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語文教案合集9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研讀課文,理解"迤邐、喜怒哀樂、千種情思"等詞語的意思,感受作者“觸景生情”,了解本文的寫作特色“情景交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根據(jù)課文結構特點,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3、能體會作者對培育自己成長的母校的熱愛,對童年集體生活的留戀。喚起自己對母校的依戀不舍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本文的表達特色,“觸景生情”、“情景交融”。
教學難點:
學會概括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情感。
1、師:最近新武寧建校5周年校慶,在座的同學是在學校成立的第一年入學的,轉(zhuǎn)眼5年過去了,想看看5年中自己的變化嗎?
2、(出示2張班級集體照)師:看看這兩張照片,找到自己了嗎?發(fā)現(xiàn)自己有什么變化?
師:是啊!當初你們是充滿稚氣、好奇的頑童,如今你們已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了。
3、齊讀詞語:充滿稚氣朝氣蓬勃
4、請同學們注意,“蓬”(pénɡ)的字音:后鼻音;字形:上下結構。
5、再讀讀帶有這兩個詞語的句子。(齊讀)
我第一次邁進校門時,只是一個充滿稚氣、好奇的頑童;
當我邁出校門,向您揮手告別時,已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了!
6、再過兩個月,你們即將離開生活、學習了五年的母校,升入中學,也許,十幾年后,同學們都已是風華正茂的青年了,在各行各業(yè)大顯身手。
二、導入揭題。
1、師:一位青年作者在離開母校十多年后,又重回母校,那熟悉的校園勾起了作者的情思。他用飽含深情的文字寫下了散文“母!薄
2、板書課題:36 母校(齊讀)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請同學們輕聲讀讀文章,課文中的寫了作者重返母校后經(jīng)過的哪兩個地方?
2、交流板書:校門操場
3、作者幾次寫到了校門?(2次)補全板書:校門操場校門
4、指名生回答,并讀讀這兩個句子。
一次是在文章的開頭——翠綠色的拱門,帶著濃濃的藝術氣質(zhì),在空中畫出一個優(yōu)美的弧度,仍然是那樣熟悉。
另一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啊!母校,我即將遠行,讓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門下的母校!
5、師:作者重返母校,自然而然從拱形的校門寫起,作者離開母校,又在校門口駐足回首,開頭結尾兩次寫到校門,這種寫法叫——(生答:首尾呼應。)除了寫法上的首尾呼應,反復寫到拱門還有深一層的原因,等會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先讓我們跟隨作者走近他的母校吧!
四、深入學文,朗讀感悟。
(一)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整體出示第一小節(jié),老師范讀
2、我“熟悉”(變色)的'是什么?
(加線:顏色、造型)——這樣的顏色,這樣的造型在作者眼中可不是一扇普通的校門,而是(加線:帶著濃濃的藝術氣質(zhì),“氣質(zhì)”一般擁在——現(xiàn)在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寫校門,正是作者情感的流露。)
3、加上了仍然,起到強調(diào)作用,強調(diào)熟悉的僅僅是這些嗎?
我似乎又嘗到了和小伙伴們手拉手歡呼著跑入拱門的喜悅,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
師:三個“似乎”告訴我們拱門勾起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因為是親身經(jīng)歷過的景象,板書:景,所以是如此的熟悉。女生讀看到的拱門的樣子,男生讀回憶起的情形。
4、還是因為熟悉,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我久久的望著,啊,沒變,沒變!
(“沒變”放大)
啊,闊別十多年的母校,我回來了!
(1)師:沒變的是拱門的樣子,讀!沒變的還有記憶中那歡呼聲,那油漆香,那留戀情,讀!
(2)回復“沒”字,那“變”的又是什么?(自己、伙伴、心情……)
師:因為畢竟“闊別”母校已有十多年了。讀讀這兩句,抓住句子中的感嘆號。能從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板書:情
(3)師點評:隨機板書:驚喜、激動
5、小結:一看到拱門就激起了作者的驚喜、激動之情,把情和景交織在一塊兒寫,就是“情景交融”。(貼出)
讓我們隨作者一起感受一下那份驚喜與激動之情。齊讀第一節(jié)。
(二)學習課文2、3小節(jié)。
1、師:作者走進大門,讀讀第二小節(jié),聯(lián)系上下文看看這是一個什么小節(jié)?
