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優(yōu)秀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語文園地六:太陽是大家的
學習目標
1.認識“彤、陪”2個生字,會寫“彤、霞、陪、趁”4個生字,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浪花、睡覺、睡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懂得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太陽是大家的,人類應友好相處。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同步閱讀中的詩歌《地球只有一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
1.教師導入: 你們看,這是誰?(展示:太陽的笑臉),今天太陽也走進我們的課堂,讓我們熱情地和太陽打聲招呼!
2. 你們還知道有關太陽的知識或者故事嗎?板書課題。
反饋預習
1.讀一讀: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考一考:同桌互相讀 。
3.認一認: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4.幫一幫:四人為一小組互讀課文,互相幫助指正。
5.比一比:每組推選一名代表讀課文,比一比哪個小組讀得正確、流利。
朗讀感悟
1.讀一讀:自由讀文,想一想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畫出來。
2.幫一幫:小組內同學互相說一說讀了這首詩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共同研究。
3.說一說: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發(fā)言,引導學生感悟詩句中所蘊含的意思,并結合第二小節(jié),啟發(fā)學生說一說太陽做了哪些好事。除詩中所寫的之外,太陽還做了哪些好事?指導學生仿照詩句進行補充,如:她使莊稼茁壯成長,
4.朗讀最后一節(jié),結合插圖,說說這一節(jié)的意思。
a.從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陽、盼望太陽的描寫中,感受太陽是大家的.;
b.太陽是大家的,人和人是平等的,各國人民要友好相處。
5.議一議:提出在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討論。
第二課時
感情朗讀
1.讀一讀:自由朗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反復練讀。
2.說一說:說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及原因,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3. 想一想:每小節(jié)詩寫了什么,全班交流。
練習背誦
1.練一練:用最快的速度練習背誦。
2.比一比:小組內同學互相背誦,比比準背得準確。
3.背一背:指名分小節(jié)背誦,其他同學默背。
交流感受
1.想一想:學習了這首詩以后,有什么感想。
2.談一談:說說自己的感想或收獲。
3.說一說:你想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說些什么,自由表述。
學習生字
1.記一記: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能夠快速記住生字的字形,同桌之間交流。
2.教一教:請學生做小老師,教記字方法。
3.寫一寫:請學生自己先來觀察,提出書寫要點,教師指導學生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拓展閱讀
請同學們再來讀讀同步閱讀中的《地球只有一個》這首詩歌,想一想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什么。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待、倒、模,理解22個新詞。
2、能說出第5段排句成段的順序,說出哪幾句是圍繞同一方面的內容寫的。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背誦、默寫課文的最后兩段。
4、懂得自己遇到不幸境況,不要灰心;別人遭到不幸,不要嘲笑。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鞏固本單元訓練點,按要求讀懂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的段。
2、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積極意義,從中受到教育。
三、教學準備
《安徒生童話》、安徒生畫像、磁帶、錄音機、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訓練找反義詞。
2、讀通課文,了解大致意思。
3、學習第1、2段,朗讀訓練。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安徒生畫像及《安徒生童話》,簡介安徒生。
二、揭題,讀題
三、初讀課文,思考
1、丑小鴨的.丑什么意思?
2、丑小鴨長大以后成了什么?
四、學習第1段
1、自學該段生字
2、自讀課文
A、說說丑小鴨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B、劃出說明丑小鴨長得難看的句子
3、朗讀指導
4、填空
嘴(大大的) 腿( 的) 樣子( 的)
五、學習第2段
1、自讀,思考:你覺得丑小鴨怎么樣?
2、填空:()的丑小鴨
3、朗讀指導:孤獨、可憐
六、作業(yè)
1、齊讀1、2段
2、給多音字注音
等待() 待()會兒
模()樣 模()糊
3、課作2、3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3—6段,能按問題找到對應的課文段落。
2、能按要求讀懂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的段。
3、能區(qū)分倒影和倒映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二、學習3—4段
1、自讀3—6,思考:哪幾段是寫丑小鴨離家后的不幸遭遇。
2、自讀3、4段,先自學生字,再填表
來到哪里遇到什么不幸
水草地野鴨()
()里小鳥()獵狗()
。ǎ﹨仓刑鞖猓ǎ
3、再讀課文3、4段,繼續(xù)填表(接上表右邊)
丑小鴨怎樣做
離開了水草地
白天()晚上()
。ǎ┰谔J葦叢中
4、朗讀指導
4、丑小鴨離開家之后有哪些不幸遭遇?
