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教案范文錦集7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課前透視】
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話故事。在美好的春光里,盡管小鹿因為跌傷腳沒有親眼看見自己栽種的玫瑰花,但聽到黃鶯和微風的贊美之后卻感到這些玫瑰花并沒有白栽。在人物角色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興的情緒變化中,文本所包含的深層含義得以彰顯。
故事語言精美,情節(jié)曲折,比較貼近兒童生活,但低年級孩子在理解“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上仍然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抓住黃鶯和微風的話進一步開發(fā)文本,運用“移情”策略,引導想象,使孩子們在充分的角色體驗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目標】
。薄J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有積累詞語的興趣和習慣。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充分感悟黃鶯和微風的話,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讀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信息資料】
動物頭飾、生字卡片、課文插圖、小鹿和玫瑰花的圖片。
【課時安排】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實物導入:
教師手拿一束玫瑰花,讓學生看看、聞聞:喜歡這份禮物嗎?(指導“瑰”的讀法,并書寫“玫瑰”)關于玫瑰花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
。ò鍟n題)
2、談話導入:
(出示玫瑰花和小鹿的圖片)
認識它們嗎?玫瑰花和小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對話平臺〗
一、自學
。、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交流識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讀法。
3、開展識字競賽,看誰讀得準讀得快。
。础㈤_展讀課文比賽, 看誰讀得通順,沒有錯別字。
二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jīng)能獨立識字、讀文,以賽促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利于學生自主識字和合作學習。
二、討論
。薄⒄页雒鑼懧沟艿艿脑挘龑W生質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學生可能會問:為什么一開始鹿弟弟說玫瑰花白栽了,后來又說沒白栽?)
。病⑿〗M合作讀文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
重點交流:鹿弟弟為什么說玫瑰花白栽了?
1、讀課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種花的句子,引導學生想象:小鹿栽花時會想些什么?
2、當小鹿跌傷了腳,沒能看到玫瑰花開,又會想些什么?
。场⒋藭r鹿弟弟又會怎么想?體會他“惋惜”的心情。
在課文的空白處,利用“移情”策略,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進行角色體驗,既豐富了內(nèi)心情感,又為理解下文“沒有白栽”打下鋪墊。
三、朗讀
1、自由讀:
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文。
2、交流讀:
向學習伙伴請教──自己哪里讀得好?哪里還需要改進?
3、競賽讀:
每組推薦一名同學讀,大家評議,互相取長補短。
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和自由朗讀的時空,關注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需求,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讀書的欲望。
四、練習
結合課文情境進行寫話訓練:
1、花骨朵漸漸地長大了。
。病⑿÷轨o靜地躺在床上養(yǎng)病。
。、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注意引導學生拓寬思路,看誰說的句子和別人不一樣。
五、寫字
學習“弟、哥、骨、微、漸”5個字:
。薄W生觀察:寫這幾個字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范寫指導:
“微”字中間有一短橫,下面的“幾”字要變彎鉤為提;
“骨”字上邊中間時橫折,下面的“月”字變撇為豎;
“漸”字的“車”下面變橫為提,筆順是先豎后提。
。、作業(yè)展示,師生評議。
。▊人自評最滿意的字—同桌互評最滿意的字—小組評選“寫字能手”—全班展示自己的作業(yè))
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生字書寫的規(guī)律,并提供展示平臺,讓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導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復習本課的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交流
重點交流:鹿弟弟為什么又說玫瑰花沒有白栽?
。薄⒅该x黃鶯和微風的話:練習讀──分角色讀──挑戰(zhàn)讀。
。病⒁龑胂螅盒÷沟呐笥汛笙笈南铝嘶ㄩ_的情景,想象一下他會對小鹿說些什么?還有哪些小動物看到了玫瑰花開,他們又會對小鹿說些什么?