2、生答:過渡節(jié)
3、這是從大門到操場的過渡,這過渡節(jié)篇幅很短,但作者卻是一步一景寫得很細致。引讀:甬道是——石砌的,花園是——秋菊傲放、松柏長青的,石階——寬寬的,操場是——寬闊的。
4、小結:因為作者飽含深情,所以看得是如此用心。
5、學習課文第3小節(jié)。
(1)來到寬闊的操場,自己讀讀這一節(jié),看到哪些景,又激起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呢?
學生交流
(2)小結:作者寫景采用“依次描寫”的方法,先寫操場地面,再寫操場四周,最后寫操場邊幾幢教學大樓,接著繼續(xù)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寫道
指名讀句子: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這花木,撫摸著幼苗,傾聽著教室里傳出的瑯瑯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著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3)什么“情”呀?板書:五年的喜怒哀樂
(4)放新武寧的一組鏡頭,配合音樂,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你呢,你呢……
(5)眼前掠過的一幕幕,讓作者記憶的閘門一觸即開,就像作者一樣,齊讀上句。那操場是特別的——,那花木是美麗的——,那教學大樓或許和當年有了少許變化,在燦爛的秋陽下展示著它們的新姿——,可以說,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撥動著作者的心弦。
(三)學習課文5——8小節(jié)。
過渡:正當作者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之中時,一陣熟悉的鈴聲打斷了他的回憶。在操場上他看到了什么景象?又勾起了作者的什么回憶?(指名一人回答)
1、指名讀第5小節(jié),看到——;第7小節(jié),回憶到——
師:作者看到此情感覺到什么?
2、(出示第8小節(jié))生齊讀。
3、感受眼前的情景與我們當年的情景有何相似呢?再讀讀5——7小節(jié),找一找。
小結:相似之處——體育比賽;場上比賽的人們差不多;都在為集體努力、奮斗。
4、師: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我不由得笑了,笑什么呢?(學習第6小節(jié))聯(lián)系文章感受“笑”的含義。(“被絆住的男孩”笑他的稚氣與可愛;從他們身上找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是如此的親切。)
5、師小結:操場上看到跳長繩的一幕,使作者聯(lián)想起了自己在四年級時的那次拔河比賽。那是留給作者深刻印象的一段回憶,所以作者抓住重點寫得寫得尤為具體。
6、這相似的何止是眼前的一幕,正如作者前面所提到的,回讀: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著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四)學習課文9——11小節(jié)。
1、并且這些情感在再一次回到拱門時達到了,踏著遍地落葉,看著迤邐的陽光拖成長長的身影,緩緩回首,千種情思涌上心頭。板書:千種情思
2、引讀
他贊美母!感#页砷L的搖籃!
他感激母!谀膽驯В叶冗^了五年甜蜜的歲月。我第一次邁進校門時,只是一個充滿稚氣、好奇的頑童;當我邁出校門,向您揮手告別時,已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了!
更留戀母!!母校,我即將遠行,讓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門下的母校!
3、你體會到了千種情思了嗎?跟著音樂自己讀讀。請男女生各一名讀。
4、千種情思凝聚到一點,贊美母校、感激母校、留戀母校,那都是因為——
“母校,我成長的搖籃,在母校的懷抱中。我度過了五年甜蜜的歲月”
師:搖籃、懷抱、讓我們想到了——母親,母校猶如母親那樣的親切,那樣的溫暖,當年的喜也好、怒也好、還有哀與樂,如今都化為了一個詞,那就是——出示卡片:甜蜜(貼在課題旁)。
5、因為難忘那甜蜜的歲月,所以一看到拱門——
因為擁有那甜蜜的日子,所以漫步在操場——
因為留戀那甜蜜的時光,所以再次來到拱形校門下——
6、(出示首尾小節(jié))師:拱門是母校的化身,是作者最熟悉,最留戀的地方,作者初見拱門,觸景生情;回到拱門,情感迸發(fā),配樂朗讀第1、11小節(jié)。
五、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1、這篇文章沒有連貫的故事情節(jié),作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寫法,將自己在校門和操場上看到的,回憶到的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向我們介紹了自己的母校,能否根據(jù)板書,來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板書:看到回憶到
(貼板書:主要內(nèi)容)
2、學生交流。
六、情感升華
師:作者對母校的眷戀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們。不久,我們也將告別母校,再來看看我們的母校,(看照片)此情此景,喚起了你們哪些美好記憶呢?課后也來模仿本文的寫作方法,用我們的筆將自己對母校的情感抒發(fā)出來。寫一篇《我的母!贰
