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一)活動材料的科學性與層次性
1、操作材料豐富、多功能性
分類材料選用生活中孩子經常使用的、熟悉的吸管,雖是普通的9根吸管,卻涵蓋了按顏色、粗細、長短、能否變形、有條紋與沒條紋、尖頭與平頭等等多種分類概念。用紙板將透明瓶分隔,既物化了抽象的分類概念,又能呈現(xiàn)分類的結果,方便檢驗,從而克服了數(shù)學教學活動不易檢驗的難題;
2、操作材料富有層次性
通過逐步遞增吸管數(shù)量,增加分類的特征要素,從而加深幼兒操作的難度,幫助幼兒在多次操作的過程中逐步建構了分類的概念。
。ǘ┗顒舆^程的操作性與遞進性
整個活動設計從“幼兒的自主學習”出發(fā),將多種操作方法有機結合,通過四次小步遞進的分類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經歷了“觀察分析——初步建立單種方法分類概念——感知多種分類方法并嘗試記錄——鞏固分類經驗”的學習過程,從而在操作層次——形象層次——符號層次的逐步抽象和內化中建構了多種分類的概念。
另外,活動過程中力求把幼兒推在前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觀察、去建構知識經驗,重視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檢驗與評價,根據(jù)幼兒的學情來梳理概念和提升經驗。
【活動目標】
1、探索按吸管的不同特征進行多種分類,積累分類的經驗。
2、嘗試運用簡單的.標記記錄各種分類的方法。
3、樂意參與吸管分類的探索活動,感受分類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類吸管若干、分類瓶、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觀察吸管,發(fā)現(xiàn)不同的特征。
(1)吸管有什么不一樣?
(2)小結
2、第一次分類,初步建立分類概念。
。1)幼兒操作,將5根吸管進行分類。
。2)交流與梳理分類經驗:各種方法的呈現(xiàn)與檢驗。
3、第二次分類,感知多種分類方法并嘗試記錄。
。1)交代新任務:多種方法分類,并用簡單的標記做記錄。
。2)幼兒操作,將9根吸管進行分類。
(2)交流與提升分類經驗:多種分類方法的呈現(xiàn)以及記錄的展示;
4、展示與檢驗,鞏固分類經驗。
。1)小結與梳理各種分類方法。
(2)將末次分類情況展示在相應的區(qū)域,集體觀察、檢驗。
。3)小結評價,提出下次分類活動的任務。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發(fā)現(xiàn)孩子對電線桿、飲料罐等類似圓柱體的東西頗感興趣,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但是幼兒對圓柱體的認識是模糊的,常常把它稱做棒。因此,在大班幼兒已經認識了各種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進行了認識圓柱體的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 通過操作、比較認識圓柱體的特征(像柱子一樣,圓圓的,直直的,上下圓面一樣大)。
2、 提供多種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并用語言表達操作結果,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和判斷能力,加深幼兒對圓柱體的認識。
3、 培養(yǎng)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易拉罐 一次性杯子 毛線 彩帶 橡皮泥 鉛筆 白紙等
四、過程活動
。ㄒ唬⒔M織教學
1、 教師:(出示罐子和杯子)看看它們長的一樣嗎?我要把它們放在地上滾一滾,用手輕輕一推,它們滾動的軌跡怎樣的?
2、 幼兒嘗試,發(fā)現(xiàn)軌跡。
在你們的椅子下面也放著兩樣和張老師手上形狀相似的物品。請你們拿出來也和老師一樣,放在地上滾一滾,看看你們滾動的軌跡是怎樣的?
3、小結:一個直著往前滾,一個繞著圓圈滾。(并在黑板上畫出兩種軌跡的方向)
(二)、引出概念“圓柱體”,在操作中感知圓柱體的具體特征。
1、 請幼兒找出兩個物體的不同之處:請你們把直著滾的放在左邊的桌子上,把繞著圓圈滾的放在右邊的桌子上。再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為什么這邊的東西都是直著往前滾的?而另一邊卻都是繞著圓圈滾的?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2、 幼兒結論:杯子的一個圓面大一個圓面小,而罐子的兩個圓面是一樣大的
3、 通過測量,引出圓柱體的具體特征:你們憑什么說罐子的上下兩個圓面是一樣大的?今天剛好帶來了繩子,我來測量一下。(教師測量)你們真棒,說的.一點兒都沒有錯。杯子的圓面一大一小,而罐子的圓面是一樣大的。要不我再到小朋友直著往前滾的地方隨機抽取一個來檢測,看看結果還是不是一樣的。(教師邊演示邊和幼兒一起說)
4、 數(shù)學里面,這種象柱子一樣,圓圓的、直直的,上面圓面和下面圓面一樣大的形狀就叫做圓柱體
5、 判斷圓柱體與非圓柱體。
1)出示小鼓:這是圓柱體嗎?為什么?