。场⒔處熜〗Y:小鹿自己雖然沒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經(jīng)開在別人的心田里,別人感到快樂,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說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
教師拓展文本,引導想象,利于突破教學重點,使學生深入領會“玫瑰花沒有白栽”的原因,提升了文本的社會價值。
三、表演
。、同桌之間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病W生在組內(nèi)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語言。
(可以適當展開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
教師巡視,相機進行指導。
。、每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全班比賽,大家共同評選出“最佳合作獎”“最佳風采獎”和“最佳創(chuàng)意獎”。
表演是深讀課文,感受語言,提高閱讀的手段。在興趣盎然中獲得感悟,受到熏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練習
假如小鹿種的是迎春花或者別的花,黃鶯和微風會怎么對小鹿說呢?請你替他寫幾句臺詞。
五、寫字
學習“抽、拐、澆、終、靜、躺、謝”7個字。
。薄⒄J讀生字,口頭組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病W生觀察后聯(lián)系已有知識,教師進行遷移式書寫指導:如燒──澆、躲──躺等。
3、學生書寫,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教學建議】
教學中學生有可能會問:鹿弟弟的腳沒有跌傷,他為什么沒有告訴小鹿玫瑰花開的情景呢?如果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教師應該予以肯定,引導學生大膽向教材挑戰(zhàn)。
【伴教錦囊】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0個生字。會認6個,會寫14個。并正確書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藏”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學習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追求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李四光的有關資料。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通讀順。勾畫疑難詞句,或感受深刻的句子。
2。初步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
3。搜集資料,了解李四光的光輝成就。
第一課時
一、簡介李四光,導入課題。
1。幾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大朋友——出示李四光的頭像,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李四光的生平,及他的光輝成就。
2。他為什么能取得這樣偉大的成就呢?讓我們?nèi)プx讀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從故事中找找答案吧。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朗讀)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分節(jié)指名讀課文。師生評價預習效果。
2。課件出示生字新詞。先自讀,再指名讀,最后互讀檢查。交流識字方法。
3。學生針對課文內(nèi)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a。對預習認真,能主動、正確解疑的同學給予表揚。
b。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隕石,地質學家,突兀,第四紀,冰川 ,第四紀冰川,秦嶺等。
4。完整地齊讀課文。
三、合作學習,再讀課文。
1。你對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師適時板書學生對李四光的印象。如:愛思考,愛提問,好學好問等等。
2。能用書上的話充分證明你的觀點嗎?再讀課文,畫出能證明自己觀點的語句。
3。小組合作,互相說說自己的觀點和證明觀點的句子。
有記錄員作好記錄,準備下節(jié)課全班交流。
四、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藏、臥、旅、考”。
五 作業(yè)
1。寫寫生字。2讀讀李四光的有關文章。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讀詞語,聽寫生字。
2。交流課下所讀的文章,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同學。
3。齊讀課文。
二 全班交流,深入研讀。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研讀有關的句子。學習方法可如下:
1。生:李四光愛思考。如: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發(fā)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是從哪兒來的呢?
師:這塊大石頭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讓他產(chǎn)生興趣呢?
用“因為……所以……”說說原因。引導學生感知巨石的形象和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生:李四光好學好問。如“李四光跑去問老師……”
指導:想象情境,進行對話練習。
李四光怎么問老師的?同桌合作演一演。
如:“這么大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
老師的`回答令李四光滿意嗎?
你也試著把李四光的想法表述出來: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 ),應該會把草地( ),可它并沒有臥進土里,所以一定( )。
讓學生感受到李四光好問,會思考的品質。
3。李四光又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
師生合作演一演父子倆的對話。
李四光在請教多人失敗后,你覺得他會怎么想?換成是你,你會怎么做?
4。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說話,感受李四光執(zhí)著、認真的態(tài)度。
5。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
再次感受李四光執(zhí)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三 總結升華
1。小李四光從一塊巨石質疑,通過不懈的探索,研究出來的成果震驚世界,你從中受的什么啟發(fā)?有什么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
2。你想對李四光爺爺說什么話?
四 課外積累
找一找課外資料,搜集名人小時候敢于質疑,勤學好問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做好準備。如:茅以升《走馬燈為什么會轉》等等。
板
書
設
計
7 奇怪的大石頭
李四光 ? 愛問 愛思考 執(zhí)著探索
語文教案 篇3
設計說明通過描寫兄弟倆經(jīng)常在草地上玩耍。后來,作者偶然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展現(xiàn)出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學段側重考查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對重點段落和語句的細致閱讀,具體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語言。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做到:①引領學生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②抓住典型語言信息,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精妙;③以感悟大自然的美為情感基調(diào),以情境表演體驗“趣”來感受快樂,以探究“奇”增強孩子們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④積累背誦自己喜歡的精彩語句,并適當嘗試小練筆,利用最佳的表達時機,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
學前準備1.收集蒲公英的圖片及資料,了解蒲公英的特點。(師生)
2.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學生)
3.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認識6個生字,掌握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一本正經(jīng)、引人注目、玩耍”等詞語。
2.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學習重點認識并會寫本課生字。
學前準備1.收集蒲公英圖片及資料,了解蒲公英的特點。(師生)
2.自學生字、詞,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用時:3分鐘)1.教師鼓勵引導學生說說自己享受過大自然的哪些快樂?