板書設計:
母校(甜蜜)
(景)(情)
校門驚喜、激動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小兔運南瓜》是九義教材語文第一冊的口語交際課。這一課共有三幅圖,講述了一個小兔運南瓜的故事。下面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口語交際課的特點,談談本課的教學。
一、看圖說話,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
1.整體觀察,說大意。首先指導學生整體觀察連續(xù)的三幅圖畫,對故事的大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梢詥l(fā)學生想一想:這三幅圖中都有一個誰?還有一個什么東西?小兔要把南瓜怎么樣?然后要求學生用一兩句話練說。先自由練說,再同桌互說。力求說的句子必須通順,要把意思表達清楚。
2.分圖觀察,說具體。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教師應進一步指導學生一幅圖一幅圖仔細地觀察,具體說出每一幅圖的意思。如觀察第一幅圖,引導思考:小兔來到什么地方?看見什么?在學生能說一句完整話的基礎上,再引導思考:什么樣的小兔?來到什么樣的地方?看見了一個怎樣的南瓜?這三個問題要求學生一口氣說也許有困難,可分步指導說,力求使學生把句子表達更完整些,把圖上的內(nèi)容說得更具體些。最后進行歸納,用幾句話把圖一說具體。觀察圖二時,教師側重引導學生思考:小兔是怎樣想出辦法來的?可先指導學生思考:正當小兔遇到困難時,看見遠處有誰?在干什么?看著熊貓騎著小車,輕快地朝前行駛著,聽著那歡快的樂曲,小兔突然想到了什么?你覺得小兔聰明嗎?為什么?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解答,不僅讓學生弄懂了留意,而且,小兔的那種在遇到困難時,善于獨立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善于解決問題的`思想在學生想象與評判中得到了滲透。第三幅圖是本節(jié)口語交際課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主要部分。教學時,應讓學生充分想象,充分練說。因為有了以上觀察圖的經(jīng)驗,所以學生在觀察這一幅圖時,教師不必作過多的約束,可讓學生自由看圖,自由想象,根據(jù)圖上的內(nèi)容說幾句話。可以說小兔,也可以說兔媽媽,當然更可以說小兔與兔媽媽之間的^對`話。若有學生說小兔的家也未嘗不可。在這里,學生可能說得不是那么具體,教師就應根據(jù)學生說的適時進行指導。側重指導學生觀察小兔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兔媽媽的神態(tài),為學生進一步想象兩個人物的語言作鋪墊。最后同桌^對`話練說,進行互相補充。
3.整體觀察,說故事。通過以上逐圖的觀察與練說,學生對三幅圖的內(nèi)容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之后,引導學生討論課文提出的問題:小兔是怎么把南瓜運回家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把三幅圖聯(lián)系起來觀察,把看過的、說過的內(nèi)容進行歸納、組織、總結?勺寣W生先自由練說這個故事,然后再指名試說,其他同學聽一聽,評一評,看誰說得好。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能把故事的內(nèi)容說出,更主要的是要求學生注意語句表達是否完整、通順,以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
二、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
當學生整體了解了三幅圖所體現(xiàn)的故事內(nèi)容后,教師應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情境,讓良好的語言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得到培養(yǎng)。
首先創(chuàng)設師生交際的情境。教師戴上兔媽媽的頭飾后,真誠地邀請一個學生與你共同表演。前兩幅圖的內(nèi)容,可讓扮演小兔的同學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表演,當演到小兔把南瓜滾到家門口時,師生共同表演。兔媽媽剛跨出家門口,看到小兔把那么大的一個南瓜運回來,感到非常驚訝!她手指著大南瓜,急切地問道:“小寶貝,這是你運回來的嗎?”小兔兩手叉腰,昂著頭,挺著胸膛驕傲地說:“媽媽,難道你不相信嗎?”媽媽高興地問:“你是怎么把這大南瓜運回來的?”小兔說:“我來到瓜地里,看到這么一個比我還大的南瓜,真把我難住了,我想,怎樣才能把南瓜運回家呢?正在這時,我看見遠處小熊正騎著一輛小車,我想出辦法來啦。車子的輪子是圓的可以滾動,大南瓜不也是圓的嗎?我為什么不來試試呢。果真大南瓜就這樣被我滾回家來了!蓖脣寢屄牶蠹拥卣f:“我的小寶寶真是個既聰明又能干的好孩子!北硌萁Y束后,引導學生評一評小兔和兔媽媽之間口語交際的過程?梢栽u語言表達,可也可以評神態(tài)、動作,說說他倆的表演哪些方面值得你學習。學生通過評判,對良好的語言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