三、學習5、6段
1、哪幾段是寫丑小鴨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天鵝,很快樂?
2、自讀,學習生字
3、學習第5段,鞏固單元學習提示
A、齊讀,思考: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B、回顧按事情發(fā)展寫的段,應該怎樣讀?
C、自讀,思考:這段話共有幾句?哪幾句說同一方面的內容?這段話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4、學習第6段
A、默讀,用~~~劃出說明丑小鴨快樂的句子。
B、訓練有表情地朗讀。
5、丑小鴨發(fā)現(xiàn)自己長成了美麗的天鵝,為什么那么快樂?
四、作業(yè)
1、課作5
2、齊讀3—6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背誦、默寫5、6段
2、懂得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學會正確對待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丑小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課作1、2、3
五、理解、學用“極了”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學準備:圖片,幻燈片,頭飾,課文錄音等
教學過程:
一、用指偶導入,巧揭課題
1、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來猜一猜!
。◣煄现概肌“淄茫孕“淄玫纳矸輥韺W課文。)
大家來聽一聽,小白兔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好嗎?
我正是《蘑菇該獎給誰》的主人公。ǔ鍪菊n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將和大家一起來研究這個故事。大家愿不愿意。
2、 小朋友,我來考考大家,通過學習你知道了課文寫的是一件關于我的什么事?指名答
二、以朗讀貫穿,教學故事
1、 故事的起因
過渡:那你們知道我媽媽給我和我哥哥小黑兔布置了什么作業(yè)嗎?
(出示第一節(jié))指名讀
問:布置了什么作業(yè)呀?指名說。
問:你從這句話中,看出了我媽媽對我們怎么樣?指導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愛和期待。齊讀這一節(jié)。
2、 故事的發(fā)展:第一次對話
1) 過渡:我媽媽非常關心我們倆,平時問寒問暖的,也常常教給我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處事的方法。我們很愛媽媽,很聽媽媽的`話。當然這次也不例外,到了晚上,媽媽回來了……(出示第二節(jié))
指名讀第二節(jié)
媽媽對我們說了什么呢?誰來讀一讀?
指名、齊讀媽媽的話(用親切地語氣讀)
2) 過渡:當時我聽見媽媽要獎給我們最大的蘑菇,我心里非常高興。于是,我和哥哥都說了我們練習跑步的情況。(出示第三、四節(jié))
男女生分節(jié)朗讀
。ǔ鍪揪毩曨}:1、小黑兔跑步得了第一名,心里。2、小白兔跑步落在后面,心里。)
指名填空
3) 帶頭飾,分角色朗讀二、三、四節(jié),可以加上一些動作。
3、 故事的結局:結果
1) 過渡:小朋友,你們學到這兒,你覺得我媽媽會把大蘑菇獎給誰呀?(學生猜)那,結果如何呢?(出示第八節(jié))齊讀
問:我媽媽把獎品給誰啦?(出示圖,貼在黑板上)觀察媽媽當時的心情如何。
讀第八節(jié)
2) 過渡:當時我哥哥聽了這句話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ǔ鍪揪毩曨}:小黑兔聽說要把大蘑菇獎給小白兔,心里很。)
指名說一說
那誰讀好這一節(jié)呢?(出示第九節(jié))指名讀,男生讀。
哪個小朋友來猜一猜,我當時是怎么想的?
4、 故事的發(fā)展:第二次對話
過渡:是呀,我也懷疑媽媽是不是搞錯了,我們看媽媽當時還問了一個問題。
。ǔ鍪镜谖、六、七節(jié))請小朋友分成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這三節(jié),可以加上動作、表情。指名表演
5、 故事的結局:理由
過渡:小朋友明白了嗎?為什么媽媽要把大蘑菇獎給我呢?指名說
。ǔ鍪镜谑(jié))齊讀
三、帶頭飾表演,拓展延伸
1、 小朋友們,這以后,你們說小黑兔會怎么樣呢?大家大膽想象,我來當評委,看你們有沒有猜對!指名說
2、 課文學完了,請小朋友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演一演這篇童話故事,好嗎?可以演到小黑兔知錯改正,行嗎?帶上頭飾,表演課本劇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對象:三年級學生
二、時間: 10月13日至11月7日
三、活動背景:
三年級,是鋼筆字寫字教學的起步階段,學生初次接觸、使用鋼筆都覺得很新奇,但接踵而來的是:三天兩頭就有學生報告鋼筆壞了、少了,作業(yè)本上的三花臉也比比皆是。究其根源,問題就出在鋼筆的使用方法不當上。
針對這一問題,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分析,把多種課程內容結合在一起,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和實踐能力。
2、通過本次活動學會正確保管和使用鋼筆,延長其使用壽命。
3、能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利用鋼筆寫出整潔、美觀的作業(yè)。
4、設計出更加實用、美觀的鋼筆。
五、成果形式:
1、學生的習作、作業(yè)、圖畫、攝影等。
2、學生能掌握正確的握筆運筆的方法和寫字姿勢(圖片、攝影、文字)。
3、學生的經歷、體驗、體會等。
4、倡議書。
5、舉行“我愛鋼筆”主題活動,綜合展示活動成果。
六、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確立活動主題,分析現(xiàn)狀,提出問題。有的人鋼筆沒用多長時間就壞了、少了,有的同學作業(yè)本上有很多墨點,很不美觀,為什么會這樣?該怎么辦呢?
