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7-27 11:54:40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共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共7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和組成的新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3. 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體會:貪得無厭的人必將受到懲辦。

  重點難點

  1. 通過國王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等描寫,了解他的感情變化,從而領悟國王因為受到懲辦,吸取了教訓。

  2. 理解課文講述的道理。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掛圖。

  課時布置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體會課題,感知內(nèi)容(8)

  1. 看到課題“點金術”,你想到些什么?

  2. 有這樣一句話:“給同學金子(知識),不如教給同學點金術(學習的方法)!蹦阍鯓永斫膺@句話?

  3.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認準生字,讀通課文(12)

  1. 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正確、教師指導寫好筆畫較多的'生字。

  2. 教師抽查新詞能否讀正確。

  3. 多種形式朗讀課文。

  分組讀、分角色讀、畫出難讀的地方反復讀。

  4. 師抽讀、范讀,師生、生生互評。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15)

  1. 初讀課文,國王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 課文中哪些詞句表示國王的“貪得無厭”?

  先分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3. 找出表示國王感情變化的詞語,談談體會。

  4. 貪得無厭的國王為什么會說:“俺這么喜歡金子是愚蠢的”?

  四、教師小結(3)

  五、作業(yè)設計(7)

  1. 寫你喜歡寫的生字或詞語。

  2. 用下面的詞語造句。

  痛苦——

  教訓——

  色彩繽紛——

  貪得無厭——

  3. 貪得無厭的國王為什么會說:“俺這么喜歡金子是愚蠢的”?

  板書設計

  祈禱神靈——想得到更多金子

  點金術 神靈賜給——點金術 做人不可太貪心

  國王——心花怒放——終于醒悟

  教后感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讀懂習作要求,結合“讀書卡片”,系統(tǒng)、全面說明揚子鱷。

  2.借鑒本單元幾課文的寫法,仔細觀察反復閱讀,寫好揚子鱷。

  3.展開想象,多向構思,加入自己的感情。

  [教學重點]:

  按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將動物的外形和動作特點寫具體。

  [教學難點]:

  多向構思,融入感情。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幫助學生搜集有關揚子鱷的資料

  [主要板書計劃]:

  揚子鱷

  1、有序介紹

  2、獨特構思

  3、融入情感

  [教學過程]:

  一、了解習作內(nèi)容

  今天,我們一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

  1.揚子鱷是怎樣一種動物呢?

  2.為什么把它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呢?

  請大家閱讀書上的圖文介紹。

  二、獨立構思框架

  現(xiàn)在讓大家以“揚子鱷”為題寫,你準備怎樣寫,請大家用五分鐘時間構思一下。引導學生重點思考:大致寫幾部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三、指導多向構思

  1.聽了大家的構思,覺得較完整、系統(tǒng),但不少人沒有突破書上的框框,誰能加上自己獨特的構思呢?

  2.指導學生說說:

 。1)假如沒有揚子鱷

 。2)揚子鱷作為禮物……

 。3)我將來要……

  四、融入感情

  剛才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的習作注意了引導有關資料,寫清楚揚子鱷的`特點,但沒有把自己對揚子鱷的喜愛之情流露出來。現(xiàn)在請大家互相討論交流,把有關語句修改、潤色,融入自己的感情。我現(xiàn)信大家會寫好的。

  五、學生文稿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六、謄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描繪自己眼中的秋天,發(fā)揮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感受秋天的美麗。

  2、表達中應用已有知識儲備的詞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有順序地表達,使表達清楚、具體。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發(fā)揮想像抓住景物的特點有順序地表達出眼里秋天。

  教學準備

  1、觀察秋天景物的變化,可以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2、搜集有關秋天的圖片、畫報、照片以及描寫片段。

  3、讀幾篇描寫秋景的作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興趣。

  四季的景色各不相同,以秋天為最佳。秋天是成熟的季節(jié),是果實累累的季節(jié),是收獲的季節(jié)。(教師用語言描繪秋天的天空和秋天的田野、山林、小院的景色)

  同學們,秋天美嗎?