三、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為人處事能力
根據(jù)圖畫內(nèi)容,要進行故事情節(jié)表演,學生免不了要找同學配合。能否找到同學與之配合或者能否配合得好,這就很能體現(xiàn)學生之間是否友好相處,是否具有較強的為人處事能力。
首先,請學生自由組合,自己去找表演伙伴,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在自由組合表演時,教師應強調(diào),必須講文明禮貌,使得同學樂于和你配合。同時在表演過程中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樣不僅有助于雙方的表演,而且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也有助于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然后,請幾組分別到臺前表演。要求學生注意觀察表演,仔細傾聽,善意地指出同學存在的缺點,并為同學的優(yōu)點喝彩。
最后,請每一位同學用紙折出或剪出一件小禮物,也可以畫一幅畫,送給合作伙伴或者認為說得最好的同學。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學生認識全班同學的姓,學習識字,增加識字量,了解有關百家姓的一些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3.拓展學生知識面。初步學習搜集和運用信息,和別人交流信息。
活動重點:讓學生認識自己班上同學的姓,了解有關百家姓的一些知識,了解綜合性學習的一些學習方法與過程。
活動難點:學生解決問題是本課難點。
教學總課時:五課時。
活動準備:
教學總過程:
一、準備階段(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激發(fā)學生對自己姓什么這個問題感興趣。
2.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姓,確定探究內(nèi)容。
3.根據(jù)探究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分組,指導組內(nèi)分工。
4.指導學生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數(shù)學老師姓XX,美術老師姓XX,我姓XX。
你們也有各自不同的或相同的姓,請大家介紹自己姓什么吧!教師隨機板書學生介紹的姓,讓學生自己教讀黑板上的姓,讓全班同學認識這些姓。對你們自己的姓想知道些什么,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設計理念:用學生自己的事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他們?nèi)ニ伎,培養(yǎng)學生樂于觀察思考身邊事物的興趣。)
(二)確定探究話題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進行指導歸納出幾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1.自己跟誰姓?
2.自己姓的來歷?
3.有關姓的趣事。
(三)尋求探究方法
既然你們想知道這些問題,哪你們該怎么辦呢?(眾說紛紜)
老師歸納出可行的辦法提出建議:
1.請相同姓的同學分為一組,進行商量,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2.回去問家長,不懂就問長智慧!
3.上網(wǎng)查資料,勤動手,萬事解決不用!
以上方法進行綜合使用效果最好。
。ㄔO計理念: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三)嘗試解決問題
1.每個同學都用上面三種方法嘗試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2.根據(jù)學生的姓進行分組,同姓的分在一起確定組長。
3.指導組長根據(jù)同學的特長分工。
(出示要求:組長負責召集全體組員,安排具體工作;每組有資料收集員、資料整理員、成果匯報負責人等;做到每個組員有事做。)
。ㄋ模┎贾锰骄孔鳂I(yè)
利用課余時間,根據(jù)自己的任務搜集相關資料。
二、搜集整理階段(兩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指導學生根據(jù)內(nèi)容來分類搜集整理資料;
2.指導學生整理資料時逐步找出問題的答案;
3.根據(jù)學生資料內(nèi)容,幫助學生用多種方式來展示成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經(jīng)過辛勤的勞動,我們有了豐收的.成果。
(二)學習方法
1.出示資料篩選標準(是否與提出的問題有關。)
2.教師以“王”這個姓為例教會學生如何篩選資料。
。1)“王”姓的來歷?
。2)有關王姓的趣事。
要求:選擇的資料必須與問題有直接關系,資料的排列要歸類,要有序。
(三)篩選資料(小組討論,共同決定。)
(四)形成觀點
以“王”姓為例指導學生找出前面提出探究問題的答案。
(五)作業(yè)布置
利用課余時間修改并完善本組的探究出的答案。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十一冊第一組課文基礎知識
教學目標:
1會寫本組19個生字.讀讀記記詞語
2回顧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3 在課文中積累語言.