。ǘW生組建活動小組,選出小組長。活動內容分選項目與自選項目,各小組根據(jù)成員特點,制定小組活動。教師做好指導、協(xié)調工作、審視的`可行性。
自選:
A組:調查同學們在使用鋼筆與保管鋼筆上存在那些問題,想一想該如何改進,寫出收獲、體會。
B組:收集資料并討論;如何正確使用和保管鋼筆?請講解并演示。
C 組:按從外到里以及如何使用的順序,觀察自己的鋼筆,寫一習作。
D組:針對現(xiàn)有不足,設計出更加美觀、實用的鋼筆,爭取申請專利,并可與生產廠家取得聯(lián)系。
必選:
1、每人書寫一份整潔、美觀的作業(yè)參加展覽。
2、交流擬定倡議書。
(三)、活動成果展示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并把字寫端正、勻稱、正確。
2.鞏固已經學會的字。
3.擴大古詩積累,積累格言、成語。
4.口語交際練習,鼓勵樂于說、敢于說的習慣。
5.寫話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描寫人物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把字寫勻稱、正確。口語交際練習。
教學難點:寫話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描寫人物語言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目標1、2、4
第一課時
一、看拼音寫詞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ㄒ唬┳约邯毩⑼瓿。
。ǘ阑ゲ,看字是否正確,比一比誰寫得最漂亮。
3.講一講三個成語的意思。
4.再找?guī)讉你會的寫下來。
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不同的字。請你認真想一想,看看能夠寫出幾個來。
(一).讀題,看有幾點要求?
。ǘ约核伎,獨立完成。
(三).交流:
此:(柴)(些)(紫)
兌:(銳)(說)(悅)(脫)
臺:(苔)(抬)(殆)(始)(治)
三、口語交際
。ㄒ唬宰x材料要求,看從中了解了什么?
。ǘ龑蕚洌籂幷撌裁?(非看不可的理由)
怎樣達成協(xié)議?達成怎樣的協(xié)議?
(三).自愿挑選一角色準備。
。ㄋ模赃x伙伴,三人一組,表演爭論的情景及達成的協(xié)議。
。ㄎ澹啾硌荩u價。
教學反思: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第二課時:
完成目標3
一、讀讀背背下面的古詩,不認識的字查字典,然后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ㄒ唬樽值渥詫W完成:會正確讀出古詩,了解古詩意思。
(二).檢查自學效果:
、僮x音:憫紳粟閑猶
②字義:憫粟閑猶(查字典理解)
。ㄈ笇Ю首x背誦
。ㄋ模|疑:農民獲得了豐收,為什么還會餓死?
二、讀讀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來。
(一).自學: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查字典或請教同桌。
(二).交流:這些格言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ㄈx一讀,背一背。
三、回憶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語。
。ㄒ唬崆皽蕚湟粋寓言故事講。
。ǘ涣鳎褐v寓言故事,說一說從中你懂得了什么?
教學反思:教學中充分估計學生的情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成資源,使學生的生成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三、四課時
完成目標5
一、回憶《自相矛盾》
(一).朗讀課文。
(二).自己講一講,說一說。
二、指導習作:
。ㄒ唬龑伎迹耗莻賣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沒有賣出去,回到家后會對家里人說什么呢?它的家里人會說什么呢?