2.板書課題,質疑,引導學生思考: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1.學生交流自己享受過的大自然的快樂,如:下雪時賞雪景、打雪仗;下雨時聽雨聲。
2.學生自讀課文,了解“金色的草地”的`由來。1.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習字詞,整體感知(用時:20分鐘)1.指導學生熟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檢查朗讀情況。
3.師生交流生字、新詞,重點指導“蒲、耍、察”的字形。1.輕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圈起來,借助工具書識字,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2.學生分段朗讀,整體感知。
3.運用各種方法識字。2.給多音字注音、組詞。
朝()()
假()()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用時:7分鐘)1.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2.學生匯報、理解文章脈絡。1.按自然段讀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什么。
2.理清文章脈絡:
鄉(xiāng)下的窗前有一片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帶給我們快樂→發(fā)現(xiàn)蒲公英變色→對蒲公英的喜愛。3.每個自然段寫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顧,拓展延伸(用時:10分鐘)1.教師概括本課學習內(nèi)容。
2.布置課后學習延伸。1.學生在教師的基礎上暢談本課收獲。
2.交流蒲公英的圖片和資料。4.抄寫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反思本課對學生的要求是:一、學習6個生字,掌握13個生字。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一邊朗讀一邊畫出生字、生詞,結合上下文了解其意思,還可以用工具書去學習。二、帶著問題去朗讀課文,讀出課題的含義,理清文章的脈絡,并結合他們的玩耍經(jīng)歷去學,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它帶給我們的樂趣。
2.體會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習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有趣,增加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學前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回顧內(nèi)容,問題引導(用時:3分鐘)1.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
2.引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感受金色的草地帶給“我”和弟弟的快樂以及草地的神奇)1.學生回憶課文主要內(nèi)容。
2.明確學習目標。5.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詞析句,體驗快樂(用時:18分鐘)1.引導學生理解“金色”的由來。
2.引導學生感受兄弟倆玩耍的快樂。
3.指導朗讀。1.讀課文,結合蒲公英圖片、理解草地變金色的原因。
2.研讀描寫兄弟倆玩耍的句子,感受蒲公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3.朗讀第2自然段。6.“一本正經(jīng)”“假裝”是什么意思?這兩個詞語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讀悟結合,感受神奇(用時:16分鐘)1.引導思考:作者發(fā)現(xiàn)草地有什么秘密?
2.組織交流:你注意到顏色變化和什么有關?
3.兩次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4.指導朗讀。1.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我”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接著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邊讀一邊畫出相關語句。(課件出示)
2.通過理解重點詞:“起得早、中午回家、傍晚的時候”等詞了解草地變化的原因。
3.學生自主交流蒲公英花的特征與形態(tài)。
4.朗讀第3自然段。7.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把下面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
。1)早晨:
草地的顏色()
花瓣形態(tài)()
。2)中午:
草地的顏色()
花瓣形態(tài)()
。3)傍晚:
草地的顏色()
花瓣形態(tài)()
四、全文,升華情感(用時:3分鐘)1.你能體會到獲得這種發(fā)現(xiàn)的心情嗎?讀一讀相關句子。
2.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一起起床”?
3.引導學生理解“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1.討論交流:蒲公英的花開,花合與人起居或晝夜的變化相似或相關。
2.因為蒲公英非常有趣,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所以是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8.你最喜歡的花是什么?它給你帶來什么樂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本課的重點是第2、3自然段。第2自然段著重寫了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蒲公英的情況,第3自然段寫“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變色的秘密。我請兩位同學模仿他們的神態(tài)動作進行表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他們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金色的草地》教學片段
通過感悟、表演、感受草地的可愛有趣(教學重點)
師:金色的草地這么有趣,給我們留下了快樂的童年,請快樂地讀第2自然段。
師:讀了這段課文,你最想說什么?
生1:“我”在這片草地上玩得很開心。
生2:草地給“我”和弟弟帶來了很多快樂。
師:既然這么快樂,誰能表演一下“我”和弟弟玩蒲公英的情景?在表演時一定要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的內(nèi)涵,這樣你的表演才有活力。
生1:我要抓住“一本正經(jīng)”來表演。
生2:“一本正經(jīng)”就是態(tài)度很嚴肅,很莊重。表演時神態(tài)要嚴肅。
師:“假裝”是什么意思?
生1:“假裝”就是不是真的。
生2:弟弟看見“我”“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所以他忍住笑,“假裝”打哈欠。
師:還有一個詞,“我就使勁一吹”中“使勁”誰表演一下?(生表演“使勁一吹”。)
師:齊讀最后一句話“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同學們想一想,除了這個游戲,“我”和弟弟還會在草地上玩什么?
生:捉迷藏、跑步、摔跤……
師:草地帶給“我”和弟弟這么多樂趣,多么可愛的草地呀!我們來讀出它的可愛吧!