4 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5 學習用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感受的方法.
6 背誦記憶要求的段落,并會填空.
7 積累關于描寫大自然的詩句
教學重點:背誦默寫積累的內(nèi)容比較多.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表達特點, 學習用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感受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生字詞掌握
yín sòng chàng hè pùbù tǐng bá shēn qūqīng shuǎngdǒu qiào qiào lì
( ) ( ) ( ) ( ) ( ) ( ) ( ) ( )
jīng zhì yùn hán xiá kè jìng mì ào mì zhuī suí xiǎo xiànghōng kǎo
( ) ( ) ( ) ( ) ( ) ( ) ( ) ( )
yīn yùn tàn suǒ yǎn zòu qín miǎn áo yóu qīn wěn shén qí yōu yǎ
( ) ( ) ( ) ( ) ( ) ( ) ( ) ( )
huān yuè qīng cuì níng jù biàn rèn qīng xīn dé gāo wàng zhòng
( ) ( ) ( ) ( ) ( ) ( )
bù jū yì géyì wèi shēn chángbié yǒu shēn yìjīn jīn lè dào páng rán dà wù
( ) ( ) ( ) ( ) ( )
xíng sè cōng cōngzuǒ chōng yòu zhuàngnián guò huā jiǎ qí miào wú bǐ
( ) ( ) ( ) ( )
二 四字詞語掌握
歲月( )( ) 波光( )( ) ( )( )樂道 別有( )( )
( )( )攘攘 ( )( )深長 花色( )( ) 駐足( )( )
( )( )大物 ( )( )匆匆 望而( )( ) 千峰( )( )
綿亙( )( ) 隨心( )( ) ( )( )一格 旁逸( )( )
窈窕( )( ) ( )( )直跳 ( )( )歸真 左( )右( )
年過( )( ) 奇妙( )( ) 德高( )( )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薄⒅R教學:
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生字、新詞。
2、能力訓練:
初步了解肖像、對話、心理等描寫手法的作用;初步學會賞析和有表情地朗讀民間故事,注意描述語言的正確運用。
。场⑺枷肭楦薪逃
感受課文所歌頌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點、難點】
。、重點:
漁夫和魔鬼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漁夫是誠實善良、機智勇敢的勞動者形象,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覺醒過程,歌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揭露了敵人的殘暴和愚蠢。
2、難點:
把握漁夫和魔鬼的矛盾發(fā)展轉(zhuǎn)化過程。
【教學方法】
討論式、電教輔助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民間故事的'特征
二、檢查課后練習四、進行正音
漁 yu 錫 xi 撬 qiao 魔 mo 聳 song 桅 wei 唆 sou 吻 wen
三、板書課題,解題并介紹《天方夜譚》
四、范讀課文(或聽課文錄音)
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結構
。薄⒌谝徊糠郑◤拈_頭至“他覺得非常奇怪”)描寫漁夫捕魚撈到一個黃銅瓶。
。病⒌诙糠郑◤摹案袅艘粫䞍骸敝痢皠偛盼沂歉汩_玩笑的“)具體寫漁夫同魔鬼的斗爭過程。
3、第三部分(最后一節(jié))交代斗爭的結果。
六、組織學生討論故事的細節(jié)描寫
1、漁夫第四次撒網(wǎng)的動作描寫:
撒──撈──拉攏來──拉不動──跳下水──拖上岸──打開網(wǎng)──發(fā)現(xiàn)瓶
2、魔鬼的心理活動描寫:
第一個世紀──第二個世紀──第三個世紀──整整四百年……
。、漁夫的心理活動描寫:
撈起黃銅瓶時的想法:魔鬼告訴漁夫“非死不可時”漁夫的心理活動。
。、魔鬼的外貌描寫:
結合練習三,體會比喻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學生朗讀有關細節(jié)描寫的語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八、布置作業(yè)
。薄w納本文的寓意
。病⒎治鰸O夫同魔鬼的對話描寫
。、準備“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有關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在閱讀中獨立認識8個生字“寇、艱、縣、酷、拷、韓、據(jù)、押”,在預習中嘗試運用合適的方法理解“殘酷、斬釘截鐵、催人淚下”等詞語的意思,并積累詞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借助提示講述趙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跡。
3 感受趙一曼愛國抗日的英雄氣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 學習復述,講述趙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跡。
