地點可以分別是學校門口、校園里、辦公室前、教室里……同學志愿扮演老師和學生,互相問早、問好。)
5、聯(lián)系學校實際。把觀察圖畫和觀察校園結合起來。
引導學生了解:
(1)我們學校的旗桿設在哪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xiàn)。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內容。
2.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言語和神態(tài)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2.教學掛圖。3.多媒體課件。4.搜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通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搜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要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思考: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三、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4.巧妙小結: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fā)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練寫。
五、作業(yè)設計
把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抄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激發(fā)興趣,引導質疑。
大家聽了老師的介紹,看了課文的題目,心里會想些什么問題?
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
三、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大體了解記敘順序。
1.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的讀音。
(2)你讀懂了什么?
還有什么新的問題?
2.快速讀課文,畫出點明小獅子愛爾莎年齡的語句,想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記敘的,具體地說是按照愛爾莎出生、成長、回到大自然的順序來記敘的。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中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動?把這些部分再好好地讀一讀。
四、引發(fā)想象,談體會。
1.讀了最使自己感動的段落,說說對小獅子愛爾莎和那位女科學家的印象。
2.概括出“我”和愛爾莎之間感情深厚。
五、小結。
1.復習生字詞。
2.學習了解文章敘述順序的又一種方法——找關鍵詞語,理出順序。
3.一邊讀一邊想,認真體會,發(fā)現(xiàn)問題。
六、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組織學習小組。
1.根據(jù)小獅子愛爾莎出生、成長、和被放回大自然的經過,找出有關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2.指名讀。
3.按照學生找到的語句進行分組,分成“出生、成長”、“放回大自然”兩組。
二、開展朗讀比賽。
1.討論出比賽規(guī)則:分別給自己的隊起名字,進行合理的分工。
2.學生準備,教師引導、點撥。要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去理解,互相幫助,把理由說清楚,說明白。
3.進行比賽,引導感悟、體會。
(1)“出生”部分要引導學生體會愛爾莎的可愛和作者對它如母親般的關懷。
(2)“成長”要透過三個事例中的重點詞語,了解獅子的'生活習性,體會“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
(3)“放回大自然”部分,抓住女科學家內心的感受,她和愛爾莎難舍難分的情感,體會她們之間的深厚感情。
三、小結,深入體會。
1.了解了獅子的生活習性,體會出作者與小獅子之間深厚的感情。大家還有什么感想和不明白的問題,都可以說出來。
2.如果讓你給課文改個題目,你會怎么改?
四、畫出描寫“我”無限關愛小獅子愛爾莎的語句,把它們工整地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業(yè)。
思考:學習了《小獅子愛爾莎》后,你認為愛爾莎是放回大自然好呢,還是留在女科學家身邊好?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知識目標:通過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交流,明白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做錯了事就應該主動道歉,承認錯誤。
能力目標:找出文中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反復朗讀“我的嗓子眼兒像堵了塊石頭似的,連一個字都吐不出”這句話,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我”的心情。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
教學重點:
通過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交流,明白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做錯了事就應該主動道歉,承認錯誤。
教學難點:
找出文中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反復朗讀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生字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收集文明用語,并說說每句話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用。
板書課題:說聲“對不起”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
2、思考問題:“我”為什么應該和陸葉說“對不起”?
三、集體討論。
1、作者的表現(xiàn):開始是怎樣的?(緊張害怕)
后來是怎樣的?(鼓起勇氣,超越自我)
2、是什么力量讓他這樣做的?
3、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
4、課文第四自然段先寫周圍的環(huán)境“靜得出奇”,再寫我的感受“我的嗓子眼兒像堵了塊石頭似的,連一個字都吐不出”這時,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感受,想象小作者當時的心情,最后寫“我”的表現(xiàn)及心理活動,抓住“愣愣”“不敢看”體會作者的心情。在體會第四自然段時,讓學生把描寫感受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找出來,使作者心情的不平靜與教室里靜得出奇形成對比,然后讀讀上下文,想想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及心理活動,最后把體會出的緊張、害怕的心情讀出來。
四、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詞。
1、通過預習你已經學會了哪些生字?
2、還有哪些生字你沒學會?有什么困難?