。ㄉ懈星槔首x第2自然段)
賞析:通過表演來感悟文章也不失為一種理解文章內(nèi)涵的好方法。教師通過讓學生細讀文本,再用自己的動作、表情表演出來,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和弟弟的行為動作,體會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快樂,然后再引導學生想象,除了這個游戲,“我”和弟弟還會在草地上玩什么?把草地帶給“我”和弟弟的快樂解讀得恰到好處。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戰(zhàn)士們的細心和對英雄母親的深情厚意,感悟蒙生媽媽強忍失子之痛,佯裝不知,堅持給戰(zhàn)士們寫回信的堅強意志和博大胸懷。
教學重難點:
1、理清事情的發(fā)展的順序,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
2、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英雄母親托人代筆的最后一封信,體會英雄母親的堅強意志和博大胸懷。
教學準備:
教師:可通過上網(wǎng)或到圖書館收集抗日戰(zhàn)爭的相關資料。
學生:課前預習,收集抗戰(zhàn)資料。走訪家長,了解書信常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和新詞。理解“殊死”等詞語。
2、再讀課文,理清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了解事情的起因。
預習學案:
1、預習本課生字新詞。
。ńY合課后第二題進行,方法:可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完成任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氛圍:
1、辯詞導入,引生入文
上課之前,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認為“說謊”對不對?為什么呢?(不對,騙人,不誠實等)可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有一大群人在說謊。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嗎?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
師板書課題(“不平!庇眉t色粉筆寫)學生讀課題。
2、引導學生反復讀課題,挖出題眼“不平!绷糇鲬夷罴と。
(信為什么不平常呢?)
二、預習交流: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拿出預習筆記,交流字詞的預習情況。
3、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詞語的預習情況,并強調(diào)學生應該注意的地方。
。ā肮选弊衷跁鴮憰r,注意下面是“刀”,不要寫成“力”了。)
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詞語如:“敵眾我寡”、“殊死”、“慘烈”等詞,師引導學生一起品味體會詞語的意思。
4、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小組內(nèi)交流預習筆記。
。ā拔摇钡膽(zhàn)友趙蒙生在一次戰(zhàn)役中犧牲了;為了不讓英雄的.媽媽傷心,戰(zhàn)友們代趙蒙生給母親寫信。而這位英雄媽媽在接到第一封信時,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在了,為了讓戰(zhàn)士們安心打仗,她強忍失子這痛,堅持托人代筆回信的感人故事。)
5、全班匯報總結,初步明白課文內(nèi)容:他們不是撒謊,而是為了安慰抗日英雄趙蒙生的媽媽不要傷心難過而寫的信,這是善意的謊言。
三、質疑探究:
師:初讀課文,我們已經(jīng)明白了這些人寫信“撒謊”的原因,故事了解到這里,孩子們,你有什么疑問嗎?
師生共同質疑:
1、文中寫了幾封這樣的信?這些信是是誰寫給誰的?
2、“不平常的信”到底指的是哪封信?
過渡:同學們提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那么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一定不遜色,下面請孩子們發(fā)揮小組團結合作的精神,在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以上問題?纯凑l是最棒的!
3、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句子在小組內(nèi)與合作伙伴交流。
4、班內(nèi)展示:
。1)生匯報:課文中一共出現(xiàn)了三封這樣的信。
A、分別指名讀一讀這三封信。
B、這三封信分別是誰寫給誰的?(第一封信是排長替犧牲的戰(zhàn)友趙蒙生寫給母親的;第二封信是趙蒙生母親請人寫給兒子的;第三封信是替趙蒙生母親寫信的大叔寫給戰(zhàn)士們的。)
(2)生匯報:“不平常的信”具體指的是第三封信。
。3)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第三封信,談談你從中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從中感受到英雄母親的堅強意志和博大胸懷。)
。4)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條理。
引導學生沿著“起因(趙蒙生犧牲)――發(fā)生(排長寫信)――發(fā)展(英雄母親托人代筆回信)――結果(最后一封信)”這一線索,理清文章的條理。
5、了解故事的起因。
師導讀: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回到戰(zhàn)友趙蒙生犧牲的那次戰(zhàn)役中去。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想象畫面。
(2)同桌交流:聽同學讀了這兩段話,你們腦海里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畫面?