2 感受趙一曼愛國抗日的英雄氣概。
教學難點
3 學習復述,講述趙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跡。
教學媒體:詞語卡片,相應的課件,圖片
課前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語,讀通課文,收集趙一曼的生平事跡。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介紹生平事跡
1、教師板書:英雄
你知道哪些英雄?他們?yōu)槭裁幢蝗藗冏鸱Q為英雄?(交流)
2、教師補充板書:女英雄趙一曼
(1)今天,我們將認識一名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趙一曼。
(2)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資料,介紹趙一曼。
3、教師補全課題“抗日”,介紹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背景,出示有關的圖片或看一些影像。
4、讀題
(二)檢查預習,理清脈絡
1、開小火車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練習:
、倏()艱()縣()拷()
冠()根()懸()考()
②多音字:
惡{重{看{
3、實物投影核對練習。
4、強調(diào)“寇”的字形,以及三個多音字在課文中的讀音。
5、剛才我們開小火車通讀了課文,現(xiàn)在請你輕聲的自己再一次讀課文,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人們?yōu)槭裁捶Q趙一曼為女英雄,課文講了她的幾件事?(學生交流教師板書歸納理出脈絡)
板書:掩護隊伍嚴守機密英勇捐軀
(三)讀中理解,品中悟情
1、請根據(jù)板書,從課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小節(jié)。
2、交流:掩護隊伍(第2節(jié))嚴守機密(第3-10節(jié))英勇捐軀(第14節(jié))
3、選擇其中的一件事重點了解,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出示學習建議:
“掩護隊伍、嚴守機密”學習小建議:
◆ 讀一讀相應的小節(jié)
◆ 劃一劃描寫趙一曼英雄氣概的語言和動作的句子
◆ 圈一圈突出趙一曼英雄氣概的關鍵詞語
◆ 說一說你的感受
“英勇捐軀”學習小建議:
◆ 讀一讀相應的小節(jié)
◆ 說一說趙一曼的遺憾是什么?希望什么?
學生小組學習,教師巡視、參與學習。
4、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1)掩護隊伍:
抓住趙一曼的語言:堅定地說……動作:舉起槍向敵人猛射
教師引讀
(換詞理解趙一曼當時堅決地口氣,通過朗讀體會她一心保護戰(zhàn)士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氣概。)
(2)嚴守機密:
抓住趙一曼與敵人之間的對話進行朗讀指導,教師補充:戰(zhàn)敗后,投降的日寇回顧當時審訊趙一曼的`過程。
學習伙伴分角色讀—表演讀
(理解“大聲”“斬釘截鐵”的意思,并通過分角色朗讀,感受趙一曼當時寧死不說出機密的堅強意志。)
(3)英勇捐軀:
填空:
女英雄趙一曼的遺憾是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_____________。
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讀
教師補充趙一曼兒子的故事,結合遺書的內(nèi)容理解“催人淚下”的意思。
(四)突破難點,復述課文
1、讀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指導感情朗讀。
2、學習了課文,選取你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事跡,根據(jù)老師的提示,同桌試著復述有關內(nèi)容。
提示:
掩護隊伍:1935年,11月的一天,趙一曼所在的部隊被日軍圍困了。
嚴守機密:被捕當天的夜晚,敵人。
英勇捐軀:1936年8月12日,趙一曼在開往珠河的火車上。
3、同桌復述
4、個別交流(學生復述,教師進行及時評價,指導)
5、師過渡:在趙一曼與敵人進行斗爭的過程中還有一個令人振奮的故事,課文的第11-13小節(jié)也有敘述,請你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護士和看守都被女英雄趙一曼感化了?
說明:
有了前三件事的鋪墊,再讀課文的11-13小節(jié),抓住一個問題,深化感悟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和忘我的愛國情懷。
(五)總結、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文
2、推薦學生閱讀描寫抗日英雄的書籍,結合三年級的作文要求寫一篇讀后感《英雄在我心中》。
3、剛才我們開小火車通讀了課文,現(xiàn)在請你輕聲的自己再一次讀課文,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人們?yōu)槭裁捶Q趙一曼為女英雄,課文講了她的幾件事?(學生交流教師板書歸納理出脈絡)
板書:掩護隊伍嚴守機密英勇捐軀
板書設計15抗日女英雄趙一曼
掩護隊伍嚴守機密英勇捐軀
本課小結
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感受趙一曼愛國抗日的英雄氣概。
反饋教學效果的作業(yè)例:趙一曼斬釘截鐵地說:“我不會告訴你們的!”