3、本課生字較多,可以分類教學。如:
陸陳眶秒——可聯(lián)系實際理解字義
挨超劃搓諒——在學習課文時結合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字義
4、書寫:注意“陸、歉、湊、束”等
5、開火車認讀生字卡。
6、給每個生字組詞。
三、布置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
板書設計:
說聲“對不起”
緊張、害怕鼓起勇氣、超越自我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描寫植物的奇異之處。
過程與方法
1.以“導——扶——放”為主要形式進行教學。
2.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與奧妙,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所描寫植物的奇異之處,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搜集有關奇異植物的圖片;
3.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是學生認知課文。體會課文。理解作者寫作思維的一條的途徑。在讀中學生可以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華。在這堂課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在自主。寬松的學生環(huán)境中獲取新的知識。主要抓住課文的二。三自然段進行有目的地教與學。整堂課都是緊緊圍繞“奇異的植物,奇異在哪里?”這一個問題來學習的。通過學習每一處植物的奇異來理解重點的詞語和句子。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視理解重點詞句,重點段落。做到“綱舉目張”,抓住重要問題,引領教學全過程。使教學的重點突出,難點得以突破。
教學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導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為了能更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與他們自身的潛能,在整個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fā)揮主導者的作用,引領學生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基礎上,利用所學的方法學習后面的其他段落,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課堂上,我要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采用大量的激勵語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自主地去理解重點字詞,誦讀相關段落,感受奇異植物帶來的欣喜。
教學過程:
(一)解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出示課件)認讀生字和詞語:嚼 醉 蚌 花棚 剝皮 低洼 荷花 柔和 縮回 捕蠅草
3.(放錄音)同學們認真聽,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從課題看,同學們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從課題引入,復習前面所講內容,為今天的學習起到鋪路搭橋的作用。針對課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很自然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過渡:植物世界里的植物究竟有多么神奇呢?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小星先后到了哪里?觀察到了什么奇異的植物?找到了用筆劃一劃。
師:你的思路真清晰,為什么能這樣呢?因為作者走到哪就看到哪,寫到哪。這是什么順序?(參觀順序)也可以叫移步換景。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塊兒移步賞景。去感受每一種植物到底奇異在哪?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全班齊讀第一段。
(2)提問: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反饋。
小結:這一段交代了參觀的人物和地點以及向導。
設計意圖:通過這段的學習,教會學生寫參觀記一定要交代參觀的時、地點、人物,讓人讀了能夠一目了然。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段,找出這段寫了哪種植物,細心體會它的奇異之處?(用——畫出植物的名稱,用~畫出植物的奇異之處)
(2)(投影出示)走進植物園,一陣風吹來,大家聽到哈哈的笑聲。這兒明明沒有別的游客,哪兒來的笑聲呢?大家正感到奇怪,李叔叔把他們帶到一棵長滿果子的樹下,說:“這叫哈哈樹,樹上的果子被風一吹,就會發(fā)出哈哈大笑的聲音!
、儆懻摻涣,指名反饋。(老師相機板書:哈哈樹→發(fā)出笑聲)
、诶蠋熤笇W生朗讀此段。a. 讀好問句,“這兒明明沒有別的游客,哪兒來的笑聲呢?”這個問句都是有疑而問,要讀得短而上揚,讀出因好奇而急切想知道其中原因的心情。
b.讀好描摹人物情狀的詞語,如:“大家正感到奇怪”,引導學生體會當時小星的心情,讀出人物的情感變化,讀時可稍重些。
c.你喜歡這種植物嗎?試著讀一讀,喜歡的站起來帶著你的感情讀一讀。
、蹘熒餐偨Y學法。
讀,自然段
找,地點和植物的特點
想,植物奇異的地方
讀,帶著感情讀,讀出奇異的特點來。
設計意圖:第二自然,引導學生品詞析句,讀中理解。教師采用“導”的方法進行教學,并和學生一起總結學法,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3.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下面我們就用剛才這樣的方法自己試著學習這部分的內容。
(2)學生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小星行為表情的語句來體會和理解植物的奇異之處。
(3)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板書:帶電花→帶微電)
(4)①讀句子:小星越看越喜歡,便伸手去摸!鞍!”
②小星越看越喜歡,便伸手去摸。誰知,他的手指剛碰到葉子,就感到一陣麻木,好像觸了電似的!鞍!”他驚叫著把手縮了回來。(指名讀,比較不同)
指名學生朗讀本段,要讀出我們“不可思議。神奇”的感覺。
設計意圖:出示學法,便于對學生進行“扶”學,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在“導——扶”的過程中,通過讀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4.學生自學(4—7)自然段。
(1)學生根據(jù)學法,自主地學習這部分的內容。
(2)出示合作學習要求:(投影出示自學提示)
、倮首x課文第4——7自然段,“—”線劃出介紹哪種植物,找出最能體現(xiàn)小星行為表情的語句。用~畫出李叔叔介紹這種植物的奇異之處。
、 同桌進行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指名反饋,教師相機板書。
(4)(出示課件)指名讀4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一下蠟燭樹的樣子嗎?師生合作讀讀。
(5)自由讀5自然段,想一想:為什么管這種草叫醉草呢?自由讀6自然段,畫出書中描寫捕蠅草捕蟲的句子,讀一讀。
分角色朗讀7自然段:女生讀小星的話;男生讀李叔叔的話;老師讀敘述部分。
設計意圖:由于2—7自然段的結構相同,我在4.5.6.7自然段的學習中,通過“放”這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的自主性充分得以展示和調動。
5.學習第八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李叔叔帶領大家參觀了這么多奇異的植物,你們最想說什么呢?
(1)指名反饋。
(2)自由讀最后一段。
(3)為什么結尾用了“奇異”這個詞語,引導學生知道最后這句話是同學們發(fā)自內心的感嘆,是全文的中心句。(投影出示:多么奇異的植物世界啊!)
(4)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這句話。
(三)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
課文通過記敘小星和同學們參觀植物園,李叔叔向我們介紹了六種奇異的植物,它們分別是……大自然的植物千姿百態(tài),那學習了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呢?
設計意圖:教師恰當?shù)目偨Y,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教師總結。
在自然界里有許許多多的植物,它們猶如天上的繁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老師希望你們平時多留心觀察,多看課外書籍,將來去探索植物世界的奧秘。
(六)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1.播放世界上其他奇異的植物,學生觀察,看看有什么特性。
2.把自己知道的奇異植物,說給大家聽。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白楊》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