  看了這么多美麗的風景,你想到了哪些描寫的成語或詞句?

  板書詞語:

  多好的詞語啊!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些詞語,走進迷人的秋景,一起來感受秋色,描繪我們眼中的秋天。

  二、繪聲繪色說秋天。

  (一)仔細觀察說不同

  1、秋天在哪里?秋天在田野里,在山林里,在果園里,在花園里,在校園里,只要你留心,處處都有秋天的影子。

  2、學生自由準備,然后表達。

  總結學生的發(fā)言,鼓勵學生。同時說明,同一個地點,各季節(jié)的景色不同,同是秋天,各處的景色也不同。能夠發(fā)現(xiàn)差別的同學,就容易找到景物的特點。希望你們觀察秋天景物是,一定要看清秋天景物的'形狀、姿態(tài)、顏色、聲音等方面的特點。邊看、邊記、邊想,就一定有收獲。

  3、學生在剛才的基礎上,再次觀察描述。

  (二)描繪具體表真情

  1、讀兩位同學描寫秋天的月季花的寫法(略)

  2、學生對比朗讀,感受并表達描寫的不同。

  3、總結;兩段話都表達了作者對秋天、對月季花的喜愛之情。而后一位同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對月季花的顏色、姿態(tài)、氣味、動態(tài)的具體描寫之中,所以把文章寫得具體,感情更真實。

  4、你們描繪的果園里的果樹、花園里的菊花等,知道怎么才能寫具體嗎?

  三、總觀全文明思路。

  板書設計

  表達:我們眼里的秋天

  由遠及近 由近及遠

  整體到局部 局部到整體 地點轉移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邊讀書,邊抓住有關描寫潮水的詞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來想象畫面,從而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神奇壯觀,并鼓勵學生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讓學生感悟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學生對自然奇觀、壯美山河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讀懂三、四自然段,即引導學生抓住潮來時潮水聲音變化的詞語和潮水形態(tài)變化的詞語來理解大潮的雄偉氣勢。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生動而有層次地描述錢塘江大潮的雄奇,從而深切體會到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

  三、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币虼耍菊n的教學設計力求創(chuàng)設開放互動的課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在意境中悟情,明理。

  四、教學過程

 。ㄒ唬┱勗捯,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觀潮》這篇課文,還學習了生字新詞,那我們就比比誰的記憶力最強,好嗎?

  出示課件:復習重點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平靜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這四組詞語,都是描寫錢塘江大潮的,那么有什么不同呢?(這四組詞語分別描寫了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潮水的樣子和聲音。)

  2、師生問讀。

  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錢塘江觀潮。

  師問:是啊,江潮還沒有來,江面什么樣?生讀描寫江面的句子。

  師問:江邊又是怎樣的景色?生讀描寫江邊的句子。

  師問: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樣的景象呢?生讀描寫海塘大堤上的句子。

  人們等啊,盼。∧敲,如果你就是這人群中的一員,你會等著什么、盼著什么?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設計意圖】在師生輕松的問讀中,把學生們已經(jīng)讀懂的內(nèi)容重新建構起來,也可以漸漸地讓學生們由讀者轉向一個觀潮者,勾起學生們觀潮的強烈欲望,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入文本當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大潮的雄奇。

 。ǘ┲攸c切入,體驗大潮的雄奇

  1、引導默讀,總體感受潮來之時的景象。

  現(xiàn)在請你認真默讀課文三、四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寫具體的?可以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感受深的語句,還可以在旁邊做批注。

  2、指名讀文。把感受通過讀抒發(fā)出來,并適時引導學生揣摩作者在表達上的特點。(比喻句的運用)

  3、品讀文本,深入體會潮的聲音和形態(tài)之奇。

  引導學生邊讀邊談談自己想象到的。

  (1)“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學生們很容易抓到第一句,我們可以借助學生的朗讀,引起大家的發(fā)散思考。具體操作是:我剛才聽到你在讀這句話中,特別突出了“好像悶雷滾動”,你能說說此時聽著這滾滾而來的聲音,你仿佛想到了什么嗎?