媽媽()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
2、積累詩中優(yōu)美語句,為創(chuàng)作童話提供參考。
。、交流閱讀本單元課文和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升對童話的認識。
。、在寫童話、講童話、演童話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作童話的興趣,訓練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童話故事的插圖與資料。
【教學時數(shù)】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 日積月累
一、播畫面,猜名稱
。薄⒉乱徊拢
投影童話故事插圖,讓同學看插圖,說出童話故事名稱,如《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等。
。病①愐毁悾
你還能說出哪些童話故事的名稱?看誰說得多。
。、贊一贊:
是啊,正是這許許多多美妙的童話故事隨同著我們的生長,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與神奇吧。
二、議一議,找特點
1、讀了那么多的童話故事,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童話故事在編寫上有些什么特點嗎?
。、同學自由暢談。
。、有兩位細心的同學也有他們的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習“我的發(fā)現(xiàn)”:先快速默讀,再男女生分角色讀小林和小冬的對話。
。、歸納童話故事編寫的特點,教師投影:
《童話故事編寫歌》
編寫童話請記住,
主人公呀不簡單,
要有言行和思想,
結合生活想情節(jié),
。〝M人、夸張)
故事當中蘊道理
無拘無束去創(chuàng)作。
。、只要我們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許多事物就會美妙無比。學習“日積月累”中的詩歌《雨中的樹林》:
自由讀──齊讀──師生合作讀。
6、結語:
同學們,希望你們以后能以想像為船,夸張為漿,擬人為帆,駛進迷人的童話海洋吧。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與習作
一、談話激趣
以前我們在他人編寫的童話故事里感受到了快樂,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嘗試自身去編寫童話故事,相信我們能用我們的手我們的口,營造一個美麗的童話王國。
二、想一想,編一編
1、齊練《童話故事編寫歌》,再次明確編寫要求。
。病⒆陨韯(chuàng)編一個故事:
內(nèi)容提示:
、 可選擇幾種動物。
、 可選擇幾件物品。
⑶ 也可續(xù)編小木偶的故事。
三、講一講,評一評
。薄涯愕墓适轮v給好朋友聽。
2、把你的故事講給全班同學聽:
講故事者要求:大膽、大方、大聲;抓住故事主要內(nèi)容。
聽眾要求:認真聽,給評價。
。、總結經(jīng)驗,聽取建議,再次準備。
四、演一演,練一練
。、自由組合小組,從本組同學所編的童話故事中選大家最喜歡的一個故事,自導自演。
2、在班上扮演,評出最佳劇組和最佳演員。
五、寫一寫
1、教師動員:
同學們大膽的創(chuàng)編,動聽的講述,出色的扮演,讓我們在童話王國里快樂的漫游。下面,讓我們拿起筆,把這些有趣的童話故事寫下來,我們把它組稿為《童話天地》,讓更多的人一起來分享我們的快樂吧。
2、同學動筆作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在9篇課文的后面安排了“資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了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痹趯嶋H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特點,用好、用活資料袋,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讓資料袋“物盡其用”
本冊教材的設計較為充分地體現(xiàn)了“整合”的課程理念,資料袋不是“單純的資料”,而是課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基于這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之后,分析每一個資料袋的作用,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就能引導學生用好資料袋,使其“物盡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之后的資料袋為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jīng)過長期研究,為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段也荒苁拧分筇峁┯嘘P宋慶齡簡介,《孔子拜師》之后提供的關于孔子的介紹,都屬于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可以課前預習,為學習課文做鋪墊;也可課后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兒時的'因果關系,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
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二、鼓勵創(chuàng)新,讓孩子成為資料袋的主人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資料袋的時候,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強調(diào)“可以這么用”“也可以那樣用”,還要引導思考“怎樣用最好”。在本冊的九個資料袋中,由于資料內(nèi)容的差異,使用時方法應該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案例】 《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課后的資料袋,為孩子們展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場景,生動的畫面可以豐富他們?nèi)谌朊褡宕蠹彝サ男腋sw驗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數(shù)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簡要涉及,讓想知道的同學課前查閱其他資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動聽的葫蘆蕭,傣族姑娘挑起可愛的竹簍等等。只要孩子們感興趣,也可結合課文進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說話訓練,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我還知道……”。
在引導孩子學習使用資料袋的過程中,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有意鼓勵創(chuàng)新并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把資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養(yǎng)習慣,讓資料袋不斷充實
培養(yǎng)學生使用資料袋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對于用得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表揚,樹立榜樣,力爭讓收集資料、合理使用資料袋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為。教材上提供的資料袋其實不多,這為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資料袋提供了空間。
【案例】 《趙州橋》一文課后并沒有提供資料袋,但是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積累資料的習慣,加上教師的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通過課外書、網(wǎng)絡等各種渠道了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橋文化”,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民族自豪感。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們自身資料袋的補充。如果孩子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資料的速度加快了,豐富資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數(shù)課文學習之前或之后自覺主動地進行。至于本身就有資料袋的課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意愿,鼓勵通過查閱課外書或網(wǎng)絡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資料袋的內(nèi)容,只是教師關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應關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和資料的使用。