2)出示圓面一樣大而中間凹進去的實物:這是圓柱體嗎?為什么?
6、 提供材料讓幼兒在眾多的物體中,尋找圓柱體:
1) 老師的桌上有很多的材料,我提供了毛線、彩帶、橡皮泥、紙和筆。請你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測量并將是圓柱體的物品找出來放在籮筐中。
2) 教師每組抽樣檢驗,小結:這是誰測量出來的?你是用什么材料測量的?測量的結果是什么?所以,它是圓柱體。
。ㄈ、自制手拉車,并在游戲中結束活動
教師:圓柱體還可以變成好玩的手拉車呢,看!我用繩子一穿。手拉車就完成了。繩子一拉它就跟著我們走了。哦,出發(fā)嘍!
五、反思
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學很強的學科,但它又無時無刻的在我們的身邊發(fā)生:一片樹葉、五個好朋友、馬路邊的廣告牌是方形的、小朋友的鉛筆很多都是圓柱體的……既然它如此貼近我們,我們?yōu)楹尉筒荒茏尯⒆又鲃尤グl(fā)現(xiàn)、去探索其中能自己解答的奧秘呢?因此,我設計了《認識圓柱體》這活動。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圓柱體,但對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兒的意識是模糊的,并且很難聯(lián)系到社會中去。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杯子和罐子之間的比較,讓孩子在自由擴展的玩當中尋找其中的特殊性,從而來認識圓柱體的具體特征。因此,孩子會比較感興趣。我們班孩子由于多種客觀原因,因此,差異性比較大。能力較強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好,回答問題完整,并且善于觀察。而能力較弱的孩子卻相差比較大。所以,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到這種情況。在活動中我采用了強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強的孩子帶著相對較差的孩子一起活動,引導他們去相互學習。我的這個活動也是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使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圓柱體的外形特征,并學會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多種多樣的圓柱體。最后,孩子們在愉快地“手拉車”游戲中結束活動。新《綱要》提出: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索活動,感受探索的樂趣,感受發(fā)現(xiàn)的喜悅。經過各位專家的指點和不斷的試教修改反思。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我已經幸福的感受到了。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師帶班時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很難有跳出來思考的時間。觀摩卻給了我們更客觀、更冷靜地了解我們的工作環(huán)境,甚至了解自己的機會。今天作為一名學習者的我,覺得自己擁有這樣的機會而感到慶幸。慶幸的是有那么多的名師和同盟姐妹給我指點彌經,望各位多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日歷等是查看時間(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他們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qū)分),小字卡(同前)和數(shù)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等布置的展覽區(qū)。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激發(fā)興趣。
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數(shù)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高興嗎?那我們先一起來認一認、讀一讀?吹竭@些數(shù)字,你想到了什么?(學號、年齡、時間等)
二、出示房子,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
1)出示房子圖,小朋友瞧,這里還有許多有趣的數(shù)字呢!仔細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這些數(shù)字里還藏著一個好聽的故事呢!想不想聽?
教師利用大字卡講述故事。
2)幼兒操作 小字卡、數(shù)卡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個日娃娃呀?它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幾個月?小月房有哪幾個月?
大月有幾日?小月有幾日?
頂小的月是幾月?有多少日?
三、學習查看掛歷的方法,練習找日期。
1)現(xiàn)在老師指日期,請小朋友說出是幾月幾日?
老師說日期,請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師:那今天是幾月幾日?你們怎么知道的?
教師總結:對了,象日歷、掛歷、臺歷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幾天小朋友都帶來了一些掛歷、臺歷,今天我們就來開個展覽會,看看找找說說日期(如:生日、節(jié)日等),并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師聽。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探索,掌握物體的遞增或遞減排列規(guī)律。
2、能用語言準確地描述各種物體排列的規(guī)律。
3、初步培養(yǎng)觀察、推理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串珠若干、各色圓珠若干。
活動過程:
1、鏈接已有經驗。
。ń處熒韼б桓幸(guī)律的項鏈)師:我脖子上帶了一根有規(guī)律的項鏈,你們找找這根項鏈有什么規(guī)律呢?幼兒說出規(guī)律,如灰、紅、灰、紅。
。ǔ鍪竞诎澹⿴煟何疫@里還有一條有規(guī)律的項鏈,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有什么樣的規(guī)律。
請你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有規(guī)律的呢?