  預設生成:

  此時,孩子們可能會結合生活實際,說道:平時我聽到過大雨來臨之前,那由遠而近的滾滾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傾盆大雨即將來臨,那么此時聽到潮水發(fā)出的隆隆的聲音,雖然比較沉悶,但持續(xù)不斷,我想潮水的來勢也一定很猛、很大。

  小結:是啊,就像他剛才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的那樣,未見其形,但聞其聲,雖然潮水還距離我們很遠,但卻能聽到它滾動不止的聲音。

  再請幾個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來讀這一句。

  是不是真像你們所說的這潮水來勢洶涌呢?過了一會兒,潮水又有什么變化呢?

 。2)“過了一會兒……”

  學生會緊接著抓住“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這一句來加以體會。引導學生抓住“很快移來”“拉長變粗”“橫貫江面”這幾個詞語,加以具體的想象和描繪(潮水前進的速度越來越快,而且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不只能看到潮水的頭,還能看到整個江面都是飛奔而來的潮水,這就是“橫貫江面”。)

  通過朗讀再現(xiàn)這壯觀的景象。

  出示課件:大潮由遠及近的視頻畫面。

  齊聲朗讀這句話。

  到浪頭越來越近的時候,大潮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3)“再近些……”

  “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边@一句話比較好理解,可以提示學生們借助數(shù)學常識“兩丈相當于6米多”來深刻感受到“兩丈多高的水墻”是多么的壯觀。

  引導學生描述眼前所出現(xiàn)的畫面:“我們眼中只見洶涌的潮水形成無數(shù)的巨浪翻滾著,一浪高過一浪,一浪蓋過一浪!庇械恼f:“我好像看到巨浪相互交錯、撞擊,形成一堵高大的水墻,而看不到那條白線了。”還有的說:“江邊的、遠處一切景物都已被這如同水墻一般的、不斷翻滾、奔涌的潮水擋住了,看不到了。”

 。4)“越來越近……”

  出示課件:通過句子的對比,體會詞語的精妙作用。

 、倮顺痹絹碓浇,猶如白色戰(zhàn)馬奔來。

 、诶顺痹絹碓浇,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奔來。

  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學生們在①和②的比較中,可發(fā)現(xiàn):前文提到了潮水橫貫江面,此時潮水掀起的無數(shù)巨浪就像千萬匹戰(zhàn)馬一樣,馬不停蹄地向前奔涌,后浪推著前浪,前浪引著后浪,所以作者用上了“千萬匹”這個詞語。在②和③的比較中,可發(fā)現(xiàn)“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寫出了潮水鋪天蓋地般、如萬馬奔騰般地奔涌的具體樣子,其場面浩大、宏偉、壯觀。趁著學生們交流的高潮,請三個同學依次讀出這句話,要求一個比一個讀得更有氣勢。其他人閉眼欣賞,以強化這些關鍵詞語的作用。這樣對形象直觀的詞句比較和誦讀,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關鍵詞句,讓學生感受到課文中語言文字的魅力,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

  引導學生繼續(xù)抓住潮水的`特點來體會:這磅礴的氣勢僅從形態(tài)可以看出來嗎,你還從哪些詞句體會到這大潮勢不可擋?自然而然,孩子們會抓住“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來想象當時大潮咆哮、怒吼著,似乎吞沒了整個江邊上的一切聲響,耳朵也都要被震聾了。這無比巨大的聲響更能襯托場面的壯觀。

  指導朗讀:帶著此時的感受完整地讀出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4、有感情朗讀,領略大潮的變化奇觀。

  小結:作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位置的變化,按由遠及近的順序描寫了潮來時的景象,使我們仿佛和作者一起站在錢塘江畔,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大,看到的潮水越來越近,浪頭也越來越高。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yōu)橹院,為之(驕傲)?/p>

  5、師生合作讀二至四自然段,引導學生在讀中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寫作順序。

 。1)學生讀描寫大潮的語句,其他的由老師讀。

 。2)讀后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了?是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qū)懙摹?/p>