(一個是戰(zhàn)火紛飛的畫面,一個是戰(zhàn)士們因為戰(zhàn)友趙蒙生犧牲了的悲痛場面。)
。3)指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ā笆馑馈、“至關重要”、“盡管、、、、、、但、、、、、、”、“非!薄ⅰ奥浠亩印、“光榮犧牲”)
四、達標檢測:
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三封信為我們闡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2、出示詞語,檢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五、總結拓展:
總結:同學們,趙蒙生犧牲了,他死得悲壯、死得光榮。但對于失去戰(zhàn)友的戰(zhàn)士們來說這是一件悲痛的事情。這要是讓趙蒙生的母親知道了,她該有多傷心啊!所以才有了戰(zhàn)士們定期給英雄媽媽寫信的“欺騙”行為。從這些欺騙行為中,我們也感悟到戰(zhàn)士們對英雄媽媽的敬重。
拓展:生活中你們有過這樣類似的“欺騙”行為嗎?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以及課后練習2的詞語。
2、有感情地讀課文。
七、板書設計
不平常的信
趙蒙生犧牲
。ㄆ鹨颍
排長寫信
。òl(fā)生)
英雄母親回信
。òl(fā)展)
最后一封信
。ńY果)
教學反思:
通過學生自學,讓學生了解這是一封什么樣的信,問什么說它不平常,了解信中的內(nèi)容,知道生活中會有善意的謊言,一定要了解情況,做好自己的判斷。讓學生也感悟到戰(zhàn)士們對英雄媽媽的敬重。
語文教案 篇5
《初冬》
一、教材簡析:《初冬》一課選自語文教科版第三冊,是一篇寫景的課文,《初冬》教案。這篇課文篇幅短小,圖文并茂,描寫了一幅我國南方田園初冬早晨的美麗景色。課文以“霧中”“霧后”為序,文脈清晰,語言優(yōu)美。
二、教學目標1.認識生字及其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 通過比較,知道霧中和霧散后景物有什么不同,在想象和體會的基礎上朗讀文本,感受初冬的景色特點,從而產(chǎn)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重點、難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初冬的霧大和霧美。2、了解和體會初冬季節(jié)霧中、霧散時的壯麗景象。通過霧中、霧后景物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四、教學準備:課件、白紗巾五、
教學過程:
。ㄒ唬┽岊}引入,引起興趣師:孩子們,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師:一提到冬季,人們自然會想到那皚皚白雪,美麗的冰燈。其實初冬的霧景也很迷人。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初冬》。[課件]師:愿意和老師一起來試著寫一寫嗎?(板書課題,“初”字是衣字旁,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師:那么你知道“初”的意思嗎?
。ǘ┏踝x課文,認讀字詞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到初冬的小山村看一看。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師:課文中有許多新詞語,誰來跟他們交個朋友?[課件]師:去掉拼音小帽,你還能讀準音嗎?誰來領讀?[課件]師:仔細讀一讀這兩個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區(qū)分:芒和茫)[課件]師:你們能把這兩個詞送回句子中再讀讀嗎?[課件]師:生字寶寶已經(jīng)從生詞里跳出來了,我們跟他們打個招呼吧?[課件]師:你見過“霧”嗎?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師:其實在氣溫下降時,空氣中的小水珠聚在了一起,就形成了霧。[課件]
。ㄈ┰僮x課文,理解感悟師:把字寶寶送回文中,老師相信你會讀的更好,再來讀一讀課文吧,請你標出自然段。[課件]師:全文有幾個自然段?師:是呀,這篇課文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的,先寫了霧中的景色(板書),后寫了霧散后的景色(板書)。請你們同桌合作再讀一讀,一起找一找文中那幾個自然段寫了霧中,那幾個自然段寫了霧散后?師:誰來說一說?師:誰愿意為大家讀一讀霧中的景色?那你來讀一讀霧散后的景色吧。師:這兩位同學通過他們流利地朗讀帶我們走進了初冬的美景中,在這一片大霧中遠處的景色是什么樣的?生匯報:①遠處,望不見;[課件] (板書)師:誰愿意用他的朗讀讓大家都感受到遠處的塔、小山怎么望也望不見?師:他讀得怎么樣?師:那你也讀一讀。師:你的朗讀使老師感受到了那濃濃的大霧,你感受到了嗎?大家就像他這么讀。師:那近處的景色又如何?②近處,像隔著一層紗,看不清;師: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你能看清大家嗎?那現(xiàn)在呢?大家能看清他嗎?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一個詞來形容這種看不清的情況嗎?(在書上畫一畫作為積累)想不想親眼看一下?[課件]文中句子寫的多美呀,讓我們感受到了隔著這層紗看近處的景物是一種朦朧神奇的美。帶著感受再來讀一讀吧。[課件] (板書)師:“望不見”“看不清”都在說看霧中的景色,我們把這兩個詞語調(diào)換一下行嗎?能說說理由嗎?師:“望”是向遠處看,“看”通常用于近處的.