(二).大家交流,評價,補充。
(三).指導開頭:
回到家里,那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對……說:“……”……
。ㄋ模毩⑼瓿伞
三、講評:
(一).二人一組互讀習作,二人互評。
。ǘ2——4組同學做示范,把握語言,通順,想象合理,思維靈活,重點指導語言生動。
(三).自己修改作文。
(四).再次交流
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并把字寫端正、勻稱、正確。
2.鞏固已經學會的字。
3.擴大古詩積累,積累格言、成語。
4.口語交際練習,鼓勵樂于說、敢于說的習慣。
5.寫話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描寫人物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把字寫勻稱、正確?谡Z交際練習。
教學難點:寫話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描寫人物語言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目標1、2、4
第一課時
一、看拼音寫詞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ㄒ唬┳约邯毩⑼瓿伞
。ǘ阑ゲ,看字是否正確,比一比誰寫得最漂亮。
3.講一講三個成語的意思。
4.再找?guī)讉你會的.寫下來。
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不同的字。請你認真想一想,看看能夠寫出幾個來。
(一).讀題,看有幾點要求?
。ǘ约核伎迹毩⑼瓿。
。ㄈ涣鳎
此:(柴)(些)(紫)
兌:(銳)(說)(悅)(脫)
臺:(苔)(抬)(殆)(始)(治)
三、口語交際
。ㄒ唬宰x材料要求,看從中了解了什么?
(二).引導準備:爭論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
怎樣達成協(xié)議?達成怎樣的協(xié)議?
。ㄈ栽柑暨x一角色準備。
。ㄋ模赃x伙伴,三人一組,表演爭論的情景及達成的協(xié)議。
。ㄎ澹啾硌,評價。
教學反思: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第二課時:
完成目標3
一、讀讀背背下面的古詩,不認識的字查字典,然后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ㄒ唬樽值渥詫W完成:會正確讀出古詩,了解古詩意思。
(二).檢查自學效果:
、僮x音:憫紳粟閑猶
、谧至x:憫粟閑猶(查字典理解)
。ㄈ笇Ю首x背誦
。ㄋ模|疑:農民獲得了豐收,為什么還會餓死?
二、讀讀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來。
。ㄒ唬詫W: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查字典或請教同桌。
。ǘ涣鳎哼@些格言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ㄈx一讀,背一背。
三、回憶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語。
。ㄒ唬崆皽蕚湟粋寓言故事講。
。ǘ涣鳎褐v寓言故事,說一說從中你懂得了什么?
教學反思:教學中充分估計學生的情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成資源,使學生的生成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三、四課時
完成目標5
一、回憶《自相矛盾》
。ㄒ唬首x課文。
。ǘ约褐v一講,說一說。
二、指導習作:
。ㄒ唬龑伎迹耗莻賣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沒有賣出去,回到家后會對家里人說什么呢?它的家里人會說什么呢?
。ǘ蠹医涣,評價,補充。
。ㄈ笇ч_頭:
回到家里,那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對……說:“……”……
。ㄋ模毩⑼瓿。
三、講評:
(一).二人一組互讀習作,二人互評。
。ǘ2——4組同學做示范,把握語言,通順,想象合理,思維靈活,重點指導語言生動。
。ㄈ约盒薷淖魑摹
。ㄋ模俅谓涣
板書設計:
語文實踐活動7
此:()()()()()
兌:()()()()()
臺:()()()()()
教學反思:習作要為學生打開思路,幫助學生說出想說而又不能說出的話,指導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習作。
板書設計:
語文實踐活動7
此:()()()()()
兌:()()()()()
臺:()()()()()
教學反思:習作要為學生打開思路,幫助學生說出想說而又不能說出的話,指導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習作。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自主選擇識字方式,認識6個會認字;會寫8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自主選擇識字方式,認識6個會認字。
難點:正確書寫6個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都有自己的媽媽,我們都是在媽媽的呵護下慢慢地長大的。你能說說媽媽關心你的事嗎?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日本童話故事,板書課題。
3、談談媽媽關心自己的事例。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教師交代學習任務。
2、出示與生字連在一起的詞語,指名讀,并帶讀。
3、會認字要讓學生自己去記,讓學生(或師)適時總結識字方法。
4、生字、詞語回歸課文,指名分小節(jié)讀課文。
(1)看學生是否讀正確。
(2)默讀課文,標好自然段,畫出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
(3)學生匯報、認讀生字、新詞。
(4)自主識字。讀課文、讀后評價。
三、理解感悟:
1、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1)你喜歡童話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2)你知道課文為什么叫“媽媽留下的葡萄樹”嗎?這棵葡萄樹有什么含義?