  6、出示課件:觀看完整的大潮變化的視頻。

 。1)看了視頻之后你們有什么感受啊?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

 。2)請你再來讀讀二至四自然段中最能夠表達你現(xiàn)在心情的句子,一會兒讀給同學們聽。

 。3)讓我們把三、四自然段背誦下來。

  7、略讀“潮過后”部分,感受大潮氣勢猶在。

  最后一個自然段其實重點詞句也不少,但通俗易懂。而且學到這兒,我們都知道還要注意教學時間和重難點的分配,引導學生讀中關注“還在、依舊、才”這三個詞語,體會到大潮氣勢猶在。

 。ㄈ┦崂碚恼碌捻樞,回歸整體

 。ㄋ模┎贾米鳂I(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做小導游,把錢塘江大潮的景觀講述給家長聽。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結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全神貫注的意思,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茨威格講的話的含義。學習羅丹做事全神貫注的品格。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給課文歸納主要內(nèi)容。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體會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句子所要說明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許許多多科學家工作起來,都常常廢寢忘食,達到忘我的境界,我們今天要了解的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是怎樣全神貫注地投入創(chuàng)作的?

  板書:全神貫注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2)談談讀后的收獲

  2、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收集各組提出的問題,并進行歸類,組織學生交流。

  3、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1)羅丹修改女像時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是怎樣的?說明了什么?

 。2)最后一自然段茨威格的話怎樣理解?

  三、全班交流

  小組長提出本組未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其中部分問題。

  四、學生自學,小組、全班交流

  自讀提示:

  課文中那些內(nèi)容最能表現(xiàn)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

  先自讀課文,畫出有關詞句,然后小組討論,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五、讀議結合,理解語句。

  1、讀議有關描寫羅丹修改女像時的句子。

 。1)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觜里嘰里咕嚕的,好象跟誰說悄悄話。(這說明羅丹在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2)忽然,他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說明羅丹想出了比較滿意的修改方案)

  如果改成眼睛閃著光,似乎在跟誰爭吵那一句好,為什么?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說明羅丹工作緊張忙碌)

  (4)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好象已經(jīng)消失了。(說明羅丹完全進入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癡的程度。)

  2、讀讀議議羅丹修改完女像發(fā)生了什么事?

 。1)讓兩個學生分別讀第3、4自然段中表現(xiàn)羅丹和茨威格行動、語言的句子。

 。2)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下面句子的意思:

  羅丹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他推開門,很抱歉地對茨威格說:哎呦!你看我,簡直把你忘了。對不起,請不要見怪。

 。腿幌肫鹗侵v羅丹剛剛從如醉如癡的創(chuàng)作情境中解脫出來。對不起,請不要見怪說明他對摯友的一片真情。從把朋友無意關在工作室這件事,進一步說明羅丹全神貫注地工作。)

  3、齊讀最后一段。思考:你怎樣理解茨威格的話。(結合實際)

  六、總結全文

  七、布置作業(yè):

  1、練習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2、收集名人忘我工作故事.

  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有關榕樹的資料、圖片、作者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fā)興趣

  1.齊讀課題?吹竭@個題目,你有什么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fā)揮學生想象。)

  2.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3.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都長出許多氣根,從樹枝上倒掛下來,鉆進土里,過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干來。這樣不斷生長,它已長成了榕樹林,占地達16畝。被當?shù)厝朔Q為“神樹”!疤焯弥械臉穲@”。又因為上面棲息著許多鳥,被人們稱為“鳥的天堂”。)

  4.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

  二、自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指名讀文,讀準字音。

  2.投影出示練習: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3.自學生字,掌握字形。

  重點指導

  梢:形聲字,與“稍、捎”區(qū)分。

  暇:左邊是“日”,注意與“瑕”區(qū)分。

  4.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解決。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陸續(xù):前前后后,時斷時續(xù)。

  展示: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

  留戀:舍不得離開。

  不可計數(shù):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shù)量很多。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過來。暇:空間。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匯報交流。

  學生甲: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

  學生乙:課文5—9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的情景,10—13自然段寫的是第二次經(jīng)過時所見到的情景。

  3.理清課文的脈絡。

 。1)作者是按游覽的順序?qū)懙摹?梢苑譃閹讉部分?