看,文中的用詞多么準確呀![課件]讓我們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遠近景色的不同吧,男同學用你們的朗讀帶我們看看遠景,女同學向大家展示一下近處的美吧。ò鍟太陽課件]師:瞧啊,這是什么?霧中的太陽什么樣?讓我們到句子中去看一看。師:他讀的怎么樣?(隨機指導、范讀)師:快自己試著讀讀吧。師:這回誰再來讀?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師:是呀,平時光芒萬丈的太陽現(xiàn)在卻只發(fā)出了“淡淡的光”,這是因為(引讀“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霧!保┻h處的景物望不見了是因為(引讀“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霧!保;近處的景物看不清了也是因為(引讀“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霧!保課件]師:是呀,在這白茫茫的一片大霧中,我們跟隨著作者由遠及近的欣賞到了小山村的美景,相信很多同學都已經(jīng)能背誦下來了,如果忘記了也可以看著屏幕想一想,讓我們一同走進霧中的小山村吧。[課件]師:過了一陣,[課件](引讀)“霧慢慢地散了,太陽射出光芒來!蹦庆F散后這些景象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快自己讀一讀、看一看吧。師:你看到了哪些變化?師:樹林中的柿子樹仿佛在向我們招手。[課件]①柿子樹,像紅燈籠師:小聲地讀一讀這兩句話,你認為那句寫得美?師:能說說你的理由嗎?(數(shù)量、樣子、顏色)[課件]師:那怎樣讀才能展現(xiàn)出這句的這些優(yōu)點呢?你來試一試吧?師:霧散了,樹林里也別有一番美景[課件]讓我們一起到樹林里去看一看吧。落葉—黃,松柏—綠。(指導朗讀,體會松樹柏樹的堅強的精神)(指名讀)(齊讀第8自然段)師:不怕冷的松樹和柏樹多堅強啊,它們?yōu)槌醵男∩酱逶鎏砹艘荒ǔ錆M生命力的翠綠。
。ㄋ模┗匚墩n文,美讀結束師:孩子們,在這大霧彌漫的初冬,我們既感受到了霧中那模模糊糊、像隔著輕紗的朦朧之美,又欣賞到了霧散后這清亮的、多姿多彩的美,大自然是多么的美麗、神奇。∷粼诹宋覀兊难劾,也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讓我們用最美的聲音,最真摯的情感去感受初冬的美景吧。[課件]六板書:19 初 冬霧中霧散遠望不見望得見近看不清看得清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指導思想: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和交流。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展示才華。
3、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全員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
教學目標:
1、<自主>自讀感知課文,獨立完成[信客檔案]的填寫。
2、<合作、探究>分組合作進行探討問題、畫信客肖像、寫詩等活動,鍛煉學生發(fā)散性思維。
3、<課外拓展>啟發(fā)學生嘗試撰寫“鄉(xiāng)村郵政史”。
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中<合作、探究>部分。
教學準備:
1、與學生溝通、布置預習。
2、設計本課課件。
教學過程:
一、暖身活動:師生互相提問。
二、導入
請學生依據(jù)課前所準備的資料介紹作者余秋雨。
三、整體感知
(一)請學生在自學基礎上談談〈信客〉一文的內(nèi)容,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二)速讀課文后,完成以下內(nèi)容的填寫
[信客檔案]
性別年齡適合人群(指性格)
信客是一種什么職業(yè)(一句話描述)
信客的職業(yè)道德(關鍵詞)職業(yè)準備
信客的.職業(yè)特長(從文中找相關信息)
信客的作用(重要性)
(三)畫信客的肖像畫
設想:本文篇幅較長,可以挖掘的東西很多。設計[信客檔案]旨在從信客這一職業(yè)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面上的了解,為下面的問題能深入研討作準備。
四、獨特感悟
在預習的過程中,不少同學有這樣的疑惑,信客為他人付出了很多(文章作了很多描寫),自己卻落得遭人誤
解,窮愁潦倒,按現(xiàn)代某些價值觀衡量,似乎很不劃算。是不是當時的人們都在想著做信客?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信客?所以我們有必要討論一下。
(一)問題研討(提示:在課文中找相關信息來說明)
1、文中青年信客讓別人得到了什么?
2、青年信客是否也有所得?如果有,他又得到了些什么?
(二)根據(jù)你的理解,為信客寫一首詩(一段也可)。
(三)引導學生得出:助人自助的一生才是充實的一生。
設想: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對課文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對文章主題作多角度探索,并以正確的人生觀引導學生。
五、課外拓展:撰寫鄉(xiāng)村郵政史
本課小結:在鄉(xiāng)村和城市間踽踽獨行的信客,挑著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大半輩子的風塵苦旅,他是外出謀生者與家鄉(xiāng)聯(lián)系的紐帶。
反思:你能通過觀察我的教學,給我一些下述問題的信息嗎?