2、針對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3、4小節(jié)描寫狐貍媽媽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句子,邊讀邊悟,在讀中感受母愛的偉大。
四、重讀課文:
讓我們帶著對母愛偉大的崇敬,想象一下童話中的畫面,再重溫一下課文《媽媽留下的葡萄樹》。
五、設置懸念:
文中的結尾寫到:小狐貍一直沒找到媽媽,它的媽媽到底哪兒去了?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媽媽去了哪?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探討這個問題……(宣布下課)學生先自己思考,再與同桌討論。抓住重點句子朗讀,理解母愛的偉大。指導朗讀,感悟親情!指名朗讀,溶入文中情境。
板書設計:
7.媽媽留下的葡萄樹原因:
小狐貍肚子餓
經過:找吃的,喊起來,沒回來
母愛的偉大
結果:小狐貍見到樹思親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說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在課堂上,充分給予學生主動權,讓學生自己去想,去說,去做。教師引導鼓勵自己的見解,把活躍的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轉向學生發(fā)展,由教師"教"向學生"學"轉移。
《語文課程標準》又規(guī)定,五年級的學生要能"在閱讀中揣摩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教師在課堂中應注重閱讀,盡量多給學生時間去閱讀課文
二、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月光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記敘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鋼琴曲《月光曲》的傳說,它告訴我們貝多芬是一位同情勞動人民的偉大音樂家。作者運用聯(lián)想,對話描寫等等表現(xiàn)手法,使得課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傳說,美景,深情于一體。
第一段(第1自然段):簡單介紹著名的鋼琴曲《月光曲》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
第二段(第1—10自然段):詳細介紹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整個過程。
課文可以分為兩段。
2、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五,六年級的學生要能"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根據(jù)教材編排和課文特點,以及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月光曲》一課教學的總目標制定如下:
學會7個生字,理解14個詞語的意思,能用"格外,仿佛"造句。
進一步學會借助課題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通過朗讀,了解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進一步學會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及分辨實際事物和聯(lián)想部分;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貝多芬彈奏第二首樂曲時的情和景。
4、課時安排
本課計劃3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是:按課后練習2中的(1)(2)小題問題研讀課文2—7自然段。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有感情地朗讀兄妹倆的對話 。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是:根據(jù)課后練習2中的第(3)小題研讀課文第8—10自然段。學生領會課文表現(xiàn)的意境并能有感情地配樂朗讀第9自然段并背誦。
三、說教法學法
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對象,學生正下通過教師所講的教材所展示的內容經過思考獲得知識的。這種觀察和思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是一種積極的思維。從這一點出發(fā),本節(jié)課教法的知道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整節(jié)課的教法設計體現(xiàn)了"以訓練為主的教學基本模式",盡量讓學生動腦,動口,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精講,善導,激情,引思"八字貫穿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本節(jié)課使用的教學方法如下:
1、情境法——激發(fā)學習興趣,熱情參與。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3、討論法——積極參與,得出結論。
4、練習法——感悟課文,體會內涵。
四、說教學流程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為了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目標為中心,提問為主線"這一原則,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發(fā)展思維的目的,我是這樣設計教學流程的。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樣導入新課,從主觀上吸引了學生,喚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解決生字詞并整體感知課文
(1)我給學生提出邊聽朗讀錄音邊找出你認為難讀難懂的生字詞的要求,學生有目的地聽朗讀錄音,通過聲情并茂的錄音朗讀,學生入情入境。
。2)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學會本文的7個生字,理解本文的14個詞語。
。3)鼓勵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四人一小組討論如何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我又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進行總結。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自己提出難讀難懂的生字詞及小組合作探究,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3、細讀課文,理解教材
。1)理解貝多芬給盲姑娘彈琴的經過,即學習課文第2—7自然段。
為什么貝多芬要給盲姑娘彈鋼琴曲
貝多芬彈完一首,為什么又彈了一首
貝多芬是怎樣把第二首曲子記錄下來的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重點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在體會中朗讀。
。2)讓學生找出第8,9段中的實寫部分和由實際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部分。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受到了《月光曲》表現(xiàn)出的意境是多么的美妙。學生帶著這種美的感受朗讀課文,讀的很有感情。學生也更好地了解了的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理解第10自然段中"陶醉","飛奔"各是什么意思,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3)貝多芬是怎樣把第二首曲子記錄下來的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精妙,在品詞析句中確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4、歸納總結
(1)鼓勵學生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2)讓學生按事情的發(fā)展,了解貝多芬感情的變化。
這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鞏固練習
。1)全班齊讀第9自然段并嘗試背誦。
這個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誦讀能力。
6、布置作業(yè)
(1)完成生字詞的抄寫。
(2)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3)完成與本課有關的課堂練習和同步練習。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松鼠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