 。2)學生匯報:

  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劃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四、分小組合作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眾鳥紛飛的景象。

  2.學習作者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

  3.有感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導入:請同學們先聽一段樂曲,聽后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鳥朝鳳》錄音帶。鳥很多,鳥的天堂──板書。)

  2.這節(jié)課,我們就和巴金爺爺一起去廣東新會縣天馬河上一個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爺爺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學生接:大榕樹),第二次看到的是(學生接:鳥)

  3.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么感受?鳥兒又給你什么感受? (榕樹──大、茂盛;鳥──多、歡快)

  二、重點感悟、體會榕樹的奇特美和群鳥紛飛時的壯觀景象

  (一)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部分,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體會后放出聲音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用朗讀的形式加以匯報。

  (二)匯報交流。

  大榕樹:

  1.大

  學生甲: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

 。1)匯報讀,其他同學聽讀:哪兒讀得好?為什么?你聽出了什么?從哪兒聽出來的?(從不可計數(shù)體會出枝干數(shù)目很多,說明樹很大。)

 。2)重點體會“真”字。

  兩個“真”有什么不同呢?聽老師讀,體會一下。

  出示投影:

  學生體會出:第一個“真”意思是本來的,實際的。第二個“真”指的是確確實實。應讀出驚嘆的語氣。

  學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

  (3)重點體會“又”字。指樹根很多。

  出示圖片:誰來指一指哪些是氣根?(體會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獨木成林的景觀。)

  學生丙: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

 。4)體會“臥”字。(樹占地面積大。)

 。5)這株大榕樹占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了這方面的資料?(學生答:一萬多平方米。)

 。6)課下大家丈量了操場和教室的面積,大家計算一下:合幾個操場?幾個教室?(結合具體情況請學生作答。)

 。7)經(jīng)過換算,你有什么感受?(簡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讀句,談體會。

  學生甲: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不留一點縫隙,說明樹葉多。)

 。1)重點體會“推”。請同學們演示,說明葉多而密。

  學生乙:地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2)重點體會“顫動”。

  同學演示,體現(xiàn)微微地動態(tài)。

 。◤闹形覀凅w會到榕樹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學生丙:從對大榕樹特點的描述中,我們看出作者不禁在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感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3.看錄像:榕樹的大與茂盛。

  4.請學生反復朗讀這部分內(nèi)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感受。

  5.請學生畫板畫,體現(xiàn)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

  鳥

  1.播放課件錄相:“群鳥紛飛”的場面。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這部分的動態(tài)美的描寫。

  2.導語,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盡情地感受這部分所描繪的美。

  3.再次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中能夠體會出這里的鳥兒多?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課文二、三段內(nèi)容,體會“我”和小姑娘發(fā)現(xiàn)雄雞形的石頭——“中國石”及觀賞“中國石”特點的激動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邊防戰(zhàn)士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中國石”的形狀,理解邊防戰(zhàn)士對“中國石”的熱愛,體會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誰還記得《中國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評析:通過復習和回憶將兩個課時很好的進行了銜接。]

  (二)理解課文

  講讀二、三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時候去揀石頭的?為什么說這正是揀石頭的好機會?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三自然段。

  [配合音樂和畫面]

  3、結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釋下列詞語。 瑰麗、傾瀉、裸露、珠光玉彩

  [評析:目的是啟發(fā)學生想象,在語言中感受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在創(chuàng)造性的朗讀活動中升華情感并適時配合音樂與畫面讓學生更好的.體會]

  4、在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點的景物來寫的? (挺撥、繁茂的白楊,保露在黃沙上的石頭)這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對戈壁的愛)

  [評析:因為有了前面對戈壁灘的介紹的鋪墊學生便可以在此時更好的將內(nèi)心的理解外化,抓住重點詞語進行理解。]

  5、“小精靈”是指什么,為什么作者把石頭稱為小精靈?