1、有百分之多少的課堂時間用于教師講話,有多大比例的時間學生在講?
2、在討論中有多少學生在發(fā)言,男生多于女生嗎?
3、我說話的語調(diào)是交談的語調(diào),還是盛氣凌人的講授方式?
4、你認為我對學生們的評論是否恰當?
5、你看到可能有助于我解決問題的其他事情嗎?
6、請給我一些幫助我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建議。
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介紹一處景點》是語文版第五冊語文樂園二的訓練內(nèi)容,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介紹一處景點。通過學習本單元的《天山的托木爾峰》、《中華世紀壇》及語文樂園中《美麗的北海公園》,學生已了解到了可以按游覽順序、空間順序介紹風景、名勝,知道了如何向別人介紹風景、名勝。因此,本次口語交際的訓練意圖顯然在于:為學生一個語文實踐的平臺,促使學生將所學的語文知識、積累的語言材料進行內(nèi)化運用,在真實的情境中開展口語交際活動,以激發(fā)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培養(yǎng)人文。
學生分析:
考慮到本班學生生活在常德城郊,且年齡均在8歲左右,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與生活閱歷決定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對于外省市的風景、名勝了解不多。因此,我把這次活動的主題定為:“我愛我的家鄉(xiāng)”。不過,這些孩子雖知道常德市擁有花園城市、魅力城市、旅游城市等多項桂冠,但他們年齡小、外出機會少,對于常德的了解是屬于淺層次的。如何指導學生通過收集資料深入細致地了解家鄉(xiāng):如何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介紹風景、名勝,使聽說訓練落到實處,是這堂口語交際課主要考慮的問題。
設計理念:
口語交際重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提高傾聽與表達能力。因此,本堂課我注重通過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每位學生說的欲望,讓每位學生大膽地說,盡情地說;注重合作學習的組織、引導,盡可能讓每位學生獲得同等的聽說訓練機會!耙磺袨榱嗣恳晃粚W生的發(fā)展”是本堂課最為核心的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
1.能抓住特點,按照一定順序介紹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
2.學會有禮貌地提問,傾聽別人發(fā)言時態(tài)度認真,不隨意打斷他人。
3.培養(yǎng)收集資料的能力,促進學生對家鄉(xiāng)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一、課前準備
1.按組內(nèi)異質、組間同質的標準分好四人學習小組,搜集資料時各組成員可分工協(xié)作,要求每人至少完成一項準備工作。
2.準備工作:①上或去圖書館搜集相關資料,如:旅游線路、收費標準、著名景點、趣聞軼事及各種圖片等。
、谧灾撇稍L卡,在熟悉的長輩中開展采訪活動。采訪卡上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a.您知道常德有哪些風景、名勝?哪些地方您去過?
b.(選擇被采訪者去過的地方提問,問完一處再問另一處)到×××應該怎么走?您游覽時是先到哪兒,再到哪兒?
c.您對×××的哪些景點印象最深?那兒有什么特點?
3.對學生的采訪進行必要的指導:事先與被采訪者約定好時間,態(tài)度要大方,說話時看著對方的眼睛,認真作好記錄等。
二、課堂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說”的欲望
1.教師戴著遮陽帽、太陽鏡,身背旅行袋上場,邊走邊打招呼:“Hello!boysandgirls!”然后將太陽鏡、旅行袋等物取下來放到教室角落,在講臺上站定,充滿激情地說:“同學們,我是美籍華人羅杰斯太太,江西南昌是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今天,我回到了闊別二十多年的祖國,心情非常激動。我一回國就聽說湖南常德是花園城市、魅力城市、旅游城市,所以呀,我就迫不及待地坐飛機趕到了這兒,想來看看這個美麗的城市,大家歡不歡迎我呀?同學們能不能告訴我,常德都有哪些風景、名勝值得一看呢?”
2.指名說,生說,師板書。
(桃花源、花巖溪、柳葉湖、詩墻公園……)
3.師:“真沒想到,常德有這么多的風景、名勝,同學們一定為自己是個常德人感到自豪,一定非常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吧?我提議,今天我們進行一個‘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板書)的活動,讓同學們以組為單位,介紹自己最熟悉的一處風景、名勝,每個組介紹一個地方,哪個組表現(xiàn)最出色,哪個組的同學就是‘最佳導游’,我的常德之行就請他們作導游,好嗎?”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巧妙地以歸國華僑身份出現(xiàn),吸引了學生的眼球。開場白則喚起了學生作為常德人的`自豪感,激發(fā)了學生說的欲望。教師不失時機的板書,既確定了說話的范圍,又為后面畫“√”的環(huán)節(jié)作了鋪墊。)
(二)指導方法,訓練“說”的技能
1.師:介紹風景、名勝時,一定要抓住特點,按一定的順序介紹,這樣才能讓人聽得明白。介紹風景、名勝的課文大家學過不少,想想看,都學過哪些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的?