建議老師們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資料積累專用本,課外資料、妙詞佳句都可納人。教師對孩子自身資料袋的關注,就會激勵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長此以往,孩子的語文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異,讓資料袋煥發(fā)個性光彩
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對于資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異,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師應多做“正面引導”,樹立榜樣,而盡量不要“強行要求”,打擊弱勢。如果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袋變成教師強制要求的行為,就使得原本很快樂的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令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費力低效。
【案例】 《給予樹》課后關于圣誕節(jié)的資料,《“東方之珠”》課后關于香港的資料,孩子們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但這些資料比較少,許多孩子或許已經(jīng)知道,于是“想知道”,這時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孩子查閱資料,然后共同交流。對于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讓他們盡力而為,告訴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同學資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勵學生自身資料袋在內(nèi)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應盡可能體現(xiàn)自己的個性。
條件允許的話,那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資料袋就可以成為一個繽紛的展臺,讓孩子們在展示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們需要統(tǒng)攬全局,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資料袋這一種新的形式放到整個語文課程資料中來加以認識,這樣才能在資料袋的使用上靈活自如,不致顧此失彼。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病⒄f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學會本課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xù)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第一課時
基本教法
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病⒔沂菊n題:18 她是我的朋友。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xiàn)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
。ㄗ⒁庹簦
。病⒔虒W生字:
這一課共有8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它記住(重點指導讀準“輸”、“拭”的讀音)。
3、再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zhì)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ㄒc: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問題:小男孩在獻血時,心里怎么想?)
(板:內(nèi)心活動)
四、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內(nèi)心活動
。、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tài)、動作入手。(板:神態(tài)、動作) 預習時,同學們已經(jīng)把有關描寫小男孩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畫了出來,現(xiàn)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
。病⑽覀円獜男∧泻⒌纳駪B(tài)、動作去想象他的內(nèi)心: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先指名讀重點句,再問課文提了什么問題。
。场⒄埻瑢W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nèi)心,他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ㄗ寣W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fā)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聯(lián)系《爬天都峰》理解猶豫的心情。)
(板書:舉放舉猶豫)
。、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⑴ 指名讀。
⑵ 老師范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 再指名讀。
⑷ 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5、重點句2、3、4:
、 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阮恒,輸血前,他害怕過、猶豫過,但是仍然數(shù)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為小女孩獻血。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個重點句,先提問題,再想答案。等會兒,每組一個同學在班上匯報。
、 小組討論。
⑶ 重點句2:
、 課件2: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疤蹎幔咳詈?”醫(y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
、 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提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
。▎栴}:阮恒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fā)抖?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啜泣、捂)
。ù鸢敢c: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fā)抖;他想掩飾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ò澹汉ε隆⒀陲棧
、 小結:
血就從阮恒的身上抽出來了,此時,他心里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啊!
、 重點句3:
、 出示課件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y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
、 哪個小組來說一說?
(問題:阮恒過了一會兒,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ò澹簡柩省⒀谏w)
。ù鸢敢c: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給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ò澹焊ε隆⒂盅陲棧
、 重點句4:
① 出示課件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 哪個組要匯報?
。▎栴}: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么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總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飾自己的害怕。)
。ò澹悍浅:ε、竭力掩飾)
、 小結: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
⑺ 感情朗讀:
、 出示課件5:
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這幾個重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 誰來讀給大家聽,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地方讀出來。
五、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 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六、布置作業(yè)
回去把課文讀熟,也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教案06-09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