師:你們想不想穿一條有規(guī)律的項鏈呢?請你用你們桌子上的材料穿一根項鏈。
2、幼兒自主探索物體遞增、遞減的排列規(guī)律。
。1)師介紹材料,提探索要求:
教師介紹材料。
穿項鏈的時候要保持安靜,玩好之后,把小椅子轉過來坐坐好。
。2)幼兒分組探索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提供三組不同材料)
教師介紹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
3、討論交流探索結果,學習遞增、遞減規(guī)律。
。1)引導發(fā)現(xiàn)遞增遞減規(guī)律
“紅 黃黃 綠綠綠”里隱藏了三個數(shù)字,猜猜是哪三個?(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寫出數(shù)字123)“我們按照這樣的規(guī)律再讀一讀!庇變杭w把正確規(guī)律讀出來:紅黃黃 綠綠綠、、、、、、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三個數(shù)字,后面的數(shù)比前面的數(shù)多幾?
小結:像這種一個比一個增多的,就是遞增。
這跟項鏈是按遞增規(guī)律排列的。
那“綠綠綠 黃黃 紅”里也隱藏了哪三個數(shù)字呢?(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寫出數(shù)字321),集體按規(guī)律讀數(shù)字。這次后面的數(shù)比前面的數(shù)少幾?
小結:像這種一個比一個減少的,就是遞減規(guī)律。
嘗試通過提供的層次性材料,自主學習和運用遞增、遞減規(guī)律。
4、評價幼兒操作情況,學習自查、互查方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并體驗遠近的含義,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學習用目測、工具等方法測量遠近,并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
3、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相對量工具不同,測得數(shù)量也不同,訓練思維性。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探究測量遠近的多重方法。
2、難點:理解測量的數(shù)量越多路線越遠,測量的數(shù)量越少路線越近.
活動準備
水彩筆,表格每人一份。測量工具:硬紙條、繩子。線路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感知物體的遠近。
1、師:動物王國里即將舉行一場盛大的運動會,小動物們都在加緊練習比賽項目,準備在比賽的時候大顯身手。小兔、小猴、小貓、小狗將要參加的比賽項目是立定跳遠。立定跳遠你們會嗎?誰愿意來試一試?
(1)每組請一名幼兒代表比賽立定跳遠,下面的小朋友當裁判。
。2)勝利的幼兒跟勝利的幼兒再比一次。宣布冠軍是×隊的小朋友。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物體,知道它們距離小朋友的遠近是不同的。
。1)以自身為中心辨別遠近。
。2)以客體為中心辨別遠近。
。3)教師小結:剛才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物體離我們的遠和近呢?(引導幼兒說出用眼睛看到的)這種用眼睛看,可以比較出物體的遠近的.方法我們叫做目測法。
二、學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遠近。
師: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小動物們也想邀請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去觀看比賽,F(xiàn)在請小朋友坐好,我們要準備出發(fā)了。
1、(引導幼兒觀察桌面上的路線圖)師:去體育館的路有幾條路,
2、請幼兒觀察比較,哪一隊去體育館的路最近?哪一隊去體育館的路最遠?你是怎么知道的?這種方法準確嗎?
3、(1)師:用眼睛看比較不出來的,我們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判斷路線的遠近呢?(請幼兒講講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繩子、積木等)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種測量工具,你們看看老師都帶來了什么東西?(出示紙條和繩子)
(2)回顧測量方法:那我們用工具應該怎樣測量東西呢?(幼兒講述)先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用粉筆在工具的末尾做一個記號,然后再從這個記號接著量,中間不能留空隙 ,量一次數(shù)一次記住量了多少次。
(3)幼兒自選測量工具。
。4)教師提出要求。
。5)幼兒自選工具測量,老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要把結果記錄下來。
。6)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的結果,教師小結。
(7)換測量工具做好記錄。
。8)檢驗幼兒測量的結果。教師小結。
5、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都用了哪些方法比較物體和路線的遠近呢?(目測、工具測量的方法)我們生活周圍還有許多離我們遠近不同的東西,回去以后,小朋友可以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試一試。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12-31
大班數(shù)學教案06-27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2-04
大班對稱數(shù)學教案04-02
大班快樂數(shù)學教案04-02
排序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8
文具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0
精品大班數(shù)學教案02-08
大班數(shù)學教案文具03-23
大班數(shù)學教案:青蛙03-23