2.引導學生復習:
《天山的托木爾峰》、《中華世紀壇》、《美麗的北海公園》這些文章各自介紹了哪些景點,又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介紹的?
3.你們能像課文作者那樣,抓住各個景點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順序介紹自己熟悉的風景、名勝嗎?如果你有合適的圖片,還可
以展示一下,使你介紹的地方更使人向往。
學生選擇一處風景,自己練習介紹,要求反復練習,直到比較熟練為止。
4.請一名能力強的學生介紹一處風景,其他同學評議,并提出修改意見。
(口語交際課是要落實一定的訓練目標的,因此必須按要求進行必要的指導,并讓學生反復練習,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交流作好充分準備。)
(三)小組合作,提升“說”的質量
1.教師簡單介紹評比規(guī)則:一看哪組合作時效率高,完成任務快;二看哪組合作時守秩序,文明禮貌;三看哪組匯報得精彩。
2.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坐好,作好合作學習準備,教師出示合作學習步驟:
①每組組員按1—4編好號,按編號依次介紹一處風景、名勝。
、诎淳幪栆来伟l(fā)言:我有什么問題?我最欣賞誰的發(fā)言?理由是什么?
、坌〗M討論,確定本組選擇哪一處風景進行介紹,然后每組1號到黑板上畫“√”(即選擇哪個地方,就在哪個地方后面畫“√”,每一處最多限2個組選擇)。
④小組討論,確定按什么順序介紹本組選擇的風景、名勝,并形成最終的解說詞。
、菪〗M內(nèi)二人一組互相練說本組的解說詞,作好到臺上匯報的準備。
3.小組按步驟合作學習,教師巡回指導,對合作效率高、合作紀律好的組分別給予“☆”作獎勵。
(此環(huán)節(jié)既為每個學生了同等的聽說訓練機會,又通過小組合作對學生說話的質量進行了提升,讓每一個學生都作好匯報準備,能夠避免有的同學大包大攬、充當“霸主”,有的同學依賴他人、坐享其成。)
(四)全班交流,展示“說”的成果
1.教師叫各組3號(或1、2、4號)代表本組匯報,按組的順序進行匯報。
要求:①認真傾聽;②用簡單的詞語或句子記下對每位發(fā)言者的;③記下你聽到同學發(fā)言后產(chǎn)生的問題。
2.各組代表的發(fā)言。
態(tài)度大方、聲音響亮的,得一顆☆。
條理清楚、抓住特點的,得一顆☆。
內(nèi)容豐富、語言生動的,得一顆☆。
3.評出最佳小組(即獲五顆☆者)給予獎勵,教師與他們一一握手,邀請他們作自己常德之行的“導游”。
(合作學習中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在傾聽別人發(fā)言時,要求學生記錄,既訓練了學生聽的能力,也指導了聽的方法。)
(五)自由質疑,拓展“說”的空間
1.師:剛才各位小“導游”的表現(xiàn)都很好,讓我長了不少見識。不過,我聽了同學們的介紹后,也產(chǎn)生了不少疑問,相信同學們也一樣,對嗎?
2.邀請學生提問,并請知道答案的同學解答。
3.教師根據(jù)學生質疑情況提出問題。
、偬一ㄔ从袥]有什么來歷?(如學生前面已經(jīng)問到,可改問筆架城、孤峰塔等。)
②花巖溪為什么會成為“白鷺之鄉(xiāng)”?
4.指名讓學生回答。
5.:每一處風景、名勝都要么是歷史文化的積淀,要么是造物主的杰作。到這些地方參觀、游覽,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愉悅我們的身心。但要想讓這些地方永遠美麗,則需要人們的呵護。所以,同學們,我們不僅要考慮如何游覽和介紹風景、名勝,更應該考慮怎樣保護好這些風景、名勝,使他們永遠煥發(fā)生機和活力。
(此環(huán)節(jié)意在將學生探究的視角一個引向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一個引向環(huán)保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因為課的結束而終止。)
附:板書設計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花巖溪壺瓶山
柳葉湖萬金障
濱湖公園森林公園
筆架城孤峰塔
桃花源夾山寺
白鶴山詩墻公園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飲酒》教案01-12
語文閱讀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