  (小精靈一般指孩子們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領的可愛的小神靈。把石頭稱為小精靈,說明在作者眼里這些石頭仿佛有生命,表達了作者對這些石頭的喜愛之情)

  6.齊讀二、三自然段。

  講讀4、5、6自然段。

  1、指名讀4、5、6自然段。思考:“我”怎么會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發(fā)現(xiàn)“中國石”的?

  2、小姑娘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為經(jīng)泉水洗過的石頭特別清亮)關于珍珠泉有什么傳說?誰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中出現(xiàn)兩個“珍珠”,為什么前面一個不加引號,前面一個卻加上引號?

  (前一個是指真的珍珠,后一個指白花花的水)

  4、我們是如何發(fā)現(xiàn)“中國石”的?

  (小姑娘發(fā)現(xiàn)一塊石頭像雄雞,“我”聯(lián)想到祖國版圖的形狀)

  [評析:目的是讓學生在關注文本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的飛躍。]

  講讀第7、8自然段。

  1、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小如拳頭,色彩為黃白色,形狀酷似祖國版圖,表面起伏像大陸地貌。)

  2、發(fā)現(xiàn)“中國石”時,“我”和小姑娘表現(xiàn)得怎樣?小姑娘驚叫,“我”不禁喊出聲來,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yōu)檫@發(fā)現(xiàn)而驚喜,興奮,說明心中時時裝著祖國。)

  3、“我”和小姑娘分別從中國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為什么我們找的地方不一樣?(兩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評析:內(nèi)心體會情感目的是讓學生以語言為基點發(fā)揮想象的空間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方式大膽的表達個性化的閱讀體會提升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

  4、自由輕聲讀第8自然段,思考:戰(zhàn)士們是怎樣精心保管“中國石”的?

  5、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對“中國石”的珍愛?請同學們畫出有關詞句。

  6、結合學生匯報解釋下列詞語。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囑咐”指告訴對方記住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誰怎么做,不該怎么做。

  7、戰(zhàn)士們?yōu)槭裁茨敲淳牡乇9堋爸袊,那么珍愛“中國?(因為它酷似祖國版圖,在戰(zhàn)士們眼里,它代表祖國。)

  朗讀第二段。

  講讀第三段。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在以后的賽石會上“中國石”屢屢奪魁并贏得“寶石”的盛譽!皩覍見Z魁”和“盛譽”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中國石”能屢屢奪魁并獲得“寶石”的盛譽?

  3、哪個詞語突出了“中國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為至寶)

  4、課文中說在“我”寂寞和孤獨時,“中國石”給了“我”溫暖和快慰!翱煳俊笔鞘裁匆馑?(高興而心里感到安慰)當“我”寂寞時,看著”中國石”會想些什么?當“我”夜里站崗感到孤獨時,摸著“中國石”又會怎么想呢?

  5、駐守戈壁灘生活根艱苦,但戰(zhàn)士們?yōu)槭裁磿X得苦中有樂?“因為‘祖國,在我們身邊,祖國在我們心中”里的兩個“祖國”分別指什么?(前一個指“中國石”,后一個指祖國,)為什么說祖國在我們心中?

  (看到“中國石”戰(zhàn)士們便想到祖國,心中便激蕩起愛國熱情,便想到保衛(wèi)祖國邊疆的神圣職責,)

  6、齊讀第三段。

  [評析:在充分理解文本人物情感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感受體驗,將理解融入到有感情的朗讀中。]

  (三)感悟全文

  1、練習復述課文,[評析:復述時,提醒學生注意,可以不用書中的原詞,但是情節(jié)不能丟,重點詞要用上。]

  2、練習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通過寫“我”在揀的石頭中發(fā)現(xiàn)了一塊酷似祖國版圖形狀的“中國石”及戰(zhàn)士們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邊防戰(zhàn)士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五)作業(yè)

  1、背熟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書寫生字詞。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詩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